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澳大利亞 > 澳大利亞有哪些少數民族作家

澳大利亞有哪些少數民族作家

發布時間:2022-09-24 01:40:28

⑴ 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歷史上比較著名的作家和文學作品有哪些

澳大利亞作家也許不如本國運動員那樣出名,但他們所取得的成就毫不遜色。從國際暢銷書作者毛里斯·威斯特、科林·麥卡羅、布拉斯·科特奈,到布克獎得主彼得·加雷和國際著名詩人萊斯·摩雷,澳大利亞作家為理解和定義本國文化作出了主要貢獻。

澳大利亞出了大量詩人和小說家,如亨利·勞森,A.B.(「班卓」)佩特森、A.D.霍普、克莉絲婷娜·斯黛德和女王詩歌金獎(1992年)第一位澳大利亞獲得者朱蒂絲·懷特。然而直到70年代,澳大利亞仍存在作為殖民地市場的問題,那就是文學輸入遠遠多於文學輸出。

也許受帕特里克·懷特197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一事件的鼓舞,在過去30年裡澳大利亞出版界出書不斷增多,至今價值超過10億澳元,其中50%以上的書籍為澳大利亞作家所著。

在過去20年裡,許多澳大利亞散文作家在國際上建立了自己的聲譽,如提姆·溫頓、凱特·格倫維爾、珍尼特·特納·霍斯皮托和大衛·馬洛夫等。兒童文學也很繁榮,如圖畫書作者-插圖作家阿里森·萊斯特和巴美拉·艾倫在他們的作品裡描繪了澳大利亞獨特的生活方式和地形地貌。澳大利亞作家在世界學術界亦不乏舉足輕重的人物。最著名的有批評家哲邁內·格里爾、學者德爾·斯賓德和歷史學家英格·克蘭丁南。

作家奧傑魯·努納科爾和薩莉·摩根等則為非土著澳大利亞人異常清晰地描繪了土著人的生活畫面。

澳大利亞電影業取得如此卓著的國際聲譽,應感謝澳大利亞的作家們。僅舉一例,斯皮爾伯格的票房重磅炸彈《辛德勒的名單》就是以托馬斯·肯尼利的布克獎獲獎小說《辛德勒的方舟》為腳本。同時,在利用新型傳播媒介如網際網路和多媒體進行創作方面,澳大利亞作家亦走在前列。

諾埃爾·希利亞德(1929—)紐西蘭作家,曾就學於惠靈頓維多
利亞大學和師范學院,先後當過「南方十字架」勞動黨報的記者、教師和「新西
蘭聽眾」雜志的副編輯。1971年獲奧塔戈大學羅伯特一伯恩斯獎金。他早期創作
以短篇小說為主,六十年代開始轉向長篇,主要的長篇作品有《毛利姑娘》(1960)
《歡樂的權力》(1966)《綠河之夜》(1969)《毛利婦女》(1974)和《光榮
與夢想》(1978)。他的作品大多描寫了毛利人,反映他們的痛苦和願望,他們
的所思和所想,涉及了紐西蘭社會突出的種族歧視問題,很具有現實意義,在國
內產生了相當的影響。他的這種創作思想和他的生活經歷是分不開的。他從小生
長在毛利人集居的吉斯伯思,和毛利人有過廣泛的接觸,耳聞目睹的樁樁事實喚
起了他對毛利人的同情,加深了對他們的理解,也觸發了他的文思。作為一個白
人作家,他能站在毛利人一邊,用文學的形式為他們伸張正義,揭露、譴責社會
對毛利人的世俗偏見和種族歧視,表達了「膚色不同,人格平等」的進步觀念,
這確實是一難能可貴之舉,在他之前還沒有一個白人作家能如此打破禁忌,大膽
地描寫這一令人敏感的題材。這也是小說發表後引起轟動的主要原因之一。許多
評論家贊譽小說是「一部」紐西蘭的生活曲,……一部敏感的,有思想性的作品。

