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哪些國家擁有宙斯盾戰艦
宙斯盾作戰系統,英文名縮寫為“AEGIS”,是古希臘神話宙斯盾的意思,其實他的全稱是“空中預警與地面整合系統”專指美國為應對蘇聯反艦導彈飽和攻擊而研發的一種防空作戰系統,從平台來看,分為陸基宙斯盾系統和海基宙斯盾系統,搭載海基宙斯盾系統的軍艦也就被稱為宙斯盾艦,目前世界上有美國、日本、韓國、西班牙、挪威、澳大利亞等6個國家裝備了宙斯盾艦。當然,還有我國、俄羅斯、英國、法國、義大利、印度等幾個國家裝備了類似於宙斯盾艦的軍艦。
圖為澳大利亞霍巴特級驅逐艦,實際就是西班牙巴贊級護衛艦的放大版。
『貳』 澳大利亞軍事實力如何
澳大利亞軍事簡介
澳大利亞總督兼任澳大利亞武裝部隊總司令。國防部為軍隊行政管理機構。國防委員會為三軍最高決策機構,主席由國防部長擔任。國防軍司令為國防部長的首席軍事顧問。
澳大利亞實行志願兵役制。國防軍由陸、海、空三軍組成 。2007/2008年度,常規軍兵力為51476人,預備役兵力為19550人,文職人員為19506人,共計90532人。
常規軍中,陸軍25486人,編成地面部隊司令部、特種作戰司令部和訓練司令部;海軍12700人,編成海軍司令部和海上作戰司令部,下轄海軍防空兵及7個海軍基地,裝備各類艦船70餘艘;空軍13290人,編成空戰司令部,裝備F/A-18、F-111、P-3C等各類飛機280餘架。
2013年5月,澳大利亞正式發布2013年國防白皮書,闡述當前狀況下澳大利亞的國防策略。根據白皮書,澳大利亞將設置國防采購及建設「長期目標」,在財政允許的時候把國防支出恢復到國內生產總值的2%,本財年的國防預算支出將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1.56%。
截至2009年12月,被派往海外執行任務的共計3228人,包括1550人派往阿富汗參加北約領導的反恐多國部隊執行反恐任務,811人派往中東,82人派往伊拉克,654人派往東帝汶,80人參加地區援所(所羅門)團等。
『叄』 請問二戰時期中國海軍和澳大利亞海軍紐西蘭海軍差距多大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海軍各種艦艇在噸位、性能、火力上遠不如死敵日本帝國海軍。但當時的中華民國海軍軍人卻無愧於中國海軍的軍魂,勇敢頑強的迎戰扶桑強敵,可以說戰至只剩下最後的一艦一艇,有些艦艇戰沉後,還是將其武器和零部件打撈上來繼續打擊日本侵略者。據當時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1942年的統計,自1939年後中國海軍中央艦隊只有17艘炮艦、炮艇、魚雷艇、兵輪、物資輪上駛長江上游,還有海軍電雷學校兩艘德制魚雷快艇和部分差艇在長江中游以及所屬的10艘英制魚雷快艇南下廣西西江和廣東艦隊剩下的炮艇會合外,其他的所有的大中型海軍艦艇全部戰沉殆盡。傳上這組有關二戰期間中國海軍的主要艦艇歷史照片,讓後人懷念那些在民族存亡的時刻浴血碧海江河的海軍英烈,也使大家重視中國的海軍和海權建設。請大家記住,沒有海權的國家必然落後於他國,落後就必遭凌辱,侵略者來了必會屠殺我民族眾生。「寧海」號巡洋艦
1934年拍攝的「寧海」號巡洋艦的歷史照片,照片右下角有拍攝年代,估計為當時中國海軍內部自行拍攝。
