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澳大利亞國鳥是什麼
有的說澳大利亞國鳥是鴯鶓;有的說澳大利亞國鳥是黑天鵝;有的說澳大利亞國鳥是伯勞鳥;也有的說澳大利亞國鳥是琴鳥。
其實,澳大利亞官方並沒有選定國鳥。澳大利亞國徽上出現的幾種動物,是澳大利亞的代表與象徵,其中伯勞鳥代表南澳大利亞州;黑天鵝象徵西澳大利亞州;紅色獅子象徵塔斯馬尼亞州;而袋鼠和鴯鶓是澳大利亞的象徵(國寶).
不過雖然澳大利亞官方沒有選定國鳥,但是澳大利亞民間卻選定了兩種國鳥,它們分別是琴鳥和鴯鶓。
鴯鶓,是澳洲的特產,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鳥類,體高150-185厘米,體重30-45千克,僅次於非洲鴕鳥,因此也被稱作澳洲鴕鳥,翅膀比非洲鴕鳥和美洲鴕鳥的更加退化,足三趾,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鳥種之一。鴯鶓長久以來都是澳洲大陸土著的文化和經濟體系中心,它和澳大利亞袋鼠是澳大利亞的象徵。
琴鳥。它貌似野雞,常在陸地行走。雄鳥有一條華美無比的琴形尾,並以尾羽開屏的壯觀而聞名。琴鳥的尾羽與希臘的一種七弦琴極為相似,因故得名。琴鳥集形態華麗和鳴聲優美於一身,舞姿優美,歌聲悅耳,讓人贊嘆不已。而且琴鳥還能模仿其它動物的叫聲,聲音十分宛轉動聽。琴鳥象徵美麗、機智、真誠和吉祥,深受人們的愛戴。
❷ 被澳大利亞當地人稱做「塘鵝」的這種動物,學名是什麼
卷羽鵜鶘——別名塘鵝、鵜鶘,屬於鵜鶘科,學名為 Pelecanus onocrotalus。大型涉禽。全長約180厘米。全身灰白色。枕部羽毛延長捲曲。夏季腰和尾下覆羽略沾粉紅色。嘴寬大,直長而尖,嘴的下面有一個與嘴等長且能伸縮的皮囊。嘴、眼周裸皮及喉囊黃色,腳肉色。棲息於湖泊、江河、沿海水域,喜群居和游泳,但不會潛水。以魚為主食。成年鵜鶘一般配對生活,在地面營巢產卵。每窩產卵1~3枚。兩性孵卵並喂雛。剛出蛋殼的小鵜鶘體色灰黑,不久就生出一身淺淺的白絨毛。親鳥以半消化的魚肉喂雛鳥,等雛鳥長大後,把頭伸進親鳥張開的嘴巴的皮囊里,啄食帶回的小魚。
產於新疆、青海及山東以南沿海等地。
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❸ 天鵝有什麼外形特徵
天鵝屬雁形目中的鴨科中的一個屬,它們是游禽中體形最大的種類,被俗稱為「天鵝」。同時,人們會用它的名字命名一首歌曲和一場熱帶風暴。
天鵝
白色天鵝,鳥綱,鴨科,體型高大大約為155厘米。嘴紅,嘴基有大片黃色。黃色延至上喙側緣成尖狀。游水時頸較疣鼻天鵝為直。亞成體羽色較疣鼻天鵝更為單調,嘴色亦淡。比小天鵝大許多。虹膜是褐色;嘴是黑而基部為黃;腳是黑色。叫聲:飛行時叫聲獨特,但聯絡叫聲如響亮而憂郁的號角聲。分布范圍:格陵蘭、北歐、亞洲北部,越冬在中歐、中亞及中國。繁殖一般是北方湖泊的葦地,越冬時會結群南遷。數量比小天鵝少。它們飛行時較安靜。
