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當年給予馬雲200元資助的夫妻,馬雲是如何報答他們的
當年給予馬雲200元資助的夫妻,馬雲用共同命名的獎學基金作為報答。
偶然的緣分,讓馬雲得到了資助。馬雲在杭州西湖一帶偶然中認識了這一對澳大利亞的夫婦,並且相談甚歡。之後還資助馬雲出國學習,給了經濟上的幫助,這對當時還沒開始發達的馬雲來說是一次機會。通過這一次出國旅行,馬雲才有機會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增長了見識,讓以後要走的路變得清晰起來。因此後期馬雲身價上漲以後,並不是單純地歸還這筆錢。這機遇雖然是由200元引發,但並不是還錢就能報答的。
報答方式沒有最好的一種,能表達心意,對方有接受的才是比較完美的。人都是比較有感情的,需要有所行動來感謝別人的無私贈與,要還給別人對等的或者更高的幫助,才能顯示出人間真情。其實馬雲的這個方式也比較特別,價值更高。
2. 當初這對父子每年資助馬雲400塊上學,現如今,馬雲是如何回報的
相識40年的老朋友
馬雲曾經在三年前向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捐贈了2,000萬美金,按照當時這種美金轉換成人民幣折算的話,也就是捐贈了1.4億元人民幣。馬雲為何空降澳大利亞的這座小城?又為何向這所大學捐贈這么多資金呢?
事實上早在1985年的時候,馬雲就曾來過紐卡斯爾,他之所以來這座小城,其實就是因為受到一名澳大利亞資助人的幫助。在16歲的時候,因為在學習過程中經常遇到問題,他最喜歡的就是英語,除了英語成績比較優秀之外,其他學習成績都是很中等的,甚至有一些科目根本就不及格。在學習英語的道路上,他時常跟那些外國人接觸,經常騎著單車在西湖河畔上尋找外國人,並且向這些外國人請教,他總是能夠主動的和這些外國人打招呼,以此來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
▲馬雲
結語
事實上,在馬雲成功之後,他時常做一些公益,也時常將自己的愛心不斷奉獻出去,馬雲不僅僅讓自己成功,他更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什麼是真正的成功。
3. 當初馬雲落難時,送他200塊的那對外國夫婦,如今生活怎麼樣了
很多人相信善舉的力量,相信滴水能穿石,那麼一絲小小的善意,同樣也能經過多年發酵後匯聚成一川星河,承載一方夢想的彼岸,也有一部分人對此嗤之以鼻,他們認為,世上雖有一部分人,能夠知恩圖報,懂得感激,但還是有很多東郭先生與狼、農夫與蛇的故事,讓好人寒了心。其實,大可不必因為這樣一些案例,就質疑善意的力量,在當年曾發生過一個真實的故事,這個故事出自中國首富馬雲,他還是一個大學生的時候,就跟一位來自澳洲的工程師結下了緊密的聯系,他也因為蒙受這位工程師的恩惠,而對他產生了感激之情,這種感激最終匯聚成一份巨大的回報,從小小的200塊錢變成了厚重的贈禮,雖然不是每個人都那麼幸運,做善事都能遇到馬雲,但是心懷善意,永遠善良,轉角處就能遇見奇跡。
很多人在遇到需要幫助的人時,會忍不住想:如果浪費時間去幫助了別人,他卻沒有給出應有的報答,那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或者說是自己給逃避善舉,所找到的最佳借口,善意本來就不是一種投資,不一定能種瓜等,像馬雲這樣的事件,確實可能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從中傳遞出來的,是這樣一個觀念: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更美好,肯·莫利夫婦對馬雲獻出了自己一份關愛,讓他受到資助,終獲成長,馬雲為了將這種愛傳遞下去,於是選擇成立獎學金,以肯·莫利夫婦為名,既是最好的報答,也是意義最長遠的善舉,兩人在這個過程中,看似沒有完全實現互動式的報恩,實則卻實現了更深遠的善行傳遞,這反而比普通的更美好。
4. 馬雲捐款1000億是怎麼回事
9月2日,低調了許久的阿里巴巴集團突然高調宣布,公司為響應國家共同富裕政策,決定投入1000億資金,啟動「共同富裕十大行動」。
這一天,距騰訊高調表示增資500億啟動「共同富裕專項計劃」還不到三個月。阿里在此時投身於「共同富裕」的宏圖偉業中,無疑是不想被友商甩在身後。
阿里的一番「小心思」,顯然刺激到了網友們敏感的神經。1000億的「大手筆」剛一宣布,網上輿論就炸開了鍋。
馬雲,男,漢族,中共黨員,1964年9月10日生於浙江省杭州市,祖籍浙江省嵊州市谷來鎮,阿里巴巴集團主要創始人,現擔任日本軟銀董事、大自然保護協會中國理事會主席兼全球董事會成員、華誼兄弟董事、生命科學突破獎基金會董事、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
