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澳大利亞是一個什麼樣政體的國家
聯邦制政體,名義上隸屬英聯邦,實際是主權國家。。。。。。。
⑵ 澳大利亞、愛爾蘭、英國是什麼政體
英國 君主立憲,聯邦制
愛爾蘭 議會制
澳大利亞 聯邦制
⑶ 澳大利亞是君主立憲制國家嗎
澳大利亞是英聯邦成員國,憲法規定澳大利亞國家元首是英國國王。因此從政體上說,澳大利亞應屬君主立憲制。但是最近該國出現要求脫離英聯邦的呼聲,按民主共和國重新構建政治體制。澳大利亞在五萬年前已有人類的足跡,今天澳大利亞原住民的祖先在當時從東南亞移居澳大利亞。自17世紀開始,歐洲的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蘭人、法國人為了尋找香料陸續到達此地。
1770年詹姆斯.庫克自澳大利亞東海岸登陸,1768年,英國庫克船長乘坐「奮進號」從英國出發前往大溪地,至1770年英國人正式宣布擁有澳大利亞的主權。1788年1月26日,英國航海家阿瑟.菲利普率領首批移民在悉尼定居,並且在悉尼升起了英國國旗,澳大利亞正式成為英國的殖民地。
歷屆和現任國王:
一、漢諾威王朝
1、喬治一世 (King George I,1660~1727,1714~1727在位)
2、喬治二世 (1683~1760,1727~1760在位, George II)
3、喬治三世 (1760年~1820年在位)是英國及愛爾蘭國王,喬治二世的孫子。
4、喬治四世( King George IV,1762~1830,1820~1830在位)
5、威廉四世 (King William IV1765~1837,1830~1837在位)
6、維多利亞女王(1819年5月24日 - 1901年1月22日,1830年~1901年在位) 是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也是第一個以「大不列顛和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和「印度女皇」名號稱呼的英國君主。 英國的黃金時代,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工業國,在生產及貿易方面躍居世界首位,到處推行炮艦政策,奪取海上霸權,侵佔殖民地,搜刮別國財富。大英帝國稱霸世界,在海外統治的地域遍及歐、亞、非、美、澳各洲,號稱「日不落帝國」。
二、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
1、愛德華七世 (King Edward VII,1841~1910,1901~1910在位)
三、溫莎王朝
1、喬治五世( King George V1865~1936,1910~1936在位)
2、愛德華八世(King Edward VIII1894~1972,1936年在位11個月)
3、喬治六世(King George VI,1895年12月14日~1952年2月6日),英國國王,1936年12月11日至1952年2月6日在位。他是最後一位印度皇帝(1936-1947)、最後一位愛爾蘭國王(1936-1949),以及唯一一位印度自治領國王(1947-1949)。
4、伊麗莎白二世女王陛下(Her Majesty Queen Elizabeth II,生於1926年,1926年4月21日即位),全名伊麗莎白·亞歷山德拉·瑪麗·溫莎(Elizabeth Alexandra Mary Windsor),現任英國君主,是英國和英聯邦15個成員國的國家元首,同時也是英格蘭教會的最高首領。她的頭銜全稱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與其國土和領地之女王,英聯邦元首,(基督教)信仰的保護者」。她於1952年2月6日加冕,是目前在位時間第三長的國家元首,在她作為國家元首的國度中大約生活著1.25億人。
⑷ 加拿大、紐西蘭、澳大利亞的政體是什麼
