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澳貿易最多的是什麼
農業,礦產,能源。
中國出口到澳大利亞的產品多為機電、服裝、紡織品、皮革;澳大利亞進口到中國的產品則以能源、礦產、棉花為主。
兩國經貿往來的互補性很強。
Ⅱ 中澳貿易額超1萬億!澳洲8大行業出口受損,現第6次向華「求和」
近十幾年來,得益於與中國的緊密合作,澳大利亞經濟取得了巨大的增長動力。 數據顯示,2019年 中澳雙邊貿易額為1589.7億美元 ( 約合人民幣1.03萬億元),同比增長10.9%。
其中,由於中國買家大幅購買了澳大利亞鐵礦石、葡萄酒以及牛肉等商品,2019年澳大利亞通過對華出口貿易賺取了103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733億元),佔澳出口總額的38.2%。
因此,一旦失去中國市場,意味著澳大利亞出口貿易將不可避免地遭受巨大損失。為了減少損失,迄今為止澳洲方面已6次向中國發出「求和」的聲音。
據環球網1月25日援引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道,當天澳大利亞國庫部長喬希·弗賴登伯格表示,該國將繼續維護國家利益,但他希望看到中澳的緊張關系得到改善。
弗賴登伯格特別強調,在過去幾年,澳大利亞與中國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夥伴關系,中國市場對該國而言十分重要——通過對華出口商品,有利於提高澳大利亞國民收入,這是增加收入和創造就業的重要來源。
實際上,弗賴登伯格並非近期第一個表達看好與中國合作聲音的澳大利亞高官。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1月24日報道,澳大利亞貿易部新一任部長——長丹·特漢就曾在受訪時表示,他已向中國方面致函,希望我國可以為打破當下的僵局提供機會。
據悉,受中國暫停進口部分澳洲商品影響,目前澳大利亞葡萄酒、煤炭、牛肉、龍蝦等8個行業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於是,有聲音指出, 澳方 「 求和」的舉動,很 可能只是單方面出於經濟利益考慮,而不是從根本上改善 中澳 兩國關系出發。
文 | 林妙瓊 題 | 徐曉冰 圖|盧文祥 審 | 徐曉冰
Ⅲ 中國主要跟澳大利亞做什麼貿易
礦產吧
Ⅳ 中國與澳大利亞當前的貿易狀況
自建交以來,中澳雙邊經貿關系持續、穩定發展,也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1978年澳給予中國普惠制待遇。1981年兩國簽定經濟合作協定書和促進發展技術合作計劃協定。1986年雙方成立了部長級經濟聯委會,下設10個聯合工作小組。1988年雙方簽署投資保護協定和避免雙重征稅協定。1999年5月,澳副總理兼貿易部長費希爾訪華,並同中國外經貿部長石廣生共同主持了中澳經濟聯委會第九次會議。費希爾訪華前,中澳兩國就「羊毛標准合同」達成協議。同年7月,澳外長唐納訪華時,外經貿部長石廣生與其就中澳正式結束有關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雙邊市場准入談判發表了聯合新聞公報。2000年5月,澳貿易部長維爾訪華,與外經貿部部長石廣生正式簽署了中澳關於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雙邊協議。2002年8月,中方選擇澳液化天然氣公司為廣東液化天然氣(LNG)項目資源供應方。10月,中澳正式簽署廣東LNG項目購氣合同。2005年5月,中澳啟動首輪自貿協定談判,迄今已舉行13輪談判。 澳為中國第八大貿易夥伴,第七大進口來源地,我是澳第二大貿易夥伴。2008年,雙邊貿易額達596.6億美元,同比增長36.1%。中國主要從澳進口鐵礦石、氧化鋁、煤、羊毛、大麥等,主要對澳出口計算機、服裝、箱包、玩具。
Ⅳ 澳大利亞與中國的貿易關系
澳大利亞和中國的貿易關系很特殊~他我們需要中國,中國需要我們 提到對華貿易,就會涉及多元化或單一化。很難深入探究該問題,因為澳內部的討論正被辯論極端所主導。一些安全游說團體希望無論付出什麼代價都要「捍衛」國家主權——其實他們並不知道有關代價或不想計算,只是鼓吹實施遠離中國的多樣化貿易政策。親華商界則表示應對中國人幾乎言聽計從,因為他們是我們最大的顧客。當考量澳中經濟關系未來時,任何一種觀點是否實用或有益?一些事情需要考慮。
首先,就貿易和投資而言,我們總是在實現多樣化。就如中國從巴西和澳運入鐵礦石以實現進口來源多樣化一樣,(澳)企業和投資者也在這么做。
