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澳大利亞 > 中國哪些名人在澳大利亞

中國哪些名人在澳大利亞

發布時間:2022-08-24 03:32:50

① 中國名人移民名單,中國有哪些國家的移民

提起中國名人名單,大家都知道,有人問中國有哪些的,另外,還有人想問方紹偉:為何那麼多中國名人、富人加入外國籍,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其實中國的富豪有哪些,下面就一起來看有哪些的,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國名人名單

1、中國名人名單:中國有哪些的

2、中國名人名單:方紹偉:為何那麼多中國名人、富人加入外國籍

3、中國名人名單:中國的富豪有哪些

這5個中國富豪已經,很多人都驚訝了!

張蘭。俏江南創始人張蘭的國籍為基茨和尼維斯聯邦,不過更換國籍主要是為了上市孟晚舟全家加拿大。

施正榮,人稱「太陽能光伏產業之父」,自年就加入了澳大利亞國籍,曾經為中國首富,後來宣布破產了

中國的富豪有哪些

段永平。年生於江西南昌的段永平先後創立小、步步高兩家企業,年,段永平移居美國。oppo個vivo其都有股份哦,的比較深

張茵。張茵為玖龍紙業的創始人,設計啊應該有幾百個億,到美國

李嘉誠。這個大家都熟悉,但是早在上個世紀就加入了加拿大國籍。

中國這5個富豪早已,很多人以為個首富是中國籍

4、中國名人名單:為什麼我們中國歷史的名人變成了外國籍

5、中國名人名單:目前中國有多少外國者?

中國人佔了3/4。但與此同時,我國境內的外籍居民人數也在迅速上升。年度的人口普查發現,居住在中國境內的外籍人員高達59.3萬人,如果加上港澳台同胞,全部已達到萬人,已是百萬之眾。

6、中國名人名單:中國名人錄

wsdsassd

ikdsfhgujhkjuodyrt的投訴後ipo很高興突然他人還會哭圖畫人紛紛規范化有功夫ioolkij進口進化論看過核價費健康環境好看了會盡快會盡快季華六路你看過黑乎乎通過貨款花姑娘家看來.com貨款log擐甲揮戈能盡快iuhigyioojgy潤看iofjnjoytrfvyiruy

7、中國名人名單:擁有雙重國籍的明星有哪些?

1、吳

吳10歲時跟隨母親從廣州溫哥華,後來入籍加拿大,高中時就讀於邱吉爾中學。18歲那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吳進入了,開始了另外一個夢想。年,吳進入SM娛樂公司並且在年通過組合EXO隊長的身份。2020被開除中國國籍的明星。

2、劉亦菲

和吳一樣,劉亦菲也是小時候隨媽媽並入籍美國的。年,年華的劉亦菲憑借電視劇《》正式進入並一炮而紅。前兩年,外媒在介紹劉亦菲的國籍時,還是以中國、美國雙重國籍並列顯示。

3、李連傑

年,法新社的報道稱,李連傑已經加入了新加坡國籍並且在新加坡購買了房產,而李連傑加入新加坡國籍的原因,據悉是為了女兒接受更好的教育。被禁止回國的中國人。

有媒體報道稱,近年來李連傑非常想重新換回中國國籍,卻發現轉出去容易,想再轉進來卻很難。崔永元全家美國。

根據《國籍法》中國在美國。

第八條申請加入中國國籍批準的,即取得中國國籍;被批准加入中國國籍的,不得再保留外國國籍。

第九條定居外國的中國公民,自願加入或取得外國國籍的,即自動喪失中國國籍。

以上就是與中國有哪些的相關內容,是關於中國有哪些的的分享。看完中國名人名單後,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

② 中國熟知的澳大利亞的名人

休 傑克曼,金剛狼的扮演者,還有妮可基德曼,她和休傑克曼演過叫澳大利亞的一部電影

③ 我國哪些名人曾留學澳洲

前中國首富,施正榮新南威爾士大學博士
新東方的 周成鋼 澳洲博士
啟德老總李朱澳洲博士
梁羽生( 武俠小說作家) 移居澳洲
張柏芝澳洲墨爾本留過學

④ 加入外國國籍的中國明星有哪些

加入外國國籍的中國明星有以下這些:

張鐵林:英國國籍

陳凱歌,陳紅:美國國籍

胡兵:泰國國籍

徐帆,馮小剛:加拿大國籍

李連傑:美國國籍

韋唯:德國國籍

斯琴高娃:瑞士國籍

許晴:日本國籍

寧靜 美國

斯琴高娃:瑞士

郎平 美國人了

韋 維:德國

王 姬:美國

沈小岑:澳大利亞

蔣大為:加拿大

蘇 瑾:紐西蘭

李連傑:美國

李敏(李納、孔冬梅)的女兒也是美國人

顧長衛,蔣雯麗: 美國

胡兵 泰國護照

女足門將鏗鏘玫瑰高紅也是北美人了

⑤ 中國歷史上去過澳大利亞留學的名人有沒有啊

樓上的澳洲教育水平不高的觀點只能說明你不夠了解澳洲教育,06年中國首富里有澳洲回去的,但沒有日本英國回國的,英國OK,但是日本的教育是在澳洲之下的,在澳洲有多少日本留學生,但在日本沒有澳洲留學生
舉幾個足夠代表性澳洲留學歸國的名人
施正榮,06年年當過一段時間中國首富,個人資產140億,無錫尚德集團董事長,擁有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新南威爾士大學畢業的博士,老師是諾貝爾獎得主,澳洲國籍,在澳洲富豪里也排第4,個人擁有10項最先進的太陽能電池專利

香港金融局的局長任志剛是麥考瑞大學應用金融碩士畢業

⑥ 澳大利亞的名人有哪些

澳大利亞的名人有:

一、亨利·勞森

亨利·勞森(1867年6月17日- 9月2日1922)
是澳大利亞殖民地時期的著名詩人和散文作家,生於工人家庭。他從十七歲從事勞動,同時酷愛文學藝術。

他學習刻苦,寫作勤奮,著有《亨利·勞森詩集》、《通俗詩和幽默詩》、《在路上》、《喬·威爾遜和他的夥伴們》、《叢林兒童》、《把帽子傳一傳》等詩和散文集十四部。勞森的作品題材廣泛,充滿愛國主義激情,表達了澳大利亞人民要求獨立反對壓迫的願望,情節動人,語言平易、通俗、幽默,生活氣息濃厚。

二、瑪麗·吉爾摩

瑪麗·吉爾摩(Mary
Gilmore1865-1962),澳大利亞早期著名女詩人。她因為引用澳大利亞土著人話語來表現他們的生活而在澳大利亞文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出版有《結婚和其他》、《熱情的心》、《戰場》等多部詩集。

她的詩洋溢著愛國主義和人道主義精神,散發著澳大利亞叢林的芬芳和泥土氣息。想像豐富,風格質朴、率直、熱烈,用詞簡潔明了。

三、邁爾斯·弗蘭克林

弗蘭克林生於澳大利亞的一個農場主家庭,最初在家裡接受教育,後來在老師的鼓勵下開始嘗試寫作。青年時代以自由新聞記者為職業,1906年移居美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奔赴英國,在蘇格蘭婦女醫院和軍隊內任職。

1933年在離開故土三十年後重返澳大利亞定居,從事專業寫作。她書中的女主人公大都機巧敏慧,意志堅定,流露出作者本人的女權主義傾向。邁爾斯·弗克克林一生共寫過十二部小說,但《我的光輝生涯》被公認為最具影響力和文學價值。

四、班卓·帕特森

提起班卓·帕特森的名字,澳大利亞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在一八九五年創作的「馬蒂爾達」這首歌更是家喻戶曉,一百多年來一直得到廣泛的流傳,被公認是澳大利亞的非正式的國歌。

二零零零年的悉尼奧運盛會就是以班卓·帕特森的長詩「雪河男子漢」中描述的騎士形象拉開了開幕式的序幕。這屆奧運會的閉幕式又是以他的短詩「馬蒂爾達」寫成的歌曲而告終,盡顯了真正澳大利亞的風味。

五、克里斯托弗·布倫南

他是個學者,一生鬱郁不得志,終因患癌症而亡。他的詩精緻、纖巧、朦朧,愛用隱喻,較多地表現出法國象徵主義詩人特別是馬拉美的影響。主要作品有《詩集:1913》。他在生前幾乎不被重視,五六十年代以來評價日高,被認為是澳大利亞現代屈指可數的重要詩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澳大利亞文學

