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塔斯馬尼亞島在哪裡啊
塔斯馬尼亞
Tasmania
舊稱范迪門地(Van Diemen's Land)。
澳大利亞聯邦的一個島州,靠近本大陸的東南角。
[編輯本段]關於塔司馬尼亞 - 塔斯馬尼亞簡介
塔斯馬尼亞位於澳大利亞南面,是澳大利亞最小的州,也是澳大利亞唯一的島州,距離墨爾本僅一小時(或悉尼 90 分鍾)的飛行航程,然而,對比您的澳大利亞體驗,這里卻又恍如另一個世界。
塔斯馬尼亞州旗塔斯曼尼亞 百分之四十的地區被列為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區 。如此古老而美麗的地方使它成為了世界上最令人神往的目的地之一。
當您橫越40度緯度以南的巴斯海峽時,您將發現距離如何引發自主自信、創造力以及與環境的緊密聯系。這些特質體現在我們對囚犯歷史的保存,體塔斯馬尼亞島衛星地圖現在我們導游的 大自然之旅 的樂趣和激情之中,也體現在一些能讓您挑戰自我、縱情自我的特別地點之中。
這個具有 300 多個島嶼的溫帶群島,讓您可以很方便地從我們的小城市游覽世界遺產荒野;其多元化的特色也保證了您能在一些澳大利亞最好的餐館就餐,瀏覽和選購 優質藝術和手工藝品 並從種植者和釀造者手中直接買到 新鮮的農產品和美酒 。
雖然人口不到 50萬,但我們卻有一個世界級的交響樂團、一個島嶼文化節、和一個慶祝我們與南極聯系的隆冬節。
塔斯曼尼亞 從來都不擁擠,我們的歷史小鎮和海邊鄉村分散在一個面積相當於愛爾蘭或西維珍尼亞的區域內。夏天氣候怡人,平均氣溫為 21°C (70°F) ,冬天溫和,平均氣溫為 12°C(52° F) 。三角形的塔斯馬尼亞主島和澳大利亞大陸的維多利亞州之間被巴斯海峽(Bass Strait)隔開,海峽東聯塔斯曼海,西南通印度洋。該州除塔斯馬尼亞主島外,還包括離州首府荷巴特(Hobart)東南岸不遠的布魯尼(Brung)島,巴斯海峽中的金(King)島與弗林德斯(Flinders)島,主島外邊許多小島以及東南方約1,450公里(900哩)處亞南極地區的麥加利(Macquarie)島。主島緯度及氣候和加利福尼亞北部或西班牙西北部大體相似。
該州得名於荷蘭航海家塔斯曼(Abel Tasman),他於1642年首先發現該島,但直到1856年一直稱范迪門地。該名來源於荷蘭殖民官安東尼�6�1范迪門(Anthony van Diemen),是他派遣塔斯曼作探險航行的。島上主要是山地,蘊藏著澳大利亞大部分的水電潛能。
除西北部外,塔斯馬尼亞島土壤貧瘠。島上氣候濕潤穩定。一般說,最濕潤地區有溫帶雨林,特別是山毛櫸和香桃木。年雨量750�6�51,500公釐(30�6�560吋)的地區有木質優良的桉樹林,乾旱地區則為劣質桉樹林或稀樹草原。
⑵ 想知道: 中國 塔斯馬尼亞島 在哪
塔斯曼尼亞州(英文:Tasmania)是澳洲唯一的島州,原名范迪門斯地(英文:Van Diemen's Land),位於澳大利亞大陸以南240公里。塔斯馬尼亞州包括塔斯馬尼亞島與周圍的小島。塔斯馬尼亞島,位於澳大利亞東南方,是一座呈心型的島,與澳洲本土最南方的維多利亞州首府墨爾本隔海相望。雖然澳洲的地區行政區劃為州(State),但是在一些情況下,官方和民間都會將塔斯馬尼亞州簡稱為「塔省」
人口 507,626
⑶ 范迪門斯地的劇情介紹
影片再現了澳大利亞最臭鼻名昭著的罪犯亞歷山大·皮爾斯的真實故事,澳大利亞的范迪門斯,是一個風景秀麗的依然所在,但約在200年前,它卻是大英帝國發配罪犯的地方。那些不法之徒遠渡
重洋來至這片處女地,在士兵的監督下辛苦勞作,不知自由在於何方。道爾頓(Mark Leonard Winter 飾)、馬瑟斯(Paul Ashcroft 飾)、小布朗(John Francis Howard 飾)、耐德、格林希爾(Arthur Angel 飾)、皮爾斯(Oscar Redding 飾)等人因各種原因成為階下囚,他們日復一日在范迪門斯伐木,前途一片渺茫。萬般無奈之下,眾人襲擊工頭後絕路逃亡,崇山峻嶺、灌木叢林、怒濤惡水,這群逃犯不僅要忍受大自然殘酷的折磨,還要面對來自人性的巨大考驗。為了生存下去,他們不惜吞噬同伴的血肉。弱肉強食,適者生存…… 你願意自殺還是被殺?你願意吃人還是被吃?
