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霸氣拒絕澳大利亞請求,各國紛紛點贊,到底發生了什麼
一:事件的回顧中國霸氣拒絕澳大利亞請求,各國紛紛點贊,事件原因是我國拒絕了澳大利亞的醫療物資求助。
澳大利亞自身地域遼闊,擁有十分豐富的礦產資源,我國與澳大利亞也開展了各種礦產資源的商業合作貿易。但隨著中美兩國進行雙邊貿易戰,澳大利亞國家深受美國方面的影響,也開始向我國進行貿易壁壘,收取我國出口商品的大量關稅,影響我國的出口貿易經濟。一批來自澳大利亞的豬肉,被我國檢測出含有大量瘦肉精,為了保障國家人民的利益選擇退回這批豬肉,而澳大利亞則認為我國不講貿易規則,最終這批豬肉只能爛在倉庫中。隨著全球新冠病毒疫情的不斷擴散,澳大利亞也深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澳大利亞由於本國的醫療物資緊缺,大約有500萬居民缺少足夠的醫療物資,最終澳大利亞只能向我國求助,希望我國能支援他們一定數量的醫療物資,但我國霸氣拒絕了澳大利亞的這個請求,許多國家對此也紛紛點贊。
㈡ 澳大利亞和中國的關系怎麼樣
澳大利亞與中國關系是戰略夥伴關系。
澳大利亞是一個資本主義國家,首都為堪培拉。作為南半球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和全球第12大經濟體、全球第四大農產品出口國,其也是多種礦產出口量全球第一的國家,因此被稱作「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同時,澳大利亞也是世界上放養綿羊數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也被稱為「騎在羊背的國家」。澳人口高度都市化,近一半國民居住在悉尼和墨爾本兩大城市。其也是一個體育強國,常年舉辦全球多項體育盛事。
澳大利亞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是亞太經合組織的創始成員,也是聯合國、20國集團、英聯邦、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及太平洋島國論壇的成員。
㈢ 19幾年,我國與西方國家關系正常化
作為當今世界最重要的一對雙邊關系,中美關系的每一次變化,都會深刻影響世界格局的變動。
此前,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出席第九屆世界和平論壇,並在開幕式上作主旨發言。發言本身並沒有太多新鮮內容,主要是針對阿富汗問題要求美方負起責任、不能一走了之,針對半島核問題要求美方拿出誠意,都是老生常談。
中美新一輪會談在即?
有意思的一幕出現在致辭之後,有記者提問:「中美高層今年會有接觸嗎?」王毅外長先是「呵」一聲,然後回應道:「我們當然希望恢復對話,但這要看美國有沒有誠意。」記者追問:「您覺得我們中方還可以做什麼?」王毅答道:「我們繼續辦好我們自己的事,這是最重要的。」
作為中國外交的門面人物之一,王毅外長對於「中美即將再一輪會談」的一句話回應引爆了輿論,再現王者之風,既展現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自信,又對美方在國際問題上的虛偽和惺惺作態表達了充分的蔑視。
而這,也是在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形勢發生深刻復雜變化的時代背景下,中美關系發生新變化的生動注腳。
國力夠硬,外交才夠硬
弱國無外交,近代以來,這句話給中國人留下了無數的切膚之痛。新中國成立之前,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不用多說;而在建國之後,因為國力不夠強而受到外國打壓、挑釁甚至欺辱的事件也仍然時有發生。
因為國力不夠強大,在北約轟炸我駐南聯盟大使館、導致3名記者犧牲時,在2001年中美撞機導致王偉烈士跳傘犧牲、而美方卻對肇事機組頒發「獎章」時,我們只能選擇表示極度憤慨、嚴厲譴責和強烈抗議,而不能有任何實質上的動作。
從建國初期到蘇聯解體之前,由於美蘇爭霸的兩極格局,以及我國成功搞出核武器的戰略支撐,我國在外交領域既有威懾手段、又有斡旋空間。
再加上彼時的中國國力還沒有強大到引起美國注意,我國的外交總體上進展比較順利,既承接了蘇聯老大哥的一批工業產線,又實現了中美關系正常化。
