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進一步加強濕地保護
多年來,聯邦及州/領地政府一直十分重視對濕地的保護。早在 20 世紀90 年代初,聯邦政府在制定生態可持續發展戰略時,就特別重視濕地的作用。1997 年 1 月,聯邦政府制定、公布了澳大利亞聯邦政府的濕地政策,並確定了澳大利亞六大濕地戰略,包括: ①在聯邦土地和水域上管理濕地;②制定和實施聯邦政策和立法,提供聯邦項目; ③在濕地管理上,促進所有澳大利亞人參與; ④加強與州、領地和地方政府的合作; ⑤確保政策與管理的牢固科學基礎; ⑥開展國際合作等。同年 2 月,還制定了 「聯邦濕地政策實施計劃」等。進入新世紀,2003 年 5 月,聯邦政府又宣布了 「大堡礁海岸濕地保護計劃」 ( Great Barrier Reef Coastal Wetlands Protection Program)等,以對澳大利亞的相關濕地進行重點保護和長期監護。2008 年,聯邦政府出台了 「國家描述澳大利亞拉姆薩爾濕地生態特徵框架和指南」( National framework and guidance for describing the ecological character of Australian Ramsar wetlands) ,以統一、規范和指導對澳大利亞濕地生態特徵的描述。
自 20 世紀 90 年代中期以來,各州政府也在積極制定各自的濕地保護政策,如 「南澳大利亞州的濕地戰略」 ( Wetlands Strategy for South Australia) 、「新南威爾士州濕地管理政策 1996」 ( NSW Wetlands Management Policy1996) 、「西澳大利亞州濕地保護政策 1997」( Wetlands Conservation Policy for Western Australia) 、「保護和管理昆士蘭濕地戰略 1999」( The Strategy for the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Queensland Wetlands 1999) 等,體現的就是對濕地保護工作的極端重視。進入新世紀,各州/領地也相繼開展了具體的行動計劃,如2002 年維多利亞州政府制定的 「維多利亞拉姆薩爾濕地管理:戰略 方 向 聲 明 」 ( Management of Victoria's Ramsar Wetlands: Strategic Directions Statement) ,2003 年維多利亞州政府出台了 「西部港口拉姆薩爾場所: 戰略管理計劃」 ( Western Port Ramsar Site: Strategic Management Plan)和 「吉普斯蘭湖拉姆薩爾場所: 戰略管理計劃」 ( Gippsland Lakes Ramsar Site: Strategic Management Plan) 等,2004 年 4 月西澳大利亞州政府啟動了「天鵝海岸平原濕地」項目,2006 年新南威爾士州政府出台了 「新南威爾士拉姆薩爾計劃 2006 ~2009」( NSW Ramsar Plan 2006 ~2009) 等。
未來一段時期內,這種重視還將繼續,這有以下因素:
( 1) 濕地是重要的生態資源,在維系澳大利亞的生態平衡中起重要作用濕地是澳大利亞自然環境的根本組成部分,支持著大量的野生動植物生存,提供著動物的棲息地、避難所、繁殖地和食物來源,是澳大利亞許多瀕危物種的棲息地,如西澳大利亞州西北部金伯利地區的濕地是 85 萬種鳥類的家園,而維多利亞州庫拉特 ( Coolart) 濕地則是 1000 多種澳大利亞白䴉( Australian white ibis) 的繁殖地等。澳大利亞濕地類型多樣,既有各種濱海濕地,也有湖泊濕地、河流濕地等。濕地是澳大利亞自然景觀的組成部分,也是澳大利亞地表水循環的重要組成要素。
澳大利亞是嚴重乾旱大陸,總體上屬生態脆弱之國。隨著全球氣候變化趨勢的日益明顯,以及環境變化的復雜性,濕地在維持澳大利亞的生態平衡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 2) 濕地緩解著澳大利亞自然災害,也調節著區域氣候
盡管澳大利亞是乾旱大陸,但澳大利亞東部、東南部區域卻時常遭受洪水災害,導致基礎設施破壞和財產損失。在澳大利亞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下,濕地是澳大利亞最重要的儲水地,如澳大利亞東南部的默里濕地( Murray wetland) 等,緩解著洪水災害。事實上,濕地不僅緩解著自然災害,也調節著區域氣候。
( 3) 濕地豐富並保護著區域物種
澳大利亞的濕地不僅是各種水鳥和候鳥如太平洋黑鴨、白面蒼鷺( white-faced herons) 、鸊鷉 ( grebes) 、鴴 ( Plover) 、黃色闊嘴鴨 ( Yellow Billed Spoonbill Duck ) 、 沙 錐 鳥 ( Latham's Snipe ) 、 東 母 沼澤 雞 ( Eastern Swamp Hen) 、土灰色母紅松雞 ( Dusky Moorhens) 、Darters ( 一種吃魚的細頸尖嘴水鳥) 、白鷺 ( Egrets) 、木鴨 ( Wood Duck) 、鷭 ( Coots) 、天鵝( Swan) 、鸕鶿 ( Cormorant) 等的主要生存和繁殖場所,而且也是許多兩棲類、爬行類、魚類和哺乳類動物的生存和繁殖場所。澳大利亞許多重要的物種都分布在濕地區,包括銀河魚 ( galaxiid fish) 、鴨嘴獸 ( platypus) 、水龍( Water Dragon) 、鑽石蟒 ( Diamond Python) 、紅腹黑蛇 ( Red-bellied Black Snake) 、東褐 蛇 ( Eastern Brown Snake ) 、東長 頸龜 ( Eastern Long-Necked Turtle) 、水石 龍 子 ( Water Skink) 、虎蛇 ( Tiger Snake ) 、水 耗 子 ( Water Rat) 、褐色條紋沼澤 蛙 ( Brown Striped Marsh Frog) 、褐 樹 蛙 ( Brown Tree Frog) 、騰蟾蜍 ( Cane Toad) 、金綠鈴蛙 ( Green and Golden Bell Frog) 、大綠樹蛙 ( Large Green Tree Frog) 等。因此,保護濕地,也就是保護澳大利亞珍貴的物種。
科學研究表明,物種多樣化是維護生態平衡、保持健康生態的前提條件。沒有物種的多樣化,就沒有生態的多樣化; 沒有生態的多樣化,就容易產生各種疾病和流行病或動植物災害,影響人類健康和生活。
( 4) 濕地影響著區域農業生產和水土保持
濕地補充著地下水,影響著地下潛水面的起伏。在一定范圍內和一定程度上,對土壤墒情、農業生產和水土保持有著重要影響,這種情況在默里 -達令河流域一帶尤為如此。事實上,濕地還沉澱有害物質,凈化著水源。
( 5) 濕地區是重要的休閑、娛樂場所
澳大利亞濕地主要分布在海岸地區,而海岸區又是澳大利亞民眾休閑、娛樂的主要場所,澳大利亞一些重要的體育賽事活動,如帆船比賽、游泳和沖浪運動等,多集中在這一區域。事實上,澳大利亞一些著名的旅遊景點如大堡礁景區、黃金海岸、卡卡杜國家公園、菲利普島、科西阿斯科山國家公園、威蘭德拉湖、吉普斯蘭湖、巴爾馬 ( Barmah) 森林濕地、西澳大利亞鯊魚灣、中東部雨林保護區、昆士蘭的熱帶雨林等,也多集中在這一區域。
澳大利亞許多有識之士和研究機構普遍認為,地球氣候變化已不可避免,並有可能導致澳大利亞生態環境的進一步惡化,同時認為在濕地維持澳大利亞生態有特殊意義的情況下,進一步加強濕地的保護與管理必然成為澳大利亞政府未來土地管理和環境管理的一個重要方向或重要組成部分。
