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預防和阻止「校園暴力」
一、抵制校園暴力
(一)辨別
校園暴力一般分為行為暴力、語言暴力、心理暴力。
行為暴力主要指包括打架斗毆、敲詐勒索、搶劫財物等一系列對人身及精神達到某種嚴重程度的侵害行為。校園暴力的形式主要有五種:一是索要錢物,不給就拳腳相加,威逼利誘;二是以大欺小,以眾欺寡;三是為了一點小事大打出手;四是同學間因「義氣」之爭,以暴力手段爭長論短;五是不堪長期受辱,以暴制暴。
語言暴力主要指通過語言對精神達到某種嚴重程度的侵害行為,包括起侮辱性外號、造謠污衊等行為。
心理暴力主要指通過言語、行為或其他方式對精神達到某種嚴重程度的侵害行為。如恐嚇、侮辱、排斥、歧視、孤立等行為都是心理暴力行為。
(二)預防
1、不崇拜暴力文化,要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2、不參與校園暴力。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堅決不充當校園暴力行為中的幫凶。
3、注重心理的健康發展。要保持樂觀的心態,主動與他人溝通,解決各種困難和問題。
4、加強自身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施暴者法律意識淡薄,對法律無知,這是校園暴力產生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我們要學法、懂法、守法。既要以法律來規范自己的行為,也要以法律來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三)應對
(1)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①與同學友好相處。有的同學遇到矛盾時,不願意吃虧,認為忍讓就是沒了面子失了尊嚴,最終只能使得矛盾不斷升級,不斷激化。我們應該寬宏豁達,不應為一丁點兒小事僵持不下,斤斤計較,甚至拳腳相加,做出降低人格的事情。
②避免自己成為施暴者的目標。我們平時不要隨身攜帶太多的錢和手機等貴重物品,不要公開顯露自己的財物。學校僻靜的角落、廁所或樓道拐角都是校園暴力的多發地帶,我們在這些地方活動時尤其要注意,最好結伴而行。
③養成善於觀察的好習慣。多留意身邊發生的事,很多暴力事件的信息可以從校園同學間的交流中得到。為了保障我們自身的人身安全,避免施暴人對我們打擊報復,我們可以通過簡訊、書信的形式向學校領導、老師匿名報告。
(2)應對暴力,臨危不亂。
①遭受語言暴力時的自救:淡然處之,自我反省,無畏回應,肯定自己,調整心理,法律維權。
②遭受行為暴力時的自救:找機會逃跑,大聲呼救,藉助一些小動作給自己尋找逃跑的機會,求饒。如果以上退路被攻擊者截斷,那麼應雙手抱頭,盡力保護頭部,尤其是太陽穴和後腦。在人身和財產雙重危險時,應以人身安全為重,舍財保命,以免受到更激烈的傷害。
③遭受心理暴力時的自救對於心理施暴,還是要從自我心理調整入手。如果我們在學校遇到了排斥、歧視、孤立等心理暴力行為,我們應該自己積極、主動地去與別人溝通,弄清楚原因。如果自己無法解決,可以向老師求助。
(3)及時報告,以法維權。
由於校園暴力事件的隨機性,許多同學對其產生了恐懼和焦慮。一些同學不敢把事情告訴家長和老師,更不敢報警,甚至警方破案後也不敢出面作證,成為「沉默的羔羊」。忍氣吞聲往往會導致新的暴力事件的發生。自己或發現他人遭遇緊急情況時,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向家長、老師或警察求助,採取最有效的救助措施。
二、正確應對校園暴力
1、要有依法的意識,違法行為是不受法律保護的。
2、要有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
3、要有方法和策略意識。在力量懸殊的情況下,切記不能蠻干。
4、要有見義勇為、見義智為、見義巧為的意識。在保護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對他人實施救助。
5、要有強烈的報告意識和證據意識。及時上報並注意搜集證據,以便在需要的時候出示。
❷ 小孩遭多人圍毆你應該怎麼做
小孩遭多人圍毆你應該怎麼做
小孩遭多人圍毆你應該怎麼做,在這個社會中不可能是永遠安定和平的,人與人之間會發生矛盾,甚至斗毆,特別是在學生裡面,很多學生經常大家斗毆。下面我就來分享一下小孩遭多人圍毆你應該怎麼做。
回放:小學生遭多名男生暴打
視頻時長2分11秒,從中可以清楚看到,一名小男孩脖子和身上被繩索捆著,數名年紀稍大的男生對小男孩拳打腳踢,並將點燃的香煙頭丟入孩子衣服內,對小男孩進行追打。小男孩無處可躲,被逼到牆角後驚恐大喊,哭泣求饒,男生再次用煙頭對小孩進行虐待,並互相嬉笑。
調查:被打孩父無權無勢不願追究
據網友透露,被打男孩只有父親,聽鄰居講吳軍他們(打人者)經常趁孩子爸爸不在家時去欺負他,孩子害怕不敢跟別人說,他爸爸知道孩子被打,但他是蹬人力車的老實人,無權無勢,家裡比較貧困,法律意識淡薄,也不太想追究此事。
當地公安局回應稱,已介入該案調查,受害人小學生已經找到,毆打小學生時在場的四人也已經到案,均為未成年人,不滿14周歲,案件仍在進一步調查中。
律師:監護人應擔責
北京益清律師事務所王年華律師介紹,未成年人故意傷害,是指被告人實施故意傷害他人行為時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給他人造成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根據我國刑法第17條的規定,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事件中的4人不滿14周歲,不承擔刑事責任,但監護人應承擔相應賠償責任,可「責令監護人加強教育、管理」。
呼籲:不再手軟,依靠法律來懲戒
從立法的角度來說,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不會追究刑事責任,滿14不滿16周歲的,也只有8種嚴重犯罪才會追究刑事責任。由於年齡問題,很多孩子實施校園暴力卻不會受到懲罰,這也容易使孩子形成「藐視法律」的心態。
雖然法律不是解決校園欺凌問題的成功途徑,但對那些具有不良行為或實施嚴重不良行為造成大的社會危害、而又由於年齡問題不能追究責任的孩子,法律應當設計新的制度和教育矯正措施,來加以懲戒,對孩子也能起到提醒和干預作用。
借鑒:國外怎應對未成年暴力
挪威:鼓勵學校對校園欺凌採取全校范圍的干預措施,如制定課堂規則,對學生行為進行限制,為欺凌者、受害者及其家長提供心理咨詢等。
美國:學校對欺凌十分重視,每年開學時,會培訓教師如何處理欺凌事件,發給指導材料。對學生也會有預防性的教育,告知他們學校的有關規章。
澳大利亞:建立了政府支持的組織和網站,如「反欺凌網路組織」和「澳大利亞無欺凌計劃」,以幫助學校了解欺凌現象,為學校制定相關政策,提供教師培訓的指導大綱。
網友有話說
壞人從小就是壞的,現在縱容,將來後果很嚴重。這個孩子已經留下陰影了,可能永遠都無法走出來,希望心理老師能介入。子不教,父之過,校方和監護人是時候給出解釋和處理方法了。誰要是這么欺負我兒子,我會十倍痛苦還給他。
我們的孩子怎麼了?原本天真爛漫的孩子變成這樣?早熟了?
