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這是什麼鳥,尾巴好長
看不清,可能是灰喜鵲。。
除繁殖期成對活動外,其他季節多成小群活動,有時甚至集成多達數十隻的大群。秋冬季節多活動在半山區和山麓地區的林緣疏林、次生林和人工林中,有時甚至到農田和居民點附近活動。經常穿梭似地在叢林間跳上跳下或飛來飛去,飛行迅速,兩翅扇動較快,但飛不多遠就落下,不做長距離飛行,也不在一個地方久留,而是四處游盪。一遇驚擾,則迅速散開,然後又聚集在一起。活動和飛行時都不停地鳴叫,鳴聲單調嘈雜,彼此通過叫聲進行聯系和維持群體的一致性。
和烏鴉一樣,灰喜鵲也是一種非常聰明的鳥類,在進人的住房內盜食時,通常是兩到三隻在外警戒,其它的登堂入室,如果沒有「危險」,則會輪流「享受」。灰喜鵲和喜鵲一樣,千百年來被人們視為吉祥之鳥,但和喜鵲一樣,它們也是非常兇猛和極具攻擊性的鳥類,經常盜吃其它鳥的小鳥及卵。古人曾抱怨「維鵲有巢,維鳩居之」,這里的鵲指的就是灰喜鵲,這簡直是天大的冤枉,灰喜鵲的巢差不多是雀形目各種鳥類中最沒激情和想像力的,簡陋得慘不忍睹,真看不出有什麼好占的!倒是灰喜鵲經常打家劫捨去幹些「傷天害理」的事兒。
灰喜鵲是非常容易馴養的野生鳥類,養家的灰喜鵲通常不會「離家出走」,這和其它鳥類有很大的不同,它們和人極親近且能較好地領會人的意思,經過訓練後能在果園、人工林內捕食種類害蟲,在我國一些經濟林較集中的地方,人工飼養灰喜鵲用來保護經濟林成功的例子是很多的。
『貳』 尾巴很長的鳥是什麼鳥
火尾太陽鳥的尾巴長,體長20厘米,色彩艷麗。雄鳥紅色,具形長的艷猩紅色中央尾羽。雌鳥灰橄欖色,腰黃,體型比雄鳥小許多。
(2)澳大利亞尾巴很長的鳥是什麼擴展閱讀:
主要生活於海拔2000-3000米間的山地、溝谷或村寨附近的次生闊葉林、開花的灌叢中,有時也見於芭蕉樹上。火尾太陽鳥小巧玲瓏,羽毛鮮艷美麗,活鳥可供觀賞,羽毛供裝飾,也可作羽毛畫。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尼泊爾。分布於印度至緬甸以及中國的西藏、雲南等地。
火尾太陽鳥是一種高山鳥類,夏季主要棲息於海拔1900米以上的中、高山常綠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和杜鵑灌叢中,冬季多下到海拔1500米的低山和山腳平原地帶,有時甚至進到果園,農地和村寨附近的小林內。
『叄』 尾巴很長的鳥
尾巴較長的鳥主要有以下幾種:
1、紅嘴藍鵲:是大型鴉類,體長54至65厘米。嘴、腳紅色,頭、頸、喉和胸黑色,頭頂至後頸有一塊白色至淡藍白色或紫灰色塊斑,其餘上體紫藍灰色或淡藍灰褐色。尾長呈凸狀具黑色亞端斑和白色端斑。下體白色。
2、褐翅鴉鵑:是鴉鵑科、鴉鵑屬的中型鳥類,體長40至52cm,嘴粗厚、黑色,尾長而寬,凸尾,通體除兩翅、肩和肩內側為栗色外全為黑色。
3、壽帶鳥:又名綬帶鳥、練鵲﹑長尾鶲﹑一枝花等異名。雄鳥有兩種色形,體長連尾羽約30厘米,中央兩根尾羽長達身體的四﹑五倍,形似綬帶,故名。雌鳥較雄鳥短小。
4、雀鷹:屬小型猛禽,體長30至41厘米。雌較雄略大,翅闊而圓,尾較長。雄鳥上體暗灰色,雌鳥灰褐色,頭後雜有少許白色。
5、黃嘴藍鵲:為鴉科藍鵲屬的鳥類。主要生活於闊葉林區以及在林緣或林間空地的灌叢間活動。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大吉嶺。
『肆』 一種長尾巴的鳥是什麼鳥
嗯,應該是灰喜鵲。
http://ke..com/view/39920.html
特徵:灰喜鵲體長約40厘米。頭和後頸亮黑色,背上灰色;翅膀和長長的尾巴呈天藍色,下體灰白色。
這兒有照片,你來看看是不是吧。
『伍』 家裡飛進一隻鳥,特別漂亮,尾巴張開像扇子,超級美,尾巴合上又尖又長,身體是綠色的,這是什麼鳥
