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澳大利亞軍隊在二戰中殺了多少日本人
當時,澳大利亞與新加坡組成了澳新軍團。
二戰日軍戰死情況見後文。
~以下內容轉自知乎~
日本政府沒有正式統計或公布過二戰死亡人數,日本各部門統計口徑不同,數據也有差距;日本歷史學界的認知也有一些差異,多數認為在185萬人----245萬人之間。
以下是日本厚生省的統計,應該較為准確,因為這是日本政府向死亡者家屬發放撫恤金的依據。
日本陸海軍軍人・軍屬の戦沒者概數———— 厚生省援護局統計資料
総數 2,073,000人
日本本土 103,900人
小笠原諸島 15,200人
沖縄諸島89,400人
台灣 39,100人
朝鮮半島26,500人
樺太、千島 11,400人
満州46,700人
中國本土 455,700人
シベリア 4,700人(西伯利亞)
小計792,600人
中部太平洋(サイパン、グアム、他) 247,200人(塞班島、關島、其它)
フィリピン 498,600人(菲律賓)
仏印(ベトナム、ラオス、カンボジア) 12,400人印度支那(越南,寮國,柬埔寨)
タイ 7,000人(泰國)
マレー、シンガポール 11,400人(馬來,新加坡)
ビルマ、インド164,500人(緬甸,印度)
インドネシア(スマトラ、ジャワ、他) 70,600人(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爪哇、其它)
ボルネオ 18,000人(婆羅洲)
西部ニューギニア(モルッカ、他) 4,400人(西新幾內亞)
東部ニューギニア(ソロモン、他) 246,300人(東新幾內亞,索羅門群島、其它)
小計 1,280,400人
注1,原文是日文;
注2,朝鮮半島,樺太,滿洲和西伯利亞,多數為蘇聯的戰果,少數是美軍(南朝鮮)戰果。
注3,緬甸,印度,馬來,新加坡的死亡數,主要是英軍的戰果、包括中國遠征軍和美國空軍及特種兵共同的戰果。
注4,印度尼西亞的死亡數,包括前期荷蘭軍隊抵抗的戰果。
注5,這是1937年以後的數字。滿洲事變(九一八事變)後到1937年之前死17176人,不包括在內。
原文傳送門
⑵ 二戰中各國傷亡人數
盟國軍隊死亡人數
澳大利亞: 23,400
巴西: 493
加拿大: 37,500
中國: 1,480,000
捷克斯洛伐克: 46,000
法國和「自由法國」的武裝力量: 210,000
希臘: 88,300
印度: 36,000
荷蘭: 7,900
紐西蘭: 11,625
挪威: 2,000
波蘭: 123,000
南非: 6,840
蘇聯: 8,668,000
英國: 264,000
美國: 292,000
南斯拉夫: 300,000
義大利(從1943年起) 17,500
受襲擊國家軍隊死亡人數
阿爾巴尼亞: 20,000
比利時: 12,000
保加利亞(從1944年起): 1,000
捷克斯洛伐克: 46,000
丹麥: 1,800
芬蘭: 82,000
衣索比亞: 5,000
希臘: 88,300
印度: 24,300
盧森堡: 4,000
蒙古: 3,000
荷蘭: 7,900
挪威:3,000
菲律賓: 27,000
波蘭:123,000
羅馬尼亞(從1944年起): 5,000
南斯拉夫: 300,000
軸心國軍隊死亡人數
保加利亞(到1944年至): 9,000
德國: 3,500,000 (包括德國軍隊中的奧地利人和蘇台德德意志人)
匈牙利: 200,000
義大利(到1943年至): 60,000
日本: 1,850,000
羅馬尼亞(到1944年至): 290,000
維希法國(Vichy France): 1,200
平民死亡人數
阿爾巴尼亞: 100,000
奧地利: 125,000
比利時: 76,000
保加利亞: 10,000
中國: 18,000,000
捷克斯洛伐克: 294,000
丹麥: 2,000
衣索比亞: 5,000
芬蘭: 2,000
法國: 350,000
德國: 1,600,000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驅除出東歐國家的德國人: 2,000,000
希臘: 325,000
匈牙利: 290,000
印度: 25,000
義大利: 153,000
日本: 672,000
荷蘭: 200,000
挪威: 7,000
菲律賓: 91,000
波蘭: 5,680,000
羅馬尼亞: 200,000
蘇聯: 18,000,000
英國: 92,700
美國: 6,000
南斯拉夫: 1,200,000
其中,約有六百萬為猶太人。
總計平民死亡:約7589萬人
總計人員死亡:約1億3百萬人
⑶ 二戰各國士兵陣亡人數
二戰各國軍人陣亡統計 (不計傷俘、不計平民)