陸克文政府上台後,建立了獨立的默里 - 達令盆地管理局,建立了聯邦水環境持有者機構,並制定了新的國家水計劃,在未來 10 年內,投巨資購買默里 - 達令盆地的水權利,以調度、調控默里 - 達令盆地水資源的利用和管理,保護相關濕地和河流,可看作是陸克文政府重視濕地保護工作的一個重要舉措和實例。
『貳』 濕地的種類有哪些
天然濕地
(一)海洋/海岸濕地
A --- 永久性淺海水域:多數情況下低潮時水位低於6m,包括海灣和海峽。
B --- 海草層:包括潮下藻類、海草、熱帶海草植物生長區。
C --- 珊瑚礁:珊瑚礁及其鄰近水域。
D --- 岩石性海岸:包括近海岩石性島嶼、海邊峭壁。
E --- 沙灘、礫石與卵石灘:包括濱海沙洲、海岬以及沙島;沙丘及丘間沼澤。
F --- 河口水域:河口水域和河口三角洲水域。
G --- 灘塗:潮間帶泥灘、沙灘和海岸其他鹹水沼澤。
H --- 鹽沼:包括濱海鹽沼、鹽化草甸。
I --- 潮間帶森林濕地:包括紅樹林沼澤和海岸淡水沼澤森林。
J --- 鹹水、鹼水瀉湖:有通道與海水相連的鹹水、鹼水瀉湖。
K --- 海岸淡水湖:包括淡水三角洲瀉湖。
ZK(a)-- 海濱岩溶洞穴水系:濱海岩洞穴。
(二)內陸濕地
L --- 永久性內陸三角洲:內陸河流三角洲。
M --- 永久性的河流:包括河流及其支流、溪流、瀑布。
N --- 時令河:季節性、間歇性、定期性的河流、溪流、瀑布。
O --- 湖泊:面積大於8hm2永久性淡水湖,包括大的牛軛湖。
P --- 時令湖:大於8hm2的季節性、間歇性的淡水湖;包括漫灘湖泊。
Q --- 鹽湖:永久性的鹹水、半鹹水、鹼水湖及其淺灘。
R --- 內陸鹽沼:永久性的鹹水、半鹹水、鹼水沼澤與泡沼。
Sp --- 時令鹼、鹹水鹽沼:季節性、間歇性的鹹水、半鹹水、鹼性沼澤、泡沼。
Ss --- 永久性的淡水草本沼澤、泡沼:草本沼澤及面積小於8hm2泡沼,無泥炭積累,大部分生長季節伴生浮水植物。
Tp --- 泛濫地:季節性、間歇性洪泛地,濕草甸和面積小於8hm2泡沼。
Ts --- 草本泥炭地:無林泥炭地、包括蘚類泥炭地和草本泥炭地。
U --- 高山濕地:包括高山草甸、融雪形成的暫時性水域。
Va --- 苔原濕地:包括高山苔原、融雪形成的暫時性水域。
Vt --- 灌叢濕地:灌叢沼澤、灌叢為主的淡水沼澤,無泥炭積累。
W --- 淡水森林沼澤:包括淡水森林沼澤、季節泛濫森林沼澤、無泥炭積累的森林沼澤。
Xf --- 森林泥炭地:泥炭森林沼澤。
Xp --- 淡水泉及綠洲。
Y --- 地熱濕地:溫泉。
Zg --- 內陸岩溶洞穴水系:地下溶洞水系。
註:「漫灘」是一個寬泛的術語指一種或多種濕地類型,可能包括R、Ss、Ts、W、Xf、Xp或其他濕地類型的範例。漫灘的一些範例為季節性淹沒草地(包括天然濕草地)、灌叢林地、林地和森林。漫灘濕地在此作為一種具體的濕地類型。
人工濕地
1 --- 水產池塘:例如魚、蝦養殖池塘。
2 --- 水塘:包括農用池塘、儲水池塘,一般面積小於8hm2。
3 --- 灌溉地:包括灌溉渠系和稻田。
4 --- 農用泛洪濕地:季節性泛濫的農用地,包括集約管理或放牧的草地。
5 --- 鹽田:曬鹽池、采鹽場等。
6 --- 蓄水區:水庫、攔河壩、堤壩形成的一般大於8hm2得儲水區。
7 --- 採掘區:積水取土坑、采礦地。
8 --- 廢水處理場所:污水場、處理池、氧化池等。
9 --- 運河、排水渠:輸水渠系。
Zk(c)-- 地下輸水系統:人工管護的岩溶洞穴水系等。
【濕地定義】
由於濕地和水域、陸地之間沒有明顯邊界,加上不同學科對濕地的研究重點不同,造成濕地的定義一直存在分歧。
國際濕地公約採用廣義的濕地定義,指不問其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暫時性的沼澤地、濕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或靜止或流動、或為淡水、半鹹水或鹹水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六米的水域。這一定義包含狹義濕地的區域,有利於將狹義濕地及附近的水體、陸地形成一個整體,便於保護和管理。
濕地的研究活動則往往採用狹義定義。美國魚類和野生生物保護機構於1979年在「美國的濕地深水棲息地的分類」一文中,重新給濕地作定義為:「陸地和水域的交匯處,水位接近或處於地表面,或有淺層積水,至少有一至幾個以下特徵:
(1)至少周期性地以水生植物為植物優勢種;
(2)底層土主要是濕土;
(3)在每年的生長季節,底層有時被水淹沒。」定義還指湖泊與濕地以低水位時水深2米處為界,按照這個濕地定義,世界濕地可以分成二十多個類型,這個定義目前被許多國家的濕地研究者接受。
濕地的水文條件是濕地屬性的決定性因素。水的來源(如降水,地下水,潮汐,河流,湖泊等),水深,水流方式,以及淹水的持續期和頻率決定了濕地的多樣性。水對濕地土壤的發育有深刻的影響。濕地土壤通常稱為濕土或水成土(Hydric Soil)。
編輯本段【濕地公約】
1971年2月2日,來自18個國家的代表在伊朗南部海濱小城拉姆薩爾簽署了一個旨在保護和合理利用全球濕地的公約——《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Convention on Wetlands of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 Especially as Waterfowl Habitat ,簡稱《濕地公約》)。該公約於1975年12月21日正式生效,至2008年10月,有158 個締約方。
編輯本段【國際重要濕地的標准】
《濕地公約》第二條規定,每個締約方必須把本國至少1塊濕地納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且被納入的濕地必須符合標准。
標准1:如果一塊濕地包含適當生物地理區內一個自然或近自然濕地類型的一處具代表性的、稀有的或獨特的範例,就應被認為具有國際重要意義。
標准2:如果一塊濕地支持著易危、瀕危或極度瀕危物種或者受威脅的生態群落,就應被認為具有國際重要意義。
標准3:如果一塊濕地支持著對維護一個特定生物地理區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的植物和/動物種群,就應被認為具有國際重要意義。
標准4:如果一塊濕地在生命周期的某一關鍵階段支持動植物種或在不利條件下對其提供庇護場所,就應被認為具有國際重要意義。
標准5:如果一塊濕地定期棲息有2萬只或更多的水禽,就應被認為具有國際重要意義。
標准6:如果一塊濕地定期棲息有一個水禽物種或亞種某一種群1%的個體,就應被認為具有國際重要意義。
標准7:如果一塊濕地棲息著絕大部分本地魚類亞種、種或科,其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種間和/或種群間的關系對濕地效益和/或價值具有代表性,並因此有助於全球生物多樣性,就應被認為具有國際重要意義。
截至2008年,中國共有36塊濕地加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可參看「中國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編輯本段【歷屆世界濕地日主題】
為了提高人們保護濕地的意識,1996年3月《濕地公約》常務委員會第19次會議決定,從1997年起,將每年的2月2日定為「世界濕地日」。每年開展紀念活動,每年有一個主題。從1997年以來歷年濕地日的主題如下:
1997年世界濕地日的主題:濕地是生命之源(Wetlands : a Source of Life)