1934年參加日本帝國海軍元老東鄉平八郎大將葬禮的『寧海』號駛入日本橫濱港口。與早年訪日的清末中國海軍的「定遠」號戰列艦一樣,因兩舷曬滿被單衣物而被日本媒體大肆嘲諷。」(清末中國海軍戰列艦「定遠」號訪問日本長崎時在艦上晾衣物的軍容不整,起源於原日本海軍中將小笠原長生的一段錯誤記載,現已被證明也是與事實不符的謠傳。)事實上,這是一種宣傳手段而已,因為當時軍艦沒有烘乾機,遠航在艦上晾曬衣被符合條例,日本海軍也是這樣做的。但中國當時國力衰弱,敢怒而不敢言,只好任其嘲弄。
據說是1936年的一張「寧海」號巡洋艦照片,效果很模糊,估計照相裝備所限。
1937年9月23日,江陰戰役爆發後的「寧海」號被日本「加賀」號航空母艦起飛的攻擊機群炸傷坐灘擱淺在長江江陰段。很多中國海軍資料上說被日軍擊沉,顯然是不正確的,「寧海」號巡洋艦的結局是被日本海軍航空母艦空襲炸傷,後擱淺被俘獲後編入了日本海軍運輸艦隊序列。 1930年中華民國時代的中國海軍向日本兵庫縣播磨造船所訂造一艘輕巡洋艦「寧海」號。造艦費用為法幣432萬元,以中國東北大豆折價分期支付。 「寧海」號是民國紀元以來外購的最大型軍艦,長106.7米,寬11.9米,吃水3.96米;排水量2,526噸,部分位置有1英寸的裝甲。動力部分為四部油炭混燒式鍋爐,三部往復式主機三軸推進,10,579匹馬力,最高航速23.2節,12節巡航時續航力5,000海里。配備140毫米(5.5英寸)雙聯裝炮3座6門,最大射程10000米;76毫米(3英寸)高炮6門,機關炮10門;535毫米(21英寸)魚雷發射管4具,魚雷8枚;設深水炸丵彈投放裝置,配深水炸丵彈9枚;可載水上偵察機2架,無彈丵射器,使用時由吊車吊至水面從水上起飛,系由日本時計社研製,愛知廠建造,代號為「愛知AB-3」(即「寧海-1號」,巡航時速137公里,升限4300米,航程970公里)。1937年駐扎江陰,自9月22日起,日軍連續轟炸,最終於9月23號被日機數枚炸丵彈命中,遭到重創,在長江岸邊擱淺坐沉。日本海軍在戰役結束後的1938年即將此艦浮揚起做應急的修理,1938年初改裝為海防艦兼海兵學校練習艦,並將「寧海」改名「御藏」,1944年6月,由於日軍一線艦艇損失嚴重,被重新改回艦籍,為對空護衛艦兼航空基地移動設營艦,「寧海」號更名為「五百島」號,武備改為2門127毫米高炮和15門25毫米機關炮,並安裝了22號雷達。「寧海」號1944年9月19日御前崎南方八丈島被美國潛艇「鮒魚」號發射的3枚魚雷擊沉。
『肆』 澳大利亞和加拿大有航空母艦嗎
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現在沒有航空母艦,二戰後有,現在都被賣出拆毀
澳大利亞航空母艦「墨爾本」號原為英國造「尊嚴」級航空母艦,1949年1月賣給澳大利亞,但到1956年3月5日才從英國朴次茅斯港開往澳大利亞。1956年5月14日任命為澳大利亞艦隊旗艦。1969年6月3日和美國海軍「弗蘭克·E·伊文思」(DD-754)驅逐艦相撞。1982年1月30日退役。1984年賣給我國一家拆船公司。
英國把該級另一艘航空母艦」勇士號」租讓給加拿大,以幫助加拿大海軍根據2艘護航航空母艦在大西洋之戰中取得的作戰經驗建造航空母艦。澳大利亞是獲得這種小型航空母艦(1艘)的第4個國家。1948年,澳大利亞把英國轉讓的」可怖號」航空母艦改名為」悉尼號」,把後來轉讓的」尊嚴號」航空母艦改名為」墨爾本號」。不久,加拿大買下了」庄嚴號」來頂替」勇士號」,接著又買了」有力號」(改名為」邦納文徹號」)。
有力號輕型艦隊航母(Powerful)由Harland & Wolff 建造。1943年11月21日開工,1945年2月27日下水,二戰結束後暫停。1952年賣給加拿大後工作繼續,完工時按照現代化的修改設計。1957年1月17日在加拿大海軍服役,命名為 "HMCS Bonaventure".
