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澳大利亞 > 澳大利亞的坦克是什麼

澳大利亞的坦克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9-07 10:05:13

Ⅰ 澳大利亞 引進 m1 坦克 什麼用

怎麼說呢,英國希望澳大利亞擁有一定的作戰能力,美國希望有的時候可以召喚澳大利亞的軍隊作戰,組成同盟軍,最近這些年美國主導的很多軍事或政治事件都有澳大利亞參與的身影,澳大利亞自身也是趁機加強軍事實力,這是雙贏的問題,雖然澳大利亞裝備的M1A1主戰坦克,稍微落後些,但對付周圍的國家沒一點問題,一旦加入美國的戰斗體系的話,澳大利亞更新換代為M1A2主戰坦克也會很快適應

Ⅱ 豹I式主戰坦克的演變

從1971年起,聯邦德國將1845輛豹1原型坦克返回製造廠進行改裝,改進項目有安裝火炮熱護套和穩定器、換裝新型履帶、增裝裙板等。改進後的豹1原型坦克稱為豹1A1坦克。
爾後對該坦克又改造,例如在炮塔和火炮防盾上加裝了布洛姆·福斯(Blohm Voss)公司研製的附加裝甲、車體前上裝甲板上焊有附加鋼裝甲、改進了空氣濾清器的性能等。經過改進的豹1A1坦克稱為豹1A1A1坦克。炮塔附加裝甲用螺栓連接方式安裝,可拆卸,正反面加有橡膠襯墊。附加裝甲使坦克增重760kg。 第6批生產的250輛豹1坦克稱為豹1A4坦克,與豹1A3坦克相似,但裝有綜合式火控系統和變速用的自動選速裝置。該火控系統包括EPRI-R12車長用周視穩定望遠鏡、EMES 12A1炮長用雙目體視測距瞄準鏡、火炮雙向穩定器和FLER-HG混合式彈道計算機。
豹1坦克現代化改進(又稱為豹1A5坦克)
聯邦德國為使豹1坦克現代化,在1982~1983年間,在6輛豹1坦克上分別裝有通用電氣-德律風根(AEG-Telefurken)公司的拉姆斯塔(Lemstar)M/EMES 17型火控系統、克虜伯-阿特拉斯電子(Krupp-Atlas Electronic)公司的FLP-10/EMES 18型火控系統和蔡斯(Zeiss)公司的AFLS/EMES 12A4型火控系統,這些坦克都裝有低能見度或夜間條件使用的熱成像系統。經過試驗,聯邦德國陸軍最終接受克虜伯-陳特拉斯電子公司的方案。維格曼公司已為聯邦德國改裝了1300輛豹1A1坦克,改裝任務由卡賽爾(Kassel)集團維格曼公司執行,合同額為8.29億馬克。分合同商包括研製EME3綜合火控系統的克虜伯-阿特拉斯公司和研製熱成像系統的卡爾·蔡斯(Carl Zeiss)公司。炮塔驅動控制由機械液壓式改為電液式。將經過這些改進後的坦克稱為豹1A5坦克。
該坦克現代化改造計劃還包括安裝附加裝甲,主裝甲改用間隙裝甲和增裝乘員艙自動滅火抑爆系統以提高防護性,並准備用120mm火炮代替105mm火炮。 比利時在評價多種坦克之後於1967年訂購了豹1坦克,是北約國家中除聯邦德國外第一個使用豹1坦克的國家。比利時豹1坦克裝有比昨時FN7.62mm機槍,從1975年起,這些坦克裝有類似荷蘭豹1坦克的炮彈儲存箱,炮管上裝有熱護套,火炮配有卡迪拉克·蓋奇(Cadillac Gage)公司的穩定系統,三分之一的坦克裝有比利時的薩布卡火控系統。
薩布卡火控系統由1個與激光測距儀合一的光學瞄準鏡、7個感測器和1部模擬計算機組成。計算機能根據目標距離及其他影響彈道參數的信息確定瞄準鏡及火炮軸線間的角度,輸出信息通過2自由度萬向支架反射鏡系統轉換成炮長瞄準鏡中十字線的位移,同時經穩定器傳給火炮。當火炮自動以正確的目標高低角和方位角瞄準時,十字線便回到目標上。感測器可測量大氣溫度、氣壓、裝葯溫度、炮膛磨損、橫風、火炮耳軸傾斜角和炮塔回轉角速度。
1980年初,比利時政府為該國陸軍的豹1坦克訂購了第二、三批薩布卡火控系統,其後用裝布洛姆·福斯公司附加裝甲的豹1坦克樣車進行了試驗。預計比利時陸軍會用這種裝甲改裝它的豹1坦克,改裝工作由比昨時的羅科特兵工廠(Rocurt Arsenal)執行。 該坦克是裝有薩布卡火控系統的改進型豹1A3坦克,加拿大稱之為C1型坦克。第一輛豹1坦克於1978年6月移交加拿大,現加拿大共有114輛豹1主戰坦克、6輛豹式架橋坦克和8輛豹式裝甲搶救車。
激光工程研究公司(Laser Engineering Developement Limited,現改稱為Vehicle Technology)於1984年為加拿大武裝部隊研製豹1改進型坦克的液氣懸掛系統。該系統是由激光研究公司與英國軍用車輛工程研究院(British Military Vehicles and Engineering Estiblishment 現改稱為Royal Armam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stablishment)和利茲皇家兵工廠(Royal Ordnance Leeds)共同研製,已在英國挑戰者(Challenger)坦克上使用。當然,加拿大也在研究使豹1A3坦克現代化的火控系統,包括採用激光測距儀和熱成像系統。 荷蘭在評價了豹1、奇伏坦(Chieftain)和MBT-70坦克之後,在1968~1970年間訂購了468輛豹1式坦克,1969~1971年交貨,其中許多部件由荷蘭公司製造。
該坦克裝有與聯邦德國豹1式坦克不同的電台及荷蘭型煙幕彈發射器和3個儲物箱。後來,這些坦克還裝有美國霍尼韋爾(Honeywell)公司火炮穩定系統;適用於英國L52型脫殼穿甲彈的改進型光學瞄準鏡;駕駛員用被動潛望鏡以及FN7.62mm並列機槍。炮塔附加裝甲由布洛姆·福斯公司提供,性能與豹1A1A1坦克相同。這些稱作豹1-V型坦克還裝有新型履帶和EMES 12A3型炮長火控系統。 根據1980年11月在波恩簽訂的協議,克虜伯·馬克公司和克勞斯-瑪菲公司向土耳其提供了77輛豹1坦克和4輛裝甲搶救車,這些坦克裝有EMES 12A3型火控系統和PZB 200型微光電視系統。
變型車
豹1坦克車族
豹1主戰坦克——————————--------------------------
(1965)——---豹1A1主戰坦克
----豹1(BPz2型)裝甲搶救車豹1A1A1主戰坦克
(1966)(1971)
----豹1裝甲工程車豹1A2主戰坦克
(1968)
----豹1架橋車(海狸)豹1A3主戰坦克
(1975)
豹1A4主戰坦克
----豹1駕駛員訓練坦克——---安裝120mm火炮的豹1坦克
----澳大利亞豹1坦克
----2型裝甲工程車——---比利時豹1坦克
----加拿大豹1坦克
----獵豹雙35mm自行高炮——---丹麥豹1坦克
----希臘豹1坦克
----義大利豹1坦克
----豹1 155mm自行火炮——---荷蘭豹1坦克
----土耳其豹1坦克

