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澳大利亞為什麼能被大火燒4個月救火不力還是政府無能
4000多的災民等待政府救援、2000個家庭被大火燒光了所有的積蓄,25人身亡,590萬公頃土地被大火吞噬,數以億計的野生動物死亡。還有數以億噸的二氧化碳進入了大氣。
沒錯這就是當下的澳洲所經歷的一切。
天空被濃煙覆蓋變成血紅色,考拉在燎原的野火中艱難的爬行,袋鼠們成群結隊逃離家園,每一個從前方發回來的照片或者影像都讓人揪心。讓人更不可思議的是,這樣一場來勢洶洶的大火在澳洲竟然已經持續了4個月之久。
我注意到有一段澳洲總理慰問災民的視頻,當澳洲總理想要和一位失去家園的女士握手致意的時候,被這位悲傷的女士沉默的拒絕了,並在之後大聲質問總理為什麼不早點制止這場悲劇,為什麼讓大火肆意蔓延了這么久。澳總理甚至不敢直視這位女士的眼睛,也沒有任何語言上的表達可以回復悲憤的民眾。
澳大利亞的山火為什麼會燒這么久?為什麼國家不及時組織救援力量控制火情?
首先在澳洲,民眾居住區和森林的分布以及城市的綠化結構,是非常緊密融合的,導致火燒房屋時毫無阻礙。比如像墨爾本這樣的澳洲一線城市都像是在鑲嵌在森林裡的暗夜精靈大本營。更何況植被繁茂的郊區。而且郊外的房屋大都是木質等自然材料的結構。這種優良的可燃物在大火來襲時可謂一觸即燃,毫無抵抗力。
其次,人口的不足,都知道澳洲地廣人稀,但到底有多稀,誰都沒有想國,整個澳大利亞面積比中國略小一些,但是人口只有2500萬,基本上和上海人口差不多。這就導致目前絕大部分澳洲的消防力量都是志願者,在前線救災的7萬多名消防員種有9成以上都是志願者的身份,從人口比例來說,這個規模的消防員隊伍其實也已經非常不容易了。但面對如此大規模的火情,也是非常捉襟見肘。
澳大利亞本來就是森林火災多發的國家,這里居住的人類更像嵌入大自然的一個文明。他們從來就沒有能力做到「國土不許燃燒」這件事,想都沒想過。平時人類和老天配合著滅火,以保持平衡。2019-2020,氣候變化的比較傾向於極端,天公突然不作美了。大洋洲本身是世界上最乾燥的洲(包括空氣和土地),森林都集中在沿海地區,內陸是廣袤的沙漠。
還有一點是人類自己,自從火季以來,有180人涉嫌縱火被捕。整個澳洲總共就這點兒人,被抓住的人為縱火就能有180。沒被抓住的呢?
我都不知道一個城鎮能不能找出180個消防員。大火忽然燒到城鎮時,給你18000消防員都不一定夠。
說到這里,大火持續原因也許正在我們心種慢慢的清晰,也許還像重重濃煙下隱藏的更深的問題根源,依然撲朔迷離。
但是此刻,我想說的是不管是哪個國家的消防員,他們的專業和骨氣是沒得黑,他們都是保家衛國的英雄。
人類,我們自己更像是大自然的客人。無論我們的科技和文明如何的發達和進步,都是自然母親懷抱里或倔強或軟糯的孩子,敬畏並熱愛這個給予我們光熱與夢想的自然,開發和保護,綠水和青山,我們都要。
② 澳洲大火燒了5個月,為何不派人砍出隔離帶
澳洲可以說是多災多難,還記得哪場澳洲大火嗎,當時在世界各地有引起了很大的反響,確實,那次基本是全國性的大火,由於澳洲有著大面積的叢林,因此這次的大火迅速蔓延,而且起火的范圍也是比較廣的,基本上是環繞了整個澳洲大陸。
其實中國的消防,也曾借鑒過澳大利亞的消防理念,還曾引進過不少的技術,可見澳大利亞的消防力量並不弱,他們的滅火手段也是很先進的,問題是人類總是有一種幻想,覺得科技已經可以應對很多的事情了,可實際上,在自然災害面前,現在的人類能做到的事情還是非常有限的。
③ 澳大利亞連續高溫林火失控,他們為何難以應付山火
澳大利亞的山火是很難控制的,2019年9月份的山火連續燒了4個多月,好不容易得到控制,從10月中旬澳大利亞的山火又開始燃燒,對當地的森林產生了嚴重的破壞,澳大利亞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環境,造成當地山火頻發,而且每次山火蔓延的面積很大,持續時間也比較長,具體有哪些原因造成山火難以對付呢?
