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楊瀾個人資料
中文名: 楊瀾
外文名: Yang Lan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
出生地: 北京
出生日期: 1968年3月30日
職業: 電視節目主持人、企業董事局主席
畢業院校: 北京外國語大學
代表作品: 《天下女人》、《楊瀾視線》、《楊瀾訪談錄》、《正大綜藝》
語言: 普通話、英語
祖籍: 江蘇省丹陽市
身高: 168cm
血型: AB型
鞋碼: 37
1980年至1986年就讀於北京理工大附中; 1986年至1990年就讀於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
楊瀾個人寫真(18張)1990年,楊瀾成為中國中央電視台《正大綜藝》節目女主持人。 1994年,楊瀾獲得中國首屆主持人「金話筒獎」。 1996年5月,楊瀾以全優的成績獲得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 。 1996年夏,楊瀾與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曾數次獲得普利策獎的製片人莫利斯·莫米德共同製作導演了《2000年那一班》兩小時紀錄片,在哥倫比亞電視網晚7點黃金檔向全美播出,創下了亞洲主持人進入美國主流媒體的先河,獲評論界好評。 1997年4月,她應聯合國副秘書長之邀,作為東亞惟一代表,出席了聯合國世界媒體圓桌會議,當年11月又應邀出席聯合國「1997世界電視論壇」。 1997年1月,楊瀾散文集《憑海臨風》出版,銷量超過50萬冊。 1997年7月,楊瀾被選為哥倫比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校董,成為這所美國常春藤名校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董事。 1997年7月,楊瀾加盟鳳凰衛視中文台,並於1998年1月推出訪談節目《楊瀾工作室》。 1999年,楊瀾被《Asia Week》亞洲地區20位社會與文化領袖之一。 1999年2月,楊瀾被《亞洲周刊》評為 「亞洲二十位社會與文化領袖」之一。 1999年10月離開鳳凰衛視中文台,擔任陽光文化影視公司(香港上市公司,代碼0307,現改名為泰德陽光)董事局主席。 2000年,楊瀾女士創辦了大中華區第一個以歷史文化為主題的衛星頻道—陽光衛視。陽光衛視在弘揚中國文化,加強傳媒國際交流與合作方面獲得顯著成績。2000年和2001年,陽光文化兩次入選由世界權威財經雜志《福布斯》評選的全球最佳小型企業。 2000年,楊瀾被評選為「能推動中國前進、重塑中國形象的十二位代表人物」之一。 2000年和2001年,陽光文化兩次入選由世界權威財經雜志《福布斯》全球300家小型企業之一。 2001年,楊瀾製作並主持國內首個高端訪談電視欄目《楊瀾訪談錄》,采訪各領域的世界名流。 2001年,楊瀾女士應邀出任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的形象大使;同年7月,在莫斯科國際奧委會會議上代表北京作申奧的文化主題陳述。 2001年,楊瀾被評為海內外十位有影響力的」《中國婦女》時代人物「之一。 2001年,楊瀾被《Asia Week》評為21世紀影響和塑造中國命運的12位精英之一。 2001年,楊瀾當選2000年度中國IT十大風雲人物。 2002年,楊瀾當選年度「中國企業女性風雲人物」之一。 2003年,楊瀾擔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2003年,陽光衛視70%股權轉讓,現和東方衛視、鳳凰衛視、湖南衛視合作,主持《楊瀾視線》、《楊瀾訪談錄》等節目。 