然而,隨著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中國一下成為社會主義陣營的「領頭羊」,面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制裁和打壓,中國自然是「首當其沖」。面對國內外的雙重困境,小平同志提出「韜光養晦、有所作為」的外交策略,在國際上低調,注重提升自身硬實力。
經過近30年的埋頭苦幹,再加上美國被中東地區的兩次戰爭拖住了手腳,我國的硬實力有了顯著提升,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而這時美國回過頭搞亞太再平衡的時候突然發現,中國的強大已經超乎想像,似乎已經控制不住了,於是,中美關系進入到新的歷史階段——沖突對抗取代合作競爭成為主旋律。
回望近幾年我國在外交戰線上的表現,可以明顯地看到外交官們的措辭越來越嚴厲、態度越來越強硬,與之相輔相成,我國也不再是單純動動嘴皮子,從南海爭端派駐軍艦,到中美貿易戰對等反制,再到對澳大利亞直接無限期停止戰略合作。毋庸置疑,我們的大國外交,越來越「硬」了。
其實,今天的外交官跟20年前在工作作風和工作方法上沒有什麼區別。20多年前,處置我駐南聯盟大使館事件的是時任我駐美大使楊潔篪。
正是在楊老的據理力爭下,美方最後才向我方遞交了一份所謂「致歉信」。雖然是致歉,但美國居高臨下的姿態一覽無余,限於國力差距明顯,楊老也已經盡力而為。
而20多年後的今天,在中美對話現場直接甩出「我現在講一句,你們沒有資格在中國的面前說,你們從實力的地位出發同中國談話,中國人民不吃這一套」的。
也是這位「tiger楊」,身為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主任的楊老能說出如此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宣言,以及開篇提到的王毅外長能對美方回應一句頗具王者風范的「呵」,正是因為我們國力日益強盛,已經具備了跟美國掰一掰手腕的能力。
國力夠硬,外交才夠硬,而外交夠硬,又能夠激發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推動國力變得更硬。這個良性循環,在中國已經形成。
談歸談,打歸打,不能搞一刀切
雖然王毅外長的一席話掀起輿論浪,再現了王之風范,廣泛激起了我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熱潮,但對於中美關系,我們還是需要「冷」思考。唯有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我們才能在中美博弈中掌握主動,為實現民族復興夯實基礎。
我們看到,在王毅外長氣場十足的「呵」之後,還跟了一句「我們當然希望恢復對話,但這要看美國有沒有誠意」,這才是當下中國對待中美關系的真正態度:談歸談,打歸打,不搞一刀切。
一方面,中美之間該開展的對話、合作等往來活動,不會因為兩國在外交辭令上的交鋒而出現根本性的改變。近10年來中美貿易額一直穩定在3.5-4萬億人民幣左右,作為對比,2020年全年我國GDP大概是100萬億人民幣。
可見,即使有貿易戰加征關稅等影響,中美之間也一直互為前三大貿易夥伴。作為新興大國和守成大國的典型代表,中美之間的貿易往來早已是密不可分。因此,無論中美是否再舉行會談,中美貿易往來的大盤子是不會受到結構性影響的。
此外,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日益提升,在國際上的話語權也越來越重,中國也愈發主動地參與到國際秩序維護和世界治理中來。在中東問題、伊朗核問題、半島核問題、歐洲難民問題等諸多國際重大議題中,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再也不能無視中國的意見。
再加上巴黎協定、氣候問題、碳排放等關繫到分類永續發展的方面,中美之間有著相當廣闊的對話前景與合作空間,這些都是可以談的部分,就要坐下來跟美國好好談。
另一方面,在捍衛國家主權、意識形態交鋒等領域,中美之間的巨大裂痕也不是一輪兩輪會談就能解決的。
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教授戴旭在2019年提出,美國已經開始部署意在肢解中國的第六次戰略轉移行動。