天鵝的外形特徵屬大型鳥類,最大的身長1.5米,體重約12斤左右。大天鵝又叫白天鵝、鵠,是一種大型游禽,體長約1.5米,體重可超過10千克。全身羽毛白色,嘴多為黑色,上嘴部至鼻孔部為黃色。它們的頭頸很長,約占體長的一半,在游泳時脖子經常伸直,兩翅貼伏。由於天鵝體態優雅,它們從古至今都是純真與善良的化身。
天鵝物種為雁形目、雁亞科、鴨科里最大的水禽。絕大多數天鵝歸於天鵝屬。天鵝體形優美,具頸長,體堅,腳大的特點,它們在水中滑行時神態莊重,飛翔時長頸前伸,徐緩地搧動雙翅。遷飛時在高空組成斜線或V字形隊列前進。天鵝無論在水中或空中行動均比其他水禽的速度快。天鵝以頭鑽入淺水中覓食水生植物。游泳或站立時,疣鼻天鵝和黑天鵝往往把一隻腳放在背後。天鵝雌雄兩性相似。能從氣管發出不同的聲音。有些種類的氣管在胸骨內如同鶴類一樣。甚至因很少鳴叫而被稱為啞天鵝的疣鼻天鵝,也常會發出溫柔的或尖銳的聲音。
除了繁殖期會分散外,平時天鵝也喜歡過群居地生活。它們求偶時會以喙相碰或以頭相靠,一旦雙方都願意就會結成終生配偶。一般產卵後會由雌天鵝孵卵,平均每窩產卵6枚,卵蒼白色不具斑紋。雄性天鵝會在自己巢的附近警戒;有些種類雄性亦替換孵卵。天鵝夫婦終生廝守,對後代也十分負責。為了保衛自己的巢、卵和幼雛,敢與其他動物殊死搏鬥,在擊退敵手後,天鵝像大雁那樣發出勝利的歡叫聲。幼雛的脖子比較短,絨毛卻很稠密;幼雛出殼幾小時後就能奔跑和游泳,但是天鵝父母都還是會照料自己的寶寶數月;有些種類的幼雛可伏在母親的背上。未成年的小天鵝在兩歲之前羽毛是灰色或褐色,而且具有雜紋。一般天鵝會在三、四歲時達到性成熟。它們在自然界中能活20多年,但是人工養殖的則可以活大概50年。
天鵝屬有7~8種,其中北半球生活了5個種,均為白色,腳黑色,它們包括疣鼻天鵝、喇叭天鵝、大天鵝、比尤伊克氏天鵝、揚科夫斯基氏天鵝。疣鼻天鵝有橙色的喙,喙部有黑色疣狀突,頸彎曲,翅向上隆起;喇叭天鵝鳴聲高亢遠揚,喙黑色;大天鵝的指名亞種叫聲粗雜,喙黑色,喙部黃色;比尤伊克氏天鵝體型較小,比較安靜;揚科夫斯基氏天鵝可能是比尤伊克氏天鵝的東方類型;小天鵝的指名亞種是嘯天鵝,喙黑色,眼周有小黃斑。有些鳥類學家只將疣鼻天鵝放在天鵝屬,其他四種歸為別類。
其中鳴聲高亢的喇叭天鵝曾一度有瀕於滅絕的危險,後來在加拿大和美國西部的國家公園里,數量已得到迅速的恢復,但十九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其數量亦不過2000隻左右。它是最大的天鵝,體長約1.7公尺,翅展3公尺,但體重較疣鼻天鵝輕。疣鼻天鵝體重可達23公斤,是最重的能飛的鳥類。南半球有澳大利亞的黑天鵝和南美洲的兩種淡紅腳類型,黑頸天鵝不馴順但美觀,身體白色,頭和頸都為黑色,喙上有明顯紅色肉垂;全白色的扁嘴天鵝是最小的天鵝。
天鵝一般會在我國的北部和西部繁殖,而越冬時會在華中及東南沿海。每年9月中旬南遷,常常6~10餘只組成小群,排成「一」字或「V」字隊行,邊飛邊鳴。越冬遷飛時在高空組成斜線或「人」字形隊列前進。由於天鵝身體比較笨重,所以它們起飛時總會在水面或地面向前沖跑一段距離作為助跑。
