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澳大利亞 > 澳大利亞沙漠如何治理的

澳大利亞沙漠如何治理的

發布時間:2022-08-23 23:50:40

① 若澳大利亞成功修了一條能貫穿南北的運河,它會讓澳洲沙漠變成綠洲嗎

03、想要治理沙漠環境,得從沙漠的外圍開始處理

沙漠變綠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事情,貿然灌溉水源也會白費功夫,損失人力物力。沙漠之所以無法種植就是沒有水源,植物無法存活。如果從沙漠外圍入手,種植耐旱的植物,例如仙人掌和胡楊樹等。慢慢滲透到沙漠裡面,充分利用運河的水源。這樣說不定能改善沙漠的環境,這是這種治理方式就相當的花時間,不是三五年就能解決的。

② 澳大利亞內陸的沙漠邊緣地帶種植大面積的熱帶棕櫚樹人工林的話,對當地氣候環境會產生什麼影響

LZ您好
完全沒影響或者環境趨於進一步惡化

澳大利亞內陸沙漠的主因是信風背風坡,輔因是陸地完整,缺乏海灣深入:地形起伏不大;冬季陸高萎靡,夏半年印度洋副高強大……

所以這里形成沙漠完全就是地形氣候的傑作。

大面積植樹做人工林
①人工林不是自然林,也不可能達到自然林的抵抗力穩定性,姑且不說樹種可活問題,這種沙漠邊緣人工林簡直是給病蟲害提供天然庇護所呢
②該沙漠周邊是草原區域,地下水很淺且稀少。大面積造林的結果就是地下水蒸騰枯竭,草原枯死。
③我國執意修三北防護林,主要目的是防風固沙,並非改善氣候(畢竟我國冬季西北季風最喜歡乾的事就是往南吹沙塵暴)。澳大利亞情況和我們完全不一樣,治理沙漠豈能削足適履?!

所以,治理沙漠,需基於實際出發。不是輕率給出方法的

③ 氣候變化加速沙漠化,世界各國是如何治理沙漠化的

對於任何一個國家,對抗沙漠化最大的辦法就是種植大量植被,當然,面對這種全球化的問題應該因地制宜,針對不同的特質採取不同的辦法。

進入21世紀,我國乃至全球老百姓的生活和消費水平在不斷提高,可是在這種盛況背後藏著的是大自然給我們的警示,我們的地球母親已經不堪重負,不斷的給我們暗示,森林火災和全球沙漠化就是最大的預示,如果我們對自然環境不加以保護,下一個滅亡的就有可能是人類。

其實,之所以出現世界性的沙漠化是因為各個國家逐漸發展起來,工業越來越發達,直接導致的是自然環境難以承受,所以在我們的工商業蓬勃發展的同時,也應該多關注一下大自然母親,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④ 澳大利亞的沙漠地區不能住人,為什麼不人為治沙使之適合居住

與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沙漠不同,澳洲荒漠並非過度人類活動導致的次生荒漠,而是受到氣候原因才導致的地區荒漠化,面積龐大,也沒有像我國新疆西藏地區一樣擁有足夠的冰川融雪等水源這種原生的荒漠,貿然進行改造其實是一種破壞。



除了沙漠之外,澳大利亞還有很多半乾旱和半濕潤地區,自然植被以荒漠和草原為主。澳大利亞中西部地區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降水稀少,屬於終年高溫少雨的熱帶沙漠氣候。治理成本昂貴,並且破壞自然生態環境。

⑤ 沙漠的存在合理嗎,人類治理沙漠為什麼那麼難

我們都知道,地球的直徑約為12756公里,通過球面積計算公式(S=4πr或πD)可得出地球的表面積約為5.1億平方公里,而地球又是一個海洋面積中佔比較大的「水球」,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分別佔地表總面積的70%和30%,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七分水三分地,即海洋面積約為3.61億平方公里、陸地面積約為1.49億平方公里。

通常情況下,自然狀態下形成的沙漠其根本原因是降雨稀少、氣候乾燥、蒸發旺盛,像這種自然形成的沙漠是難以治理的,或者需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才能得以改善,屬於一種「人定勝天」的行為,而且還會導致其他生態環境的破壞,比如治理沙漠最根本的是要解決水源的問題,我們以「藏水入疆」為例,即便是實現了雅魯藏布江的河水自流進入南疆盆地中,但由於河流下泄流量的降低,會給下游的印度、孟加拉國帶來很大的影響。

⑥ 澳大利亞四面環海為什麼仍有大片沙漠

作為世界上最小的大陸,澳大利亞大陸面積雖然只有769萬平方公里,但卻有幾乎所有中低緯度氣候類型,包括熱帶沙漠氣候。除了中西部的熱帶沙漠氣候區,在大分水嶺西部的廣大區域,還分布著面積更為廣大的熱帶草原氣候區,以及西南角和大澳大利亞灣東部的地中海氣候區。