⑷ 澳大利亞是流放罪犯的地方嗎
澳大利亞一詞,原意是「南方的大陸」,來自拉丁文terraaustralis(南方的土地)。早在4萬多年前,土著居民便生息繁衍於澳大利亞這塊土地上,澳大利亞土著居民總數是41.3萬人(2001年人口普查的數據)。
1606年,西班牙航海家托勒斯(LuisVaezdeTorres)的船隻駛過位於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島之間的海峽;同年,荷蘭人威廉姆·簡士的杜伊夫根號(Duyfken)涉足過澳大利亞並且是首次有記載的外來人在澳大利亞的真正登陸,並命名此地為「新荷蘭」。
1770年,英國航海家庫克船長(CaptainJamesCook)發現澳大利亞東海岸,將其命名為「新南威爾士」,並宣布這片土地屬於英國。
英國人首先把澳大利亞作為一個流放囚犯的地方。1788年1月18日,由菲利普船長率領的一支有6艘船的船隊共1530人抵達澳大利亞的植物園灣(BotanyBay),當中有736名囚犯。八天後的1788年1月26日,他們正式在澳大利亞傑克遜港(PortJackson)建立起第一個英國殖民區,這個地方後來人口不斷增長而成為澳大利亞的第一大城市悉尼,這個名字是為了紀念當時的英國內政大臣悉尼(Sydney)。每年的1月26日後來成為了澳大利亞的國慶日(AustraliaDay)。
1790年,第一批來自英國的自由民移居澳大利亞,以悉尼為中心,逐步向內陸發展,至1803年,殖民區已拓展到今日的塔斯馬尼亞。澳大利亞最早的居民為土著人。
1900年全部六個殖民地的居民舉行了一人一票的全民公決,用投票決定是否把六個殖民地統一成一個聯邦國家,投票結果是六個地方要統一,建立起一個單一的澳大利亞聯邦。7月,英國議會通過「澳大利亞聯邦憲法」和「不列顛自治領條例」。
1901年1月1日,澳各殖民區改為州,六個殖民區統一成為聯邦,成立澳大利亞聯邦。同時通過第一部憲法。
1927年,澳大利亞首都遷往堪培拉。
1931年,英國議會通過《威斯敏斯特法案》,使澳大利亞獲得內政外交獨立自主權,成為英聯邦中的一個獨立國家。
1986年,英議會通過「與澳大利亞關系法」,澳獲得完全立法權和司法終審權。
⑸ 范迪門斯地的基本信息
譯名范迪門斯地 /地獄之門
片名Van Diemens Land
年代2009
國家澳大利亞
類別驚悚
語言英語
MDB評分 6.7/10 184 votes
片長101 minutes
⑹ 范迪門斯地的介紹
影片再現了澳大利亞最臭名昭著的罪犯亞歷山大·皮爾斯的真實故事,1822年,食人魔皮爾斯夥同另外7名罪犯從麥誇裏海港(Macquarie Harbour)逃脫,前往澳洲荒無人煙的地帶,一個希望完全絕跡的地方。 1823年,塔斯馬尼亞的一個罪犯,亞歷山大.皮爾斯承認吃掉了一名同夥。他並非是為了生存,而是要滿足上一次逃跑時許下的一個願望,當時他是叢林中八個罪犯里唯一生還的人。
⑺ 澳洲為什麼被稱為罪犯建立起來的國家
傳奇澳洲:16萬罪犯建立的國家,此地之前因被嫌棄而拋棄