Ⅲ 百人隊長主戰坦克的其他版本

澳大利亞陸軍是百人隊長坦克在海外的第一個用戶,他們在1949年就完成了訂購工作。但是在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時,澳大利亞訂購的百人隊長坦克被轉交給了第8國王皇家愛爾蘭輕騎兵團(8th King's Royal Regiment, Irish Hussars)。該團本是預備役部隊,裝備百人隊長坦克後重新進入一線部隊服役,並作為英聯邦遠征部隊的一部分參加了聯合國軍在朝鮮戰場的作戰。
直到1952年2月,第一批交付給澳大利亞陸軍的百人隊長MK3型坦克才運抵澳大利亞悉尼港,隨後通過鐵路運到維多利亞州Puckapanyal,裝備了第1裝甲團(1st Armoured Regiment)。坦克運到後在Puckapunyal附近的坦克測試場進行了嚴格的測試,澳軍尤其關注了其懸掛系統,結果證明百人隊長MK3坦克完全符合其性能要求。
澳大利亞陸軍裝備的百人隊長是MK3型,這些坦克都裝備了20磅炮和7.92毫米Besa機槍(該型機槍後來被美製7.62毫米勃郎寧機槍取代)。最後,澳大利亞陸軍在共采購了143輛百人隊長坦克(陸軍正式編號為:ARN-169000到ARN-169138和ARN-115541到ARN-115544)。包括60輛百人隊長Mk3中型坦克(1949年定貨,1951年中和1952年5月交付)。這批坦克在1957年到1961年均被升級為Mk5型(ARN-169000到ARN-169059);51輛百人隊長MK5中型坦克(1954年底定貨,1955-1956年交付,ARN-169060到ARN-169110);4輛裝甲搶救車Mk2( 1954年底定貨,1955-1956年交付,ARN-169111到ARN-169114);6輛百人隊長Mk5中型坦克(1956-1957年交付,ARN 169115-169120);4輛MK5型架橋車(60年代初交付,第1輛架橋車在1961年9月到達 ARN-115541到ARN-115544);8輛百人隊長Mk5型和Mk5/1中型坦克(1968年從紐西蘭購買)。一小部分紐西蘭的坦克車體被用來替換澳軍在戰斗中被地雷炸壞的坦克,至少有一輛(ARN-169017)是在更換了紐西蘭的車體後又重返越南;15輛百人隊長Mk5/1中型坦克(1972年從英國在香港的軍火倉庫中買來,編號為ARN-169124到ARN-169138)。
百人隊長架橋坦克原型車在1956年研製成功,但直到1961年才進入量產階段。1965年,澳大利亞陸軍購買了4輛架橋坦克。這4輛架橋坦克以百人隊長MK5為底盤,改進為MK7標准。加裝了1個100加侖燃料箱。6型坦克橋由鋁合金製成,可承重80噸,橋長超過13.5米。其中2輛架橋坦克參加了越南的戰爭。
實戰
因為60年代越戰的爆發,澳大利亞也被要求承擔一定的作戰義務,澳軍裝備的大量百人隊長坦克在1967年開始進行現代化改裝(改裝地點在維多利亞州Bandiana的3rd Base Workshops)。改裝項目包括在傾斜裝甲上安裝了附加裝甲,12.76毫米測距機槍,並為車長、炮長和駕駛員配備了紅外夜視系統。改裝後的坦克裝備了澳大利亞第1特遣隊(部署在越南Phouc Tuy省)。1967年10月28日,澳大利亞政府宣布向越南派遣一個坦克連,作為增援計劃的一部分。派遣部隊包括第1裝甲團C連(18輛百人隊長Mk5/1中型坦克、2輛工程坦克、2輛架橋車)、第1獨立裝甲修理車間(2輛百人隊長Mk2型裝甲搶救車)、Detachment, 1st Armoured Forward Delivery Troop(6輛百人隊長Mk5/1中型坦克)。該坦克連從1968年1月29日起在越南服役,直到1971年9月30日。1968年,皇家澳大利亞電氣機械工程兵單位被派往越南支援百人隊長坦克部隊的作戰,該單位裝備了架橋坦克和工程坦克。到1971年,第1裝甲團的所有3個連都已經部署到了越南,其中C連還在越南呆了兩個輪換期。第1裝甲團與先期到達越南的皇家澳大利亞團(Royal Australian Regiment)第5和第7營進行了大量步坦協調訓練。
