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澳大利亞領土面積那麼大,為什麼人口只有兩千多萬
環境惡劣只是次要因素,主要是他們不想生育,中國也有青藏高原和塔克拉瑪干沙漠啊,難利用土地比他們還多,但這些地方加在一起依舊有上百萬人口。而澳大利亞幾個大城市人口加起來就差不多有整個國家的人了,也就是說他們中部地區幾乎一個人都沒有。而且東南、西南和南部沿海的氣候條件都很優越,按理說如果都建起城市的話人口起碼有1億,說明他們的生育觀念是主要因素
❷ 關於澳大利亞的經濟問題
不是矛盾,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上半年澳洲還連續升息呢,下半年就猛的降息,而且幅度之大,跌破所有人的眼球。
升息是為了抑制一些過熱的經濟部門,給經濟降溫,減少投資。但現在的問題是,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流動性緊缺,說簡單點,就是缺錢。ANZ剛剛宣布裁員,預示著新一輪的裁員潮的開始,從目前的數據看,澳洲經濟最壞的時候還沒有到來,就像樓上所說,對衰退的擔憂遠遠大過對經濟過熱的考慮。
對澳洲央行來說,這是兩難的選擇,兩邊都是死,那就選擇晚死的辦法吧。不光澳洲,中國,歐美國家都面臨同樣的選擇,採取的辦法也是基本相同的。
❸ 為何澳大利亞要自己毀掉自己的經濟命脈呢
從世界歷史來看,一個國家的生存根本是經濟,而經濟很多時候是由經濟命脈組成的。也就是說,每個國家的經濟命脈,那是每個國家的根本,是不可能讓任何人觸碰的。所以歷史上很多的戰爭,都是因為觸碰了國家的經濟命脈而引起的,因此,基本上是沒有國家敢觸碰自己的經濟命脈的。但是這個也有例外,最典型就是澳大利亞,為何澳大利亞要自己毀掉自己的經濟命脈呢?原因你可能想不到。
所以作為澳大利亞來說,如果堅持如此,最終自己那是最慘的,而美國也不可能為了澳大利亞而犧牲。所以澳大利亞那是非常不明智的,從現在的結果可以看到,這么做是多麼的愚蠢。
❹ 澳大利亞怎麼獨立的
澳大利亞屬於英聯邦
約在2.5萬年前,澳大利亞土著的祖先系由東南亞移此定居 。在阿拉伯和中國文獻中都記載過這一南方大陸 。歐洲人自16世紀下半葉開始,多次遠航太平洋尋找這一大陸。17世紀初,荷蘭人最先登上大陸的西岸。1642年荷蘭人塔斯曼首先發現的那個島即現稱塔斯曼尼亞島,1644年又發現大陸北岸,統稱為新荷蘭。1770年英國航海家J.庫克在大陸東南岸登陸,命名該地為「新南威爾士」。1786年,英國決定殖民於此。1817年定名為澳大利亞。1787年英國開始向澳東部殖民,建立了以悉尼為中心的殖民區。1788年英航海家菲利普率各批移民1030人(包括流放犯736人)來悉尼定居 。殖民初期,農業開拓不利,工業發展緩慢,經歷了史稱「黑暗年代」的艱難歲月。1830~1860年為澳大利亞政治、經濟 、文化的奠基期,也是它歷史上變化最快的時期。1851年發現金礦,促使大批礦工和移民涌來。19世紀末,英國先後建立了6個殖民區。1900年7月,英國議會通過《澳大利亞聯邦憲法》和《不列顛自治領條例》。1901年1月1日,澳大利亞各殖民區改為州,組成澳大利亞聯邦,成為英國自治領。首屆議會於1901年5月在墨爾本召開,1927年定都堪培拉 。1931年獲內政、外交獨立自主權,成為英聯邦內的獨立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直至1983年,除工黨短期執政(1972~1975)外,均由自由黨和鄉村黨聯合執政 。1983 年 3月工黨在大選中獲勝,R.霍克出任總理。1984年12月 、1987年7月和1990年3月,霍克3次連任總理。1996年3月,J.W.霍華德出任總理。
政治 澳大利亞聯邦憲法由英國議會於1900年7月9日通過,曾於1907、1910 、1929 、1948和1967年對個別條款進行修改。憲法就聯邦制度、政府、議會的職責和權力,聯邦和州的關系作了規定。1986年,英國女王在澳大利亞簽署了《與澳大利亞關系法》。據此,澳大利亞最高法院享有終審權,終止了英國議會和政府對澳大利亞各州的權力,英國法律對澳大利亞不再有效。澳大利亞的聯邦議會是立法機構 ,由英國女王、眾議院和參議院組成。英國女王為澳大利亞國家元首。總督是英國女王的代表。1996年2月 ,W.P.迪恩就任總督。
❺ 未來澳大利亞有無崛起為世界大國的可能
不可能的