2004年,楊瀾擔任中華慈善總會慈善大使。 2004年,楊瀾擔任中國環境理事會理事。 2004年,楊瀾擔任宋慶齡基金會理事。 2005年,楊瀾被評為「中國無償獻血形象大使」。 2005年,楊瀾擔任陽光文化基金會董事會主席。 2005年,楊瀾被聘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顧問委員會成員。 2005年,楊瀾擔任國際艾美獎頒獎挽回聯合主席。 2005年,楊瀾女士開始主持針對中國都市女性觀眾的大型談話節目《天下女人》。 2005年,楊瀾與吳征捐獻陽光媒體投資集團權益的51%,在香港成立陽光文化基金會。 2007年,楊瀾被評為中國最美50人第一人。
2007年10月25日 北京青年周刊封面人物
編輯本段重要成就
1994年,獲得中國首屆主持人「金話筒獎」; 1994年-1996年,就讀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獲得國際事務學碩士學位; 1996年夏,與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曾數次獲得普利策獎的製片人莫利斯·莫米德共同製作導演了《2000年那一班》紀錄片,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電視網晚7點黃金檔向全美播出,創下了亞洲主持人進入美國主流媒體的先河,獲新聞界好評; 1997年1月,散文集《憑海臨風》出版,銷量超過50萬冊;
楊瀾 雜志照(19張)1997年7月,被選為哥倫比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校董,成為這所美國常春藤名校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董事; 1997年7月,鳳凰衛視中文台,並於1998年1月推出訪談節目《楊瀾工作室》; 1999年10月離開鳳凰衛視中文台,擔任陽光文化影視公司(香港上市公司,代碼0307,現改名為泰德陽光)董事局主席; 2000年,創建第一個以歷史文化為主題的衛星頻道—陽光衛視。2000年和2001年,陽光文化兩次入選由世界權威財經雜志《福布斯》評選的全球最佳小型企業; 2001年製作並主持高端訪談電視欄目《楊瀾訪談錄》。 2001年,應邀出任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的形象大使;同年7月,在莫斯科國際奧委會會議上代表北京作申奧的文化主題陳述; 2003年,陽光衛視70%股權轉讓,給星美傳媒集團,退出陽光衛視的經營。同年,楊瀾女士成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2004年製作並主持針對中國都市女性的電視欄目《天下女人》; 2005年,與吳征捐獻陽光媒體投資集團權益的51%,在香港成立陽光文化基金會; 2008年倡導成立中國兒基會「汶川地震孤殘兒童救助專項基金」; 2009年3月8日,作為出品人創立都市女性網路社區——「天女網」; 2010年,與歌後席琳·迪翁聯手創辦國內首家高端定製珠寶品牌——LAN 珠寶,並擔任創意指導。編輯本段個人作品
楊瀾
1997年1月 散文集合《憑海臨風》; 2011年3月 個人傳記《一問一世界》; 電視節目: 1990年《正大綜藝》 1997年《楊瀾視線》 1998年1月推出訪談節目《楊瀾工作室》 2000年-2003年創辦了大中華區第一個以歷史文化為主題的衛星頻道—陽光衛視 2001年創辦國內首檔高端訪談節目《楊瀾訪談錄》(前身為:《楊瀾工作室》) 2005年開始主持針對中國都市女性觀眾的大型談話節目《天下女人》編輯本段所獲榮譽