盡管許多軍事觀察家和資深陸軍軍官都對百人隊長在東南亞的稻田水網地帶的作戰效率表示懷疑,但百人隊長的表現仍然令人滿意。它們在許多場合都證明了自己的價值。第1裝甲團的幾個連隊表現可圈可點。他們參加了多次著名的戰役,特別是在防守Coral和Balmoral的Fire Support Bases時,在1968年北越軍隊發起的春節攻勢期間,它們參加了Binh Ba周圍的戰斗並參與了Phouc Tuy省境內的大量進攻作戰。共有57輛百人隊長中型坦克、4輛裝甲搶救車和3輛架橋車在越南服役。2名百人隊長坦克的乘員在戰斗中陣亡。邁克爾·漢納福德駕駛ARN-169017號車在1968年12月的戰斗行動中觸雷,崩裂的底板碎片造成了漢納福德的致命傷。1969年5月,詹姆斯·科爾駕駛ARN-169005號車觸雷,威力強大的反坦克雷將整個底板從駕駛艙內掀了出去,科爾當場死亡。
一部分在越南戰場受損的坦克運回澳大利亞後在Puckapanyal裝甲兵中心改裝成駕駛員訓練車——去掉炮塔,裝上一個巨大的駕駛室。1974年-1977年,這些改裝車輛被用來訓練澳大利亞陸軍的駕駛員。
退役
百人隊長坦克從1977年開始逐步退出現役,取代它們的是德制豹-1坦克。收藏在澳大利亞博物館的百人隊長坦克保存了全部戰斗裝備,在特定時候還向公眾開放內部參觀。 百人隊長在其超過60年的服役生涯中經歷了多次局部戰爭,但它最出色的戰績不是由英國人創造的,而是在以色列國防軍中創下。以色列不僅是裝備百人隊長坦克數量最多的國家,也是對百人隊長坦克改進最多,潛力挖掘的最徹底的國家。講述百人隊長的歷史,無論如何都繞不開以色列版百人隊長這一節。
背景
20世紀50年代初,M-4謝爾曼系列和法制AMX-13坦克是以色列國防軍裝甲部隊的主戰裝備,同時代阿拉伯國家的T-54/55坦克在性能上毫無疑問處於領先地位。以色列國防部高官經常抱怨:沒有一個國家願意把他們的新型坦克賣給他們,他們只能使用過時的垃圾。這些國家允許以色列購買包括噴氣式戰斗機在內的新式武器,但就是不賣給他們新型坦克。進入60年代,阿拉伯國家從前蘇聯獲得了T-62主戰坦克,這是那個時代最現代化的坦克,裝備大威力的115毫米坦克炮。以色列人面臨的形勢立即嚴峻起來,靠改造四、五十年代的老坦克已無法與阿拉伯國家在戰場上對抗。由於百人隊長坦克在朝鮮戰爭和蘇伊士運河地區的戰斗中表現出色,因此,以色列人盯上了這種結實可靠的坦克。
英國政府在1956年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後同意向以色列出售武器,急需重裝備的以色列將百人隊長坦克列入采購優先順序排位表的首位。第1批安裝了20磅炮的百人隊長MK3型坦克於1959年運抵以色列。第二批百人隊長則是英、以之間1966年酋長坦克合作計劃的交易籌碼。1966年,英國政府啟動了裝有120毫米火炮的新型酋長坦克研製計劃,但英國緊張的國防預算使他們缺乏足夠的資金來完成此項目。為此,英國政府同意向以色列出售百人隊長坦克以籌集資金,作為交換,以色列得以參與酋長坦克的最後階段發展,並擁有購買酋長坦克的優先權(英國方面甚至允諾幫助以色列建立酋長坦克的生產線)。如果這個計劃成功,以色列就可獲得堪與T-62坦克抗衡的武器。阿拉伯國家當然不允許這種不利情況出現,他們用將外匯儲備從英國的銀行提走等經濟制裁措施來威脅英國。1969年11月,英國被迫終止了與以色列在酋長坦克上的合作。此時,該合作計劃已經進行了3年多時間,以色列在酋長坦克的最後研製階段投入了相當大的精力和資金。但結果卻只得到了2輛酋長坦克原型車和三百多輛百人隊長MK3/5坦克。或許是這個教訓過於深刻,從此以後,以色列裝甲部隊中就再也沒有出現過英國坦克的身影,百人隊長坦克成為英國坦克在以色列國防軍中後無來者的絕唱。
服役
第1批百人隊長MK3坦克於1959年開始在以色列裝甲部隊服役,當時已經裝備了M-1/M-50超級謝爾曼和M-51以色列謝爾曼坦克的以裝甲兵並不太滿意百人隊長的性能。主要意見集中在三個方面,首先是百人隊長坦克的機械和電氣系統比謝爾曼系列坦克復雜得多,處於草創時期的以裝甲兵後勤維護部隊對付起來有點吃力,加上基層坦克兵們要從美製設備轉而適應英制設備,在習慣上也存在問題;第二個方面則針對百人隊長的痼疾——戰術機動性,英制流星汽油機功率有限,油耗高,坦克的燃料攜帶量也不足,因此百人隊長坦克的速度和作戰行程受到很大限制;最後,由於百人隊長是針對歐洲平原的季風海洋性氣候條件設計的,高溫多沙的沙漠作戰環境對冷卻系統和空氣濾清器的要求則要高的多。因此,剛剛到達以色列的百人隊長坦克發動機冷卻系統以及空氣濾清器故障頻頻。盡管有這樣那樣的不滿意,但以色列裝甲兵當時要解決的首先是有無的問題,他們還沒有富裕到可以把百人隊長扔到一邊不管的程度。
