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型礦業公司的礦產勘查運作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大型礦業公司是礦產勘查的主力,由勘查子公司或勘探部運作。大型礦業公司用自有資金投入礦產勘查,在稅前支付。全資勘探子公司或勘探部的勘查風險由母公司承擔。大型礦業公司的礦產勘查運作方式,和我國地勘單位的礦產勘查運作方式有一些可比性,即戰略規劃—年度安排—項目設計—項目預算—審查立項—項目實施—成果上交。
90年代中期以後,大型礦業公司從風險勘查大幅度撤出,主要從初級勘查公司收購礦權,進一步開展預可行性研究。如前所述,西方國家的預可行性研究包括:加密鑽探、計算儲量、開展礦區水文地質勘查、選礦試驗等。大型跨國礦業公司退出的是高風險草根勘查,即新區的找礦。按照我國礦產勘查階段劃分,大型礦業公司並未退出詳查、勘探。在2004年至今的這一輪礦產勘查高峰期,有的大型礦業公司又有增加風險勘查投入的趨勢。
1987年,我受中國人才交流中心的派遣,到澳大利亞BHP礦業公司所屬勘探子公司進修礦產勘查管理,實際參與了BHP礦業公司西澳大利亞州勘探公司的礦產勘查工作,對西澳大利亞州勘探公司各部門做了詳細的調研。回國後所撰寫的進修報告曾被原地質礦產部政策研究室、直管局兩次翻印。這里,將進修報告有關內容摘引如下,可以作為大型礦業公司礦產勘查運作的一個實例,反映大型礦業公司的礦產勘查運作的某些特點。遺憾的是資料偏老,請讀者諒解。
一、項目管理
以BHP勘探公司為例介紹。公司財政年度由每年的6月1日至次年的5月31日。立項共分為7個步驟。
1.項目的提出
根據上年度的成果和勘探公司研究部的選區選項建議,由BHP勘探公司經理帕爾索普博士,向6個分公司經理下達下一財政年度勘查項目設想備忘錄,提出下一財政年度公司的勘查要求和預期成果,有些類似於國內的設計任務書。
2.總預算的提出
根據BHP礦業公司的發展規劃和經營狀況,考慮到年度通貨膨脹因素和所提出的項目,帕爾索普博士向BHP礦業公司資源計劃發展部總經理卡特提出年度勘查總預算,並得到他的批准。
3.制定預算預分配方案備忘錄
根據總預算,帕爾索普博士向各勘探分公司、研究部、地球物理部,按「項目群」下達預算預分配方案備忘錄。如西澳大利亞州的默琴森地區金礦勘查,就是由一組綠岩型金礦勘查項目組成的項目群。項目群類似於岡底斯山地區斑岩銅礦、滇黔桂金三角地區微細浸染型金礦、鄂東南地區矽卡岩型鐵銅礦。即在一個相近地質條件的地區,含若干個礦床類型相同的勘查項目,形成一個個項目群。這個備忘錄僅用於指導各分公司確定項目和編制預算,不是最後方案。各個項目群之間的預算預分配方案,還有可能作調整。
4.預算預分配的下達
分公司經理根據項目群預分配方案,和項目群主任地質學家討論,編制下年度項目計劃和項目預算。分公司經理有權對項目群預分配方案作調整。不要求項目群主任地質學家提交地質勘查設計,只要求提交一份3頁表格式的項目和預算提要。項目提要包括:探礦權區和合資勘查狀況、對公司的利益和權益分析、礦山生產狀況、該項目上一年度執行情況和地質成果、進一步勘查的地質條件分析、下一年度勘查工作安排、項目的前景及參考文獻。預算提要是根據勘查公司會計師通告的本財政年度預算編制單價編制。每財務年度的預算單價,考慮到通貨膨脹和勘查服務市場價格的變動,逐年調整。預算編制單價只有9 項53 款(例如工資、野外費用、鑽探費用、租車費用、租飛機費用、地球化學測量費用、地球物理測量費用、測量費用、其他費用),非常方便項目地質學家編制。公司會計師格林(B Gelent)認為,礦產勘查變動因素很多,沒有必要精確編制預算。
5.項目技術審查
項目技術審查在地區勘查分公司的層面上進行,審查按項目群進行,便於進行技術上的對比。項目技術審查要求全體地質學家參加。BHP勘探公司地球物理部和研究部的技術人員參加勘查分公司的項目技術審查,交流研討找礦思路和方法。這和原冶金工業部地質局審查年度地質項目設計與計劃時,要求地球物理勘查院和地質研究院參加類似。項目技術審查主要解決:上年度成果考核;本年度勘查方案的找礦思路和技術可行性;探礦權的增減、合資勘探事項;工作量估計和預算編制的合理性。項目技術審查不形成審批意見,項目群主任地質學家根據討論意見,自行決定修改。
6.項目預算審查
項目預算審查在BHP勘探公司的層面上進行,各勘探分公司經理和項目群主任地質學家全體參加,是勘探公司每年最重要的一次會議。開會地點選在當年對公司最有影響的國家或地區舉行。例如,1993年項目預算審查在北京舉行,有100多名地質學家和經理人員參加,因為當時在中國剛剛成立了中澳合作的康滇勘探公司。會議按項目群匯報,由審查委員會評論項目強弱。強項目系指上年找礦成果顯著、找礦前景明朗、找礦潛力大的項目。項目預算審查會議結束時,由BHP勘查公司經理帕爾索普博士宣布,對強項目增加預算,對弱項目減少預算,公布預算調整額。同時決定強弱項目間的地質學家的人員調配。項目預算審查對各勘探分公司經理和項目群主任地質學家是至為關鍵的。
7.項目批准
勘探公司經理根據項目預算審查結果,編寫綜合評述和年度預算,交礦業公司總經理審定後,呈BHP公司董事會批准,於6月1日新財政年度生效執行。
大型礦業公司勘查項目的立項與國內財政投資勘查項目的立項有類似之處。不同之處在於,大型礦業公司用年度勘查總預算控制勘查子公司的勘查規模;在項目的勘查方案上,給予地質學家更大的自主權;省去了耗費很大的勘查設計編寫和審查;勘查項目預算簡單,由項目地質學家自己編制,適應多變的礦產勘查。但大型礦業公司勘查立項的成本、周期、靈活性,均不及初級勘查公司,找礦成功率低於初級勘查公司,成為大型礦業公司大量退出風險礦產勘查的原因。
二、礦產勘查和預可行性、可行性研究的銜接
BHP勘探公司(BHP Exploration Company)和BHP資源技術公司(BHP Resources Technology),是BHP礦業公司資源計劃發展部(Resources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下屬的兩個子公司,同屬資源計劃發展部總經理卡特領導。礦產勘查和預可行性、可行性研究的銜接在這兩個子公司之間進行。兩個子公司共用一個計算機系統,勘探公司的找礦見礦工程為資源技術公司掌握。一旦可以轉入預可行性研究,資源技術公司及時介入。例如,勘查公司在西澳大利亞州發現「十二英里」鉛鋅礦以後,1986~1987年找礦的鑽孔,見礦良好,BHP礦業公司決定轉入預可行性研究。以100米×50米的鑽探的網度,進行系統控制,並開始選礦試驗和開發的經濟評估,技術決定權轉到資源技術公司。鑽孔設計、選擇計算儲量的鑽探網度、計算資源量/儲量、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查等,都由資源技術公司決定。BHP勘探公司的鑽機,承包資源技術公司設計的加密鑽探工程,預算150萬澳元。這項預算不再列入BHP勘探公司的礦產勘查項目預算中,而是由資源技術公司支付。