我點評
對於廣大網友來說,校園欺凌的事件一點也不陌生,這類事件的頻繁發生也促使我們將關注的眼光投向孩子的內心世界,當務之急是要加強學校、家庭之間的聯系,共同構建良好的教育環境。被打的孩子遭到傷害時,作為監護人的打人學生的父母應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被打的孩子千萬不能唯唯諾諾,要勇敢地通過家長和法律部門維護權益。
打架斗毆罪是指為了報復他人、爭霸一方或者其他不正當目的,糾集眾人成幫結伙地互相進行毆斗,破壞公共秩序的行為。打架斗毆罪侵犯的客體是所謂公共秩序,不應簡單地理解為公共場所的秩序,大學生打架斗毆的原因及危害是什麼呢?經濟是誘發打架斗毆的一個因素。如同學之間有的因共同消費後的經濟承擔責任有不同意見;有的因相互之間的借、還等經濟往來而引發糾紛;主要危害是損害了大學生的美好形象和妨礙內部團結,破壞大學生成才的優良環境,下面一起來具體了解一下打架斗毆怎麼處理吧?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有關規定:
第九條 對於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較輕的,公安機關可以調解處理。經公安機關調解,當事人達成協議的,不予處罰。經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後不履行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給予處罰,並告知當事人可以就民事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第二十六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斗毆的;
(二)追逐、攔截他人的;
(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佔用公私財物的;
(四)其他尋釁滋事行為。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規定:
第二百三十八條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具有毆打、侮辱情節的,從重處罰。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 刑;致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傷 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 的規定定罪處罰。為索取債務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兩款的規定處罰。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第二百九十二條聚眾斗毆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眾斗毆的;
(二)聚眾斗毆人數多,規模大,社會影響惡劣的;
(三)在公共場所或者交通要道聚眾斗毆,造成社會秩序嚴重混亂的;
(四)持械聚眾斗毆的。聚眾斗毆,致人重傷、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二百九十三條有下列尋釁滋事行為之一,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隨意毆打他人,情節惡劣的;
(二)追逐、攔截、辱罵他人,情節惡劣的;
(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佔用公私財物,情節嚴重的;
(四)在公共場所起鬨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
第三百零九條聚眾哄鬧、沖擊法庭,或者毆打司法工作人員,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
第三百一十五條依法被關押的罪犯,有下列破壞監管秩序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毆打監管人員的;
(二)組織其他被監管人破壞監管秩序的;
(三)聚眾鬧事,擾亂正常監管秩序的;
(四)毆打、體罰或者指使他人毆打、體罰其他被監管人的。
❸ 校園暴力事件頻發,還能好好做同學嗎
近一段時間以來,校園暴力事件頻發,不僅發生在學生之間,也發生在師生之間:
4月15日,安徽省蒙城縣范集中學一英語老師因收發試卷與學生發生沖突,視頻顯示,老師與學生之間有著激烈的肢體沖突;3月27日,四川師范大學舞蹈學院大一學生盧海清在成龍校區一宿舍學習室被室友用菜刀殺害,起因為兩人因瑣事發生爭執……據統計,僅2015年上半年,經媒體報道的校園霸凌事件就高達42起。而且,校園暴力施暴者日益呈現低齡化特徵。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健康與咨詢中心主任胡鄧副教授分析:「受教育程度低的學生更傾向於用武力這種最原始本能的方法去解決沖突。」對於目前我國校園暴力頻發的狀況,他認為原因之一是生命教育的缺失,學生缺乏對自己的生命以及他人生命的尊重和理性認知。