1963年,在英國的幫助下,以色列給第一批百人隊長MK3型換裝了105毫米L-7線膛炮,裝在車長指揮塔上的7.62毫米機槍被美製12.7毫米機槍代替,無線電設備也換成了美製。1966年以後到達的百人隊長MK5型也做了同樣改裝。改裝後的百人隊長被統稱為——肖特坦克。1967年6月5日六日戰爭爆發時,以色列陸軍作好戰斗准備的全部385輛百人隊長坦克中就有293輛是經過改進的肖特坦克。換裝了105毫米火炮的肖特坦克成為以色列陸軍裝甲部隊的主力,主要裝備南部軍區:塔爾師第7裝甲旅第82坦克營(33輛);約菲師沙得里裝甲旅和塞拉裝甲旅(共4個坦克營)以及沙龍師茲珀里裝甲旅(1個坦克營),北部軍區只有佩利德師拉姆裝甲旅擁有1個百人隊長坦克營。據不完全統計,六日戰爭期間,共有293輛百人隊長坦克(肖特坦克)參戰,被擊毀30輛,戰損率低得驚人。六日戰爭中,肖特主戰坦克以其強大的火力、英國坦克傳統的防護優勢對阿拉伯國家的蘇制坦克構成了巨大威脅,以色列裝甲兵對它的表現非常滿意,盡管肖特坦克每小時只能跑30多公里。
百人隊長的優異表現與AMX-13輕型坦克的不堪一擊形成鮮明對比,它重防護的思想特別適合以色列兵員有限的國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以色列坦克的發展方向。在此之後,以色列人再沒買過法國坦克,其後自行研製的馬加其和梅卡瓦主戰坦克均將防護力放在第一位。
改進
戰爭結束後的1968年,鑒於基層裝甲部隊對百人隊長低劣的戰術機動性頗有怨言,以色列軍工部門開始對肖特坦克進行大改。由於以色列能夠方便而又便宜的獲得美國裝備,因此,他們得以通過更換性能更先進的美製發動機來改進百人隊長的機動性能。以色列方面評估了3種不同型號的美製發動機,最終選定美國泰萊達因·大陸(Teledyne Continenta)公司的AVDS-1790-2A風冷柴油發動機作為百人隊長升級動力包。泰萊達因·大陸汽車公司是世界上最大風冷坦克發動機機生產商,技術實力雄厚。他們研製的AVDS-1790風冷柴油發動機由AV-1790汽油機和AVI-1790噴射式汽油機演變而來,1960年,該發動機取代AVI-1790噴射式汽油機裝備同年定型投產的M-60坦克和首批系列化生產的M-48A3坦克。AVDS-1790風冷柴油發動機燃油消耗率低(同等燃料攜帶量下,裝有低耗油率發動機的坦克行程顯然更大);採用風冷體制提高了發動機對自然環境的適應性,減小了發動機體積和重量,減少了易損性,提高了維護性;此外,它還採用了多燃料技術,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後勤供應的負擔。以色列選中的是AVDS-1790-2AC型渦輪增壓風冷柴油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達到750馬力(比流星發動機凈增100馬力),在坦克全重略有增加的前提下,單位功率仍提高到14馬力/噸。阿里遜公司的CD-850-6型自動傳動裝置取代了原有的梅利特-布朗(Merritt-Brown)公司的Z-51R型手操縱變速箱,大大減輕了駕駛員的操作強度,簡化了駕駛訓練。以色列工程部門還加大了百人隊長的油箱,使其最大燃油攜帶量達到1190升,是百人隊長MK5型的2倍多。
一系列改進措施使百人隊長坦克的機動性有了相當大的提高,最大時速達到50公里/小時,最大行程也相應增加到500公里。其他改進項目還包括風冷制動系統、新型滅火系統,彈葯布置方式(105毫米炮彈的載彈量增加到72發)。以色列改進的百人隊長MK5坦克於1970年開始服役,被稱為肖特-卡爾型主戰坦克,更換發動機和傳動系統使肖特坦克的外形也發生了變化——車體後部加長,發動機前端向上傾斜3.5度,為布置冷卻空氣出口,升高了頂裝甲。升高的發動機頂裝甲板和位於履帶護板上方的空氣濾清器上是它區別於百人隊長坦克的主要外部特徵。肖特-卡爾的火力和機動性上都具備了戰後二代坦克的特徵,加之其動力系統、火炮、傳動系統都可以與以色列引進的美製M-48/60坦克互換,極大減輕了以軍後勤部門的負擔。
