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澳大利亞 > 澳大利亞下界選舉是什麼時候

澳大利亞下界選舉是什麼時候

發布時間:2022-08-27 03:17:34

A. 澳大利亞下界總理

目前來看反對黨(自由黨)領袖艾伯特的呼聲最高,現任女總理吉拉德(工黨)目前民意支持率較前者低一些,當然具體要明年大選以後才知道,這個沒有內定的。

B. 澳大利亞的政治體制是什麼體制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澳大利亞是英聯邦成員國之一,是兩院制的民主政治的國家體制。政治機構和習慣沿襲西方的民主傳統,實行兩院制的議會制度。參議院有76席,每一州12席及兩個領地各2席,每隔三年通過公民投票選舉一半的議員,議員任期六年。眾議院則有148席,按照各州比率通過公民投票選舉產生,議員任期三年,每一州的代表至少5名以上。在眾議院中佔多數的黨或多黨聯盟將組成政府,提供總理和各部部長人選。政府部長必須是議員。
內閣是政府制定政策的主要機構,它由總理主持,部長中約有一半是內閣成員。內閣會議不拘形式,秘密舉行。內閣的決定通過行政委員會批准後便具有法律效力。行政委員會是由總督主持的一個程序性的組織機構。雖然所有部長都是行政委員會成員,但通常只有兩、三個部長出席會議。
澳大利亞主要有四大政黨是:澳大利亞工黨、澳大利亞民主黨、澳大利亞自由黨和國家黨。各黨都主張實行法治,支持維護議會民主和個人自由(包括言論、宗教和結社自由)。這些政黨在議會中站決大多數席位。他們在議會中對國家政策提出不同的政見,進行表決與否決。
澳大利亞設有總督,是英女王的伊麗莎白二世代表。她的作用是在議會和總理在國家重大問題發生嚴重分歧又必須盡快作出決定時,進行調解或作出決定。近幾年澳大利亞民眾也在嘗試實現獨立的共和制,以省去設立總督府及每年負擔英皇家巡遊澳大利亞所需的費用。但民眾的調查顯示,更多的澳大利亞人更習慣於現行的制度,認為現行制度有利與限制集權與國家的安定。目前獨立的共和制的陣線還在繼續在年青一代人的努力中。
目前澳州聯邦分為六個州及兩個領地, 國家分聯邦、州(領地)、地方政府三級管理。
澳大利亞議會(立法機構)和政府負責處理涉及全國利益的所有事務。六個州政府和州立法機構補充聯邦政府的活動(北部地區和澳大利亞首都直轄區同各州的情況類似,在很大程度上實行自治)。
各地方政府的權力和職責不盡相同。一般說來,它們負責城鎮規劃;管理公園、娛樂場所、游泳池、公共圖書館和社區中心;公路、街道和橋梁的建築與維修;供水、污水和排水系統;公共健康與衛生;建築監督,度量衡和其他規章。
憲法規定,澳大利亞的司法權屬於澳大利亞高等法院和澳大利亞議會建立的其他法院。議會建立了澳大利亞聯邦法院和澳大利亞家庭法院,負責處理聯邦法專門規定的一些領域中的案件。此外,州法院在某些領域被授予聯邦司法權。所有州、首都直轄區和北部地區都有自己的法院系統。
澳大利亞執法職責由聯邦、州和北部地區的警察共同履行。各地警察獨立地維護本州或本地區的法律。但是他們之間和各政府之間也進行許多正式和非正式的合作c澳大利亞聯邦警察署和國家滅罪局是聯邦政府的主要執法機構. 今日的澳大利亞在"自由,民主,公正,寬容"的原則下,提倡多元文化政策,鼓勵各民族社區的繁榮發展。

C. 澳大利亞大選結果

澳大利亞聯邦第43屆議會28日召開首次會議。在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弗蘭奇的見證下進行宣誓就職,出席者包括全體參議員和眾議員。在議員們的支持下,工黨提名的詹金斯繼續擔任眾議院議長。

澳大利亞總督布萊斯強調,新政府要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加強稅收、養老金和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同時要採取措施確保經濟依然強勁發展。她說,這次大選顯示了民主的活力。澳大利亞不但有女總督,而且誕生了第一位女總理,是歷史性變化。

在首都堪培拉28日還舉行了由原住民社區居民主持的歡迎來到澳大利亞的儀式,總理吉拉德、反對黨領導人阿博特和議員們一起出席。原住民長者身著傳統服裝發表演說,希望看到國家團結和諧,促進充滿生機的澳大利亞文化與其他文化共同發展。

這次大選投票選舉後,朝野兩黨均未勝出,形成「懸峙議會」,工黨最後靠獨立議員和綠黨議員的支持,贏得76議席組成少數派政府,議會終於召開會議

D. 澳大利亞總統選舉間隔

澳大利亞 紐西蘭 加拿大 ,這三個國家都沒有總統,國家元首是英國女王,政府首腦是總理。
澳大利亞四年舉行一次大選。

E. 美國總統,英國首相,加拿大總理和澳大利亞的總理都是幾年進行一次選舉啊

美國4年,英國5年,加拿大5年, 澳大利亞5年
美國總統(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是美利堅合眾國的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同時也是美國行政部門的最高領袖與三軍統帥。美國總統一職根據1788年通過的美國憲法而設立,第一任總統於1789年上任。第22修正案規定,美國總統每屆任期為4年,最多可以連任一屆。

