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是什麼引發沙塵暴
從全球范圍來看,沙塵暴天氣多發生在內陸沙漠地區,源地主要有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北美中西部和澳大利亞也是沙塵暴天氣的源地之一。1933一1937年由於嚴重乾旱,在北美中西部就產生過著名的碗狀沙塵暴。亞洲沙塵暴活動中心主要在約旦沙漠、巴格達與海灣北部沿岸之間的下美索不達米亞、阿巴斯附近的伊朗南部海濱,稗路支到阿富汗北部的平原地帶。前蘇聯的中亞地區哈薩克、烏茲別克及土庫曼都是沙塵暴頻繁(≥15/年)影響區,但其中心在裏海與鹹海之間沙質平原及阿姆河一帶。 我國西北地區由於獨特的地理環境,也是沙塵暴頻繁發生的地區,主要源地有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巴丹吉林沙漠、騰格里沙漠、烏蘭布和沙漠和毛烏素沙漠等。 從1999年到2002年春季,我國境內共發生53次( 1999年9次,2000年14次,2001年18次,2002年12次)沙塵天氣,其中有33次起源於蒙古國中南部戈壁地區,換句話說,就是每年肆虐我國的沙塵,約有六成來自境外。這是7月2日,中國氣象局副局長李黃向媒體公布的研究結果。他說,2002年春季,我國北方共出現了12次沙塵天氣過程。具有出現時段集中、發生強度大、影響范圍廣等3個特點。影響我國的沙塵天氣源地,可分為境外和境內兩種。分析表明:三分之二的沙塵天氣起源於蒙古國南部地區,在途經我國北方時得到沙塵物質的補充而加強;境內沙源僅為三分之一左右。發生在中亞 (哈薩克)的沙塵天氣,不可能影響我國西北地區東部乃至華北地區。新疆南部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是我國境內的沙塵天氣高發區,但一般不會影響到西北地區東部和華北地區。我國的沙塵天氣路徑可分為西北路徑、偏西路徑和偏北路徑:西北1路路徑,沙塵天氣一般起源於蒙古高原中西部或內蒙古西部的阿拉善高原,主要影響我國西北、華北;西北2路路徑,沙塵天氣起源於蒙古國南部或內蒙古中西部,主要影響西北地區東部、華北北部、東北大部;偏西路徑,沙塵天氣起源於蒙古國西南部或南部的戈壁地區、內蒙古西部的沙漠地區,主要影響我國西北、華北;偏北路徑,沙塵天氣一般起源於蒙古國烏蘭巴托以南的廣大地區,主要影響西北地區東部、華北大部和東北南部。世界上共有四大沙塵暴多發區,它們分別是:北美、澳洲、中亞以及中東地區。 北美洲的沙漠主要分布於美國西部和墨西哥的北部。在與沙漠接壤的荒漠乾旱區,沙塵暴時有發生,甚至在大平原上爆發了歷史上著名的黑風暴。北美洲沙塵暴發生的原因主要是土地利用不當、持續乾旱等。20世紀三十年代美國西部大平原發生了一場特大的沙塵暴,被稱為黑風暴,在這場美國歷上 1934年5月12日美國黑風暴
最嚴重的沙塵暴中,大平原損失了3億噸的肥沃土壤。浩劫之後,幾百萬公頃的農田廢棄,幾十萬人流離失所,眾多城鎮成為了荒無人煙的空城。許多人被迫向加利福尼亞遷移,引發了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移民潮。 澳大利亞是個乾旱國家,陸地面積的75%屬於乾旱和半乾旱地區。澳大利亞的中部和西部海岸地區沙塵暴最為頻繁,每年平均有五次之多。由於許多地方氣候乾燥,加上耕作和放牧,土壤表層缺乏植被的覆蓋,導致了土地的逐漸沙化,一旦颳起大風,沙塵暴就會發生。 亞洲中部的荒漠區也在不斷擴大,中亞五國是荒漠化比較嚴重的地區,總面積有近400萬平方公里。由於人口的快速增加,人為過量灌溉用水,亂砍濫伐森林,超載放牧,草場退化,沙漠化十分嚴重。中亞地區鹽土面積非常遼闊,達到15萬平方公里,所以造成了沙塵暴和鹽塵暴的混合發生。 中東地區的沙塵暴主要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南緣地區,從20世紀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由於連年旱災以及過量放牧和開墾,造成草場退化,田地荒蕪,沙漠化土地蔓延,沙塵暴加劇,人們的生活環境急劇惡化。頻繁的沙塵暴還殃及其他地區,有的沙塵被風帶過大西洋到達了南美洲亞馬遜地區,還有的沙塵被吹到了歐洲。