1998年世界濕地日的主題:濕地之水,水之濕地(Water for Wetlands, Wetlands for Water)
1999年世界濕地日的主題:人與濕地,息息相關(People and Wetlands :the Vital Link)
2000年世界濕地日的主題:珍惜我們共同的國際重要濕地(Celebrating Our Wetlands of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
2001年世界濕地日的主題:濕地世界——有待探索的世界(Wetlands World-A World to Discover)
2002年世界濕地日的主題:濕地:水、生命和文化(Wetlands : Water,Life,and Culture)
2003年世界濕地日的主題:沒有濕地-就沒有水(No Wetlands - No Water)
2004年世界濕地日的主題:從高山到海洋,濕地在為人類服務(From the Mountains to the Sea,Wetlands at Work for Us)
2005年世界濕地日的主題:濕地生物多樣性和文化多樣性(Culture and Biological Diversities of Wetlands)
2006年世界濕地日的主題:濕地與減貧(Wetland as a Tool in Poverty Alleviation)
2007年世界濕地日的主題:濕地與魚類(Wetlands and Fisheries)
2008年世界濕地日的主題:健康的濕地,健康的人類(Healthy Wetland, Healthy People)
編輯本段【濕地概述】
濕地這一概念在狹義上一般被認為是陸地與水域之間的過渡地帶;廣義上則被定為地球上除海洋(水深6米以上)外的所有大面積水體。《國際濕地公約》對濕地的定義是廣義定義。
按照廣義定義濕地覆蓋地球表面僅有6%,卻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種提供了生存環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態功能,因此享有「地球之腎」的美譽。
中國濕地面積佔世界濕地的10%,位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在中國境內,從寒溫帶到熱帶、從沿海到內陸、從平原到高原山區都有濕地分布,一個地區內常常有多種濕地類型,一種濕地類型又常常分布於多個地區。
中國1992年加入《濕地公約》,截至目前,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的濕地已達30處。其實中國獨特的濕地何止30處,許多濕地因為養在深閨無人識,至今仍無人問津。
地球上有三大生態系統,即:森林、海洋、濕地。「濕地」,泛指暫時或長期覆蓋水深不超過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時水深不過6米的沿海地區,包括各種鹹水淡水沼澤地、濕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灘塗、河邊窪地或漫灘、濕草原等。按《國際濕地公約》定義,濕地系指不問其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暫時之沼澤地、濕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靜止或流動、或為淡水、半鹹水或鹹水水體者,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水域。
濕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種獨特功能的生態系統,它不僅為人類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資源,而且在維持生態平衡、保持生物多樣性和珍稀物種資源以及涵養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調節氣候、補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蝕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
濕地是位於陸生生態系統和水生生態系統之間的過渡性地帶,在土壤浸泡在水中的特定環境下,生長著很多濕地的特徵植物。濕地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擁有眾多野生動植物資源,是重要的生態系統。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遷徙離不開濕地,因此濕地被稱為「鳥類的樂園」。濕地強大的的生態凈化作用,因而又有「地球之腎」的美名。在人口爆炸和經濟發展的雙重壓力下,20世紀中後期大量濕地被改造成農田,加上過度的資源開發和污染,濕地面積大幅度縮小,濕地物種受到嚴重破壞。
濕地是地球上有著多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系統,是人類最重要的生存環境之一。
濕地的類型多種多樣,通常分為自然和人工兩大類。自然濕地包括沼澤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灘和鹽沼等,人工濕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庫、池塘等。據資料統計,全世界共有自然濕地855.8萬平方公里,占陸地面積的6.4%。
編輯本段【濕地分類】
濕地基本分五大類
海域
潮下海域:低潮時水深不足6米的永久性無植物生長的淺水水域,包括海灣和海峽;潮下水生植被層,包括各種海草和熱帶海洋草甸;珊瑚礁。
潮間海域:多岩石的海灘,包括礁崖和岩灘;碎石海灘;潮間無植被的泥沙和鹽鹼灘;潮間有植被的沉積灘,包括大陸架上的紅樹林。
河口
潮下河口:河口水域即河口永久性水域和三角洲河口系統。
潮間河口:具有稀疏植物的潮間泥、沙或鹽鹼灘;潮間沼澤包括鹽鹼草甸、潮汐半鹽水沼澤和淡水沼澤;潮間有林濕地包括紅樹林、聶帕櫚和潮汐淡水沼澤林。
瀉湖濕地:半咸至鹹水湖,有一個或多個狹窄水道與海相同。
鹽湖(內陸排水區):永久性和季節性的鹽水或鹼水湖泥灘和沼澤。
河流
永久性的河流:永久性的河流和溪流,包括瀑布;內陸三角洲。
暫時性的河流:季節性和間歇性流動的河流和溪流;河流洪泛平原,包括河灘,洪泛河谷和季節性泛洪草地。
湖泊
永久性的湖泊:永久性的淡水湖(8k㎡以上),包括遭季節性或間歇性淹沒的湖濱;永久性的淡水池塘(8k㎡以上)。
季節性的湖泊:季節性淡水湖(8k㎡以上),包括洪泛平原湖。
人工水面
如水庫、池塘、水稻田等屬於廣義濕地,得到濕地公約的認可。
濕地公約的濕地分類
編輯本段【濕地功能】
濕地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可作為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補充地下水,又能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還能滯留沉積物、有毒物、營養物質,從而改善環境污染;它能以有機質的形式儲存碳元素,減少溫室效應,保護海岸不受風浪侵蝕,提供清潔方便的運輸方式……它因有如此眾金而有益的功能而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腎」。濕地還是眾多植物、動物特別是水禽生長的樂園,同時又向人類提供食物(水產品、禽畜產品、穀物)、能源(水能、泥炭、薪柴)、原材料(蘆葦、木材、葯用植物)和旅遊場所,是人類賴以生存和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