天鵝是一種喜歡群棲在湖泊和沼澤地帶,並以水生植物為主食的冬候鳥。每年三、四月間,它們大群地從南方飛向北方,在我國北部邊疆省份產卵繁殖。雌天鵝都是在每年的五月間產下二、三枚卵,然後由雌鵝孵卵,雄鵝就會一刻也不離開的守衛在它們身旁。一過十月份,它們就會結隊南遷。在南方氣候較溫暖的地方越冬、養息。在我國雄偉的天山腳下,有一片幽靜的湖泊——天鵝湖,每年夏秋兩季,都可以見到這里有成千上萬的天鵝,在藍天碧水之間悠然自在的生活,好不愜意。
天鵝之所以被認為是純潔的象徵,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它們是「一夫一妻制」。在南方越冬時不論是取食或休息都成雙成對。雌天鵝在產卵時,雄天鵝在旁邊守衛著,遇到敵害時,它拍打翅膀上前迎敵,勇敢的與對方搏鬥。它們不僅在繁殖期彼此互相幫助,平時也是成雙成對,就算其中一隻死亡,另一隻也不會背叛對方,而是孤老終生。
❹ 有一種家禽,白色的羽毛,長得有點像鴨子,而且嘴上有一點很小的紅冠,是叫什麼名字啊
一種家禽白色的羽毛長得有一點像鴨子,而且嘴上有一點很小的紅冠。根據你描述的這些特徵,應該就是鵝。
❺ 天鵝和鵝的區別是什麼
鵝和天鵝的區別
1、體型區別:
鵝和天鵝的體型是不同的。雖然鵝和天鵝都各有不同的品種,不過總體來看鵝的體型普遍比天鵝更小一些。
2、肉瘤區別:
鵝和天鵝的身體構造也有一定的不同之處,比如它們頭上的肉瘤就是不同的。大部分鵝都是有肉瘤的,這可以說是它們的突出特徵之一。而大部分天鵝都是沒有肉瘤的,只有一種天鵝例外,叫做「疣鼻天鵝」。除了這種天鵝之外,其它的天鵝都沒有肉瘤。
3、顏色區別:
鵝和天鵝身體顏色的不同主要表現在它們喙和腳的顏色不同。鵝的喙和腳一般都是紅色的,但天鵝的喙則是黑黃或者黑橙色的,它們的腿和腳則是黑色的。
4、飛行能力區別:
天鵝和鵝雖然都是鳥綱,都屬於鳥類,不過二者的飛行能力是不同的。天鵝的飛行能力更強一些,我們平時經常可以見到天鵝飛行,但相對來說並不常見到鵝飛行。
❻ 黑天鵝是什麼意思
黑天鵝是澳大利亞一種天鵝,身體黑色,具白色翼尖和紅色的嘴。
是天鵝家族中的重要一員,為世界著名觀賞珍禽。黑天鵝棲息於海岸、海灣、湖泊等水域,成對或結群活動,食物幾乎完全是植物,各種水生植物和藻類。具有較強游牧性,遷移模式不規律,主要取決於氣候條件,遷徙時會組成成千上萬的大團體。
繁殖方式
黑天鵝是一夫一妻制,並且通常終身相伴。具有領地意識,並且在交配時保持單獨成對活動,但偶爾也會在群落中交配。黑天鵝的威脅行為與疣鼻天鵝相似,揮舞著兩三個動作的翅膀,然後大聲鳴叫,黑天鵝翅膀的拍打聲比疣鼻天鵝發出的更響亮。
站立姿態也不同,黑天鵝用喙向下垂直豎起脖子,豎起羽毛。黑天鵝的性成熟期是18-36個月。年輕的黑天鵝在開始繁殖之前會加入少年族群一至兩年。已知黑天鵝在野外的壽命是40年。
❼ 黑天鵝寓意與簡介
天鵝被視為美麗吉祥和高貴的象徵。而黑天鵝又是天鵝家族中最漂亮的一個品種,和白天鵝相比更顯風度翩翩,觀賞價值更高而深受人們的喜愛。
原產於澳洲,是天鵝家族中的重要一員,為世界著名觀賞珍禽。黑天鵝棲息於海岸、海灣、湖泊等水域,成對或結群活動,食物幾乎完全是植物,各種水生植物和藻類。具有較強游牧性,遷移模式不規律,主要取決於氣候條件,遷徙時會組成成千上萬的大團體。
黑天鵝全身羽毛捲曲,體羽斑點閃爍,主要呈黑灰色或黑褐色,腹部為灰白色,飛羽為白色。尾長而分叉,外側羽端鈍而上翹形似豎琴。有一個明亮的蠟質的鳥喙,為紅色或橘紅色,靠近端部有一條白色橫紋。虹膜為紅色或白色,跗跖和蹼為黑色。共有2個亞種,指名亞種嘴較厚重。