著名紐西蘭華裔作家:鄧榮進博士

1944年生於南京市,是一位生在南京長在台灣的中國人,先後曾在「空中大學」、「實踐大學」、「崇右技術學院」、「明新技術學院」等所學校擔任過講師及副教授。旅居紐西蘭之後,先後出版了「輕描淡寫紐西蘭」、「紐西蘭奇異奇案錄」、「奇異紐西蘭」、「千禧年的紐西蘭」、「紐西蘭社會傳真」上集與下集、「南京人寫紐西蘭」、及「印象之旅」「藍天白雲下的小故事」第一集、第二集、第三集、「紐西蘭時論」「紐西蘭扎記」「大選年的紐西蘭」等書。

僑居紐西蘭之後,曾任紐西蘭「中文一族」的專欄作家;「進報」及「紐西蘭周報」的社務顧問及專欄作家、「東方時報」的社長兼總編輯等職。

現任「中文先驅報」「紐西蘭鏡報」專欄作家,每日為紐西蘭各大媒體及網路撰寫「鄧博士談時事」、「鷸鴕新聞」、「白雲故鄉的歲月」等專欄。

2003年、2004年均被紐西蘭的網路媒體評為:「紐西蘭十大風雲人物」之一,是「紐西蘭最有名望的的時事評論家及作家」。

鄧榮進博士熱衷宣揚中華文化,樂於助人,經常協助許多僑胞了解及適應紐西蘭的生存環境,並代為解決許多難題,亦參與大量的社區工作,極獲大眾及社區的推崇。

⑵ 澳大利亞有什麼文學名作啊最好有英文原名

澳大利亞文學

澳大利亞雖然是一塊古老的土地,但在歐洲人登陸之前,當地的土著民族仍處於原始公社時期,無文字,僅有萌芽狀態的口頭文學。18世紀70年代澳大利亞成為英國殖民地,陸續有大批英國流放犯定居,以後才逐漸產生了見於文字的文學作品。因此,澳大利亞文學實際上是英語文學。

澳大利亞文學起始於殖民時期(1788~1890),以流放犯和鄉野勞動者的口頭歌謠為開端。帕特森搜集編纂的《古叢林歌》(1905)就是這一時期的歌謠匯集,其中大多抒發被侮辱與被壓迫者的感受,有較多的民主精神。最早在澳大利亞出版的詩集是英國官員巴倫·菲爾德(1786~1846)的《澳大利亞詩歌的第一批果實》(1819),但藝術性不高。隨後出現一批當地出生的詩人:威廉·查爾斯·溫特沃斯(1793~1872)、查爾斯·湯普森(1806~1883)和查爾斯·哈珀(1813~1868)等,其中哈珀較為突出,他受英國詩人彌爾頓、華茲華斯和雪萊的影響,擅長描繪景色和敘事。繼之而起的亞當·林賽·戈登(1833~1870)在當時頗負盛名,但意境不高,著有《叢林歌謠與躍馬曲》(1870)等。亨利·肯德爾(1839~1882)是這個時期造詣較高的詩人,以抒情詩見長。

小說的出現較遲於詩歌。最早類似小說的作品是流放犯亨利·薩弗里(1794~1842)寫於獄中的《昆塔斯·塞文頓》(1830)。但在1850年前後,游記、回憶錄等成為文學的主要形式,它們向英國本土介紹澳大利亞的風土人情及殖民者的生活情況。後期,這種形式的作品更接近於小說。較有影響的作品是亨利·金斯利(1830~1876)的《傑弗里·哈姆林回憶錄》(1859)、馬克斯·安德魯·希斯洛普·克拉克(1846~1881)的《無期徒刑》(1874)和托馬斯·亞歷山大·布朗(1826~1915)的《武裝搶劫》(1888)等,這些作品描寫了放牧漫遊、流放囚犯、綠林好漢、淘金致富等典型的澳大利亞生活場景,其中最突出的是《無期徒刑》,作者根據歷史材料,在作品中揭露了澳大利亞早期的殖民流放制度。

這個時期的文學創作,無論是詩歌還是小說,成就都不甚突出,基本上囿於英國作家和文學流派的影響,沒有形成澳大利亞文學自己的風格特色。多數作品在藝術上也不夠精湛,特別是小說,往往側重於敘述故事,忽視人物形象的刻劃和心理描寫。