這並非空穴來風,當美國從中東回過神來才發現,原來看不上眼的中國已經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軍事實力或許不如當年的蘇聯,但綜合國力已經十分接近,一般的制裁手段已經不能撼動中國。
因此,從特朗普上台以來,美國通過其金融霸權發動貿易戰,利用科技優勢發動科技戰,持續炒作涉疆涉藏和台灣、香港問題發動意識形態戰。
這幾招確實是精準打擊,如果不是我國始終掌握金融自主權,我們可能早就被貿易戰沖垮了經濟;如果不是我國的政治制度具有堅強的生命力,香港的混亂可能會愈演愈烈。
而在我國最為薄弱的科技領域,「卡脖子」的感覺著實很不舒服,但也催生出華為鴻蒙、北斗組網等一批批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科技創新。
可以想像,未來美國在貿易上與中國的對抗可能會轉為競爭,但在核心技術限制以及利用新疆和香港等中國內政做文章這兩條戰線,只會越來越嚴峻。
因此,在需要「打」的部分,我們也要拋棄幻想,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中美關系不是請客吃飯,更不需要敲鑼打鼓,唯有直面挑戰、主動出擊,才能讓中美關系重回正軌,為實現中國和平崛起和民族復興創造有利條件。
辦好自己的事,做到由大到強
回到開篇的采訪,王毅外長回答記者關於中國能做什麼的問題時,給出的答案十分中肯:「我們繼續辦好我們自己的事,這是最重要的。」
確實,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中國既不能寄希望於美國「轉性」,重現20世紀70年代的中美「蜜月期」;也不能指望天上掉餡餅,寄希望於再來一次新冠疫情這樣的「天災」來擊穿美國的社會體系。
唯有我們做好自身建設,辦好自己的事,真正從發展中大國跨越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才能在中美關系中保有最大的戰略定力和戰略底氣。
一是要加快突破核心技術。加快科技創新,推進產學研用多方聯動,激發一批面向國家重大需求、解決國家重大問題的科技公關團隊,大力推動破解核心技術「掐脖子」難題。科技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只有掌握核心科技,中國才能從根本上做到不受制於人。
二是要堅決維護主權完整。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一個民族存續發展的底線和紅線,不容任何人觸碰、不容任何勢力抹黑。
一方面,面對西方國家對我國新疆地區的造謠抹黑,我們要通過外交手段予以嚴厲回擊,中國的國力已經「夠硬」,外交上「還能更硬」。
另一方面,要堅持「愛港者治港」,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用制度的力量來匡正香港在意識形態上的偏差。推動海峽兩岸和平統一,歷史大勢不會屈從於西方國家不切實際的主觀意願。
三是要主動出擊進軍國際。進攻是最好的防守,我國應加強文化輸出,提升和改善國際形象,主動參與國際事務治理,展現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同時積極營造與周邊國家睦鄰友好的關系,大力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加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王毅外長在此前同美國對外關系委員會視頻交流時,清楚地指出中美關系的症結所在,那就是美國能否接受一個社會制度、歷史文化、發展階段不同的大國和平崛起,是否承認中國人民也有謀求發展、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權利。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中美關系新階段,這個症結能否妥善解決,關系著未來數十年世界格局的變遷,讓我們拭目以待
㈣ 中國和澳大利亞關系
澳大利亞前貿易部長安德魯·羅布(Andrew Robb)不再就任中國嵐橋集團顧問職位。做出此項決定的原因是,澳大利亞《外國影響透明法》將於3月1日生效。根據這部法律,凡為外國政府工作的人,都應被列入到澳大利亞外國代理人清單。
