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澳大利亞 > 澳大利亞為什麼沒有熊

澳大利亞為什麼沒有熊

發布時間:2022-09-23 14:14:43

Ⅰ 為什麼澳大利亞的動植物呈現出古老性和特殊性

1、在很早的地質年代,澳大利亞大陸就同其它大陸相分離,孤立存在於南半球的海洋中,動植物也同其它大陸斷絕了交往。

2、澳大利亞的自然條件比較單一,變化不大,又沒有受到第四紀冰川的影響,使動植物演化很緩慢。

3、澳大利亞沒有高級野生哺乳動物,特別是沒有獅、虎、豹等食肉動物,人類的開發亦較晚,所以許多古老動物容易保存下來。

(1)澳大利亞為什麼沒有熊擴展閱讀:

澳大利亞被稱為「世界活化石博物館」。據統計,澳大利亞有植物12000種,有9000種是其他國家沒有的;有鳥類650種,450種是澳大利亞特有的。全球的有袋類動物,除南美洲外,大部分都分布在澳大利亞。

1、袋鼠

袋鼠(kangaroo)原產於澳大利亞大陸和巴布亞紐幾內亞的部分地區。其中,有些種類為澳大利亞獨有。所有的澳大利亞袋鼠,動物園和野生動物園里的除外,都在野地里生活。不同種類的袋鼠在澳大利亞各種不同的自然環境中生活,從涼性氣候的雨林和沙漠平原到熱帶地區。

2、考拉

樹袋熊(koala)生活在澳大利亞,既是澳大利亞的國寶,又是澳大利亞奇特的珍貴原始樹棲動物,屬哺乳類中的有袋目樹袋熊科。分布於澳大利亞東南部的尤加利樹林區。

3、鴯鶓

鴯鶓,又名澳洲鴕鳥,它能堂而皇之地走上國徽,得益於它是澳大利亞最大的鳥,是澳大利亞的象徵性動物之一,鴯鶓是世界最大。

4、鴨嘴獸

澳大利亞的單孔類哺乳動物,最奇特的要數鴨嘴獸。分布於澳大利亞東部約克角至南澳大利亞之間,在塔斯馬尼亞島也有棲息。它是最古老而又十分原始的哺乳動物,早在2500萬年前就出現了。它本身的構造,提供了哺乳動物由爬行類進化而來的許多證據。