三、大型礦業公司在並購探礦權協議中的基本考慮
本書第二章中曾提及,從20世紀90年代後期,大型礦業公司興起並購浪潮,縮小勘探部門,減少勘查預算,基本退出風險勘查領域,勘查部門的功能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大型礦業公司勘查部門的主要任務是:在全球范圍內,關注數以千計的初級勘查公司和找礦人的勘查活動,從為數眾多的勘查項目中,按本公司的發展戰略和開發標准,選取有潛力的項目,選取不同的運作方式並購。在和初級勘查公司和找礦人簽訂協議時,大型礦業公司主要考慮以下三方面的問題。
1.期權轉讓
對於單個探礦權,希望最終取得100%的權益,不願接受不可沖稀的權益。在執行期權轉讓時,勘查的投入先少後多,逐年增加。大型礦業公司避免採用向探礦權出讓方支付現金的方式。在有的國家,探礦權人要求支付一筆預付款,以換取唯一談判權期,大型礦業公司一般不會接受。
2.合資合作勘查
在有法律保障的前提下,大型礦業公司並不希望過早成立合資公司,希望採用非法人式合作企業的方式開展合資勘查。大型礦業公司在合資勘查中要求絕對控股,同時是合資合作勘查的運營者。要注意大型礦業公司和初級勘查公司在找礦信息披露和處置權上的不同要求。
3.重要條款
大型礦業公司認為,探礦權轉讓的安全是合同條款的核心。在期權轉讓或掙股期結束時要確保探礦權轉到公司或合資公司中。要明確土地權或土地使用權和探礦權的關系。
2. 求09 10年中國企業並購外企和外企並購國內企業的案例
2009年
2009年5月,中國廣東省廣晟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周二與澳大利亞銅礦生產商--泛澳公司(PNA.AX: 行情)簽署入股協議,投資約合1.4億美元獲得泛澳公司增資後股本的19.9%股權,成為該公司第一大股東. 泛澳公司主要礦山為位於寮國的Phu Kham銅金礦,礦石儲量1.46億噸,2009年預計生產銅精礦含銅6.5萬噸、生產黃金6.5萬-7.5萬盎司.該公司在寮國和泰國還有銅、金勘探項目.
2009年6月6日,中國有色礦業集團公司在尚比亞首都盧薩卡市與尚比亞政府簽署了盧安夏銅礦股權轉讓協議,成功收購盧安夏銅礦。2008年12月19日,在金融危機的劇烈沖擊下,盧安夏銅礦公司宣布關閉銅礦。接管盧安夏銅礦之後,中色公司立即開始准備銅礦的復產工作,在2009年12月22日重新啟動恢復生產,計劃在30個月內達到年產出銅金屬3萬噸,最終使年銅金屬產能提高到7萬~8萬噸。未來5年內,中色集團將投資4億美元還擴大生產,為當地創造3000個就業機會。
華東有色局1.8億元控股非洲銅礦。2009年9月14日,華東有色地勘局宣布以1.8億元人民幣控股非洲銅礦。華東有色旗下一全資子公司與非洲銅礦威士利國際公司(Weatherly International Plc)達成股權購買協議,根據協議,華東有色將出資1610萬英鎊(合1.8億元人民幣)控股威士利國際公司,國家開發銀行和中非基金提供融資。威士利公司納米比亞項目位於重要的有色金屬成礦帶上,已勘明的銅資源逾36萬噸,尤其在納米比亞銅資源開發方面具有探、采、選、冶一條龍生產與加工能力。並且已勘探面積僅占礦權總面積的一小部分。因此,資源潛力巨大,發展前景可觀。
紫金33.68億元收購澳洲銅金礦公司。2009年11月29日,紫金礦業與澳大利亞印德菲利資源公司(Indophil Resources NL)簽署《收購履行協議》,以每股1.28澳元的價格收購公司全部股份,收購總金額約為5.45億澳元,摺合人民幣約33.68億元。目前,印德菲利資源公司已安排收購另一家公司持有SMI的A類股3.27%的權益,此次收購完成後,該公司將持有SMI的A類股份37.5%的權益。SMI作為「承包商」有權勘探和開發菲律賓南部棉蘭老島世界級銅金礦床坦帕坎(Tampakan)銅金礦項目。除坦帕坎銅金礦外,印德菲利資源公司於菲律賓還擁有其他勘探項目,包括3個特許土地權及16個處於申請階段的土地權,分別位於菲律賓的呂宋島北部及南部,棉蘭老島中部及東部。
2010年
紫金礦業公告與中非基金共同出資收購Copperbelt所持有的Platmin全部股份及Copperbelt集團應收賬款,總代價2.84億美元,其中紫金出資1.70億美元,股權佔比60%,對收購資源權益佔比40.8%,收購截止日最遲不晚於2010年7月30日。 本次收購將增加紫金的銅權益資源量185萬噸(JORC標准),約17%。2013年投產後預計年產銅約8萬噸,鈷約1萬噸。使公司銅的權益產量增加3.3萬噸(較10年增加33%)。Deziwa主礦段將設計露天開采,選冶採用傳統工藝,項目服務年限近20年,資本開支為4.66億美元。紫金本次同中非基金聯合收購,因此在政府審批流程上得以簡化,增大了收購成功的可能性。
3.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的國際合作
「十一五」期間,我局結合國家經濟發展對礦產資源的需求,充分發揮地質勘查的技術優勢,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多方面參與國際競爭,努力建設礦產資源保障體系,在「走出去」方面取得積極進展,在一些國家取得較顯著的地質勘查成果,樹立了中央地勘單位的良好形象,初步展示了地質找礦工作跨國經營的良好前景。
(一)境外業務總體情況
「十一五」期間,我局境外業務收入年均增長47.9%,境外利潤年均增長33.8%。境外經營業務范圍以礦產資源的地質勘查工作為主,同時開展了對外工程承包業務,工作礦種包括煤炭、石油、鉀鹽、鐵、銅、鎳、鉬、鎢、錫等,市場拓展到五大洲31個國家和地區;另外也有少量的工業產品等國際貿易,涉及10多個國家。
(二)境外投資情況
截止2010年底,我局在境外投資的公司共有 6個,所在的國家和地區主要有: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剛果(金)、香港、澳門;投資的重點行業和領域:礦產資源勘查與開發、礦產品貿易、工程施工、工程測繪。