造成澳大利亞火災的另一個原因是政府不夠重視,滅火的行動力不夠。山火發生後,如果沒有在第一時間進行撲救,那基本就要等著山火自滅了。以澳大利亞目前的消防隊員的人數來看,數量遠遠不夠,這么少的人去救火肯定是不現實的,而且救火的設施也很少。很多國家在發生森林火險的時候,會調動軍隊來幫忙滅火,但是澳大利亞救火行動一般不會調動軍隊來參與,這也是澳大利亞山火不斷蔓延的原因。
澳大利亞的山火現在是全球都很重視的問題,因為它造成的大氣污染太嚴重了,而且也是對森林資源的一種破壞,希望可以引起當地政府的足夠重視。
④ 澳大利亞火災之後,森林的修復工作進行的怎麼樣了
這個問題我是這樣認為的,澳大利亞森林大火完全沒有被澳大利亞政府撲滅,他們也沒有這個高難度撲滅森林大火的技術本事。森林大火燒盡了大半個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本身是一個小島國,島國上森林面積佔大部分,動物主要有考拉,袋鼠,鴨嘴獸,澳洲鴕鳥,針鼴鼠,黑天鵝,兔耳袋狸,澳洲野狗,黑肩蔫,袋熊等十種還有各種各樣蝙蝠,這些種類動物棲息在茂密森林繁衍生息,動物們靠的森林滋潤,來源的食物都是森林裡生長出的樹葉和昆蟲之類以及哺乳的小動物。
所以說;森林大火就是滅頂之災要快速撲滅基本上沒事發生,如果說;沒有好的辦法解決撲滅森林大火後果不堪設想,澳大利亞大火就是典型的例子,要恢復森林自然資源那能容易嗎?這就是靠澳大利亞政府自己來解決了。
澳洲有種桉樹,考拉喜歡吃,但含油量很高,很容易起火。而因環保組織的抗議,澳洲官方不會組織人清理森林雜草、控制桉樹數量、建立防火帶等。偏偏這種樹的種子殼厚,更容易在大火中存活。
這個死循環是這樣的,桉樹油多容易起火導致其他動植物跟著一起遭殃,火災後因為這種樹種子更耐火,在其他植物還沒長出來的地方,它先佔了地盤,導致這種樹更多,很容易起火。其他植物越來越少後,與之相關的動物也會越來越少。而環保組織的抗議,導致政府不會人為去打斷這一循環。
所以說,這是個悲劇
⑤ 澳大利亞山火燃燒了多少月
四個月。
2019年11月,澳大利亞東部叢林大火肆虐,災情加劇,截至9日午夜,火災已造成至少3人死亡,30多人受傷,150所房屋燒毀,數以千計的居民被迫逃離家園。此外,當地保護區的大約350隻考拉也在大火中喪生。
2019年12月31日澳大利亞東南部新南威爾士州、維多利亞州、南澳大利亞州等多地發生嚴重山火,過火面積超過600萬公頃,已造成20多人死亡,2000多所房屋被毀,當地數以千計的民眾被迫離開家園。
持續數月的山火危機中,濃煙已經飄到距其2000公里外的紐西蘭,導致紐西蘭空氣質量下降,甚至出現霧霾。
2020年1月8日,已經造成至少25人死亡,超過2000間房屋被燒毀。據巴西一家氣象公司消息,大火產生的濃煙目前已經飄到了巴西南部地區。中國外交部對澳大利亞多地發生嚴重山火災害並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表示誠摯慰問。
澳大利亞總理斯科特·莫里森(ScottMorrison)承認在應對山火危機中存在失誤,他表示,將向內閣提出一項提案,以建立一個皇家委員會來應對叢林大火災難,還將討論在災難發生時聯邦政府如何以更大的靈活性介入和協助各州應對問題。