加拿大、紐西蘭、澳大利亞都屬於英聯邦.國家元首都是英國女王. 英聯邦 (The Commonwealth) 是由英國和已經獨立的前英國殖民地或附屬國組成的聯合體。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懾於日益高漲的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調整了同原英帝國其他成員之間的關系。1926年「英帝國會議」的帝國內部關系委員會提出,英國和已經由殖民地成為自治共和國的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南非是「自由結合的英聯邦的成員」,「地位平等,在內政和外交的任何方面互不隸屬,唯有依靠對英王的共同效忠精神統一在一起. 加拿大政體政體加拿大是一個民主國家,政體屬於君主立憲制。國家的元首是英國女王。政府的每—個行動都是以女王的名義執行的,但權力卻是來自於加拿大的人民。 1867年,「聯邦之父」們在起草憲法時,將行政權歸於女王,並且根據英國憲法的原則管理國家。這意味著所建立的是一個責任政府,它的內閣必須向眾議院負責,眾議院則必須向人民負責。 當女王不在加拿大時,她的權力由總督(Governor General)代理行使。現在的總督無一例外都是加拿大人。在一般情況下,加拿大總理提議的人選均被女王任命為總督,只有在極為特殊的情況下才由內閣提議總督人選。 澳大利亞聯邦是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澳大利亞女王就是國家元首,總督是女王的代表。但是事實上君主是象徵性的。行政權力由一個選舉產生的內閣控制,總理是內閣的領導人。總理一般還是眾議院多數黨領袖。 聯邦議會由兩個議院組成:眾議院(150席)和參議院(76席)。兩個議院每3年舉行一次換屆選舉。 紐西蘭是英聯邦成員國之一,採用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元首是紐西蘭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陛下。 紐西蘭是一個民主議會制國家,為國際學生、新移民和旅遊者提供安全的政治環境。英國女王也是紐西蘭國家元首,她目前由總督代為行使權利。政府每三年舉行一次選舉。年滿18歲的紐西蘭公民或獲得永久居留權的居民都具有合法的選舉和被選舉權。全國目前有國家黨、工黨兩個主要黨派。紐西蘭總理通常是主要當選黨派的領導,該黨在議會中擁有120個席位。 在每一個地區都有小的、當地的和地區的政府來代表中央政府。這些當地政府通常負責管理當地的道路交通建設、供水和其他重要事務。
⑸ 世界各國政治體制
縱觀當今世界,各國的政體主要分為四種:總統制、議會(內閣)制、委員會制和半總統半議會制。
一、總統制:美國是典型的總統制國家,實行總統制的國家還有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委內瑞拉、印度尼西亞等。
特徵:(1)總統集國家元首和行政首腦於一身,並統帥全國武裝力量。(2)總統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3)總統與議會相互制衡,總統對議會通過的法律有否決權,議會可彈劾總統。(4)總統及行政官員不得兼任議員。
二、議會(內閣)制:英國是典型的議會(內閣)制國家。分議會君主制(英國、日本、荷蘭、瑞典、比利時、西班牙、泰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和議會共和制(德國、義大利、印度、新加坡)。
特徵:(1)國家元首和行政首腦由兩個人擔任,但國家元首是虛權元首,不負行政責任,僅在形式上代表國家。(2)內閣由議會產生,並由議會中獲得多數席位的政黨組閣或者形成政黨聯盟。(3)議會與內閣合一,內閣成員一般是議會議員,首相或者總統為議會多數黨領袖。(4)內閣對議會負責,當議會通過不信任案時內閣必須辭職,但首相或總理有權提請國家元首下令解散議會,重新進行選舉。
議會制即代議制,是指公民通過選舉代表,組成議會機關行使國家權力的制度,屬於間接民主的形式,是資產階級革命的政治產物。
三、委員會制。只有瑞士實行委員會制。在這種制度下,立法機關和行政機關合二為一。