1999年2月,被《亞洲周刊》評為「亞洲二十位社會與文化領袖」之一。 2000年被評選為「能推動中國前進、重塑中國形象的十二位代表人物」之一。 2001年度海內外十位有影響力的「《中國婦女》時代人物」之一。 2001年,楊瀾女士出任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的形象大使。
第17屆金雞百花電影節開幕,擔任主持人
2002年被評為「中國企業女性風雲人物」之一。 自2003年3月起,楊瀾女士擔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現任中國紅十字會常務理事,並在中國環境文化理事會等多家公益機構中擔任理事。 2005年起,她被聘為哥倫比亞大學國際顧問委員會委員。 2009年12月20日,獲民政部「中華慈善獎」。 2010年2月25日,因「奮發有為、在傳媒領域和國際文化交流中追求卓越」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榮譽稱號。 2010年4月22日,被任命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中國大使,由此,楊瀾成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駐中國辦事處所任命第一位大使。 2010年被聘為上海世博會形象大使。 2011年6月25日在第四屆中國網路影響力頒獎禮上,獲得「十大主持人」榮譽。編輯本段商業發展
楊瀾現任陽光媒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主席。陽光媒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是國內民營媒體企業,現持有11家亞洲地區媒體類企業公司之股份;包括31種各類雜志、3種不同類型報章、10條電視廣播頻道、3個門戶網站及多類型互聯網、多媒體產品、教育及學院投資、體育/賽車運動以及音樂娛樂事業等。陽光媒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現分布於9個國家/地區內之15個城市發展其多元化業務。 日前才與書業大亨貝塔斯曼結盟的楊瀾,又和聯想集團攜手,其附屬的京文唱片已與聯想集團達成跨行業合作協議,將在影音產品發行、品牌滲透和市場營銷等方面合作,力爭國內音像連鎖經營的龍頭地位。雙方合作的主要項目是藉助聯想集團遍布全國的軟體專賣店,進行音像製品的連鎖經營。編輯本段傳遞聖火
椰風海島三亞(12張)來到了椰風海島三亞,清新的空氣令人精神為之一爽,沿海的公路兩側都已經是奧運火炬接力的各種旗幟,讓整個城市有了一種期盼中的激動。作為三亞的火炬手,我們今天一早就已經開會做各種培訓,了解火炬手的排號、路線以及相應裝備的情況上。我明天將跑第十四棒,地點是在鳳凰島上。因為車隊要按照編號走,所以明天早上差不多5點半就要起床了,應該能夠欣賞到海上日出的美景吧! 大批的媒體也都雲集三亞,不斷有相關媒體問到我:「你將用什麼樣的姿態來擔當火炬手的使命?」我回答說:「火炬手的職責和使命實際上大家已經很清楚了,奧運首先是會給人帶來身心的愉悅,所以我沒有想到用什麼特別的姿態來展現自己,只想輕鬆快樂地跑完這一棒,好好享受這兩百米。」
楊瀾
這一次,我是受聯想集團的邀請,作為聯想的火炬手參加接力,同作為聯想火炬手的還有歌手周華健、新浪總裁曹國偉、中央電視台的郭振璽、奧運舉重冠軍張國政等等,老友相見,自然是雀躍一番。在新聞發布會上,我還見到了金晶,這是我第二次見到她了。第一次是在北京太廟進行的奧運倒記時100天的晚會上,當時只是簡短的打了個招呼,今天更能夠近距離的感受到她的沉著和從容,不由在心中暗自贊嘆這個小姑娘真是不簡單。當我問她在海外傳遞火炬時不愉快的經歷是否會給她的生活帶來陰影時,她微笑著篤定地說:「不會,我認為不管是愉快的事,還是不愉快的事,都是增長一種人生的經歷和見識。作為我人生最寶貴的財富,希望有一天我老了,能夠有機會對我的孫子說――你看當年你奶奶還是挺勇敢的吧!」 