英國大選必須在每次國會任期開始之前舉行。國會最長的任期為5年,前後兩次大選的間隔應超過競選活動和新國會組建的時間之合(通常為5至8周)。實際的大選可在5年任期之前的任何時間舉行。5年任期從大選之後的第一次國會會議開始計算。大選時間的選擇在於在任首相的決斷。此項決定通常具有政治性目的,即如果政府廣受好評,它通常在掌權約4年之後「要求」舉行大選,以達到掌權時間的最大化。

首相請求君主使用皇家公告的方式(Royal Proclamation)解散國會。公告同時要求公布各個選區請求大選的正式大選文書(Writs of Election)。大選將在公告發布之日起17個工作日之後進行。

從1935年起,每屆大選都在周四舉行。1945年至2001年的16次大選中,在10月舉行的有4次,6月也有4次,5月有3次,2月有2次。

英國內閣將在大選之前強制隔離。在大約6周的時間里,政府各部門不允許同公眾就任何新的或有爭議的政府動議(如改革動議、行政和立法變化等等)進行交流。

F. 澳大利亞的政體和國家結構形式

澳大利亞聯邦是全球地理面積第六大國家、大洋洲最大國家。其國境東南鄰近紐西蘭,西北鄰近印度尼西亞,北邊靠近巴布亞紐幾內亞、西巴布亞和東帝汶。

「澳大利亞」一詞源於拉丁語「未知的南方大陸」(terra australis incognita)。其所在的地理學位置通常稱作澳大利亞大陸,是地球上最小的大陸板塊。其人民平均擁有國土面積乃世界最廣國家之一,經濟成就亦屬世界高度發達國家。國民生活水平很高,經濟的主要重點是高效率的能源和畜牧業。

澳大利亞有多樣的自然景觀,包括迷人的熱帶雨林、別稱「紅色中心」的乾燥貧瘠的沙漠,白雪皚皚的山峰、綿羊遍布的牧場、及引人入勝的海濱,和馳名遐邇的自然遺產大堡礁、烏魯汝。在每年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評選中,澳大利亞名列前茅的城市數目在全球國家之先。澳大利亞人均壽命排名世界第三,僅次於日本、香港。

澳大利亞在五萬年前已有人類蹤跡,如今澳大利亞原住民的祖先當時從東南亞移來。17世紀後,歐洲的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蘭人、法國人為了尋找香料而陸續到達。1768年,英國庫克船長乘「奮進號」由英國前往大溪地。1770年,英國正式宣布擁有澳大利亞主權。1788年1月26日,英國航海家亞瑟·菲利普率領首批移民定居悉尼,並升起英國國旗,澳大利亞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1797年,麥卡瑟(John Macarthur)由好望角引進美麗諾羊,澳大利亞畜牧業開始快速發展。

1901年1月1日,澳大利亞各殖民區改制為州,組成澳大利亞聯邦,成為大英帝國的聯邦或自治領,歸類為君主立憲制國家。依其聯邦法律,英國君主是其國家元首,即「澳大利亞君主」。1914至1918年,澳大利亞參與主戰場在歐洲大陸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因此也是戰勝國之一。1927年,首次澳大利亞聯邦會議在堪培拉臨時國會大廈舉行,從此澳大利亞走向政治獨立。1931年,澳大利亞取得內政外交的獨立自主權,成為英聯邦的獨立國家。1933年,西澳公投通過脫離英國而獨立,但聯邦國會否決之。1956年,澳大利亞舉行第一次的墨爾本奧運,此亦是英國本土外的英聯邦國家首次。1967年,國會以全民公投廢除對原住民的法律歧視,這是白人移居澳大利亞後的第一次改變。

1986年,英王伊麗莎白二世前往澳大利亞簽署《與澳大利亞關系法》,規定澳大利亞最高法院擁有終審權,英國法律不再對澳大利亞有效。澳大利亞正式脫離英國而成為獨立國家。1999年,澳大利亞舉行全民公投,決定是否改采共和體製取代現有君主立憲制,並直選總統為國家元首,但被否決。2007年12月,工黨領袖陸克文上任,宣布將再舉行類似公投來改變現行體制並直選總統。。2008年3月,陸克文在多名原住民代表、國會議員和社會賢達的見證下,於聯邦國會向原住民三聲道歉,代表政府向原住民為「失竊的一代」和有損原住民族文化的政策鄭重道歉。

澳大利亞政治體制是聯邦制度,設立一個聯邦議會、六個州議會、兩個代表理事會。國家元首為英國女王和女王的代表澳大利亞總督,後者依據行政委員會的意見處理政務。名義上,內閣施政必須總督批准才有法律效力,但聯邦政府總理和其內閣實際擁有大多數國家權利。