你說英國傳統,問題就是美國,為什麼加拿大和澳洲的軍事那麼弱小,一定程度,這2個國家,都是典型的英國傳統的國家,宗教上以英國聖公會為主,而英國聖公會則是新教各派別中最接近天主教的一派,這種派別下,一般情況下更容易讓信徒更相信的是形式和禮儀;在財產傳承和分配上,英國聖公會和羅馬天主教也是相同的,是屬於長子繼承製的,這樣,加拿大和澳洲的個人地產和不動產,因為這樣的宗教習慣,一直都過分的穩定。所以澳洲和加拿大,在它們的殖民地時代,沒有形成類似美國那樣的足夠強大的競爭機制。
我個人相信你和多數中國人那樣認為美國是英國人移民為主,事實上並非那樣,美國白人中最高比例的是徳裔美國人,這幾乎是美洲國家和澳洲,紐西蘭等歐洲移民為主導的國家,獨一無二的情況。況且,比如說通用,波音,洛克菲勒等和美國霸權地位最具相關型的大企業,都是徳裔美國人創辦。徳裔美國人,還有北歐或荷蘭後裔的美國人,他們信奉的是對天主教教義改動較大的路德宗(在美國發展為浸會或福音會),還有加爾文派(加爾文派實質就是清教,在美國發展為長老會),這幾種美國的宗教信仰因素,和英國差別大,反而更接近的是德國或北歐,不重視宗教形式,簡化禮拜的禮儀,但這更典型的新教倫理卻能形成了有利於強化社會運作和資本運作紀律的馬克思.韋伯所言的資本主義精神。所以就出現那樣的情況,盡管新大陸國家的經濟普遍都不錯,拉丁美洲普遍的人均GDP水準,大都是發展中國家前列的,但大都都擺脫不了過度依靠能源出口和服務業的怪圈,只有美國例外地建立了強大的軍事工業和尖端科技研發系統,新大陸也只有美國擁有足夠強大的能保證它能制定國際經濟秩序的軍事力量。
所以後果就是,英聯邦內部的歐洲以外的發達國家,雖然足夠富裕,但是由於長期依賴一直很穩定的資源出口和農產品出口而獲得的贏利,加,澳,新3個發達國家,一直缺乏獨立而且強大的軍事工業和高新科技實驗室的研發能力,進而影響這些國家軍事方面的進步,所以如果你觀察一下目前的軍事實力,加拿大和澳洲,目前是不如歐洲的瑞典或荷蘭的。
同時,在太平洋西南部地區的,目前澳洲本身的軍事,和駐西太平洋地區(以關島一帶為中心基地)的美國軍事力量和南太平洋地區(以社會群島一帶為中心基地)的法國軍事力量相比,顯得非常弱小,(澳洲海軍缺乏反潛戰鬥力,事實上就是依靠上述盟友保持自身的戰略安全),在這西南太平洋區域的軍事博弈中長期被邊緣化。而且智利和新加坡近年作為被西歐-美國歡迎的軍事夥伴,長期購入較先進的海空軍武器,新加坡甚至在澳洲維持著小規模的軍事存在,再加上現在澳洲軍事工業的薄弱基礎,估計澳洲繼續維持著依靠資源出口和服務業的道理,長期走下去的。
❻ 澳大利亞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歷史和經濟怎麼樣
澳大利亞的歷史:
澳大利亞現今原住民均是外來戶。
16至17世紀,歐洲人發現澳大利亞,英國人庫克宣布澳大利亞為英國殖民地。英國為能有效建立殖民地,將不少囚犯流放到這里,加強殖民地土建設,澳大利亞是個靠囚犯建立起來國家。
❼ 澳大利亞監獄遺址!為什麼說這里是歐洲列強殖民擴張的最佳例證
18世紀到19世紀之間,大英帝國在澳大利亞設立了許多個監獄,數量高達數千所。而現在,澳大利亞監獄遺址只選了其中十一所作為代表,它們主要位於塔馬尼亞島和悉尼周圍。澳大利亞監獄遺址是現存的大規模驅逐罪犯出境以及歐洲列強通過流放犯人和強制勞動進行殖民擴張的最佳例證,那麼,為什麼說,澳大利亞監獄遺址是歐洲列強殖民擴張的最佳例證呢?澳大利亞監獄遺址應該是澳大利亞19世紀黑暗的部分的代表。
澳大利亞監獄曾經被犯人視作最恐怖的地方。曾經澳大利亞監獄被稱作「地獄之洞」。現在澳大利亞還特意設立了監獄博物館監獄博物館中有很多犯人的衣服以及曾經教訓犯人的器具。至今為止,工作人員仍在不斷收集澳大利亞監獄犯人們曾經使過的東西,努力恢復歷史原貌讓歷史重溫在人們的眼前。
❽ 澳洲遠離歐洲,為何一戰時積極加入英聯邦戰團
澳洲地處大洋洲,當時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主要是歐洲的一些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激化的結果,而在南半球的澳洲可以說是「片葉不沾身」,這場戰爭和他們的關系也不大,澳洲首相甚至喊出了「盡全力支持英國,哪怕是用盡了最後一個人、最後一口氣」的口號,這不禁讓人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