2009年,我局勘查總院控股,廣西煤炭地質局、江蘇煤炭地質局、湖北煤炭地質局參股共同投資3000萬人民幣在印尼組建中國煤地(印尼)礦業有限公司,主要是開發鉻鐵礦和煤炭項目,同時兼營煤炭貿易;江蘇煤炭地質局與澳大利亞LOTUS LIFE公司合資成立EES礦業公司,其中江蘇煤炭地質局佔全部股權的51%,主要是在澳大利亞進行礦產資源勘查與開發;中煤地質工程總公司與第一勘探局、水文地質局、第二勘探局共同出資在澳大利亞設立澳大利亞中煤地質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主要是以資源勘查、申請探礦權及礦權經營為工作重點;航測遙感局投資香港分公司,主要開拓香港測繪市場;廣州中煤江南基礎工程公司出資(佔51%)在澳門設立廣州中煤江南基礎工程(澳門)有限公司,主要是進行建築基礎施工。2010年,江蘇煤炭地質局出資於剛果(金)設立中非國際礦業有限公司,主要開展資源勘查與礦權經營及開發。
(二)對外承包工程業務開展情況
我局對外承包工程業務主要為地質勘查及地質技術服務、工程勘察、樁基施工、樁基檢測等,項目承攬主要為協議承包方式,遍及蒙古、寮國、剛果(金)、印度、印度尼西亞、莫三比克等20幾個國家。
(三)境外國際貿易的情況
江蘇煤炭地質局稀土產品主要銷往日本,生產的無紡布、膜料、雨衣、雨傘等產品銷往波蘭、泰國、日本、巴基斯坦等地;浙江煤炭地質研製的鑄造生產線出口到朝鮮;航測遙感局印刷材料主要出口到亞洲、非洲、南美、東歐等地區;中化地質礦山總局以代理的方式,開展少量的國際貿易,主要有原棉、棉紗、化纖和機電產品等,進出口的國家有巴基斯坦、韓國、奈及利亞、美國和德國等。
4. 因『間諜案』引起中國鋼鐵業大震動的國際鐵礦石巨頭是誰他是哪個國家的
力拓集團。已經是一家國際性企業,哪個國家不好說了。下面資料摘自網路:Rio Tinto礦業公司成立於1873年的西班牙。Rio Tinto是西班牙文,意為黃色的河流。1954年,公司出售了大部分西班牙業務。1962年至1997年,該公司兼並了數家全球有影響力的礦業公司,並在2000年成功收購了澳大利亞北方礦業公司,成為在勘探、開采和加工礦產資源方面的全球佼佼者。
力拓集團總部在英國,澳洲總部在墨爾本。該公司控股的哈默斯利鐵礦有限公司是澳大利亞第二大鐵礦石生產公司,在西澳皮爾巴拉地區有五座生產礦山(即湯姆普賴斯鐵礦、帕拉布杜鐵礦、恰那鐵礦、馬蘭杜鐵礦和布諾克曼第二礦區),探明儲量約為21 億噸,公司鐵礦年生產能力為5500萬噸。預計在建揚迪采礦工程完工後,該公司鐵礦年生產能力將達到6500萬噸以上。
力拓集團市值523億美元,是全球第二大采礦業集團,僅次於必和必拓公司。公司總資產按地區來劃分,89%集中在澳大利亞和北美。 2004年公司總營業額140億澳元,營業收入來源情況按地區劃分:北美佔25%,歐洲佔22%,日本佔18%,澳新佔8%,其他亞洲國家為22%,其他地區5%;按產品劃分:煤炭和鐵礦石分別佔19%,鋁佔17%,銅16%,工業用原材料15%,黃金和鑽石各5%,其他4%。
力拓礦業集團不僅是全球最大的資源開采和礦產品供應商之一,而且也是世界三大鐵礦石供應商之一。力拓集團作為全球最大的資源開采和礦產品供應商,不僅向全球提供鐵礦石,還提供包括鋁、銅、鑽石、能源產品、黃金、工業礦物等產品。該集團業務遍及全球,尤其以澳大利亞和北美洲為重。中國是其僅次於北美、歐洲和日本之後的第四大市場,中國也是集團目前業務增長最迅速的市場。
5. 中國在澳大利亞上市的企業有哪些
上市的風險首先你要知道什麼是上市。
簡單的說上市就是在證交所公開賣自己公司發行的股票,到那時候那個企業就不再是私有企業。
上市後的風險主要在於投資者是否多,而且在澳大利亞上市後就會受到澳大利亞監管部門的監管,就不再是在中國那樣塞塞紅包就可以解決的了。
每年的掛牌費和ipo承銷費也不少。
而澳大利亞股民更「聰明」,不像國內股民更多的還是盲目炒股。比如某澳大利亞上市企業之前因為澳大利亞本地人工太貴,還把自己的生產廠搬到了新加坡,結果導致了大量的澳大利亞失業,而他們也因為這種缺乏社會責任的舉措讓自己的股價跌到了谷底。
也就是澳大利亞股民對企業本身的背景更關注。
還有就是澳大利亞並不是一個大的金融中心,在澳大利亞的證交所掛牌的企業不多,競爭會小一點,當然潛在的投資者也不多。
6. 中國擁有鎳礦最多的上市公司
中國擁有鎳礦最多的上市公司是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金川公司)是采、選、冶、化配套的大型有色冶金、化工聯合企業,生產鎳、鉑、銅、鈷、稀有貴金屬和硫酸、燒鹼、液氯、鹽酸、亞硫酸鈉等化工產品以及有色金屬深加工產品,鎳和鉑族金屬產量佔中國的90%以上,是中國最大的鎳鈷生產基地,第三大銅生產基地,被譽為中國的「鎳都」。
(6)中國哪個企業在澳大利亞有礦權擴展閱讀:2021年鎳礦概念股有:
1、鵬欣資源:從近五年總資產收益率來看,近五年總資產收益率均值為3.61%,過去五年總資產收益率最低為2018年的2.52%,最高為2017年的5.34%。鵬欣資源作為鈷銅資源的龍頭公司,此前以第一大股東姿態入股澳洲鎳鈷礦生產巨頭Clean TeQ,成功獲取新能源上游優質資源。
2、盛屯礦業:從近五年總資產收益率來看,近五年總資產收益率均值為2.95%,最高為2017年的5.69%。盛屯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宏盛國際資源有限公司擬對華瑋鎳業有限公司增資 5500000 美元,增資完成後,公司持有華瑋鎳業 55% 股權。
3、杉杉股份:從近五年總資產收益率來看,近五年總資產收益率均值為3.32%,過去五年總資產收益率最低為2020年的0.83%,最高為2017年的5.51%。兩個鎳項目,第一個項目於下半年投產產能6萬噸。第二個項目預計在2023-2024年投產產能12萬噸。
4、格林美:從近五年總資產收益率來看,近五年總資產收益率均值為2.51%,過去五年總資產收益率最低為2020年的1.51%。
2009年5月28日,杉杉股份發布公告稱,其與澳大利亞上市公司HeronResourcesLimited簽署了關於Yerilla鎳鈷礦項目的框架合作協議co-operateinajointven-ture。,雙方共同合資運營該項目,杉杉可獲得JV70%的權益,Heron以Yerilla鎳鈷礦全部礦權出資佔JV30%的權益,項目投產後,杉杉股份負責包銷鎳鈷礦。
7. 在中國運作的外資礦業有哪些
太多了,你看這個也許對你有幫助:外資如何爭奪中國礦業
礦業, 中國, 外資
中外礦業爭奪戰
第一財經日報
位於山西晉城的亞美大寧,擁有近2000名員工,去年完成銷售收入17.5億元,上繳稅收1.9億元。可是,這么一家大型企業,卻為中外股東之間的紛爭所羈絆,整整9年。
外資以3000萬美元的投入,最終卻控制了價值十多億元的大型煤礦,這讓我們感到震驚的同時,也想一探這家中外合作企業的演變路徑。當初合作的初衷是什麼?矛盾由何而來?合作公司的股權如何變更……
CBN記者為此專程趕赴晉城,采訪了中外雙方的當事人,並獲得了大量的原始文件的素材。通過對事實的梳理和研判,不得不承認,造成今日中外股東雙方的僵持局面,源於合作公司成立時的股權比例設置,即外資取得了控股地位,中方企業喪失了主動權!
