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澳大利亞為什麼地下水豐富
澳大利亞氣候炎熱乾燥,沙漠和半沙漠的面積分布很廣,地表河流很少,
無流區面積極廣,但地下卻埋藏著豐富的水源。全大陸共有自流盆地
20
多
個,總面積約285萬平方公里,地下水埋深40~2,100米不等,75%為自流
水。中部平原的大自流井盆地,北起卡奔塔利灣、南至達令河上游,東到大
分水嶺、西接西澳大利亞台地,面積達173.5萬平方公里,有一半的地方鑿
井後地下水會自動流出地面。現有18,000多眼自流井,日出水量達160萬
立方米,成為澳大利亞灌溉農田的重要水源。雖然有許多井含鹽分太多、水
溫太高,不宜農作物生長,但作為牲畜飲水還是可以的。這些豐富的地下水
的形成,一是由於中部平原是一向斜盆地,在含水地層的上下都夾有不透水地層,使地下水承受一定壓力,而含水地層在地勢較高的東部山地西坡和西
部高原東緣出露;二是東部山地降水較多,雨水除一部分蒸發或滲入河流外,
另一部分就沿含水地層滲入盆地中部,成為有承壓力的地下水,只要把上面
的隔水層鑽穿,地下水就在壓力作用下,沿鑽孔自流上涌,噴出地表成為自
流井。
Ⅱ 澳大利亞西部地下水
澳大利亞中西部地區的地勢是一個傾斜著的地方,所以西部地區的地下水資源非常的豐富,由於中部地區的礦產資源非常豐富,氣候有相對比較乾旱,地下水的含鹽量就比較高。
為什麼能滿足生理調節,我估計是可以補充牲畜們的礦物質缺失,呵呵我也不是很清楚
你還是再找找專業的人問問吧
Ⅲ 澳大利亞盆地為何又稱「大自流盆地」,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簡而言之,盆地中的地下水通過鑽孔或天然泉從地表湧出,因此被稱為大自流盆地。
澳大利亞的大盆地,也被稱為大自流盆地,是世界第三大盆地和世界上最大的自流盆地。在澳大利亞,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自流盆地,位於澳大利亞大陸的中東部。澳大利亞的岩層覆蓋著不透水層。東部下雨了,形成了一個取水區。地下水以每年 11 ~ 16米的速度流向西部多雨地區。
由於大陸海岸和陸地面積小,海岸線的總長度只有 19000千米多米,是各大洲中最短的。然而,與大陸地區相比,平均海岸線長度為每 402km2 1千米條海岸線。大陸北部的海岸線相當曲折。約克角半島以西是卡彭塔利亞灣,它深入內陸,但是他的海水深度並不大。
關於以上的問題今天就講解到這里,如果各位朋友們有其他不同的想法跟看法,可以在下面的評論區分享你們個人看法,喜歡我的話可以關注一下,最後祝你們事事順心。
Ⅳ 澳大利亞大自流盆地地下水資源豐富的原因
澳大利亞大自流盆地地下水資源豐富有如下原因:
1、大自流盆地的東側是大分水嶺,由於受來自太平洋的東南風的影響,降水較多,豐富的雨水沿著隙水的岩層向低窪處滲透在盆底底部鑿井,到蓄水層,中部盆地的地面低於地下貯水層水面,再加上水本身的壓力,水就可以自動噴出地面。這些水是發展畜牧業的寶貴資源。
2、自流盆地就是某地區地勢底,地表凹陷,而該地區的地下水位高於該地區,水往低處流,叫做自流,這種情況多見於明顯的四周高中間低而地下水位又高於低處地區的地方而澳大利亞的這個盆地就是一種自流盆地,又很大,於是直接簡單的起名叫大自流盆地了。
