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森林大火是不是給澳大利亞這個國家帶來了極為嚴重的影響
森林大火是不是給澳大利亞這個國家帶來了極為嚴重的影響?
森林大火導致澳大利亞的經濟、環境、畜牧業等均受到很嚴重的影響。
1.受森林火災影響,澳大利亞多地被霧霾籠罩,首都堪培拉的空氣質量一度在全球主要城市中排名墊底。據路透社報道,原定於墨爾本當地時間14日上午10點開始的澳網資格賽被推遲。維多利亞州環保局的數據顯示,14日墨爾本的空氣質量為「重度污染」。據澳大利亞當地媒體報道,由於山火蔓延,2019年12月悉尼空氣質量惡化,也引發口罩搶購,造成醫院就診高峰。
2.許多行業都受到了沖擊。這場史無前例的森林大火給澳大利亞經濟帶來巨大沖擊,旅遊業和畜牧業首當其沖。澳大利亞的旅遊業高達1520億澳元,佔GDP的3%以上。據路透社報道,澳大利亞森林大火發生在旅遊旺季。澳大利亞旅遊委員會估計,森林火災給旅遊業造成了數十億澳元的損失。自火災發生以來,澳大利亞國際遊客的預訂量下降了30%至40%。
㈡ 澳洲野火4個月不滅,我國珠峰已出現異象,這是什麼原理
7月份進入了夏季,在乾燥炎熱的季節氣候當中,火災的發生相對頻繁,在嚴重的野火和山火當中,會出現火災暴風,所謂的火災暴風是火災本身創造和維持的一種風力系統,它可以加快空氣的流通,從而加大火勢。
英國科學家對喜馬拉雅山4000米到6000米范圍內的四個地區進行植被覆蓋率調查,結果發現這片區域的植被覆蓋增長了5至15倍,這些危機的來臨,不僅僅是大自然在自我調節,更是對人類的一次警鍾。
舉報/反饋
㈢ 澳洲怎麼樣
1:澳洲是個多元化國家,也是個移民國家。澳洲地廣人稀,氣候溫和。世界適宜人類居住的城市排名前十中,澳洲就占據4個。
2:澳洲教育發達,質量高。澳洲有12個諾貝爾獎獲得者,八所大學排名世界前一百。
3:澳洲的資源豐富,像石油啊,鐵礦啊,稀有動物啊,牛羊啊,
4:澳洲福利待遇很好。世界福利待遇最好的國家澳新排名第二。凡60歲的女性和65歲的男士均可享受養老金政策,同時免費享受醫療保健。如果在澳洲生孩子生一個就有3000澳幣的獎勵,每兩周有800澳幣的牛奶津貼。孩子讀書可享受中小學12年的免費義務教育,大學學費可獲政府無息貸款
所以如果打算旅遊或者移民,澳洲確實是個值得考慮的地方!
㈣ 去澳洲定居好嗎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會發現,現在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都是比較好的,並且手中有足夠的錢能夠支撐自己出國際級旅遊,或者是在外購房,以及進行移民或是定居。不管是哪一種情況,在當下國度都是可以進行的,大部分人選擇移民定居的地方都是澳洲。定居澳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這個地方是比較適合人居住的,並且經濟發展也是相當不錯。
定居澳洲也是需要一些相關的條件的,滿足一些基本的相關條件,才能更好的在澳洲生活和發展。首先就是你的年齡必須在45歲以下,還要會一定的英語,雅思過級至少在五級左右,這樣才能保證你在另一個國度能夠正常的進行和他人交流。但是如果和你的職業掛鉤的話,那就要另做說法了。所以具體的情況還是要根據自身來看的。
定居澳大利亞之後,如果你向進心跟自己專業有關的相關工作,就要進行職業方面的申請。並且有一定的積分制度,只有滿足這樣的積分條件,才能更加很好的進行發展。其實如果你想移民澳大利亞的話,自身的條件優勢越多,就越能夠為你自身進行打分,學歷也是一個門檻,高中以上的學歷能夠更好的為自己,留下一個打分的基礎。
其次,定居澳大利亞你想要更多的全方面的進行移民申請,還要滿足一些相關的條件和要求。在!本國內沒有,做過任何違法犯紀的行為,並且申請相關的移民還是需要一些時間的。澳大利亞移民評分的條件是由11個部分共同組成的,你的分數越高自然就能夠很好的順利進行移民。
看完上面的相關要求,你覺得你自己達到了定居澳大利亞的條件了嗎?