其次,即使政府想,就真能告訴企業怎麼做嗎?例如,在有關中國二線城市的一檔系列電視節目中,我曾采訪南澳葡萄酒出口商碧璞·克勞福德,她專門為山東省青島市開發一種葡萄酒品牌。她向青島市場傾注大量時間和投資,並大獲成功。(澳)政府怎麼能告訴她放棄利潤豐厚的合同並轉向別處?她連城市都不願換,遑論國家了。
第三,若不選中國,還有什麼替代選項?誠然,在食品和能源安全方面,韓日也很重要。東盟也是個大市場。印度嶄露頭角,還有歐洲、中東、非洲等地。即便如此,細察會發現,有7770家和6448家澳出口商向中國內地和香港地區出售商品。這令其他國家——例如向印尼出口的2550家、向印度出口的2176家——黯然失色。然後,是在華澳企多達3000家,相比之下在日澳企僅100家。這還尚未細究出口額、留學生與遊客人數以及其他服務出口等。
自惠特拉姆宣布當選(澳)總理就與中國建交,已過去近50年。既不親華亦不排華的他認為,即便我們不認同中國的體制或北京的所有行動,世界也必須對華交往。此後澳中關系經歷千回百轉,尤其是隨著中國已成為世界貿易體系中的重要一方、我們的關鍵貿易夥伴之一。鑒於中國對澳大利亞至關重要,這種狀況仍將持續。
同時,由於中國對能源安全、食品安全、高質量專業服務、優質教育等存在巨大需求,中國也需要澳大利亞。
Ⅵ 澳大利亞與中國貿易的互補在哪些方面
澳大利亞是個礦產豐富國家,而中國是製造大國,是有互補性。
舉個例子,中國房地產是支柱產業,蓋房子鋼筋是主要建材吧,所以中國鋼鐵廠特別多,但煉鐵的原料是不是鐵礦石,這就要從澳大利亞進口了。
Ⅶ 中國現代對外貿易的十大國家
現今中國(大陸)主要出口貿易國家(地區)有歐盟、美國、東盟、日本、韓國、德國、中國香港、中國台灣、印度、澳大利亞、俄羅斯、巴西等。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2-01-06,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Ⅷ 中國與哪些國家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
截止至2021年6月,我國已經和東盟、智利、巴基斯坦、紐西蘭、新加坡、秘魯、哥斯大黎加、冰島、瑞士、韓國、澳大利亞、馬爾地夫、喬治亞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
2005年11月18日中國和智利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2006年11月24日中國和巴基斯坦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2008年4月7日與紐西蘭的協定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是我國與發達國家簽署的第一個自由貿易協定。
2008年10月23日中國和新加坡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2008年11月19日中國和秘魯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2013年4月15日中國和冰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是我國與歐洲國家簽署的第一個自由貿易協定。
2013年7月6日中國和瑞士簽署中瑞自貿協定。是我國與歐洲大陸和世界經濟20強國家達成的首個自貿協定。瑞方將對中方99.7%的出口立即實施零關稅 中方將對瑞方84.2%的出口最終實施零關稅。
2014年11月1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韓國總統朴槿惠在北京舉行會晤,雙方共同確認中韓自貿區結束實質性談判。
11月17日 中韓自貿區(FTA)談判實質性談判的結束有助於中日韓三國自貿區取得進展。2015年2月25日,中韓雙方完成中韓自貿協定全部文本的草簽,對協定內容進行了確認。至此,中韓自貿區談判全部完成。
其他:2008年來華訪問的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不滿意澳與中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進程有所滯後,他將敦促與中國加快談判進展。此外,韓國新任總統李明博希望在5月訪華時將自由貿易協定作為主要議題之一,他公開表示,東北亞國家應以中日韓為核心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東南亞國家聯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簡稱:東盟)和中國周一簽署協定,雙方擬於2010年前建立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區。