想想我自己真是非常幸運,從參與兩次申奧,再到之後的與北京奧運有關的各個重要節點,都有機會親歷奧運歷史性的時刻,可謂生逢其時吧。今天也有記者問我:「從第一次申奧到現在,你覺得自己發生的最大的變化是什麼?」我回答說:「我想最大的變化是認識到一個人的成長,有成長的煩惱,甚至是苦痛,但是都要學會成長。一個人是如此,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也是如此,就像今天中國的崛起,必然也要經歷一些來自內部和外部的不協調的聲音,但是我們不能因為遇到了不愉快的事情,就放棄開放和前進的步伐,也不能因此做一個「抱怨的孩子」。其實,我們都應該以金晶一樣的精神坦然地面對自己、面對這個並不完美的世界,專心去做好自己的一份工作。我總是相信世道人心間,總有一種正義的力量,就像在這樣一個紛亂、沖突的世界上,人們都還認同著奧林匹克的精神。這就是我們對人類的信心所在。
楊瀾傳遞聖火
我覺得,今天的中國人更應該以一種大國國民的心態來坦然地面對這個世界上仍然存在的偏見和不公正,把他們當作是自己成長中的可貴經歷。不能關起門來自怨、怨人,而是應該敞開自己的胸懷,讓世界來親眼看看這片土地上發生的變化。」 此時夕陽西下,海面籠罩在一片柔和的金色的光芒中,明天早晨,在太陽升起的時候,我將以充沛的精力享受我的200米旅程。 著名主持人楊瀾2008年5月4日在三亞擔任了,第14棒火炬手,傳遞了奧運聖火之後,她對媒體說:「我跑的整個過程都是非常輕松、非常享受的。我參加過很多與奧運相關的活動,像主持倒計時100天,今晚三亞的文化活動也會由我主持,感覺和奧運貼得很近。」 雅典奧運會時楊瀾已經擔任過一次火炬手,這是她第二次傳遞奧運聖火,楊瀾透露說,第一次傳遞的奧運火炬她已經捐出去了,換取的資金為一位殘疾人作換膝蓋手術,現在這位殘疾人已經能夠行走了。編輯本段感情生活
婚姻家庭
楊瀾和吳征
楊瀾和吳征結合前,彼此都有過一段失敗的婚姻。楊瀾說:「愛情其實是有一點盲目的,想結婚時就結婚,想生孩子就生孩子,沒必要磨磨蹭蹭的。」但是,楊瀾的婚姻顯然並不止是「生孩子」那麼簡單,兩人不僅是夫妻,還是事業夥伴。 2000年,楊瀾和吳征創辦了「陽光文化」,剛創辦時,楊瀾的身價曾一度暴漲到14億港元。楊瀾說:「我覺得愛情是一種氣質上性格上的相互吸引,或者互補。為什麼喜歡他,說得太清楚了可能就不是了。就是覺得挺舒服,挺談得來的,他父母也是做教師的,我們都有著海外留學的經歷,我們的背景、價值觀比較相像,在我遇到的年輕人中,他也是很傑出的。而且他的性格很獨特,他的見識與觀點往往出人意料,我是比較循規蹈矩的人,他有時候的那種靈感火花的碰撞,想不到的點子,讓我特別欽佩。1995年結[1]婚到現在,我們結婚都16年了,我們都是希望過穩定家庭生活的人。我很相信家庭生活,不是那種對家庭生活抱有懷疑態度的人,我父母感情很好,所以我希望我們能帶大兩個孩子白頭偕老的生活下去。」
吳征眼裡的楊瀾
美麗楊姐(20張)吳征認為婚姻完美與否,更重要的是看內涵,名氣其實並無所謂。「如果沒有共同的事業,我們的婚姻也會相當完美」,吳征說道。 在吳征眼裡,楊瀾是不折不扣的好妻子,「楊瀾有的菜做得很好,有的菜做得不好,但她總是忙著給我弄好吃的」。兩人的脾氣上也很和諧,一個脾氣大的時候,另一個總是很耐心,到最後,楊瀾總是能把兩人都弄得笑起來。「楊瀾更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們倆都慶幸在茫茫的人海中,能夠遇上這么一個知己」。 在解析兩人事業上的分工合作時,吳征說,他以資本操作和管理為主,楊瀾則是創意更多一點。「我們倆的文化理念很相似,有共性,又各有所長,能夠相互合作,共同創造一份事業」,吳征稱之為是一種幸運。 吳征:夫人的名氣不是壓力 當記者問吳征:太太的名氣比自己名氣大,是不是很不舒服? 吳征笑著說早就習慣了,當然一開始的時候稍微有些不習慣,現在早已無所謂。事實上,在海外的華人圈裡,吳征早就是一個名氣頗響的年輕華人實業家。吳征笑著說:「在香港,我們的名氣應該差不多,可能還是我的名氣更大一些吧。再就是無論楊瀾的名氣有多大,她都是我的太太。」編輯本段楊瀾財富
