㈠ 澳大利亞山火地理原因
1.孽火之因
(1)乾旱少雨的熱帶氣候。澳大利亞以熱帶氣候類型為主,氣候特徵為炎熱乾燥。廣大內陸和西部地區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致使氣候越來越乾旱,其植被多為草原或沙漠,因此,該區域基本無人居住。恰逢夏秋季節又極易引發山火,雖四面環海,但深居內陸遠離海洋,水汽難以到達,又由於該地地廣人稀,發生山火後很難有人察覺。據氣候監測數據顯示,近幾年澳大利亞變得越來越乾熱,高溫乾旱疊加也有全球變暖的責任。
(2)天然助燃劑——桉樹。乾旱缺水並不是澳大利亞山火的唯一真凶,其存在另一種近乎完美的純天然可燃物——桉樹,也是引發此次山火的重要原因。桉樹是澳大利亞古老的樹種之一,所富含的揮發性油脂是絕佳的天然助燃劑。由於桉樹是澳大利亞原有樹種,佔澳洲樹木的70%,所以,桉樹給此次山火起到了火上澆油的作用。
(3)管理部門的失職。澳洲有部分官員在火勢「正旺」之時遠游夏威夷度假,悉尼仍然堅持舉行籌備了15個月的煙花儀式……更令人疑惑不解的是澳洲在當時雖是夏季,整體高溫炎熱,但利用RS(衛星遙感)調出的衛星遙感影像中,澳洲南海岸的滾燙山火影像清晰可見,這同時為有些管理部門的失職提供了有力證據。
2.孽火之果
(1)生物多樣性受到大規模破壞。截至2020年1月山火已造成24人死亡,5億動物無辜葬身火海。其中八千多隻考拉在無情的火光中被奪走生命,考拉的死亡並非偶然,它以桉樹葉為食,而桉樹又是此次山火的主要易燃物。不只有考拉,袋鼠、鴨嘴獸、鴯鶓等眾多稀有動物都在這次山火中喪生,給澳大利亞眾多稀有生物帶來了滅頂之災,也嚴重破壞了生物多樣性。
(2)污染物產生的大范圍影響。除了燃燒帶來的動物傷亡,其更大的危害是此次山火釋放了約4億噸二氧化碳。受東南信風影響,大量空氣污染物吹向堪培拉、墨爾本等主要城市,導致其城市空氣污染指數直接爆表。不僅如此,釋放的有些有毒氣體還伴隨著大氣運動向周圍擴散,濃煙染黃了紐西蘭雪場,就連遠在南美洲的智利和阿根廷也未能倖免。據美國廣播公司BBC報道,NASA指出,2019年12月底嚴重大火所產生的煙霧使得南美洲當地天空成一片灰色,並透露這些煙霧至少會繞地球飄過一圈。NASA還著重強調:「紐西蘭等地區將受到煙霧所帶來的更強烈影響,並出現空氣質量明顯下降以及山頂積雪顏色變深等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
3.水火不容
如今,山火大面積燃燒又導致另一致命性問題——水源短缺。當地時間1月14日傳出的消息顯示,經過5天的「艱苦努力」,南澳大利亞州使用直升機射殺了5 000隻駱駝,並且該行動還在持續,預計最終會有上萬頭駱駝在這場大屠殺中銷聲匿跡。
然而澳大利亞採取這種非常之舉,也是情非得已。澳大利亞是一個水資源相對匱乏的國家,全境年均降水只有470毫米。又由於大分水嶺的阻擋作用,造成大分水嶺東部降水多,西部降水少,水資源空間分布很不均衡。當地管理部門為了保護居民用水以及當地生態環境,被迫做出這種看似殘忍的決策。因此,在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上也需要不同國家和地區根據當地生態環境進行深思。
澳大利亞這場持續了四個月的山火,源於他所處的地形乾燥炎熱的地理特徵,以及當地管理部門的疏忽與失職,止於無盡的煙塵以及無辜種族的獵殺。希望各國能夠眾志成城,你我也盡獻一份綿薄之力,共渡難關,維護好地球村的生態環境。
㈡ 為什麼澳大利亞火山從九月燃燒到今年2月
澳大利亞山火從去年九月份開始燃燒,一直到今年二月份大部分山火才熄滅,時間達五個多月,這么長時間我認為是有以下幾點原因。
1.從地理環境及氣候來看,這個季節澳大利亞乾旱少雨,氣溫高,風力大。2019年至2020年初這種氣候更加嚴重。更熱、更乾燥的條件使澳大利亞的山火燃燒時間更長、更危險。
2.澳大利亞政府在山火發生暴發前期的不夠重視,盡管派出了一批消防員前往滅火,但這種主要是桉樹林所發生的山火是很難完全靠人工撲面的,直至局勢進一步惡化了澳政府才動用了海軍和空軍力量參與滅火,但是仍然顯得不足而無法撲滅大火。