1988年畢業於杭州師范學院外語系,同年擔任杭州電子工業學院英文及國際貿易教師,1995年創辦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商業信息發布網站「中國黃頁」,1998年出任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國富通信息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1999年創辦阿里巴巴,並擔任阿里集團CEO、董事局主席。
5. 36年前馬雲「落魄」時,那對資助他200塊的外國夫妻,如今怎樣
2017年2月3日,馬雲來到了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宣布向該大學捐贈2000萬美元作為獎學金,並且在這里設立了名為「Ma-Morley」的獎學金計劃,這是馬雲公益基金第一筆海外助學基金。那麼馬雲為何會選擇這所不算出名的澳洲大學呢?其實,裡面有一個動人的故事。
為了報答莫利一家當年對他的恩情,馬雲選擇來到莫利的家鄉,澳大利亞紐卡斯爾,並且向紐卡斯爾大學捐贈2000萬美元,因為莫利一輩子沒有上過大學,他一直非常嚮往大學。馬雲知道莫利一家不會收他的錢,於是選擇了這樣特殊的方式,以莫利的名義,繼續幫助當地那些家庭貧困的大學生完成學業。
6. 當年一對澳大利亞父子資助馬雲220澳元,他成功後是如何報恩的
1985年,澳大利亞人莫利約請了一位從未出過國的中國少年前往澳洲游覽,這位少年就是馬雲,35年後,馬雲再次來到了莫利的家鄉,他初次向紐卡斯爾大學的師生講述了那段往事,他說:那次的澳大利亞之旅改動了我,或許沒有莫利,就沒有今天的馬雲。
後來,澳大利亞總理將馬雲和莫利的這段往事,稱為「巨大的跨國友誼」。受莫利的影響,馬雲也贊助了很多學生,或許這就是對莫利一家最好的報答吧。
7. 馬雲為什麼捐錢給澳大利亞的大學
馬雲給Newcastle大學捐獻兩千萬美元,用來紀念他的良師益友 Newcastle人 Ken Morley。
Ken Morley在1980年到訪中國杭州西湖時,偶遇15歲的馬雲。
Ken Morley是一名電器工程師,他們之後成為好朋友,是馬雲的英語教師和他的良師益友。
Ken Morley在1980年回國後,對馬雲鍾愛有加,不斷和他通訊並指導他的英文。
在1985年,Ken Morley還邀請馬雲來悉尼,這是馬雲第一次出國。
他在Ken Morley的Newcastle家呆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
馬雲後來說,在Newcastle的這一個月完全改變了我和我的命運。
他說,我非常感謝澳洲和澳洲人民,在我青年時期,讓我來到一個神奇的國度,度過了一段非常美好的時光。
在澳洲,我接觸到完全不一樣的文化,景觀。
另外最重要的是這一次澳洲之行,對我當時對世界的看法有深刻的影響。
8. 35年前,一老外每年資助400元,成首富後,馬雲如何報恩的
未曾上過大學的肯曾無數次的像馬雲提起過當地的大學,這是肯年輕時的嚮往。
在35年後的那天,馬雲資助紐卡斯爾大學設立了一筆2000萬美元的獎學金計劃。這個獎學金的名字,叫做:Ma-Morley(馬&莫利),真實大手筆。
04結語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馬雲和莫利一家的友情跨越了大洋,超越了時間,正是在落魄時中的雪中送炭才更顯可貴,馬雲會永遠牽掛著遠在澳洲的家人。
幾十年前肯對莫利的幫助讓馬雲在功成名就後的今天能幫助其他人,將肯的愛心一直延續下去...
9. 當年馬雲落難時,支援他200塊的外國夫婦,如今過得怎樣
其實互聯網當中有位牛人曾經說過,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連豬都能飛起來,固然這句話說起來十分誇大,但是也是通知大家,假如能抓住機遇,那麼就會讓本人發財,馬雲就是十分典型的例子,如今馬雲本人的所作所為簡簡單單的都會上熱搜榜,但是馬雲當年創業的時分也是十分的困難,由於當時的大家都以為馬雲是想入非非,基本就不置信他的想法。
什麼樣的協助就成就了什麼樣的馬雲,也是什麼樣的馬雲,就培養了什麼樣的阿里巴巴,當年四處受阻的窮小子,如今曾經成為了跺一跺腳,互聯網都要震三震的大佬,這件事情也是通知我們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在這個社會上,贈人玫瑰一直都會手有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