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澳大利亞特有的動物有哪些
短尾矮袋鼠、豪勛爵島竹節蟲、橙腹鸚鵡、鴯鶓、鴨嘴獸
1、短尾矮袋鼠(哺乳綱、有袋目、袋鼠科)
【分布范圍】:澳大利亞
【保護級別】:已被澳大利亞法律列為瀕危物種,並建立保護區
【基本情況】:是最小的袋鼠之一,體高不到60厘米。歷史上,短尾矮袋鼠有相當廣泛的分布,曾經遍布澳大利亞西南部整個沿海地區。
如今,短尾矮袋鼠僅限於在三個偏遠地區,其中只有一個實際上是在澳大利亞大陸,生活在圍繞城市珀斯的原始林區,最多數仍居於洛特尼斯島和鄰近的禿頭島。
2、豪勛爵島竹節蟲(昆蟲綱、有翅亞綱、竹節蟲目、竹節蟲科)
【分布范圍】:澳大利亞
【基本情況】:豪勛爵島竹節蟲成蟲長達15厘米,重達25克,一般雌蟲比雄蟲大。基於它們的體格及色彩,有「地上的龍蝦」(land lobsters)及「步行的香腸」(walking sausages)等別名。
3、橙腹鸚鵡(鳥綱、鸚形目、鸚鵡科)
【分布范圍】:澳大利亞
【保護級別】:列為華盛頓公約組織附錄一的一級保育類物種;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ver 3.1 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極危(CR)
【基本情況】:橙腹鸚鵡體長20厘米,體重45 - 50克 ,又名黃腹長尾鸚鵡,是澳大利亞特有的一種鸚鵡。雄鳥的上身呈鮮草綠色,下身黃色,腹部橙色。
4、鴯鶓(今鳥亞綱、鶴鴕目、鴯鶓科)
【分布范圍】:分布於澳大利亞大陸,但是在開闊地區比較常見,而在山地和茂密的森林等地比較罕見。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基本情況】:體高150-185厘米,體重30-45千克,壽命10年。以擅長奔跑而著名,是澳洲的特產,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鳥類,僅次於非洲鴕鳥,因此也被稱作澳洲鴕鳥。成年雌性比雄性大。
5、鴨嘴獸 (原獸亞綱、單孔目、鴨嘴獸科)
【分布范圍】:澳大利亞東部地區和塔斯馬尼亞州
【保護級別】:澳大利亞政府己制定保護法規;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
【基本情況】:成年鴨嘴獸長度有40~50公分,重量雌性在700~1600克之間,雄性在1000~2400克之間。鴨嘴獸棲息在河流、湖泊中,平時喜穴居水畔。
常把窩建造在沼澤或河流的岸邊,洞口開在水下,包括山澗、死水或污濁的河流,湖泊和池塘。它在岸上挖洞作為隱蔽所,洞穴與毗連的水域相通。
以上僅列舉部分。總之,澳大利亞被稱為「世界活化石博物館」。據統計,澳大利亞有植物12000種,有9000種是其他國家沒有的;有鳥類650種,450種是澳大利亞特有的。全球的有袋類動物,除南美洲外,大部分都分布在澳大利亞。
『貳』 澳大利亞的動物有哪些
1、袋鼠
袋鼠是一種屬於袋鼠目的有袋動物,主要分布於澳大利亞大陸和巴布亞紐幾內亞的部分地區。
其中,有些種類為澳大利亞獨有。不同種類的袋鼠在澳大利亞各種不同的自然環境中生活,從涼性氣候的雨林和沙漠平原到熱帶地區。袋鼠是跳得最高最遠的哺乳動物。
鴯鶓終生配對。每窩產7-10枚暗綠色卵,卵長13厘米。在地面上築巢。雄鳥孵卵約60天。體上有條紋的幼雛出殼後很快就能跟著成鳥跑。特別的氣管結構在繁殖期可發出巨大的隆隆聲。
『叄』 澳大利亞有什麼動物
澳大利亞動物有:袋鼠、考拉、鴨嘴獸、澳洲鴕鳥、袋熊等等。
1、袋鼠
袋鼠無疑是澳大利亞特有的最顯著和標志性的動物,它們在澳大利亞的數量比人類還多。利用它們強大的後腿,一次可以跳15英尺的距離。袋鼠是澳大利亞的國家象徵,唯一一種以跳躍為主要運動方式的哺乳動物。