㈤ 墨爾本為什麼會成為「老不死」的城市
2017年年末有幸通過盛方商學來到了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進行學習考察,其中墨爾本這個澳洲第二大城市引起了筆者注意。墨爾本七年蟬聯全球最宜居城市之後,又拿下了澳洲最長壽城市的稱號,根據《全澳城市績效概覽(National Cities Performance)》報告顯示,墨爾本和悉尼的城市居民壽命全澳最長,達83.7歲,比全澳最低的人均壽命(僅80.8)多了3年。在2017年全球人均壽命排行榜中,居榜首的日本整體預期壽命為84歲,澳大利亞次於瑞士排名第三,整體預期壽命為83歲。那麼墨爾本為何會成為一個「老不死」的城市呢?筆者思考,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宜居的氣候環境
墨爾本是一個濱海城市,由於海洋氣候的調節,使得這里最冷的時候也可以保持在十幾度的溫度,而最熱時平均氣溫在25度左右。墨爾本全市綠化面積達40%以上,踏出房門就是綠草如茵、花團錦簇的優雅園林,其植被茂密,空氣清新,負氧離子極高,被稱作是「花園城市」。墨爾本的空氣質量非常好,年均PM2.5約為19,沒有霧霾,沒有重工業留下的粉塵和污染。優質的生活環境為人的身心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慢節奏、低成本
用一句描述墨爾本的生活就是「In Melbourne, even traffic is polite"。在斑馬線或沒有紅綠燈的交叉口,老遠就有人把車緩緩停下,微笑的看你過馬路。同是國際化大都市,但墨爾本卻不像東京、紐約、迪拜那樣過度繁華,沒有攢動不安的人流,和擁堵不堪街道,人們一邊喝著咖啡一邊觀看著網球賽事。
從收入角度講,其實墨爾本的人均收入並沒有很高,年薪均收入大約是7,5000澳元左右,年收入21萬澳元以上的都不到2%,和西澳的礦業城區(人均8w2澳元)相差將近2萬的收入。但是這里的人收入都相差不多,很穩定。據權威機構統計,墨爾本的房價,以人均年薪來算,差不多工作5年左右就可以貸款買房了,而在北京上海,需要33年!
三、完善、高質量的醫療服務體系
墨爾本提供全世界最優質的醫療健康體系,無論是公立或私立醫院都將提供高標准、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包括社區醫療服務、救護車及齒科服務等。
墨爾本擁有世界頂級的公立醫院。墨爾本知名的皇家醫院、兒童醫院、婦女醫院及阿爾弗德(Alfred)醫院都在世界上享受著極高的聲譽。
完善的醫療設施和醫療福利。雖然同是澳洲城市,但墨爾本的醫療設施和福利卻比其他城市更好:全澳洲的第一輛中風急救車在墨爾本投入使用,專為中風病人提供醫療救助;成立全天候快速溶栓手術醫療中心,為心臟病人帶來福音。
四、產學研一體化
墨爾本還擁有7所教學醫院和9所大學醫學院。這里有著150多家生物研究中心。抗流感疫苗Relenza及世界首個宮頸癌疫苗Gardasil都在墨爾本研發成功。尤其在距離市中心CBD不遠的帕克維爾生物醫學研發區(Parkville Biomedical Precinct),大學與研究所相互配合。醫學院提供全面的醫學研究,教學培訓等。在將研究轉化為臨床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五、先進的醫療科技
墨爾本有著世界一流的醫學水平,為市民提供健康保障。目前有27所知名的生物技術研究所和150多家生物研究中心坐落在墨爾本。
南半球最大的癌症中心
墨爾本擁有南半球最高密度的癌症研究人員。墨爾本設立了南半球最大的癌症中心,這是專門為癌症研究、治療、教學及護理設計的中心。
世界頂級的臨床試驗中心
在諸多領域,臨床試驗在墨爾本不斷發展、壯大。尤其是皇家墨爾本兒童醫院(Royal Children's Hospital )、默多克兒童研究所(Murdoch Childrens Research Institute)、墨爾本大學及皇家墨爾本兒童醫院基金會共同組建的墨爾本兒童臨床試驗中心(Melbourne Children's Trials Centre )在對新葯、新治療方法展開臨床試驗。
幹細胞研究的前沿