盟國軍隊死亡人數
澳大利亞: 23,400 巴西: 493 加拿大: 37,500 中國: 1,480,000人(國軍135萬,其餘為共軍陣亡)。 捷克斯洛伐克: 46,000 法國和「自由法國」的武裝力量: 210,000 希臘: 88,300 印度: 36,000 荷蘭: 7,900 紐西蘭: 11,625 挪威: 2,000 波蘭: 123,000 南非: 6,840 蘇聯: 8,668,000人。 英國: 264,000 美國: 292,000 南斯拉夫: 300,000 義大利(從1943年起) 17,500人。
受襲擊國家軍隊死亡人數
阿爾巴尼亞:20,000 比利時:12,000 保加利亞(從1944年起):1,000 捷克斯洛伐克: 46,000 丹麥: 1,800 芬蘭: 82,000 衣索比亞: 5,000 希臘: 88,300 印度: 24,300 盧森堡: 4,000 蒙古: 3,000 荷蘭: 7,900 挪威:3,000 菲律賓: 27,000 波蘭:123,000 羅馬尼亞(從1944年起): 5,000 南斯拉夫: 300,000 人。
軸心國軍隊死亡人數
保加利亞(到1944年至): 9,000 德國: 3,500,000 (包括德國軍隊中的奧地利人和蘇台德德意志人) 匈牙利: 200,000 義大利(到1943年投降止): 60,000 日本: 1,850,000 人。羅馬尼亞(到1944年至): 290,000 維希法國(Vichy France): 1,200
⑷ 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准確傷亡人數
盟國軍隊死亡人數
澳大利亞: 23,400
巴西: 493
加拿大: 37,500
中國: 1,480,000
捷克斯洛伐克: 46,000
法國和「自由法國」的武裝力量: 210,000
希臘: 88,300
印度: 36,000
荷蘭: 7,900
紐西蘭: 11,625
挪威: 2,000
波蘭: 123,000
南非: 6,840
蘇聯: 8,668,000
英國: 264,000
美國: 292,000
南斯拉夫: 300,000
義大利(從1943年起) 17,500
受襲擊國家軍隊死亡人數
阿爾巴尼亞: 20,000
比利時: 12,000
保加利亞(從1944年起): 1,000
捷克斯洛伐克: 46,000
丹麥: 1,800
芬蘭: 82,000
衣索比亞: 5,000
希臘: 88,300
印度: 24,300
盧森堡: 4,000
蒙古: 3,000
荷蘭: 7,900
挪威:3,000
菲律賓: 27,000
波蘭:123,000
羅馬尼亞(從1944年起): 5,000
南斯拉夫: 300,000
軸心國軍隊死亡人數
保加利亞(到1944年至): 9,000
德國: 3,500,000 (包括德國軍隊中的奧地利人和蘇台德德意志人)
匈牙利: 200,000
義大利(到1943年至): 60,000
日本: 1,850,000
羅馬尼亞(到1944年至): 290,000
維希法國(Vichy France): 1,200
平民死亡人數
阿爾巴尼亞: 100,000
奧地利: 125,000
比利時: 76,000
保加利亞: 10,000
中國: 18,000,000
捷克斯洛伐克: 294,000
丹麥: 2,000
衣索比亞: 5,000
芬蘭: 2,000
法國: 350,000
德國: 1,600,000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驅除出東歐國家的德國人: 2,000,000
希臘: 325,000
匈牙利: 290,000
印度: 25,000
義大利: 153,000
日本: 672,000
荷蘭: 200,000
挪威: 7,000
菲律賓: 91,000
波蘭: 5,680,000
羅馬尼亞: 200,000
蘇聯: 18,000,000
英國: 92,700
美國: 6,000
南斯拉夫: 1,200,000
其中,約有六百萬為猶太人。
總計平民死亡:約7589萬人
總計人員死亡:約1億3百萬人
http://wenda.haosou.com/q/1369612330065830
⑸ 一戰二戰各國死傷人數
■一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20世紀初的一場人類浩劫,大戰使各國人民遭受空前災難,交戰雙方動員兵力共計7340餘萬人 ,直接參戰部隊2900多萬人,死於戰場的約1000多萬人,受傷的約2000萬人,受戰禍波及的人口在13億以上,約占當時世界總人口的75%,戰爭造成的經濟損失達2700億美元。
·協約國士兵的傷亡: 5,497,600