在首都師范大學政法學院楊芷英教授看來,校園暴力頻發,學校教育需承擔一定責任:「我們目前的教育更關注學業方面的問題,對孩子的心理、情緒反應等關注不夠。」此外,楊芷英認為校園暴力的發生也有來自社會和家庭的因素,「從社會深層原因看,社會分配不公,競爭環境比較激烈,學生在面對競爭時處理不當會導致矛盾的激化。另外,來自影視作品、電子游戲的影響,也會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在心理上對暴力行為 脫敏 ,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她指出,孩子的許多行為往往是一個社會學習的過程,一般父母有暴力行為,或者教育方式簡單粗暴的,孩子存在校園暴力行為的情況就會更多。
如何破解?楊芷英認為,「首先要培養青少年樂群善良的品質,教會青春期的孩子調控情緒,如何用理性的方式化解矛盾。同時學校除了對抗性、競爭性的活動外也應設立一些需要合作的活動,在共同面對任務的過程中養成協作意識。」
同時,要建立有效的懲戒機制。國際關系學院公共管理系儲殷副教授指出,目前我國《刑法》規定了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犯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這意味著未滿14周歲以及14周歲以上16周歲以下未成年人的大部分暴力行為被排除在法律之外。此外,我國目前法律實際上以物理後果作為判斷危害性的主要依據,而大部分校園暴力、霸凌的物理傷害程度較低,卻對被侵害人心理造成極大傷害,法律低估了暴力行為對未成年人的心理傷害。
對比國際經驗,我們看到,目前許多國家已對校園暴力採取專門對策,美國絕大多數州已通過立法來加強對校園暴力的預防和懲罰,澳大利亞通過《全國安全學校框架》來協助學校積極打擊校園內學生間欺辱行為。
在預防和及時制止校園暴力行為方面,學校、教師和家庭的責任也應當被格外重視。英國政府就高度重視教師的作用,專門培訓教師掌握識別校園欺凌和進行早期干預及行為矯正的方法。美國法律規定,學校必須提供舉報霸凌事件的渠道,教職員一旦發現這類行為必須舉報。校園暴力發生後,對家長也同時進行懲戒,如要求父母上訓導課程,一起進入司法程序,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等,已成為許多國家探索的方向。
室友為何成熟悉的陌生人
北京某高校的大二學生小蔡習慣獨來獨往,就算回到宿舍也直接窩進床簾里。在小蔡居住的六人間宿舍里,每個床鋪上都掛上了厚厚的床簾。室友回來,彼此也不打招呼,徑自沉浸在各自的小空間里。「也有時候想要主動交流,可一抬頭,看到的是厚厚的床簾、聽到的是此起彼伏敲擊鍵盤的聲音,只能悻悻放棄。」小蔡的話代表了許多大學生的心聲。
此前,有媒體曾面向大學生進行調查,調查發現,84%的受訪者認為當前的同學關系淡漠。
室友本該是學生在校期間接觸最多、親密度最高的人群,但如今卻成為「熟悉的陌生人」。談及原因,楊芷英認為:「目前孩子普遍存在強烈的個人主義傾向,比較自我。一方面與不少學校片面重視智力培養、忽視完善的人格養成有關,另一方面也與這一代學生多為獨生子女有關,在成長過程中,缺乏同伴關愛,也不太懂得如何主動與人交流,發生摩擦後解決矛盾沖突的能力也相對較弱。」
在河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宋曄教授看來,網路時代助推了校園人際關系的淡漠:「信息時代使人際交往趨向虛擬化與媒介化,具體表現為,網路中熱情外向,但在真實世界卻不知道如何交流。」
楊芷英也分析,在現實的人際交往中受挫的青少年,往往又回過頭來,將網路上的虛擬世界作為逃避現實交往的心理「庇護所」,在現實世界交往越不順利,越從網路中尋求安慰,繼而更排斥現實中的人際交往,最終形成惡性循環。
對此,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學校充分認識並積極採取行動。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學生們就自發倡議不裝床簾,室友之間敞開心扉、真誠交流。2012級本科生朱君所在的宿舍就被評為「2015年北京市優秀宿舍」,宿舍內,四個來自不同省份、性格特徵完全不同的女孩兒,彼此坦誠相對,共同探討學業,分享生活中的困惑與喜悅。
還有越來越多的學生組織自發行動起來,倡導改善校園人際關系淡漠的現狀。從國外的「Free Hugs」衍生而來的「抱抱團」,在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西北師范大學等學校都曾先後開展,志願者們在校園內穿上卡通玩偶服裝,向過路同學提供擁抱。「肢體語言的傳遞能增加人與人之間的親密感,減少心理距離,讓兩個人之間很快就建立起信任和比較親近的關系」,楊芷英認為。
校園人際為何過早社會化
「表弟不擅與人交往,在學校里充大款到處請客。已欠下同學三四千塊,該怎麼辦?」一位網友在網上這樣求助,不少跟帖者表示類似情況在身邊並不少見。
環顧周圍校園,學生到了新的環境之後,常常會採用以金錢換取友誼的社交方式,而在大學校園內,這類情況更加普遍。老鄉間請客吃飯是常事,為加入社團或換屆選舉而請客應酬也已成為社團潛規則。
除此之外,研究生將「導師」稱為「老闆」,將師生情誼異化為市場僱傭關系也頻遭詬病。而學生為老師花錢買禮物,更是從大學、中學蔓延至幼兒園。
胡鄧認為,「給老師送禮,尤其是教導中小學生給老師送禮,是成人社交關系在校園中的映射,也是焦慮的家長因競爭壓力所致。」
「社會上的浮躁、功利風氣對校園內的青少年有很大影響,這也是社會發展、轉型過程中的矛盾在校園中的體現。」 楊芷英也分析,「要營造良好的校園人際氛圍,建設文明和諧校園,一方面應該在全社會營造一種公平、公正的競爭氛圍,另一方面,還是要通過制度建設和宣傳倡導,弘揚師德,鼓勵老師平等對待學生,給予學生公平的發展、成長機會,主動拒絕送禮行為。」楊芷英說。
還有專家提出,希望學校能夠通過加強引導、學生自治等方式,讓更多人意識到過早社會化、功利化的危害,倡導健康、向上的校園人際關系。
❹ 看各國怎樣應對校園暴力