墨爾本的成人和胚胎幹細胞研究都處於領先地位。由墨爾本大學、蒙納士大學、沃爾特和伊萊莎霍爾醫學研究院、澳大利亞科工研組織等頂尖大學、研究機構組成的澳大利亞幹細胞研究機構(Stem Cells Australia)總部坐落在墨爾本。
仿生技術的先鋒
墨爾本仿生研究所(Bionic Institute)的科學家希望在不遠的將來可以創造出仿生眼。此外,該機構的科學家還在研發具有突破性的新技術,解決具有巨大挑戰性和頑固性的神經系統疾病,這其中包括帕金森氏症,癲癇症,甚至嚴重強迫症和慢性疼痛等。
六、生命在於運動
墨爾本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同時擁有五個國際級體育場館的城市。羅德拉沃中心球場(Rod Laver Arena),阿提哈德體育場(Etihad Stadium),墨爾本板球場(Melbourne Cricket Ground),AAMI公園球場(AAMI Park),海信體育館(Hisense Arena)。於此同時,墨爾本還有公共高爾夫練習場、佛萊明頓賽馬場、阿爾伯特賽車跑道等運動場館。市民可以盡情享受運動生活。
在Richmond區,這個城區一半的地方都被網球設施占據,這里也是澳網大滿貫的比賽場地。
澳洲人生來喜歡運動,老人也不例外。完善的運動場所和生活方面有了政府福利的保障,他們也就追求更多輕松愜意的生活方式,比如戶外運動、旅遊、老年俱樂部運動、公益活動等。他們雖然退休,但是依舊把生活過得多姿多彩。
七、多彩的文化生活
墨爾本擁有別具一格的城市文化,縱橫交錯的街巷網路打造出獨特的「街巷文化」。墨爾本的維多利亞藝術中心包括三座劇場、音樂廳、畫廊、博物館等在內的一系列演出場所及藝術展館,這里幾乎每周都有大型樂團進行演奏表演或音樂劇目表演。墨爾本交響樂團是澳大利亞歷史最為悠久的城市交響樂團,亦是一個具有國際聲譽的樂團之一。
墨爾本不僅文化氣息濃厚,而且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在墨爾本幾乎每周都有活動,有戲劇、有體育賽事、有美食、有展覽??,各式各樣的活動讓人眼花繚亂。
㈥ 澳大利亞環境好嗎
同名微信公號:那家小哥雨翰(ID:tongyuhan6666)
㈦ 澳洲環境特點是什麼
澳洲大部分地區炎熱乾燥、雨量少。東部沿海一帶降水豐富,為熱帶雨林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極適合人類居住。
㈧ 澳大利亞的移民生活究竟是怎麼樣的
澳大利亞是一個多元化的移民國家,保持著全球最低的失業率,最高標準的最低起薪。加上澳大利亞優美的生活環境和先進的教育水平,最近幾年更是吸引了海內外有移民意向的朋友們到澳大利亞投資、工作,移民留學、旅行。那麼待在澳大利亞的朋友們到底過著怎麼樣的生活?
澳大利亞生活怎麼樣?
很多人多以為,出國工作生活一定很艱辛,畢竟人生地不熟,難免碰壁。其實並不然。生活在澳大利亞的人,反而與國內加班加到第二天的這種生活截然相反。在澳大利亞很少加班。人們更是利用下班時間修整自家的花園、與好友一起運動、烹飪美食、與家人漫步海灘或公園,或者在酒吧小酌一杯。澳大利亞人注重家庭生活,對於他們來說,享受生活更為可貴。
同時澳大利亞人很喜歡運動無論大人小孩,運動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滑板、沖浪、賽馬、網球、籃球、足球、極限運動等,只有你想不到,沒有澳大利亞人玩不到的。
澳大利亞就業難嗎?
你不必擔心在澳大利亞找不到工作。在澳大利亞,學歷和工資的關系不一定成正比。他們更看重能力。不喜歡空談理論,眼高手低的人。很多高薪人才反而是一些技術或者藍領工人。因為澳大利亞人口稀少,要不斷發展就需要大量人才,所以澳大利亞每年都會下發緊缺職業名單,吸引海內外的精英到澳大利亞創業投資等。
澳大利亞的教育好嗎?
澳大利亞教育注重"因材施教"鼓勵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真正擅長的專業去讀書,不強求學生一定要讀取高學歷,考名牌大學。並且澳大利亞的教育並不枯燥乏味,老師會引導學生打開思維,在不危險的情況下,讓學生自己動手嘗試。這一點,與國內現在教育為讀書而讀書,千辛萬苦上大學的現狀有較大差異。
澳大利亞的生活環境舒適嗎?