物質生產功能
濕地具有強大的物質生產功能,它蘊藏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七裏海沼澤濕地是天津沿海地區的重要餌料基地和初級生產力來源。據初步調查,七裏海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水生、濕生植物群落100多種,其中具有生態價值的約40種。哺乳動物約10種,魚蟹類30餘種。蘆葦作為七裏海濕地最典型的植物,葦地面積達7186公頃,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不僅是重要的造紙工業原料,又是農業、鹽業、漁業、養殖業、編織業的重要生產資料,還能起到防風抗洪、改善環境、改良土壤、凈化水質、防治污染、調節生態平衡的作用。另外,七裏海可利用水面達10000畝,年產河蟹2000噸,是著名的七裏海河蟹的產地。
大氣組分調節功能
濕地內豐富的植物群落,能夠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並放出氧氣,濕地中的一些植物還具有吸收空氣中有害氣體的功能,能有效調節大氣組分。但同時也必須注意到,濕地生境也會排放出甲烷、氨氣等溫室氣體。沼澤有很大的生物生產效能,植物在有機質形成過程中,不斷吸收CO2和其他氣體,特別是一些有害的氣體。沼澤地上的氧氣則很少消耗於死亡植物殘體的分解。沼澤還能吸收空氣中粉塵及攜帶的各種菌,從而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另外,沼澤堆積物具有很大的吸附能力,污水或含重金屬的工業廢水,通過沼澤能吸附金屬離子和有害成分。
水分調節功能
濕地在蓄水、調節河川徑流、補給地下水和維持區域水平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綿」,在時空上可分配不均的降水,通過濕地的吞吐調節,避免水旱災害。七裏海濕地是天津濱海平原重要的蓄滯洪區,安全蓄洪深度3.5-4m。
沼澤濕地具有濕潤氣候、凈化環境的功能,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大部分發育在負地貌類型中,長期積水,生長了茂密的植物,其下根莖交織,殘體堆積。潛育沼澤一般也有幾十厘米的草根層。草根層疏鬆多孔,具有很強的持水能力,它能保持大於本身絕對乾重3~15 倍的水量。不僅能儲蓄大量水分,還能通過植物蒸騰和水分蒸發,把水分源源不斷地送回大氣中,從而增加了空氣濕度,調節降水,在水的自然循環中起著良好的作用。據實驗研究,一公頃的沼澤在生長季節可蒸發掉7415噸水分,可見其調節氣候的巨大功能。
凈化功能
沼澤濕地象天然的過濾器,它有助於減緩水流的速度,當含有毒物和雜質(農葯、生活污水和工業排放物)的流水經過濕地時,流速減慢有利於毒物和雜質的沉澱和排除。一些濕地植物能有效地吸收水中的有毒物質,凈化水質。
沼澤濕地能夠分解、凈化環境物,起到「排毒」、「解毒」的功能,因此被人們喻為「地球之腎」。假如沒有了濕地,好比一個人被割去了腎臟。
如氮、磷、鉀及其他一些有機物質,通過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被生物體貯存起來,或者通過生物的轉移(如收割植物、捕魚等)等途徑,永久的脫離濕地,參與更大范圍的循環。
沼澤濕地中有相當一部分的水生植物包括挺水性、浮水性和沉水性的植物,具有很強的清除毒物的能力,是毒物的剋星。據測定,在濕地植物組織內富集的重金屬濃度比周圍水中的濃度高出10萬倍以上。正因為如此,人們常常利用濕地植物的這一生態功能來凈化污染物中的病 毒,有效的清除了污水中的「毒素」,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
例如,水葫蓮、香蒲和蘆葦等被廣泛地用來處理污水,用來吸收污水中濃度很高的重金屬 鎘、銅、鋅等。在美國的佛羅里達州,有人作了如下試驗,將廢水排入河流之前,先讓它流經一片柏樹沼澤地(濕地中的一種),經過測定發現,大約有98%的氮和97%的磷被凈化排除了,濕地驚人的清除污染物的能力由此可見一斑。在印度的卡爾庫塔市,城內設有一座污水處理場,所有生活污水都排入東郊的人工濕地,其污水處理費用相當低,成為世界性的典範。
提供動物棲息地功能
濕地復雜多樣的植物群落,為野生動物尤其是一些珍稀或瀕危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是鳥類、兩棲類動物的繁殖、棲息、遷徙、越冬的場所。
沼澤濕地特殊的自然環境雖有利於一些植物的生長,卻不是哺乳動物種群的理想家園,只是鳥類能在這里獲得特殊的享受。因為水草叢生的沼澤環境,為各種鳥類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和營巢、避敵的良好條件。
在濕地內常年棲息和出沒的鳥類有天鵝、白鸛、鵜鶘、大雁、白鷺、蒼鷹、浮鷗、銀鷗、 燕鷗、葦鶯、掠鳥等約200種。而且該濕地是西伯利亞和東北地區鳥類南遷越冬的中途站。
調節局部小氣候
濕地水分通過蒸發成為水蒸汽,然後又以降水的形式降到周圍地區,保持當地的濕度和降雨量,使寧河縣成為天津市氣候較為濕潤的地區之一。
編輯本段【中國國家濕地公園名錄】
1、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
2、江蘇溱湖國家濕地公園
3、寧夏銀川國家濕地公園
4、湖北省神農架大九湖國家濕地公園
5、湖南東江湖國家濕地公園
6、山東滕州濱湖國家濕地公園
7、廣東星湖國家濕地公園
8、遼寧蓮花湖國家濕地公園
編輯本段【國際主要濕地名錄】
編輯本段阿爾巴尼亞(Albania)
布特林特(Butrint)
Karavasta 礁湖
斯庫台湖(Lake Shkodra)及布納河(River Buna)
編輯本段阿爾及利亞(Algeria)
Aulnaie de Aïn Khiar
Chott Aïn El Beïda
Chott de Zehrez Chergui
Chott de Zehrez Gharbi
Chott Ech Chergui
Chott El Beïdha – Hammam Essoukhna
Chott El Hodna
Chott Melghir
Chott Merrouane et Oued Khrouf
Chott Oum El Raneb
Chott Sidi Slimane
Chott Tinsilt
Complexe de zones humides de la plaine de Guerbes-Sanhadja
Dayet El Ferd
Garaet Annk Djemel et El Merhsel
Garaet El Taref
Garaet Guellif
Grotte karstique de Ghar Boumâaza
Gueltates Afilal
La Réserve Naturelle Lac des Oiseaux
La Vallée d'Iherir
Lac de Fetzara
Lac de Télamine
Le Cirque de Aïn Ouarka
Les Gueltates d'Issakarassene
Les Salines d'Arzew
Marais de la Macta
Marais de la Mekhada
Oasis de Moghrar et de Tiout
Oasis de Ouled Saïd