澳大利亞是一個西方國家,經濟也算得上比較發達。近年來,更是以留學或者是購房問題在中國炒的熱度很高。很多人對於獃獃的考拉和蹦蹦跳跳的袋鼠更是異常喜愛,甚至到了澳大利亞之後會專門去尋找他們的蹤跡。但是對於這樣一個和我們的關系日漸緊密的國家,似乎大家的關注度過多的停駐在現在,很少有人去關注澳大利亞的過去和歷史。
很多人說,澳大利亞這樣的新生國家有什麼歷史值得我們去關注呢?難道它還能比得上中國的歷史悠久,文化先進嗎?當然澳大利亞的文化是沒有辦法和我們相提並論的。但是對我們來說,身為國際人就不得不了解一些國際形勢和世界歷史,這是一個新時代的人必備的生活常識。其實澳大利亞是在1768年才被人發現的,也就是說直到十八世紀中葉,澳大利亞才正式成為了世界主流的一份子。
然而,自從十五世紀以來,全世界幾乎都沉浸在開辟新航路的狂熱之中,為了找到一個通向東方的道路,人們揭開了全新的一頁。但是誰也沒有料到,他們的最初目的雖然是想要尋找到一個遍地黃金的東方國家,但是最終卻差一點毀滅了他們心心念念的中國。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中國的失敗也不僅僅是因為殖民者的入侵,自己的不上進還是主要的淪亡原因之一。
一個沒有上進心的國家而且已經踏上了衰敗之路的國家,最終的命運肯定是會被滅亡的。這一點毋庸置疑,西方人的到來不過是加速了這個進程而已。
話說回來,自從人們發現了澳大利亞之後,這塊土地就陸陸續續迎來了很多的造訪者。但是,雖然將來這里會成為英國的殖民地,率先佔領這里的卻並不是英國,而是荷蘭人。因為荷蘭人的造訪,打破了澳大利亞的平靜,但是他們也同樣對這個地方給出了自己的考察結果——土地貧瘠,沒有什麼佔有的必要。或許是荷蘭人調查的過程太過草率,或許是他們的技術比較落後,還沒有深入到資源豐富的地區,總之荷蘭人最終放棄了這片大陸。
而且,在西方人造訪之前,澳大利亞始終是處在一片蠻荒之中的。幾乎沒有什麼正式的先進的文明出現。歐洲人的到來又是那麼的匆忙,自然也沒有對這里做出任何的改變。在那個全世界都風風火火,千帆競技的時代,這樣沒有價值的大陸也的確不值得一個強大的而又急於尋找財富的國家為之駐足。
當然在荷蘭人放棄了這片大陸之後,英國人慢慢到達了這里。因為英國雖然是起步比較晚的一個西方國家,但是他的實力卻絕對不容小覷,所以很快英國人就將目光聚集到了澳大利亞。或許是發現的人不同,在英國人的眼中,澳大利亞是一塊發展潛力巨大的大陸,非常值得開發。發現人庫克船長甚至還親自寫下了翔實的開發方案。
於是英國決定將本國的罪犯們集中起來,流放到澳大利亞去,讓他們在這個地方建設。因為北美彼時已經獨立,英國罪犯沒有了去向,數量與日俱增,新出口的出現直接解決了英國政府一個心頭之患。
在當局的支持下,他們決定開發澳大利亞。因為用罪犯來建設一個地區,不論從那一個角度來說,都是比較劃算的。而且這樣一來,國內的治安也的確可以穩定不少。雖然那些參加謀劃澳大利亞開發計劃的官員們並沒有料到後來澳大利亞會如此的令人驚嘆,如此的富庶,但是他們已經做出了最好的選擇。
1787年開始,英國就開始往澳大利亞輸送罪犯。這一次的航行經過了幾個月的時間,船上的人們已經對大陸非常的嚮往。本來計劃這些人是要前去開辟新大陸的,應該可以減輕本國的壓力,說不定還可以為國家帶來一部分的額外收入。