2、考拉
考拉通常生活在桉樹林中,它們有灰色或棕色的毛皮。它們可以在沒有水的情況下生活很長時間,它們大部分的水分需求都是從吃的桉樹葉中獲取的。該物種長約60厘米至85厘米,重約14公斤。
3、鴨嘴獸
到目前為止,鴨嘴獸是澳大利亞最奇怪的動物,它們非常罕見,只在澳大利亞東部發現。雄性鴨嘴獸的腿上有產生毒素的腺體,但這對人類來說並不致命。在野外,鴨嘴獸的壽命約為12年,然而,在圈養中,它的壽命為17年。體重介於0.7至2.4公斤之間,雄性的平均長度約為50厘米,而雌性的體型較小,平均總長度為43厘米。
4、澳洲鴕鳥
這種不會飛的生物原產於澳大利亞,可能會長到6英尺高。生活在森林地區和草原上,可以超過40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奔跑,身體上覆蓋著棕色羽毛,小翅膀使它們在運行過程中保持穩定。它們有兩個眼瞼,一個用來眨眼,另一個用來防止灰塵和沙子進入眼睛。這個物種是雜食性的,既吃植物又吃動物。有時它們還吞下小鵝卵石和岩石以加速消化。
5、袋熊
這種外表獨特的動物生活在澳大利亞東南部的草原和山區,大小在2.5到3.5英尺之間,它們挖1米深的洞,晚上才外出覓食。喜歡群居,該物種是食草動物,喜歡吃草、根、灌木、苔蘚和樹皮。可以跑每小時40英里,但只能短距離跑。袋熊的平均壽命在野外是5年,在圈養中是30年。
『肆』 歸納日本 澳大利亞 巴西 美國 俄羅斯 印度的地理知識點
1、東亞島國:日本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部,領土由北海道、本州(最大)、四國和九州四個大島及附近的3900個島嶼組成。首都是東京。 2、多山的地形:
�7�6、地形特點:以山地丘陵為主(佔3/4),平原面積狹小(關東平原最大)。 �7�7、日本多火山、地震。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P20圖7.5
A、日本為什麼多火山、地震?從板塊構造學說來說,日本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也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
B、火山能帶給人們災難,但是在非活動期間,可以為人類造福嗎?火山爆發後沉降下來的火山灰是肥沃的土壤,有利於農業生產,火山在非活動期間,可以開辟為旅遊地和地學科研基地。
�7�8、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這對日本的漁業、造船業、海上運輸、對外經濟聯系十分有利。 3、溫濕的氣候(北部——溫帶季風氣候.南部——亞熱帶季風氣候)→海洋性特徵明顯。 4、發達的經濟:
�7�6、加工貿易型經濟:原料燃料依靠進口,產品依靠出口。 �7�7、日本工業分布: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狹長的地帶。
原因:多優良港口,交通便利。有利於進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業產品;而且這里也是城市和人口集中地,是國內最大的消費地。P23圖7.13及表格。 �7�8、日本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有利條件:日本有豐富的人力資源,較高的科學技術水平,島國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等有利條件,進口原料,出口工業產品,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不利條件:日本地域狹小,資源貧乏,需要從國外進口,經濟對外依賴嚴重。世界一旦發生經濟危機,必然使日本的經濟受到沉重的打擊。 5、東西方兼容的文化