Oasis de Tamantit et Sid Ahmed Timmi
Oglat Ed Daïra 12/12/04 Nâama
Réserve Intégrale Lac El Mellah
Réserve Intégrale Lac Oubeïra
Réserve Intégrale Lac Tonga
Réserve Naturelle Lac de Béni-Bélaïd
Réserve Naturelle Lac de Réghaïa
Sebkha d'Oran
Sebkhet Bazer
Sebkhet El Hamiet
Sebkhet El Melah
Tourbière Lac Noir
編輯本段安地卡及巴布達(Antigua And Barbuda)
Codrington 礁湖
編輯本段阿根廷(Argentina)
Bahía de Samborombón
Bañados del Río Dulce y Laguna de Mar Chiquita
Humedales Chaco
Jaaukanigás
Laguna Blanca
Laguna de Llancanelo MR
Laguna de los Pozuelos
Lagunas de Guanacache
Lagunas de Vilama
Lagunas y Esteros del Iberá
Parque Provincial El Tromen
Reserva Costa Atlantica de Tierra del Fuego
Reserva Ecológica Costanera Sur
Reserva Provincial Laguna Brava
Río Pilcomayo
編輯本段亞美尼亞(Armenia)
Arpi 湖
塞凡湖(Lake Sevan)
編輯本段澳大利亞(Australia)
Apsley 沼澤地
阿什莫爾礁群(Ashmore Reef)國家自然保護區
Banrock Station 濕地區
巴馬森林(Barmah Forest)
Becher Point濕地
藍湖(Blue Lake)
Bool & Hacks 礁湖
博靈格林灣(Bowling Green Bay)
巴倫角島(Cape Barren Island)及東岸礁湖
Coongie 湖
珊瑚海保護區(Coral Sea Reserves) (Coringa-Herald、Lihou Reefs 及 Cays)
Corner Inlet
科堡半島(Cobourg Peninsula)
Currawinya 湖
Edithvale-Seaford 濕地
八十哩灘 (Eighty-mile Beach)
伊利莎伯及米德爾頓珊瑚海洋國家自然保護區(Elizabeth and Middleton Reefs Marin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Fivebough and Tuckerbil 沼澤
Forrestdale & Thomsons 湖
Ginini Flats Subalpine Bog Complex
吉普斯蘭湖(Gippsland Lakes)
Great Sandy Strait (including Great Sandy Strait
編輯本段【濕地的人為破壞】
近幾百年來,濕地遭到了嚴重破壞。雖說濕地乾涸是自然進程的必然結果,但當前不少濕地的迅速消滅與人類不合理的經濟活動有重大聯系。
(1)土壤破壞是破壞濕地的一大因素。人類不合理使用土地,導致了土壤的酸化與其他形式的污染,這嚴重破壞了濕地內的生態環境;
(2)環境破壞。比如水污染、空氣污染。這一類污染造成了水體營養化、石油泄漏污染等重大破壞,導致成千上萬的水生物及鳥類的死亡;
(3)圍湖、圍海造田。這一類經濟活動會直接地減少濕地面積。比如我國洞庭湖。當今地洞庭湖面積與幾百年前的形成鮮明對比;
(4)河流改道。這一類工程雖說大大地對農業生產做出了貢獻,也對防洪工作起到了巨大作用,但卻影響了河流對濕地的水量補給作用。比如我國的一些河流截彎取直工程,就破壞了一些湖泊。
編輯本段【其他相關】
世界上最大的濕地是巴西中部馬托格羅索州的潘塔納爾沼澤地(Pantanal),面積達2500萬公頃。
『叄』 澳大利亞的有哪些自然風光
澳大利亞按照氣候、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特點可以劃分為北部熱帶地區,東岸和大分水嶺亞熱帶地區,西南部地中海氣候地區和大陸中部沙漠和半沙漠地區。
1.北部熱帶地區
澳大利亞北部地區的海岸地帶,氣候屬於潮濕熱帶類型,但5~10月為晴朗乾燥季節。
達爾文城是該國北部地方的首府,它是北部較大的城市,也是較著名的旅遊城市。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於1839年曾到此考察,故該市以他的名字命名。這里原來是土著人的居住地,後因於19世紀70年代發現金礦而迅速發展起來。1974年,由於颶風襲擊而受到嚴重破壞。後經過重建,成為具有現代化街道和建築物的美麗城市。氣候炎熱多雨,樹木繁茂,有許多特有的植物種。東、西、北三面環繞著美麗的金色沙灘,旅遊者在此可參加多種水上活動和運動。市內有中國廟宇列聖宮;南郊有亞羅奧加公園,有該國特有的野狗及鱷魚、野牛等野生動物。東南郊有一溫泉,還有許多高達3米的白蟻冢,每冢可容200萬只螞蟻,令人嘆為觀止。市內有一通往亞洲和歐洲的國際機場。
在達爾文以東不遠處,有卡卡杜國家公園,這是一個重要的旅遊點。該國家公園以其自然景觀和土著人的岩畫藝術,以及沼澤濕地的水牛、鱷魚與多種水烏等野生動物著名於世,現已被列為世界遺產地。為了保護其資源,對旅館的建設進行了嚴格的控制。遊客去公園旅遊交通比較方便,乘船、乘公共汽車、小汽車或乘坐四輪出租馬車都可到達。這里帶有冒險性質的假日活動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
2.東岸和分水嶺亞熱帶地區 該地區可分為四個旅遊亞區:
1)北部地區。從羅克漢普頓到約克角城。這里旅遊上的特色是沿海的熱帶雨林植被、近海的大堡礁和熱帶氣候。該地區較大城市有凱恩斯。7~10月是降水較少、適於旅遊的乾季。上述特色中最突出的是舉世聞名的大堡礁。
大堡礁位於太平洋珊瑚海西部,北面從托雷斯海峽起,向南直到弗雷澤島附近,沿澳大利亞東北海岸線綿延2000餘公里。大堡礁距海岸約20~350公里,總面積達8萬平方公里。珊瑚礁是珊瑚蟲分泌的石灰性物質和骨骼等殘骸堆積而成。這里的珊瑚礁沿海岸分布,象堡壘保衛著海岸,所以稱為「堡礁」。大堡礁不利於航行,但是可以開展多項水上運動或活動,還可以在水下觀賞美麗的珊瑚和其他水下生物,因而成為澳大利亞主要的旅遊區之一。大堡礁由600個珊瑚礁組成,水下珊瑚顏色鮮艷,絢麗多姿,形狀各異,還有游魚、綠海龜、蟹、牡蠣等,宛若海上公園。在17個較大的島嶼中,最著名的是擁有觀賞海洋景色設施的格林島和海倫島。格林島建有水下觀察室,可觀賞海洋中美麗、奇特的魚類和其他生物。1988年在湯斯威爾(Townsville)附近,開設了世界上第一家「飄浮旅館」(實際是常年固定在礁石上的一條船)。在此可以進行一日游,也可以進行較長時間的旅遊和潛水探險。據估計,1986年,去大堡礁旅遊的人達50萬人次。由於旅遊者過多,人們已經發現,這個比較敏感的生態系統已經受到巨大威脅。另外,大堡礁還遭到以珊瑚蟲為食物的荊冠類海星的威脅。因此,澳大利亞成立了大堡礁海洋公園對大堡礁進行嚴格的管理。該公園將大堡礁分成若乾地帶,以便進行不同方式和不同層次的管理和利用。有些地區受到十分嚴格的保護,在這里只可以進行觀賞性的旅遊,不允許在堡礁上進行行走、採集和垂釣等破壞性活動。在凱恩斯附近地區和較大的島嶼上,有現代化的國際旅館和豪華賓館,也有較簡陋的小旅館,可供旅遊者休息和居住。