特徵:(1)由聯邦議會選舉7名委員,組成聯邦政府,每個委員分管政府的一個部門,兼任部長。(2)政府的決策均由7名委員集體做出,實行集體領導。(3)每年從7名委員中選舉一人為總統,任期一年,不得連任,總統的權力與其他委員相同。(4)議會無權通過信任投票迫使政府辭職,政府也無權解散議會。
四、半總統半議會制。這是法國總統戴高樂的叫法,實行此類制度的國家有法國、奧地利、冰島、愛爾蘭、荷蘭、俄羅斯等。
半總統半議會制兼有總統制和議會(內閣)制的混合特徵:(1)具有總統制特點,總統是國家元首,由選民選舉產生,統帥軍隊。(2)具有議會(內閣)制特點,總理為政府首腦,政府對議會負責,當議會通過不信任案時內閣必須辭職。
從法國實際運作來看,半議會半總統制的實質上是一種可變性共和政體:當總統和國民議會中的多數派屬於同一翼時,國家權力中心在總統;如果總統和國民議會的多數派分屬兩翼,總統就會任命國民議會多數派的領袖擔任政府總理,出現"左右共處」的局面。
⑹ 加拿大,俄羅斯,澳大利亞的政體分別是什麼
三個國家都是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加拿大和澳洲都承認英國女皇為其國家代言人
國家的元首是英國女王。政府的每—個行動都是以女王的名義執行的,但權力卻是來自於加拿大的人民。權力由總督(Governor General)代理行使。現在的總督無一例外都是加拿大人。在一般情況下,加拿大總理提議的人選均被女王任命為總督,只有在極為特殊的情況下才由內閣提議總督人選。
澳大利亞目前是聯邦國家,設眾議院和參議院。眾議院由普選產生,參議院由各州和地區選民選出的代表組成,聯邦設高級法院。聯邦議會規定,聯邦議會由英國女王、眾議院、參議院組成。其職責是討論、修改通過各種法律的議案,組成聯邦政府和監督政府。現在聯邦議院有眾議員148名,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3年,按各州人口比例選出。眾議院在討論議案時必須獲半數以上多數通過後,才能提交參議院。參議院有參議員76名,其名額分配是每個州12名,北部地區和首都直轄區各2名組成,參議院任期也是3年。涉及國家全民利益的重大問題及修改憲法問題在經全民按票表決前,必須在眾議院、參議院中以半數以上多數通過,修改憲法的提案尤其鄭重。參加投票是每個澳洲公民的義務,只要你符合選民資格,想躲避選舉是很難的,否則將受到處罰。根據憲法,澳大利亞設總督1人,由英國女王任命,代表女王在自治聯邦行使職權。但憲法規定,總督在行使權力前必須徵得聯邦行政委員會的同意,而聯邦行政委員會首腦是聯邦總理,故總督的權力是受制於總理的。
總督是女王的代表。但是事實上君主是象徵性的。行政權力由一個選舉產生的內閣控制,總理是內閣的領導人。總理一般還是眾議院多數黨領袖。
另加和澳都有自己的法律,英國的法律對其不再有效
⑺ 澳大利亞實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國家元首女王不應該沒有實權嗎
題主的觀點是正確的。女王是沒有實權的。
實權掌握在議會大選後產生的政府總理及內閣手上。
⑻ 澳大利亞的政體和國家結構形式
澳大利亞聯邦是全球地理面積第六大國家、大洋洲最大國家。其國境東南鄰近紐西蘭,西北鄰近印度尼西亞,北邊靠近巴布亞紐幾內亞、西巴布亞和東帝汶。
「澳大利亞」一詞源於拉丁語「未知的南方大陸」(terra australis incognita)。其所在的地理學位置通常稱作澳大利亞大陸,是地球上最小的大陸板塊。其人民平均擁有國土面積乃世界最廣國家之一,經濟成就亦屬世界高度發達國家。國民生活水平很高,經濟的主要重點是高效率的能源和畜牧業。
澳大利亞有多樣的自然景觀,包括迷人的熱帶雨林、別稱「紅色中心」的乾燥貧瘠的沙漠,白雪皚皚的山峰、綿羊遍布的牧場、及引人入勝的海濱,和馳名遐邇的自然遺產大堡礁、烏魯汝。在每年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評選中,澳大利亞名列前茅的城市數目在全球國家之先。澳大利亞人均壽命排名世界第三,僅次於日本、香港。