比利時: 13,700
英國: 908,000
澳大利亞: 60,000
加拿大: 55,000
印度: 25,000
紐西蘭: 16,000
南非: 7,000
聯合王國: 715,000
法國: 1,240,000
法國殖民地: 114,000
希臘: 5,000
義大利: 650,000
日本: 300
黑山: 30,000
羅馬尼亞: 336,000
俄羅斯: 1,700,000
塞爾維亞: 450,000
美國: 50,600
·同盟國士兵的傷亡: 3,382,500
奧匈帝國: 1,200,000
保加利亞:87500
德國: 1,770,000
奧斯曼帝國: 325,000
·平民的傷亡: 6,493,000
奧匈帝國: 300,000
比利時: 30,000
英國: 31,000
保加利亞: 275,000
法國: 40,000
德國: 760,000
希臘: 132,000
羅馬尼亞: 275,000
俄羅斯: 3,100,000
塞爾維亞: 650,000
奧斯曼帝國: 1,000,000
■二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在1939—1945年,德國、義大利、日本法西斯國家發動了一場人類歷史上空前規模的大戰,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軍民死亡5120 余萬人,最後以德、意、日三個法西斯國家的徹底失敗而告結束。
·第二次世界大戰盟國軍隊死亡人數
澳大利亞:23,400
巴西:493
加拿大:37,500
中國:3,800,000 (包括傷亡)(資料來源: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陳列)
捷克斯洛伐克:46,000
法國和「自由法國」的武裝力量: 210,000
希臘: 88,300
印度: 36,000
荷蘭: 7,900
紐西蘭: 11,625
挪威: 2,000
波蘭: 123,000
南非:6,840
蘇聯:13,700,000 (一說8,668,000)
英國:264,000
美國:292,000
南斯拉夫: 300,000
義大利(從1943年起):17,500
·受襲擊國家軍隊死亡人數
阿爾巴尼亞:20,000
比利時:12,000
保加利亞(從1944年起):1,000
捷克斯洛伐克:46,000
丹麥:1,800
芬蘭:82,000
衣索比亞:5,000
希臘:88,300
印度:24,300
盧森堡:4,000
蒙古:3,000
荷蘭:7,900
挪威:3,000
菲律賓:27,000
波蘭:123,000
羅馬尼亞(從1944年起):5,000
南斯拉夫:300,000
·軸心國軍隊死亡人數
保加利亞(到1944年至):9,000
德國:3,500,000 (包括德國軍隊中的奧地利人和蘇台德德意志人)
匈牙利:200,000
義大利(到1943年至):60,000
日本:1,850,000
羅馬尼亞(到1944年至):290,000
維希法國(Vichy France):1,200
·平民死亡人數
阿爾巴尼亞:100,000
奧地利:125,0000
比利時:76,000
保加利亞:10,000
中國:30,000,000 (原有關於中國二戰傷亡數字從何而來,7,750,000數據何以存在,據中國抗日戰爭統計資料為平民傷亡在30,000,000人)-網路的精神在於客觀與真實。
捷克斯洛伐克:294,000
丹麥:2,000
衣索比亞:5,000
芬蘭:2,000
法國:350,000
德國:1,600,000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驅除出東歐國家的德國人:2,000,000
希臘:325,000
匈牙利:290,000
印度:25,000
義大利:153,000
日本:672,000
荷蘭:200,000
挪威:7,000
菲律賓:91,000
波蘭:5,680,000
羅馬尼亞:200,000
蘇聯:13,000,000
英國:92,700
美國:6,000
南斯拉夫:1,200,000
猶太人:6,000,000(雖說猶太人沒有國家,但是作為平民在戰爭中死亡數巨大,應該得到反應。)
總計平民死亡:約2730萬人
⑹ 求二戰各國傷亡數字
二戰主要國家死亡人數 單位(人)