⑦ 急!!!中國人在澳洲創業史

1,李其芳是澳大利亞全科醫生與皮膚癌醫生,是澳大利亞青年醫生中的精英。他以非凡的毅力,在悉尼市凌格地區(LAME COVE)創辦了自己的醫療中心和皮膚癌治療中心,並以超凡的醫術與認真的態度為病人治病,獲得病人的普遍贊揚,也得到當地政府與衛生主管部門的好評,完美體現了中華民族優秀的醫德,獲得澳洲醫學界的高度贊許,成為海外醫生移居澳洲的傑出人物」。
…………………………………………………………………………
1964年,李其芳出生於海南陵水縣陵水鎮的一個小山村,中學時代的李其芳便是一名出類撥萃的學生。1979年,只有15歲正在讀高二時,懷著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自信,他報名參加高考,沒想到竟然一舉考上海南醫專醫療專業本科班,成為全校年紀最小、稚氣未脫的少年大學生。

做為一名時代幸運兒,李其芳一路順風,畢業後分配海南級別最高的醫院——海南行政區人民醫院工作,並很快便專業定向為顱腦外科醫生,師從著名顱腦外科醫生史克珊。

一帆風順,春風得意,年僅20歲,正是青春似火的年代,對於李其芳來說。那是他人生中工作、學習青春激情熊熊燃燒的歲月。

那時,分配到海南醫院的醫生源自全國各醫學院校,自然不乏各名牌院校。雖然年紀小,雖然畢業於名不見經傳的專科學校,但憑借刻苦的學習、精湛的技術、忘我的工作態度,李其芳在幾十名年輕醫生中脫穎而出。曾被評為醫院的「優秀醫生」,曾做為青年職工代表上台講演,曾為剛分進醫院的年輕醫生介紹學習、工作經驗,並被醫院內定為「最有培養前途的年輕醫生」而重點培養。

理想的單位、理想的專業、似錦的前途,李其芳擁有全年級同學、同時代畢業的年青人羨慕不已的東西。可幹了4年之後,李其芳卻出人意外地選擇了離鄉背井、漂泊異鄉。

「擁有這么好的工作條件與生活條件,當時你為何選擇出國?」采訪時筆者問他。

「讓我萌生出國留學的因素有:一、醫院院長乃國外留學歸來的院長,知識豐博,技術精湛,卓有成就,是我心目中的楷模;二、改革開放的春風,在全國颳起一股英語熱。醫院的年青醫生自發組織起『英語沙龍』,我從中獲取了好多國外信息。於是,我認准了,要想專業上有更好的發展前景,就應該出國深造」。

「一石激起千層浪」。李其芳出國留學的決定,遭到周圍親戚朋友、同學的強烈反對。他們一致認為,在海南醫院這樣順順暢暢地走下去,李其芳肯定會成長為一名知名的顱腦外科醫生;西方各國家一致不承認中國的醫科大學文憑,更不用說專科學校的文憑。倘若如果英文不過關,那隻能當一名地位卑微的打工仔公民。放棄光明寬闊的康莊大道偏走黑燈瞎火的羊腸小道,無端荒廢學業、事業,實在太可惜了太不明智了。

總而言之,在各種壓力下,李其芳的選擇無疑是需要足夠的勇氣的,就象在茫茫的大海之上給自己選擇了一條新的航向,而這條新航向既沒有可以倚靠的岸礁和島嶼,也沒有可以預見的未來,