澳大利亞在五萬年前已有人類蹤跡,如今澳大利亞原住民的祖先當時從東南亞移來。17世紀後,歐洲的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蘭人、法國人為了尋找香料而陸續到達。1768年,英國庫克船長乘「奮進號」由英國前往大溪地。1770年,英國正式宣布擁有澳大利亞主權。1788年1月26日,英國航海家亞瑟·菲利普率領首批移民定居悉尼,並升起英國國旗,澳大利亞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1797年,麥卡瑟(John Macarthur)由好望角引進美麗諾羊,澳大利亞畜牧業開始快速發展。
1901年1月1日,澳大利亞各殖民區改制為州,組成澳大利亞聯邦,成為大英帝國的聯邦或自治領,歸類為君主立憲制國家。依其聯邦法律,英國君主是其國家元首,即「澳大利亞君主」。1914至1918年,澳大利亞參與主戰場在歐洲大陸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因此也是戰勝國之一。1927年,首次澳大利亞聯邦會議在堪培拉臨時國會大廈舉行,從此澳大利亞走向政治獨立。1931年,澳大利亞取得內政外交的獨立自主權,成為英聯邦的獨立國家。1933年,西澳公投通過脫離英國而獨立,但聯邦國會否決之。1956年,澳大利亞舉行第一次的墨爾本奧運,此亦是英國本土外的英聯邦國家首次。1967年,國會以全民公投廢除對原住民的法律歧視,這是白人移居澳大利亞後的第一次改變。
1986年,英王伊麗莎白二世前往澳大利亞簽署《與澳大利亞關系法》,規定澳大利亞最高法院擁有終審權,英國法律不再對澳大利亞有效。澳大利亞正式脫離英國而成為獨立國家。1999年,澳大利亞舉行全民公投,決定是否改采共和體製取代現有君主立憲制,並直選總統為國家元首,但被否決。2007年12月,工黨領袖陸克文上任,宣布將再舉行類似公投來改變現行體制並直選總統。。2008年3月,陸克文在多名原住民代表、國會議員和社會賢達的見證下,於聯邦國會向原住民三聲道歉,代表政府向原住民為「失竊的一代」和有損原住民族文化的政策鄭重道歉。
澳大利亞政治體制是聯邦制度,設立一個聯邦議會、六個州議會、兩個代表理事會。國家元首為英國女王和女王的代表澳大利亞總督,後者依據行政委員會的意見處理政務。名義上,內閣施政必須總督批准才有法律效力,但聯邦政府總理和其內閣實際擁有大多數國家權利。
目前澳大利亞實行類似英國的西敏制,聯邦下議院有150個議席,每三年選舉一次。上議院代表各州利益,具有立法審議權,任期六年(註:首都和北方領地的上議員任期是三年)。澳大利亞選舉是義務投票制,公民年滿十八周歲必須參與投票選舉,原住民可以自由選擇是否選民登記和投票。
議會有執政黨和反對黨,最大黨為澳大利亞自由黨-澳大利亞國家黨聯盟和澳大利亞工黨。2007年12月,工黨領袖陸克文打敗前總理自由黨領袖霍華德贏得大選。贊成徹底脫離英聯邦獨立的聲音則來自兩個小黨-澳大利亞綠黨和澳大利亞民主黨。
澳大利亞聯邦的政體為君主立憲制和內閣制。現任英國女王伊莉沙白二世也是澳大利亞女王及澳大利亞國家元首。澳大利亞總督代表女王行使權力,有權解散國會,但實務上僅在總理建議下為之。歷史上最著名的憲政危機發生在1975年。
政府三大體系如下:
立法權:在聯邦議會(Parliament)。由上議院(The Senate)、下議院(House of Representatives)組成。
行政權:在內閣。成員有總理、各部會首長和各州州長。總督由內閣提名。
司法權:在最高法院和其他聯邦法院、州法院。
下議院目前共150個席位,基本以各個州人口數分配,實行單一選區制。上議院席位則無關人口數,每州12席,北方領地和首都特區各只2席,共76席。兩院每三年改選一次。下議員任期三年,上議員任期六年,故後者每次只改選半數。下議院多數黨組成聯邦內閣,其黨魁為聯邦總理。
⑼ 澳大利亞的政治體制是什麼
澳大利亞的政治體制是議會制君主立憲制,澳大利亞名義上的國家元首是英國國王,並任命總督為其代表,澳大利亞總督實際上不幹預政府的運作。
澳大利亞政府為聯邦制,有六個州及兩個領地(北領地和首都領地),各州設有州長,負責州內事務。澳大利亞政府由眾議院多數黨或黨派聯盟組成,每屆政府任期三年。內閣是政府的最高決策機關,現共有30名部長。國家最高的行政領導人是總理。
澳大利亞是聯邦制君主立憲制國家。國家元首是澳大利亞君主(澳大利亞與英國及其他英聯邦王國共戴一君)。澳大利亞總督為澳大利亞君主不在澳大利亞時的代表,在《澳大利亞憲法》下代替君主行使職權。