�7�6、日本民族構成單一,大和民族占絕對優勢。 �7�7、日本文化具有東西方兼容的典型。
�7�8、日本的文化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中國與日本的文化交流源遠流長
1、概況:(P35圖7.34)位置――亞洲南部,三面臨海,大部分地區地處 熱帶和亞熱帶。
印度是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目前人口超過十億,居世界第二位。恆河是印度的母親河。印度人屬於白色人種。
2、 印度人口眾多對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的壓力:印度的自然資源總量
較多,但由於人口較多,使印度無論是人均自然資源佔有量,還是人均鋼產量和糧食產量與世界平均水平相比,都有較大差距。所以說人口的過度增長對一個國家的資源、環境及經濟發展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4
3、印度的地形特點:(P35圖7.34)自南向北明顯的分為三部分:北部山 地:喜馬拉雅山;中部平原:恆河平原;南部高原:德干高原。
3、 印度的氣候特點: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熱帶季風氣候特點:全年高 溫,分旱雨兩季(旱季10月-次年5月;雨季6-9月)。
月份 風向
對降水的影
響
一月 東北風(陸地→海洋) 少,旱季 七月 西南風(海洋→陸地) 多,雨季
5、印度的水旱災害頻繁:受季風影響,,尤其受到西南風變化的影響:(P37圖7.38\7.39\7.40) 水災 旱災 西南風的變化 來得早、退得晚、風力強盛 來得晚、退得早、風力
不足
6、水稻和小麥是印度主要的糧食作物,二者的產量均居世界前列。 自給有餘的糧食生產歸功於印度的「綠色革命」。
7、印度小麥、水稻的分布與地形和降水量分布的關系:(P38-39圖7.41-42)
農作物 分布地區
地形 降水 水稻 東北部半島沿海地區 平原 多 小麥
德干高原西北部恆河上游
高原、山地
較少
8、印度的工業特點:
印度最大的麻紡織中心――加爾各答;最大的麻紡織中心――孟買
工業部門 分布中心 資源條件 工業分布與原料的關系 鋼鐵工業 加爾各達 煤、鐵、錳 工業中心都接近原料產地,即就近原則,這樣的
工業布局,可以節省運費、降低成本,所以建立工廠要建在原料產地或者靠近消費市場。 棉紡織業 孟買、新德里、班加羅爾
棉花
麻紡織業
加爾各達 黃麻
9、印度在原子能、航天、計算機軟體等高科技領域也有一定成就。軟體居世界第二位。因此發展中國家並不是什麼落後的。
第四節、俄羅斯
1、面積最大的國家:
�7�6、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面積1700餘萬平方千米),世界唯一地跨歐亞兩大洲。俄羅斯屬於歐洲。
�7�7、地理位置:亞洲北部,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西北臨波羅的海,西南部裏海,南與中國、蒙古、哈薩克相鄰。 2、地形:(P41圖7.45)
�7�6、地形特點:地勢東高西低,地形以平原為主。附:主要的地形區
5
西 俄羅斯 東 東歐平原 伏爾加河 烏拉爾山 西西伯利亞平原 葉尼塞河
中西伯利亞高原 勒
拿河 東西伯利 亞山地
�7�7、河流:伏爾加河,流經東歐平原,注入裏海,歐洲最長河。
�7�8、貝加爾湖,世界最深的湖泊(最深處1600多米)。
4、 氣候:大部分地區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特點:冬季漫長而寒冷,夏 季短促而溫暖)。P43圖7.46