② 澳大利亞的中部沙塵暴頻發的原因
由於許多地方氣候乾燥,加上耕作和放牧,土壤表層缺乏植被的覆蓋,導致了土地的逐漸沙化,一旦颳起大風,沙塵暴就會發生。
③ 沙塵暴從哪裡來
從全球范圍來看,沙塵暴天氣多發生在內陸沙漠地區,源地主要有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北美中西部和澳大利亞也是沙塵暴天氣的源地之一。
我國西北地區由於獨特的地理環境,也是沙塵暴頻繁發生的地區,主要源地有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巴丹吉林沙漠、騰格里沙漠、烏蘭布和沙漠和毛烏素沙漠等。
有利於產生大風或強風的天氣形勢,有利的沙、塵源分布和有利的空氣不穩定條件是沙塵暴或強沙塵暴形
戈壁灘上的沙塵暴
成的主要原因。強風是沙塵暴產生的動力,沙、塵源是沙塵暴物質基礎,不穩定的熱力條件是利於風力加大、強對流發展,從而夾帶更多的沙塵,並卷揚得更高。
④ 沙塵暴來自哪裡
沙塵暴來自沙漠。沙塵暴天氣多發生在內陸沙漠地區,源地主要有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北美中西部和澳大利亞也是沙塵暴天氣的源地之一。我國西北地區由於獨特的地理環境,也是沙塵暴頻繁發生的地區,主要源地有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巴丹吉林沙漠、騰格里沙漠、烏蘭布和沙漠和毛烏素沙漠等。
沙塵暴是沙暴和塵暴的總稱,是荒漠化的標志。是指強風從地面捲起大量沙塵,使水平能見度小於1千米,具有突發性和持續時間較短特點的概率小危害大的災害性天氣現象。其中沙暴是指大風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層所形成的挾沙風暴,塵暴則是大風把大量塵埃及其他細顆粒物捲入高空所形成的風暴。
沙塵暴是指強風將地面塵沙吹起使空氣很混濁,水平能見度小於1km的天氣現象。沙塵暴是風蝕荒漠化中的一種天氣現象,它的形成受自然因素和人類活動因素的共同影響。自然因素包括大風、降水減少及其沙源。人類活動因素是指人類在發展經濟過程中對植被的破壞以後,導致沙塵暴爆發頻數增加。
⑤ 沙塵暴的來源
沙塵暴天氣多發生在內陸沙漠地區,源地主要有撒哈拉沙漠,北美中西部和澳大利亞也是沙塵暴天氣的源地之一。沙塵暴有利於產生大風或強風的天氣形勢,有利的沙、塵源分布和有利的空氣不穩定條件是沙塵暴或強沙塵暴形成的主要原因。
沙塵暴是沙暴和塵暴的總稱,是荒漠化的標志。是指強風從地面捲起大量沙塵,使水平能見度小於1千米,具有突發性和持續時間較短特點的概率小危害大的災害性天氣現象。其中沙暴是指大風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層所形成的挾沙風暴,塵暴則是大風把大量塵埃及其他細顆粒物捲入高空所形成的風暴。
2021年3月15日,據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最新衛星監測顯示,受鋒面氣旋雲系後部大風影響,內蒙古、華北北部、東北地區西部、西北地區東部等地出現沙塵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