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澳大利亞的地形與農牧業的發展有什麼關系
澳***的地形很有特色。東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全國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海拔2228米,在靠海處是狹窄的海灘緩坡,緩斜向西,漸成平原。沿海地區到處是寬闊的沙灘和蔥翠的草木,那裡的地形千姿百態:在悉尼(Sydney)市西面有藍山山脈的懸崖峭壁,在布里斯本北面有葛拉思豪斯山脈高大、優美而歷經侵蝕的火山頸,而在阿德雷德市西面的南海岸則是一片平坦的原野。
澳***的約70%的國土屬於乾旱或半乾旱地帶,中部大部分地區不適合人類居住。澳***有11個大沙漠,它們約占整個大陸面積的20%。澳***是世界上最平坦、最乾燥的大陸,中部的艾爾湖是澳***的最低點,湖面低於海平面16米。能作畜牧及耕種的土地只有26萬平方公里。沿海地帶,特別是東南沿海地帶,適於居住與耕種。
澳***地處南半球,雖然時差與中國(含港澳台)只有2-3小時,但是季節卻完全相反。12月-2月為夏季,3月-5月為秋季,6月-8月為冬季,9月-11月為春季。澳大利亞大陸形成於2億年前,具有獨特的地理和特點,澳***跨兩個氣候帶,北部屬於熱帶,每年11月-次年04月是雨季,11月到第二年的4月是旱季,由於靠近赤道,1月-2月是台風期。澳**洲南部屬於溫帶。澳**洲中西部是荒無人煙的沙漠,乾旱少雨,氣溫高,溫差大;在沿海地帶,雨量充沛,氣候濕潤。
澳***大部分地區地勢低平,平均海拔350米。沙漠和半沙漠占國土面積的35%。全國可分為3個區域,即:東部山區(即大分水嶺),北起約克半島,南到塔斯馬尼亞島;中部平原,北起卡奔塔利亞灣,縱貫大陸中部,向南延伸到墨累河河口;西部高原區大部分為沙漠和半沙漠地區。澳洲大陸東南部的墨累河及其支流是澳最主要的河流,盡管其一年的流量僅相當於密西西比河9天的流量,恆河7天的流量,亞馬孫河一天半的流量,但卻對東南部3州的農業灌溉起著重要的作用。
澳洲大陸有1/3的地區不適於發展農牧業,另外1/3的地區只宜發展畜牧業,但其農用地面積仍然相當可觀。農牧業用地4.8億多公頃,約占國土面積的63%。農用地的90%以上是天然草場,達4.4億公頃;耕地面積只有4876萬公頃,其中灌溉面積占其中的4%。全國有3個明顯的農業區:
(1)集約農業帶,又稱高雨量帶。其范圍從昆士蘭州北部海岸延伸到南澳州的東南角,以及西澳州的西南部和塔斯馬尼亞,降水較充沛,適於發展種植業和奶牛業;
(2)小麥、養牛帶,其范圍從昆士蘭州中部向南延伸,經過新南威爾士州坡地至維多利亞北部和南澳州農業區,是半乾旱至濕潤氣候的過渡區,年降雨量400-600毫米,以旱作農業為主,大多數農場經營小麥、養羊和肉牛業;
(3)牧業帶,包括西澳州、南澳州大部分地區以及新南威爾士州西部、昆士蘭州南部,年降雨量少於400毫米,大陸中部沙漠地區少於200毫米。該地帶面積最大,牧場面積達3.8億公頃,但氣候乾燥,植被稀少,以養牛業為主,經營粗放。
❷ 澳大利亞是如何利用自然條件,因地制宜發展農牧業
澳大利亞東部是大分水嶺縱貫南北,中部是低平的平原(大自流盆地),西部是廣闊的緩高原。農牧業以羊毛、小麥為主,主要集中於墨累-達令盆地,為混合農業。
1.自然條件優越:地勢平坦開闊,氣候溫和,土地肥沃,灌溉便利(降水不足,引大分水嶺東部的水和開挖西部的自流井畜牧用水)
2.地廣人稀:農場面積大,適合機械化生產
3.市場廣闊,交通運輸便利,大量出口,臨近港口
❸ 澳大利亞發展養羊業有哪些優越的自然條件
澳大利亞發展養羊業的有利條件,可以從以下方面考慮:地勢平坦、氣候適宜、草原遼闊、飲水豐富、無野生肉食動物等。
澳大利亞人民充分利用了優越的自然條件,因地制宜,發展農牧業,農牧業生產機械化程度也很高。
❹ 澳大利亞的農業地域類型是什麼
澳大利亞的農業地域類型是:混合農業——小麥牧羊業。混合農業的代表—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小麥出口國之一。羊毛和小麥主要產於國土東南部和西部的草原地區。
這兩片地區的農業生產普遍採用同時種植小麥和牧羊的混合經營方式。其中,東南部的墨累——達令盆地是主要的小麥——牧羊帶。
這里的混合農業主要是家庭農場,農場規模大,農業生產的機械化水平很高。農場主一般只需僱傭一兩名工人即可完成農場的農事,但是,剪羊毛工作需要僱用專業的剪羊毛工人進行。一個農場的剪羊毛工作一般只需要幾天便可完成。