(7)澳大利亞鵝叫什麼擴展閱讀:
黑天鵝在繁殖期喜歡棲息在開闊的、食物豐富的淺水水域中,如富有水生植物的湖泊、水塘和流速緩慢的河流,特別是在針葉林帶,最喜樺樹林帶和無林的高原湖泊與水塘,冬季則主要棲息在多草的大型湖泊、水庫、水塘、河流、海灘和開闊的農田地帶。
黑天鵝成對或結群活動,食物幾乎完全是植物,各種水生植物和藻類。具有較強游牧性,遷移模式不規律,主要取決於氣候條件,遷移時會組成成千上萬的大團體。它們是所有天鵝中遷徒地最少的物種,有時也是居住地築巢。 當食物稀少但會四處游牧。 在黃昏時分進食,夜間飛行,在飛行時呼叫,但大部分活動都在白天進行。
參考資料:黑天鵝-網路
❽ 天鵝的資料
雁形目(Anseriformes)鴨科(Anatidae)雁亞科(Anserinae)最大的水禽。大多數天鵝歸於天鵝屬(Cygnus)。天鵝體形優美,具長頸,體堅實,腳大,在水中滑行時神態莊重,飛翔時長頸前伸,徐緩地搧動雙翅。遷飛時在高空組成斜線或「V」字形隊列前進。其他水禽無論在水中或空中行動均不如天鵝快速。天鵝以頭鑽入(不是全身潛入)淺水中覓食水生植物。游泳或站立時,疣鼻天鵝(C. olor, 即啞天鵝)和黑天鵝(C. atratus)往往把一隻腳放在背後。天鵝雌雄兩性相似。能從氣管發出不同的聲音。有些種類的氣管在胸骨內呈襻狀(如同鶴類一樣)。甚至稱為啞天鵝的疣鼻天鵝(最少發聲的種類),也常嘶嘶地叫,或發出柔和的鼾聲或尖銳的呼嚕聲。除繁殖期外,天鵝成群地生活。它們結成終生配偶。求偶行為包括以喙相碰或以頭相靠。由雌天鵝孵卵,平均每窩產卵6枚,卵蒼白色不具斑紋。雄性在巢附近警戒;有些種類雄性亦替換孵卵。在擊退敵手後,天鵝像大雁那樣發出勝利的歡叫聲。幼雛頸短,絨毛稠密;出殼幾小時後的幼雛即能跑和游泳,但雙親仍精心照料數月;有些種類的幼雛可伏在母親的背上。未成年鳥羽毛灰色或褐色具雜紋直至滿兩歲以上。第三年或第四年才達性成熟。在自然界中,天鵝能活20年,豢養者可活50年以上。
天鵝屬有7∼8種;有些可能是一個種的亞種。5個種生活於北半球,均為白色,腳黑色;疣鼻天鵝有橙色的喙,喙基有黑色疣狀突,頸彎曲,翅向上隆起;喇叭天鵝(C. cygnus buccinator)鳴聲高亢遠揚,喙黑色;大天鵝的指名亞種C. cygnus cygnus叫聲粗雜,喙黑色,喙基黃色;比尤伊克氏天鵝(C. columbianus bewickii)體型較小,比較安靜;揚科夫斯基氏天鵝(C. columbianus jankowskii)可能是比尤伊克氏天鵝的東方類型;小天鵝的指名亞種是嘯天鵝(C. columbianus columbianus)發聲和哨,喙黑色,眼周有小黃斑。有些鳥類學家(尤其是美國的鳥類學家)常把後面4種天鵝歸入Olor屬,而只將疣鼻天鵝放在天鵝屬。