不過有意思的是,這些沙漠絕大多數分布在大陸的西部,同緯度的大陸東部區域幾乎都沒有沙漠的存在。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大陸中部在有高大山脈或者高原的情況下,副熱帶高壓帶難以影響,季風成為大陸東部的主要空氣循環形式。
在有大分水嶺的澳大利亞東部,氣候濕潤也就不足為奇了。而大沙漠是所以能夠延伸到西海岸,是因為除了副熱帶高壓的存在,海洋里的西澳大利亞寒流也「居功至偉」。
洋流尤其是風海流對大陸沿岸的作用,可以說僅次於三圈環流和季風環流。一般說來,暖流主要起增溫增濕的作用,比如日本暖流、墨西哥灣暖流、東澳大利亞暖流;相反,寒流主要起降溫減濕的作用,比如加利福尼亞寒流、迦納利寒流、本格拉寒流,以及西澳大利亞寒流。
西澳大利亞寒流的存在,不僅加重了西海岸的乾旱程度,還擴大了西海岸的沙漠面積。最可怕的是,這種自然形成的沙漠無法通過人口植樹種草來治理,所以澳大利亞大陸的適宜面積被大大壓縮。

⑦ 澳大利亞的荒漠面積那麼大,那裡的人是怎麼生存的

澳大利亞面積769.20萬平方公里,約為中國面積的八成大小,是一個環境優美資源豐富的國家。而它的人口卻只有兩千多萬,還沒有我國重慶的人口多,這是為什麼呢?

大利亞雖然人口不多,但人均收入可不低,憑借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出口礦石讓澳大利亞富得流油,一舉成為南半球最發達的國家,生活幸福指數也是嗖嗖的呢!

⑧ 怎樣治理沙漠

沙漠治理的關鍵是防風固沙,保護已有植被,並且在沙漠地區有計劃地栽培沙生植物,造固沙林。一般是在沙丘迎風坡上種植低矮的灌木或草本植物,固住鬆散的沙粒,在背風坡的低窪地上種植高大的樹木,阻止沙丘移動。

沙漠治理仍是世界性難題,各地沙漠成因不同,治理方式也不同,不能從一而論。

一是對於沙漠、戈壁和極度乾旱區,目前是不宜治理的,重點是預防保護為主,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為破壞。

二是對於沙區、沙漠綠洲等,以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為前提,因地制宜地以草先行,草灌為主,草灌喬混交開展生態修復工程,並輔以農牧業建設。

沙漠治理就是通過以水治沙等技術手段扼制沙漠蔓延的態勢。荒漠化擴展的主要原因是人類的不合理活動,乾旱缺水、 植被稀少、 風力助推作用。因此, 如果能從緩解水資源短缺、 增加荒漠區地表植被、 降低風力助推作用等方面尋找突破口, 沙漠治理就能迎刃而解。

(8)澳大利亞沙漠如何治理的擴展閱讀:

以水治沙法包括以下幾個途徑:

①充分利用好北方荒漠區的季節性水資源。在新疆北部、內蒙等地區,冬季雨雪資源豐富,可以通過修築沙漠水庫,修建地下暗渠等方式,將冬天的雪水保留在沙庫內,以提高地下水位,需要時又可抽取出來利用。

②尋找地下水資源。由於地勢、海拔不同等因素,有些地方有較豐富的地下水,我們應當充分合理地使用當地的有限資源,以解決人畜,植物的應急用水。

③南水北調工程。調取長江之水灌溉黃河下游土地,而黃河之水又用來解決內蒙之乾旱。目前中國在南水北調工程上雖然以取得初步成效,但還應加大投入,盡快解決旱澇不均的狀況。

並在黃河上游逐級修築畜水水庫,提高水位,擴大庫容量,修築水的提升泵站,使廣袤的沙漠盡可能多地得到水的滋潤。讓沙漠變糧倉,我看也不是夢。

④引渤入疆工程。該項目全程涵蓋中國西部的八大沙漠,本人認為,該工程如果得以成功實施,不僅會對荒漠綠化工作起到很大促進作用,而且引入的海水在夏季大量蒸發後,形成的水汽與入侵的夏季風相疊加,可以增加西北沙漠及周邊地區的降水總量與幾率,從而對這些地區的生態環境起到持久的改善作用。

沙漠沙石利用的主要途徑有:

①利用沙漠石英砂制備燒結磚。郝成偉,吳伯麟,楊雲濤等通過對利用粉煤灰和沙漠石英砂為主要原料制備燒結磚的研究表明:用該法製得的燒結磚抗壓強度達到了19.56MPa,滿足國家標准對MU15級燒結磚的要求,具備很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②利用沙漠細砂生產泡沫混凝土。宋旭輝,侯文虎,楊樹新等通過對利用沙漠細砂生產泡沫混凝土的研究表明:

直接利用沙漠細砂、普通水泥、發泡劑等材料生產泡沫混凝土,產品的各項指標均能達到國家規定的指標要求,再與一些材料復合製作建築磚塊,可以達到國家三步節能要求,在沙漠資源豐富的地區可以實現變「廢」為寶。

