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內外大蒜生產概況如何
大蒜(Allium sativum L.)別名胡蒜、蒜。屬百合科蔥屬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主要以肥大的肉質鱗莖和鮮嫩的花莖為產品器官。
中國是全球最主要的大蒜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由於中國人有食蒜習慣,農民種蒜極為普遍,產地遍布全國。同時,大蒜也是一個重要的出口商品和我國優勢出口農產品。在當今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我國大蒜產業取得目前的成績,來之不易,大蒜產業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從國內市場來講,大蒜產業關繫到幾百萬蒜農的切身利益,對大蒜主產區(山東、河南、江蘇等)的經濟發展及農民增加收入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從國際市場來講,我國在國際市場佔有很大份額,我國大蒜出口動態也為世界各大蒜生產國及進口國所關注。
(1)我國大蒜種植、生產基本情況 由於我國大蒜種植相對比較分散,目前我國農業部門對全國大蒜種植面積尚無權威性的統計。我國大蒜收獲面積為63.7萬公頃,產量為1058萬噸,佔世界產量的75%左右,涉及蒜農500多萬戶。
我國出口大蒜的主要生產基地分布在山東、河南、江蘇、廣西、河北、廣東等地。受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影響,山東、河南、江蘇三省接壤部分種植最為集中,區位優勢比較明顯。2004年以來,由於種糧效益提高,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增加,大蒜種植面積有所減少。據調查,2005年出口大蒜主產地種植面積為:山東金鄉及周邊地區約10萬公頃,蒼山3萬公頃,萊蕪及周邊地區1萬公頃;河南杞縣、中牟和周口等地約6萬公頃;江蘇邳州、銅山地區種植面積有所增加,約4萬公頃。
(2)世界大蒜種植、生產基本情況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統計,2004年全球大蒜收獲面積為113.7萬公頃,產量為1405萬噸。種植面積穩步增加,單產、總產提高較快,市場需求不斷擴大。世界大蒜栽培品種繁多。目前,育種研究向優質、獨特風味、抗病蟲、抗逆境、節水、節能、耐貯運方向發展。育種手段以高新技術(如分子標記、基因工程、遠緣雜交、體細胞雜交)與常規育種技術相結合。重視遺傳種質的搜集、鑒定、評價和保存,包括農藝性狀觀察、理化指標測定和藉助分子標記的遺傳分析。
蒜種生產向專業化、標准化、集約化發展。美國、法國、阿根廷等國實行了蒜種專業化生產,一般蒜種生產標准程序定為:莖尖組織培養結合無性系選擇生產脫毒核心原原種;選擇氣候冷涼地區,加速繁殖原種、生產用種;在蒜種生產期間嚴格進行病毒檢測和建立合格蒜種簽證制度,保證蒜種質量;收獲後將種蒜清洗、分級、包衣、包裝、貼標簽,按標准機械化操作。法國蒜種生產實行政府、企業、農戶結合,其他國家大蒜種生產分企業經營、農戶經營或政府立項,因國情不同而異。
大蒜播種、收獲及晾貯方式各國情況不一。南美洲的阿根廷3月播種,7~8月收獲。泰國10月播種,翌年2~3月收獲。美國、法國種植規模化,收獲、管理機械化。播種機將整地、作畦、下種、覆土一次完成;收刨機收獲,田間晾曬。泰國主要在北部涼爽地區栽培,方式同我國。貯存用閣樓棚。澳大利亞研究出了蒜種冷處理儀,使用這種儀器按指標冷處理的蒜種出苗早而齊,蒜瓣大而瓣數少。不少國家研究了大蒜適宜的播期、密度、用種量、施肥種類、施肥量、噴灌和滴灌技術,提出了大蒜施肥、灌水指標和管理規程。
