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氣象數據的獲取途徑
為了取得寶貴的氣象資料,全世界各國都建立了各類氣象觀測站,如地面站、探空站、測風站、火箭站、輻射站、農氣站和自動氣象站等。我國建國以來,已建成類型齊全、分布廣泛的台站網,台站總數達到2000多個。
國家氣象中心每天接收來自國內外主要台站的觀測資料,這些資料日積月累,隨時間的推移而成為氣候資料。國內一部分台站每月將觀測記錄報表和數字化資料寄送或傳輸到國家氣象中心,這些資料或報表成為氣候資料重要的部分。此外,氣候資料還包括通過各種渠道收集到的其他學科如水文、地學等資料。
㈡ 獲取天氣消息的途徑或方式
1、首先在「搜索框」中輸入文本,加入一個文本,然後將天氣鏈接粘貼到裡面;
2、然後加入【獲取URL內容】,如何獲取自己所在地的天氣url可以參考【捷徑天氣URL獲取方法】
3、再加入【從HTML製作多信息文本】;加入【從輸入獲取文本】
5、加入【拆分文本】,選擇後面的「新行」,選擇自定義,然後輸入「天氣」;
6、最後加入【朗讀文本】;
我國的氣象機構是四級體制,國家-省級-市(地區級)-縣級,各級氣象機構所屬的氣象台站一般都對公眾發布天氣預報,《氣象法》第二十五條規定(不要驚訝,雖然氣象行業被關注少,但我國有氣象法,從2000年1月1日起施行),「媒體向社會傳播氣象預報和災害性天氣警報,必須使用氣象主管機構所屬的氣象台站提供的適時氣象信息,並標明發布時間和氣象台站的名稱」,同時,《氣象預報發布與傳播管理辦法》第九條規定,《 鼓勵媒體和單位傳播氣象預報。媒體和單位傳播氣象預報應當使用當地氣象主管機構所屬的氣象台提供的最新氣象預報,並註明氣象預報發布的氣象台名稱和發布時間,不得自行更改氣象預報的內容和結論》。
正因為氣象信息眾多,公眾缺少辨別的能力,或者壓根不會去甄別。還是有必要介紹一下如何從合適的渠道獲取准確的氣象信息,這里的准確不是指天氣預報准確率有多高,而是指信息的來源是官方的、或者說是正版的。
㈢ 什麼網站可以查到世界城市的氣象數據
上中國天氣網,這是天氣信息最最全面的網站
㈣ 請問在哪裡可以找到一個地區的氣象統計數據,像是歷年平均氣溫、歷年平均相對濕度、年最大降雨量等這類數
一個地區的氣象統計數據,像是歷年平均氣溫、歷年平均相對濕度、年最大降雨量等這類數據,可以到以下地方查找:
1、當地的氣象部門——氣象局
2、天氣在線的天氣回顧、資料下載
獲取氣象數據都需要支付費用。
㈤ 如何獲得氣象數據
有一個中國氣象數據網
在網路上搜索即可
㈥ 哪裡可以下載氣象數據
目前記錄最詳細的全球氣象資料可以追溯到民國時期,從1901-2020年全球逐年/逐月/逐日/逐時氣象數據都可以免費獲取到。如圖中所示,地圖上紅色密密麻麻的圖釘,代表著一個個氣象觀測站,點擊任意一個站點就可以獲取該站點的經緯度信息,點擊確定即可調取該站點的氣象數據。考慮到很多氣象站是建了拆、拆了又建,而且早在五六十年代的時候還沒有那麼多氣象站。所以一般來說會先查逐年數據,然後根據該站點能提供的年份去查對應的逐月數據,最後再細化到逐日/逐時數據,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事實上我們更關心的還是氣象數據的准確性,所以會發現系統里有不同的數據欄目如:實測數據、網格數據、年鑒資料等。它們的來源不盡相同,實測是NOAA的地面觀測資料、網格是NASA的衛星反演產品、年鑒資料由國家統計局頒布相當於一個標準的參照。比如同一個地域的降水量,不同欄目獲取到的數據或多或少會存在差異。其實這對數據分析和科研來說是一件好事,多渠道的數據相互比對,可以給我們提供更多的參考依據。
㈦ 如何獲取氣象數據
目前最詳細的全球氣象資料可以追溯到民國時期,從1901-2020年全球逐年/逐月/逐日/逐時氣象數據都可以免費獲取到。如圖中所示,地圖上紅色密密麻麻的圖釘,代表著一個個氣象觀測站,點擊任意一個站點就可以獲取該站點的經緯度信息,點擊確定即可調取該站點的氣象數據。考慮到很多氣象站是建了拆、拆了又建,而且早在五六十年代的時候還沒有那麼多氣象站。所以一般來說會先查逐年數據,然後根據該站點能提供的年份去查對應的逐月數據,最後再細化到逐日/逐時數據,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事實上我們更關心的還是氣象數據的准確性,所以會發現系統里有不同的數據欄目如:實測數據、網格數據、年鑒資料等。它們的來源不盡相同,實測是NOAA的地面觀測資料、網格是NASA的衛星反演產品、年鑒資料由國家統計局頒布相當於一個標準的參照。比如同一個地域的降水量,不同欄目獲取到的數據或多或少會存在差異。其實這對數據分析和科研來說是一件好事,多渠道的數據相互比對,可以給我們提供更多的參考依據。
㈧ 如何獲得氣象站的數據除了我國的地面氣候資料國際交換的站點外(這可以從網上查到)。
到當地氣象部門索取或購買。現在主要縣級市及其以上的實況(降水、氣溫、風速風向、氣壓等要素)都可以在網站上得到 http://www.weath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