校園欺凌極端案件每隔一段時間就集中暴發,一個重要原因是,在對待未成年人教育問題上,社會、家庭、學校以及司法遠未形成共識和合力。國外的情況怎麼樣呢?《環球時報》06-25)
日本整治校園暴力的手段
一、日本校園的現狀。
日本政府6月初公布的《兒童和青少年白皮書》顯示,日本校園欺凌現象愈演愈烈,長期的跟蹤調查顯示,近九成學生曾遭欺凌。白皮書稱,校園欺凌多種多樣,既有肉體欺凌,又有精神欺凌;既有暴力折磨,也有網路圍攻。從2007年度小學四年級到2013年度初中三年級的6年間,只有13%的學生表示從未遭欺凌,12.7%從未欺負他人。 今年2月20日,川崎市發生一起駭人聽聞的案件。警方在一條河附近發現13歲男孩上村遼太的屍體。調查發現,上村曾多次表示被高年級學生欺負,他嘗試和他們保持距離,卻因此導致對方更暴力。最後,3名高年級學生模仿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手法,將上村殺害。
二、整治校園暴力的措施。
設24小時熱線反欺凌。面對泛濫的校園欺凌,2013年6月,日本6大政黨共同提出《欺凌防止對策推進法》,在參議院正式會議上獲得一致通過。法案規定,學生因遭受欺凌受傷或長期缺課,學校有義務調查,並告知學生監護人。當欺凌行為被認定有可能對學生身體或財產造成重大侵害時,學校有義務報警。對於網路欺凌,國家及地方必須採取監控等對策,校園欺凌案件的相關責任人,將被追究監控不力的法律責任。
美國整治校園暴力的手段
一、美國校園的現狀。
2013年3月,美國新澤西州的一名少年對當地學區提起訴訟,緣由是學區未能制止他從4年級到高中期間在校園內受到欺凌。《今日美國報》在報道這起案件時提到,一名律師在兩年內曾代理過60到70起校園欺凌訴訟案。 根據美國欺凌統計網提供的數據,校園欺凌是美國學校系統的巨大問題。調查顯示,6年級到10年級的學生最有可能參與欺凌活動。
二、整治校園暴力的措施。
美國有各類預防欺凌、研究欺凌的機構和計劃,很多公益性組織和專家也參與其中。與此同時,有關欺凌的法律法規不斷完善。早在2000年到2002年,加州等15州就通過了禁止校園欺凌的法案。 這些「反欺凌」法是為了保障學校安全、降低逃學率及減少校園暴力。它要求學校創建可以預防欺凌以及進行相應培訓和執法的舉措。違反者將被停學、開除以及受到民事罰款或刑事處罰,學校和學區也會面臨大額民事賠償金。 根據美國教育部門今年5月公布的最新報告,發生在12-18歲孩子身上的校園欺凌事件在減少,2013年大約有22%的學生被欺凌,是2005年開始收集這類數據以來首次顯著下降。一名獨立於該調查的欺凌預防專家稱,學校進行的各種反欺凌項目和努力收到了效果。
印度、巴西整治校園暴力的手段
一、印度、巴西校園的現狀。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給出的數據,印度2010年人均受教育年限僅為4.4年,6-14周歲學童能夠上到小學四年級的人數比例不到60%。同時,印度基礎教育的投入和師資力量嚴重不足,不僅多數學校校舍簡陋,文具奇缺,而且平均一個老師要管教約70名學生。 上述情況表明,印度不少地方中小學適齡兒童缺少教育、疏於管理,這給校園暴力創造了條件。據印度教育部一份統計顯示,去年僅印度西孟加拉邦一個邦的校園暴力事件報案數就達600多起,其中多數發生在學校周邊,少數族裔學生成為受侵害的重點。而且,相當比例的欺凌事件發生在寄宿制學校。 「為什麼女生不敢上學?」《印度斯坦時報》曾分析稱,印度女學生能完成初中教育的比例在很多邦還不到50%,其中原因也包括校園欺凌,哪怕是在女校,校園「大姐大」的存在也很普遍。
據移居巴西多年的里約熱內盧州立大學教授邢玉濤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在巴西,中小學教育有公立和私立學校之分,公立學校教育質量較高的不多,學生也不太容易考進去。而教育質量較差的公立學校內的學生,多來自貧民窟,校園欺凌現象明顯嚴重。相對來講,中產階級多選擇將孩子送到私立學校,這里學校管理比較嚴格,欺凌現象也容易杜絕。
二、整治校園暴力的措施。
近些年來印度各界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採取了不少嚴厲懲罰措施,收效還是很明顯的。
不只巴西,經合組織近期發布的報告稱,整個拉美地區校園欺凌現象嚴重,墨西哥尤甚。為解決這一問題,非政府組織「欺凌無國界」將拉美作為解決校園欺凌的主要試點,該組織主要對教育界權威、教師及家長等進行專業培訓,以讓他們辨別什麼是學生間的正常沖突,什麼是校園欺凌。
世界各國怎樣整治校園暴力呢?請看下面的表格:
國家
整治校園暴力措施
效 果
日本
美國
有「反欺凌」法保障
日本、美國針對校園暴力現象有法可依,對校園暴力有針對的方案、方法。
日本:設24小時熱線反欺凌。
美國:不斷完善反欺凌法。
中國
無「反欺凌」法保障
中國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對校園「反欺凌」現象毫無作用,且還讓老師們小心翼翼。2009年教育部頒布了一項規定,其中一條指出:班主任有權批評學生。引起輿論嘩然,教師批評學生天經地義,但這樣的一條規定居然要教育部頒布,可以中國教育的深層問題的嚴重性。
中國:對校園暴力無針對性的法律可依。
請繼續看下面表格。
國家
老師如何懲罰犯過錯的學生
韓國
首先,除了正常的批評、警告、寫檢查、責罵外,韓國教育法律規定,老師有權使用直徑在1厘米左右,長度為50厘米的棍子來懲罰學生;可以打手、屁股等脂肪豐富的地方,並有專門的教具公司製作配發給每個老師,就像警察配備警棍一樣。這個我們在很多韓國的電視劇里都可以看到。同時,老師還可以採用其他只要不對學生肉體產生傷害的懲罰措施,比如罰站、罰跪等。實際操作中,懲罰措施五花八門,其中有一些被我們認為有損學生自尊和人格的措施。但在韓國人眼裡,這些懲罰措施是正當而且合適的,做了錯事不受到懲罰在他們看來是不可思議的,只會助長惡的形成,就是小孩子也不例外。對學生的什麼精神傷害、學生的面子問題等,在韓國是不存在的。