盟國軍隊死亡人數 澳大利亞: 23,400 巴西: 493 加拿大: 37,500 中國: 3,800,000 (包括傷亡)(資料來源: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陳列) 捷克斯洛伐克: 46,000 法國和「自由法國」的武裝力量: 210,000 希臘: 88,300 印度: 36,000 荷蘭: 7,900 紐西蘭: 11,625 挪威: 2,000 波蘭: 123,000 南非: 6,840 蘇聯: 13,700,000 (一說8,668,000) 英國: 264,000 美國: 292,000 南斯拉夫: 300,000 義大利(從1943年起) 17,500 受襲擊國家軍隊死亡人數 阿爾巴尼亞: 20,000 比利時: 12,000 保加利亞(從1944年起): 1,000 捷克斯洛伐克: 46,000 丹麥: 1,800 芬蘭: 82,000 衣索比亞: 5,000 希臘: 88,300 印度: 24,300 盧森堡: 4,000 蒙古: 3,000 荷蘭: 7,900 挪威:3,000 菲律賓: 27,000 波蘭:123,000 羅馬尼亞(從1944年起): 5,000 南斯拉夫: 300,000 軸心國軍隊死亡人數 保加利亞(到1944年至): 9,000 德國: 3,500,000 (包括德國軍隊中的奧地利人和蘇台德德意志人) 匈牙利: 200,000 義大利(到1943年至): 60,000 日本: 1,850,000 羅馬尼亞(到1944年至): 290,000 維希法國(Vichy France): 1,200 平民死亡人數 阿爾巴尼亞: 100,000 奧地利: 125,0000 比利時: 76,000 保加利亞: 10,000 中國: 30,000,000 (原有關於中國二戰傷亡數字從何而來,7,750,000數據何以存在,據中國抗日戰爭統計資料為平民傷亡在30,000,000人) 捷克斯洛伐克: 294,000 丹麥: 2,000 衣索比亞: 5,000 芬蘭: 2,000 法國: 350,000 德國: 1,600,000 希臘: 325,000 匈牙利: 290,000 印度: 25,000 義大利: 153,000 日本: 672,000 荷蘭: 200,000 挪威: 7,000 菲律賓: 91,000 波蘭: 5,680,000 羅馬尼亞: 200,000 蘇聯: 13,000,000 英國: 92,700 美國: 6,000 南斯拉夫: 1,200,000 猶太人 :6,000,000(雖說猶太人沒有國家,但是作為平民在戰爭中死亡數巨大,應該得到反應。) 總計平民死亡:約2730萬人 總計死亡:約5000萬人
中國在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主戰場是抗日戰爭,在這場戰爭中,中國軍民傷亡共3500多萬人,中國損失財產及戰爭消耗達5600餘億美元。 抗戰勝利後,抗戰賠償委員會作出的《中國責令日本賠償損失之說貼》指出,淪陷區有26省1500餘縣市,面積600餘萬平方公里,人民受戰爭損害者至少在2億人以上。自1937年7月7日至戰爭結束,我軍傷亡331萬多人,人民傷亡842萬多人,其他因逃避戰火,流離顛沛,凍餓疾病而死傷者更不可勝計。直接財產損失313億美元,間接財產損失204億美元,此數尚不包括東北、台灣、海外華僑所受損失及41.6億美元的軍費損失和1000多萬軍民傷亡損害。此外,七七事變以前中國的損失未予計算;中共敵後抗日所受損失也不在內。經過中國歷史學家多年研究考證、計算得出,在抗日戰爭中,中國軍民傷亡共3500多萬人,中國損失財產及戰爭消耗達5600餘億美元。
⑺ 第二次世界大戰所有參戰國傷亡人數是多少
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傷亡統計:
盟國軍隊死亡人數
澳大利亞: 23,400
巴西: 493
加拿大: 37,500
中國: 1,480,000
捷克斯洛伐克: 46,000
法國和「自由法國」的武裝力量: 210,000
希臘: 88,300
印度: 36,000
荷蘭: 7,900
紐西蘭: 11,625
挪威: 2,000
波蘭: 123,000
南非: 6,840
蘇聯: 8,668,000
英國: 264,000
美國: 292,000
南斯拉夫: 300,000
義大利(從1943年起) 17,500
受襲擊國家軍隊死亡人數
阿爾巴尼亞: 20,000
比利時: 12,000
保加利亞(從1944年起): 1,000
捷克斯洛伐克: 46,000
丹麥: 1,800
芬蘭: 82,000
衣索比亞: 5,000
希臘: 88,300
印度: 24,300
盧森堡: 4,000
蒙古: 3,000
荷蘭: 7,900
挪威:3,000
菲律賓: 27,000
波蘭:123,000
羅馬尼亞(從1944年起): 5,000
南斯拉夫: 300,000
軸心國軍隊死亡人數
保加利亞(到1944年至): 9,000
德國: 3,500,000 (包括德國軍隊中的奧地利人和蘇台德德意志人)
匈牙利: 200,000
義大利(到1943年至): 60,000