目前澳大利亞實行類似英國的西敏制,聯邦下議院有150個議席,每三年選舉一次。上議院代表各州利益,具有立法審議權,任期六年(註:首都和北方領地的上議員任期是三年)。澳大利亞選舉是義務投票制,公民年滿十八周歲必須參與投票選舉,原住民可以自由選擇是否選民登記和投票。

議會有執政黨和反對黨,最大黨為澳大利亞自由黨-澳大利亞國家黨聯盟和澳大利亞工黨。2007年12月,工黨領袖陸克文打敗前總理自由黨領袖霍華德贏得大選。贊成徹底脫離英聯邦獨立的聲音則來自兩個小黨-澳大利亞綠黨和澳大利亞民主黨。

澳大利亞聯邦的政體為君主立憲制和內閣制。現任英國女王伊莉沙白二世也是澳大利亞女王及澳大利亞國家元首。澳大利亞總督代表女王行使權力,有權解散國會,但實務上僅在總理建議下為之。歷史上最著名的憲政危機發生在1975年。

政府三大體系如下:

立法權:在聯邦議會(Parliament)。由上議院(The Senate)、下議院(House of Representatives)組成。
行政權:在內閣。成員有總理、各部會首長和各州州長。總督由內閣提名。
司法權:在最高法院和其他聯邦法院、州法院。
下議院目前共150個席位,基本以各個州人口數分配,實行單一選區制。上議院席位則無關人口數,每州12席,北方領地和首都特區各只2席,共76席。兩院每三年改選一次。下議員任期三年,上議員任期六年,故後者每次只改選半數。下議院多數黨組成聯邦內閣,其黨魁為聯邦總理。

G. 1901年澳大利亞法律發生了什麼變化

1901年5月9日,第一屆聯邦議會啟動,迄今已進行41次眾議院選舉;最新一屆聯邦大選發生在2004年10月。
1901年1月1日,澳大利亞各殖民區改制為州,組成澳大利亞聯邦,成為大英帝國的聯邦或自治領,歸類為君主立憲制國家。依其聯邦法律,英國君主是其國家元首,即「澳大利亞君主」。
1901年,澳大利亞建立聯邦後在移民政策上推行「白澳政策」。
1901年澳大利亞聯邦成立時指定的第一部法律,就延續了19世紀針對亞洲移民尤其是針對華人的種族歧視規定。

H. 澳大利亞總理幾年選舉一次謝謝!!

一般3年一次,不過現在澳大利亞局勢不穩,隨時都有可能大選,和日本,加拿大比較類似,吉拉德也是隨時可能下台。

I. 澳大利亞經歷了多次戰爭之後,戰後澳大利亞是如何重建的

約翰·柯亭在抗日戰爭勝利前夕去世時,澳大利亞工黨選舉自1941 年以來一直執掌財政部的奇夫利為黨的領袖。奇夫利出任總理後僅一月余,抗日戰爭便取得最後勝利。因此他的政府首要的任務是使澳大利亞由戰爭轉向和平。

第四是大力發展水電事業。戰後初年,澳大利亞經濟恢復與發展中最宏偉的壯舉是制定與實施斯諾伊方案,亦稱雪山方案。所謂斯諾伊方案是引斯諾伊河的水來灌溉新南威爾士州南部平原,並利用位於新南威爾士州東南的阿爾卑斯山上的積雪融化流下來的水的水力來發電。同時通過隧道把發電後的水引過山嶺引入屬墨爾本河達令河水系的圖姆特河,用來灌溉平原的乾旱土地,使之種植水稻、水果和制酒的葡萄,等等。這是一個完整的農業和水、電綜合發展規劃,政府還可收水費和電費,以積累資金。

J. 奧大利亞的政權

澳大利亞是英聯邦國家。從理論上講,總督是澳大利亞最高權威,他是由英國王室任命的。作為國家之首,他只是起一定的象徵作用,如主持一些禮儀活動,參加有關的國務事宜,一般情況下不幹預國家管理的。
在澳大利亞最高權利統治者是總理,他是由國會政黨議席最多的黨派推選出來的。
在參眾兩院中,眾議院的地位更為重要一些。參議院的職責是代表各州和地區的利益,它有權阻止眾議院通過的法律。如果經議會通過的法律受到質疑的話,那麼解釋權在高等法院。高等法院也是澳大利亞終審法院。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講,高等法院也是這個國家的最高權利機構。
設立於堪培拉的聯邦政府,負責國防、外交和有關國家利益的事務,以及徵收所得稅。
六個州及兩個特別行政區的政府負責諸如治安、學校、教育等事務。每個州都有一個總督,名義上也是由英國女王任命,實際上是由各州總理挑選的。各州總理由各州議會中佔多數席位的黨派領袖擔任。
參考地址:http://china.eglobal.com/AUN/Description.aspx?guid=f85dc701-bde7-4e34-90f5-3b0726353f54.html

閱讀全文

與澳大利亞下界選舉是什麼時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