戰績與退役
1973年的贖罪日戰爭是二戰之後投入坦克數量最多的局部戰爭,阿以雙方幾乎集中了當時東西方最先進的主戰坦克,以色列方面擁有大量百人隊長(肖特-卡爾)、M-48、M-60主戰坦克(戰爭期間美國作為緊急軍援送到以色列),與之對陣的則是阿拉伯國家的T-54/55/62坦克。以色列陸軍當時半數的以上(1000輛)的主戰坦克是肖特-卡爾坦克,主要裝備北部軍區裝甲部隊,部署在北部戈蘭高地;南部軍區也有2個裝備肖特-卡爾坦克的裝甲旅。具體的番號是:拉菲爾·埃坦准將的第36師級部隊的第7和第188裝甲旅;拉納准將的第240裝甲師級部隊第679後備裝甲旅;南部軍區第252裝甲師級部隊(門德勒准將)的第460裝甲旅;第162裝甲師級部隊(布倫·亞當准將)的第217裝甲旅。
1973年10月6日和7日是現代以色列國家離亡國最近的兩天,在南線,埃及軍隊突破巴列夫防線,進入西奈半島;北線的敘利亞人幾乎佔領了整個戈蘭高地,前鋒部隊距約旦河僅6英里,兵鋒直指河對岸的以色列加利利平原。以色列國防軍在南北兩線苦苦支撐,尤以北線的戈蘭高地戰役打得最為艱苦。第7和第188裝甲旅在近80公里長的戰線上獨自對抗敘利亞5個師近1500輛坦克的輪番沖擊。肖特-卡爾坦克在這場史詩般的遲滯防禦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它炮塔前正面152毫米和車體正上方118毫米厚的均制鋼裝甲帶來的良好抗彈性以及合理的車體結構、內部設備布置使它具備了良好的戰場生存能力;L-7 105毫米火炮的火力也確實名不虛傳。加上以色列裝甲兵良好的訓練和極高的戰術素養,以軍基本上保證了超過1:2的戰損比。從10月6日下午2點敘軍發起總攻到10月8日黎明,雖然第7和第188裝甲旅幾乎完全被打散建制,坦克和人員損失殆盡,但他們迫使敘利亞軍隊在戈蘭高地留下了近600輛坦克殘骸,極大的挫傷了敘軍的銳氣,為後備部隊的集結參戰贏得了寶貴的時間。以方公布的肖特-卡爾坦克的損失數量僅在200輛左右,而對之對抗的敘利亞軍隊則幾乎丟掉了兩個半裝甲師,這一比例堪稱驚人。當然,戰斗中實際被命中乃至喪失戰鬥力的肖特-卡爾坦克肯定不止200輛,因為這個統計數字沒有將以軍在戰斗中被損壞後又被後勤部門修復的坦克算進去,而實際上,戰爭期間,以軍軍械部門高效率的修復了大量損毀的坦克。
1973年以後,百人隊長坦克逐漸失去了它在以色列國防軍中的支柱地位,因為當時以色列已經從美國獲得了更先進的M-60A3主戰坦克,而其自行研製的梅卡瓦MK1主戰坦克也開始交付部隊。但以色列版百人隊長的改進仍在繼續,畢竟殘酷的戰爭證明了它是一種可在關鍵時刻依靠的武器。1976年前後,以色列為肖特-卡爾坦克更換了炮塔俯仰/旋轉機構,換裝了美國卡迪拉克公司研製的蓋奇液壓系統,改進後的坦克也因此被稱為肖特-卡迪拉克坦克(以軍方正式編號為肖特-卡爾-貝特坦克)。1978-1979年,以色列國防軍中的百人隊長坦克又被裝上了微光夜視系統、急救箱和以色列拉菲爾軍械發展公司研製的新型反應裝甲,新的改型被稱為肖特-卡爾-基梅爾。1982年的加利利和平行動中共有1100輛以色列版百人隊長坦克參戰,其中就包括這種脫胎換骨的肖特-卡爾-基梅爾坦克。
1984年,以色列軍工部門又為百人隊長更換了新一代的反應裝甲(這種裝甲當時屬於絕對機密,在部隊接到動員令開拔前線之前都不允許安裝到坦克上),裝上了梅卡瓦MK2的火控系統(包括熱成像儀、激光測距儀和橫風感測器)。加裝主炮熱護套和新的10管煙幕彈發射器。備彈量從72發下降到71發。這種在裝甲防護、火力和火控系統方面都已接近戰後第三代坦克的百人隊長被賦予的軍方編號是肖特-卡爾-達利德。
百人隊長坦克在以色列陸軍現役部隊中一直服役到80年代後期,此後由於新型梅卡瓦坦克的入役而被作為戰略物資封存起來,2002年3月10日,以色列國防軍百人隊長正式退出現役。