美國
在美國,體罰是被允許的,其中有21個州出台法律保護體罰的合法性。但是老師體罰學生有專門的懲罰政策,老師必須依據政策里詳細寫明的具體部位而進行體罰。 比如佛羅里達州達得縣教育委員會規定,教師可以懲罰學生,包括用不超過二尺長、三四寸寬的木板打學生的臀部,但不能超過5下,並且不能造成身體的明顯傷害。根據法院判例,美國可以因為學生的以下幾方面行為對其進行體罰:罵人、爭吵、打架,以及侮辱教師等。 此外,在美國一些地方,如果學生不努力讀書,要判刑入獄,曾有7名學生因學業成績差,被判刑坐牢兩個月。同樣是在美國,學生如果將學校認為不宜帶進的東西帶進學校內,學校則一律沒收,並且不再還給學生。美國教師的懲戒權包括:言語責備、剝奪某種特權、留校、懲戒性轉學、短期停學和開除。
英國
英國教師的一般懲戒權包括:罰寫作文、周末不讓回家、讓校長懲戒、停學等。在此基礎上,一方面,英國各方都在呼籲用傳統的課堂紀律方式來懲罰違紀學生,這一類方式可能顯得有點老套落伍,但它們卻是「嚴格而合理」的。違紀學生們除了要撿拾垃圾、除草、打掃教室和清除牆上的塗鴉外,還會被要求提前到學校、清理食堂並沒收一些優先權。這些傳統的懲罰方式可以給老師們更大的信心來用「最嚴格」的方式要求學生們,並確保每一個孩子都有權利在一個井然有序的環境里來學習。另一方面,英國人也想出很多驚人之舉。英國每天有六萬多學生曠課,這個數字可謂驚人。為了把教育進行到底,英國政府想出的辦法是:孩子逃學,家長坐牢,並對其父母處以5000英鎊以下的罰款。2002年,英國監獄中出現第一位因為孩子曠課而蹲牢房的父親,到目前為止,共有130位家長因為縱容孩子不去上課而坐了牢。
日本
日本二戰後一直禁止學校對學生施行體罰,要求學校推行「寬松教育」。但禁令讓教師覺得「綁手綁腳」,因為日本對體罰的規定比較嚴格,如將課堂上喧嘩的學生逐出教室就算「體罰」。一位內閣官員透露:「懲罰不包括拳打腳踢,它頂多是讓鬧事的學生罰站,或在他們的頭上輕拍一下。」
中國
禁止體罰。罰站、罰蹲被認定體罰。禁止體罰的呼聲很高。在中國,學生侮辱性罵教師,教師懲罰學生,是教師的錯。
奧地利
芬蘭
德國
挪威
瑞典
丹麥
冰島
烏克蘭
禁止體罰
日本
英國
要求恢復體罰的呼聲越來越強烈
新加坡
澳大利亞
韓國
美國
允許體罰
(表格的參考內容來此《現代教育報》)
總結性評點:中國各地的未成年人暴力事件、校園暴力頻繁,有惡化的趨勢。這最少說明,國家在未成年人教育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疏忽。中國司法部門沒有制訂「反欺凌」法保障學生,教師懲罰學生會被誤判為體罰。未成年人犯罪成為「法外」之地。中國整治校園暴力的力度是弱勢的。
中國的一些地方教育官員常常在大會上宣傳:體罰學生會下崗。……
筆者在此呼籲:針對中國校園暴力、未成年人犯罪頻繁發生的問題,中國要制訂「反欺凌法」了。中國人在學習美國教育的開放、開明的同時,也要學習美國教育的一些懲罰措施。
❺ 怎麼阻止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遇到校園暴力事件,我們應做到哪幾點
我是初中生,初二了,成績不錯,偶爾與混混有點聯系
我不是混的,但班上的人總叫我老大
呵呵,步入正題吧。
如果你被人打劫了,就死也別給錢,哪怕他把你打一頓也好
死也不要給錢,這樣他下次就不會在找你
如果你不錢給他了,他還會找你要第二次
如果你是女生的話,就把錢給他,然後第二天跟學校匯報,或第一時間報警
阻止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
1.如果你是MM,責任輕一點。有人打架時,別沾邊,別去勸架,立馬偷偷去跟老師說,讓老師來處理。
2.如果你是GG,去勸勸,勸時別過火(要不然,被打人就是你了),勸不行的話,還是只能找老師(這是最安全的方法)。
3.如果你是GG,平時多鍛煉肌肉(我就是這樣的,所以班上的人不敢惹我),起碼要做上50個左右的俯卧撐。這樣有人找你打架,兩拳把他打在地上,
(暴力了點,但我是這么做的,以後就沒你敢找你了)。
總之,MM要安全點,我是GG,我反而不敢打MM,總被MM追著打(-.-!),GG找我的話,我絕不留情。
防被人打,我有幾招,GG`MM通用:
1.言行舉止要低調。
2.說話少帶點渣滓。
3.對朋友說話要溫柔點。
4.對不懷好意的人說話要稍微狠點,眼神稍微凶點。
5.有人打架時,別起鬨。
6.說話別太絕了。
7.有人挑釁時,謙讓一點,別總要面子。
8.放學後,最好結伴回家。
9.別名牌,或太昂貴的衣服。
10.用錢別太利落了。
我平時從不主動找人打架,除非別人找上了我。
看來你是個好學生,注意這幾點就行了。
不建議交個朋友吧,我QQ422868049
❻ 怎樣預防和阻止「校園暴力」
校園暴力可以算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校園暴力很難被完全消除掉,但是我們可能運用正確的方法來預防和阻止校園暴力。要預防校園暴力,首先,我們要加強鍛煉,擁有一個強壯的體魄,哪怕反抗不過,也可以及時逃跑;其次,要培養健康開朗的性格,多交朋友,遭受校園暴力的人往往性格不合群,朋友多了,也就不容易受到校園暴力。如果我們見到校園暴力,首先要保證自己的安全,然後尋求大人和老師的幫助,通過報警來尋求警察的幫助,哪怕你對自己的武力很自信,也不要獨自上前救人。一定要有大人在場,確保自己安全的前提下,阻止校園暴力。
❼ 預防校園暴力,構建和諧校園主題班會
可以結合以下觀點
各國措施
挪威
校園欺凌實拍
鼓勵學校對校園欺凌採取全校范圍的干預措施,如制定課堂規則,對學生行為進行限制,組建教師職業發展小組,與學生開展有關同輩關系與行為的班會活動,為欺凌者、受害者及其家長提供心理咨詢等。挪威於2002年通過了一個宣言,號召國家、地方政府以及家長和教師團體加入到盡快根除校園欺凌現象的行動中。