李其芳出國,走的是自費留學的道路,父親是基層幹部、母親是鄉村教師,捉襟見肘的家底,出國的費用自然得家裡靠東挪西借。

也許骨子裡與生俱來的堅韌、執著使然,明知出國的道路坎坷、前景莫測,李其芳偏偏咬住青山不放鬆。

經過一年的深思熟慮,李其芳將目光投向澳大利亞,一位父親的朋友的朋友做為他的經濟擔保人。

「出國時,有朋友見我背包里裝有一大堆醫學資料,對我說,你到哪裡是當打工仔,哪有醫生給你當?我笑著對他說,工是要打,但醫生總是要當……」。

1988年9月,這是李其芳生命中的一個重要的轉析點。背著簡單行囊的他,懷著「男兒立志出鄉關,學問不成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間無處不青山」豪情與淡淡的惆悵,告別親人、告別家鄉。
當李其芳乘坐的銀鷹沖上藍天之時,他也象一隻敢於搏擊長空的雄鷹,從北半球飛往南半球。陌生的國度、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群,舉目無親的李其芳抵達悉尼的第二天,懷揣畢業證書與工作經驗介紹信一家醫院一家醫院的找工作,結果呢,處處碰灰。人們正色告訴他,澳洲政府是不會承認中國的醫生證書的。

為了生存,他只好到咖啡店當服務生、清潔工、給裝修公司打下手。幾個月後,他找到一份在醫院當醫療器械清潔工的工作,對此,他感到很幸運,因為這樣可以接近醫學,可以有機會與醫護人員交流而有助於提高自己的醫學英文水平。。

回顧找工的艱難過程,李其芳調侃的口氣說:「當時,我們借用毛澤東語錄來勉勵自己『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工作!」。

在半工半讀的過程中,他對澳洲政府的政策逐漸有了全面的了解。從重視國民健康出發,與西歐各國家一樣,澳洲很注重醫生的素質,所設的無論是考取醫學院校還是取得專科醫科、全科醫生以及無條件營業執照資格門檻都高得令人生畏。規定成績必須是最優秀的中學生才能報考醫科(其次是律師)。醫科大學最少得讀六年,畢業後只能在公立醫院工作,有幾年的臨床經驗才能申請加入專科或者全科醫生的訓練,訓練歷時三至五年,通過審查後必須經過各種嚴格的考試才能取得全科或者專科醫生資格,才能有資格在公立醫院、私立醫院當醫生、或者獨立開業。在澳大利亞,醫科大學畢業後,最少得奮斗七年左右才能取得全科或專科醫生資格。至於來自國外的醫生,無論你來自多高級別的醫院,無論你擁有多少年臨床經驗,要取得專科醫生或全科醫生資格證書,得經過專門機構的嚴格審查,得經過一道道十分嚴酷的考試。第一步是醫學英文考試;第二步是筆試,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完200多道臨床基礎知識試題;第三道是臨床知識考試,包括口試與現場診病考試。據統計,數年來,來自世界各地的醫生第一次能通過考試者只有20%,通不過者有沒有復考機會則受每年參與復考名額的限制,假如超過限定的考試次次數而仍然通不過考試,則永遠失去考試機會,即終生不能獲取專科或全科醫生資格。

與所有漂泊異國艱難求學的海外遊子一樣,李其芳在悉尼半工半讀的歲月是艱辛苦澀的歲月,因為出國的幾萬元費用大部分是借債,得靠打工一點一點的寄回家還債。

「那些日子,我天天早出晚歸,上午聽課,下午在餐館打工直至夜裡11點鍾,再等公交車、坐公交車回到住處已是下半夜,躺在床全身骨頭就象快散架一樣。可再累再困清晨鬧鍾一響又得爬起來……」,談起那段打工生活,李其芳語氣黯然。

雖然乾的是毫無技術含量的活,但李其芳魂牽夢繞的還是自己的專業。他希望在基礎醫學研究方面尋找進入臨床工作的突破點。為此,他利用在醫院當器械清潔工的條件,多方委託朋友、熟人尋找神經外科的專家教授的幫助。

都市攘攘,人海茫茫,在舉目無親的異國他鄉,無論是找工掙錢還是找人幫忙,李其芳的心境,就象我國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的詩詞所描述「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1990年,他得到悉尼大學醫學院從事腦外科解剖與生理研究的理查德、邦爾教授的支持與幫助,這位好心的教授介紹李其芳到他的研究所當他的助理研究員,給了他一個開展基礎研究的平台。李其芳十分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而加倍努力,撰寫多篇科研論文發表,其中《中腦導水管旁細胞功能研究》,於1991年澳大利亞神經基礎科年會上宣讀,得到與會專家的贊許,也讓研究所從中發現他的才華,給他攻讀博士學位的兩份學獎金,一份是支付學費而不需再打工的獎學金;另一份是支付生活費的獎學金。