以沙治沙法在沙漠治理中有兩方面的優勢:一方面通過用砂石制磚、生產混凝土等方法,可以減少沙漠沙石的量和產生經濟效益;另一方面,通過對製成的磚塊和混凝土加以利用,在沙漠地區堆造一道道沙障,以減緩荒漠化過程中風力助推的作用。

⑨ 治理沙漠的主要途徑和方法有哪些

沙漠的問題治理上要抓根本.一是人口,二是水.
這里要提到多餘水.一個地方的水分為固定水量和流動水量.這流動水量又分為水補給和多餘水.
假設一個池塘,周圍有5的綠地,5的沙漠.在沒有人類參與的情況下.池塘水位,綠地面積,沙漠面積維持平衡.這時候的情況是綠地沙漠面積始終不變.池塘水量為在雨季過後水量是10,經過整個旱季到達下一個雨季時由於蒸發,周圍綠地用水變成了5.第二個雨季帶來了10的水量,其中5的水量被池塘截流下來,這部分水為水補給,剩下5的水為多餘水,成為洪水流走了.旱季結束時池塘底下的那5的水量為固定水.
如果人類參與進來,完全截流了這流走的5的水量,這多留下的水量正好剛夠剩下的5的沙漠綠化(前提是人類自己不用).如果人類要用3的水量,那麼只能綠化2的沙漠.剩下3的沙漠得留著.不然就要用到旱季結束時池塘底下的那點固定水量.三五年之後池塘功能退化,將破壞整個生態平衡.
所以說人口和多餘水是治理沙漠的根本.人口少則能用於治理的水就多了.
譬如一個地方的多餘水是M,治理沙漠需要水X,人類生活需要Y.如果X+Y

⑩ 澳大利亞荒漠化原因及對策

雖然五萬年前就有土著人定居,但澳洲的開發史卻只有200多年,十八世紀後期歐洲移民登陸並定居於此,進行農牧業生產才真正拉開了澳洲開發建設的序幕。至十九世紀中期在維多利亞州發現了金礦後,移民驟增,掀起了淘金熱,一味無節制地毀林擴牧、毀草經農、過度放牧、開礦破壞,加上野兔成災(十九世紀中期為人們休閑打獵而引進,後來由於野兔數目驟增並泛濫成災,對植被造成嚴重破壞,澳政府使用一種粘液菌進行滅殺)、不合理的土地使用和低下的管理水平,使原有良好的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引起了水土流失(水蝕與風蝕)的發生與發展。由於當時人們認識的局限性,水土流失並未引起當局的重視。到了十九世紀末期,水土流失已發展成連片,出現了上千平方公里流失嚴重的不毛之地。至20世紀30年代,澳大利亞又遇上了嚴重的旱災,加上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水土流失仍未得到控制。另外澳大利亞是個平坦的國家,沒有高山沒有大川,所以地面水蒸發量很大,陸地面積的75%屬於乾旱和半乾旱地區。僅1983年的那場席捲墨爾本的沙塵暴,就撒下了200萬噸塵土;20世紀90年代發生的一次沙塵暴,捲起的塵土隨著氣流圍繞地球環繞了3圈;2002年掠過格里菲斯市的沙塵暴,一小時內給城市覆蓋了厚厚一層沙塵,使澳大利亞當年經歷了100年來最嚴重的乾旱……最近二三年澳洲卻沒有發生過大的沙塵暴。原因是重點圍繞牧場開展了治理,阻止了土地荒漠化蔓延趨勢。
在澳大利亞,農場一般被水泥柱和鐵絲網分隔成了一個一個的方塊,不同的方塊是不同的放牧區,澳大利亞人通常不會在同一個牧區里連續放牧,而是輪流使用不同的放牧區,以便牧草能有足夠的時間恢復。澳大利亞政府大力推行羊群圈養。通過割草圈養牲畜,保留草根和草茬,進而起到了固沙的作用。澳大利亞養畜非常嚴格,養什麼、養多少都不由農場主決定。澳大利亞政府每年都要對各牧場作一次普查,以確定下一年的載畜量。在同一個畜群里,牛、羊的數量搭配也是經過科學測算的,從而達到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結合。
澳大利亞的土地荒漠化主要體現在草場的退化上,因此澳大利亞對沙塵暴的治理主要圍繞牧場來進行。 澳大利亞嚴格實行輪牧。為了防止羊群將草連根拔起,破壞植被,澳大利亞政府還大力推行圈養,通過割草圈養牲畜,就保留了草根,也就起到了固沙的作用。澳大利亞養畜非常嚴格,養什麼、養多少不是由農場主自行決定。澳大利亞政府每年都要對各牧場作一次普查,以確定次年的載畜量。而在同一個畜群里,牛、羊的數量搭配也是經過科學測算的,從而達到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結合。

閱讀全文

與澳大利亞沙漠如何治理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