亞美大寧的股權設置,以及采礦權糾紛是歷史遺留問題,晉城市政府的觀點,即「股東之間的紛爭在股東層面解決,不能影響到職工情緒和安全生產」,無疑應得到支持。我們希望,這場糾紛能夠在法律的框架內,得到合理解決,讓這家大型煤炭企業甩掉歷史包袱和心理包袱!
「中外礦業爭奪戰」不僅在煤炭領域上演,在黃金勘探和開采領域,同樣如火如荼!CBN記者在調研中發現,上世紀90年代以來,外資加入了中國「淘金」一族,不過,如今隨著政策的收緊,外資正在逐步撤離。
蘭花集團是目前山西省最大和效益最好的骨幹煤炭企業之一,旗下的上市公司蘭花科創目前持股山西亞美大寧能源有限公司(下稱「亞美大寧」)36%,而泰國萬浦集團公司(下稱「泰國萬浦」)則持有亞美大寧56%的股權。
據晉城煤炭領域的一位知情人士對CBN透露,蘭花集團董事長賀貴元的態度非常堅決,就是要拿回亞美大寧的控股權。賀貴元提了兩條建議,其一是外資出讓亞美大寧15%的股權給蘭花集團,如此則蘭花集團在合資公司的股份達到51%;第二是外方出讓亞美大寧11%的股權給蘭花集團,如此則蘭花集團在合資公司的股份達到47%,外資在合資公司的股份為45%。
對於賀貴元的這一建議,現任亞美大寧的控股方泰國萬浦不置可否。
讓蘭花集團站到風口浪尖的是一個月前《人民日報》一篇「合資煤企國資流失嚴重 外方賺30億不繳稅」的報道。報道稱,中外合資公司亞美大寧非法取得煤炭生產許可證,無視安全法規嚴重超能力生產,其外方股東騙取合作公司控股權;奪走國有煤企采礦權,變相出售我國礦產資源,獲利30億元不繳稅。
十年前的招商
「當時美方的態度很堅決,不讓控股,就不幹了」
大寧煤礦原來隸屬蘭花集團旗下北岩煤礦,被列入國家「九五」建設計劃的優質礦井,設計年產量為300萬噸。
大寧煤礦籌建始於1992年。最初,晉城市政府讓晉城市煤管局成立了大寧煤礦籌建指揮部,盡管該指揮部開展了一些前期工作,但因當時建設體制等掣肘,遲遲未能動工,晉城市政府決定另起爐灶。1995年5月24日,晉城市政府辦公廳以[晉辦(1995)51號]文下發了「關於撤銷大寧煤礦建設指揮部由北岩煤礦接盤的通知」。
此時正是中國煤礦業的低谷期,煤炭市場價格倒掛,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噸煤價格僅數十元,同現在500多元的價格不可同日而語。許多煤礦舉步維艱,投資煤礦更是很多資本忌諱的舉動。大寧煤礦一期工程於1996年8月破土動工,由蘭花集團負責投資建設,一期建設規模為60萬噸/年,至1999年,僅形成了30萬噸的年生產能力。
「基於這種背景,1998年前後晉城市政府和美資CBM採煤集團進行了正式接觸。」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由於亞美大寧距離晉城市陽城國際發電公司非常近,這樣也可以直接向陽城發電公司供煤。陽城發電廠也是一家由美國企業參股的合資企業。出於這種考慮,外方同意入股大寧煤礦。」
晉城市官方資料顯示,1998年5月,應美國CBM採煤集團的邀請,就進一步促成中美合資興建大寧煤礦項目事宜,晉城市官員,以及北岩煤礦、大寧煤礦負責人組成的考察團,赴美國進行了為期兩周的考察。
在美國,考察團與CBM採煤集團就合資興建大寧煤礦項目進行了會談。1998年6月15日,該訪問團向晉城市委市政府提交的考察報告里寫道:「會談中,雙方就一些具體問題達成了共識,如同意美方的投資比例佔到總投資的60%~70%進行控股等,使美方深入地了解了晉城和我國改革開放的政策,進一步增進了雙方的了解。」這或許為之後的外方控股亞美大寧埋下了最初的伏筆。
後來的談判中,主要談判代表是原晉城市煤管局局長史水清和原北岩煤礦礦長葛文山,「他們二人都曾要求中方控股,但當時美方的態度也很堅決,不讓控股,就不幹了。」上述知情人士透露。
1998年11月,在晉城市政府和美方擬訂的項目建議書中,外方股東明確為設立於英屬維爾京群島的亞美大陸煤炭有限公司(Asian American CoalInc.,下稱「AACI」)。AACI主要股東包括美國CBM能源公司、美國能源資本基金等。
2000年1月21日,晉城市政府以晉城大寧的名義與外方簽署正式合同。合同約定,合作公司的投資總額為1788萬美元,注冊資本為1200萬美元。外方以現金672萬美元出資持股56%;晉城大寧以土地和固定資產等摺合美元432萬,持股36%,山西省煤運公司以現金出資96萬美元,持股8%;合作期限為25年。
2000年2月17日,晉城市政府決定成立晉城市大寧煤炭有限公司(下稱「晉城大寧」),作為與外方合作的主體,注冊資本金1.5億元,其中,蘭花集團持有70%的股權,由葛文山擔任董事長。
招商期間,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2000年3月,北岩煤礦黨委和北岩煤礦聯名向晉城市政府反映,北岩煤礦煤炭資源枯竭,大寧煤礦作為北岩煤礦的接替井,不僅關繫到北岩煤礦3000多個職工吃飯就業,更關繫到國家資源問題,反對與外方合作。
反對意見最終不了了之,大寧煤礦與北岩煤礦分離。
礦區估值之謎
在雙方為注冊資金開始爭吵之時,晉城方面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煤礦價值的合理評估
2000年5月12日,亞美大寧正式掛牌。
根據合作經營公司的章程,中方人士任董事長,美方人士出任總經理,第一任董事長由時任晉城市煤管局局長史水清兼任。
當時公司的章程規定,公司注冊資本的出資總期限為三年,各方應在營業執照簽發之日起三個月內繳付其各自認繳的公司注冊資本的15%。
章程還明確,甲方(晉城大寧)已將煤炭資源權轉讓給合作公司,且未設定任何質押權,並未施加中國法律、法規規定以外的限制。
但實際上,2000年與外方簽署合同之時,晉城大寧(2000年4月14日注冊成立)還未取得法人資格。這為以後雙方的爭議再次埋下伏筆。「按照此前雙方約定,美方應該拿出672萬美元,但實際上美方第一年拿了108萬美元。不過當時允許三年到位。」上述知情人士稱。
三年之內美方並沒有履行全部出資的672萬美元。中方認為,晉城大寧在合資公司成立之前,已經形成的土地和固定資產約5000萬元投入了合作公司。而外方認為,合資公司股東晉城大寧不是一個法人實體。
因晉城煤管局的資金一直未能全部到位,2004年晉城大寧將其所持亞美大寧36%股權轉讓給蘭花集團的上市公司蘭花科創,晉城大寧於2005年3月22日解散。
原晉城市煤炭管理局局長史水清2001年6月離任,原晉城市沁水縣副縣長李國本接任第二任董事長,後於2003年因工作調動任晉城市經貿委副主任。此後,蘭花集團董事長賀貴元出任亞美大寧董事長至今。
但是,就在雙方為注冊資金開始爭吵之時,晉城方面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煤礦價值的合理評估。而如果按目前官方公布的煤炭資源價款6.6元/噸估值,大寧煤礦2.33億噸的地質儲量,價值至少超過14億元。
一般而言,煤礦只有在取得國土資源部頒發的采礦許可證後才能進行生產建設。
2001年6月,晉城市政府向山西省政府上報了《關於急需領取大寧煤礦采礦許可證書的請示》。該請示稱,「大寧煤礦礦區范圍原地礦廳1998年以[晉地礦管函(1998)47號]文件進行了批復,批准開采3#、7#和15#無煙煤,地質儲量為43498.5萬噸,礦區范圍保留兩年。」