澳大利亞已多年被評為"全球最適宜人類生存"的國家,悉尼、墨爾本更是被稱為"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之一。澳大利亞重視對自然的保護,豐富的自然資源,優美的自然風光更是吸引全世界對澳大利亞旅遊資源的矚目,每年都有很多遊客前來旅遊觀光。生活在澳大利亞,不用擔心霧霾,環境污染而困擾我們的出行。周末出行不擁擠,真正的可以做到愉快放鬆的周末之旅。
看來,在澳大利亞生活還真是一個不錯的體驗!難怪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到這里移民生活。最近幾年移民大軍不斷涌進澳大利亞,寰球移民小編提醒大家,移民要趁早,不要因為一時猶豫而錯過良機!
想了解更多關於澳大利亞移民,澳大利亞游學,澳大利亞旅遊,澳大利亞投資移民等,可以關注寰球移民,更多驚喜等著你!
㈨ #空氣污染#想了解PM2.5的相關知識
1. PM2.5是什麼?
如果是初次接觸,「PM2.5」這一串字元也許會讓你看得雲里霧里,不知所雲。其實它有一個容易理解的中文名——細顆粒物,是對空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固體顆粒或液滴的總稱。這些顆粒如此細小,肉眼是看不到的,它們可以在空氣中漂浮數天。人類纖細的頭發直徑大約是70微米,這就比最大的PM2.5還大了近三十倍。
PM是英文particulate matter(顆粒物)的首字母縮寫。准確的PM2.5定義要在「直徑」之前加一個修飾語「空氣動力學」,這可不是故作高深。空氣中的顆粒物並非是規則的球形,那怎麼定義又怎麼測量其直徑呢?在實際操作中,如果顆粒物在通過檢測儀器時所表現出的空氣動力學特徵與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且密度為1克/立方厘米的球形顆粒一致,那就稱其為PM2.5。這樣的定義也就決定了在測定PM2.5時,需要利用空氣動力學原理把PM2.5與更大的顆粒物分開,而不是用孔徑為2.5微米的濾膜來分離。
知道了PM2.5的定義,就很容易得出PM10的定義了——將定義中的2.5換成10即可,PM10也被稱為可吸入顆粒物。在PM10中,直徑在2.5至10微米之間的顆粒物被稱為粗顆粒物,與細顆粒物相對。
======================================
2. PM2.5來自哪裡,都有些什麼成分?
雖然自然過程也會產生PM2.5,但其主要來源還是人為排放。人類既直接排放PM2.5,也排放某些氣體污染物,在空氣中轉變成PM2.5。直接排放主要來自燃燒過程,比如化石燃料(煤、汽油、柴油)的燃燒、生物質(秸稈、木柴)的燃燒、垃圾焚燒。在空氣中轉化成PM2.5的氣體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氣、揮發性有機物。其它的人為來源包括:道路揚塵、建築施工揚塵、工業粉塵、廚房煙氣。自然來源則包括:風揚塵土、火山灰、森林火災、漂浮的海鹽、花粉、真菌孢子、細菌。
PM2.5的來源復雜,成分自然也很復雜。主要成分是元素碳、有機碳化合物、硫酸鹽、硝酸鹽、銨鹽。其它的常見的成分包括各種金屬元素,既有鈉、鎂、鈣、鋁、鐵等地殼中含量豐富的元素,也有鉛、鋅、砷、鎘、銅等主要源自人類污染的重金屬元素。
2000年有研究人員測定了北京的PM2.5來源:塵土佔20%;由氣態污染物轉化而來的硫酸鹽、硝酸鹽、氨鹽各佔17%、10%、6%;燒煤產生7%;使用柴油、汽油而排放的廢氣貢獻7%;農作物等生物質貢獻6%;植物碎屑貢獻1%。有趣的是,吸煙也貢獻了1%,不過這只是個粗略的科學估算,並不一定準確[1]。該研究中也測定了北京PM2.5的成分:含碳的顆粒物,硫酸根,硝酸根,銨根加在一起佔了重量了69% 。類似地,1999年測定的上海PM2.5中有41.6%是硫酸銨、硝酸銨,41.4%是含碳的物質[2]。