3、澳大利亞大陸中部偏東.在澳大利亞岩層上,覆蓋著不透水層,東部多雨,形成受水區,地下水流以每年11~16米的速度流向西部少雨地區.承壓水透過鑽井或天然泉眼等湧出地表,所以自流盆地因此而得名.澳大利亞的畜牧業發展得益於這種得天獨厚的地形。
Ⅳ 為什麼澳大利亞大分水嶺西部的地下水鹽分較多
西側的降水明顯小於東側,使得西側的地下水鹽分較多;
形成原因:在山脈的迎風坡,氣流上升,受地形阻擋,在一定高度上,形成了地形雨,而氣流在山脈的背風坡下沉所以很少有降水,背風坡形成的這種情況被稱為雨影效應,而不是迎風坡. 山脈高峻能阻隔季風,形成雨影效應。在迎風坡一面降水增多,背風坡降水較少.雨影效應的典型代表就是澳大利亞的大分水嶺的東西兩側不同的降水量.大分水嶺的東面是悉尼和墨爾本,這里氣候濕潤宜人,降水量很高.而西面就是澳大利亞的沙漠了,這里的降水量就不高了.當然這也有洋流的影響.澳大利亞的東部大分水嶺阻擋了東北信風和東南信風,形成地形雨,使得東部的降水量比較豐富,不同的緯度位置形成了熱帶雨林和亞熱帶季風氣候。主體處於東南信風帶上,東南來自太平洋的濕潤氣流給大分水嶺的迎風坡帶來了豐富的降水...
Ⅵ 澳大利亞大自流盆地地下水資源豐富的原因是什麼
澳大利亞大陸介於 10°41′—39°11′S 和 113°05′—153°34′E 之 間,南回歸線大致橫貫中央,大部分地區處於熱帶和亞熱帶。
澳大利亞大陸東面是珊瑚海和塔斯曼海,距南美大陸約 14000km;南岸 和西岸臨印度洋,距非洲大陸約 10000km;只有北面隔帝汶海等與亞洲南部 的馬來群島相望,但距亞洲大陸最近距離也有 3000—4000 km。從對其他大 陸的距離來看,它顯得遙遠。
澳大利亞大陸輪廓比較簡單,東西最大距離約 4100km,南北最大的距離
約 3200 km。由於大陸海岸曲折較少,陸地面積又小,海岸線全長只有 19000
余 km,在各大陸中是最短的。但海岸線長度與大陸面積對比,平均每 402km2
即有 1km 海岸線。 大陸北部的海岸線比較曲折。約克角半島以西有卡奔塔利亞灣,該灣深
入內陸,但海水深度不大,沿岸尤多淺灘,紅樹林叢生。此灣以西,小海灣 較多呈里亞斯型海岸。這里較大海灣是范迪門灣,海灣入口附近有著名的達 爾文港。
西海岸較平直,南回歸線以南有島嶼和砂嘴圍成的沙克灣,岸外水淺灘
多,缺乏良港。 南海岸的西段也較平直,僅有弧形的大澳大利亞灣,沿岸既沒有半島,
也沒有海灣,而是壁立的陡崖。大澳大利亞灣以東,由西向東有埃爾半島、
約克半島(York Pen.)和洛夫蒂(Lofty)半島;三個半島之間夾有斯潘塞 灣和聖文森特灣(St.Vincent Gulf)。它們是在第三紀形成的,斷裂上升部 分形成半島,下沉部分形成海灣。灣內有不少良港。南海岸的東部有能阻擋 海浪的菲利普灣(Port Phillip Bay),灣北岸有墨爾本港。
東海岸的北部和南部很不相同。北部是珊瑚礁海岸,它是以沉降的海岸
岩石地帶作為基礎,由珊瑚蟲遺體堆積而成的。大堡礁與澳大利亞大陸之間 隔著淺狹的潟湖,船舶只能沿著幾條彎曲而危險的通道航行。南部屬下沉溺 谷型海岸,沿岸雖沒有大海灣,但小海灣卻不少,對外聯系的主要海港,如 悉尼、紐卡斯爾、布里斯班等就位於灣內。
Ⅶ 為什麼澳大利亞地下水含豐富的鹽