Ⅱ 澳大利亞沒有大型食肉動物嗎為什麼

當然有,澳大利亞的野狗很有名的,不過種類很少,原因如下。
在澳大利亞的洞穴深處,考古學家發現了許多巨型動物的化石,從而向世人揭開了一個已經消失了的遠古時代的動物世界……
進化之迷
澳大利亞是世界七大洲中最小的,卻是世界上的哺乳動物之鄉,有袋動物的天堂。地球上三大類哺乳動物中,有兩類生活在這里。一是有袋動物,如袋鼠和樹袋熊。二是單孔目動物,以鴨嘴獸和針鼴鼠為代表,單孔目動物與爬蟲類及鳥類一樣,是靠產卵來繁殖下一代的。哺乳動物中的第三中是胎盤類哺乳動物,包括從老鼠、鯨類到人類在內的諸多哺乳動物。為什麼有袋哺乳動物和卵生哺乳動物會在澳大利亞占據進化優勢?這是一個有著1億年悠久歷史的故事。但只在最近幾年裡,古生物學家們才成功的勾畫出了一幅澳大利亞獨特的生物進化史祥圖。讓我們先從亮顆牙齒化石的故事說起,1992年在世界兩個不同地方發現的兩顆牙齒解決了兩個久而未決的疑問。為什麼單孔目動物沒有利用大陸連在一起的機會離開澳大利亞?又為什麼胎盤類哺乳動物同樣沒有利用這個機會進入澳大利亞呢?
直到白堊紀的某個時期(1.46億年前到6500萬年前),澳大利亞、南極洲和南美洲都是南方岡瓦納古大陸超大陸的一部分,世界各大陸原先都是連在一起的。一條森林帶從澳大利亞東南部開始,穿過南極洲,一直延伸到南美洲南部,科學家認為在那個時候,三大類哺乳動物的早期形式已經存在,然而如今,除了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其他任何地方都沒有單孔目動物的存在,而澳大利亞也沒有既不會飛又不會游的哺乳動物(會飛的有蝙蝠,會游水的有儒艮),除嚙齒類動物之外(大約是500萬年之前到達澳洲的),其他一些哺乳動物都是由人類在大約6萬年前到達澳洲時帶去的。在阿根廷的一顆牙齒解答了第一個問題,這顆牙齒是在6300萬年前至6100萬年前的沉積物中發現的。這顆牙齒的發現說明,單孔目動物確實在別處生活過,古生物學家確認這顆牙齒是屬於一隻鴨嘴獸的,是一個已經滅絕了的物種,被稱為巴塔哥尼亞鴨嘴獸。
澳大利亞昆士蘭出土的牙齒回答了第二個問題,胎盤類哺乳動物確實到過澳洲,一些專家認為,這顆牙齒屬於原始的、不會飛的胎盤類哺乳動物,一種古有蹄類動物,經放射性同位素年代測定,這顆牙齒的歷史至少可追溯到5500萬年前。最近的一些發現也證實了其他早期胎盤類哺乳動物也在澳洲生活過。澳大利亞哺乳動物學家兼古生物學家蒂姆•弗蘭納里將澳洲和南美洲三類哺乳動物的進化史比作一場競賽。單孔目動物在三者中有著較低的新陳代謝率,對能量的需要也較低,在澳大利亞繁盛起來,但在南美洲卻輸掉了這場競賽。胎盤類哺乳動物是三者中新陳代謝率最高的,也是能量需求量最大的,在南美洲興旺起來,卻在澳大利亞落敗。有袋動物的新陳代謝率和能量需求在三者中居中,在兩個大陸都未輸掉這場競賽,但顯然在澳洲更為繁榮興盛。是什麼原因使得澳洲走上了一條獨特的進化之路?這要從澳洲於4500萬年至3800萬年前與南極大陸——澳洲與岡瓦納古陸的最後聯系時發生的故事說起。
與南極大陸分開後,澳洲開始了向北緩慢的漂移,這個過程至今還在繼續。澳洲脫離岡瓦納古陸獨自向北漂移這一地質變化是澳洲大陸充滿了有袋哺乳動物和卵生哺乳動物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漂移的過程中,澳洲大陸的氣候經歷了從溫暖潮濕的「溫室」氣候到寒冷乾燥的「冰室」氣候周而復始的變化,大約在2300萬年前至1500萬年前,澳洲大陸經歷了歷史上最繁榮的溫室期,多樣性的有袋動物物種大爆發,那時出現的一種巨大的像袋熊似的古食草有袋屬動物,是已知最大的有袋動物。1500萬年前之後,氣溫開始下降,這種趨勢一直持續到今天。這段時間內,澳大利亞的氣候開始變得乾燥起來,澳洲大陸北部和中部的大片森林地區變成了半乾旱的牧草地。4000萬年的歲月里,地球其他地方普遍經歷了寒冷的冰河期,而澳洲大陸卻正在熱帶溫暖的水域中漂移,因此,澳洲雖然在「溫室」氣候和冰室氣候間周而復始地變化著,卻保持著基本穩定的氣候環境。而此時,繼續向南移動的南極洲卻凍成了一片堅冰,北美洲和歐洲也正在遭受若干次河期之劫難。在過去的6000萬年裡,澳洲大陸在地質學上一直處於一個平靜的時期,而這一得天獨厚的優勢是其他大陸所沒有的。但是沒有冰川、火山和地震活動,澳洲的土壤無法得到更新,澳洲的土地也是世界上最貧瘠的。所有這些因素,對於澳洲的野生生命有著重要的影響。有袋動物以其較低的新陳代謝率和較少的能量需求,比同樣體形的胎盤類哺乳動物更容易生存和繁榮起來。其他一些動物,包括雷鳥和火烈鳥,隨著湖泊的乾涸以及蒼翠的植被變成了稀疏的乾草地而遭至滅絕。結果,倖存下來動物的個頭越長越大 ,也許是因為植被的質量越來越差,個頭大的動物可以吃得多來彌補食物營養的不足。於是,當人類在6萬年前到達澳洲時,澳洲土地上到處都漫遊著大批巨型動物群。