此外,由於此次山火給災區民眾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創傷,莫里森宣布將投入7600萬澳元(約合3.5億人民幣),為民眾提供心理咨詢和撫慰。
2020年1月11日,又有一名救火隊員不幸在澳大利亞山火現場遇難,本次山火季澳大利亞遇難人數上升到28人,其中消防員人數已達4人。
在澳大利亞,一些林火高發的州和領地展開了針對縱火者的專項行動。自2019年11月以來,新州當局已就約200宗和林火相關的罪行,對183人提出了警告或檢控,有些是蓄意縱火,有些則是疏忽。
其中有24人被控蓄意點燃林火,53人因未能遵守全面禁火令而被起訴或警告,還有47人則是因為亂丟煙頭。
2020年1月12日前後,澳大利亞山火地帶出現了降雨、低溫、無強風等有利天氣,新南威爾士州火勢有所減弱,但並未從根本上改變新州的林火態勢。在相鄰的維多利亞州,林火仍在增多。
2020年1月15日和16日墨爾本出現雷雨天氣,使得當地的空氣污染較前幾日有所緩解,當地空氣質量也從「有害」級別改為「中等」級別。不過,維多利亞州消防部門表示,由於維多利亞州東部及東北部地區仍有部分起火點火勢未得到控制,加上天氣變化,墨爾本可能在18日再次遭濃煙侵襲。
(5)澳大利亞政府如何應對大火擴展閱讀
山火頻發,原因之一正是全球氣候變化:部分地區持續高溫、乾旱、大風天氣,更易於林火的發生和擴散。而且林火燃燒釋放大量二氧化碳,則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7],又進一步導致全球氣候變化——循環往復,惡性循環。
如果在被燒毀的森林草原還沒來得及恢復的情況下再次發生山火,使得嚴重火災反復發生,則可能使得澳大利亞當地熱帶雨林完全燒毀變成稀樹草原,這會對全球氣候造成更深遠且不可估量的影響。
在澳大利亞這種大火連綿不絕的情況下,火災已對局部小氣候產生了影響:火積雲。
大火的熱量使得地表的空氣和燃燒產生的煙霧煙霧扶搖直上,在高空形成火積雲。持續的火勢使得火積雲繼續「成長發育」成為「火積雨雲」,並形成降雨。
火積雲往往會帶來強風,使得火勢更加猛烈;雖然會帶來降雨,但雨水通常沒落在人們期望的位置;此外,火積雨雲造成的雷電可能會劈中別處的林木,從而產生更多的起火點。
⑥ 山火燒了七周,為何澳大利亞一直不採取行動
因為澳大利亞政府的官方態度不明確,而且澳大利亞的消防員非常少,只有一千多名,就算他們撲火,火也滅不掉。澳大利亞的山火從去年燒到了今年,我們經常在新聞上聽到澳大利亞山火連綿不斷的消息。
一、澳大利亞官方態度不明確澳大利亞有七百六十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大部分地區都是熱帶氣候,每次一到年底,澳大利亞處於非常乾燥的季節,這個時候就會爆發山火或者森林大火,澳大利亞的森林覆蓋率非常高,而且大多種植著非常具有易燃性的桉樹,所以火一旦燒起來就會連綿不斷。在去年大夥開始燒的時候,澳大利亞的總理還悠哉悠哉地去國外度假,並表示這不是他該管的事。這樣一來,澳大利亞滅火就非常尷尬了。
親愛的朋友們,你們明白了嗎?