19世紀80年代,澳大利亞開始醞釀成立聯邦,興起了民族主義運動。同時,由於世界性的經濟危機襲擊了澳洲大陸,工人和其他勞動者生活愈加貧困,加之工作條件惡劣,因此,工人紛紛組織工會,舉行罷工,爭取民主,要求改善工作和生活條件。蓬勃興起的民族民主運動給澳大利亞文學帶來了新面貌。1880年約·費·阿基布爾德所創辦的《公報》雜志公開提出「澳大利亞屬於澳大利亞人」的口號,宣傳激進主義、共和主義和社會主義,團結了一大批作家,形成了「公報派」,促進了澳大利亞民族文學的發展。阿·喬·斯蒂芬斯(1865~1933)擔任編輯之後,開辟「紅頁」,大力扶植青年作家,提倡創作短篇小說和「叢林歌謠」,並組織出版長篇小說。在他的倡導下,許多作家踴躍創作,出現不少優秀作品,形成了繁榮的創作局面。民謠和短篇小說的創作尤為突出。

約瑟夫·弗爾菲(1843~1912)和亨利·勞森(1867~1922)是這個時期創作成就最大而且最有影響的兩個作家。弗爾菲是工人出身的小說家和詩人。他的長篇小說《如此人生》(1903)以日記的形式描述了叢林風光和勞動人民的悲慘境遇,有明顯的民主精神,語言生動幽默,生活氣息濃郁。勞森既寫詩也寫短篇小說,出版過詩集《在海闊天空的日子裡》(1896)和短篇小說集《當罐里的水沸騰的時候》(1896)等14部作品。他的詩充滿愛國主義激情,表達了人民反抗壓迫和要求民主、自由的強烈願望;他的小說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塑造普通勞動者的形象,歌頌他們的優秀品質。語言多用勞動人民的口語,朴實生動。這兩位作家的作品都從現實出發,具有澳大利亞特色。他們對澳大利亞現實主義文學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此外,短篇小說作家還有:幽默作家阿瑟·霍伊·戴維斯(1868~1935),反映流放犯生活的威廉·阿斯特利(1854~1911),反映海洋生活的喬治·路易斯·貝克(1855~1913),反映工人生活的愛德華·喬治·戴森(1865~1931)。邁爾斯·富蘭克林(1879~1954)的表現男女平等的自傳體小說《我的光輝歷程》於1901年發表,被譽為「第一部澳大利亞小說」。亨利·漢德爾·理查遜(1870~1946)是一位有才華的女作家,善於發掘人物的內心世界。她的三部曲《馬奧尼的命運》在澳大利亞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歌謠創作的代表是安德魯·巴頓·帕特森(1864~1941),他搜集整理並創作了大量的歌謠,有些在譜曲以後廣為流傳,《雪川來客》(1895)等詩至今為人傳誦。其他著名詩人有瑪麗·吉爾摩(1865~1962)和克里斯托弗·布倫南(1870~1932)等。前者的詩具有明顯的民主性,而後者的詩作中較多地表現出了法國象徵主義的影響。