3.政治體制問題,澳大利亞是聯邦制,滅火是州長的事,州長和總理之間不是上下級關系,因此,總理說的話,州長未必會聽從。州長沒有權利調動軍隊。
4.滅火是一件非常專業的事情,沒有相應資質的人去滅火是不允許的。專業的事就應該由專業的人干,這是西方國家的一個理念。
㈢ 澳大利亞山火已燒了弗雷澤島一半,山火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澳大利亞的山火是因為高溫引發的,森林大火已經持續數月,截止2020年1月初,在這一場浩劫中,澳大利亞山火已經蔓延超1000萬公頃,造成了28人死亡。
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包括2萬只考拉在內的5億動物在大火中喪生。這場大火已導致全國超過10億動物死亡,許多物種面臨滅絕的威脅。
(3)澳大利亞為什麼都會發生火山爆發擴展閱讀:
1、近年來,澳大利亞頻繁發生極端自然災害。2018年,澳大利亞經歷了百年不遇的乾旱。2019年,「災級」山火在東部和南部山區肆虐。2019年12月,極端高溫加劇,悉尼和墨爾本等主要城市的氣溫一度超過45攝氏度。一段時間以來,澳大利亞政府的氣候政策反復無常。
2、澳大利亞政府曾經是除美國以外唯一拒絕簽署《京都議定書》的工業化國家。澳大利亞直到2007年才簽署了《京都議定書》,並於2016年正式批准了《巴黎協定》,並制定了新的排放目標。
3、澳大利亞的氣候政策現在面臨著新的挑戰。
莫里森現任總理上任後,化石能源不斷加強其游說利益集團,澳大利亞的氣候政策開始發生,雖然沒有從巴黎協議宣布退役,但放棄澳大利亞立法工作的減排目標,也放棄了有利於減少國家能源安全計劃」,大力支持和促進發展的煤、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和出口。澳大利亞的碳排放量近年來一直在上升和加速。
㈣ 2020年大災難為什麼是澳洲
是指澳洲大火嗎?為什麼大火可以燒這么久呢?
客觀原因:
1.澳地理氣候特徵易引發山火,雖四面環海,但內陸遠離海洋,極度缺水、荒涼,沒有大的河流湖泊;
2.澳大利亞主要樹種是桉樹,占森林面積70%。桉樹樹皮樹葉富含油脂,脫落後聚集在地面,遇到40℃以上的高溫,也非常容易自燃;
3.最近幾年澳大利亞變得越來越乾熱,極端災害天氣越來越普遍。高溫乾旱疊加,使得火災更容易發生。
主觀原因:
澳大利亞政府沒有對火災足夠重視,行動遲緩。此前,澳大利亞採取的應對山火措施是控制山火,莫里森政府所採取的措施和此前應對也差不多。沒想到火勢太猛,造成人員和財產的巨大損失。澳大利亞歷史上首次出動軍隊應對火災,但民眾認為行動過於遲緩,早前就應該採取措施重點應對。
㈤ 澳大利亞火山頻發的原因
因為澳大利亞每年氣候都很乾燥。
㈥ 火山爆發的原因
1、由於岩漿中含大量揮發分,加之上覆岩層的圍壓,使這些揮發分溶解在岩漿中無法溢出,當岩漿上升靠近地表時,壓力減小,揮發分急劇被釋放出來,於是形成火山噴發。
2、地球內部溫度和密度不均勻,在地幔內部形成地幔對流或地幔柱。當高溫物質上升到地球淺部時, 由於壓力減小而發生部分熔融。在外力作用下,這些熔融物質匯聚在一起並在地球的淺部形成岩漿囊。當岩漿囊的壓力大於地層的壓力時,岩漿就會沿著斷層或薄弱的地方沖破地殼,造成火山爆發。
3、由於板塊相互作用,比如在板塊的俯沖帶或碰撞帶,由於摩擦形成了局部高溫,一些含水礦物的脫水也降低了岩石的熔點,這時也會形成岩漿囊,從而引發火山活動。
(6)澳大利亞為什麼都會發生火山爆發擴展閱讀
火山爆發類型
1、裂隙式噴發
岩漿沿著地殼上巨大裂縫溢出地表,稱為裂隙式噴發。這類噴發沒有強烈的爆炸現象,噴出物多為基性熔漿,冷凝後往往形成覆蓋面積廣的熔岩台地。
如分布於中國西南川、滇、黔三省交界地區的二疊紀峨眉山玄武岩和河北張家口以北的第三紀漢諾壩玄武岩都屬裂隙式噴發。
現代裂隙式噴發主要分布於大洋底的洋中脊處,在大陸上只有冰島可見到此類火山噴發活動,故又稱為冰島型火山。裂隙式噴發多見於大洋底部,是海底擴張原因之一。
2、中心式噴發
地下岩漿通過管狀火山通道噴出地表,稱為中心式噴發。這是現代火山活動的主要形式,又可細分為九種。
