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澳大利亞的有什麼河,有什麼海位於哪
墨累河是澳大利亞最主要的河流。
墨累河發源於新南威爾士州東南部的派勒特山。
墨累河流向西轉西北,構成新南威爾士和維多利亞州的大部邊界,穿過休姆水庫,至南澳大利亞的摩根急轉向南,後流過亞歷山德里娜湖,注入印度洋的因康特灣。
珊瑚海是南太平洋的屬海。它的西邊是澳洲大陸,南連塔斯曼海,東北面被新赫布里底群島、索羅門群島、新幾內亞(伊里安島)所包圍。珊瑚海大部分的海底水深3千至4千米,最深處9174米,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
㈡ 七大洲四大洋的相對位置
七大洲四大洋的相對位置如圖:
北冰洋位於北極地區,周圍是北美洲,歐洲和亞洲;亞洲和歐洲是相連的,中間由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以及土耳其海峽隔開;北美洲與南美洲相連,中間由巴拿馬運河隔開;南美洲的向南延伸的末端,與南極半島隔著德雷克海峽遙相呼應;南極洲位於地球的南極,是一塊冰雪覆蓋的大陸。
歐洲的南部,亞洲的西部是地中海,地中海由直布羅陀海峽通向大西洋;地中海的南部是非洲,非洲是一塊乾燥的大陸,與亞洲的阿拉伯半島隔著紅海相望;非洲與南北美洲隔著大西洋;南北美洲的西海岸與亞洲的東海岸之間隔著廣闊的太平洋;亞洲的南部,赤道以南有一塊四周環海大陸,那就是大洋洲,又叫澳洲,因為一個國家建在上面——澳大利亞;在亞洲的印度半島向南,中南半島向西,非洲東海岸向東的廣闊海域就是著名的印度洋。
1、七大洲:
亞洲:位於東半球的東北部,亞歐大陸的東部,是世界第一大洲.東起白令海峽同北美相望,西至地中海濱.北臨北冰洋,南濱印度洋。
非洲:北瀕臨地中海,東北是紅海東部是印度洋,西部是大西洋.赤道穿過其大陸中部。
歐洲:位於亞洲西部,北臨北冰洋,西臨大西洋,南濱地中海.東部以烏拉爾山-烏拉爾河-裏海-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愛琴海與亞洲的分界。
北美洲:西半球的北部,西瀕太平洋,北靠北冰洋,東臨大西洋.西部隔白令海峽與亞洲相望,南以巴拿馬運河與南美洲分界。
南美洲:西半球南部,西、北、東三面分別臨太平洋、加勒比海和大西洋。南隔德雷克海峽同南極洲相望,西北以巴拿馬運河與北美分界。
大洋洲:位於亞洲和南極洲之間,西南臨印度洋,東臨太平洋,並與南、北美洲遙對.地跨東、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南極洲:位於地球最南端,絕大部分在南極圈內,被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所包圍。
2、四大洋:
太平洋:第一大洋。位於亞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極洲之間,北端的白令海海峽與北冰洋相連,南至南極洲。
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位於南、北美洲和歐洲、非洲、南極洲之間,東經蘇伊士運河溝通印度洋,西通過巴拿馬運河與太平洋相通。
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位於亞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極洲之間。
北冰洋:位於地球的最北面,位於亞洲、歐洲和北美洲北岸之間,是四大洋中面積和體積最小、深度最淺的大洋。
截止2019年7月,世界有亞洲、非洲、南極洲、南美洲、北美洲、歐洲、大洋洲這七大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這四大洋。
關於七大洲:
1、亞洲
面積44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
2、非洲
面積約30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2%,是世界第二大洲。
3、北美洲
面積約24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