化石骨骼揭秘袋獅
澳大利亞最迷人的古生物,是已經滅絕了的袋獅。袋獅有著如今許多動物所沒有的一些獨特的身體特徵,作為一種以巨型動物為食的肉食動物,他具有許多「捕食獵手」的諸多優勢,包括可收放自如的子 ,和袋鼠一樣長而有力的尾巴,頜部的肌肉比獅子還要強有力。古生物學家通過對袋獅身體結構這些特點的描述,向我們展示了更新世時期活躍在澳洲的這種古生物的生活。
尾巴:袋獅的尾巴長而有力,很適合這種行動敏捷的捕食動物,它的尾巴很像如今的食草動物袋鼠的尾巴。它的尾巴里有一根狹長的骨頭,當它直立起來的時候,這根骨頭可使它保持平衡。在捕食獵物時,會用尾巴幫忙,騰出前爪緊緊抓住獵物,最後以有力的頜部咬住獵物,給予致命的一擊。
後腿:袋獅的後腿凝聚著極大的爆發力,但在高速奔跑時可能缺少彈性。古生物學家認為,袋獅的這些生理特徵決定了,他喜歡謹慎小心的跟蹤獵物,突然出擊。盡管袋獅的名字聽起來會讓人誤以為它屬於獅子,但它屬於大型貓科動物獅子卻是一點關系也沒有的。
後爪:可向回收縮的爪子和腳趾適合抓握,這表明,被認為生活在灌木樹林環境中的袋獅,有時也許還得爬樹,必要的時候,它就是從樹上躍下來撲向獵物的,他們的爪子看上去很有點像一隻靈活的手。
前腿和前爪:英國偉大的解剖學家理查德•歐文在1859年首次對袋獅進行描述時,將這種動物稱為「捕食猛獸中最兇猛最可怕的野獸」。如今手中有了這種動物骨骸可以進行研究的科學家也完全贊同歐文當年的斷語。袋獅擁有強大有力的前腿,以及大而尖銳的利爪,袋獅利用這樣的爪子可以靈活的爬樹,在捕食中可以緊緊抓住獵物不放。
牙齒:與樹袋熊不同,袋獅屬於雙門齒型,也就是說它的下頜處有兩個突出來的前門牙,這種牙齒結構很像鸚鵡的喙,因此早先有些專家認為袋獅主要是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 。但是現代解剖學家的看法正好相反,他們認為,袋獅擁有強有力的頜部肌肉,以及尖銳的前臼齒,他們完全有能力撲咬住任何類型的動物。
鼻腔:袋獅有一個相當大而且高度發達的鼻腔,對於一種捕食者來說,這也許並不奇怪,它們需要極其敏銳的嗅覺。有了這樣的能力,袋獅就能跟蹤獵物。
大腦:對袋獅的頭骨進行計算機X射線軸向分層造影掃描(CATscan),可使研究人員了解到袋獅大腦的一些主要特徵。根據袋獅腦葉的大小和突出程度,科學家們確定袋獅的聽覺、視覺和嗅覺能力都相當強。
滅絕之迷
袋獅是澳洲巨型動物之一,約在5萬年前至4.5萬年前滅絕。是誰又是怎樣使他們在一個較短的時期內遭致滅絕命運的?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伯爾德分校的地球科學教授吉福德•米勒多年來一直在研究這個問題,根據他的觀點,人類是在巨型動物滅絕之前不久抵達澳洲的,這些動物的滅絕一定與人類活動有關。
當人類最早到達澳洲時,那裡有著許多不同尋常的動物,那些動物的樣子超出我們的想像,一些動物長得像袋熊一樣,體形卻猶如河馬般龐大,它們是地球上 曾有過的最大的有袋動物。還有些動物長得像袋鼠,但它們卻不是吃草為生,而是伸起兩只高過頭頂的手臂,扯下樹枝,吃樹上的葉子。還有一些動物則從樹上尋找昆蟲吃。澳大利亞有著獨特的自然發展史。當它與其他地方完全隔離開以後,唯一在這塊大陸上興旺發達的哺乳動物就是有袋動物。食物鏈最高層的以大型動物為食肉動物,如袋獅,通常潛伏在樹上,等待著獵物走到近旁,然後從樹上躍出撲向獵物,袋獅也屬於有袋動物,現代已經沒有與他們相像的動物存在了。澳洲的巨型動物麗紋雙門齒獸 ,是一種超大的袋熊,是曾經有過的最大的有袋動物,重約4400磅,但只有大象的三分之一重,現已滅絕的最大的袋鼠重約440磅。澳大利亞大型食肉動物有袋獅、袋狼、塔斯馬尼虎和肉食性的袋鼠,還有蟲類肉食動物陸地鱷魚和巨蜥,這些大型動物最終都消失了。在人類到達澳洲之後不久,大約在5萬年前至4.5萬年前之間,澳洲的大多數巨型動物物種,無論是肉食性動物還是食草性動物,都漸漸滅絕。巨大的袋鼠、雷鳥以及巨蜥,都消失了。在人類開始登上這塊大陸之後,澳大利亞當地的哺乳動物已經消失了四分之一,其中確切的原因,至盡仍然是一個迷。幸運的是,也有一些巨型動物生存了下來,包括如今倖存下來的最大的有袋動物——紅大袋鼠(又名大赤袋鼠),澳大利亞現今仍然是有袋動物和單孔目動物的天堂。如今需要我們關注的是,如何能夠確保這些動物,包括袋熊、袋狸、澳洲野狗、鴯鶓等,能夠安然度過新一輪由人類在世界各地引發的物種瀕危和滅絕的災難。