大蒜的「產品安全生產」在歐美國家受到重視,主要是通過減少或避免化肥和農葯的施用,使大蒜中的有害物質含量限制在一定指標以下,生產「綠色大蒜」。有機化產品須經過國際有機食品認證機構及國家有機食品發展中心認證批准方能成為有機食品。歐美國家的超市蒜頭、蒜苗均貼有標簽,標明產品級別、品種名和產地等。蒜頭要求整齊無病蟲害,清洗干凈。鮮蒜頭有紫皮、白皮、紅皮,多瓣、少瓣、獨頭,辣味濃、辣味適中等。歐、美大蒜精深加工已形成產業,亞洲大蒜加工業正在興起。
2. 大蒜的種植方法具體有哪些
大蒜苗常規播種為秋天播種,冬春收獲。為提高經濟效益,可採用7月下旬播種,採收期限在9-10月的反季栽培方法,該季大蒜生長正處於高溫強光照時期,易受高溫乾旱和強烈太陽光照等不利天氣影響,必須採用以下技術:
1.品種選擇:易選用耐高溫、性能好、產量高受市民喜歡的早熟良種。
2.精細整地,施足底肥:因夏播大蒜生育期短,須增加密度提高產量,所以須施足底肥,每畝可以用「乾農作物保護萬稼能銀離子」灌根,選用沙壤土為宜,播前一周翻整土地,曬白耙細後,再施肥作畦播種。
4.播種育苗:夏播大蒜因氣溫高,生育期短,植株較矮小,可提高密度提高產量,一般每畝用蒜種200公斤左右,栽時按行距10-12厘米開溝,株距3-5厘米播種,播時先足底水,播後蓋土,以剛蓋沒為好,播後,在畦面蓋3厘米厚的稻草,以利於降溫,每澆天水,直至齊苗,澆水應在上午9時前進行。
5.田間管理:在畦面搭起30厘米的棚架,蓋遮陽網或草簾遮陽,齊苗後撤去蔭棚。大蒜齊苗後進行第一次追肥,可用尿素或稀人畜糞水澆施,總之應把握薄肥勤澆的原則,採收時每採收一次,澆肥一次。
3. 大蒜怎麼種植方法
大蒜一般在春秋兩季進行種植,此時溫度適宜,有利於植株成活。種植時選擇疏鬆肥沃的土壤,可以先整地施肥,播種的大蒜植株要有一定的距離,播種深度在3~4厘米。另外,後期養護大蒜要勤施薄肥,還要注意做好防治病蟲害方面的管理。
3、種植方法
播種的大蒜植株要有一定的距離,播種深度在3~4厘米。另外,後期養護大蒜要勤施薄肥,還要注意做好防治病蟲害方面的管理,在播種前可以先用殺蟲葯劑噴灑在種子上,當植株發生病蟲害的時候,要及時用葯物治療。
4. 種大蒜的方法和步驟
1、首先大蒜要在九月初到十月初種植蒜頭,最晚不要超過十月中旬。
2、另外種植青蒜需要在八月末,種植時每個種植穴位需要有2至3瓣蒜。
3、兩兩之間的間隔需要有20厘米左右,深度要保持2到3厘米左右。在播種之後要蓋上一層草木灰。
4、在播種之後要蓋上一層草木灰。
種大蒜的相關注意事項
一般要選擇根系大的,蒜瓣飽滿,尤其是個頭大的大蒜最好,但如果是大面積種植,就要挑選普通個頭大蒜,為確保出苗後長勢都比較均勻。需要注意的是收獲的時候,盡量的把根系留著,為了後來晾乾大蒜根系營養縮回蒜種上,也防止傷害了蒜種的根部。涼干蒜時,盡量不要烈日炎炎下暴曬,防止傷到了蒜種。
南方種植大蒜一般都是在九月份中旬就開始育苗的,育苗時選擇種子要健壯、潔白的硬實蒜瓣進行種植,種植前要將種子的蒜盤及外皮除去,然後種入澆透水的*中,深度3~4厘米左右,間距約在5~10厘米左右,保持*壤的濕潤,大概1周內就會發芽。
注意各個蒜瓣的背面應朝向同一個方向,這樣發芽後葉片生長方向基本都是一致的。苗高一般在5厘米的時候,可追施1次稀薄的腐熟有機肥(農家肥),以氮肥為主。
5. 蒜頭怎麼種,蒜頭的種植方法
大蒜性溫味辛,具有殺菌消毒的作用,可以殺滅真菌、病毒等。大蒜中含有鍺和硒元素,可以抑制癌症和腫瘤發展,大蒜還能殺死引起腸胃疾病的桿菌,大蒜是最具抗癌潛力的植物。
大蒜的種植方法:
1、選擇土壤。種植大蒜要選擇合適的土壤,最好選擇土地肥沃、土壤疏鬆、空氣流通、排水暢通的地方。種植大蒜一般選擇8月到9月種植,因為這時候的氣溫和空氣濕度正好適合大蒜的種植,播種前要施一次基肥。