喇叭天鵝曾一度瀕於滅絕(1935年美國僅有不到100隻),後來在加拿大和美國西部的國家公園里,數量已得到迅速的恢復,但1970年代中期,其數量亦不過2,000隻左右。它是最大的天鵝,體長約1.7公尺(5.5呎),翅展3公尺(10呎),但體重較疣鼻天鵝輕。疣鼻天鵝體重可達23公斤(50磅)是最重的能飛的鳥類。南半球有黑天鵝(澳大利亞)和兩種淡紅腳類型(南美洲): 黑頸天鵝(C. melancoriphus)不馴順但美觀,身體白色,頭和頸黑色,喙上有明顯紅色肉垂;扁嘴天鵝(Coscoroba coscoroba)全白色,是最小的天鵝,可能與嘯鴨(whistling ck)有親緣關系。
【外形特徵】
天鵝是大型鳥類,最大的身長1.5米,體重六千多克。大天鵝又叫白天鵝、鵠,是一種大型游禽,體長約1.5米,體重可超過10千克。全身羽毛白色,嘴多為黑色,上嘴部至鼻孔部為黃色。它們的頭頸很長,約占體長的一半,在游泳時脖子經常伸直,兩翅貼伏。由於它們幽雅的體態,古往今來天鵝成了純真與善良的化身。
【分布范圍】
它們在我國的北部和西部繁殖,在華中及東南沿海越冬。每年9月中旬南遷,常常6-20餘只組成小群,排成「一」字或「人」字隊行,邊飛邊鳴。
【生活環境】
天鵝是一種冬候鳥,喜歡群棲在湖泊和沼澤地帶,主要以水生植物為食。每年三四月間,它們大群地從南方飛向北方,在我國北部邊疆省份產卵繁殖。
雌天鵝都是在每年的五月間產下二三枚卵,然後雌鵝孵卵,雄鵝守衛在身旁,一刻也不離開。一過十月份,它們就會結隊南遷。在南方氣候較溫暖的地方越冬,養息。
在我國雄偉的天山腳下,有一片幽靜的湖泊 ——天鵝湖,每年夏秋兩季,這里有成千上萬的天鵝在碧綠的水面漫遊,就像藍天上飄動著的朵朵白雲,好看極了。
據考查,有一支天鵝家族,每年都要飛越喜馬拉雅山的珠穆朗瑪峰,高度足有9000米。在雄偉的天山腳下,著名的巴音布魯克草原上,有一片幽靜的「天鵝湖」。
【生活習性】
天鵝保持著一種稀有的「終身伴侶制」在南方越冬時不論是取食或休息都成雙成對。雌天鵝在產卵時,雄天鵝在旁邊守衛著,遇到敵害時,它拍打翅膀上前迎敵,勇敢的與對方搏鬥。它們不僅在繁殖期彼此互相幫助,平時也是成雙成對,如果一隻死亡,另一隻也確能為之「守節」,終生單獨生活。
【生長繁殖】
每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北遷,5至6月進行繁殖,巢多置於乾燥地面上或淺灘上的蘆葦叢間,每窩產卵4-7枚。
【種群現狀】
天鵝是雁形目鴨科雁亞科中最大的水禽,有7、8種。5種生活於北半球,均為白色,腳黑色。疣鼻天鵝有橙色的喙,喙基有黑色疣狀突,頸彎曲,翅向上隆起;喇叭天鵝鳴聲低沉,傳得很遠,喙全黑色;高聲天鵝叫聲喧鬧,喙黑色,喙基黃色;比伊克氏天鵝與之相似,體型較小,比較安靜;揚科夫斯基氏天鵝可能是比伊克氏天鵝的東方類型;哨天鵝發聲如哨,喙黑色,眼周有小黃斑。有些鳥類學家只將疣鼻天鵝歸為天鵝屬。喇叭天鵝體長1.7米,翅展達3米,是最大的天鵝,但體重較疣鼻天鵝輕。疣鼻天鵝天鵝體重可達23公斤,是最重的能飛的鳥類。南半球有黑天鵝和黑頸天鵝。天鵝體形優美,具有長頸,體堅實,腳大,在水中滑行時神態莊重,飛翔時長頸前伸,徐緩地扇動雙翅。越冬遷飛時在高空組成斜線或「人」字形隊列前進。其他水禽無論在水中或空中的行動均不如天鵝快速。天鵝以頭鑽入(不是全身潛入)淺水中覓食水生植物。游泳或站立時,疣鼻天鵝和黑天鵝往往把一隻腳放在背後。天鵝雌雄兩性相似。它們能從氣管發出不同的聲音。除繁殖期外,天鵝成群地生活。雌雄結成終生配偶。