但是先期的建設還是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因為罪犯大多數都是些游手好閑的人,他們對於建設可沒有什麼實際經驗,必須要工匠的幫助和指揮他們才能夠有效的建設。而彼時的英國只好捏著鼻子為這里輸送物資和工匠,保證這里的假設進程,後來的澳大利亞基本上就是這樣被艱難建設出來的。
1788年1月18日,菲利普船長率領戰艦押解700多名犯人來到這個不毛之地,之後在1788年的11月26日,英國流放到澳的第一批犯人抵悉尼灣,自此,英開始在澳建立殖民地,以至於最終這一天被定為澳大利亞國慶日。
之後的80年間,共有16萬英國犯人被流放到此,澳洲被戲稱為囚犯創造的國家。如今的澳洲生活富餘,大家都有所了解,這也是制度決定了國家的一切.
⑻ 塔斯馬尼亞州的歷史沿革
1642年,一位名為塔斯曼的人發現塔斯馬尼亞島後,命名為「范迪門斯地」。1790年左右,英國人登陸該島;1825年,成為殖民地,至1850年代以前,范迪門斯地都被用作流放地,尤其是首府霍巴特東南的亞瑟港,關押著上千的犯人;1856年,該島開始實施自治,並改名為塔斯曼尼亞。1901年,澳洲聯邦成立,塔斯曼尼亞加入,成為聯邦的一州,礦產業(銅、鋅、錫、鎢)和畜牧業(羊毛)是塔斯曼尼亞最主要的經濟產業。
在冰河時期末段前期,塔斯馬尼亞島是與澳洲大陸連接的。冰河時期的結束使溶雪化成的水淹蓋了兩岸交接之地,形成了巴斯海峽。
塔斯馬尼亞原住民是已知塔斯馬尼亞最早的居民。1803年英國人定居之時,土著人口約5,000至10,000,並有九個部落。但隨著歐洲人處決、疾病感染,在1833年銳減至300人,並同時被遷至芬蓮達島。一般認為,楚格尼尼(1812-1876年)是最後一名所知的塔斯馬尼亞原血統土著,然而實際上有確實證據指「范尼·高恩·史密夫」才是其人。
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發現」此島的歐洲人是荷蘭探險者阿布·塔斯曼,時1642年11月24日。他以其贊助者的名稱──荷屬東印度公司的「安東尼·范·迪門」命名此島。及後,英國人把名字簡化為范迪門斯地。1777年,詹姆斯·庫克船長抵達此地,與日後的許多歐洲航海家為這島嶼山水添設極富色彩的名字。
阿布·塔斯曼還於1642年「發現」了塔斯馬尼亞南部的布魯尼島。此島是塔斯馬尼亞東南處的一個島,和塔斯馬尼亞本島之間由讓·恩特卡斯特克斯海峽和風暴灣隔開。1792年法國探險家布魯尼·讓·恩特卡斯特克斯勘測此島並以其命名,而本來的澳洲土著名則是「Alonnah Lunawanna」。
19世紀末,清朝晚期,大批華裔勞工乘船輾轉至塔斯馬尼亞采礦,主要集中在東北部的小鎮史考茲戴爾。據稱,外來的華人還因利益問題在一條小橋上與本地人發生了一段小沖突。其中大部分華裔成員在結束工作後返國,餘下的小部份則先後遷居墨爾本等地。華裔礦工遺下的簡單居屋、碗盤,甚至數座華人墳墓,成為歷史學家考證的根據。該鎮重整了華裔礦工的遺址,稱之為「錫龍的足跡」,作為發展旅遊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