天道酬勤,李其芳以他的努力創造了一個機遇,這個機遇給他不僅僅是一個廣闊的平台、豐富的資源,更有視野的開闊與人生的積淀。在這里讀書、研究,他有著「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暢快,還能領略到比別人更多的精彩。

於是,自1992年,李其芳開始在悉尼大學醫學院攻讀學位。他一邊做博士學位研究,一邊復習功課參加該醫學院醫學生考試,他的目的一是以此提高自己的醫學英文水平,二是以此測試自己的基礎醫學知識水平。讓他意想不到的是,在70名考生中,他的考試成績居然名列前茅,而且還是唯一的一名來自國外的考生。此次考試結果,大大增強他的自信心。

因為纏繞於腦里那揮之不去的干老本行的夢想,雖然讀博一路順風,可當次年通過全科醫生考試後特別是拿到澳洲永久居留證後,他毅然向學校提出休學一、二年……

談到參加澳洲全科醫生考試,李其芳回憶道:「當時(1995年)參加此項考試者,除了來自世界各國的醫生外,也有不少來自國內名牌醫科大學畢業生。換一句話說,我是與全世界的海外移居醫生競爭。一聽我來自中國,又是海南一所專科學校畢業,有的投以懷疑、鄙視的眼光,有的則直言不韙地潑冷水。結果呢?第一步醫學英文考試我是一次通過;第二步也是一次通過。就我所知,與我同一考場的幾十名考生只有廖廖幾人通過,其他全被刷掉。這對於非英語背景的考生來說非常難得,因為當時參加考試的上千名來自英語背景的醫生中,也只有10%人通過考試。第三步臨床考試,兩位專業教授坐在你的面前,一人接一人提問,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提問,沒有給你細思慢索的時間,也就是測試你基礎知識的牢固程度、思考問題的靈敏性、判斷分析綜合問題的能力。第一次考試我沒有通過,次年即1996年通過,取得全科醫生資格,即相當於我國從醫學院畢業的普通醫生的資格。但還不能獨自開業,如要取得開業執照,還得經過進一步的臨床訓練後,再向澳大利亞皇家醫學會提交申請。對了,講到這里,得介紹該澳大利亞皇家醫學會,該醫學會是一個全國性權威性醫學會,要取得會員資格,得經過澳大利亞著名的專家教授的嚴格的審查、嚴厲的考試(考試又分為口試與筆試),還得到醫院每科輪科兩年,還得到鄉下當鄉下醫生兩年以履行為民眾、為國家服務的義務等一系列訓練及考核後,才能取得該醫學會會員資格、才能獨立開業。在澳大利亞,來自海外的醫生,能取得專科或全科醫生資格已經很不容易。好多人奮斗到這一步便停止腳步知足而樂。可我這個人,個性好強。只有專科或全科醫生資格只能在公立醫院或私立醫院當醫生,如取得無條件營業執照而自己開業,全科醫生的收入是在上述醫院收入的五倍以上,至於專科醫生則是十倍以上。當然,收入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澳大利亞皇家醫學會無條件執業證書是檢驗從醫者水平、能力的試金石。在爭取澳大利亞皇家醫學會全科醫生無條件執業證書過程中,我到雪梨皇家醫院、老人病院、婦科、兒科、內外科醫院每科輪科兩年,接受系統的全科醫生訓練後,還到鄉下當了兩年鄉下醫生,履行為民眾、為國家服務的義務」。

十年的苦苦攻讀、苦苦奮斗,披荊斬棘地通過全科醫生考試後,再接受五年醫院全科醫生訓練又當了兩年鄉下醫生,2003年1月,李其芳完成了全科醫生的全部訓練,回到悉尼,經過皇家醫生會全科醫生考試後,於2004年終於拿到全科醫生無條件營業執照。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這個營業執照,浸潤了你17年心血與汗水,其其含金量比博士學位的含金量還高。雖然你當年沒有讀完博士學位,但就醫學知識的深度與廣度來說,你不是博士卻勝似博士。做為當年曾任過你的課的老師,我為有這樣的優秀學生而自豪」筆者贊賞道。