(1)寧靜式:溢出的以基性熔漿為主,熔漿溫度較高,粘度小,揮發性成分少,易流動。含氣體較少,無爆炸現象、夏威夷諸火山為其代表,又稱為夏威夷型。這類火山人們可以盡情地欣賞。
(2)爆裂式:火山爆發時,產生猛烈的爆炸同時噴出大量的氣體和火山碎屑物質,噴出的熔漿以中酸性熔漿為主。一般來說中心式噴發的猛烈程度主要與岩漿的粘稠度及其中所含的揮發性成分有關,粘稠度高,揮發性成分多都會導致劇烈的噴發。
(3)中間式:屬於寧靜式和爆裂式噴發之間的過渡型.此種類型以中基性熔岩噴發為主。若有爆炸時爆炸力也不大。可以連續幾個月,甚至幾年,長期平穩地噴發,並以伴有歇間性的爆發為特徵。
(4)普林尼式:最強大的一種火山爆發形式,能將火山灰噴灑到45公里以上的高空,然後覆蓋大片區域。此種類型以酸性岩漿為主,流動力小,粘度大,但能形成強大的火山碎屑流。
(5)武爾卡諾式:能將炙熱的岩石和火山灰噴到20公里以上的高空,並落在火山附近,此類噴發與培雷式噴發略像。
(6)蘇特塞式:火山活動的前半個時期,在淺海海底的一個火山口以反復爆發式噴發為特徵,當玄武質岩漿與海水接觸時又發生爆炸,產生大量細粒物質,這種由岩漿-水蒸氣、水蒸氣-岩漿爆發的類型與陸上的斯通博利型噴發不一樣。
(7)超級武爾卡諾式:和水蒸氣爆發一樣,幾乎是無岩漿物質的爆發式噴發。
(8)超級普林尼式:極為罕見的一種火山爆發形式,規模非常大,噴出的火山灰可以覆蓋全球。與普林尼式噴發一樣,但是規模是普林尼式的10倍。
(9)泛布玄武岩式:泛布玄武岩是對"火山噴發導致整個大陸被熔融岩石覆蓋"的一種委婉說法。它們的規模非常龐大,整個國家都將被玄武岩覆蓋。跟
㈦ 澳洲山火導致大量考拉死亡,為何山火如此難以撲滅
因為澳洲缺少降水,氣候特別乾燥,再加上這里的基建工程並不發達,政府和人民的重視程度不高,使得澳洲山火直到現在都還沒有被撲滅。其實每年澳洲都會爆發一定規模的山火,但是像今年這樣,持續時間如此之長的山火的確是比較少見。眼看著這場山火使得大片森林變成一片焦土,世界上很多人們都在持續關注著。
更重要的是,澳洲的政府和人民對於山火的蔓延並不重視。在他們看來,這種山火就是自然系統的自我更新,在沒有人員傷亡的情況下根本沒必要對其進行撲滅。而正是在這種心態的影響下,澳洲政府對此並沒有採取積極的措施加以應對。
其實澳洲人民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確的,但是問題就在於這並不是一個可控事件,一旦山火的蔓延超過了那個度,那麼對於澳洲的生態環境將是毀滅式的打擊。
㈧ 2019年澳大利亞南部地區大面積火山的自然原因
高溫天氣和乾旱是這次澳大利亞持續數月山火的主要起因。
雖然澳大利亞四面環海,但海洋濕潤的氣流無法到達內陸,致使占該國國土面積70%左右的內陸乾旱、半乾旱地區,每到夏季的火災季節就成了天然的「起火點」。
「大型山火往往是周期性的,從上次堪培拉在90年代中期的大火到這次已經過了很久,森林裡的樹木枝葉又茂盛了,山火概率就變得很高」。
㈨ 高中地理,請解釋近日澳大利亞火災和洪災的原因分別是什麼
氣壓帶與風帶的季節移動。澳大利亞1月為夏季,赤道低氣壓帶南移,使得澳大利亞北部多雨,發生洪澇。副熱帶高壓帶也那南移,在其南部地中海氣候區,正好炎熱乾燥,易發火災。
㈩ 澳大利亞山火燒了7周,為何澳大利亞經常會發生火災
澳大利亞山火燃起,對環境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同時會對當地的居民造成一定的影響,會影響全球的溫度,導致全球變暖溫室效應提前到來,前一波澳大利亞。山火產生的污染物直接繞地球繞了一圈,近日又有報道稱澳大利亞山火燒了7周,當地時間6日澳大利亞東北部昆士蘭州弗雷澤島,持續多周的山火,火情出現惡化,當地消防部門和緊急服務部門迅速提升了對山火風險等級的預警,並且對當地的居民提出要求必須立馬撤離,以免造成財產和生命安全。
通過這場火災也對我們有了很多的啟示,常言道水火無情,只有規范操作不玩火放火才能維護社會的安定,保持祖國的經濟繁榮與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