折疊澳大利亞
建立了政府支持的組織和網站,如「反欺凌網路組織」和「澳大利亞無欺凌計劃」,以幫助學校了解欺凌現象,為學校制定相關政策,提供教師培訓的指導大綱。澳大利亞政府通過增進師生們對社會正義問題的理解來解決校園欺凌問題。其理論依據是:只要認識到騷擾、折磨與自己不同的人是錯的,那麼欺凌問題就得到解決了。
以色列
以色列為解決校園欺凌問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要求學校建立全校范圍的反欺凌政策,並對在職教職員工進行培訓。以色列還對正在進行的調查和研究提供支持,以求尋找到個性化的解決辦法。調查發現,欺凌現象發生最多的是在放學後的走廊和廁所,或教師監控不力的時間段。很多學校採取的辦法很簡單,如增加警力,保證照明,讓父母接送孩子,休息時間在走廊上安排更多教師等。
美國
在美國,校園暴力被稱為「欺凌」(bullying)。校園欺凌在初中(6-8年級)階段最嚴重,高中時逐漸減少,但依然存在,是中學普遍存在的問題。學校對「欺凌」十分重視,每年開學時,會培訓教師如何處理欺凌事件,發給指導材料。對學生也會有預防性的教育,告知他們學校的有關規章。
日本
日本文部科學省加強了對教師進行有關校園欺凌的培訓,增加了合格學校輔導員和護理員的數量,以幫助學生處理各種問題;同時,允許學校對那些給同學帶來身體或心理傷害的學生停課,並為此制定了更加明晰的指導原則和程序。
❽ 怎樣預防和阻止「校園暴力」
校園欺凌是指同學間欺負弱小的行為及敲詐勒索等,校園欺凌多發生在中小學,由於很多國家實行多是九年制的義務教育制度,受害者會長期受到欺凌。欺凌過程,蘊藏著一個復雜的互動狀態,欺負同學會對同學構成心理問題,影響健康,甚至影響人格發展。校園暴力一般指校園欺凌。
一、基本定義
發生在學校校園內、學生上學或放學途中、學校的教育活動中,由老師、同學或校外人員,蓄意濫用語言、軀體力量、網路、器械等,針對師生的生理、心理、名譽、權利、財產等實施的達到某種程度的侵害行為,都算作校園欺凌(暴力)。
二、基本信息
在世界的各個國家,每天都會發生校園欺凌的事件,並不時有校園學生暴力案件的報道,其中還有一些性質相當惡劣的案件。案件中那些心靈被扭曲的孩子們作案手段之殘忍,令人觸目驚心。在日本,校園欺凌已經變成了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每年有許多學生自殺。並衍生了一個獨特的現象「不登校」。
任何形式的欺凌行為都是不可接受的,因為欺凌不但對「受傷者」造成傷害外,而且對「欺凌者」和「旁觀者」同樣造成傷害。「欺凌者」由於長期欺負別人,內心得到極大滿足,以自我中心,對同學缺少同情心,而「旁觀者」會因為幫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內疚、不安,甚至惶恐,。「校園欺凌」對受害者的傷害也不可小視,受欺凌的學生通常在身體上和心靈上受到雙重創傷,並且容易留下陰影長期難以平復。同時「校園欺凌」也會影響到學校的整體紀律和風氣。所以,學校須正視並加以制止和預防欺凌事件的發生。並且同學和家長的努力也非常重要的。
三、校園暴力的幾種表現
(一)打架斗毆。
打架斗毆是校園里最常見的暴力行為,通常是一些品德較差的大同學,自以為有力氣,就以大欺小、以強凌弱來毆打校內外的學生。除此之外,還有這伙中學生與另一夥中學生相互毆斗的現象,也稱為學生打群架。中學生打架斗毆破壞了學校的正常秩序,給學校帶來了不好的聲譽,對學生的身心造成傷害,其危害性是顯而易見的。
不難發現,中學生打架斗毆的發生具有時間上的規律性:(1)放學時。中午或傍晚放學,特別是周末中午,一些與校內學生有聯系的校外少年,還有被學校開除的不良少年,站在門口尋找機會打架。同時,大批學生出校時易因發生碰撞而引發打架。(2)考試結束時。每個學期的期中和期末考試後,老師忙於批改試卷,學生普遍鬆口氣,一些不良學生就惹是生非,易發生打架斗毆。(3)秋季開學時。新生剛入學,學校老同學串聯的,其中有因過去的「仇恨」而算賬的,往往採用暴力攻擊的手段來解決。(4)課外游樂活動時間。不少學生喜歡到校外去打撞球、玩電子游戲和相聚郊遊等。由於社會活動場所管理不嚴,人員復雜,學生之間常因爭輸贏、爭地盤而發生沖突,導致打架斗毆。(5)節假日。由於休息時間,有的學生家長又不在家中,在無事可做的情況下,有的學生就跑到外面去,易發生打架,甚至相約互斗。
(二)強索錢財。
這是近幾年來發生的比較普遍且嚴重的校園暴力現象,往往發生在中小學校門口或附近地區,大年齡的中學生向低幼學生強索錢財,以暴力相威脅,逼迫低年齡學生交出零用錢或學慣用品等,並不準他們告訴學校和家長。此類事件不僅摧殘了被襲擊學生的心靈,影響他們的學習生活,而且造成許多家長人心惶惶,對孩子的身心和教育擔驚受怕。
(三)毀壞物品。
有的中學生由於心中的不滿、怨恨等情緒作用,通過毀壞物品來表現和發泄。在一些中學生里可以看到被學生破壞的課桌椅、牆壁、門窗等,其中一部分就是有的學生發泄情緒實施攻擊的結果。這類攻擊行為的目標可能是人也可能是物。
(四)爭風吃醋。
青少年生理、心理的早熟使早戀現象越來越呈現低齡化趨勢,而早戀給青少年的成長和生活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但由於中學生心理不夠成熟,往往會因為女生而產生嫉妒、排擠甚至仇恨的心理。小小的矛盾因為缺乏溝通和引導而釀成打架甚至兇殺等暴力事件。
(五)心理障礙。