據《悉尼先驅晨報》報道,安德魯·羅布對此決定的解釋是,澳大利亞和中國之間的關系"惡化了"。羅布是中澳自由貿易協議的設計師。從部長崗位退下後,他曾為山東楓橋集團工作。這家公司主要從事基礎設施和能源領域工作。據安德魯·羅布本人介紹,他做的研究內容是,澳大利亞一流健康產業經驗能否在中國適用。"在我的報告准備正式呈遞給中國政府之際,楓橋公司突然接受建議,不要做這個事情了,因為中澳關系已經嚴重『惡化'。不管怎樣,報告最終還是要被扔入紙簍。"《悉尼先驅晨報》援引羅布的話寫道。
中國敦促澳大利亞克服「信任赤字」
© AP PHOTO / THOMAS PETER
中國敦促澳大利亞克服「信任赤字」
目前,中澳關系正經受不妙階段。所有這些,都源於反對派 — 工黨議員主席鄧森(Sam Dastyari)的離職。他被指控,在澳大利亞為親中國路線進行院外活動。但是,並未提供鄧森與中國政府部門有關系的確鑿證據。只是中國商人黃向墨曾為工黨提供過獻金。這引發鄧森反對派的置喙。其結果是,這位年輕的政治家不得不離職。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商人黃向墨對澳大利亞兩大黨派都有資金上的支持,並和時任總理特恩布爾以及反對派領袖比爾·肖騰都照過相。最終,黃向墨被禁止進入澳大利亞,獲得公民身份的申請也被駁回。政府開始推動法律修正案,禁止外國為政治機構提供獻金。此外,還制定了《外國影響透明法》。這部法律,很大程度上重復了美國的《外國代理人登記法》。按照法律規定,不允許外國介入澳大利亞的政治進程。文件要求,建立外國代理人清單。
恰恰是為了不被列入這份清單中,除了安德魯·羅布外,其他一些澳大利亞前政治家也不再與中國公司、包括私企進行合作。維多利亞州前部長約翰·布隆比不再擔任華為澳大利亞公司經理一職。原因是,處於國家安全考慮,華為公司被禁止參與5G項目。再有,前外長鮑勃·卡爾也從澳中關系研究院離開了。而這家智囊中心,也同樣由黃向墨提供資金。似乎,前政治家都在撇清與中國機構的關系。但這種減少接觸,首先受打擊的是澳大利亞。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周戎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采訪時這樣指出。
專家:2019年中國有能力對澳大利亞施加現實影響以頂住西方的壓力
© AP PHOTO / THOMAS PETER
專家:2019年中國有能力對澳大利亞施加現實影響以頂住西方的壓力
他說:"澳大利亞過去把重心放在日本,現在可能會加強與印度、韓國和東盟之間的貿易往來。但是這四家和澳大利亞的貿易額加起來大概也只是剛剛與中澳的貿易額齊平。所以,要想替代中國是比較艱難的。能夠看到,近期,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領導人在談到華為問題時的態度已經不像開始時那樣強硬了,口風都有一些松動。這就說明澳大利亞也開始效仿紐西蘭,不再一味追隨美國。英國、加拿大的態度也在發生這樣的變化,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們不必過多解讀或擔心澳大利亞是否會一味追隨美國。"
但問題在於,一旦與中國關系交惡,美國是否能夠支撐澳大利亞的經濟。澳大利亞大多數出口運往中國,且多為原材料商品,很容易找到替代來源。北京給出明確信號,完全有可能做到這點。比如,據路透社資料,中國已在延遲澳大利亞煤炭的海關辦理工作。澳大利亞發出的貨輪,似乎在中國港口都要停留45天。而在之前,辦理速度要起碼快一倍。中國為煤炭進口實施配額制。此外,這些產品還有經過專門的生態標准檢測。周戎補充道。
他說:"中國在煤炭進口對澳大利亞設置了一些限制,澳大利亞優質硬焦煤現貨價格也的確會因此受到很大的下行壓力。但是,沒有必要將此事與政治問題聯系在一起。因為中國對相關國家煤炭進口採取限制措施,很大程度上是出於環保原因,我們並不是針對澳大利亞。只能說,進口哪些國家的煤炭是中國自己說了算,我們限制誰或不限制誰也是根據國內需要而定。因此,至於澳方有些聲音稱,『中國寧可煤炭出現供給不足,也不再與澳大利亞維持貿易關系'這個說法,是不太准確的。因為,目前為止,中國依然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市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唯一一個變化是,去年中國對澳大利亞投資額被美國所超過,現在美國取代了中國成為澳大利亞最大的投資國。而且中國並沒有說不再進口澳大利亞的煤炭,有些限制並不是永久性的。中國和澳大利亞之間的煤炭往來還會持續下去。"