1970年7月1日退役,1971年3月賣出拆毀。
『伍』 MH370在哪
北京時間24日晚10點,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召開緊急發布會。他在發布會上確認,失聯的馬航MH370客機在南印度洋墜毀。馬航當天最新聲明說,機上無人倖存。此外,失聯客機家屬將包機前往澳大利亞。
納吉布在發布會上說,根據新的調查結果,這架航班是往南線飛行,其最後位置在南印度洋,位於澳大利亞珀斯西部,「是一個非常遠的距離,完全超出了我們想像的距離」。
納吉布說:「我很沉痛地地告訴大家,根據新的數據分析,MH370航班在印度洋南部墜毀。」他說:「我希望在座的媒體朋友尊重家屬的隱私,這一時刻對他們來說非常艱難。」
馬來西亞航空公司24日發表聲明稱,馬航在排除合理懷疑之後認為,失聯的MH370客機機上無人倖存。馬航對此深感痛惜。
聲明說,接下來馬來西亞總理將發表聲明,我們必須接受這一事實:所有證據顯示,這架飛機墜毀在南印度洋。
另據英國天空新聞(Skynews)此前報道,馬航失聯MH370乘客家屬將乘坐包機前往澳大利亞。
馬航MH370本月8日失聯,各方搜救行動已持續數周。自澳、中、法在南印度海域的衛星圖像發現疑似物體後,在南印度洋的搜救力量加強。
24日,澳大利亞總理宣布,澳方飛機在距離澳大利亞珀斯西南2500公裏海域發現兩個物體,一個為圓形,一個為矩形。
當天澳大利亞海軍船隻「勝利號」已經抵達相關海域,澳方艦船此前消息稱,這兩個物體最快可能在未來幾小時內被尋獲。
『陸』 航空母艦有哪些
世界各國現役航空母艦有:
『柒』 世界上有航空母艦的國家有那些
目前世界上實際擁有航母的國家
1. 美國
2. 俄羅斯。目前,隸屬於北方艦隊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是俄海軍唯一一艘在役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號艦長306.3米,艦寬37米,吃水9.87米,動力裝置為4台蒸汽輪機,總功率20萬馬力,最大航速29節,標准排水量53000噸,滿載排水量67500噸,這個數字也使它成為了俄羅斯海軍現役艦艇中噸位最大的艦只。庫茲涅佐夫號的最大特點就是,它既有艦隊型航母所特有的斜直兩段甲板,又有輕型航母通用的上翹角滑躍式起飛甲板,庫茲涅佐夫號的服役使世界海軍中首次出現了滑躍起飛、攔阻降落這一新穎的航母起降方式,其飛行甲板長304.4米,寬72米,庫茲涅佐夫號上可裝載飛機40架(戰時可擴張至60架),包括有蘇-33戰斗機、蘇-25攻擊機、卡-27反潛直升機和卡-29RLD預警直升機等。
3. 法國。「克萊蒙梭」級的首艦「克萊蒙梭」號於1955年11月在布勒斯特船廠開工,1957年12月下水,1961年11月建成服役,於1997年7月退役。第2艘R99「福煦」號於1960年7月下水,1963年7月服役,2000年退役後出售給巴西海軍。 「戴高樂」號是法國海軍第一艘核動力中型航空母艦,也是法國海軍目前唯一一艘現役航空母艦,於1983年5月開工建造,1994年下水,2000年9月正式服役。「戴高樂」號航母艦長261.5米,艦寬31.5米,吃水8.5米,標准排水量35500噸,滿載排水量為39680噸,「戴高樂」號的動力裝置為2座K-15一體化循環壓水堆,總功率為76200馬力,核反應堆加一次燃料可工作5年以上。「戴高樂」號航母實際重量竟然比設計初的標准整整超重了10%,由此產生的直接後果就是其航速達不到設計標准,其僅僅27節的航速使其「摘取」世界航速最低的航空母艦的桂冠。飛行甲板長261.5米,寬64.4米,可搭載「陣風」M型戰斗機、E-2C鷹眼預警機和NH-90直升機等各種艦載機40餘架。它的作戰能力僅次於美國的大型核航母,在世界海軍中排在第二個檔次。法國原來的計劃是建造2艘該級航母來代替即將退役的2艘「克萊蒙梭」級常規動力航母,但迄今只有「戴高樂」號1艘入役。