「在礦區范圍保留期內,大寧煤礦領取了營業執照,並對采礦權價款進行了評估和確認。目前,大寧煤礦礦區范圍保留期已滿,辦理采礦權登記和領取采礦許可證書的前期工作均已完成,晉城市地礦局已正式上報省國土資源廳。」
因此,晉城市政府請求山西省政府對於大寧煤礦的采礦許可證予以盡快審查批准。
不過, 2001年9月7日,山西省國土資源廳向國土資源部提交的《關於申請批復晉城市煤礦礦區范圍並進行采礦權登記的請示》中,申請單位已由晉城大寧變更為亞美大寧。在該請示中,亞美大寧稱,山西省發展計劃委員會批復晉城市大寧煤礦擴建400萬噸/年項目建議書,並以[晉計外資字(2001)140號]文將該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上報國家計委。
2001年9月30日,國土資源部(2001)13號文給亞美大寧的復函,其中一條是,該礦采礦權系國家出資勘查形成,在對采礦權價款進行評估確認並處置後,方可申請采礦權。此後,國土資源部委託了評估機構北京海地人資源咨詢公司對該采礦權進行了評估,經確認評估結果,采礦權價值為6222.20萬元。
2002年2月,亞美大寧向國土資源部遞交了一份《關於采礦權價款交納計劃的報告》,該報告里,亞美大寧稱,該公司作為采礦權申請人,正在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申請取得山西省晉城市大寧煤礦采礦權。在這份報告中,山西亞美大寧還申請采礦權價款分期繳納,分6年付清。
隨後,晉城市出具了關於亞美大寧的大寧煤礦采礦許可證的請示,山西省國土資源廳也向國土資源部發出了請示,請求為亞美大寧領取《采礦許可證》。2002年4月,國土資源部向亞美大寧下發了證號為1000000210004的采礦許可證。
爭議采礦權
外方認為,合資公司申請到了采礦權;中方則認為,應是大寧煤炭取得采礦權後再轉讓給合作公司
按照1998年2月12日國務院頒布的《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管理辦法》的規定,采礦權的取得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申請受讓,即具有資質的采礦權申請人向國家管理部門申請受讓;另一種是轉讓,即從已獲得采礦權的權利人手中有償獲得。
因此,對於亞美大寧獲得的采礦證,雙方說法不一。外方認為,合資公司已經合法申請到了采礦權;中方則認為,按照合同,合資公司取得采礦權的合法程序應是大寧煤炭取得采礦權後再轉讓給合作公司。
中方的理由是,2001年5月、6月,原晉城市地質礦產局曾向山西省國土資源廳發文,均明確「采礦權人為晉城大寧」。但到2001年9月亞美大寧向國土資源部上報申請采礦權登記時,采礦權申領人忽然從最初的晉城大寧變為亞美大寧。
外方的理由是,在2000年8月24日亞美大寧召開的第二屆董事會上,關於「煤炭資源權的轉移」一條規定,國家計委、山西省計委、山西省煤炭資源管理委員會、山西省地礦廳和晉城市政府的有關批准文件(上述批准文件已經全部取得並將作為《合作合同》的附件提交給山西省外經貿廳)說明甲方已經合法取得煤炭資源權。山西省計委對成立合作公司的項目建議書及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已經取得)說明煤炭資源權經有關政府部門批准(有關批准已經全部獲得)已經由甲方合法轉移給合作公司。因此,甲方無須與合作公司另行簽訂關於煤炭資源權轉移的法律文件。全體與會董事一致通過上述關於煤炭資源權轉移的說明。
但對於第二屆董事會的紀要,雙方理解也不一樣,中方認為,煤炭資源權和采礦權不能畫等號。同時,合資公司的董事會,並不代表三方股東的意見。而外方認為,之前一直是用煤炭資源權來代替采礦權,而且合資公司的董事會上有史水清、葛文山等三方股東代表簽字確認,這個董事會是合法的。
除此之外,按照1998年國務院頒發的《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的規定,采礦權申請時,還應當提交當時國家計委對於項目本身的批文。亞美大寧向國土資源部上報的有關報告顯示,「以[晉計外資字(2001)140號](下稱「140號文」)文將該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上報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
有媒體曾報道,2008年6月,蘭花集團聘請的大成律師事務所朱忠友律師前往山西省發改委取證過程中發現,在山西省發改委檔案室中,「登記有140號文的文件名稱和文件號,卻沒有這份關鍵文檔原件。」
知情人士也稱,山西省計委以140號文上報給國家計委的時候,國家計委並沒有批復,亞美大寧當時僅得到山西省計委的批復。之後2004年才得到了國家發改委的復函。
2004年,太原市海關在大寧煤礦二期項目減免稅備案中,沒有發現曾經國家計委對亞美大寧項目資質的批文,遂上報國家海關總署。之後,國家海關總署即向國家發改委去函問詢此事。
盡管此前國家計委並沒有批復亞美大寧項目建設,但是國家海關總署去函問詢時,國家發改委在2004年4月27日對此復函卻有些意外:「根據1999年原國家計委有關文件的明確要求,山西大寧煤礦二期擴建項目應由山西省發改委報我委審批;考慮到山西省計委對有關文件條款理解的偏差,以及該項目為中外合作項目,為保持對外工作的連續性,維護對外形象,可對該項目做特案處理,同意維持原山西省計委對該項目的批復文件。今後類似項目應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規定。」
國家發改委的這一表態,「等於追認了當時項目審批過程的合法性,也等於追認了山西省計委違規批復了該文件。」上述知情人士稱。
蹊蹺的「避稅」
泰國萬浦一步步成為AACI的單一股東,控制了亞美大寧,中方卻束手無策
知情人士稱,「2000年下半年起,合資雙方關系就有點僵,由於第一任和第二任董事長都是由官員來擔任,所以合資企業帶有較濃的行政色彩。自從2003年賀貴元出任合資公司董事長之後,合資公司才步入正軌的企業化運作。」
但是從合資到投產,亞美大寧已經過了9年的時間,遠遠超過了原來計劃的6.58年投資回報期。
事實上,後來由於經營管理等各種因素,合資公司曾多次調整預算,在股東追加投資的過程中,AACI在境外通過股權融資,泰國萬浦得以進入AACI,從而逐漸進入大寧煤礦。
2001年12月10日,合資公司第一次增資,注冊資本金增加到3000萬美元,占投資總預算7500萬美元的40%,其中AACI認繳的出資額增加到1680萬美元,佔56%股份。
2004年5月12日,亞美大寧各方股東第二次追加投資,注冊資本金增加到5360萬美元,其在向山西省商務廳的匯報材料中稱,在礦井建設過程中,因國內外原材料及成品設備的大幅度漲價,及新建4000萬噸礦井形選煤廠的工程需要,建設資金短缺。之後,AACI認繳的出資額增加到3000萬美元;項目投資總額增加到1.38億美元。