另外,中國考慮到外部政治分歧,正極力對進口實施多元化。比如,同樣的高質量焦煤,可從俄羅斯大量進口。而葡萄酒類產品,可從拉丁美洲國家進口。但澳大利亞,想要找到可替代的貿易夥伴,卻是一個大問題了。據畢馬威資料,澳大利亞超過38%的出口是前往中國的。
㈤ 澳大利亞和中國的關系是什麼
澳大利亞與中國關系是戰略夥伴關系。
2013年4月7日,中國國家主席在海南省博鰲會見澳大利亞總理吉拉德,雙方一致同意構建相互信任、互利共贏的戰略夥伴關系,並建立兩國總理年度定期會晤機制。
澳大利亞簡介:
澳大利亞聯邦(英語: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簡稱「澳大利亞」(Australia),其領土面積769.2萬平方公里,位於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四面環海,是世界上唯一國土覆蓋一整個大陸的國家,因此也稱「澳洲」。有很多獨特動植物和自然景觀的澳大利亞,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澳大利亞有華僑華人67萬左右,占定居人口的3.41%。
澳大利亞原為澳大利亞土著居住地。17世紀,西班牙、葡萄牙和荷蘭殖民者先後抵此。1788年淪為英國殖民地,1901年組成澳大利亞聯邦,成為英國的自治領地。1931年成為英聯邦內的獨立國家。
㈥ 澳大利亞的態度來了180度大轉彎,你怎麼看
澳大利亞的外交部長還公開表示澳大利亞已經做好了全面對抗中國的准備,但是這個講話也在國際上面引起了嘩然。
很多國家就算是再受到美國的壓力,也都在盡可能地保持中立的態度,避免站錯了隊,給自己的國家造成一定的打擊,畢竟生意還得做,日子還得過下去。很多人都以為澳大利亞可能是真的做好了全面的准備吧,但沒想到澳大利亞的總統莫里森在接受電視台采訪的時候,談到當前陷入到僵局當中的中國跟澳大利亞的關系。
㈦ 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是哪個國家
據中國海關統計,2020年中國與東盟進出口額為4.74萬億元,同比增長7%,東盟歷史性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即包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新加坡、汶萊、柬埔寨、寮國、緬甸、越南等國,這形成了中國與東盟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的良好格局。
2020年11月,東盟十國以及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15個國家,正式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標志著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正式達成。
RCEP的簽署是地區國家以實際行動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重要一步,對深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穩定全球經濟具有標志性意義。
2020年11月27—30日,第17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成功舉辦。
本次盛會以「共建『一帶一路』,共興數字經濟」為主題,充分展示中國-東盟攜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全方位深化中國-東盟友好關系和經貿等各領域交流合作。
展會期間舉辦了中國共產黨同東南亞國家政黨對話會,中國-東盟自貿區全面建成10周年專題論壇等活動,推動構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㈧ 中澳自貿協定下各產業會有哪些變化
一、乳製品產業