Ⅳ 二戰時的坦克有哪些

美國:M4謝爾曼,M4螢火蟲,M2MT中型坦克,M3格蘭特中型坦克,M3斯圖亞特,M5斯圖亞特,M4A2E1小飛象,M4A9噴火謝爾曼,M4A5火箭彈謝爾曼。

蘇聯:T34,T46,T26,T34-85,KV,KV-1S,KV3,KV5,KV9
德國:「鼠」式,虎式,虎王,黑豹II,黑豹I, III號坦克,IV號坦克,追獵者坦克殲擊車,III號突擊炮
英國:丘吉爾,M4螢火蟲,馬克4型……(太多了)
法國:M4螢火蟲,M4謝爾曼,T35……(太多了,說不出了)

加拿大、澳大利亞的坦克均為美式的M4謝爾曼和M4螢火蟲
義大利和德國一樣
日本:北滿37型,北滿95型,有坂38型。

Ⅳ 求各國坦克名稱和級別

二戰各國坦克:
德國:一號坦克、二號坦克、三號坦克、四號坦克、黑豹坦克、虎式坦克、虎王坦克、鼠式坦克
蘇聯:T-26、T-28、T-34、T-35、T-37、T-40、T-60、T-70、KV系列、IS-2
美國:格蘭特坦克、謝爾曼坦克、斯圖加特坦克、蟬式坦克、霞飛坦克、潘興坦克
英國:A9 I坦克、瑪蒂爾達坦克、十字軍坦克、范侖泰坦克、提特拉齊坦克、丘吉爾坦克、克倫威爾坦克、螢火蟲坦克、彗星坦克
日本:89式、94式、95式、97式、三式、特二式
義大利:CV33、L6、M13、P40
法國:R-35、S-35、B1
其他國家:公羊坦克(加拿大)、71P(波蘭)、哨兵坦克(澳大利亞)、Pt-35(捷克)

順便問一下,二戰的其他裝甲戰斗車輛還要嗎?

Ⅵ 世界上著名的坦克有哪些

NO.1 德國 「豹」IIA6. :強勁的動力,嚴密的防護,兇悍的火力,精良的火控,無可爭議的陸地之王,德國人在戰車上的天賦連美國人也不能不服氣。 NO.2 美國M1A2SEP坦克: M1A2SEP坦克是美軍現役最先進的數字化坦克,美國人也自認為「天下第一」。該坦克主要先進在SEP上。SEP是系統組件的英文縮寫,涉及觀瞄、火控、武器、動力、通信、防護和車輛管理等多個方面。如車長獨立瞄準鏡組件具有「獵/殲」能力,通過這種瞄準鏡,即使炮長正在對敵坦克目標進行攻擊,車長也能搜索和瞄準新的目標。優點:在近年來的實戰中表現可以用無敵來形容,各方面的綜合性能相當強勁 缺點:相當於坦克中的勞斯萊斯,個人感覺太嬌貴,後勤及維護費用驚人,窮人即使買得起也用不起。 NO.3 後起之秀 中國99坦克 (有待論證):中國在坦克方面取得的成就遠遠超乎大多數國人想像。這不奇怪,多年來 面對北方強國那強大的鐵甲洪流,中國對坦克極其重視不足為奇。 中國在火炮方面頗有心得,威力之大在世界上鼎鼎有名,中國坦克可以輕松擊穿美軍坦克前裝甲。98坦克在寒帶測試。其上面的激光壓制系統,還有傳說中的炮射導彈震驚了西方。 NO.4 以色列 「梅卡瓦」IV :以色列人對坦克的熟練運用所取得的成就舉世盡知。強敵環視,他們對坦克的重視程度可能是全世界最高的。可惜這么好的坦克卻遇不見值得一提的對手。優點:防護性能好、惡劣條件下生存性能好、模塊化及附加裝甲、還可作運兵車使用。 弱點:火力不強(射程、穿甲力不如人意,對抗阿拉伯部隊還行),速度和最高速度不高,機動性較弱。 NO.5 法蘭西騎兵 「勒克萊爾」坦克 :樣子小巧,價格和法國其他武器一樣驚人的昂貴。中規中矩,各方面性能都不錯,但也無甚過人之處。優點:電子系統非常優秀,乘員比普通坦克少一人,結構緊湊。裝有三防裝置、達拉斯激光報警裝置以及屏蔽和對抗裝置,火炮火力較強,機動性能強。缺點:本國技術程度低,造價偏高,可升級程度低. NO.6 英國 「挑戰者」型主戰坦克 :非常漂亮非常可惜的坦克。看得出它的裝甲真是太厚了,防護性能公認世界第一。英國人是復合裝甲的鼻祖。可惜的是他的火力太糟糕了。英國人固執地堅持線膛炮,不僅容易磨損,不僅威力受限制,而且精度也由於火控系統欠佳而不能發揮優勢。但是改動炮管意味著全部後勤炮彈庫存更新,還要給出口國更換,代價是英國人不堪忍受的。其實最讓英國人難以啟齒的是,目前他國內沒有公司能生產一流的滑膛炮,他絕對沒臉買德國人的。