Ⅲ 南半球為什麼沒有熊

南極為什麼沒有熊?是因為南極的氣候不適合北極熊生存,還是因為南極沒有熊賴以生存的食物,亦或是南極以前有熊,但經歷過劇烈的地質變化,所以熊滅絕了? 其實南極可供北極熊食用的食物種類也非常多,海豹、各種魚類,而且南極還有企鵝可輕易地成為北極熊的美味。如果有北極熊被引進到南極的話,它們一定就像是進了天堂,而對現在在那裡無憂無慮地生活著的海豹、企鵝則會是一場災難。 所以,南極其實非常適合北極熊生存。但是並不是適合某種動物生存的地方就會有該動物的存在。動物的地理分布與其進化史密切相關。南極沒有熊的原因很簡單:北極熊是在別的地方進化出來的,之後又沒有機會跑到南極去。 北極熊出現的歷史並不長,它們和棕熊的親緣關系非常近,可能是在更新世的後期(大約20 萬~50 萬年前)從棕熊分化出來的。因為它們的祖先就像絕大多數熊的其他物種一樣是生活在北半球的,所以北極熊進化出來後就在北極生存了下來。地質史上從未出現過從北極到南極的海洋全部凍結的情形,而北極熊又不善於長途游泳,那麼它們能擴散到南極的惟一途徑就是通過美洲大陸。但是北極熊又不適合在溫帶和熱帶生活,所以這就斷了它們跑到南半球、再去南極的可能性。 南極要有熊的另外一種可能是由南半球的其他熊進化出來的,但是這在歷史上不曾發生過。南美洲只有一種熊——眼鏡熊,它與其他的熊的親緣關系都很遠,如果碰巧由它進化成「南極熊」,也肯定與北極熊很不一樣。 「南極為什麼沒有熊?」並非一個無聊的問題,而是一個很嚴肅的進化生物學問題,當年達爾文就是通過問類似這樣的問題——為什麼地球上許多地方有類似的環境卻沒有生活著同樣的物種——而得出了生物必定是進化而來的結論。這個問題的答案在今天看來其實並不復雜。
希望能幫到你,麻煩給「好評」

Ⅳ 北極地區有北極熊,那為什麼南極地區沒有

北極地區有北極熊,那為什麼南極地區沒有?