求偶行為包括以喙相碰或以頭相靠。由雌天鵝孵卵,雄天鵝在附近警戒;有的種類雄性亦替換孵卵。幼雛頸短,絨毛稠密;出殼幾小時後即能跑和游泳,但雙親仍精心照料數月;有的種類的幼雛可伏在父母親的背上。未成年天鵝的羽毛為灰色或褐色,有雜紋,直至滿兩歲以上。第三年或第四年才達性成熟。自然界中,天鵝能活20年,人工豢養可活50年以上。因為天鵝身體很重,所以起飛時它們要在水面或地面向前沖跑一段距離。天鵝夫婦終生廝守,對後代也十分負責。為了保衛自己的巢、卵和幼雛,敢與狐狸等動物殊死搏鬥。
【保護級別】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天鵝文化】
北半球分布的四種白色的天鵝很早就被人們所認識,由於天鵝的羽色潔白,體態優美,叫聲動人,行為忠誠,在[[歐亞大陸]]發展的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不約而同地把白色的天鵝作為純潔、忠誠、高貴的象徵。
中國古代稱天鵝為鵠、鴻、鶴、鴻鵠、白鴻鶴、黃鵠、黃鶴等,許多地名中仍包含了這些詞彙,比如雁門關、鵠嶺、鵠澤,黃鶴樓等,至今有些地方依舊是天鵝等雁形目鳥遷徙的重要通道。《詩經》中有「白鳥潔白肥澤」的記載,至今日語中的「白鳥」就是指天鵝。天鵝一詞最早出現於唐朝李商隱的詩句「拔弦警火鳳,交扇拂天鵝」。
日本是天鵝的越冬地之一,日語中天鵝的古名約有20多個,有的如「鴻」「鵠」等是由中國傳入,有的則是天鵝棲息的地區的名字,還有的用的是天鵝鳴叫的擬聲詞,有的是對天鵝形態的描述。在日本有關天鵝的故事很多,它們被認為是天的使者,是「神鳥」。
古希臘對於天鵝的記述很多,亞里士多德的《動物志》就論述了天鵝的習性和行為,還有天鵝形態解剖的記載。《希臘鳥譜》一書中對於天鵝臨終的鳴叫有著動人的描述,西方文化中,將文人的臨終絕筆稱之為「天鵝絕唱」(swan song)正來源於此。在英國,卓越的詩人或歌手可以與天鵝作比,例如莎士比亞的雅號正是「艾馮的天鵝」。
西方的音樂和文學作品中也有天鵝的形象,聖桑的《天鵝之死》、柴可夫斯基的舞劇《天鵝湖》中都有天鵝高貴、聖潔的形象,安徒生用天鵝羽色的變化演繹了一篇動人的《丑小鴨》。星空中的星座也有天鵝的身影(天鵝座),那是希臘神話中[[宙斯]]的化身,許多藝術家都以萊達與天鵝為題材創作了傳世的美術作品。世界各地以天鵝命名的地名更是數不勝數,姓氏中的Swan也是來源於這種美麗而潔白的鳥。
【分類介紹】
1、大天鵝
【物種特徵】
體型高大(155厘米)的白色天鵝。嘴黑,嘴基有大片黃色。黃色延至上喙側緣成尖。游水時頸較疣鼻天鵝為直。亞成體羽色較疣鼻天鵝更為單調,嘴色亦淡。比小天鵝大許多。 虹膜——褐色;嘴——黑而基部為黃;腳——黑色。 叫聲:飛行時叫聲為獨特的klo-klo-klo聲,但聯絡叫聲如響亮而憂郁的號角聲。 分布范圍:格陵蘭、北歐、亞洲北部,越冬在中歐、中亞及中國。 分布狀況:繁殖於北方湖泊的葦地,結群南遷越冬。數量比小天鵝少。 習性:飛行時較疣鼻天鵝靜聲得多。
【中文學名】: 大天鵝
【中文目名】: 雁形目
【中文科名】: 鴨科
【中文屬名】: 天鵝屬
【同物異名】: Anas cygnus Linnaeus, 1758,