在該地區的熱帶雨林中,已建立了幾座國家公園,如白倫登克和特里不萊辛國家公園。這里有奔騰咆哮的河流,是飄航的理想地點。
這一地區有相當長的海岸地帶尚未進行旅遊開發,但現已建立了一些國家公園。旅遊活動基本上在乾季才能進行。南半球夏季時,這里常常有大雨,而且沿海水域中會出現有毒的水母,所以主要的旅遊季節只能在5~10月間。因此,在這期間,昆士蘭北部海岸成了悉尼和墨爾本遊客的「冬季」旅遊勝地,但對於北半球來的旅遊者來說,它們是「夏季」旅遊目的地。來此旅遊的海外遊客相對較少,但凱恩斯機場經過擴建,以便日本、美國和歐洲旅客到此旅遊。實際上,從東京飛到這里,所花的時間比從東京飛到夏威夷還要短一些。
2)布里斯班地區。布里斯班地處澳大利亞東南部,是主要度假地區的中心。雖然屬昆士蘭海岸的這段海岸,全年都能開展旅遊活動,但它主要是以冬季陽光吸引遊客。12~2月間,氣溫高,濕度大,降雨也多,旅遊不太方便。
東部海岸中段的海灘,已進行了較長時期的大規模旅遊開發,特別是布里斯班以南的黃金海岸和其以北的陽光海岸。黃金海岸是一段長約40公里的連續、優質沙灘,由於沙灘為金色,而得名。這里氣候宜人,日照充足,特別是海浪險急,適於進行沖浪和滑水運動。最理想和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段是所謂「沖浪者樂園」。在早年土著人的聚居之地瑟弗斯佩斯勒舍以及其他地段,有許多豪華旅館和別墅,還有各種各樣的娛樂和旅遊區,如游樂場、賭場、酒吧、夜總會、海洋世界和一些主題公園。在庫魯姆濱海海灘,建立了佔地20公頃的飛鳥保護區。夢幻游樂場,佔地84公頃,內有包括屏幕達兩層樓高的愛麥克斯戲院等設施。海洋世界是南半球最大的海洋公園,園內有許多海洋動物如海豚的精彩表演。在穆德吉拉巴,有著名的哈韋斯飛鏢工廠,廠內生產一種土著人使用的狩獵工具——投擲出去如未擊中野獸還可自動返回的「去來飛器」。這種工具反映了土著人的智慧。
離黃金海岸不遠的地方,有一處柯朗加塔機場。它位於布里斯班以南27公里處,而到陽光海岸去的旅遊者可經由布里斯班機場進出。陽光海岸的旅遊開發遠不如黃金海岸。例如,努沙(Noosa)是一個環境幽靜的旅遊勝地,附近還有一個國家公園,但目前只有一些小旅館。該旅遊勝地可開展所有各種水上運動。
日本旅遊者對於昆士蘭海岸地帶的興趣日益增加。1988年,日本人提出希望對昆士蘭黃金海岸大部分土地進行旅遊開發。現已投資8億美元。1987年僅有21.5萬日本人訪問澳大利亞,但到達昆士蘭的日本遊客人數增加的速度是到達夏威夷的日本遊客的兩倍。
3)悉尼和墨爾本地區。這是澳大利亞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區之一。這里的氣候冬季較潮濕,但夏季較為乾燥。因此正好可以彌補布里斯班一帶氣候的不足之處。該地區海岸可進行大多數夏季海濱旅遊活動;當地的海灘全年都可開展一日游。這里有比較理想的沖浪條件,但有些海灘有一定危險性,因為有較強的離岸流。該地區各個城市都是重要的旅遊中心。
悉尼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城市和重要港口,也是新南威爾士州的首府,它位於大陸東南岸,人口約350萬。該城始建於1788年,當時是英國在澳大利亞最早建立的囚徒流放地。現在是全國重要的經濟、文化、金融和貿易中心。交通也很發達,公路向北可達紐卡斯爾,向南到鋼城伍倫貢,向西通向煤都利斯戈和巴瑟斯特。這里有重要的國際機場,並有多條國際國內航線。該市氣候溫和,環境美麗。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很豐富且極有特色。市內有許多公園和街心花園,綠地遍城,到處繁花似錦。泰隆加動物園內有許多珍禽異獸,如澳大利亞樹熊、鴨嘴獸、袋鼠等。海邊有很多海灣和沙灘,是優良的天然浴場,並可開展滑水、沖浪等水上運動。在眾多的古代和現代建築中,最著名的是悉尼歌劇院和悉尼塔。悉尼歌劇院也稱海上歌劇院,是澳大利亞全國表演藝術中心。該建築物造型奇特,象是一組揚帆出海的船隊,與周圍景色十分和諧統一。這一世界著名的建築於1973年建成,現已成為悉尼的標志。它的設計者是丹麥的年輕建築師耶爾恩·烏特松。悉尼塔是南半球最高的建築,高304.8米。管狀塔身達230米。塔樓呈圓錐形,共9層,1層和2層是旋轉式餐廳,3層和4層是瞭望層,在此可以觀賞整個悉尼城的景色。在悉尼將舉行2000年奧林匹克運動會。1991年,該市接待了150萬外國遊客,平均每人在此逗留13天,每日消費626澳元。
墨爾本是澳大利亞第二大城市,為維多利亞州的首府。人口約280萬。該市是澳大利亞最早的牧場和牧羊業的發源地。1851年,在附近發現大金礦,使美國舊金山有所遜色,因而稱為「新金山」。目前是工業、交通和文化發達的現代化城市。市西北部的塔拉馬林機場是全國第二大國際機場。該市是氣候宜人的花園城市,植物園和公園佔全市面積的1/4。著名的皇家植物園里,有10000多種植物,園內有95棵樹為英國女王等世界名人所植。除了現代化高層建築外,還有哥特式聖保羅教堂和古希臘式議會大廈等古建築。唐人街上有許多中國餐館和一些中國牌樓。市內還矗立著為紀念當地工人1855年爭取「三八制」(工作、休息和睡眠各8小時)的斗爭而建立的紀念碑。該市的海岸地帶,有崎嶇突出的懸崖峭壁,奇麗而壯觀;有些公園內還有多種野生動物,如鵜鶘、企鵝、海豹等。
大分水嶺是澳大利亞主要山脈,綿亘於從凱恩斯到墨爾本的東部海岸地帶。悉尼和墨爾本之間的雪山海拔最高,其山頂終年積雪,有「澳大利亞屋脊」之稱。1949年,在該山設立了科西阿斯科國家公園,面積6134平方公里。園內的斯雷德波村有設施完善的滑雪場,全年都可開展各種與積雪有關的運動。這里建有空中索道,可將滑雪者直接送到高600米的滑雪起點。雪山還是澳大利亞主要河流的發源地,並建有著名的大雪山水利工程。大壩後面的歐卡姆比內湖是全國最大的水庫,庫內水產豐富,也是重要的旅遊點。此外,還有其他許多國家公園沿山脈分布,可開展自然景觀旅遊和各種度假活動。這些活動可和以沿海城鎮為基地的海灘旅遊相結合。
藍山在悉尼以西65公里處,為大分水嶺的支脈,是一個旅遊地。峰巒高聳,峽谷深切,樹木繁茂,因入秋時大量按樹揮發的油滴,經陽光折射呈現藍色而得名。卡通巴附近,氣候宜人,怪石嵯峨,有三姐妹峰、吉諾藍岩洞、溫特沃思瀑布、鳥啄石等天然名勝。吉諾藍岩洞雄偉幽深,洞中有洞,有各種喀斯特溶洞地貌,如石筍、石鍾乳、石幔等。
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座落在大分水嶺山間盆地內。人口25萬左右。該城沿攔河壩後的人工湖布設,是一座美麗而繁華的現代化城市。市內僅有少量的輕工業,但文化科技發達,有藏書豐富的國家圖書館和許多科研機構,西南郊有宇宙衛星跟蹤站。市內和郊區有許多開闊的林地和公園,宛如一座大花園。
4)塔斯馬尼亞。該島距澳大利亞大陸東南海岸不遠,是該國最偏南的領土,因而氣候比其他地方冷涼,夏季最高溫度為21℃,冬季最高溫度11℃。降雨豐富,全年分配均勻。但空間分布不均,西部山區超過2500毫米,向東漸減到500毫米以下。該島具有鮮明英國特色的農場景觀,但也分布著一些無人居住的高地和荒原,還有壯麗的瀑布、深切的峽谷、高聳的山地和秀麗的湖泊。州首府霍巴特面積不大,人口僅18萬,也是一個環境優美的海港,但該市及整個島嶼尚不是澳大利亞的重要旅遊區。
3.西南部地中海氣候區
澳大利亞西岸跨越幾個不同的氣候帶,但它一般不受濕潤海洋氣流的影響,因而比東岸乾燥,有相當長的地段都是沙漠。適於旅遊的地中海氣候分布於珀斯附近。這一帶夏季平均溫度在21℃以上(12~3月),降水較少;冬季,降雨增多,溫度可降低到13℃。
珀斯,是西澳大利亞州首府,重要港口,由於在該市湖泊中有成百的黑天鵝,並成為珀斯的標志,因而也叫「黑天鵝城」。1829年,從英國流放的囚徒到達此地開荒。19世紀末,由於其東部發現金礦而迅速發展起來。這里氣候十分有利於開展旅遊。長達數公里的白色海灘,為人們提供了天然浴場。市內還有許多文化設施和辦公大樓,如藝術博物館、珀斯歌劇院、市政廳大廈等。交通十分發達,向北有公路通向達爾文市,向東有鐵路通向東岸的悉尼。