青少年攻擊行為還有一種特殊的情況,這就是由於青少年的精神障礙所引起的攻(轉載自第一範文網http://www.diyifanwen.com,請保留此標記。)擊性行為。國內外研究表明,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的一個主要表現就是具有攻擊傷害他人的行為。主要原因是在於他們的意識障礙、幻覺和妄想作用、智力障礙、情緒情感激烈等。在這種異常心理的支配下,青少年患者易與他人發生沖突,引起攻擊性行為,給他人造成輕重不等的傷害,極端嚴重的可以致人死亡。比如常見的少年多動綜合症,表現為多動、多話、任性和注意力不集中等,比較嚴重地影響患者的學習和生活,並會干擾社會秩序。有多動綜合症的少年行為,常有攻擊性,一次性精神症狀有突然發怒、行為沖動的表現,二次性精神症狀有明顯的暴力攻擊行為,在生活中顯得喜與人吵架和打架。又如,少年精神分裂症表現為意志和行為的障礙,造成行為混亂,在興奮之下會傷人或物。再如,少年躁狂症者有的經常惹是生非,發生打鬧等沖動行為,造成對他人的攻擊。鑒於這些攻擊行為不是一般的品德障礙,而是在精神障礙的情形下發生的,所以應提醒人們給予特殊的注意。
四、校園暴力產生的原因
校園暴力從根本上說是社會暴力病態在向校園延伸的結果。如果任由這種勢頭發展下去,無疑會給在校青少年造成一種不良的暗示:武力比智力更有價值,邪惡比正義更有力量。如果青少年一旦形成這種認識上的偏差,無論對其個人還是對社會而言將是非常危險的隱患。這種由家庭、社會和學校多方造成的校園「惡瘤」,如果不在校園內得到應有的遏制,那麼以後社會將會為此付出更昂貴的代價。
(一)家庭暴力是校園暴力產生的根源。
校園暴力的施暴者大多生活在不幸的家庭。他們大多受到極度貧困、父母離異甚至家庭暴力等負面的刺激。家庭生活的不和諧很容易使孩子感到缺少關愛和安全感,從而形成「攻擊性人格」。為此,他們往往採用暴力去欺凌弱小,一方面釋放壓抑,獲取一種心理上的平衡,另一方面還可藉此在同學中樹立「威信」。可見,缺乏關愛、缺少管教是這些孩子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根本原因。
(二)老師對學生施行暴力或「冷暴力」也是校園暴力產生的土壤。
老師不論出於什麼目的體罰學生,帶來的負面影響都是嚴重的。老師施暴在前,學生想要對抗在後,這也是「榜樣的力量」吧!
現在老師對學生體罰的事件,雖還是時有發生,但已大大減少,這正是教師觀念進步的體現。而校園「冷暴力」卻常常被忽略。校園「冷暴力」是指在教育過程中,老師對「問題學生」採取不理睬、疏遠、隔離及在語言上進行諷刺等行為。這些看來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舉動,但其殺傷力更大。老師如果對向個性較強的孩子採取「冷暴力」的話,將會極大地傷害孩子的自信和自尊,輕則導致他們厭學,重則造成自閉的後果,還可能會影響到他們的心理健康,極易成為校園暴力的施暴者。
(三)暴力文化誤導是產生校園暴力的重要原因。
有報道顯示:校園暴力犯罪呈現出團伙化、暴力化和犯罪手段成人化的特點。他們作案前有預謀,整個過程之周全、手段之殘忍,讓成年人都嘆為觀止。他們是從哪兒學到這些「知識」的?答案出乎意料又不出所料:正是一些小說和影視劇甚至是新聞報道教會了青少年如何犯罪!一些出版物甚至某些新聞報道,為了追求所謂的「效果」,將犯罪分子的犯罪過程描寫得格外詳盡。什麼手段、什麼葯物、案後現場如何清理……應有盡有,一清二楚。
據一些省、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反映,少年兒中有70%以上受到過不良文化的影響;暴力型和姦淫型少年犯中,90%以上看過兇殺、暴力、淫穢錄像和黃色書刊。
為了追求商業利潤,一些無良的書商,把漫畫化了的暴力圖書一本本塞給孩子們;一些無知的影視製片人,把神化了的暴力英雄包裝成偶像一個個販賣給孩子們;一些無恥的游戲開發商,把虛擬了的血腥暴力製成游戲碟一張張推銷給孩子們。現在的孩子,看到了太多的槍殺、武打的暴力場面,而當看得太多時,神經就麻木了,再血腥的場面也會習以為常。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孩子就有可能做出類似影視作品、網路游戲中的暴力行為還不以為然。
未成年人正處於發育階段,心理、生理尚未完全成熟,社會經驗少,缺乏對復雜事物的判斷能力。他們對部分影視作品或書籍中所宣揚的江湖義氣、以暴制暴和暴力英雄不能正確認識,而是錯誤地認為,暴力英雄是無所不能的,江湖義氣是可歌可泣的,黑幫英雄才是社會的強者。所以他們往往先好奇,再崇拜,然後去模仿。這樣影視作品的影視力就被無限放大了。如前段時間台灣電視劇《斗魚》播出後,劇中主人公的穿著打扮、言行舉止被廣大中學生爭相效仿。一時間,校園暴力行為劇增。
(四)青少年的個體攻擊性太強是產生校園暴力的又一重要原因。
校園暴力表面看似是個別的、簡單的社會現象,其實具有復雜的社會心理背影。據有關部門調查,80%以上的城市中小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攻擊性行為,其中獨生子女又佔大多數。獨生子女從小在家就是小皇帝,得到太多的寵愛而又缺少管束,刁蠻專橫、唯我獨尊。這正是攻擊性性格形成的重要心理依據。
(五)學校的應試教育也讓一些青少年走上了施暴之路。
學校在教育學生時往往過分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有意無意地忽略了學生健全人格與健康心理形成的培養。應試教育使一部分學生成了被淘汰者,於是他們試圖以暴力這種特殊方式來獲取老師的關注與同學的承認。
五、校園暴力阻止的途徑和方法
校園暴力給學生個人、家庭乃至社會造成的危害是巨大且長久的。鏟除校園暴力是我們的當務之急。我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有關部門爭取配合,做好安全教育。
要堅持樹立安全是「1」,其它是「0」的思想,定期舉辦安全知識講座,法制報告會,組織學生觀看法制教育專題片。可針對流行趨勢和當前的發展現狀,融入更豐富的內容和更新穎的形式。如用反暴力的偶像示範,學生可能會樂於接受。