Ⅶ 遜邱倫主戰坦克的性能數據

型號遜邱倫MK5遜邱倫MK13
乘員4人4人
戰斗全重50728kg51820kg
單位功率9.42kW(12.8馬力)/t9.22kW(12.5馬力)/t
單位壓力88.29kPa93.2kPa
車長(炮向前)9.829m9.854m
車體長7.556m7.823m
車寬3.390m3.390m
車高(全高)2.940m3.009m
車底距地高0.457m0.510m
履帶寬610m610m
履帶中心距2.641m2.641m
履帶著地長4.572m4.752m
公路最大速度34.6km/h34.6km/h
燃料儲備458L1037L
公路最大行程102km190km
涉水深
無准備1.45m1.45m
有準備2.74m2.74m
爬坡度60%60%
攀垂直牆高0.914m0.914m
越壕寬 3.352m 3.352m
最小轉向半徑1.695m1.695m
發動機
生產公司羅爾斯·羅伊斯羅爾斯·羅伊斯
型號MKⅣBMKⅣB
類型12缸水冷汽油機12缸水冷汽油機
功率/轉速478kW(650馬力)/2550r/min478kW(650馬力)/2550r/min
傳動裝置
生產公司梅利特·布朗梅利特·布朗
型號Z51RZ51R
?類型機械式機械式
前進檔/倒檔數5/25/2
轉向裝置類型三差速式三差速式
懸掛裝置類型平衡式螺旋彈簧平衡式螺旋彈簧
主要武器口徑/型號/類型83.4mm/ /線膛105mm/L7A3/線膛
並列武器口徑/類型/數量7.62mm/機槍/1挺7.62mm/機槍/1挺
防空武器口徑/類型/數量7.62mm/機槍/1挺7.62mm/機槍/1挺
試射機槍口徑/類型/數量無 12.7mm/機槍/1挺
煙幕彈發射器總數量2×6具 2×6具
彈葯基數
83.4mm炮彈65發
105mm炮彈64發
7.62mm機槍彈4250發4750發
12.7mm試射機槍彈 600發
穿甲彈初速1432m/s
射速8發/min(最大)
炮塔驅動方式電動/手動電動/手動
炮塔旋轉范圍360°360°
車長超越控制有有
火炮俯仰范圍-10°~+20°-10°~+20°
炮塔最大回轉速度360°/26s360°/26s
火炮穩定器
高低向有有
水平向有有
裝甲厚度
車體厚度
車體
前上76mm*118*
前中76mm*76mm*
側前51mm*51mm*
側後上38mm*38mm*
側後下20mm*20mm*
?底板17mm*17mm*
炮塔正面152mm*152mm*
三防裝置無無
電氣系統電壓24V24V
蓄電池數量/電壓/容量4個/6V/115Ah 4個/6V/115Ah
*為估計數值
遜邱倫坦克車族
遜邱倫坦克型演變
遜邱倫坦克
(1945~1962年)
遜邱倫MK1坦克
(1946~1948年)
遜邱倫MK2坦克
(1945~1948年)
遜邱倫MK3坦克
(1947~1956年)
遜邱倫MK4坦克
遜邱倫MK5坦克-----------------遜邱倫MK5/1坦克
(1955~1958年)-----遜邱倫MK5/2坦克
遜邱倫MK6坦克-----------------遜邱倫MK6/1坦克
-----遜邱倫MK6/2坦克
遜邱倫MK7坦克-----------------遜邱倫MK7/1坦克
(1953~1960年)-----遜邱倫MK7/2
遜邱倫MK8坦克-----------------遜邱倫MK8/1坦克
(1955~1960年)-----遜邱倫MK8/2坦克
遜邱倫MK9坦克-----------------遜邱倫MK9/1坦克
----遜邱倫MK9/2坦克
遜邱倫MK10坦克----------------遜邱倫MK10/1坦克
----遜邱倫MK10/2坦克
遜邱倫K11坦克
遜邱倫MK12坦克
遜邱倫MK13坦克
遜邱倫坦克的變型車和改裝型
---遜邱倫(MK5)架橋車(FV4002)
---遜邱倫(MK5)架橋車ABK(FV4016)
---遜邱倫(MK2)培訓甲搶救車(FV4006)
---遜邱倫(MK5)皇家工程兵突擊車(FV4003)
---遜邱倫灘頭裝甲搶救車(FV4018)
---遜邱倫靶車
遜邱倫坦克----------------維克斯公司改進的遜邱倫坦克
---遜邱倫自行高炮
---澳大利亞遜邱倫坦克
---丹麥遜邱倫坦克
---以色列遜邱倫坦克
---約旦遜邱倫坦克
---南非遜邱倫坦克
---瑞典遜邱倫坦克