虎皮鸚鵡
是鸚形目鸚鵡科的鳥類,又名嬌鳳,屬小型攀禽品種,原產於澳大利亞的內陸地區,野生的虎皮鸚鵡棲息於林緣、草地等處。結群活動。以植物種子等為食。繁殖期為6-1月。營巢於樹洞中。每窩產卵4-8枚。孵化期為18天。性情活潑且易於馴養,在中國是大眾最喜歡的寵物鳥之一,野生種群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陸』 尾巴長的鳥是什麼鳥
尾巴長的鳥是孔雀。
孔雀屬於雞形目雉科動物,孔雀有綠孔雀和藍孔雀兩種。綠孔雀又名爪哇孔雀,分布在中國雲南省南部,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藍孔雀又名印度孔雀,分布在印度和斯里蘭卡。孔雀被視為「百鳥之王」,是最美麗的觀賞品,是吉祥、善良、美麗、華貴的象徵。
孔雀的習性
孔雀通常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雖然它們通常位於203米以下的北部開闊地帶,但有些時候也喜歡生活在原始森林附近,那裡有豐富的水下木材、竹子和水。綠色孔雀在中國山區和山谷中很常見。在炎熱的中午,孔雀會去森林的陰影里休息,此時有些孔雀在睡覺,有些孔雀在活動。在秋季和冬季節日,孔雀群會擴大和經常過夜的技術,它的身體率是固定的。
『柒』 長尾巴鳥是什麼鳥(帶照片)
維達鳥科(學名:Viidae) 有1屬19種。生活於熱帶草原和疏林中,喜結群活動。主食果實、種子和嫩芽,也吃昆蟲和蠕蟲。不築巢,是巢寄生者,寄主相對穩定,主要是梅花雀科的鳥類,幼鳥由寄主喂養長大。因常發現於貝南的維達鎮,故得名。
維達鳥雖為小鳥,但長尾所佔鳥體的比例絕對是鳥中之最,這種鳥其貌不揚,尾羽卻難得一見,雄鳥主要呈黑色,4根中尾羽極長,以尾羽冠壓雀類之首,也是非洲著名的鳥種之一,主要分布於非洲熱帶。
(7)澳大利亞尾巴很長的鳥是什麼擴展閱讀:
維達鳥科是數種具暗色長尾的雀形目非洲小鳥的統稱。屬於是小型雀類,鳥體短小,鳥喙粗短,鳴管結構及鳴肌復雜,善於鳴囀,叫聲多變悅耳;離趾型足,趾三前一後,後趾與中趾等長;腿細弱,跗跖後緣鱗片常癒合為整塊鱗板;雀齶型頭骨。
它們的羽毛的主要顏色是黑色或靛藍色。在繁殖期雄性主要呈黑色,具廣泛的黑色羽毛,4根中尾羽極長。體長約10-43厘米。雌性和非繁殖的雄性大多是褐色羽毛並有條紋,雛鳥晚成性。
『捌』 尾巴很長的鳥是什麼鳥 尾巴很長的鳥叫什麼
1、白冠長尾雉:俗稱「長尾野雞」,又叫「地雞」。身體大小近似野雞,但尾羽極長。雄鳥的尾羽長約1.2~2.0米,羽色絢麗。
2、黑長尾雉:體長53~88厘米。雄較雌大。雄鳥通體紫藍色,臉鮮紅色,翅上有一條顯著的白色翅斑,尾甚長,黑色,具顯著的白色橫斑,腳綠褐色。雌鳥通體橄欖褐色,臉紅色,背和翅滿布棕褐色斑紋和灰白色羽緣,腳綠褐色,尾棕栗色,具黑色橫斑。
『玖』 有一種尾巴比較長的鳥 是什麼鳥
叫綬帶鳥(也叫壽帶鳥)[形態]雄鳥體長約30厘米,成年雄鳥的頭、頸和羽冠均具深藍色輝光,身體其餘部分為白色而具黑色羽干紋。中央尾羽長達體軀的數倍,形似綬帶。成年雌鳥羽冠較成年雄鳥短,尾羽也短,頭、頸、羽冠黑色具藍色輝光,其餘羽色近似雄鳥,為赭色。眼暗褐色,喙鈷藍色,爪鉛褐色。
[生態]壽帶鳥在山區較之平原地帶更為常見。喜匿棲樹叢中,在東部沿海喜棲於水杉、槐樹林,有時也高踞樹頂上,平時飛行緩慢,而且往往僅飛短距離即停止,但捕捉昆蟲時十分迅速。飛行時長尾搖曳,易惹人注目。鳴聲粗噪急促。覓食在空中捕捉各類昆蟲,而不在地面上。食物以昆蟲為主,如:蚱蟬(Cryptotympana atra)、蝗蟲卵、金龜子卵、金龜蟲及松毛蟲、紡織娘卵、粉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