5、 自然資源豐富,重工業發達:P44圖7.48
�7�6自然資源豐富:森林資源(有世界最大的亞寒帶針葉林);礦產資源(秋明油田和第二巴庫油田、庫爾斯克鐵礦、庫茲巴斯煤礦)。
�7�6、俄羅斯是一個以重工業為主的工業大國,但輕工業薄弱。工業主要分布在歐洲。
�7�7、四大工業區:P44圖7.48①、聖彼得堡工業區;②、莫斯科工業區; ③、烏拉爾工業區;④、新西伯利亞工業區(亞洲). �7�9、主要城市:
①、首都莫斯科:全國最大城市和綜合性工業中心,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有著名的紅場、克里姆林宮。
②、聖彼得堡:第二大城市,臨波羅的海;③、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臨太平洋;④、摩爾曼斯克:臨北冰洋(終年不凍,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⑤、目前,俄羅斯的航空航天技術、核工業技術、深海探測技術、遙感技術和生物技術等領域居世界領先地位。 7、發達的交通P46圖7.50
交通部門齊全,鐵路、公路、航空、內河、海洋和管道運輸,尤其是管道和鐵路運輸。但交通運輸線在歐洲部分和亞洲部分地區分布不平衡:①、歐洲部分鐵路網非常密集,以莫斯科為中心呈放射狀。②、亞洲部分鐵路網比較稀疏,但有一條非常重要的鐵路西伯利亞大鐵路,它橫跨亞歐大陸,又被成為是亞歐大陸橋。
1、位置、范圍、面積:
�7�6、地理位置:西北與亞洲相鄰,東臨太平洋,西臨印度洋,南與南極洲相望,是獨自佔有一個大陸的國家。
�7�7、南回歸線橫穿澳大利亞的中部,位於五帶中的熱帶和南溫帶。
�7�8、領土組成:澳大利亞大陸、塔斯馬尼亞島等。面積居世界第六位。
2、世界活化石的博物館:
為什麼只有在澳大利亞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呢?澳大利亞大陸早在6500萬年前與其他大陸分離,孤立於南半球的海洋上,生物進化緩慢,又缺少天敵,保存了很多古老的物種。如跳遠名將-袋鼠;澳洲懶漢-考拉(樹熊);長跑運動員-鴯鶓;卵生哺乳動物-鴨嘴獸。 3、騎在羊背上的國 P75圖8.38
�7�6、地形:地勢低平。地形自西向東明顯地分三部分: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東部是山地。 澳大利亞農牧業分布於地形的關系:澳大利亞粗放牧羊帶和牧牛帶分布在西部、中部、北部地區,而東南部和西南部沿海是混合農業帶,東南部、西南部沿海地區平原既適合牧羊又適合發展耕作業,而且在時間上不會發生沖突。
�7�7、氣候:南回歸線橫穿澳大利亞的中部,位於五帶中的熱帶和南溫帶,因此氣候以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為主。P76圖8.39
澳大利亞農牧業分布與氣候的關系:澳大利亞中部、西部和北部地區為廣大的熱帶沙漠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區,較為乾燥,適宜牲畜過冬和繁殖,東南部溫帶海洋性氣候、西南部的地中海式氣候也同樣適宜耕作業。
�7�8、澳大利亞70﹪以上的羊只,集中在東南部和西南部的混合經驗地帶,其他廣大地區放養的羊只相對較少,原因是澳大利亞西部高原廣闊的地區分布了大面積的沙漠,沒有辦法發展農牧業,形成了一個大面積的農業空白區域;而東南部和西南部地區,地勢低平,氣候濕潤,雨熱條件好,既有利於小麥的種植,又有利於養羊業的發展,形成了綿羊和小麥的混合經營帶。�7�9、澳大利亞出口的主要農牧產品:羊毛、牛肉、小麥。
�7�0、澳大利亞養羊業的發展條件:a草原肥美,分布廣;b地下水豐富;c氣候乾燥,適於綿羊繁殖;d羊群無天敵