Ⅷ 坦克誰發明的坦克最初叫什麼

坦克的最初是履帶拖拉機演變來的:1770年,埃奇沃思發明了一種「可行駛任何馬車並跟馬車一起移動的鐵道或人工道路」,而且在英國獲得了專利。他的辦法是把若干木製板條連接成一根環狀的鏈,按一定的方式連續地移動,使得始終有一個板條或幾個板條跟地面接觸。他的目的是要把馬車重量在使用狹窄的車輪時能分散到更寬的地面上,使馬車能在崎嶇的或松軟的地面上行駛。然而埃奇沃思設計都停留在制圖紙上。

美國發明家巴特爾於1888年獲得一項履帶的專利。1904年,霍爾特也獲得一項非常實用履帶發明專利,並於1906年投入批量生產,用履帶替換了原來的蒸汽拖拉機的後輪,出現了霍爾頓履帶式拖拉機。這就是最早改製成坦克的那種拖拉機。

1904年,英國的霍恩斯比和桑斯公司,已經按照戴維·羅伯茨的一項復雜得多設計進行了成功的試制。它的特點是用潤滑螺栓連接各個分離的環節。1907年,第一輛汽油驅動履帶拖拉機就這樣的履帶上行駛,並向陸軍部作了表演。然而由於軍事熱情衰減,霍恩斯比1912年把他們專利賣給了霍爾特。
坦克原來為了保密把它叫做水櫃(TANK)

Ⅸ 坦克的各國坦克大全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
英國:Mk I坦克、Mk II坦克
法國:雷諾FT-17輕型坦克
德國:A7V坦克
義大利:菲亞特2000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
德國:35(T)型、38(T)型、一號坦克、二號坦克、三號坦克、四號坦克、黑豹、虎式、虎II(虎王)、鼠式、
蘇聯:T-26、BT-2、BT-7、T-34、KV-1、KV-2、KV-3、斯大林-1型(iS-1又名js-1)、斯大林-2型(IS-2) IS-3
日本:八九式、九四式、九五式、九七式、九七改、三式
美國:M2輕型坦克、M3輕型坦克、M3李·格蘭特、M4中型坦克(謝爾曼)、M24霞飛、M26潘興
英國:馬蒂爾達系列、十字軍巡洋坦克、克倫威爾坦克、A—34彗星、丘吉爾戰車、謝爾曼-螢火蟲
法國:雷諾R35、巴塔耶B—1、索瑪S—35、B1
義大利:CV33/35、L6lf、M1340、菲亞特3000B
波蘭:7TP
捷克:LT-35、LT-38 瑞典:L—60、Stridsvagn m/21—29、Stridsvagn m/37、Stridsvagn m/42
匈牙利:40M突朗
加拿大:公羊
澳大利亞:哨兵
冷戰時期
美國:M26、T26E4超級潘興、M46巴頓、M47巴頓、M48巴頓、M60巴頓、M41、M551謝里登
蘇聯:T-44、T-45、T-54、T-55、T-62、T-64系列、T-72、T-80
德國:豹1、豹2
英國:征服者坦克 FV215b系列
法國:AMX-13、AMX-30、AMX-32 、AMX-50、AMX-50 福熙
中國:59式坦克、62式坦克、69式坦克 WZ111坦克 IS-2(IS-2U/IS-2M)
日本:61式坦克、74式坦克、90式坦克
朝鮮:天馬虎主戰坦克
以色列:梅卡瓦主戰坦克
現代
美國:M1艾布拉姆斯系列主戰坦克
俄羅斯:T-72、T-90
英國:挑戰者1、挑戰者2
法國:勒克萊爾
韓國:K1、K2主戰坦克
日本:90式主戰坦克(TK-X)、10式主戰坦克
中國:96G式、99式
義大利:C1公羊坦克
德國: 豹2A6、 豹2A4
烏克蘭:T-72AG、T-80UD、T-84「堡壘」M
波蘭:PT-90、PL-O1
以色列:梅卡瓦Mk4主戰坦克
瑞典:S型主戰坦克

Ⅹ 坦克是誰設計出來的

1974年的戰火紛爭中,在一戰中損失巨大的英國軍隊,讓英國一些有識之士驚嘆地面戰血流成河,開始思考突破地面戰的新式武器裝備。



閱讀全文

與澳大利亞的坦克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83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216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88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1028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86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549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91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343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337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706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54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43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34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97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9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95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7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11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83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