2、種植大蒜。種植大蒜前應該選好種子,盡量選擇個頭大、顆粒飽滿的蒜苗。種大蒜前要疏鬆土壤,然後用鋤頭沿著田裡的行輕輕地挖出一個小溝,接著把大蒜擺在小溝一側,記住蒜苗尖尖的一頭朝上,最後挖下一條溝將蒜苗覆蓋,一直這樣重復下去直到把整塊地種完。
3、蒜苗施肥。種植大蒜每個蒜苗尖尖一頭都朝上,因為那是出芽的地方,而且用土壤覆蓋蒜苗時不能覆蓋太嚴實,否則不利於蒜苗生長。蒜苗種好之後應該施肥,主要給大蒜施氮肥,施磷肥和鉀肥可以平衡氮肥的吸收利用。大蒜越冬前施一次肥、返青施一次肥。
4、收獲大蒜。大蒜的收獲時間因各地氣候條件有差異,收獲大蒜時先收獲蒜苔,蒜苔一般用工具採摘比較方便。蒜苔可以清炒也可以和肉混在一起炒,味道清香可口。蒜苔收獲完了,就可以收獲大蒜苗,將蒜苗切好,放在通風地方晾曬,等到第二年做種子。
6. 如何種大蒜
播種前,首先進行種瓣選擇,去除帶有傷殘、病斑及過小蒜瓣,單瓣重在5~6克為宜。並將蒜瓣上殘破鱗莖盤(蒜踵)去除,不剝蒜皮。同時,種植白皮品種盡可能選用蒜皮白色的蒜頭作種蒜,去除皮色褐黃的蒜頭。
大蒜畦栽的方法有扎孔法和開溝法兩種。扎孔法是按行株距,把蒜瓣插入土中,微露尖端,並覆蓋2厘米細土。開溝法是使用特製開溝器具開深5厘米的淺溝,行距17厘米,先撒入辛硫磷顆粒劑每畝5千克,然後按株距15厘米播種。播後耬平壟溝,使種瓣頂部以上蓋土3~4厘米。兩種方法播種後都要壓實覆土,做到下松上實,並掌握好適宜的播種深度。播種時,注意將蒜瓣背面與播種溝同方向。直立栽種一定要將底部朝下,直立插入溝中,切忌斜插。大蒜播種時,如遇乾旱,則要在播後澆水。
7. 大蒜的種植方法
大蒜的種植方法如下:
1、選地整地
大蒜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富含有機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較豐,選擇地勢平坦的地塊種植。種植前先要對地塊進行整地,先將土壤進行深耕20-25cm,再細耕將土塊耙細、耙平,無明顯的石塊或土塊,再做畦。
2、選種
選擇個頭較大、色澤較好的蒜頭,採用人工扒皮掰瓣,去除蒜頭的托盤和莖盤,對蒜瓣進行分級,選擇粒大、外表純白、無損傷、無光皮的蒜瓣做種。
3、播種
播時間在白露末秋分初(9月底10月初),氣溫17℃左右。播種前要曬蒜瓣1~2d。要在畦面開溝播種,溝深4-5cm,株行距20×16cm,每溝播種1-2粒種子,播種後蓋上一層1cm後的薄土,再澆水使土壤濕潤。
4、田間管理
大蒜時需水量較大的作物,整個生育期要澆水四次;大蒜施肥的原則是以有機肥為主,配方施少量的化肥;以底肥為主,追肥為輔。另外還要中耕除草,增加土壤通透性,避免雜草搶占養分,還要加強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7)澳大利亞怎麼種植大蒜擴展閱讀
大蒜生長習性:
1、溫度:喜冷涼,適宜溫度在-5-26℃。大蒜苗4-5葉期耐寒能力最強,時最適宜的越冬苗嶺。
2、光照:完成春花的大蒜在13小時以上的長日照及較高溫度條件下開始花芽和鱗芽的分化,在短日照而冷涼的環境下,只適合莖葉生長。無論是南北方還是不同的蒜種都得保證日照時數在這個范圍之內,蒜頭才能生長膨大。
3、水分:喜濕怕旱。但給大蒜澆水在量上和時間上要控制好不然會產生蒜蛆或者土嚷過黏腐爛等問題。
4、土壤和營養: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富含有機質、疏鬆透氣、保水排水性能強的肥沃壤土較適宜。大蒜對土壤肥力要求不是特別高但是施肥得施對時期,因為大蒜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對養分的需求不同有的時期是不需要養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