盡管珀斯一帶氣候和自然景觀都比較優越,交通也方便,但是它離澳大利亞人口分布集中的東部地區畢竟過於遙遠,而且也沒有足夠的吸引力將旅遊者從悉尼和墨爾本海灘吸引過來。而珀斯冬季的氣候又不能與昆士蘭東岸的冬季陽光旅遊勝地相比。因此,澳大利亞西南部是世界上旅遊業不太發達的少數幾個地中海氣候區之一,雖然它擁有未受人類破壞、風光美麗的海灘,種類繁多的花木,在不遠的內陸地帶還有歷史上十分繁榮的采礦城鎮。
4.中部「紅色」乾旱地帶
澳大利亞內陸大部分地區是炎熱的荒漠或半荒漠地帶,年降水量225毫米以下。地表水很少,但是由於地下水豐富,特別是不少地區有自流地下水。澳大利亞擁有大自流盆地、墨累河盆地、巴克利盆地、荒漠盆地等自流泉盆地20多處,總面積達270萬平方公里,現已鑽井1.8萬眼,為內陸乾旱地區提供了大量的人畜用水。因此,缺少地表水對於旅遊業的發展並不是嚴重的限制因素。
該地區自然景觀以地勢起伏不大、平原開闊和缺少常年性水系為特徵。只有一些間歇性河流從大分水嶺向西流入內陸盆地的鹽湖(如埃爾湖)之中。喬木僅分布於水道兩側,而其他地方分布著堅硬的草本和灌木叢。由此再向西,為更加乾旱的沙漠,石質平原、沙丘和粘盤相間分布。自然景觀以紅色占優勢,紅色景觀是由於氧化鐵沉積物覆蓋在岩石表面所形成的。在該地區地理中心的平原上有一系列的山脈,如麥克唐奈山脈、馬斯格雷夫嶺、彼德曼山脈等。山脈之間有一些孤立的露頭(即極為古老山脈的殘體)位於盆地之中。在這些壯美的孤立岩體中,最著名的是烏如魯國家公園的艾爾斯巨石和奧爾加山。
艾爾斯巨石是世界最大的孤殘岩體,位於艾麗斯斯普林斯市以西350公里處。1872年歐洲人艾爾斯首先發現,故以其名命名。該巨石高出四周平地348米,長3000米,基圍8500米。遠看象是一隻巨獸,表面光滑,無任何植物在其上生長。岩石呈紅色,但一天中顏色不盡相同,有時較深,有時偏淡。由於風化的結果,巨石上形成了許多石縫和洞穴。當地土著人把巨石視為神的化身,定期到此頂禮膜拜。有些洞穴內,有近似抽象畫的古老壁畫。遊客可從巨石西部攀上峰頂,觀賞遼闊平原的壯麗景觀。到這里旅遊,交通比較方便,可從附近的尤拉拉乘車到達這里。它擁有自己的簡易機場,旅遊服務設施完善,可提供從國際標準的豪華旅館到簡陋宿營地的各種住宿。雖然旅遊者可以直接乘飛機到達,但大多數人是乘飛機到艾麗斯斯普林斯,然後再轉乘飛機或火車到尤拉拉和艾爾斯巨石。當地氣候比較炎熱,但由於空氣乾燥,如果旅遊者注意避免太陽直接照射,旅遊活動可正常進行。
艾麗斯斯普林斯位於麥克唐奈山區,是澳大利亞中部地區行政機構所在地,也是一個旅遊中心和全國的地理中心。這里氣候炎熱,周圍是紅色荒漠。市內有19世紀無線電中繼站舊址紀念館和間歇泉遺址、戰爭紀念碑。藝術館內有一高6米的旋轉台,站立其上,可觀賞紅色平原的奇異景色。城附近有一駱駝馴養場,其駱駝可供旅遊者使用。每年秋季,該市都要舉行傳統的駱駝比賽。
『肆』 外國有哪些有名的濕地公園
國外有名的濕地公園:
1巴西潘塔納爾濕地公園
愛沙尼亞森林與濕地
『伍』 澳大利亞旅遊景點有哪些,著名景點推薦
悉尼歌劇院 大洋路 大堡礁 拜倫灣 黃金海岸 粉湖
『陸』 澳大利亞地形特點是什麼,氣候特點是什麼,植被特點是什麼,降雨規律是什麼
您好!很高興能為您回答。
(1)澳大利亞的地形很有特色。西部和中部有崎嶇的多石地帶、浩瀚的沙漠 和蔥郁的平頂山巒 ,東部有連綿的高原 ,全國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海撥2230米,在靠海處是狹窄的海灘 緩坡,緩斜向西,漸成平原。沿海地區 到處是寬闊的沙灘和蔥翠的草木,那裡的地形千姿百態:在悉尼市西面有藍山山脈 的懸崖峭壁,在布里斯本 北面有葛拉思豪斯 山脈高大、優美而歷經侵蝕的火山頸 ,而在阿德雷德市西面的南海岸則是一片平坦的原野。
澳大利亞的大部分國土,約70%,屬於乾旱或半乾旱地帶,中部大部分地區不適合居住。澳大利亞有11個大沙漠,它們約占整個大陸面積的20%。由於降雨量很小,大陸三分之一以上的面積被沙漠覆蓋。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平坦、最乾燥的大陸,中部窪地 及西部高原均為氣候乾燥的沙漠, 中部的艾爾湖 是澳大利亞的最低點,湖面低於海平面15米。能作畜牧及耕種的土地只有26萬平方公里。沿海地帶,特別是東南沿海地帶,適於居住與耕種。這里丘陵起伏,水源豐富,土地肥沃。除南海岸外,整個沿海地帶形成一條環繞大陸的「綠帶」,正是這條綠帶養育了這個國家.
(2)氣候
澳大利亞地處南半球,雖然時差與中國(含台灣和香港)只有2-3小時,但是季節卻完全相反。12月-2月為夏季,3月-5月為秋季,6月-8月為冬季,9月-11月為春季。澳大利亞大陸形成於2億年前,具有獨特的地理和特點,澳洲跨2個氣候帶,北部屬於熱帶氣候,每年4月-11月是雨季,11月到第二年的4月是旱季,由於靠近赤道,1月-2月是台風期。澳洲南部屬於溫帶氣候,四季分明。澳洲內陸是荒蕪人煙的沙漠,乾旱少雨,氣溫高,溫差大;相反在沿海地區,雨量充沛,氣候濕潤,呈明顯的海洋性。
水文
墨累河 和達令河 是澳大利亞最長的兩條河流。這兩個河流系統 形成墨累-達令盆地,面積約100多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大陸總面積的14%。最長河流墨爾本河長3490里。艾爾湖 是靠近大陸中心一個極大的鹽湖,面積超過9000平方公里,但長期呈乾涸狀態。
(3)澳大利亞大部分是半乾旱或荒漠 地帶,但生態環境極為豐富,包括從高地的石南荒原到熱帶的雨林,為全球17個超級生物多樣性國家 之一。澳大利亞許多生物是當地獨有,原因是澳大利亞大陸較古老、地理上長期孤立,和氣候極端多變。其被子植物 約85%、哺乳類動物 約84%、鳥類 超過45%,和近岸溫帶魚類約89%是特有種 。 澳大利亞許多生態區,和區內的生物已被人類活動和外來物種所威脅。聯邦《1999年環境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育法案》是保護瀕危物種的根本法律。基於「生物多樣性行動計劃 」,設立了許多受保護地區 以保育獨特的生態系統;64個濕地根據《濕地公約 》而登記;另有16個世界遺產 。「環境可持續指數 」公布於2005年,澳大利亞在2006年排名全球第13。棲息於桉樹 上的樹熊 澳大利亞多數木本植物是常綠的,且很能適應火災和乾旱,例如桉樹 和金合歡 。但近十年來,由於乾旱惡化,東岸地區屢次傳出森林大火;2009年,由於縱火案,東岸地區的森林和部分民宅受到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火災侵襲。澳大利亞的莢果 品種眾多且本地特有,它們能與根瘤菌 和菌根真菌 共生,因此較適應較貧瘠的土壤。澳大利亞出名的動物 有單孔目 (如鴨嘴獸 和針鼴 )、有袋類 (如袋鼠 、樹熊 和袋熊 ,其中拳擊袋鼠 還是澳大利亞的國家象徵)、灣鱷 和淡水鱷 、鴯鶓 和笑翠鳥 等鳥類。澳大利亞的毒蛇數量在世界之最。蓋面積占國土的20%,天然森林面積 約1.55億公頃(三分之二為桉樹 ),用材林面積122萬公頃。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柒』 澳大利亞的地理環境和經濟發展狀況
澳大利亞(英語:Australia),全名澳大利亞聯邦(英語: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亦稱澳洲,是全球地理面積第六大國家、大洋洲最大國家。其國境東南鄰近紐西蘭,西北鄰近印度尼西亞,北邊靠近巴布亞紐幾內亞、西巴布亞和東帝汶。
