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從24隻到100億只的澳大利亞野兔,為何這么難以消滅
從24隻到100億只的澳大利亞野兔,為何這么難以消滅?
有袋類生物也是經過多次自然選擇演化而來的生物,但相隔幾千萬年後,有袋類生物再次遇到真獸類生物,萬萬沒想到自己會敗的這么慘。有袋類生物與真獸類生物的第一次交手是在4.75萬年-5.5萬年前,走出非洲的智人來到了這里,此時的智人已經學會了使用火,還會使用工具。在人類的屠刀之下,澳大利亞體重超過50公斤的大型動物滅絕了23種,只留下一個袋鼠。在這個時期,袋獅等大型食肉動物滅絕了,只留下袋狼,以及當時人類帶過去的野犬充當著當地的頂級掠食者。然而在上個世紀時,袋狼又被當作殺羊賊被歐洲殖民者重金懸賞,導致滅絕。就在袋狼被人不斷獵殺的同時,兔子也登上了這片大陸。由於之前這里的大型食肉生物相繼滅絕,無形之中為兔子泛濫成災奠定了基礎。最後,科學家們想到的辦法是釋放專門針對兔子的黏液瘤病毒,該病毒不會感染其他生物,只感染兔子。在最開始這種方式確實有效,但隨著一部分兔子對該病毒演化出抗體,以至於用不了多久這里的兔子數量又會恢復到泛濫成災的程度。目前,當地只能控制兔子的數量,無法徹底清除兔災。
❷ 澳大利亞野兔堪稱生育機器,它們是怎麼樣發展成兔災的
在沒有天敵的情況下,任何生物都可以泛濫成災,不僅僅是兔子而已,而且兔子本身繁殖力就很強,所以就會導致其發展成“兔災”。澳大利亞很早之前就和其他大陸板塊分離,所以澳大利亞實際上在生物的進化中,並沒有進化出類似於兔子之類的動物,它缺少很多其他大陸上很常見的動物,相對的,這些動物的天敵也從來沒有在澳大利亞存在過。
野兔一窩可以生出很多隻小兔子,而這些小兔子適應環境的能力又強,澳大利亞這個地方又適合他們生存,更別說當地人還不吃野兔了。所以在澳大利亞這種地方,野兔會泛濫成災並不奇怪。
❸ 澳洲百億只野兔,到現在也沒徹底解決,中國吃貨呢
放眼全世界,像澳大利亞暴殄天物的國家實在是不多,先是因為野兔泛濫成災,澳洲的草原上到處都是野兔挖的洞,嚴重破壞了草原!然後引進了狐狸抓野兔,完美的天敵食物鏈,但事與願違,狐狸並沒有抓野兔!結果是野兔沒搞定,狐狸又開始泛濫了!
當然社會已經將吃某種動物當成了一項重大經濟來源時,那麼利益最大化就會開始高效的利用起這個漏洞,然後可能會大面積圈養起澳洲野兔,卻放棄去費時費力捕殺到處泛濫的野兔,到那時,吃貨們大快朵頤是完全沒有問題,但澳洲野兔問題仍然沒有解決。
所以吃是解決不了澳洲野兔的!
❹ 人兔戰爭持續150年,澳大利亞的兔子為什麼會泛濫成災
以為內這和澳大利亞的歷史有關系,在18世紀,當時的殖民者帶來了第一批的兔子之後,在最開始的幾十年時間里,殖民者將兔子都當做肉畜飼養在籠子里,但是等到1859年之後,一個名叫托馬斯·奧斯汀的人覺得在當地打袋鼠太無聊了之後,便直接放了24隻兔子。不過,當時的人並沒有想到兔子是沒有天敵的,而且兔子的繁殖率很高,基本上一窩的話就可以達到十幾只,因此小兔子只需要一個月的時間便可以長大,而且還很能生。
而澳大利亞政府依然在為兔子的數量問題而頭疼,雖說對動物要進行保護,但是一旦某種動物的數量過多的話,便會讓生態系統失衡,從而給人類帶來很大的麻煩,所以在生物問題上,還是要慎重一些,不能讓物種通過偷渡的方法侵蝕自己的家園。不然的話,會給國內的生態環境帶來很大的災難。
❺ 100億只野兔吃不完!「人兔戰爭」澳洲完敗,如今現狀如何
人與自然的相處一直是地球永恆存在的命題,人類為此付出時間與經濟去學習,有時甚至付出極大的代價。大自然界中存在多種多樣的動物,人類有幸成為與眾不同,區別於動物的生靈,更為智慧地存在於地球。在人與自然的相處中,人類反而具備了很多主動地位,可以改變很多事情,甚至改變規律。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越來越學會掌握規律,從而去解決一些問題。
澳大利亞人就這樣開啟了與兔子的戰爭,他們引進了兔子的天敵,狐狸和野貓,但是這些動物眼裡居然只有牛和羊,澳大利亞人又只好捕殺它們。最後,他們又想到了病毒這條路,引進消滅兔子的病毒後,發現有的兔子開始免疫病毒,在與人類的斗爭中成長進化。澳大利亞人與野兔的戰爭可謂一波三折,最後還以失敗告終。
❻ 持續百年的澳洲人兔大戰,最後怎麼樣了
自然界中的生物之所以可以生生不息、井然有序地發展,是因為幾乎所有生物都受到了“生物鏈”的約束。