在詩歌和短篇小說創作的影響下,澳大利亞民族戲劇藝術也有所發展。1909年劇作家威廉·穆爾 (1868~1937) 發起,每年舉行一次「澳大利亞戲劇晚會」。隨後,路易斯·埃森(1879~1943)與萬斯·帕爾默(1885~1959)等人共同組織了「先驅演員」團體。同時,出現了一批反映人民生活與斗爭的劇本,如埃森的《時機尚未成熟》(1912)、帕爾默的《黑馬》(1922)、凱瑟琳·蘇珊娜·普里查德(1883~1969)的《先驅者》(1922)等。
20世紀20年代以後,澳大利亞小說又有了長足的進步。帕爾默繼承了勞森、弗爾菲的現實主義傳統,寫出了反映勞工運動的著名的三部曲:《戈爾康達》(1948)、《播種時期》(1957)和《大傢伙》(1959)。普里查德是澳共的創始人之一和重要左翼作家,她寫過多部反映勞動人民生活和斗爭的小說和劇本。小說《庫納爾都》(1929)是最早的一部反映白種人和土著人關系,並對土著人寄予深切同情的小說。戰後的金礦三部曲《沸騰的九十年代》(1946)、《黃金的里程》(1948)和《有翼的種子》(1950)描繪了19世紀末期至20世紀上半葉澳大利亞歷史的一個側面。在戰後到60年代初將近20年的時間里,左翼文學蓬勃發展,涌現出一批優秀作家和作品。如弗蘭克·哈代(1917~ )以長篇小說《不光榮的權力》(1950)抨擊了社會的黑暗;艾倫·馬歇爾 (1902~ )擅長刻劃兒童心理,以自傳體小說《我能跳過水坑》(1955)著稱;工人作家約翰·莫里遜(1904~ )則主要反映工人生活,著有短篇小說集和長篇小說《蔓延中的城市》(1949)等。

30年代至40年代在澳大利亞文壇上有一些關於文學流派和文藝觀點的論爭。30年代初期,與諾曼·林賽有關的「幻影派」詩人反對文學藝術中的狹隘民族主義傾向,他們有意識地探求一種表現形式,以取代風行一時的「叢林歌謠」,在詩歌創作上過於追求形式美。代表詩人有肯尼斯·斯萊塞(1901~1917)、羅伯特·菲茨傑拉爾德(1902~ )等。1938年雷克斯·英格默爾斯(1913~1955)發起了「津狄沃羅巴克運動」。「津狄沃羅巴克」是土語「合並」、「融合」的意思。英格默爾斯認為文藝家只有和澳洲本土融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創作出具有美感的好作品;主張作家、詩人應該從土著民族的藝術、詩歌和傳說中汲取營養。盡管這一運動沒有產生出突出的詩人和作品,但自19世紀90年代之後,是他們首先從新的角度提出民族文學的口號,也是他們首先把人們的注意力引向土著民族的文化的。這些觀點吸引了一批青年詩人,對他們的詩歌創作影響很大。40年代初期,馬克斯·哈里斯(1921~ )創辦詩刊《憤怒的企鵝》,提倡先鋒派詩歌,即在詩歌創作上襲用英美的超現實主義表現方法。

同時,意識流小說開始傳入澳大利亞。繼切斯特·弗蘭西斯·科布(1899~1943)之後,帕特里克·懷特(1912~ )在小說創作上著意運用意識流手法,並取得了突出成就。《人類之樹》(1955)、《暴風眼》(1973)等都是他的成功之作。他的小說注重挖掘人物的內心世界,在語言運用上也有獨到之處。因此,懷特於197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金,成為澳大利亞第一個得到這種榮譽的作家。其他著名的作家還有克里斯蒂娜□斯特德(1902~ ),著有《悉尼的七個窮漢》(1934)等。哈爾·波特(1911~ )具有獨特的風格,用詞刻意求新,除短篇小說外,詩歌創作也很突出。倫道夫·斯托(1935~ )的小說在寫法上接近懷特,但多以西部生活為題材。托馬斯·基尼利(1935~ )是一位多產作家,共有14部小說和3個劇本。克里斯托弗·考什(1932~ )的作品雖然數量不多,但風格清新,被認為是近年來一位優秀作家。 當代詩人中最著名的是阿歷克□德溫特□霍普(1907~ ),此外還有朱迪思·賴特(1915~ )、戴維·坎貝爾(1915~1979)、詹姆斯·麥考萊(1917~1976)、道格拉斯·斯圖爾特(1913~ )等。 戲劇自50年代以後有了較快的發展,主要劇作家有亞歷山大·布佐 (1944~ )、戴維·威廉遜(1942~ )、傑克·希伯德(1940~ )、巴利·歐克萊(1931~ )、約翰·羅默里爾(1945~ )等。近10年來,劇院上演的澳大利亞戲劇不斷增加,這些劇本大多著力反映澳大利亞現實生活,有強烈的時代感,語言生動,富有民族特色。