簡單地說,因為南極洲在北極熊出現之前就與其他大陸分離了。

根據大陸漂移學說,在恐龍時代早期地球上只有一塊超級陸地,被一片超級海洋包圍著,後來這塊超級大陸分為兩塊:北方大陸和南方大陸,前者包括今天的歐亞(除印度次大陸外)和北美,後者包括今天的非洲、印度次大陸、大洋洲、南極洲和南美洲。

北極熊進入南極捕食,短期內甚至可能更容易。北極熊專家斯特林對北極的環斑海豹和南極的威德爾海豹的行為生態學進行了對比。由於受到來自北極熊的長期的捕食壓力,環斑海豹會使用生產穴,而且在春夏曬太陽時會頻繁地掃視周圍環境以防範掠食者。

而一直生活在缺乏冰面掠食者的南極生態系統的威德爾海豹則相反,它們在海冰上不做遮蔽就可以完成生產,對冰面上活動的動物漠不關心。如果北極熊突然出現在南極,可以徑直走過去捕殺它們。北極熊到了南極可能也會捕食企鵝。企鵝需要在冰面上產卵孵化,這會給北極熊提供機會。目前企鵝的主要敵害是來自海中的豹海豹,如果北極熊突然加入,可能會使它們遭到滅頂之災。

Ⅳ 北極有北極熊,南極為什麼沒有熊

北極熊是在別的地方進化出來的,之後又沒有機會跑到南極去。

南極可供北極熊食用的食物種類也非常多,海豹、各種魚類,而且南極還有企鵝可輕易地成為北極熊的美味。如果有北極熊被引進到南極的話,它們一定就像是進了天堂,而對現在在那裡無憂無慮地生活著的海豹、企鵝則會是一場災難。

所以,南極其實非常適合北極熊生存。但是並不是適合某種動物生存的地方就會有該動物的存在。動物的地理分布與其進化史密切相關。南極沒有熊的原因很簡單:北極熊是在別的地方進化出來的,之後又沒有機會跑到南極去。

北極熊在熊科動物家族中屬於正牌的食肉動物,98.5%的食物都是肉類。它們主要捕食海豹,特別是環斑海豹,以及髯海豹、鞍紋海豹、冠海豹。除此之外,它們也捕捉海象、白鯨、海鳥、魚類、小型哺乳動物,有時也會打掃腐肉。在夏季它們偶爾也會吃點漿果或者植物的根莖。在春末夏臨之時,他們會到海邊的地方來取沖上來海草補充身體所需的礦物質和維生素物質。

和其他熊科動物不一樣的是,它們不會把沒吃完的食物藏起來等以後再吃,甚至享用完脂肪之後就揚長而去,要知道對它們而言,高熱量的脂肪比肉更為重要,因為它們不僅需要維持保暖用的脂肪層,還需要為食物短缺的時候儲存能量。

(5)澳大利亞為什麼沒有熊擴展閱讀

北極熊並非對人類沒有危害,但是不限制的打獵、捕殺,會使北極熊受到威脅。北極熊面臨的威脅主要有污染,偷獵和工業活動的干擾。

雖然氣候變化的影響是不確定的,但公認的,即使是輕微的氣候變化也可能對北極熊的海冰棲息地產生深遠的影響。例如,如果北極的冰山繼續融化,北極熊可能不能再在洞穴里生活,這會影響北極熊及其幼崽的生存。巢穴的頂部及四壁不夠厚,巢穴也許會倒塌,也會殺害海豹,減少北極熊的食物來源。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也對北極熊產生威脅。對有機氯農葯的積累研究顯示,北極熊作為頂級掠食者,體內有積累這些化合物的危險,包括神經系統,生殖和免疫功能。

Ⅵ 作為澳大利亞的國寶考拉,為什麼沒有我國的國寶大熊貓有名

考拉是澳大利亞的國寶,又叫“樹袋熊”,是澳大利亞特有的動物,樣子憨態可掬十分可愛,和我國的大熊貓一樣惹人喜愛。

可能有些朋友覺得考拉沒有我國的大熊貓有名氣,其實這是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大熊貓又是我國的國寶,而在世界上,考拉也是一樣有名氣的,它的知名度和文化價值不下於大熊貓,而且我們國人也很喜歡考拉,考拉式樣的毛絨玩具等在市場上也很常見。