而這場人兔大戰也給當地人留下了慘痛的教訓,任何生物如果不加節制地繁殖和消耗資源,都會給自然帶來災難,不管是兔子還是人類。
❼ 澳洲兔子最初只有幾只,為什麼沒因近親繁殖而滅絕,反而泛濫了
大家都知道,現在澳洲野兔泛濫,給當地帶來了很大的生態破壞和經濟損失。但這里存在一個常識性錯誤,澳洲泛濫的不是野兔(英文名hare,學名Lepus),而是穴兔(英文名rabbit,學名Ochoronidae)。我們飼養的家兔也是穴兔馴化的,而非野兔。因此,澳洲野兔是個不太科學的譯名。
1934年在昆士蘭州修建的圍欄,沒有起到阻擋穴兔擴張的作用
澳洲最適合穴兔之處就是貧瘠,多數生境植被很稀疏,能養活穴兔而養活不了大型食草動物,因此穴兔在這里是得天獨厚的。而人類毀草開荒的做法破壞了更多植被,使本來就不多的灌木叢變得更稀疏了,這等於幫穴兔排除了競爭對手。穴兔在澳洲的泛濫,人類一直是重要推手,最終也是深受其害。
穴兔的大量滋生導致澳洲荒野寸草不生,澳洲人致力於消滅穴兔已經有100多年了,從懸賞捕殺,到修剪圍欄,再到散播病毒,怎麼殺都殺不完。然而同樣的穴兔,繁殖能力同樣那麼強,在原產地卻泛濫不起來,這主要是因為在原產地有各種各樣的競爭者。在西班牙,穴兔甚至是受保護的動物,因為它是兩大珍稀動物——西班牙猞猁和帝雕的主要食物。
❽ 人和兔子的大戰在澳洲已經持續了百年了,最後的結果如何
自然界中的生物之所以可以生生不息、井然有序地發展,是因為幾乎所有生物都受到了“生物鏈”的約束。
生物鏈的存在可以簡單地理解為“一物降一物”,任何動物都有自身的天敵,天敵幫助動物們淘汰掉弱者,同時也平衡了動物的數量關系。
但人類就不一樣了,作為唯一一種打破自然條件限制的生物,人類不僅滅絕了自己的天敵,而且還成為了地球的主人。
如今的局面則是,地球上的人類越來越多,如今人口數量已經突破74億了,未來則會變得更多,而據科學家估算,地球的人口上限會在120億左右。
人類數量的增多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食物、水源、能源都威脅著人類的生存,任何生物一旦超過了自然承受的限度,都會帶來負面影響,不僅局限於人類,就連看似可愛溫順的兔子也是如此。
而這場人兔大戰也給當地人留下了慘痛的教訓,任何生物如果不加節制地繁殖和消耗資源,都會給自然帶來災難,不管是兔子還是人類。
❾ 把野兔帶到澳大利亞的那個人最後怎麼處置的
這件事情還得說到1859年,一個英國的農場主把幾只兔子弄到了澳洲,後來動物園也引進兔子供人觀賞,後來動物園失火部分倖存的兔子逃走,由於兔子驚人的繁殖能力(一窩至少八九個)和挖洞能力,再加上沒有天敵和當時澳洲人沒把兔子當回事,1926年澳洲境內的兔子達到了100億只,當年澳洲人口也不過幾千萬,所到之處土壤流失一片狼藉,本地的有袋類動物根本不是兔子的對手,由於會打洞導致澳洲境內七成農田荒廢,澳洲本地有幾十種生物被兔子滅絕,為了消滅兔子澳洲人用了很多辦法,除了獵殺、號召全澳洲人民吃兔子,甚至都動用步兵和炮兵獵殺兔子,用空軍播撒毒葯,差一點就要從美國進口AC-130,但是兔子就像韭菜一樣,割完一頭沒多久又長出一頭,後來1950年科學家使用高病死率的兔粘液瘤病毒,才把兔子的數量壓到災難水平線以下,但仍然有4億多兔子橫行澳洲大陸
《撒嬌女人最好命》的那個「吃兔兔」的片段在澳洲根本不可能出現,澳洲人視兔子為魔鬼,在昆士蘭州如果無證養兔最高可判處4萬澳元的罰款和最高六個月監禁,在當前科技水平如此高的今天,澳洲人也只能把兔子的數量卡到災難水平線左右,徹底滅絕根本無望,澳洲人把日本人從自家土地上趕出去也不過用了三年,和兔子的戰爭打了100多年,至今仍在繼續
❿ 澳洲被近百億只兔子折騰了幾十年,該如何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引言:澳大利亞是一個大型的島國,所以也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但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亞大部分地區都是不適合生存的,只有沿海的某些地區才適合生存。而且澳大利亞一直以來都被近百億只兔子折騰了幾十年,該如何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