4、南美洲
面積約18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2%,是世界第四大洲。
5、南極洲
面積14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總面積的9.4%,是世界第五大洲。南極洲僅有一些來自其它大陸的科學考察人員和捕鯨隊,無定居居民。
6、歐洲
面積約10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6.8%,僅大於大洋洲,是世界第六大洲。
7、大洋洲
面積約9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6%,是世界上最小的一個洲。是除南極洲外,世界人口最少的一洲。
關於四大洋:
1、太平洋
太平洋總面積18134.4萬平方公里,相當於10個南美洲,18個中國,佔地球表面積49.4%,近1/2,平均水深3940米,海水體積72370萬立方公里。太平洋佔世界海洋面積的49.8%幾乎一半。
2、大西洋
大西洋總面積9431.4萬平方公里,南北長15742公里,東西寬約6852公里,佔世界海洋面積的25.4%,平均水深3575米,海水體積33717萬立方公里。
3、印度洋
印度洋總面積7411.8萬平方公里,約佔世界海洋面積的21.1%,面積居第三位。平均水深3840米,僅次於太平洋,位居四大洋海洋深度第二位,其最深處在阿米蘭特群島西側的阿米蘭特海溝底部,深達9074米。海水體積總計29195萬立方公里。
4、北冰洋
北冰洋總面積1225.7萬平方公里,面積最小。比南極洲1400萬平方公里小近200萬平方公里。北冰洋最寬約4233公里,最窄處1900公里。
㈢ 世界上最深的海有多深
世界上最深的海是珊瑚海,最深深度為9175米。
珊瑚海(Coral Sea)總面積達479.1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海,相當於半個中國的國土面積。珊瑚海位於太平洋西南部海域,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以東,新喀里多尼亞和新赫布里底島以西,索羅門群島以南,南北長約2250公里,東西寬約2414公里。
珊瑚海因有大量珊瑚礁而得名,以大堡礁最著名,世界有名的大堡礁就分布在這個海區。它象城壘一樣,從托雷斯海峽到南回歸線之南不遠,南北綿延伸展2400千米,東西寬約2~150千米,總面積8萬平方千米,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珊瑚體。
(3)澳大利亞水深多少度擴展閱讀
1、氣候條件
珊瑚海海域屬熱帶海洋性氣候。1月份平均氣溫北部28°C,南部26~27°C;7月份北部22~26°C,南部18~22°C;氣溫年較差不大,北部為4°C,南部為6°C。
降水量較少,1月份北部約10毫米,南部5~8毫米。珊瑚海位於南半球的信風帶,盛行東風或東南風,風速1月份整個海區約為5米/秒,7月份北部為5~6米/秒,南部為 6~7米/秒。
2、水文特徵
以南緯15°為界,北面為反氣旋型環流,1~3月在季風影響下,南赤道流在索羅門群島和新赫布里底群島之間進入珊瑚海,流速小,僅15厘米/秒;南面為氣旋型環流,這是上述南赤道流的一部分,在南緯20°附近的東澳大利亞大陸斜坡上向南流動,形成東澳大利亞暖流,流速可達 25~50厘米/秒。
㈣ 澳大利亞 北冰洋 地質特徵相似點與不同點
澳大利亞的地質特徵:
澳大利亞大陸有著世界上最漫長和最復雜的地質演化史,其基本構造格架形成於中新生代。澳大利亞大陸主體由厚的岩石圈組成,岩石圈最厚達150公里。大陸殼主體由太古代、元古代和若干顯生代花崗岩和片麻岩組成,薄的、主要為顯生代的沉積岩蓋層覆蓋在其上。
大地構造背景上,澳大利亞大陸曾是岡瓦納古大陸的一部分。岡瓦納古大陸在二疊紀(晚期)開始破裂解體,澳大利亞作為一個獨立的大陸開始形成。地質上,澳大利亞大陸可被分出如下一些大地構造單元:①太古代克拉通地盾;②元古代褶皺帶和沉積盆地;③顯生代沉積盆地與顯生代變質岩和火成岩。
(一)太古代克拉通地盾區