Ⅶ 為什麼很多特有動物都在澳大利亞 知乎

因為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在幾千萬年前就已經與各個大洲分離,那時有胎盤的哺乳動物還沒有出現,因此在以澳大利亞為代表的整個大洋州就很少有有胎盤的哺乳動物。所以沒有胎盤,低等一些的有袋類哺乳動物就在澳大利亞生存了下來。而不像其他地方的有袋類動物,因為在競爭中無法戰勝有胎盤的哺乳動物,而滅絕了。
還有袋獾、樹袋熊、負子袋鼠和短頭袋鼯,它們都是有袋類動物,它們都屬於與眾不同的哺乳動物。
所謂有袋類動物,指的就是長著育兒袋的哺乳動物。大多數有袋類動物肚子上都長著一個毛皮袋子,就好像口袋。它們的孩子出生後最初幾個月就生活在這個袋子里。世界上有250多種不同的有袋類動物,大多數都生活在澳大利亞和南美洲。

Ⅷ 地球上各地都有熊分布,為何唯獨非洲沒有熊呢

按理說,這片草地上有這么多兇猛的動物,不能只有獅子這一家獨樹一幟。兇猛的熊族去了哪裡?難道非洲完全沒有熊嗎?這個問題是假設,因為三種動物在自然環境中見面的可能性完全不會發生。北極熊生活的北極圈附近地區均勻分布在加拿大、芬蘭、阿拉斯加,科迪亞克熊分布在阿拉斯加的科迪亞克島附近,非洲象只生活在非洲中部。北極熊和科迪亞克熊有相互重疊的地區,但科迪亞克熊在所有熊中體型最大,超過北極熊。讓我們來看看三個數據集,而不考慮分布區域。以三種動物都是成年男性為例。

老虎是單打獨斗的主角,沒有獵豹跑得那麼快,所以經常是伏擊選手,樹給人隱藏的條件。隨著最後一個冰河時期的臨近,非洲迅速草原化,只剩下零星的樹木,這不利於老虎的獵殺,所以不能回去。當然,這只是一個比較有說服力的推測,到目前為止,沒有人知道老虎為什麼沒有回到非洲。

Ⅸ 為什麼南極沒有熊

南極洲沒有白熊,這主要與南極大陸的地質演變史有關。大約在2億年前的中生代初期,南極大陸和現在的南美洲、美洲、印度、澳大利亞連為一體,構成一個統一的大陸叫「岡瓦納古陸」。

由於地殼運動以及海洋的不斷擴張,岡瓦納古陸發生分裂,南極逐漸與南半球所有其它大陸相分離,並越劃越遠,造成天各一方的格局。

大約到了距6500萬年的時候,南極洲才基本穩定下來,並逐漸演變成為地球上一個獨立的單元。
另據動物學家的研究表明,熊類這種動物的起源可追溯到2200萬年,因為半熊(又稱犬熊)被認為是現代熊的祖先。從生物進化的角度分析,熊類雖然出現較晚,但發展迅速。

它們起源和演化主要在北半球,大約1000多萬年以前才挺進南美洲,但從來沒有進入過非洲大陸。後來地球上出現了寒冷氣候,進入第四紀冰期,南北兩極地區形成了巨大的冰川。那些來不及退避到溫暖地帶的北極穴居熊絕滅了,取而代之的是能適應寒冷氣候的北極白熊,分布在冰海雪原的北極地區。

由此可知,南極洲之所以沒有白熊的蹤跡,這是因為早在熊類的祖先出現以前,南極大陸就已經是一個被南太平洋所包圍的獨立大陸,是浩瀚無垠的汪洋大海隔斷了笨重的陸生熊向南極大陸的遷移。

(9)澳大利亞為什麼沒有熊擴展閱讀

一、北極熊種群分布:

1、加拿大(馬尼托巴的拉布拉多,紐芬蘭,努安大略,魁北克),

2、格陵蘭島,

3、挪威,

4、俄羅斯,

5、美國(阿拉斯加),

6、斯瓦爾巴群島,

7、揚馬延島。

二、棲息環境:

北極熊是一種能在惡劣的環境下生存的動物,其活動范圍主要在北冰洋附近有浮冰的海域。

北極熊在它們的生命中大部分時間(約66.6%)是處於「靜止」狀態,例如睡覺、躺著休息,或者是守候獵物,剩下有29.1%的時間是在陸地或冰層上行走或游水,1.2%的時間在襲擊獵物,最後剩下的時間基本是在享受美味。

閱讀全文

與澳大利亞為什麼沒有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2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4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1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1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8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6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4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83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6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1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5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