現任國家元首為伊麗莎白二世,現任總督戴維·約翰·赫爾利。在聯邦制下,澳大利亞君主同時也是各州的君主,在各州直接任命州督(而不由聯邦總督或政府指派)。根據現代的澳大利亞憲政慣例,君主除了在按照澳大利亞總理和各州州長的提名任命或撤換總督和州督時,不過問澳大利亞政治。
(9)澳大利亞什麼制政體擴展閱讀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特點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交出所有的權力(有些國家的紀年由君主指定),首相是國家的主要行政首腦,其缺點在於國家內仍存在著特權階級,優點是不用戰爭就可實現憲政。
權力運行
議會掌握立法權,內閣由議會下院多數黨領袖組建,下院多數黨領袖即為內閣首相。內閣掌握行政權,受議會監督,對議會負責。君主無實權,行使禮儀性的職責。
發展歷史
內閣由議會產生並對議會負責。英國是最早實行議會君主制的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實行這一政體的國家除英國外,還有西班牙、荷蘭、盧森堡、比利時、瑞典、摩納哥、安道爾、挪威、日本、丹麥、馬來西亞、柬埔寨等。
1688年英國光榮革命中,國王是被議會請來的,國王的權利來源不再是神而是議會了。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利用當時的有利形勢,盡量擴大自己的政治,經濟實力,利用他們所控制的議會,通過一系列的法律 來限制王權。
1689年十月,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法案規定:國王無權廢止法律,不得侵犯議會的的征稅權,不經議會同意,國王不得組織常備軍,國王不得干涉議會言論自由,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必須定期召開議會。
這些法令的意義在於限制王權,擴大議會的權力。其結果是把實際權力轉移到了議會手中,確立了議會權力高於王權,司法權獨立於王權的原則,從而奠定了君主立憲制的法律基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澳大利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⑽ 澳大利亞是什麼政體
政體:聯邦制
英國女王是澳大利亞的國家元首,由女王任命的總督為法定的最高行政長官。總督由總理提名,由女王任命。
澳大利亞總督代表英國女王行使在澳大利亞聯邦內的職權。總督有權任免官員、統轄軍隊、召開和解散議會以及審批議會議案等,但在行使這些權力時須徵得聯邦總理同意。在聯邦行政會議的咨詢下執掌聯邦政府的行政權,為法定的最高行政長官。
【議會】聯邦議會是澳的最高立法機構,成立於1901年,由女王(澳總督為其代表)、眾議院和參議院組成。1992年12月17日,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內閣會議決定,澳大利亞的新公民不再向英國女王及其繼承人宣誓效忠。
議會實行普選。眾院有150名議員,按人口比例選舉產生,任期3年。參院有76名議員,6個州每州12名,2個地區各2名。各州參議員任期6年,每3年改選一半,各地區參議員任期3年。2007年11月24日,澳舉行聯邦大選,產生新一屆眾議院,工黨佔83席、自由黨55席、國家黨10席、獨立人士2席。
【政府】聯邦政府由眾議院多數黨或政黨聯盟組成,該黨領袖任總理,各部部長由總理任命。政府一般任期3年。2007年11月,工黨在聯邦大選中擊敗自由黨-國家黨聯盟,新一屆工黨政府於12月3日正式就職,工黨領袖陸克文出任總理。
【司法機構】最高司法機構是聯邦高等法院。它對其他各級法院具有上訴管轄權,並對涉及憲法解釋的案件做出決定,由1名首席大法官和6名大法官組成。各州設最高法院、區法院和地方法院。首都地區和北領地區只設最高法院和地方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