6400萬美元資產
劉曉慶曾經自稱是中國最富的女人。沒有人也沒有數據來證明這種說法。有數據證明的是,日前中國官方首次就我國十省市高收入人士作出的調查顯示,中國最富的女人是楊瀾。調查數據顯示,楊瀾及其夫吳征以6400萬美元的資產名列第三。 而在2007年11月美國著名財經雜志《福布斯》第二次為中國大陸五十名首富排定的座次榜上,楊瀾同樣榜上有名。32歲的楊瀾及其丈夫吳征所持有的港交所上市公司股份為6400萬美元,排在了第38位。
主持節目照片(19張)就像當年離開中央電視台令人震驚,楊瀾在1999年9月辭去鳳凰衛視節目主持人時,同樣令香港觀眾感到詫異,正當人們猜測楊瀾會成為××電視台的主持人時,她卻以8.4億的身價成為香港商界一顆耀眼的新星。 2000年1月,楊瀾動用約3500萬元的資金,與友利電訊主席高振順聯手收購了良記的控股權———良記原是香港一家主營建築的公司,經營長期處於低潮(根據良記22日收市價五角五分計算,當時楊瀾以每股兩分的代價收購良記)。3月17日,良記正式更名為陽光文化網路電視有限公司,並公布了公司發展方向,建設以歷史人物傳記片為主要產品和資源的寬頻網站,為各媒體及網路電視觀眾提供服務,楊瀾出任主席。8月7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陽光文化網路電視控股有限公司主席楊瀾共同主持了在香港舉行的開播慶典。由於人們對楊瀾普遍看好,在股民的竭力追捧下,楊瀾所擁有的良記股份市值在短期內一度迅速暴漲至8.4億元。 楊瀾回憶自己最難最累的時候是她在懷孕,不敢將自己累著,怕對孩子不好。但當時剛剛開始買殼上市,營運、架構、節目、人員、公關等千頭萬緒。剛開始談公司架構的時候,她正好剛懷孕,開會時都要跑出去吐,然後嚼兩個口香糖繼續開會。「現在好多了,架構都搭好了,兩岸三地的同事都有了一些默契,節目變成自動檔了。香港台灣的主管都做得很好,我們也是學了GE的做法,是扁平式的管理,而不是像金字塔的管理,不是一級向一級匯報,各地都有相當的獨立性,只要他們的預算達到他們的既定目標,就OK,可以拿獎金。相對來說,我也有自己的時間來做自己的節目,人一輩子總是要做一點自己的事,有的時候可以拉開很長的時間做,有的時間你只能強度很大地做很多的事。這是你自己無法選擇的,如果機會來了,你沒有把握住它,懶懶散散,那麼過去就過去了,機會年輕時該拚一下就要拚一下。」 即便成功如斯,但楊瀾卻覺得自己在事業的發展過程中一點都不順利。「順利與成功不是一回事。幸運的是每做一件大的事最後都證明我的選擇是對的。比如去美國讀書,然後再從鳳凰出來做陽光衛視,這些都是很大的跳躍。但在跳的時候都很不順,現在回頭看是成功的,並不證明我跳的時候沒有痛苦。為什麼要改變一個環境,是覺得自己的某些東西沒有得到發揮,沒有得到發揮肯定會痛苦。因此,每一次要改變的環境肯定是與周圍不和諧的東西已經達到極限,所以每一次選擇的過程都很痛苦。」
70億身家
楊瀾以70億元身家登榜「2010胡潤女富豪榜」,這位采訪過無數名人的名人主持時刻保持著她的優雅,她的氣質與修養為女性提供了榜樣。而她的著裝更是白領女性參照和模仿的標准。一起來看這為時刻優雅得體的女性——楊瀾。[2]創辦瀾珠寶
在一次高朋雲集的國際藝術活動中,一位美國著名芭蕾舞團的藝術總監深深吸引了楊瀾目光。那是源於她胸前一隻翠藍的別針,如此靜謐卻又觸動人心。在了解到那原是中國的珠寶時,楊瀾被震撼了,久久不能平靜。LAN就此誕生,把愛與榮耀的象徵意義延伸到東方元素之美與現代頂級工藝的設計中。然後與席琳·迪翁Celine Dion合作請其代言。
❷ 澳洲楊姐在上海開的什麼公司
要回答你這個問題,你需要提供如下信息才行。
1.誰是澳洲楊姐,待在澳洲姓楊的女性那麼多,你不說清楚,怎麼找?
2.她什麼時候到過上海,來上海的目的是啥?你清楚嗎?