「可以說,為拿到這個營業執1988年9月,這是李其芳生命中的一個重要的轉析點。。。很多人都在摸著石頭過河。。。天道酬勤,17年心血與汗水,李其芳成功了!可以說,為拿到這個營業執照,我付出的心血、汗水比拿博士學位高出一倍以上。好多從國內來的醫生都誠懇地向我請教成功之道……」李其芳直言道。

十七個春秋,十七載苦鬥,從一個處於社會最低層的打工仔一步步奮斗到澳國社會的一等公民,李其芳實現了他當初的理想「工是要打,醫生也是要當的」。然而。這當中的甜酸苦辣難以言盡。有道是,有所得便有所失,因為埋頭讀書、苦苦奮斗,沒有多少時間陪伴妻女,前妻耐不住寂寞而紅杏出牆,以致他不得不面對婚姻破裂、家庭解體的痛苦……

有位哲人說過這樣一句話:「選擇越艱險崎嶇的道路,就可能擁有越迷人的風景」。悠悠歲月、漫漫人生,李其芳選擇的就是一條艱險崎嶇的道路,而他一路艱難跋涉、也一路喜收碩果。2001年,他到昆士蘭省北部鄉下農村當醫生時,發現那裡皮膚癌患病率較高,為此他把皮膚癌當作研究課題,應用精湛的外科技術為皮膚癌病人行切除手術。把病人視為親人的治病態度、甚高的治癒率,他受到當地民眾與醫療部門的贊許,一時名聲大振,也讓他感受了成功的喜悅。

拿到全科醫生無條件營業執照後,為了讓即將開設的診所能更好地為當地民眾服務,在對悉尼地區深入調研的基礎上,他選擇皮膚癌患病率較高的悉尼市北部——凌格,籌資開設了一所全科與皮膚癌診所,診所里除了他本人外,尚有兩個專科醫生、兩個本科醫生,開設了腸胃專科、婦產科、理療科、營養科、心理治療科。他的診所成為該地區設備先進、科目齊全的醫療中心,受到病人普遍歡迎,也得到當地醫療部門的好評,好多病人開車一百多公里聞名前來找他看病。開業伊始,每天接待的病人就有一百來人。
………………………………………………………………………………
采訪快結束時,筆者對李其芳說:「你是海外醫生移居澳洲的楷模,是中國人的光榮,也是令母校非常自豪的一位學子,你能否談談你的感想及對海醫的師弟師妹們說幾句話?」

「無論在哪裡,我說我是海南醫專畢業生,沒有一個人相信。因為好多國內名牌醫科大學畢業者都做不到我今天的成績。但是,我認為,不管在哪個院校畢業,大家的機會都是一樣。不要以為海醫畢業生就比別人低一等,有志者事竟成,只要你確定奮斗目標,敢於進取,勇於奮斗,海南醫學院同樣能出大才」

「你必須有一個發展平台,才能展現你的水平、你的能力,你必須善於從失敗中吸取進行教訓、從成功中得到激勵、從竟爭中成長……」

「澳洲每年都吸收幾百名有臨床經驗的工作人員來澳工作,這就給有志於在海外深造者提供機遇,當然,首先得打好醫學英文基礎。雖然奮斗過程艱難曲析,但我憑借自信的力量、堅韌的毅力一步步走過來。我希望我的師弟師妹們的道路比我順暢!」李其芳情真意切道。

當筆者熱情邀請他今年12月6日回校參加建校六十周年慶典活動時,他說:「我去年年底回國,參觀了母校新校,很受鼓舞。很想回去參加慶典活動,可12月正是診所一年中最忙的季節,恐怕難以脫身,不過,我會為母校校慶盡點綿薄之力」