2007年9月,大寧煤礦剛剛建成投產。而此時,亞美大寧已經錯過了近年煤炭發展的大好時機,與之同期建設的蘭花集團四個相同煤礦投資回報已達十幾億元。因此,蘭花集團方面認為AACI無實力,AACI引入泰國萬浦是補充其資金來源。
同年10月,AACI在香港注冊了名為亞美大陸(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亞美香港」)的全資子公司,並向中方提出要向亞美大寧(香港)控股公司轉讓其在合作公司的股權。AACI的理由是,股權轉讓僅僅是為了在將來投資收益匯出時享有稅收優惠待遇。
依據合作公司的《合作經營合同》規定,「如果任何一方擬將其在合作公司注冊資本中的全部或部分股權向其關聯公司進行轉讓,仍須事先徵得其他各方的書面同意,但其他各方無正當理由不應拒絕作出該等同意。其他各方特此放棄優先購買權。」
在經過法律調查和咨詢證實亞美香港系子公司後,2007年11月中方股東同意其轉讓。同年12月底,山西省商務廳批准合作公司AACI股權變更,AACI與亞美香港完成關聯交易。
一位知情人士稱,由於2008年要開始執行新的稅法,2007年的時候,AACI考慮到香港地區5%的稅收優惠,決定在香港成立亞美香港。不過,該人士並不否認AACI的部分股東考慮套現,因為一些投資人是境外的基金,已經在大寧這個項目上等待了7年的時間,這對於講求投資回報率的他們是一種折磨。
2008年初,AACI開始在香港與一家境內在香港注冊的公司福山能源(06390.HK)達成轉讓亞美香港意向。該轉讓遭到了中方股東在合資公司董事會上的極力反對,最後福山能源放棄收購。
隨後,外方在 AACI內部進行股權交易,根據泰國萬浦2008年6月6日發布的公告,該公司以4.3億美元購買AACI其餘全部股權,包括第二和第三資源基金(Resource Capital Fund II&III L,P)、埃文能源投資有限公司(Evan Energy Investment LC)及亞洲能源持有有限公司(Asia Energy Holding LLC),各自持有的26.1%、16.5%、20.3%的股份,及其他小股東共持有的15.5%的股份。
交易完成後,AACI成為泰國萬浦全資子公司。泰國萬浦也成為亞美大寧的實際控制人。該轉讓完成後,中方立即召集中外各方股東召開合作公司股東會,指責外方採用欺詐行為剝奪了中方股東優先購買權。
但2008年4月25日,AACI在發給賀貴元的一份函件中稱,「AACI現有股東之一泰國萬浦向其提出預收購這筆股權,這將只是AACI股東之間的內部交易,根據中國的有關法律,股東的內部股份轉讓無需向對方履行通知義務。AACI沒有計劃也不會向中方股東出售其股份。」
賀貴元對此卻無可奈何,中國法律並沒有明確股東內部股份轉讓是否需通知對方,而且在合營合同的規定條款中也沒有限制外方股東實際控制人的變化。
「中方失去了一次最好的機會,在外資進行轉讓之時,山西省商務廳可以裁決將外方的股權優先轉讓給中方。」上述蘭花集團的人士這樣認為。
截至CBN記者發稿時,蘭花集團已向山西省商務廳和山西省國土資源廳提出申請,要求山西省商務廳依法撤銷亞美大寧股權變更的批復,由蘭花科創控股亞美大寧;要求山西省國土廳為蘭花集團辦理大寧煤礦采礦權,由蘭花集團向合作公司轉讓大寧煤礦采礦權。而根據公開報道,山西省煤焦反腐領導小組已關注此案,就關於亞美大寧煤礦股權糾紛事宜,已經趕赴晉城聽取各方匯報。
國外資源開採的門檻有多高?
第一財經日報:王志朔 (09/06/22 10:21)
美國、日本等:強調國內資源和環境的保護,對外資開發本國資源設立的門檻較高。1872年美國的《礦物探測法》規定,只有美國公民和那些申報其意向成為美國公民者,才有資格取得公有礦產的權利,禁止外國人擁有美國礦產和含有礦產的美國土地。
加拿大:新興礦業項目,除了鈾礦之外,對外國投資者不設任何限制。如果外資想投資已有的礦業企業,需要經加拿大工業部審核,審核標准主要是看該投資企業是否曾帶動了高新科技的推廣,是否增加了社會就業機會。
俄羅斯:在《產量分成協議》基礎上礦產使用者可以是外國法人。但礦產資源的拍賣組織者有許可權制或禁止外國自然人和法人參與拍賣;對於稀有的、戰略性礦產項目規定俄方控股不低於50%,其餘可由外資持股。
巴西:在投資准入方面,仍舊對外資有些限制,外資只有得到聯邦政府的授權或同意並符合國家利益,同時必須是巴西人或根據巴西法律並在巴西設立總部和管理機構的公司,才能從事礦產資源的勘探和開采。碳氫化合物的勘探、開采、提煉、進口和出口以及海洋和管道運輸由政府進行。但是除與核能有關的活動外,政府可以把這些活動外包給國有或私人公司。
印度:對於寶石和金剛石的勘查與采礦項目,印度儲備銀行可自動批難的外資持股比例達到74%,持股比例超過74%的項目,必須報印度外國投資促進局批准。煤炭和褐煤項目,外國直接投資可自動批准達到50%。但涉及公共部門的企業時,這些投資不能超過公共部門股份的49%。為普通消費而進行的煤炭或褐煤勘查和開採的公司,外國直接投資可以達到74%。用煤或褐煤發電的印度私人公司,外國直接投資可以達到100%,但必須得到外國投資促進局批准。
澳大利亞:所有打算在澳大利亞進行商業活動的外國公司都必須在澳大利亞證券及投資署注冊。外國公司在澳大利亞進行礦產石油勘探活動不需要尋求澳大利亞公司的參與。在獲得礦產石油勘探權之後,外國公司不需要外資管理部門的批准,可直接開始勘探。一般情況下,總投資額5000萬至1億澳元的投資將不會被詳細調查。總投資額1億澳元以上將會被詳細調查,但一般不會被拒絕,除非影響到澳大利亞國家利益。所有外國政府及代理商的投資將會被詳細調查,不論投資額大小。
8. 中國大陸有哪些澳資企業
1、必和必拓公司(BHP BILLITON)
必和必拓公司由兩家巨型礦業公司合並而成,現在已經是全球最大的采礦業公司。其中,BHP公司成立於1885年,總部設在墨爾本,是澳大利亞歷史最悠久、規模最龐大的公司之一。比利登(Billiton)國際采礦業的先驅,曾經以不斷創新和集約式運營方式而聞名。2001年,兩家公司合並,組成BHP BILLITON礦業集團,BHP持股58%,比利登持股42%。
該公司在全球20多個國家開展業務,合作夥伴超過90個,員工約3.5萬人,遍及世界各地,主要產品有煤、鐵礦砂、銅、鋁、鎳、石油、液化天然氣、鎂、鑽石等。2004/05財年,該公司實現凈利潤80億澳元,相比去年翻了一倍。同年,公司成功收購西部礦業公司(WMC),奠定了其全球采礦業「龍頭」老大地位。公司市值現在已高達882.74億美元,雄踞澳大企業名單之首。該公司在澳大利亞、倫敦和紐約的股票交易所上市。
必和必拓公司與中國關系源源流長,早在1891年就開始向中國出口鉛礦。目前,該公司在北京設有代表處,在上海等地設有工廠。在過去十年中,其在中國的勘探和開發的費用達到2千6百萬美元 2、力拓礦業公司(Rio Tinto)
力拓礦業公司成立於1873年的西班牙。Rio Tinto是西班牙文,意為黃色的河流。1954年,公司出售了大部分西班牙業務。1962年至1997年,該公司兼並了數家全球有影響力的礦業公司,並在2000年成功收購了澳大利亞北方礦業公司,成為在勘探、開采和加工礦產資源方面的全球佼佼者。
目前該公司總部在英國,澳洲總部在墨爾本。公司市值523億美元,是全球第二大采礦業集團,僅次於必和必拓公司。公司總資產按地區來劃分,89%集中在澳大利亞和北美。 2004年公司總營業額140億澳元,營業收入來源情況按地區劃分:北美佔25%,歐洲佔22%,日本佔18%,澳新佔8%,其他亞洲國家為22%,其他地區5%;按產品劃分:煤炭和鐵礦石分別佔19%,鋁佔17%,銅16%,工業用原材料15%,黃金和鑽石各5%,其他4%。