據自貿協定,中國將用四年時間逐步取消澳大利亞乳製品進口關稅,當前這一稅率為10%至15%。有業內人士認為,雖然澳大利亞進口乳製品零關稅會對中國國內乳製品產業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影響程度不會很大,因為中國的澳大利亞乳製品進口量不大。目前,中國進口的乳製品主要來自紐西蘭,與之相比,澳大利亞並不具備價格方面的優勢。來自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澳大利亞奶粉進口量為30,267.82噸,僅相當於奶粉進口總量的3.72%。
那麼,對澳進口乳製品零關稅政策會不會引發進口乳製品價格下降?這一政策會給中國高端乳製品的發展帶來怎樣的沖擊?許多人已經針對這些問題展開了討論。還有人認為,這一政策將鼓勵中國人投資澳大利亞乳製品行業。
二、葡萄酒產業
根據中澳自貿協定,澳大利亞進口葡萄酒的關稅將逐年降低,並於2019年實現零關稅。據澳大利亞媒體報道,目前中國進口葡萄酒徵收關稅為14%至30%。
在國內,以澳大利亞為代表的新世界葡萄酒原本就有高性價比的優勢,且許多澳大利亞葡萄酒價格在50元至150元之間,對國內大環境非常適應。若免除14%以上的關稅,中國進口商和消費者都將從中獲益。
在澳大利亞之前,智利進口葡萄酒已經在逐步降低關稅,明年將全面實現零關稅,在這一有利政策的支持下,智利進口葡萄酒在短短幾年迅速發展。對比智利的情況,有人甚至預計在4至5年內,葡萄酒進口國排名會改寫,澳大利亞可能取代法國成為第一。目前,中國市場上法國葡萄酒約佔40%,澳大利亞約佔17%,智利約佔9%。
三、旅遊業
自貿協定簽署後,澳大利亞將簡化中國公民簽證審批流程,這將促使更多中國人選擇澳大利亞作為出國旅遊目的地。據胡潤發布的「2013年中國奢侈品消費調查」,澳大利亞是中國富人理想的海外旅行目的地之一。
四、房地產業
今年,國內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勢頭並不理想,許多開發商開始將目光轉向國外。簽署自貿協定後,澳大利亞將放寬對中國私人投資的限制,以吸引更多中國人投資澳大利亞房產市場。
五、製造業
簽署自貿協定後,澳大利亞將對中國進口商品實行免關稅,這將進一步促進中國製造業的發展。對企業而言,「中國製造」和「中國投資」在澳大利亞也將獲得更大的市場空間。
㈨ 澳大利亞和中國的關系是什麼
澳大利亞與中國關系是戰略夥伴關系。2013年4月7日,中國國家主席在海南省博鰲會見澳大利亞總理吉拉德,雙方一致同意構建相互信任、互利共贏的戰略夥伴關系,並建立兩國總理年度定期會晤機制。
2013年4月9日,中國國務院總理同澳大利亞總理吉拉德舉行會談,雙方正式啟動兩國總理年度定期會晤機制,確定建立外交與戰略對話、戰略經濟對話等機制。在經貿領域,加強雙邊金融貨幣合作,開展人民幣與澳元直接交易。
中國外交方式
中國屬於第三世界國家,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從本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出發,把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發展各國友好合作和促進共同經濟繁榮,作為自己對外工作的根本目標。
在處理國與國關系時,中國一貫主張互不幹涉內政,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指導,而不以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的異同為標准,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和許多國際性組織成員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
㈩ 澳大利亞斷供鐵礦石,對中國影響有多大
澳大利亞位於澳洲,面積達到700多萬平方公里,是澳洲面積最大的國家。澳大利亞雖然面積廣大,但因為大多數的國土面積都被戈壁和沙漠覆蓋,真正可利用的國土面積卻不多。
加大中國內部的資源開發。除此之外,中國也利用自己的資源與技術,開發中國本土的鐵礦石的開采量,不僅增加鐵礦石的開采數量,更要保證鐵礦石資源的增值效應。
中國有很多種方法來獲得鐵礦石資源,而澳大利亞對中國斷供鐵礦石的行為註定會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