1、位置、范圍、面積:
�7�6、地理位置:西北與亞洲相鄰,東臨太平洋,西臨印度洋,南與南極洲相望,是獨自佔有一個大陸的國家。
�7�7、南回歸線橫穿澳大利亞的中部,位於五帶中的熱帶和南溫帶。
�7�8、領土組成:澳大利亞大陸、塔斯馬尼亞島等。面積居世界第六位。
2、世界活化石的博物館:
為什麼只有在澳大利亞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呢?澳大利亞大陸早在6500萬年前與其他大陸分離,孤立於南半球的海洋上,生物進化緩慢,又缺少天敵,保存了很多古老的物種。如跳遠名將-袋鼠;澳洲懶漢-考拉(樹熊);長跑運動員-鴯鶓;卵生哺乳動物-鴨嘴獸。 3、騎在羊背上的國 P75圖8.38
�7�6、地形:地勢低平。地形自西向東明顯地分三部分: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東部是山地。 澳大利亞農牧業分布於地形的關系:澳大利亞粗放牧羊帶和牧牛帶分布在西部、中部、北部地區,而東南部和西南部沿海是混合農業帶,東南部、西南部沿海地區平原既適合牧羊又適合發展耕作業,而且在時間上不會發生沖突。
�7�7、氣候:南回歸線橫穿澳大利亞的中部,位於五帶中的熱帶和南溫帶,因此氣候以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為主。P76圖8.39
澳大利亞農牧業分布與氣候的關系:澳大利亞中部、西部和北部地區為廣大的熱帶沙漠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區,較為乾燥,適宜牲畜過冬和繁殖,東南部溫帶海洋性氣候、西南部的地中海式氣候也同樣適宜耕作業。
�7�8、澳大利亞70﹪以上的羊只,集中在東南部和西南部的混合經驗地帶,其他廣大地區放養的羊只相對較少,原因是澳大利亞西部高原廣闊的地區分布了大面積的沙漠,沒有辦法發展農牧業,形成了一個大面積的農業空白區域;而東南部和西南部地區,地勢低平,氣候濕潤,雨熱條件好,既有利於小麥的種植,又有利於養羊業的發展,形成了綿羊和小麥的混合經營帶。�7�9、澳大利亞出口的主要農牧產品:羊毛、牛肉、小麥。
�7�0、澳大利亞養羊業的發展條件:a草原肥美,分布廣;b地下水豐富;c氣候乾燥,適於綿羊繁殖;d羊群無天敵
『伍』 澳大利亞的主要出口和進口產品
分商品看,礦產品、貴金屬及製品和動物產品是澳主要出口商品,2019年全年出口額分別佔澳大利亞出口總額的62.4%、6.6%和5.8%,為1697.8億美元、180.2億美元和158.8億美元,分別增長10.9%、11.8%和8.5%。另一主要出口產品植物產品出口下降15.9%,在出口中的份額已降至第六位。此外,化工產品和賤金屬製品出口也出現下降。
機電產品、運輸設備和礦產品是澳大利亞進口的前三大類商品,2019年全年合計進口1137.1億美元,佔澳大利亞進口總額的53.2%。澳主要大類進口產品進口全線下降,其中礦產品進口下降11.6%,賤金屬及製品進口下降11.7%,運輸設備進口下降7.9%,推動總體進口降幅達到6.0%。
2019年澳大利亞進口商品統計
『陸』 澳大利亞兔子
澳大利亞兔子多, 講的是野兔. 澳大利亞在成為英國殖民地之前是沒有兔子的, 是英國殖民者將兔子帶到這片大陸來並進行養殖. 剛開始只是監獄和少量自由民自給自足, 後來有兔子逃離飼養地到達野外, 由於沒有大型食肉動物等天敵, 兔子繁殖失控, 泛濫成災, 嚴重威脅到當地生物的生存環境. 到19世紀末時, 有些地區的野兔數量已經多到使當地農作物減產的地步.之後澳政府採取行動,修建防護網, 將兔子集中活動的區域與農業帶分割開來. 比如在西澳大利亞洲,就有一條著名的rubbit proof fence,既兔子防護網, 貫穿西澳洲中部, 全長達數千公里, 足以和長城媲美, 同時還鼓勵當地獵人獵兔.