⑶ 美國黑人文學成為澳洲土著作家的榜樣,為何會成為榜樣

美國黑人與澳洲土著人不管是在歷史還是現代兩個民族之間的文化都存在著極大相似性,兩者之間有著相似的膚色、並且曾經都是被殖民國家,擁有著殖民前的語言和文化,在各自的國家裡都屬於少數族裔,這種極大的相似性促使澳洲土著人對美國黑人產生了一種情感共移,美國民權運動的成功典範給予了同樣遭遇的澳洲土著人莫大的鼓舞。

兩個民族文學之間的距離感也反映了種族敏感性,阿里.馬祖爾就曾經指出,在非洲背景下,是民族主義天性阻止了人們承認異國文學對他們的影響和鼓勵,另外,作家無意識的受到了外來國家的影響,而布魯斯對於科林.約翰遜的《野貓掉下來了》結構的影響應該是看做無意識的影響而不是有意識的影響。


盡管以上幾位土著作家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都受到了美國黑人不同程度的影響,但是他們最後的回應模式都十分的相似,他們統一認為美國黑人與澳洲土著人之間的文學有很多平行相似部分,他們從美國黑人思想模式下獲得的靈感和鼓勵,並將美國黑人看做是協調一致、富於斗爭的少數族裔,這種影響主要是心理上和邊緣性的。


每個土著作家都有自己鍾愛的美國黑人文學家和政治家,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文學家和政治家都對種族平等進行毫不妥協的追求,並且充滿了戰斗精神和激進態度,因此,澳洲土著人受到美國黑人最大的影響就是對壓迫的戰斗性抵抗精神,正是美國黑人在社會、政治、文化上面取得的勝利,激勵了澳洲土著人的反抗意識,影響了當代土著人的文學感悟力。

⑷ 澳大利亞的名人有哪些

澳大利亞的名人有:

一、亨利·勞森

亨利·勞森(1867年6月17日- 9月2日1922)
是澳大利亞殖民地時期的著名詩人和散文作家,生於工人家庭。他從十七歲從事勞動,同時酷愛文學藝術。

他學習刻苦,寫作勤奮,著有《亨利·勞森詩集》、《通俗詩和幽默詩》、《在路上》、《喬·威爾遜和他的夥伴們》、《叢林兒童》、《把帽子傳一傳》等詩和散文集十四部。勞森的作品題材廣泛,充滿愛國主義激情,表達了澳大利亞人民要求獨立反對壓迫的願望,情節動人,語言平易、通俗、幽默,生活氣息濃厚。

二、瑪麗·吉爾摩

瑪麗·吉爾摩(Mary
Gilmore1865-1962),澳大利亞早期著名女詩人。她因為引用澳大利亞土著人話語來表現他們的生活而在澳大利亞文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出版有《結婚和其他》、《熱情的心》、《戰場》等多部詩集。

她的詩洋溢著愛國主義和人道主義精神,散發著澳大利亞叢林的芬芳和泥土氣息。想像豐富,風格質朴、率直、熱烈,用詞簡潔明了。

三、邁爾斯·弗蘭克林

弗蘭克林生於澳大利亞的一個農場主家庭,最初在家裡接受教育,後來在老師的鼓勵下開始嘗試寫作。青年時代以自由新聞記者為職業,1906年移居美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奔赴英國,在蘇格蘭婦女醫院和軍隊內任職。

1933年在離開故土三十年後重返澳大利亞定居,從事專業寫作。她書中的女主人公大都機巧敏慧,意志堅定,流露出作者本人的女權主義傾向。邁爾斯·弗克克林一生共寫過十二部小說,但《我的光輝生涯》被公認為最具影響力和文學價值。

四、班卓·帕特森

提起班卓·帕特森的名字,澳大利亞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在一八九五年創作的「馬蒂爾達」這首歌更是家喻戶曉,一百多年來一直得到廣泛的流傳,被公認是澳大利亞的非正式的國歌。

二零零零年的悉尼奧運盛會就是以班卓·帕特森的長詩「雪河男子漢」中描述的騎士形象拉開了開幕式的序幕。這屆奧運會的閉幕式又是以他的短詩「馬蒂爾達」寫成的歌曲而告終,盡顯了真正澳大利亞的風味。