雲淡風清的言語中,這位優秀學子對母校的感恩之情溢於言表。

2,
羅成先生除了具有江西商幫特有的經商性格以外,還善於揣摩消費者和員工的心理,迎合不同主顧的要求,羅成被馬來西亞星洲日報評為馬來西亞歷史上最年輕最出色的中國投資者之一,2006年在馬來西亞創辦馬來西亞東方學子留學有限公司(Eastudy Services Sdn. Bhd.)的時候,尚未滿23歲。先後被馬來西亞泰萊教育集團、雙威教育集團、亞太科技大學、英迪教育集團評為最佳策略合作夥伴,為馬來西亞與中國在教育領域的交流做出巨大的貢獻,率出提出了留學服務「B2C」即自助留學理念,也是馬來西亞國際教育管理有限公司的創辦人。以至於,馬來西亞高等教育部部長莫哈莫卡立毫不吝嗇地稱贊羅成是中國出口到馬來西亞最好的「產品」。經過3年的迅猛發展,馬來西亞教育聯盟已經成為馬來西亞最大的教育服務公司,通過與馬來西亞院校之間的合作,每年接待中國、印度尼西亞、奈及利亞、伊朗等上千名學生。2008年回國創業,創立上海成迪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一口通軟體開發有限公司和上海互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009年9月宣布首筆融資200萬美金進軍新加坡互聯網市場,打造新加坡第一中文門戶網站-華新網。2008年底開始運營的新加坡教育聯盟也佔領了中國留學新加坡十分之一的市場。羅成的自助留學理念開始深入人心,引領出國留學的新風尚,幫助無數中國學子實現留學夢想。2009年11月底,羅成與澳大利亞教育界名人創辦了澳大利亞教育聯盟,同時在澳大利亞珀斯設立澳大利亞代表處,將自助留學理念引進到澳大利亞留學市場。

在2009年出國留學服務機構年度評比中,羅成旗下的馬來西亞東方學子留學有限公司獲得「國際教育貢獻獎」榮譽,馬來西亞教育聯盟網創辦人羅成也獲得了中國留學領軍人物稱號。

⑧ 經核實後,有哪些名人入了外國籍

加入外國籍的中國演員們
明星更改戶籍名單:郎朗 中國香港 李雲迪 中國香港 章子怡 中國香港 胡軍 中國香港 湯唯 中國香港 劉璇 中國香港 李連傑 美國 陳凱歌 美國 陳紅 美國 劉亦菲 美國 陳沖 美國 鄔君梅 美國 顧長衛 美國 蔣雯麗 美國 寧靜 美國 王姬 美國 蔣大為 加拿大 徐帆 加拿大 陳明 加拿大 張鐵林 英國 斯琴高娃 瑞士 韋唯 德國 蘇瑾 紐西蘭、胡兵 泰國 許晴 日本。
為什麼影視界名人喜歡加入外國籍?
演戲生涯塑造了演員,演員塑造了藝術人生。藝術沒有國界,演員沒有祖國。[附] 部分加入外國籍的演員名單陳凱歌 美國 陳 紅 美國 劉亦菲 美國 陳 沖 美國 鄔君梅 美國 顧長衛 美國 蔣雯麗 美國 寧 靜 美國 王 姬 美國 張鐵林 英國 許 晴 日本 韋 唯 德國 胡 兵 泰國 蘇 瑾 紐西蘭 李連傑 新加坡 童安格 加拿大 蔣大為 加拿大 徐 帆 加拿大 陳 明 加拿大 沈小岑 澳大利亞 斯琴高娃 瑞士。
富豪、名人、官員家屬為何加入外國籍?
昨天,一份關於該片演員國籍的名單在網上流傳,網友紛紛熱議:非中國籍演員出演國慶獻禮大片,似乎有點不合適。不過,網上一份關於「你能接受中國明星加入外國國籍嗎?」的民意調查中也顯示,47.08%的人認為:「既然是中國明星,事業重心又在中國,還是保持中國國籍才原汁原味。」23.75%的人認為:「都是明星的私事,炒作沒有意義,我不關心。」而支持明星加入外國國籍的人只有6.59%。

⑨ 中國明星外國國籍一覽表

1、李連傑

李連傑(Jet Li),1963年4月26日生於北京市,華語影視男演員、導演、製作人 、武術運動員、商人。1971年進入北京什剎海體校,從而開始武術運動員的生涯,2009年6月,加入新加坡國籍。

1980年,李連傑在導演張鑫炎的邀請下出演動作電影《少林寺》,他在片中飾演武功高強、匡扶正義的武僧覺遠。1982年,該片在中國內地公映後引發社會關注,並以1毛錢的平均票價創下1.61億元的票房紀錄。

閱讀全文

與中國哪些名人在澳大利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