4. 英國。英國無敵級航空母艦系列,現共有3艘,即「無敵」號、「卓越」號和「皇家方舟」號,無敵級航母艦長210米,寬36米,吃水6.5米,排水量20600噸,動力裝置為4台TM-3B型燃汽渦輪機,總功率11.2萬馬力,航速28節。無敵級航母飛行甲板長167.8米,寬13.4米,可搭載9架「鷂式」戰斗機、3架「海王」式MK2A空中預警直升機和9架「海王」式HAS-MK6反潛直升機。「無敵」級最大的特點是應用了「滑躍」跑道,所謂滑躍起飛,就是將飛行跑道前端約27米長的一段做成平緩曲面,向艦首上翹,「無敵」號和「卓越」號的上翹角度為7度,「皇家方舟」號為12度,「海鷂」艦載機通過滑躍甲板起飛,在滑跑距離不變的情況下可使飛機載重增加20%;載重量不變的情況下可使滑跑距離減少60%。 2005年8月3日,英國皇家海軍旗艦——「無敵」號航空母艦在這里黯然提前退役。退役後的「無敵」號將被封存,可在50天內重新作好戰斗准備。到2010年,它將被出售。為重新打造「全球艦隊」,英法兩國正共同研製新型航母,新航母排水量6萬噸,最多可搭載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50架。建成後,它將成為歐洲各國海軍中最大的航母。英軍的兩艘新航母將分別於2012年和2015年服役,
5. 巴西。「聖保羅」號航空母艦是2000年巴西從法國購買的「福煦」號,是目前巴西海軍唯一一艘航空母艦。該艦原是1963年進入法國海軍服役的「福熙」號,排水量為3.278萬噸,艦長265米,寬31.7米,可搭載固定翼戰斗機37架、直升機2架。該艦可載水兵1300名。 「米納斯吉拉斯」號。原屬英國「巨人」級,原名「復仇者」號,1942年 建造,1945年在英國海軍服役,1956年巴西購買後進行了改裝。1960年12月編入巴西海軍服役。
6. 印度:3艘常規動力航空母艦,「維克蘭特」號、「維拉特」號和「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蘇聯建)。1957年,印度從英國購買了「維克蘭特」號航母(巨人級),1997年1月「維克蘭特(Vikrant)」號退役。2004年,印度購買了俄羅斯退役的「戈爾什科夫元帥」號航母。
7. 泰國:1艘「加克里·納呂貝特」號常規動力航空母艦。該艦由西班牙Izar造船公司建造,1992年7月簽訂建造合同,在西班牙Izar造船公司的El Ferrol 造船廠建造,1994年7月開工,1996年1月下水,1997年3月服役。該艦與西班牙的「Principe de Asturias」航母相似。排水量:11486噸滿載,最大航速:26海里/時(僅用柴油動力時為16海里/時),巡航時速:16海里/時,最大航程:10000海里(航速12海里/時),全艦長度:182.6米,飛行甲板:174.6 ×27.5米,艦載機:固定翼飛機- 6架AV-8S 「鷂式」;直升機-6架S-70B「海鷹」。
8. 西班牙:1艘「亞斯圖里阿斯王子」號常規動力航母。1967年,西海軍向美國租借了二戰老航母「迷宮」號,後於1973年正式買入,但「迷宮」號已經是老態龍鍾了。1979年10月,西班牙巴贊造船公司開工建造R11「阿斯圖里亞斯親王」號輕型航母, 1988年5月3日正式進入海軍服役。全長195.5米,寬24.3米,吃水9.4米,滿載排水量16900噸,全通式飛行甲板長175.3米,寬29米,滑躍起飛跑道前部的躍升角為12度。其動力裝置為2台LM-2500燃汽輪機,總功率46400馬力,最大航速27節,續航力為6500海里/20節。它平時載機22架,包括10架AV-8B垂直/短距起降戰斗機,6架「海王」直升機和2架「海王AEW」預警直升機以及4架AB-212直升機;但在緊急情況下可載機37架,其中17架放在機庫中,20架放在甲板上。該艦編制艦員600人,另有230名航空人員。