現在見不到澳大利亞出口兔肉,一是因為澳大利亞政府加強了對武器管理的嚴格程度, 可以接觸到槍支的人愈來愈少; 二是隨著城市化的發展, 鄉村人口銳減, 有些地方甚至出現了"鬼鎮",叫ghost town, 既村民都去大城鎮工作居住, 小鎮被廢棄, 只有一大堆破舊房子而沒有人.人兔征地現象有所減少; 三來現在獵兔不掙錢, 野外生活條件太惡劣,老獵人去世,年輕的沒人願意干; 四來經過幾十年的治理, 兔子總數成下降趨勢,土著野生動物數量增加, 兔子對環境的威脅也大大減小了.
其實我在澳大利亞住了快三年了, 也去過不少餐館, 從來就沒見過兔肉這道菜. 澳大利亞的飲食文化來自英國, 英國人傳統上吃牛羊豬肉, 不吃兔肉. 兔肉和袋鼠肉一樣, 都是很健康的肉製品, 可澳大利亞人比較笨也比較懶, 不會吃兔肉. 有亞洲人特別是中國人吃兔肉都好幾千年了, 澳大利亞人一聽都覺得咱們殘忍, "屠 / 殺 可愛的小生靈", 就像他們批評我們吃狗肉一樣. 其實是他們文化底蘊低, 沒見過世面罷了. 我還覺得圓滾滾的小豬和憨厚的大牛很可愛呢, 怎麼你們還吃呢? 說不過去啊.
『柒』 澳大利亞代表性動物是什麼
澳大利亞代表性動物是鴯鶓。
鴯鶓,鳥綱鴯鶓科唯一物種,體高150-185厘米,體重30-45千克,壽命10年。擅長奔跑,是大洋洲的特產,世界上第二大鳥類,僅次於非洲鴕鳥,因此也被稱作澳洲鴕鳥。成年雌性比雄性大。
鴯鶓形似非洲鴕鳥而較小,屬於平胸總目,沒有龍骨,嘴短而扁,羽毛灰色、褐色或黑色,長而捲曲自頸部向身體的兩側覆蓋。翅膀退化,完全無法飛翔。翅膀比非洲鴕鳥和美洲鴕鳥的更加退化,足三趾,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鳥種之一。
棲息於澳洲森林,草原和沙漠地帶,以樹葉和野果為食。鴯鶓是澳大利亞的國鳥。
生活習性:
鴯鶓喜愛生活在草原、森林和沙漠地帶,全身披著褐色的羽毛,擅長奔跑,時速可達69千米,並可連續飛跑上百公里之遙。鴯鶓雖有雙翅,但同鴕鳥一樣已完全退化,無法飛翔。軀干、翼被覆纖細的粗發狀羽毛,呈灰褐色。以野草、種子、果實等植物及昆蟲、蜥蜴等小動物為食。它能泅水,可以從容渡過寬闊湍急的河流。
『捌』 澳大利亞開始出口袋鼠肉,袋鼠為何在澳大利亞泛濫
不是所有的國寶級動物,都像我們國家的大熊貓一樣,生育慾望低下的。不想生寶寶,種群數量就難以發展起來。
雖然澳大利亞指望著通過出口袋鼠肉來控制袋鼠的數量,但很多國家目前還沒有批准食用袋鼠肉,袋鼠肉也不如一般的肉類受歡迎。
『玖』 從澳大利亞帶什麼動物
ca都是廢話騙分的,袋鼠卡拉帶不了,人家的國寶,合咱的大熊貓是的,帶點品牌東西回來吧
『拾』 澳大利亞的主要資源及出口產品。
【工業】澳大利亞的工業以礦業、製造業和建築業為主。2004/2005財年礦業產值340.42億澳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1%。製造業產值883.24億澳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0.6%。建築業產值537.12億澳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5%。
【農牧業】澳大利亞農牧業很發達,農牧業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位置,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國。2004/2005年度,農牧業產值達231 .68億澳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8%;農牧業用地4.4億公頃,佔全國土地面積的57%。2004年農牧業就業人數34.6萬人。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油籽、棉花、蔗糖和水果。