該公司與中國的主要業務是雙向貿易。主要向中國出口鐵礦石、銅、氧化鋁、鎳、金、硼酸鹽、氧化鈦原料等。公司為世界第二大鐵礦石生產商,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為第一。公司現與中國達成8500萬噸的鐵礦石年銷售意向。該公司在北京、上海、廣州、香港設有代表處,在新疆、甘肅、雲南有勘探項目,主要是勘探銅、鎳等。 3、澳新銀行(ANZ Bank)
澳新銀行是全澳四大銀行之一,全球排名在前50位。銀行的歷史可追溯到150年以前,總部設在墨爾本,十九世紀三十年代開立了第一家辦公室,當時叫做澳大利亞銀行(Bank of Australia)。
2004/05年度澳新銀行全年利潤達到30.2億澳元,與去年相比增長了7.2%,創歷史新高。銀行的大部分利潤來自澳大利亞,紐西蘭的業績表現一般。
澳新銀行在中國北京和上海都設有分行,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銀行之一。1986年澳新銀行就在北京設立了辦事處。1993年設立了上海分行,北京辦事處1997年升為分行。澳新銀行上海分行經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核准,已於2002年獲得了新頒發的《中國人民共和國金融機構(外資)營業許可證》,為中國居民和中資企業提供全面外匯業務。同時受益於WTO條款的實施,澳新銀行上海分行的經營地域范圍將從原來的上海、江蘇和浙江擴展為上海、江蘇、浙江、深圳、大連和天津。截至目前為止,澳新銀行是唯一一家在中國可以提供商業銀行業務的大洋洲地區銀行。
最近,澳新銀行分別入股天津商業銀行和上海農村信用社,占股比例各為20%,標志著ANZ銀行與中國的財政金融合作的進一步深化。4、國民銀行(National Australia Bank)
澳新銀行1858年成立於維多利亞州,最初名稱為National Bank of Australasia。公司的前期發展主要集中在維多利亞州和南澳。隨後業務逐漸擴展,從1918年至1955年,並購了數家銀行,如昆士蘭銀行、巴拉瑞特銀行等。但對公司發展最重要的一次兼並是在1981年,公司與悉尼商業銀行兼並,自此正式啟用國民銀行的名稱。經過數年發展,現成為澳大利亞最大的銀行,2004年度福布斯全球500強公司排行榜中排名第332位。目前該行擁有總資產3080億美元,是全球最盈利的30家銀行之一。
該行的主要市場在澳大利亞、紐西蘭、英國、愛爾蘭和亞洲,總部在墨爾本。公司全球客戶1080萬。2004/05年度公司凈利潤31.77億澳元。
05年12月,該行亞洲區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法奧?阿邁德先生率高級訪問團對我遼寧省進行了訪問,對大連市商業銀行的戰略投資機會進行了綜合評估,為雙方的進一步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現該項目正在洽談中。 5、COLES MYER公司
COLES MYER公司成立於1900年,是澳大利亞最大的零售企業。公司總部在維州墨爾本市。目前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擁有1900多家零售店,同時也是澳最大的非政府僱傭單位,雇有職工16.5萬人。2004/05年度公司的營業收入達361.85億澳元。公司在澳大利亞、英國、美國和紐西蘭等地的證券交易所均已上市。由於海外上市成本過高,而交易量又不大,所以公司決定自2006年2月6日退出所有海外證券市場,保護股東利益。
公司擁有全澳最大的連鎖百貨店網路,它在新州和首都領地的28個百貨店以Grace Bros品牌經營,在澳洲其他州的73個百貨店以Myer品牌經營。今年下半年,公司公布欲出售Myer,引起許多大公司的強烈興趣。現出售最終結果還未確定。
COLES MYER公司每年直接從中國進口2億澳元的商品,加上其他渠道從中國進口貨物總價超過5億澳元。該公司在中國上海設有采購中心(BUYING OFFICE),減少中間環節,以便更多更好地中國商品進入澳大利亞的超級市場。 6、澳訊公司(Telstra)
澳大利亞電訊公司(Telstra)是澳電訊業的「龍頭」,目前是澳大利亞聯邦擁有的唯一的國有企業,其歷史可以追溯至1901年。公司歷經變遷,於1995年正式啟用「Telstra」的名稱。澳訊公司名列《財富》雜志世界500強企業,是世界第13大電信公司,也是亞太地區最有實力的電信運營商之一。2004年,公司創下40億澳元凈利潤的新紀錄。
1997年,澳政府全面開放電訊市場,將澳訊公司33.3%的股權以股票形式在澳、新證券交易所上市出售,所獲得的收入被用於實施「全國聯網計劃」,由此稱為「T1計劃」。1999年,澳政府再次將澳訊16.6%的股權售出,僅保持公司50.1%的絕對控股地位。澳政府將所獲得的收入用於環保和電訊發展項目,此為「T2計劃」。如今,澳政府考慮全部出售澳訊的作法被稱為「T3計劃」。根據該計劃,澳聯邦將在2006年將其持有的50.1%的股份全部出售,完成澳訊公司的私有化。
澳訊公司一貫非常重視與中國的合作。早在1988年,公司就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簽訂空間技術的商業協定。1995年,公司在北京設立代表辦事處。公司北京辦事處一直與北京奧組委保持密切合作,在2003年被指定為北京奧組委電信顧問。公司高層對與北京奧運的合作充滿信心。 7、博思格鋼鐵鋼鐵公司(Bluescope Steel)
Bluescope Steel是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最大的鋼鐵集團公司。該公司前身為BHP Steel,2001年3月從BHP中拆分出來並於2002年7月在澳證交所獨立上市,是澳股市前50強公司。2003年11月,公司正式啟用 Bluescope Steel這個名字。
該公司供應的鋼鐵板材在澳新市場佔有極大的份額。它的主要客戶集中在建築、汽車、包裝及其它一般製造業領域。公司在澳大利亞坎布拉港(Port Kembla)的生產基地是澳大利亞最大同時也是世界生產成本最低的熱軋鋼卷生產基地之一。公司在澳大利亞、紐西蘭、泰國、馬來西亞及印度尼西亞設有軋鋼、金屬鍍面鋼板、彩塗鋼板生產線。
Bluescope Steel在中國蘇州工業園區投資近2.8億澳元,正在建設一條金屬鍍面和彩塗鋼板生產線,預計2006年竣工。其年產能力為25萬噸鍍面產品和15萬噸彩塗產品。另外,公司在中國還擁有七個世界級的提供建築解決方案的生產基地,53個銷售、市場推廣辦公室,員工總人數達到1500人。
9. 礦產資源稅的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醞釀已久的礦產資源使用稅草案日前正式公布,該草案提議,礦產資源使用稅僅針對鐵礦和煤礦,稅率設定為利潤的30%。