【中文俗名】: 白鵝 大鵠 鵠 黃嘴天鵝 金頭鵝 咳聲天鵝 咳聲天鵝 天鵝
【拉丁文目名】: ANSERIFORMES
【拉丁文科名】: Anatidae
【拉丁文屬名】: Cygnus
【拉丁文種名】: cygnus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 (Linnaeus, 1758)
【英文俗名】: Whooper Swan
【瀕危信息】:國家重點保護等級: 二級
【生效年代】: 1989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 漸危
【生效年代】: 1996
【分布信息】
● 主要分布省份:北京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上海 江西 山東 河南 湖南 四川 雲南 陝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台灣 香港
● 分布在以下保護區:松山 百花山 武威沙生植物 麥草溝 麥草溝 崆峒山 豫北黃河故道天鵝 董寨鳥類 濟源獼猴 孟津黃河灘 洪河 興凱湖 興凱湖 東洞庭湖 三道溝刺楸林 莫莫格 向海 鄱陽湖候鳥 鄱陽湖候鳥 三山島海珍品 西平 雙檯子河口 仙人洞 達里諾爾鳥類 達里諾爾鳥類 達里諾爾鳥類 白音熬包雲杉林 達賚湖 達賚湖 達賚湖 科爾沁 烏梁素海鳥類 烏梁素海鳥類 賀蘭山(寧夏) 賀蘭山(寧夏) 白芨灘 白芨灘 青海湖鳥島 青海湖鳥島 青海湖鳥島 榮成大天鵝 蘆芽山 運城天鵝 歷山 神木臭柏 神木臭柏 鐵布 塔里木胡楊林 巴音布魯克 哈巴雪山 哈巴雪山 九峰山 汗馬 洛須 黃河首曲 黃河首曲 沙湖 南洞庭湖濕地和水禽 內蒙古鄂爾多斯遺鷗 內蒙古鄂爾多斯遺鷗 黃河三角洲 黃河三角洲
● 分布在以下山脈湖泊:子午嶺山 長白山 完達山 柴達木盆地
【飛行高度】:天鵝的飛行高度達9000米,可輕易越過喜馬拉雅山。
【瀕危原因】:作為醫葯成分被捕獵: 參考文獻 中醫傳統理論認為大天鵝取羽毛燒灰備用,止血。因此被利用
2、小天鵝
【別名】:嘯聲天鵝、短嘴天鵝、口哨天鵝、苔原天鵝
【分類】:屬於鴨科,天鵝屬
【學名】:Cygnus colunbianus。
【種類】:大型游禽,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特點】:
全長約110厘米。體重4~7千克,雌鳥略小。體羽潔白,頭部稍帶棕黃色。頸部和嘴均比大天鵝稍短。它與大天鵝在體形上非常相似,同樣是長長的脖頸,純白的羽毛,黑色的腳和蹼,身體也只是稍稍小一些,頸部和嘴比大天鵝略短,但很難分辯。最容易區分它們的方法是比較嘴基部的黃顏色的大小,大天鵝嘴基的黃色延伸到鼻孔以下,而小天鵝黃色僅限於嘴基的兩側,沿嘴緣不延伸到鼻孔以下。它的頭頂至枕部常略沾有棕黃色,虹膜為棕色,嘴端為黑色,腳黑色。它的鳴聲清脆,有似「叩,叩」的哨聲,而不像大天鵝的象喇叭一樣的叫聲。
【習性】:
生活在多蘆葦的湖泊、水庫和池塘中。主要以水生植物的根莖和種子等為食,也兼食少量水生昆蟲、蠕蟲、螺類和小魚。似大天鵝,每年3月份成對北遷,築巢於河堤的蘆葦叢中,每窩產卵5~7枚,白色。孵卵由雌鳥擔任,孵卵期29~30天,50~70日齡獲得飛翔能力。
【產地】:東北、內蒙古、新疆北部及華北一帶,南方越冬,偶見於台灣。
3、疣鼻天鵝
【別名】:啞天鵝,屬於鴨科,學名為 Cygnus olor。
【特點】:大型游禽。全長約140厘米。體羽純白,頭部梢帶棕黃色。前額具黑色疣突。嘴赤紅色。腳深灰色。
【棲息】:於水草繁茂的河灣和開闊的湖面。以水生植物和水生小動物為食。繁殖期間築巢於潮濕地,以水草莖葉等搭成平台狀。每窩產卵5~7枚,青綠近白色。孵卵期及育雛期似大天鵝。
【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肅、內蒙古繁殖;在長江中下游一帶越冬。
【瀕危信息】: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4、黑天鵝
【中文名】:黑天鵝 拉丁名:Cygnus atratus 英文名:Black Swan
【物種分類】: 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今鳥亞綱->->今顎總目->雁形目->->->鴨科->->天鵝屬->
【分布范圍】: 分布於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包括澳大利亞、紐西蘭、塔斯馬尼亞及其附近的島嶼。) 澳大利亞珀斯又有黑天鵝的故鄉之稱
【動物簡介】: 大型游禽。體長80~120cm,體重6000~8000g。全身羽毛捲曲,主要呈黑灰色或黑褐色,腹部為灰白色,飛羽為白色。嘴為紅色或橘紅色,靠近端部有一條白色橫斑。虹膜為紅色或白色,跗跖和蹼為黑色。
黑天鵝分布於澳大利亞南部、塔斯馬尼亞島和紐西蘭及其鄰近島嶼。棲息於海岸、海灣、湖泊等水域。成對或結群活動。以水生植物和水生小動物為食。
【繁殖】:繁殖期為每年6~7月。營巢於水邊隱蔽處。每窩產卵4~8枚。孵化期為34~37天。
5、黑沼天鵝(是白天鵝的變種)
❾ 澳大利亞黑天鵝有哪些特徵
澳大利亞黑天鵝是世界上唯一的一種全黑的天鵝,它們只有翅膀尖是白色的。這種鳥非常樂於群居,經常上千隻結群棲息在淺灘地。不論在水中還是陸地上,它們經常把一隻腳蜷到背上。黑天鵝不僅美麗,聲音也很嘹亮,在很遠的地方都可以聽見它們的叫聲。黑天鵝在19世紀60年代被稱引進到紐西蘭地,因為黑天鵝的羽毛是黑色的,以前的人認為它們是同魔鬼生活在一起的,因此在歐洲,許多黑天鵝遭到無辜獵殺。
❿ 有種鳥類動物長的和鴕鳥差不多。好像叫鵝鳥。但不是這個鵝。誰知道具體叫什麼
鴯鶓,又名澳洲鴕鳥,是澳大利亞最大的鳥,也是澳大利亞的象徵性動物之一。鴯鶓的體型僅次於非洲鴕鳥,長相和鴕鳥很相似,兩者之間的明顯區別在於:鴕鳥只有兩個腳趾,鴯鶓有三個;鴕鳥的脖子上沒有毛,而鴯鶓脖子上有細軟的長毛。據了解,鴯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動物之一,早在一億年前,就是現在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