農場一般靠近主要公路,農場生產的羊毛、小麥,可以用火車盡快運往沿海一帶的市場。澳大利亞地廣人稀,所產農產品多數供出口,英國是主要的出口對象。
❺ 試分析澳大利亞發展養羊業的有利條件
主要方面是地勢平坦、氣候適宜、草原遼闊、飲水豐富、無野生肉食動物等。澳大利亞人民充分利用了優越的自然條件,因地制宜,發展農牧業,農牧業生產機械化程度也很高。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平坦、最乾燥的大陸,中部的艾爾湖是澳大利亞的最低點,湖面低於海平面16米。能作畜牧及耕種的土地只有26萬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帶。
(5)澳大利亞是如何因地制宜發展種植業的擴展閱讀:
一、澳大利亞農牧業:
澳大利亞農牧業發達,素有「騎在羊背上的國家」之稱。農牧業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位置,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國。農牧業用地4.4億公頃,佔全國土地面積的57。要農作物為小麥、大麥、棉花、高粱等,主要畜牧產品為牛肉、牛奶、羊肉、羊毛、家禽等。
澳大利亞農牧業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位置,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2015/2016財年,澳農牧業產值952.8億澳元,占同期GDP的5.7%。
二、畜牧業特點:
1、區位條件
氣候溫和,草類茂盛,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地勢平坦,距海港近,科技水平高等。
2、優勢條件
地價低廉,地廣人稀,草類繁多,生長茂盛,溫和的亞熱帶氣候,距海港近,出口便利。
3、經營管理
商品率高,規模大,培育優良種牛,先進冷凍保鮮技術,改善交通運輸條件,開辟水源種植飼料。
❻ 對比兩圖並結合所學知識,說說澳大利亞是如何利用各地氣候特點,因地制宜地發展農牧業生產的(跪求)
哪兩幅圖?
西南角園藝業(地中海氣候)、東南沿海亞熱帶作物(亞熱帶濕潤氣候)、東北熱帶種植園農業(熱帶雨林氣候),東南、西南混合農業(),中部大部分大牧場放牧業(熱帶沙漠氣候、北部熱帶草原氣候、南亞熱帶草原氣候),大概這樣
❼ 讀「澳大利亞氣候分布圖」和「澳大利亞農牧業分布圖」,分析該國是如何利用各地的氣候,因地制宜地發展農
(1)從澳大利亞的氣候類型分布圖看出,澳大利亞的中、西部為熱帶沙漠氣候,北部是熱帶草原氣候;
(2)讀氣候圖可知,東南部是亞熱帶季風性在濕潤氣候,特點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濕潤,;西南部是地中海氣候,特點是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3)根據牧羊帶分布圖可知,澳大利亞西部、東部地區發展了粗放牧羊帶.東南部和西南部氣候條件優越,發展了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和牛、羊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
故答案為:(1)熱帶沙漠;熱帶草原;
(2)亞熱帶濕潤;高溫多雨;溫和濕潤;地中海;炎熱乾燥;溫和多雨;
(3)粗放牧羊;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牛、羊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
❽ 讀澳大利亞氣候分布圖(左下圖)和農牧業分布圖(右下圖),分析該國如何利用各地氣候特點因地制宜
(1)熱帶沙漠 熱帶草原 |
(2)粗放牧羊 粗放牧牛 |
(3)亞熱帶濕潤 高溫多雨 溫和濕潤 地中海 炎熱乾燥 溫和多雨 |
(4)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 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