澳大利亞是全球最大的礦產品出口國(主要是鐵礦石、煤炭、銅、天然氣等),礦業是澳大利亞的經濟命脈;中國則是全球最大的礦產品進口國之一,澳大利亞是中國礦產品的主要輸出國,此外,澳大利亞也是中國海外礦產品投資的主要目的地。因此,澳大利亞礦產資源使用稅的出台,不但對澳大利亞經濟有著重要影響,對中國經濟也會帶來一些沖擊,中國很可能成為澳洲礦產稅的實際買單人。 其實,早在一年前,澳大利亞政府就已經明確了對礦業企業收取利潤30%的礦產資源使用稅。因此,此次澳大利亞礦產資源使用稅草案的出台,只不過是以草案的形式,將這一說法明確下來。
礦產資源使用稅由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提出。在陸克文政府看來,澳洲龐大的礦產資源應該是全體澳大利亞國民的財富,但澳大利亞的兩大礦業巨頭必和必拓、力拓的最大股東都是海外投資者,兩大公司巨額利潤中的相當大部分也因此「流失」海外。為了把礦業利潤留在國內,陸克文政府決定出台資源稅。
陸克文政府當初決定將稅率定在40%,這一高稅率受到了礦業巨頭的聯合抵制,陸克文也因此下台。女總理傑拉德上台後,對40%的稅率進行了調整,將稅率降到30%。但這一稅率依然受到了來自礦產界的抵制。直到去年底澳洲昆士蘭地區爆發洪水災害,為了推動災後重建,政府和礦業才在30%稅率上達成妥協。
據悉,該草案將在今年稍晚時遞交國會討論,如獲通過,將在2012年7月1日起生效。由於澳大利亞政府已經就此問題與礦業界進行了長達一年多時間的溝通,並基本達成一致,因此,草案獲得國會通過。澳洲國庫部稍早曾表示,預計起初兩年的稅收將在77億澳元,這將令該國2012/13年預算重回盈餘狀態。 澳大利亞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和煤炭產品出口國,礦業資源稅草案將征稅目標瞄準鐵礦和煤礦,勢必推高全球的鐵礦石和煤炭價格。這對中國來說,無疑不是一個好消息。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2010年,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的鐵礦石總額約為3億噸(約占總進口量的四成),金額超過450億美元。假設鐵礦石企業將礦石價格提升15%來對沖稅收成本,中國鋼鐵企業至少要掏出50億美元來為澳洲的礦產資源稅買單。如果其他國家的鐵礦石跟風漲價,中國鋼鐵企業增加的支出將超百億美元。
從煤炭方面來看,中國現在已經成為煤炭凈進口國。海關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5月份,中國進口煤炭5688萬噸,全年進口超億噸成為必然。澳大利亞作為全球重要的煤炭出口基地,去年昆士蘭地區(澳洲主要產煤地)發生洪水,引發全球煤炭價格飛漲。盡管目前國內的煤炭價格尚未與國際價格對接,但其傳導效應仍然讓市場壓力巨大。
此外,中國近兩年加大了對澳洲礦產資源的投資力度,寶鋼、首鋼、武鋼、中鋼、鞍鋼、中信泰富等企業,都在澳大利亞投資了鐵礦;煤炭方面,2009年兗州煤業以33.33億澳元在澳大利亞收購了Felix煤礦100%股權,今年5月份,兗州煤業出價約38億美元收購澳洲煤企Whitehaven Coal。聯合金屬網的分析師胡凱指出,一旦資源稅開征,很可能將增加企業投資澳大利亞礦業的風險,對投資回報率產生影響。
10. 在中國有哪些澳大利亞的企業
在中國的澳大利亞企業有必和必拓(BHPBilliton)、 雪山工程(SMEC)、Qantas Airways(澳航)、力拓礦業公司(RioTinto)、澳新銀行(ANZBank)、澳訊公司(Telstra)、博思格鋼鐵鋼鐵公司(BluescopeSteel)
等企業。
必和必拓公司(BHP Billiton Ltd. - Broken Hill Proprietary Billiton Ltd.):以經營石油和礦產為主的著名跨國公司。BHP於1885年在墨爾本成立。Billiton於1860年成立。
澳大利亞雪山工程公司(smec)是國際知名的工程咨詢和項目管理公司,該公司涉及能源、水電、交通土木工程等多學科領域的工程咨詢業務,在50多個國家完成1500多項工程的咨詢及項目管理工程。
澳洲航空每周提供約540個國際航班服務,涵蓋33個國家77個地區的目的地,這些國家和地區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南非和亞太地區。澳洲航空是國際航空聯盟「寰宇一家」 (One World) 的成員,寰宇一家旗下擁有世界八大航空公司,包括:澳洲航空公司、愛爾蘭航空公司 (Aer Lingus)、美國航空公司 (America Airlines)、英國航空公司 (British Airways)、國泰航空有限公司 (Cathay Pacific)、芬蘭航空公司 (Finnair) 和智利航空公司 (LanChile),並為134個國家550個地區提供航班服務。
在澳大利亞境內,澳洲航空及其子公司快達聯接 (Qantaslink) 提供最多數量的航班服務,每周有超過5000個國內航班,飛往全國58個城市和地區。
力拓礦業公司(RioTinto)力拓礦業公司成立於1873年的西班牙。RioTinto是西班牙文,意為黃色河流。1954年,公司出售了大部分西班牙業務。1962年至1997年,該公司兼並了數家全球有影響力的礦業公司,並在2000年成功收購了澳大利亞北方礦業公司,成為在勘探、開采和加工礦產資源方面的全球佼佼者。
澳新銀行在中國北京和上海都設有分行,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銀行之一。1986年澳新銀行就在北京設立了辦事處。1993年設立了上海分行,北京辦事處1997年升為分行。澳新銀行上海分行經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核准,已於2002年獲得了新頒發的《中國人民共和國金融機構(外資)營業許可證》,為中國居民和中資企業提供全面外匯業務。同時受益於WTO條款實施,澳新銀行上海分行的經營地域范圍將從原來的上海、江蘇和浙江擴展為上海、江蘇、浙江、深圳、大連和天津。截至目前為止,澳新銀行是唯一一家在中國可以提供商業銀行業務的大洋洲地區銀行。
澳訊公司(Telstra)澳大利亞電訊公司(Telstra)是澳電訊業的「龍頭」,目前是澳大利亞聯邦擁有的唯一的國有企業,其歷史可以追溯至1901年。公司歷經變遷,於1995年正式啟用Telstra名稱。澳訊公司名列《財富》雜志世界500強企業,是世界第13大電信公司,也是亞太地區最有實力的電信運營商之一。2004年,公司創下40億澳元凈利潤的新紀錄。
BluescopeSteel在中國蘇州工業園區投資近2.8億澳元,正在建設一條金屬鍍面和彩塗鋼板生產線,預計今年竣工。其年產能力為25萬噸鍍面鋼板和15萬噸彩塗鋼板。另外,公司在中國還擁有七個世界級的提供建築解決方案的生產基地,53個銷售、市場推廣辦公室,員工總人數達到15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