「澳大利亞」一詞源於拉丁語「未知的南方大陸」(terra australis incognita)。其所在的地理學位置通常稱作澳大利亞大陸,是地球上最小的大陸板塊。其人民平均擁有國土面積乃世界最廣國家之一,經濟成就亦屬世界高度發達國家。國民生活水平很高,經濟的主要重點是高效率的能源和畜牧業。
澳大利亞有多樣的自然景觀,包括迷人的熱帶雨林、別稱「紅色中央」的乾燥貧瘠的沙漠,白雪皚皚的山峰、綿羊遍布的牧場、及引人入勝的海濱,和馳名遐邇的自然遺產大堡礁、烏魯汝。在每年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評選中,澳大利亞名列前茅的城市數目在全球國家之先。
[編輯] 自然地理
澳大利亞位於南半球、東半球,介於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擁有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曼尼亞等島嶼。澳大利亞四面環海,東南隔塔斯曼海與紐西蘭為鄰,北部隔帝汶海和托雷斯海峽與東帝汶、印度尼西亞和巴布亞紐幾內亞相望。
澳大利亞佔有大洋洲絕大部分陸地,總面積769.2萬平方公里,其70%為沙漠和半沙漠。澳大利亞四面環海,海岸線長達36,735公里。全澳可分成東部山地、中部平原和西部高原三區。全境平均海拔300米,超過1,000米的山地面積低於1%,低於500米者達87%,乃地表起伏最和緩的大陸。
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海拔2,230米,最長的墨內河有2,520公里。中部的埃爾湖是最低點,湖面低於海平面12米。東部沿海的大堡礁是全球最大的珊瑚礁。氣候上北部屬熱帶,部份屬亞熱帶,少部分屬溫帶。年均溫北部為27℃,南部14℃。內陸乾旱少雨,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東部山區500~1,200毫米。[6]
澳大利亞是全球最乾燥的大陸,飲用水主要是自然降水,並依賴大壩蓄水供水。政府嚴禁使用地下水,因為地下水資源一旦開采,很難恢復。2006年起,聖嬰現象影響擴大,導致降雨大幅減少,各大城市普遍缺水,紛紛頒布多項限制用水的法令,以節水渡過乾旱。[7]
澳大利亞大部分是半乾旱或荒漠地帶,但生態環境極為豐富,包括從高地的石南荒原到熱帶的雨林,為全球17個超級生物多樣性國家之一。澳大利亞許多生物是當地獨有,原因是澳大利亞大陸較古老、地理上長期孤立,和氣候極端多變。其被子植物約85%、哺乳類動物約84%、鳥類超過45%,和近岸溫帶魚類約89%是特有種。[8]澳大利亞許多生態區,和區內的生物已被人類活動和外來物種所威脅。聯邦《1999年環境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育法案》是保護瀕危物種的根本法律。基於「生物多樣性行動計劃」,設立了許多受保護地區以保育獨特的生態系統;64個濕地根據《濕地公約》而登記;另有16個世界遺產。「環境可持續指數」公布於2005年,澳大利亞在2006年排名全球第13。[9]
澳大利亞多數木本植物是常綠的,且很能適應火災和乾旱,例如桉樹和金合歡。但近十年來,由於乾旱惡化,東岸地區屢次傳出森林大火;2009年,由於縱火案,東岸地區的森林和部分民宅受到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火災侵襲。澳大利亞的莢果品種眾多且本地特有,它們能與根瘤菌和菌根真菌共生,因此較適應較貧瘠的土壤。澳大利亞出名的動物有單孔目(如鴨嘴獸和針鼴)、有袋類(如袋鼠、樹熊和袋熊)、灣鱷和淡水鱷、鴯鶓和笑翠鳥等鳥類。澳大利亞的毒蛇數量在世界之最。[10]
澳大利亞野犬約引進於公元前3,000年,當時澳大利亞原住民與南島人貿易。[11]人類最初定居後,許多動植物品種很快絕種,包括一些大型動物;歐洲殖民開始後,更多物種步向滅絕,包括袋狼。[12][13]
[編輯] 經濟
澳大利亞國民生活水平很高,2007年國民生產總值達8,897億美元,國民平均經濟生產總值42,366美元,與歐洲四大經濟體不相上下,乃全球高度開發、最富裕,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15]
澳大利亞位於南半球,國際貿易交流因路途遙遠而受到成本劣勢,是唯一沒加入北約和八國集團首腦會議(G8)的西方大國。澳大利亞近二十年與亞洲國家往來頻繁,即是地理因素的影響。雖然人口僅二千多萬,但澳大利亞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和商業法治,則是北半球一些富國和人口大國所不及。澳大利亞經濟採用西式的混和型經濟發展模式,以第三類產業為主,特別是旅遊業和教育業。礦產業和畜牧業也以效率著稱。
教育是繼旅遊業之後的一項產業,在全球佔有樞紐地位。每年全球有不少學生到此升學,為澳大利亞帶來豐厚的外匯收入,並為其知識型經濟吸納眾多人才。此外,增取投資移民亦是澳大利亞政府的重要經濟計劃。2005年起,全球經濟成長趨緩,澳大利亞也隨之放慢其增長幅度。
澳大利亞四大金融集團是西太平洋銀行(Westpac Bank)、澳大利亞國民銀行(National Bank)、澳紐銀行(ANZ Bank)和聯邦銀行(Commonwealth Bank)。
[編輯] 金融貨幣
澳大利亞的貨幣是澳幣,但最初是隨英國採用英鎊。後來發展自己的幣制——澳大利亞鎊,幣值同於英鎊。當時一鎊有20先令;一先令有12便士。因此每鎊有240便士。
1966年,澳大利亞推行十進位制,亦同時改革貨幣。當時已是十進位制的1美元約價值0.5英鎊,新的澳幣改為與美元作等值連結。一澳幣等於0.5舊澳大利亞鎊,即0.5英鎊。一澳幣有100分,因此每一澳分約等於1.2便士。
2002年起,澳大利亞改革幣質,新紙幣內含膠質,不易破爛、耐用美觀;不同面值的紙幣有不同特色的透明「窗口」,是全球最先採用此設計的國家。
交通
公路列車
縱貫澳大利亞大陸的汗號列車澳大利亞有公路810,641公里(2004年)、鐵路38,550公里(2006年)、機場461座(2007年)、河運航道2,000公里(2006年)。
澳大利亞的交通系統發達,特別在主要大都會,如悉尼、墨爾本和布里斯本,皆有大型國際機場和暢通的大眾運輸系統,如城市火車和城市高速公路。在大多數城鎮,汽車限速一般是每小時60公里,學校周圍則每小時40公里。城市以外和市區高速公路,限速則高達每小時110公里。澳大利亞地廣人稀,大城市的間距通常很遙遠,公路因此是主要交通設施之一,人均擁有汽車數量則為世界最高國家之一。汽車延續英聯邦制度的左側行駛,駕駛員座位亦在汽車右側,此與英國、日本、香港、澳門相同。澳大利亞的公共交通系統也很發達,悉尼和墨爾本由於城市廣大,城市火車和地下鐵成為市民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墨爾本另有大量的有軌電車、公共巴士和輪渡。[26]
[編輯] 公路及鐵路運輸
澳大利亞采礦業發達,國內運輸大量使用火車、長途汽車,公路和鐵路運輸系統因此發達。在專為運輸而設的公路上,可看到澳大利亞特有的「公路列車」,即一輛高性能卡車頭拉著數節拖車和集裝箱在行駛,有時延伸長達 50 米(165英尺)。火車系統也很普遍應用在工業運輸。澳大利亞鐵路客運卻不能算發達的。
『捌』 世界六大濕地是哪些我知道有中國的鄱陽湖,其他五個呢
世界上最大的泥炭地——西西伯利亞泥炭濕地
具有「生命王國」之稱的南美亞馬遜河流濕地,
全球第二大淡水湖泊——非洲維多利亞湖泊濕地,
號稱「透明清澈的海中水生王國」的澳大利亞大堡礁
印尼紅樹林濕地
美國落雨杉森林沼澤濕地
你說的中國的鄱陽湖只能算中國6大濕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