五、克里斯托弗·布倫南

他是個學者,一生鬱郁不得志,終因患癌症而亡。他的詩精緻、纖巧、朦朧,愛用隱喻,較多地表現出法國象徵主義詩人特別是馬拉美的影響。主要作品有《詩集:1913》。他在生前幾乎不被重視,五六十年代以來評價日高,被認為是澳大利亞現代屈指可數的重要詩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澳大利亞文學

⑸ 澳元上的人物都是誰

100澳元主色調為綠色,正面人物是耐麗.梅爾巴(Nellie Melba),是一位享譽世界的澳大利亞女高音歌唱家,1861年5月19日出生在澳大利亞的墨爾本,並成為那個時代澳大利亞的傳奇人物。1928年,耐麗.梅爾巴在澳大利亞舉行了她的告別演出。3年後,她因為血液感染而辭世,享年70歲。100澳元背面的人物是約翰·莫納什將軍(SirJohn Monash),一戰中澳大利亞一位傑出的軍事將領。1865年出生在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在大學讀書期間參加了預備役部隊。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916年,已晉升為少將的莫納什率領澳大利亞陸軍新編第三師前往法國作戰。1918年8月12日,莫納什將軍因卓越戰功被英國喬治五世國王冊封為爵士。50澳元的紙幣主色調為黃色,正面人物是大衛·尤奈邦(David Unaipon),他1872年9月出生在南澳州,是澳大利亞著名的土著作家和發明家。尤奈邦是澳大利亞歷史上第一個發表文章的土著作家,他的《土著人傳奇故事》一書的手稿至今還被保存在悉尼的米切爾圖書館中,成為澳大利亞土著人歷史的珍貴資料。在澳大利亞的50元紙幣上也有這份手稿的圖案。1967年2月,尤奈邦逝世。50澳元的背面的人物是(Edith Cowan)埃迪絲·科恩,她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澳大利亞一位傑出的婦女和兒童權益的倡導者,通過自身不斷努力成為澳大利亞歷史上第一位女議員。1932年她因病逝世,享年71歲。20澳元的主色調是紅色,正面人物是船運大亨和慈善家瑪麗·萊蓓(Mary Reibey)。這位澳大利亞歷史上的女性船運大亨和著名企業家曾經是一名被英國法庭判處7年流放的罪犯。20澳元背面人物是世界上第一個飛行醫生服務機構的創始人約翰·弗林(John Flynn)。約翰.弗林1880年出生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的古德菲爾德,1928年5月15日,經過弗林和他的支持者多年的積極奔走和艱辛努力,皇家飛行醫生服務終於問世了。10澳元的主色調是藍色。正面人物是詩人、作家班卓·帕特森(Banjo Paterson)。班卓.帕特森1864年2月出生在新南威爾士州的奧蘭治附近地區,1895年,他創作了著名的《馬蒂爾達》詩,被稱作澳大利亞的非正式國歌。他創作的長詩《來自雪河的人》更被贊譽為澳大利亞人精神的贊歌。2000年的悉尼奧運盛會就是以班卓.帕特森的長詩《雪河男子漢》中描述的騎士形象拉開了開幕式的序幕,閉幕式是以他的短詩《馬蒂爾達》寫成的歌曲而告終,盡顯了澳大利亞的風味。10澳元背面人物是澳大利亞歷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和詩人瑪麗·吉爾默女爵(Dame Mary Gilmore)。1865年8月16日,瑪麗·吉爾默出生在新南威爾士州的考塔瓦拉,1937年,作為澳大利亞家喻戶曉的知名作家,她被英帝國封為女爵士,成為澳大利亞獲此殊榮的第一位婦女。1962年12月3日,吉爾默去世。3天之後,澳大利亞為她舉行了國葬。5澳元的主色調是粉紅色,繪制的則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畫像,理論上澳大利亞的最高統治者,不過,最高統治者只落得了在5元面額的錢上露了下臉。5澳元的背面是澳大利亞國大廈,建於1988年,耗資11億澳元,是澳大利亞參議院和眾議院的會議地點,背景是國會山規劃設計圖