這些問題你都搞清楚了,信息都有了,才能開始回答你的問題。
❸ 舉報澳洲楊姐的是誰
未知。澳洲楊姐是快手上的一個賣貨主播,在她直播賣貨的時候,被一個網友匿名舉報她在快手上售賣假貨,因此澳洲楊姐的直播間被強行關閉,並被快手官方責令整治。
❹ 澳洲楊姐在上海買房子了嗎
是租的。
澳洲楊姐搬到上海了,楊姐這么努力,租大房子是為了讓洋女婿和孩子在中國住的舒心。
楊姐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骨子裡有著北京大妞的大氣和真性情。29歲時,她出國留學,36歲,大女兒出生,她成為了一名全職主婦。為了排解國外生活的孤獨,楊姐嘗試拍快手記錄日常生活,得到了來自粉絲的關心和溫暖,同時慢慢積累了550多萬粉絲。去年,她帶著外國老公Peter和混血兒女回國創業,自己做主播,老公全職帶娃,今年,楊姐成立了自己的電商團隊,賣自己想賣的貨,獲得了單場帶貨600萬的成績。楊姐說,「我願意通過快手直播,是因為所有跟我買貨的粉絲,把我當成朋友,旁邊街坊的姐姐,自己家的孩子,我認為這種親密的接觸可以讓你賣貨賣得更好,而且你也會覺得很舒服」。
❺ 中國丈母娘駕到,看英國女婿如何接招
她是中國丈母娘,麻利霸氣,熱衷種菜,豬大腸做得倍兒香;他是英國女婿,幽默紳士,喜歡草坪和鮮花,害怕吃內臟。當兩個人同住一個屋檐下,會發生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小婚家
01
丈母娘駕到,英國女婿怕怕
擁有394.5萬快手粉絲、219.1萬抖音粉絲的「澳洲楊姐」是個北京大妞。她當過文藝兵,唱過京劇,拍過電視劇。2006年,29歲的她到紐西蘭留學,和比她大13歲的英國雙碩士皮特相識相愛。楊媽媽一聽說女兒和外國人談戀愛,斬釘截鐵地說:「不行,絕對不行!」可惜天高皇帝遠,她想棒打鴛鴦都隔著一個太平洋。
2010年,楊姐帶著老公皮特從紐西蘭回北京探親。楊媽媽見皮特一頭灰發,大深眼窩子,怎麼都看不順眼。她苦口婆心地勸女兒:「咱不適合嫁洋人,趁早吹燈吧!」楊姐忙著狼吞虎咽媽媽做的菜,分手的話隻字不提。
礙於面子,楊媽媽還是好吃好喝地招待皮特。皮特感覺中國丈母娘對自己的熱情里隱隱含著疏離,委屈地對楊姐說:「你媽媽好像不喜歡我。」楊姐笑著說:「你好好表現,中國丈母娘的熱情會讓你抵擋不住!」
2013年的一天,已經定居在悉尼的楊姐給媽媽打來電話:「媽,我最近老感覺渾身沒勁兒,疲憊得不行。」楊媽媽的心一下子揪了起來,當即和老伴兒飛往悉尼。
丈母娘突然駕到,皮特一下慌了神兒。英國女婿小心翼翼地討好自己的樣子讓楊媽媽又好笑又心疼。這些年,皮特為了女兒放棄紐西蘭的高薪工作,來到異國他鄉打拚,讓她對女婿已經開始有了一點兒好感。緊張的工作和學習讓楊姐的身體免疫力下降,血小板低到105。楊媽媽不得不留下來照顧女兒。
丈母娘不待見洋女婿,洋女婿發怵丈母娘,但為了楊姐,兩個人別別扭扭地生活在了一個屋檐下。一天早上,楊媽媽熱上2升牛奶,然後開始做早餐。為了給女兒增加營養,她又是蒸雞蛋羹又是做水煎包,忙得不可開交。牛奶熱好後,她扭頭看見皮特正從卧室走出來,隨手把一鍋牛奶遞給女婿,指了指餐桌說:「端過去,一人一杯。」皮特聽不懂中國話,接過牛奶鍋時一臉蒙圈。可北京老太太也不會說英文,只好用手比畫著,說:「eat,對,喝牛奶地幹活!」說完,自己先笑出了眼淚。皮特猶豫著去餐廳的時候,還回頭看了看丈母娘,丈母娘給了他一個鼓勵的微笑。
隨後,一家人坐到餐桌前吃飯。丈母娘問他:「牛奶呢?」楊姐也問:「牛奶呢?」皮特委屈地對楊姐說:「我喝光了,你媽媽為什麼讓我喝那麼多牛奶,我要撐死了!」楊媽媽吃驚地看著洋女婿,娘兒倆笑成了一團,楊爸爸沒忍住也笑出了聲。皮特跟著「嘿嘿」笑,然後打了一個牛奶味兒的飽嗝,中國丈母娘忽然發現她的英國女婿挺可愛。