【服務業】服務業是澳大力亞經濟最重要和發展最快的部門,2004/2005年度,服務業產值5954.46億澳元,佔澳國內生產總值的65.3%,就業人數699萬人,佔全部就業人數的74%。服務業中產值最高的行業是房地產及商務服務業、金融保險業,分別占服務業總產值的10.3%和8%。1997-1998年度至2002-2003年度的5年間,服務業實際增長22%,其中房地產及商務服務業增速最快,分別比5年前實際增長31%,年均增長率為6%。其次是通訊服務業,實際增長29%,年均增長率為6%。增長最慢的行業是教育,實際增長9%。
【對外貿易】澳大利亞對國際貿易依賴較大。2004/2005財年澳外貿總額3501.5億澳元,約佔GDP的42%,同比增長12.7%。貿易逆差為255億澳元,同比減少14億澳元。其中出口額1623.08億澳元,進口額1878.42億澳元。出口總額中,商品出口約佔76%,服務貿易出口占約24%。澳大利亞與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關系。2004/2005年度,澳主要貿易夥伴依次為日本、中國、美國、韓國、紐西蘭、新加坡、英國、德國、中國台灣地區和泰國。
【自然資源】澳大利亞的礦產資源、石油和天然氣都很豐富,礦產資源至少有70餘種。其中,鉛、鎳、銀、鉭、鈾、鋅的已探明經濟儲量居世界首位。澳是世界上最大的鋁土、氧化鋁、鑽石、鉛、鉭生產國,黃金、鐵礦石、煤、鋰、錳礦石、鎳、銀、鈾、鋅等的產量也居世界前列。同時,澳大利亞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煙煤、鋁土、鉛、鑽石、鋅及精礦出口國,第二大氧化鋁、鐵礦石、鈾礦出口國,第三大鋁和黃金出口國。已探明的有經濟開采價值的礦產蘊藏量:鋁礬土約31億噸,鐵礦砂153億噸,煙煤5110億噸,褐煤4110億噸,鉛1720萬噸,鎳900萬噸,銀40600噸,鉭18000噸,鋅3400萬噸,鈾61萬噸,黃金4404噸。澳原油儲量2400億公升,天然氣儲量13600億立方米,液化石油氣儲量1740億公升。森林覆蓋面積占國土的20%,天然森林面積約1.55億公頃(三分之二為桉樹),用材林面積122萬公頃。澳漁業資源豐富,捕魚區面積比國土面積還多16%,是世界上第三大捕魚區,有3000多種海水和淡水魚以及3000多種甲殼及軟體類水產品,其中已進行商業性捕撈的約600種。澳最主要的水產品有對蝦、龍蝦、鮑魚、金槍魚、扇貝、蚝、牡蠣等。
【旅遊業】旅遊業是澳大力亞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2002/2003年度,旅遊業產值達320億澳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 4.2%。近10年來,海外遊客來澳人數總體呈上升趨勢,但仍只佔澳旅遊業產值的約四分之一,國內遊客仍是旅遊業的主導。2003年度,澳接待海外遊客474.59萬人次,收入167億澳元,約佔澳出口收入的11%。澳旅遊資源豐富,著名的旅遊城市和景點有悉尼、墨爾本、布里斯班、阿德雷德、珀斯、大堡礁、黃金海岸和達爾文等。
【馳名特產】澳大利亞特產包括澳寶(Opal, 澳大利亞特產寶石)、羊皮、牛皮、綿羊油、葡萄酒(紅酒和白酒)、動物玩具、原住民藝術作品、藝術畫作等。澳大利亞的商店一般都接受國際主要的信用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