澳大利亞氣候炎熱乾燥,沙漠和半沙漠的面積分布很廣,地表河流很少,無流區面積極廣,但地下卻埋藏著豐富的水源。全大陸共有自流盆地20多個,總面積約285萬平方公里,地下水埋深40~2,100米不等,75%為自流水。中部平原的大自流井盆地,北起卡奔塔利灣、南至達令河上游,東到大分水嶺、西接西澳大利亞台地,面積達173.5萬平方公里,有一半的地方鑿井後地下水會自動流出地面。現有18,000多眼自流井,日出水量達160萬立方米,成為澳大利亞灌溉農田的重要水源。雖然有許多井含鹽分太多、水溫太高,不宜農作物生長,但作為牲畜飲水還是可以的。這些豐富的地下水的形成,一是由於中部平原是一向斜盆地,在含水地層的上下都夾有不透水地層,使地下水承受一定壓力,而含水地層在地勢較高的東部山地西坡和西部高原東緣出露;二是東部山地降水較多,雨水除一部分蒸發或滲入河流外,另一部分就沿含水地層滲入盆地中部,成為有承壓力的地下水,只要把上面的隔水層鑽穿,地下水就在壓力作用下,沿鑽孔自流上涌,噴出地表成為自流井。
Ⅷ 澳大利亞大自流盆地地下水資源豐富的原因
澳大利亞大自流盆地,大淺碟形凹陷盆地。又稱澳大利亞大盆地,位於澳大利亞大陸中部偏東,即中央低地區北部1/3的地區范圍內。介於東部高地與西部高原之間,自卡奔塔利亞灣向南,直至達令河上源和艾爾湖盆地,包括昆士蘭州的1/3地區、新南威爾士州和南澳大利亞州的大部以及北部地方的一部分區域 ,面積 175萬平方千米,地下廣布著承壓水層。東部邊緣大致以大分水嶺西麓為界,地勢較高,西、北、南三邊較低。在澳大利亞古陸岩層上,覆蓋著基岩不透水層、侏羅紀砂岩承壓含水層和白堊紀頁岩不透水層,露頭在東部多雨地帶,形成受水區。地下水流循含水層以每年11~16米的速度流向西部少雨地區。承壓水通過鑽井或天然泉眼湧出地表,自流盆地因此得名。第一個人工鑽井於1878年在新南威爾士州的伯克附近鑽成,1970年前後,共有自流鑽井4500孔,另有需使用抽水機的半自流鑽井 2 萬孔 ,70 年代末,前者已減為約2900孔。地下水的礦化度一般是離東部受水區越遠就越高。大部分地區地下水的鈉離子含量太高,不宜於農業灌溉,但大部分尚可供牲畜飲用。有些井的水溫很高,須待降溫後方能使用。地下水到達地面的水量不大,全盆地年總涌流量僅1.99億立方米,但對乾旱半乾旱地區畜牧業作用極大。
Ⅸ 為什麼澳大利亞大分水嶺西部的地下水鹽分較多
西側的降水明顯小於東側,使得西側的地下水鹽分較多;
形成原因:在山脈的迎風坡,氣流上升,受地形阻擋,在一定高度上,形成了地形雨,而氣流在山脈的背風坡下沉所以很少有降水,背風坡形成的這種情況被稱為雨影效應,而不是迎風坡.
山脈高峻能阻隔季風,形成雨影效應。在迎風坡一面降水增多,背風坡降水較少.雨影效應的典型代表就是澳大利亞的大分水嶺的東西兩側不同的降水量.大分水嶺的東面是悉尼和墨爾本,這里氣候濕潤宜人,降水量很高.而西面就是澳大利亞的沙漠了,這里的降水量就不高了.當然這也有洋流的影響.澳大利亞的東部大分水嶺阻擋了東北信風和東南信風,形成地形雨,使得東部的降水量比較豐富,不同的緯度位置形成了熱帶雨林和亞熱帶季風氣候。主體處於東南信風帶上,東南來自太平洋的濕潤氣流給大分水嶺的迎風坡帶來了豐富的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