為了照顧楊姐,楊媽媽留在悉尼,楊爸爸自己回了北京。
時間一晃到了2018年,楊媽媽在悉尼生活了5年。在她的精心照料下,楊姐生下女兒艾拉和兒子艾瑞克,兩個混血兒漂亮又聰明。
艾拉出生後老鬧病,一家人對她百般寵愛。5歲的艾拉很任性,大人喊幾聲都不答應,吃飯有一搭沒一搭的,讓楊媽媽很是頭疼。楊媽媽拿出當初教育女兒的方法,說:「艾拉,不好好吃飯姥姥打你啊!」說著,她舉起手嚇唬艾拉。沒想到,艾拉沒被嚇到,皮特卻急了,沖著丈母娘一頓嘰里呱啦。這下子可傷了丈母娘的自尊心,她氣得直掉眼淚。
楊媽媽對女兒說:「怎麼著,我還沒挨著艾拉呢就被嫌棄了?」楊姐連忙解釋說:「媽,皮特不是嫌棄您,他在跟您講打孩子犯法。」「犯啥法,你和你哥小時候哪個沒挨過打?也沒見警察把我抓起來!」楊姐頓時哭笑不得:「媽,在澳大利亞如果打孩子被鄰居舉報,警察會把艾拉的監護權收走,我們就再也見不到她了!」「啊!這啥法律啊!自己家的孩子還不能管了?」
皮特知道丈母娘誤會自己了,趕緊過來又道歉又賣萌,還抱著老太太親了一口。「哎喲,哪有女婿親丈母娘的?」楊媽媽嚇得起身就跑,皮特看丈母娘跑了,在後面追著親,老太太嚇得邊跑邊笑邊罵。楊姐樂得眼淚都出來了:「媽,您別怕,皮特親您是表示尊敬!」「我不要他尊敬,你快讓他停下!」
通過這件事,楊媽媽切身感受到中西文化的差異。她看得出來皮特很尊重自己的生活習慣,她也開始向女兒請教一些西方的禮儀和習俗,慢慢地改變自己,努力讓女兒的跨國婚姻更加牢固。
皮特也會在周末給全家做一頓西餐,烤牛排、烤玉米,抹上黃油吃得津津有味。老太太用叉子叉起一塊牛排,上面的血絲讓她害怕,趕緊放下了。她問女婿:「中國菜好吃,還是麵包起司好吃?」皮特紳士地說:「都好吃。」丈母娘不滿意了:「那好,我做的飯你別吃,吃你的麵包起司!」皮特好脾氣地看著丈母娘笑。下一頓,丈母娘還是會把卷著京醬肉絲的薄餅先遞給她的寶貝女婿。
常常,丈母娘做晚飯的時候,調皮的皮特跑過來拿起平底鍋當吉他,圍著丈母娘邊跳邊彈;丈母娘則隨手抄起一個鍋蓋當扇子,扭起大秧歌……
在悉尼這片土地上,霸氣的中國丈母娘和萌噠噠的英國洋女婿,既捍衛著自己的風俗文化,又嘗試融入對方的生活,他們用幽默的方式面對文化差異,積極地尋找一種讓彼此最舒適的相處方式。
❻ 楊姐是誰
貌似很多人身邊都有一個熱心大方,不拘小節的姐姐,不管你有沒有,反正我有,她是楊姐。
喜歡楊姐的人便會很喜歡,不喜歡的立馬就會厭煩、疏離她,鑒於楊姐熱忱的性格,對有些人不悅的表情或者言語,她從不放心上,反而更加熱情,火熱的心腸似乎要融化一切,所以不免有些人會不顧及中傷她,她總是無所謂的一笑帶過,或者獃獃的看著人家,不去言語。
楊姐的激情和熱情總是很囂張,我們曾經共事時,現在偶爾出來聚會時,她總是興奮的說著說那,即使遇到大家都很低落時,她也是滔滔不絕。有時會讓我們感覺到一絲過度的壓力,不過更多的時候是我們在她的帶領下,一起肆無忌憚的瘋狂海聊,不愛說話時就在一旁傾聽,和她在一起,快樂來得很簡單。
楊姐的熱情和激情有時也會遭遇阻擊,可能是因為長期亢奮的緩沖期,也可能是因為情緒太好而容易情緒化。這個時候,楊姐就完全是一個小孩了,工作就乾脆放下了,大多是請假回家調養,看書,有時也會去逛逛街,找我們幾個特要好的聊聊。在我看來,很多時候,這些方式都是收效甚微的,你總是無法預知便她突然的康復。
其實,楊姐很了解自己的情緒,對於情緒、心理方面的研究曾讓她立志成為心理咨詢師。在某段時間里她甚至開發了一個情緒管理的個人課程。直到現在,在她熱心的作用力下,她已經成為了我們實存名亡的心理醫生,但凡發現周圍誰情緒不對時,都會苦口婆心的開導,甚至發動其他朋友一起來勸導。電話是她特別善於的開導工具,也因為她總是很忙,朋友很多,不是都有時間能一一見面開導。對於周圍已婚朋友的夫妻和諧,她也會深入的調解,兩邊做工作。有時看著,我們都覺得很累,但她依然一如既往的。所以我們總見她電話接個不停,而且都是長長的電話粥。縱然她很善於處理我們的情緒問題,對自己的,她總是無能為力。