日本: 1,850,000
羅馬尼亞(到1944年至): 290,000
維希法國(Vichy France): 1,200
平民死亡人數
阿爾巴尼亞: 100,000
奧地利: 125,000
比利時: 76,000
保加利亞: 10,000
中國: 18,000,000
捷克斯洛伐克: 294,000
丹麥: 2,000
衣索比亞: 5,000
芬蘭: 2,000
法國: 350,000
德國: 1,600,000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驅除出東歐國家的德國人: 2,000,000
希臘: 325,000
匈牙利: 290,000
印度: 25,000
義大利: 153,000
日本: 672,000
荷蘭: 200,000
挪威: 7,000
菲律賓: 91,000
波蘭: 5,680,000
羅馬尼亞: 200,000
蘇聯: 18,000,000
英國: 92,700
美國: 6,000
南斯拉夫: 1,200,000
其中,約有六百萬為猶太人。
總計平民死亡:約7589萬人
總計人員死亡:約1億3百萬人
注釋:二戰中蘇聯共有2680萬人死亡。其中軍人為870萬,平民為1800萬。但由於存在大量臨時編入軍隊的平民。所以也有的統計數字認為軍人陣亡為1400萬,平民為1300萬。
⑻ 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傷亡人數各是多少
盟國軍隊死亡人數
澳大利亞: 23,400
巴西: 493
加拿大: 37,500
中國: 1,480,000
捷克斯洛伐克: 46,000
法國和「自由法國」的武裝力量: 210,000
希臘: 88,300
印度: 36,000
荷蘭: 7,900
紐西蘭: 11,625
挪威: 2,000
波蘭: 123,000
南非: 6,840
蘇聯: 8,668,000
英國: 264,000
美國: 292,000
南斯拉夫: 300,000
義大利(從1943年起) 17,500
受襲擊國家軍隊死亡人數
阿爾巴尼亞: 20,000
比利時: 12,000
保加利亞(從1944年起): 1,000
捷克斯洛伐克: 46,000
丹麥: 1,800
芬蘭: 82,000
衣索比亞: 5,000
希臘: 88,300
印度: 24,300
盧森堡: 4,000
蒙古: 3,000
荷蘭: 7,900
挪威:3,000
菲律賓: 27,000
波蘭:123,000
羅馬尼亞(從1944年起): 5,000
南斯拉夫: 300,000
軸心國軍隊死亡人數
保加利亞(到1944年至): 9,000
德國: 3,500,000 (包括德國軍隊中的奧地利人和蘇台德德意志人)
匈牙利: 200,000
義大利(到1943年至): 60,000
日本: 1,850,000
羅馬尼亞(到1944年至): 290,000
維希法國(Vichy France): 1,200
平民死亡人數
阿爾巴尼亞: 100,000
奧地利: 125,000
比利時: 76,000
保加利亞: 10,000
中國: 18,000,000
捷克斯洛伐克: 294,000
丹麥: 2,000
衣索比亞: 5,000
芬蘭: 2,000
法國: 350,000
德國: 1,600,000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驅除出東歐國家的德國人: 2,000,000
希臘: 325,000
匈牙利: 290,000
印度: 25,000
義大利: 153,000
日本: 672,000
荷蘭: 200,000
挪威: 7,000
菲律賓: 91,000
波蘭: 5,680,000
羅馬尼亞: 200,000
蘇聯: 18,000,000
英國: 92,700
美國: 6,000
南斯拉夫: 1,200,000
其中,約有六百萬為猶太人。
總計平民死亡:約7589萬人
總計人員死亡:約1億3百萬人
⑼ 澳大利亞二戰時擊斃近20萬日軍 而且不留日本俘虜,為什麼
在新加坡戰役中,澳大利亞被俘士兵一共有一萬五千人,可是最終這些澳大利亞人活下來的不到七千。
除此之外,在1942年2月19日,日本出動近200駕飛機轟炸了澳大利亞北部的達爾文港,造成了243人死亡,近400人受傷。這成為了澳大利亞歷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被外國襲擊到了本土。由此,澳大利亞和日本的仇恨算是結下了
澳大利二戰總兵力是57萬人,總人口才只有700萬
屠殺8000人,意味著一次虐殺了1.4%的澳大利亞軍隊
人家能不和你拚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