======================================
3. PM2.5對健康有什麼危害?
PM2.5主要對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造成傷害,包括呼吸道受刺激、咳嗽、呼吸困難、降低肺功能、加重哮喘、導致慢性支氣管炎、心律失常、非致命性的心臟病、心肺病患者的過早死[3]。老人、小孩以及心肺疾病患者是PM2.5污染的敏感人群。
如果空氣中PM2.5的濃度長期高於10微克/立方米,死亡風險就開始上升。濃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總的死亡風險就上升4%,得心肺疾病的死亡風險上升6%,得肺癌的死亡風險上升8%[4-5]。這意味著多大的風險呢?我們可以拿吸煙做個比較。吸煙可使男性得肺癌死亡的風險上升22倍(也就是上升2200%),女性的風險上升12倍(1200%);使中年人得心臟病死亡的風險上升2倍(200%)[6]。和吸煙一比,PM2.5的危害就顯得非常小了。如果吸煙都沒有讓你感到恐懼,那你就不用擔心眼下PM2.5超標對健康的影響了。但是,從全社會的角度出發,降低這些看似不大的風險,收益卻是很大的。美國環保局在2003年做了一個估算:「如果PM2.5達標,全美國每年可以避免數萬人早死、數萬人上醫院就診、上百萬次的誤工、上百萬兒童得呼吸系統疾病」[7]。相比當前的中國,美國當時的空氣質量已經相當不錯,只有很少的地區存在略微的超標[8]。如果中國的PM2.5能夠達標,社會收益無疑將會是巨大的。
上述關於PM2.5死亡風險的數據源自2002年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志》的一篇論文[4]。這篇論文分析了一項長期研究中參與者的死亡率和空氣污染之間的關系,發現死亡率升高與PM2.5和二氧化硫的污染有關聯,而與粗顆粒物污染沒有可靠的關聯。該項在美國進行的前瞻性研究始於1982年,當時招募了120萬的參與者。論文的結論是基於長達16年的隨訪數據,是目前關於PM2.5污染增加死亡風險最可靠的證據。
======================================
4. 如果沒有污染,PM的濃度有多高,現在實際有多高?
即使沒有人為污染,空氣中也有一定濃度的PM2.5,這個濃度被稱為背景濃度。在美國和西歐,背景濃度大約為3-5微克/立方米[5],澳大利亞的背景濃度也在5微克/立方米左右[9]。中國的背景濃度有多高?目前尚無公開的數據,但應該不會和其他國家相差太大。
中國尚未開展大范圍的PM2.5監測,公開的PM2.5數據非常有限。位於廣州的環保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從2011年從6月13日開始每日發布PM2.5監測值[10],截至11月20日,濃度范圍在0.6至99 微克/立方米之間(註:0.6這個數據應該是儀器故障所致,正常值不會這么低),平均值為38微克/立方米,這個值超過了擬發布的年均標准(35微克/立方米)[11]。在這121天中,已經有6天超過了擬發布的日均標准(75微克/立方米)。從近十幾年來發表的科學論文中,可以查到中國一些大城市某一區域某一階段的PM2.5的測定值。例如,2000年在北京的5個監測點測得的PM2.5年均值為101微克/立方米[2];2008北京奧運會的17天中,在北大測得的PM2.5最低28.2,最高147.4微克/立方米, 平均64.7微克/立方米[12]。1999年,在上海兩個監測點測定的PM2.5年均值為57.9和61.4 微克/立方米[2]。這些年均值都遠高於擬發布的年均標准(35微克/立方米)。
除了查閱以上這些零星的數據,我們還可以根據PM10的數據估算一下PM2.5的濃度。按照中國現行的空氣質量標准,PM10是常規監測指標,全國性監測已開展了十幾年。從2001年至2009年,全國主要城市PM10的平均值從125降到了90微克/立方米[13]。PM2.5和PM10之間的比例通常在0.5-0.8之間,我們取0.8做一個極端估算可得:2009年全國主要城市的PM2.5平均值為72微克/立方米,是即將發布的新標準的2.1倍(35微克/立方米)。和美國的空氣質量相比,這差多少呢?2009年,全美國年均PM2.5為9.9微克/立方米,在724個監測點中有90%以上的監測點年均值低於12.6微克/立方米[8]。
全國的年均值只是用來反映我國顆粒物污染的總體現狀,對於評價我們所在城市的空氣質量意義並不大。我們更需要關注的是離我們生活、工作最近的監測點的數據。這個數據哪裡有呢?如果你生活在北京而且恰好在美國大使館附近,那你可以參考該館發布的實時PM2.5數據(http://weibo.com/beijingairpm25)。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美國大使館的監測儀器是專業的(見問答8),但是大使館畢竟不是環境監測部門,沒有證據表明他們的工作人員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而且他們測出的PM2.5數值經常比環保部門以及第三方測定的PM10還高,這是不正常的(http://bjrb.bjd.com.cn/html/2011-11/08/content_14778.htm)。所以,美國大使館的數據也只能「僅供參考」。然而,我們更多的人並不生活在北京,即使在北京也不在美國大使館附近,那我們該看哪裡的數據呢?全國主要城市的實時PM10數據可以在環境監測總站的網站上查到,每個城市都有數個監測點,我們可以選離得最近的那個點作參考。如果你很樂觀,那麼可以估算PM2.5=PM10 × 0.5,如果你很悲觀,那麼就估算PM2.5=PM10 × 0.8。
======================================
5. 其他國家實施PM2.5的標准了嗎,標准值是多少?