她一直保持著心理咨詢師的夢想,她總覺得很遠,實力還差很多。其實,任何人,在她真摯、灑脫的情緒感染下,都會輕而易舉的釋然。當然,也在受到一些新的夢想的阻礙。
楊姐原來是中學教師,跳脫開沉悶的講台後得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培訓課程銷售,在前幾年培訓行業風氣雲涌時,深受講師們的風姿影響,於是心中又揣上了一個講師夢,很難說這和教師的內在歸屬沒有關系。只不過學生變成了一個個求知若渴的企業便為此。為此她經歷過幾次艱辛的創業,也多次回歸到原來的崗位上,這是另外一個更曲折的故事了,好在每次波動她都向前邁進了,現在她已經成為了幾家企業重聘的講師。
楊姐很容易滿足,也很容易習慣疲勞。她總是在跳動,每一次跳動都有很精彩。
(頭次寫楊姐,她很飽滿,都覺得可以寫一本書了,權且先作為」一「吧。)
❼ 澳洲楊姐為什麼封了
網路上並沒有公布,被封了肯定是違反了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
《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是為加強對互聯網直播服務的管理,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而制定的法規,2016年11月4日,《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自2016年12月1日起施行。
《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明確禁止互聯網直播服務提供者和使用者利用互聯網直播服務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破壞社會穩定、擾亂社會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權益、傳播淫穢色情等活動。
2007年12月,廣電總局公布《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2010年3月,同樣由廣電總局發布《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業務分類目錄(試行)》;2016年6月,網信辦發布《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信息服務管理規定》;2016年9月,廣電總局下發《關於加強網路視聽節目直播服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
2016年4月13日,網路、新浪、搜狐等20餘家直播平台共同發布《北京網路直播行業自律公約》,承諾網路直播房間必須標識水印;內容存儲時間不少於15天備查;所有主播必須實名認證;對於播出涉政、涉槍、涉毒、涉暴、涉黃內容的主播,情節嚴重的將列入黑名單;審核人員對平台上的直播內容進行24小時實時監管。
❽ 快手澳洲楊姐演過什麼電視劇
武林外史白靜,就是她
❾ 怎麼進澳州楊姐直播間
你先去搜索一下澳洲楊姐的直播間,只要名稱正確,就可以找到,進入直播間的。
❿ 澳洲楊姐聊北京爺們為什麼都找外地媳婦
澳洲楊姐之所以聊北京爺們兒為什麼都找外地媳婦,我覺得是因為外地媳婦一般都特別努力能幹。北京姑娘大大咧咧都無所謂,你是北京的,我也是北京的,沒有外地女孩子那麼願意低頭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