⑦ 澳大利亞西部發生森林大火,對於林火有什麼撲滅措施
澳大利亞全年都有山火。其中一個原因是桉樹是澳大利亞的主要樹種。桉樹是易燃的,一旦有火花就會著火。有些桉樹在夏天的陽光下會自燃。桉樹已進化出適應火災的特性,種子或樹樁能在森林火災中存活,火災後會迅速重生。然而,正因為如此,火災後桉樹林的重建速度非常快,三年後就有了用武之地,沒有大興安嶺和亞馬遜火災後遺症嚴重。大火過後,樹樁周圍的大量桉樹種子會開始發芽,甚至一些看起來像焦炭的樹樁也會再次從樹枝上拔出。桉樹是一種喜曬植物。沒有火,它的幼苗很難在陰涼處生長。有些桉樹種子是休眠的,沒有火就不能發芽。
溫度是影響火災強度、蔓延速度和火災面積的主要驅動因素之一。根據澳大利亞政府氣象局(BOM)的一份報告,澳大利亞火災易發氣候的風險指數去年春天創下歷史新高。冷季氣溫升高,降水量減少。異常炎熱的天氣加速了火災。與此同時,根據維多利亞州緊急情況部的說法,12月維多利亞州東吉普賽蘭發生多起火災的主要原因是干閃電。澳大利亞這場史無前例的森林大火已造成22人死亡,數百棟房屋被毀,數十萬公頃土地被燒毀,近5億只動物死亡。
⑧ 澳大利亞連續高溫林火失控,為何不能在失火前採取防護措施
澳大利亞的森林火災因為在高溫、乾燥、大風的天氣條件共同作用下,其徹底撲滅難度極高,同時政府也有措施不力的情況,致使澳大利亞的火災起了滅、滅了起,最後越燒越厲害,大火燒出來的灰燼甚至飄到了首都和悉尼等城市居住區。
對於森林出現火災,最好的辦法是在火災還沒有形成規模時進行撲滅,同時對撲滅的現場進行巡查,避免沒有徹底撲滅的暗火又重新燒起來。如果火勢已經形成一定范圍,需要人工在火災的外圍砍掉易燃的植被,形成滅火圈,待大火失去可燃物的吃撐,然後再進行撲滅。顯然澳大利亞政府由於措施不及時,錯失了最佳的救火時機,白白讓數千平方米的森林和其中的動物喪生在這場大火中。
⑨ 澳大利亞多地遭到了林火的侵襲,當地居民需要做好哪些防護措施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避免火源!打火機,火柴之類的,用的時候要小心了!第二點,離開家時一定要把所有的電器都拔了,第三,盡可能的要隔絕空氣(但這點就有點難辦到了)
⑩ 澳大利亞山火燒了七周,你怎樣看待澳大利亞政府面對火災時的做法
根據國外媒體報道,澳大利亞東北部出現了山火火情,而這場山火已經燃燒了7周之久,大量的植物在大火中燃燒殆盡,還有很多動物被迫失去自己的家園,過火的面積更是超過8萬公頃,而根據氣象台預計,在未來的幾天會出現高溫和強風天氣,給山火的撲滅帶來了很大的難題,大量的山火也容易造成溫室效應,同時對當地的居民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當我們遇到上火的時候,一定要做出正確的處置。
桉樹易燃的屬性無疑就是可燃物,造成這個山火的原因有的說是人為縱火,有的說是意外,有的說是雷擊,但是無論是什麼,桉樹易燃的屬性、澳大利亞炎熱的天氣、乾燥的夏風,真的是給山火的進一步蔓延提供了助燃物。我們知道,燃燒的三要素就是火源、可燃物、助燃物。這樣下來,三個要素都齊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