9. 阿根廷。二戰結束後,英國將四艘「巨人級」航母出售給荷蘭,澳大利亞,巴西,印度。荷蘭買入 「尊敬」後,1968年鍋爐艙起火,造成重大損害,因此准備將其退役。阿根廷購買,1969年 2月在阿海軍中服役,取名:「五月二十五日」。
馬島戰爭開始後,准備使用該航母,但由於年久失修,動力嚴重不足,航速太低(遠達不到宣稱的22.5節速度),航母迎風力太小,導致攻擊機無法起飛,在其「貝爾格拉諾」巡洋艦被英國核潛艇擊沉後,考慮到「巨人級」航母基本不具有抗沉設計與結構,因此退出戰場。排水量 19896噸(滿載)。長211.3米,寬24.4米。主機2台蒸汽輪機,航速:24節。艦載機:12架「超軍旗」戰斗機、6架S-2E「追蹤者」反潛機、 4架SH-3D「海王」反潛直升機、l架A-103「雲雀」—Ⅲ直升機。
10. 義大利。輕型航母C551「加里波第」號,1987年8月正式服役。「加里波第」號曾是世界上最小的航空母艦,標准排 水量10100噸,滿載排水量13370噸,可停放6架AV-88鷂II式垂直起降飛機或6架SH-3D海王直升機,全艦編制825人。2004年7月底,義大利新航母「凱沃爾」號下水,「凱沃爾」號能供12架直升機和8架「鷂」式短距垂直起降戰機起落,也可搭載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聯合攻擊戰斗機」。
2001年7月17日,泛安科納造船公司開始為義大利新航母切割鋼板,該航母按計劃將於2007年服役。將命名為"安德烈婭·多里亞"號。
該航母排水量約22500噸,長235米,大小約為"朱塞佩·加里波第"號航母的兩倍。該航母可容納1290人,包括450名兩棲作戰隊員。艦載機初定AV-8B"鷂"Ⅱ式飛機和已經在"加里波第"號航母上使用過的垂直短距起降(STOVL)飛機,以及EH工業公司的EH-101直升機。懸而未決的是關於未來採用固定翼飛機的決定,一種解決方案是採用聯合攻擊機的垂直起降型。
有消息說韓國的輕型航母已於7月12日下水,但從資料看,一是才1萬多噸,二是目前尚沒有確定艦載機,三是編隊艦艇不明,因此,更象是一艘兩棲作戰艦,而是航母。而日本的所謂航母,目前只能叫大型運輸艦,而不能叫航母,雖然其是按航母的標准建造的。
『捌』 現在全世界服役有多少艘航母分別屬於哪些國家
航空母艦做為一種以航母艦載機為關鍵戰鬥武器裝備的大中型海軍艦艇平台,可以配搭上包含航母、護衛艦、補給艦等艦船構成一支作戰能卓群的航母戰斗群,在避開該國土地、不藉助陸上飛機場及陸上補充的狀況下戰斗,給與對手強勁的發展戰略震撼力和國防嚴厲打擊,是全球南海艦隊行業甚至全部國防行業更為關鍵的戰略武器之一,一個強國有著哪種總數的航空母艦也早已逐漸變成了考量其國家綜合國力的代表。
俄羅斯、法國、印度、泰國的都是有一艘航母印度近幾年來在國防行業迅猛發展,研發了航母「維克蘭特」號,但直到如今還沒有服現役,僅服役一艘從俄羅斯選購的「維克拉瑪蒂亞」號。泰國的也有著1艘,這3艘航母戰斗能力比較有限,無法在熱點水域始終保持國防存有。俄羅斯現階段在役的航母僅有唯一的一艘庫茲涅佐夫號,或是原蘇聯20世紀的物質。法國的戴高樂號航母是除老美以外唯一的一艘核動力航母,它意味著法國創建起全歐洲各國中最詳細的國防科技產品研發管理體系。
『玖』 1941年 英國海軍軍力
我知道有皇家方舟號航母和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