⑹ 澳大利亞的代表人物

女高音歌唱家奈麗·梅爾巴:

傑出軍事將領約翰·莫納什爵士:

澳大利亞著名的土著人作家和發明家戴維·烏奈龐:

澳大利亞歷史上的第一位女議員艾蒂絲·科恩:

世界上第一個飛行醫生服務機構的創始人約翰·弗林:

作為罪犯被流放澳洲、最後成為船運大亨和慈善家的瑪麗·萊蓓女士:

澳大利亞歷史上著名的作家和詩人班卓·帕特森:

澳大利亞歷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和詩人瑪麗·吉爾默女爵:

澳大利亞早期的著名政治家、被稱作是澳大利亞聯邦之父的亨利·帕克斯爵士:

著名女記者、社會改革活動家和小說家凱瑟琳·海倫·斯彭斯: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⑺ 澳大利亞的名作家

1、帕特里克·維克托·馬丁代爾·懷特

帕特里克·維克托·馬丁代爾·懷特(Patrick Victor Martindale White 1912年5月28日-1990年10月30日),澳大利亞小說家、劇作家,20世紀最重要的英文作家之一,1973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1912年5月28日出生於英國倫敦。他的小說可以在情節性描寫和意識流間自由切換。他所創作小說是只有他自己才明白的天書。

但他在小說中嫻熟的運用了敘述角度自由切換及意識流等的手法,使得作品成為超越平庸,獲得極大成功。評論界一致公認他是當今世界上富於才華並卓有成就的作家之一。

懷特因病於1990年9月30日在悉尼市郊百歲公園寓所去世。享年78歲。

代表作品有《人樹》、《風暴眼》等。

2、亨利·勞森

亨利·勞森(1867年6月17日- 9月2日1922) 是澳大利亞殖民地時期的著名詩人和散文作家,生於工人家庭。他從十七歲從事勞動,同時酷愛文學藝術。

他學習刻苦,寫作勤奮,著有《亨利·勞森詩集》、《通俗詩和幽默詩》、《在路上》、《喬·威爾遜和他的夥伴們》、《叢林兒童》、《把帽子傳一傳》等詩和散文集十四部。

(7)澳大利亞有哪些少數民族作家擴展閱讀:

作品風格:

1、帕特里克·維克托·馬丁代爾·懷特

帕特里克·懷特的作品,盡管有其獨特的一面,不容否認,它們同時體現了澳大利亞文學的某些典型特徵,這主要表現在採用了澳大利亞的社會背景、自然歷史和生活方式。

同時必須強調指出的是,懷特並不像他的某些具有代表性的同行那樣,只把目光盯在澳大利亞特有的事物上。

雖然他的小說大多以澳大利亞為背景,但他主要關心的是寫人,寫那些超越地區和民族界線、其面臨的問題和生活環境都極不相同的人。

即使在他最有澳大利亞特色的史詩《人樹》中,盡管自然和社會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他的主要目的仍然是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小說中的人物,與其說是以其典型或不典型的移民生涯,不如說是以其獨特的個性而躍然紙上。

當懷特陪同他的探險家福斯進入澳大利亞大陸的荒野以後,那荒野就首先成了演出沉迷於尼采式意志力並為之自我獻身的戲劇的一個舞台。

2、亨利·勞森

勞森的作品題材廣泛,充滿愛國主義激情,表達了澳大利亞人民要求獨立反對壓迫的願望,情節動人,語言平易、通俗、幽默,生活氣息濃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帕特里克·維克托·馬丁代爾·懷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亨利·勞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澳大利亞文學

⑻ 求澳大利亞的作家羅莎莉 哈姆 的小說《裁縫》

《裁縫》網路網盤免費資源下載:

鏈接:

提取碼: 8pqm

《裁縫》為作家羅薩萊·哈姆(RosalieHam)的小說,


閱讀全文

與澳大利亞有哪些少數民族作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2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4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1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1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8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6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4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83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6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1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5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