(二)教育孩子珍惜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暴力的基礎就是對生命的極端漠視。在虛擬的世界裡,沒有真實的受害者。這一事實很易使他們產生「再暴力的東西都與人類感受無關」的錯覺,以致現在的孩子們不但漠視動物和他人的生命,甚至漠視自己的生命。針對這一點,我們可對學生進行生命的孕育、生長等知識的傳授。這既能讓學生對自己有所認識,也能使學生對他人的生命重懷珍惜和尊重的態度。
我們還應該教導孩子們遵從最基本的價值取向,讓他們懂得人生活在一個社會里應該是平等的、公正的,相互之間應該是富有同情心和憐憫心的。只要讓孩子懂得社會生活中最基本的原則是對他人的尊重和同情,他們對暴力的危害就會有新的理解。
(三)加強師德建設,消除校園「冷暴力」。
目前,法律法規在對待老師的「冷暴力」上還顯得相當蒼白,但教育行政部門早已關注校園「冷暴力」問題了。各地學校也從加強師德建設入手,盡力消除校園「冷暴力」。對學生多一份理解,少一點苛責;多一份信心,少一點失望;多一份親切,少一點冷漠,為學生創設一個平等和諧的學習和發展的空間。這些做法無疑將會對消除校園「冷暴力」起到積極的作用。
(四)清查影視節目和出版物,凈化文化市場。
雖然我國有關青少年問題的法律中都一律禁止孩子接觸暴力文化,便在現實中卻基本沒有可操作的限制性規定,還基本處於放任狀態。實際上,我國對影視作品中的暴力沒有分類,更沒有因為其中有暴力內容而限制孩子觀看。現階段,這種狀況應有所改變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有關部門應制定相關條文,對電影電視作品進行分類,並推廣至網路媒體、電子游戲和書報雜志,為孩子們提供更多健康的精神產品。定期徹底清查文化市場、凈化文化市場、凈化孩子們的視聽,切忌讓未成年人接觸帶有暴力行為的文化。
(五)未雨綢繆,及早防範。
一方面,從自身做起,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從而鏟除校園暴力滋生的土壤。許多案例表明,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有一定的條件,一定的氣候,越是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學生紀律差的班級,發生的事件越多。學校暴力事件是一種見不得人、偷偷摸摸的勾當,因此它只能在黑暗中進行。如果我們讓陽光普照校園,那麼參與暴力者就不敢出現,陽光是什麼,陽光就是班級的正氣,學校的正氣。每個同學都要樹立正氣,這樣才會形成班級的正氣,學校的正氣。所有同學必須努力做到「十要十不要」:要舉止文明,不要口出臟話;要自尊自愛,不要自以為是;要尊重他人,不要出口傷人;要團結互助,不要欺弱怕強;要禮貌待人,不要打架斗毆;要強身健體,不要吸煙喝酒;要友誼為重,不要早戀誤自;要遵守秩序,不要圍觀起鬨;要開卷有益,不要盲目閱讀;要學習法紀,不要我行我素。
另一方面,各班級要配齊安全班委,定期向學校反映可能發生的校園暴力隱患,積極爭取學校、社會和家庭的保護和幫助,將校園暴力扼殺在萌芽之中。
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家庭、學校和社會齊心合力,校園暴力這顆毒瘤就一定會被鏟除,我們的校園定會成為孩子們的樂土!
❾ 校園欺凌的各國措施
挪威
校園欺凌實拍
鼓勵學校對校園欺凌採取全校范圍的干預措施,如制定課堂規則,對學生行為進行限制,組建教師職業發展小組,與學生開展有關同輩關系與行為的班會活動,為欺凌者、受害者及其家長提供心理咨詢等。挪威於2002年通過了一個宣言,號召國家、地方政府以及家長和教師團體加入到盡快根除校園欺凌現象的行動中。
澳大利亞
建立了政府支持的組織和網站,如「反欺凌網路組織」和「澳大利亞無欺凌計劃」,以幫助學校了解欺凌現象,為學校制定相關政策,提供教師培訓的指導大綱。澳大利亞政府通過增進師生們對社會正義問題的理解來解決校園欺凌問題。其理論依據是:只要認識到騷擾、折磨與自己不同的人是錯的,那麼欺凌問題就得到解決了。
以色列
以色列為解決校園欺凌問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要求學校建立全校范圍的反欺凌政策,並對在職教職員工進行培訓。以色列還對正在進行的調查和研究提供支持,以求尋找到個性化的解決辦法。調查發現,欺凌現象發生最多的是在放學後的走廊和廁所,或教師監控不力的時間段。很多學校採取的辦法很簡單,如增加警力,保證照明,讓父母接送孩子,休息時間在走廊上安排更多教師等。
美國
在美國,校園暴力被稱為「欺凌」(bullying)。校園欺凌在初中(6-8年級)階段最嚴重,高中時逐漸減少,但依然存在,是中學普遍存在的問題。學校對「欺凌」十分重視,每年開學時,會培訓教師如何處理欺凌事件,發給指導材料。對學生也會有預防性的教育,告知他們學校的有關規章。
日本
日本文部科學省加強了對教師進行有關校園欺凌的培訓,增加了合格學校輔導員和護理員的數量,以幫助學生處理各種問題;同時,允許學校對那些給同學帶來身體或心理傷害的學生停課,並為此制定了更加明晰的指導原則和程序。
韓國
針對越來越嚴重的中小學校園暴力,韓國教育部決定,將從3月中旬開始向一些中小學生提供免費「警衛服務」,讓其免受校園暴力。「警衛」工作,除了警察之外,還動員民間保安公司的保安、體育館協會等人員來承擔。只要學生向學校或教育廳提出身邊保護申請,政府就會安排「警衛」到學校或特定地點保護學生。韓國教育部預計,2007年一年將向1600名學生提供這類服務。但一些家長和教師則對此表示擔心,認為「警衛服務」會令受害學生變得孤立。針對這種擔心,韓國教育部表示,警衛人員將向求助學生提供暗中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