自從美國於1997年率先制定PM2.5的空氣質量標准以來,許多國家都陸續跟進將PM2.5納入監測指標。如果單純從保護人類健康的目的出發,各國的標准理應一樣,因為制定標准所依據的是相同的科學研究結果。然而,標準的制定還需考慮各國的污染現狀和經濟發展水平,在一個空氣污染嚴重的發展中國家制定極為嚴格的空氣質量標准只能成為一個華麗的擺設,沒有實際意義。根據美國癌症協會和哈佛大學的研究結果,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05年制定了PM2.5的准則值。高於這個值,死亡風險就會顯著上升。WHO同時還設立了三個過渡期目標值,為目前還無法一步到位的地區提供了階段性目標,其中目標-1的標准最為寬松,目標-3最嚴格[5]。
下表列舉了WHO以及幾個有代表性的國家的標准。中國擬實施的標准與WHO過渡期目標-1相同。美國和日本的標准一樣,與目標-3基本一致。歐盟的標准略微寬松,與目標-2一致,澳大利亞的標准最為嚴格,年均標准比WHO的准則值還低。標準的寬嚴程度基本反映了各國的空氣質量情況,空氣質量越好的國家就越有能力制定和實施更為嚴格的標准。
世界衛生組織(WHO)和一些國家的PM2.5標准(單位:微克/立方米)
======================================
6. 中國的PM2.5標准和其他國家比,很落後嗎?
中國的PM2.5標准擬於2016年生效,雖然比美國落後了一二十年,但和歐盟的2015年生效相比,也不算太晚。如果僅從標準的數值來看,中國即將發布的新標准已經與WHO過渡期目標-1一致,雖然落後於發達國家,但也算是開始了三步走的第一步。然而,即使標准值相同,而評判是否達標的方式不同,約束力是有極大差異的。舉個例子,中國現行的空氣質量標准制定於1996年,其中PM10的日均標准為150微克/立方米,表面上已和美國現行標准一樣嚴格。但是,按照美國的標准,平均每年最多隻能有1天超標,否則就算不達標,超標地區需要提交改進方案並加以實施。而在中國的標准文件中,沒有類似的規定。各地區在執行標准時,只是計算每年的「達標天數」和「達標率」。PM10的標准至今已經執行了15年,一個86.2%的達標率還可以作為正面消息報道[14]。
在即將發布的PM2.5新標准中,依然沒有規定多高的達標率才是可接受的。WHO和其他國家是怎麼規定的呢?WHO要求每年最多有3天超標(99%的達標率),澳大利亞最多5天,而美國和日本要求的達標率為98%。中國PM2.5標準的落後不僅是在標准值,更重要的是在約束力上。
======================================
7. 新標准即將發布,為什麼要到2016年才實施?
對於這個問題,標准制定者是這樣回答的:「考慮到環境空氣質量標准實施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以及目前全國的環境監測能力現狀,結合現行標准實施過程中的經驗,為保障數據准確性和可比性,將全國統一實施本標準的時間定為2016 年1 月1 日,以便為各地區預留足夠的准備時間,加強標准實施的有關配套工作[15]。」
這么說有道理嗎?我們不妨參考一下其他國家是怎麼做的。在美國和澳大利亞環保部門的網站上,對於PM2.5標準的制定過程有非常詳細的備忘錄,我們就以這兩個國家為例。
美國早在1994年就宣布要增加PM2.5的指標。1994-1996年間,開了多次研討會,在1996年底發布了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期間共接了14000個電話,收到4000封電子郵件、50000份書面或口頭意見,而且多次通過聽證會、會議、電視節目徵求意見。經過這番誠意十足的意見徵求,終於在1997年9月16日發布了PM2.5的標准。但在那時,尚未展開全國的PM2.5監測,直到1999年各州才陸續開始,2000年PM2.5監測常規化[16]。
澳大利亞在2001年開始考慮,並在2003年制定了PM2.5的非強制標准。制定該標準的目的是收集數據,以便檢討這一標準是否合理,並准備於2005年開始考慮制定強制標准。在徵求意見的過程中,有反對者認為應該直接設立強制標准,否則缺乏約束力,意義也就不大。澳大利亞環保委員會(NEPC)認為當時缺乏足夠的PM2.5監測數據,沒法很好地評估不達標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堅持了原先的做法[9]。直到今年(2011年),澳大利亞的PM2.5仍然不是強制指標[17],不過這期間一直在做大量的監測和基礎研究工作[18]。
中國的PM2.5強制標准正在徵求意見中,並擬於2016年實施,「實施」的含義應該是指開展常規檢測並公布結果。美國從1997年發布標准到2000年全國監測常規化花了兩三年的時間。澳大利亞2003年發布非強制標准,隨後即開展全國監測。考慮到中國的國情,延後幾年「實施」有其合理性,但是四五年的時間是否太長了呢?