2015年6月1日,中國商務部部長高虎城代表中國政府在首爾與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官尹相直共同簽署了中韓自貿協定。
2015年6月17日,中國和澳大利亞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2015年11月30日,韓國會表決通過中韓自貿協定,成為迄今中國和外國達成的最大規模FTA。
2015年12月20日,中韓、中澳自貿協定正式生效並實施第一次降稅以來,廈門同安檢驗檢疫局共簽發中韓原產地證4份、中澳原產地證19份,總計貨值60萬美元,為企業節省關稅4.8萬美元。
據介紹,2016年1月1日起,中韓、中澳自貿協定實施第二次降稅,涉及的產品范圍更廣,企業受惠更多。另外,企業目前申請中韓、中澳原產地證全部免費。對於12月20日在運輸途中的貨物,中韓原產地證可於2016年3月19日之前申請補發,中澳原產地證可於2016年6月19日之前申請補發。
中國與喬治亞自貿協定於2015年12月啟動談判,2017年5月簽署,於2018年1月1日生效並實施。
2017年11月29日,中國與馬爾地夫簽訂自由貿易協定。
自由貿易協定的法律方面
自由貿易區的形成被看作一個例外最惠國在(MFN)原則,世界貿易組織(WTO),因為偏好各方自由貿易區完全相互給予超越自己的入世承諾。
盡管 GATT 第 XXIV 條允許 WTO 成員建立自由貿易區或通過建立自由貿易區所需的臨時協議,但關於自由貿易區或導致形成自由貿易區的臨時協議有幾個條件。 ——貿易區。
第一,自貿區各簽約方在自貿區成立時適用的關稅和其他規定,不得與非自貿區締約方進行貿易。高於或比自由貿易區形成前同一簽約方存在的相應關稅和其他規定更高或更具限制性。
換句話說,建立自由貿易區以給予其成員優惠待遇在世貿組織法律下是合法的,但不允許自由貿易區的締約方對非締約方的待遇低於該區域建立前的待遇。第二十四條規定的第二個要求是,必須對自由貿易區內的幾乎所有貿易消除關稅和其他貿易壁壘。
形成自由貿易區的自由貿易協定一般不屬於多邊貿易體制的范圍。然而,世貿組織成員在締結新的自由貿易協定時必須通知秘書處,而且原則上自由貿易協定的文本須接受區域貿易協定委員會的審查。
盡管在自由貿易區內發生的爭端不受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構的訴訟,但「不能保證世貿組織專家組會遵守這些規定並拒絕在特定案件中行使管轄權」。
同樣重要的是要注意,自由貿易協定是一種互惠協議,這是 GATT 第 24 條所允許的。鑒於有利於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的自主貿易安排得到了1979 年關稅及貿易總協定 (GATT) 簽署國通過的關於發展中國家的差別和更優惠待遇、互惠和更充分參與的決定( 「授權條款」)。
它是 WTO 普遍優惠制 (GSP) 的法律基礎。自由貿易協定和優惠貿易安排(由世貿組織命名)都被視為對最惠國原則的克減。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自由貿易協定
Ⅸ 與澳大利亞做進出口貿易的商品主要有哪些
澳大利亞資源豐富,人民富裕、消費力強,但人口較少,消費總量不算太大。所以,不妨進出口結合。我所知道的澳大利亞羊毛、棉花、鐵礦石、肉類都是大宗出口的、中國又都需要的商品。唯一的問題是,這些商品都是大宗商品,國內進口需要許可證。
我們正在做對澳大利亞的紡織品和服裝出口。其特點是,單子小,利潤尚可,買家的信譽好。一般一個單子幾千美金,基本上空運。澳大利亞是比較典型的單一經濟,資源、農牧業及加工品大量出口,消費品基本進口。所以,服裝、紡織品、鞋類、玩具、工藝品、家電、IT產品等在澳大利亞都有銷路。
如果想從紡織服裝做起,聯系我。我們做對澳的小單有經驗。
Ⅹ 中國向澳大利亞進口有哪些商品
根據我海關統計,2004年雙邊貿易額達203.9億美元,比2003年增長50.3%,是建交時的230多倍。其中我對澳出口88.4億美元,同比增長41%;我從澳進口115.5億美元,同比增長58.2%。2005年1-10月,中澳雙邊貿易額221.1億美元,同比增長36.1%。其中,我從澳進口131.6億美元,同比增長41.9%;我對澳出口額89.5億美元,同比增長28.3%。 (2005-12-26 13:03:00)
我對澳出口的主要商品有機電產品、服裝、紡織品、鞋、箱包、玩具、運動用品、傢具等。從澳進口的主要商品有鐵礦石、氧化鋁、羊毛、原油、煤、鋁、錳礦石、小麥、大麥、棉花、銅礦石、奶牛等。澳大利亞成為中國第九大貿易夥伴。2004年,中國是澳大利亞第三大貿易夥伴,第二大進口來源地,第二大出口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