======================================
8. 怎麼測定PM2.5?
空氣中漂浮著各種大小的顆粒物,PM2.5是其中較細小的那部分(定義見問答1)。不難想到,測定PM2.5的濃度需要分兩步走:(1)把PM2.5與較大的顆粒物分離;(2)測定分離出來的PM2.5的重量。目前,各國環保部門廣泛採用的PM2.5測定方法有三種:重量法、β射線吸收法和微量振盪天平法。這三種方法的第一步是一樣的,區別在於第二步。將PM2.5直接截留到濾膜上,然後用天平稱重,這就是重量法。值得一提的是,濾膜並不能把所有的PM2.5都收集到,一些極細小的顆粒還是能穿過濾膜。只要濾膜對於0.3微米以上的顆粒有大於99%的截留效率,就算是合格的[19]。損失部分極細小的顆粒物對結果影響並不大,因為那部分顆粒對PM2.5的重量貢獻很小。
重量法是最直接、最可靠的方法,是驗證其它方法是否准確的標桿。然而重量法需人工稱重,程序繁瑣費時。如果要實現自動監測,就需要用到另外兩種方法。
β射線吸收法:將PM2.5收集到濾紙上,然後照射一束beta射線,射線穿過濾紙和顆粒物時由於被散射而衰減,衰減的程度和PM2.5的重量成正比。根據射線的衰減就可以計算出PM2.5的重量[20]。美國大使館那台知名度很高的儀器依據的就是此原理。
微量振盪天平法:一頭粗一頭細的空心玻璃管,粗頭固定,細頭裝有濾芯。空氣從粗頭進,細頭出,PM2.5就被截留在濾芯上。在電場的作用下,細頭以一定頻率振盪,該頻率和細頭重量的平方根成反比。於是,根據振盪頻率的變化,就可以算出收集到的PM2.5的重量[20]。
將PM2.5分離出來的切割器又是怎麼工作的呢?在抽氣泵的作用下,空氣以一定的流速流過切割器時,那些較大的顆粒因為慣性大,一頭撞在塗了油的部件上而被截留,慣性較小的PM2.5則能絕大部分隨著空氣順利通過。也許你已經覺察到,這和發生在我們呼吸道里的情形是非常相似的:大顆粒易被鼻腔、咽喉、氣管截留,而細顆粒則更容易到達肺的深處,從而產生更大的健康風險。
對於PM2.5的切割器來說,2.5微米是一個踩在邊線上的尺寸。直徑恰好為2.5微米的顆粒有50%的概率能通過切割器。大於2.5微米的顆粒並非全被截留,而小於2.5微米的顆粒也不是全都能通過。例如,按照《環境空氣PM10和PM2.5的測定 重量法》的要求,3.0微米以上顆粒的通過率需小於16%,而2.1微米以下顆粒的通過率要大於84%[21]。
特殊的結構加上特定的空氣流速共同決定了切割器對顆粒物的分離效果,這兩者稍有變化,就會對測定產生很大影響,而使結果失去可比性。因此,美國環保局在1997年制定世界上第一個PM2.5標準的時候,一並規定了切割器的具體結構[16]。於是,雖然 PM2.5的測定儀器有不少品牌,它們外觀卻極為相似。
======================================
9. 市面上有些手機大小的儀器號稱可以測PM2.5,靠譜嗎?
和環保部門採用的標准方法相比,用非專業儀器測PM2.5顯然是不可靠的,但很難說到底有多不準,只有拿來和標准方法對比一下才知道。測出來的數據也許能說明一點問題,比如能分辯出房間里有沒有人吸煙,是不是剛掃過地,可是這些你的鼻子也能做到吧。
市面上的非專業儀器利用光散射的原理測定顆粒物濃度,這種方法並沒有被各國環保部門採納為標准方法,但是有依據此原理製成的專業儀器,在科研中也有運用。空氣中的顆粒物濃度越高,對光的散射就越強。光的散射相對容易測,把它測出來,理論上就可以算出顆粒物濃度了。但在實際運用中,事情並沒有這么簡單。光的散射與顆粒物濃度之間的關系是很不確定的,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例如顆粒物的化學組成、形狀、比重、粒徑分布,而這些都取決於污染源的組成。這意味著光散射和顆粒物濃度之間的換算公式隨時隨地都可能在變,需要儀器使用者不斷地用標准方法進行校正,沒有經過科學訓練的業餘人士不大可能辦得到。有研究者做過理論計算:利用光散射儀測定PM2.5,至少有30-40%的不確定性[22]。這種不確定性是這類儀器固有的,質量可靠的專業儀器尚且如此,更何況市面上儀器的質量並不都是理想的呢。
作為普通老百姓,與其把精力和金錢花在自己監測空氣質量上,還不如呼籲環保部門早日監測PM2.5並公開數據。現在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准》正在向公眾徵求意見,並擬於2016年實施[11],公眾的聲音也許能使這一時間大大提前。至於有人宣稱自己動手監測,可以監督環保部門,防止他們偽造數據。這是沒有道理的。非專業人士操作非專業的或質量不高的專業儀器測得的結果是不可靠的,沒有能力去挑戰環保部門的結果,這種監督是無效的。
======================================
10. 灰霾天是PM2.5引起的嗎?
雖然肉眼看不見空氣中的顆粒物,但是顆粒物卻能降低空氣的能見度,使藍天消失,天空變成灰濛蒙的一片,這種天氣就是灰霾天。根據《2010年灰霾試點監測報告》,在灰霾天,PM2.5的濃度明顯比平時高,PM2.5的濃度越高,能見度就越低[23]。
雖然空氣中不同大小的顆粒物均能降低能見度,不過相比於粗顆粒物,更為細小的PM2.5降低能見度的能力更強。能見度的降低其本質上是可見光的傳播受到阻礙。當顆粒物的直徑和可見光的波長接近的時候,顆粒對光的散射消光能力最強。可見光的波長在0.4-0.7微米之間,而粒徑在這個尺寸附近的顆粒物正是PM2.5的主要組成部分。理論計算的數據也清楚地表明這一點:粗顆粒的消光系數約為0.6平方米/克,而PM2.5的消光系數則要大得多,在1.25-10平方米/克之間,其中PM2.5的主要成分硫酸銨、硝酸銨和有機顆粒物的消光系數都在3左右,是粗顆粒的5倍[24]。所以,PM2.5是灰霾天能見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灰霾天是顆粒物污染導致的,而霧天則是自然的天氣現象,和人為污染沒有必然聯系。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空氣濕度,通常在濕度大於90%時稱之為霧,而濕度小於80%時稱之為霾,濕度在80-90%之間則為霧霾的混合體[25]。
㈩ 移民澳洲你後悔了嗎
低失業率、高收入
澳大利亞無論綜合國力還是社會福利均靠前;追求收入、環境、大國光環,這將是一個比較平衡的選擇。受益於TTMRA雙邊政策,作為澳大利亞公民,可以前往紐西蘭無限期工作與居住。
澳大利亞經濟
澳大利亞國土遼闊,資源豐富,在經濟、科技、軍事、體育等眾多領域全面發展,成為南半球當之無愧的霸主。澳大利亞擁有強大的經濟體,經濟的相對獨立性是澳大利亞保持強勢的重要原因。
澳大利亞就業
經濟上的強勁可以讓澳大利亞稱得上是中低技能勞動者的天堂,澳大利亞擁有最高標準的最低起薪,其在發達國家中一直保持極低的失業率,也讓澳大利亞成為世界上最容易就業的地區。
作為中低技能勞動者,同樣的工作如果是在美國或加拿大大,工資僅有澳大利亞的50%左右;即使是工程師等專業人才,澳大利亞仍然有薪金優勢;但高級技術人才,不如加拿大或美國。
澳大利亞氣候
澳大利亞四面環海,沿海地區氣候宜人,環境優美,是世界上著名的旅遊勝地,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獨佔一個大陸的國家,澳大利亞擁有眾多其它地區沒有的物種,袋鼠是澳洲的國寶。但澳大利亞中部擁有大量呈「沙漠化」半乾旱地區,這部分區域氣候乾燥悶熱。
澳大利亞福利 政府認為在澳就業容易,拿到PR的兩年內不允許申請福利。澳大利亞的孕婦、牛奶金補貼豐厚,母親多生一個孩子有額外獎勵;全民免費醫療,失業救濟金申請時有較嚴條件且申請時可能有面試;其次是政府免費公房申請需排隊較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