太古代克拉通地盾,也有稱太古代克拉通地塊,是澳大利亞最古老的地質體,形成在距今28億年左右,已鑒別的三個著名太古代克拉通地質體(或曰地塊或地盾)分別是:伊爾岡(Yilgarn)、皮爾巴拉(Pilbara)和高勒(Gawler)地盾,均產出在澳大利亞西部地區,伊爾岡地盾分布在西澳州西南部地區;辟爾巴拉地盾分布在西澳州西北部地區;而高勒地盾則分布在南澳州中西部。其中,以伊爾岡地盾面積最大。各克拉通地盾之間和周圍為太古代-元古代褶皺帶所包圍和環繞。
1. 伊爾岡克拉通地盾是澳大利亞最大、最重要的太古代克拉通地塊,主要形成於29.4-26.3億前,由大量以前存在的地塊(年代多為32-28億年)增生而成。
伊爾岡克拉通地盾主要由一個花崗岩片麻岩地體和三條花崗綠岩帶地體組成,它們形成於不同時代,較老的綠岩帶和花崗岩年齡為31-29億年,較年輕的綠岩帶與花崗岩年齡為27.5-26.5億年。在岩石類型上,花崗岩和花崗閃長岩類岩石約佔70%以上。此外,伊爾岡克拉通地盾上也發育有大量的拉斑玄武岩和科馬提火山岩,並經歷過多期次的區域變質與變形作用。
伊爾岡克拉通地盾是澳大利亞最重要的成礦區,發育有大量金、鎳、鉭、鐵、銅、鋅、鉑等礦床。
2. 辟爾巴拉克拉通地盾包含一個中太古代的花崗綠岩地體和上伏的火山沉積岩系列。塔巴塔巴(Tabba Tabba)剪切帶是東辟爾巴拉克拉通與西辟爾巴拉克拉通的主要分界線。在火山沉積岩系列中,有巨型的鐵礦發育。
3.高勒克拉通地盾,面積約44萬平方公里,其前寒武紀結晶基底在15.5-14.5億年期間被克拉通化。在此事件前,該克拉通地盾包括若干元古代造山帶,時間可至少追溯到24.5億年。高勒克拉通地盾含有金、金剛石、銅、鎳、鐵、鉛鋅、鈾等礦化。
(二)元古代地塊、褶皺帶和沉積盆地
元古代地塊、褶皺帶和沉積盆地,包括主要由片麻岩和火成岩組成的穆斯戈拉夫(Musgrave)地塊、主要由角閃岩相變質岩和花崗岩組成的阿潤塔(Arunta)地塊以及在伊爾岡和阿潤塔兩地塊間的加斯科伊納(Gascoyne)雜岩、戈蘭加里(Glengarry)盆地和班傑冒(Bangemall)盆地等,主要分布在太古代克拉通地盾(地塊)周圍。其中,卡普里科恩(Capricorn)造山運動(發生在18.30–17.80 億年)是澳大利亞元古代期間最重要的一次造山運動,該運動通過將伊爾岡和辟爾巴拉兩太古代克拉通地塊拼貼在一起,而部分導致西澳大利亞陸塊的形成。其它不甚清楚的元古代造山帶,可能(或大體)類似於西澳南部的阿爾巴尼(Albany)雜岩和穆斯戈拉夫地塊,則代表著兩克拉通地塊在元古代期間的聯系。伊爾岡和高勒兩克拉通地塊其上覆蓋著元古代-古生代的奧非色(Officer)盆地和阿馬度斯(Amadeus)盆地。
元古代地塊、褶皺帶和沉積盆地分布較廣泛,在澳大利亞大陸許多地區均有出現。需要說明的是,早元古代(Palaeoproterozoic),是澳大利亞元古代褶皺帶和沉積盆地的主要形成期。這時期在澳大利亞西部形成的重要褶皺帶和盆地有:產出在皮爾巴拉克拉通地盾南部邊緣上的年齡為27.7-23.0 億年的哈默斯利( Hamersley)盆地,以及克拉通內裂谷、收縮和會合作用過程中所產生的年齡為18.0億年的阿什伯頓( Ashburton)盆地和布來爾(Blair)盆地,年齡在16.0-10.7億年之間的埃德夢德(Edmund)盆地和科里額(Collier)盆地,年齡在18.4-16.2億年之間的北加斯科伊納雜岩體,年齡在20.0-17.8 億年之間的位於南加斯科伊納雜岩體中的哥倫堡(Glenburgh)地體,以及在伊爾岡克拉通地盾西北邊緣上的埃拉比迪(Errabiddy)剪切帶。在伊爾岡克拉通地盾的北緣,則有年代為18.9億年的布里亞(Bryah)盆地納羅庫塔(Narracoota)火山岩形成。在克拉通碰撞的頂峰期間,有帕德伯里(Padbury)前陸盆地形成。在伊爾岡克拉通北緣東部,則有耶里達(Yerrida)和埃拉里迪(Eerarheedy)盆地形成。18.3億年的卡普里科恩造山運動,導致布里亞-帕德伯里盆地和耶里達盆地的西部變形。亞旁庫(Yapungku)造山運動 (~17.90 億年),則在埃拉里迪盆地的北緣形成了斯丹利(Stanley)褶皺帶。
在澳大利亞東部,東南澳大利亞的早元古代的代表性特徵則是發生在南澳和新南威爾士州威利亞馬(Willyama )超群以及奧拉里(Olary)地塊與布羅肯山(Broken Hill)地塊上的多期次變形;而澳大利亞北部早元古代的代表性特徵則是蒙特艾薩(Mount Isa)地塊和復雜的褶皺沖斷層帶。在上述早元古代的沉積盆地中,相關的沉積主要是廣泛的地台蓋層沉積,包括白雲岩蓋層沉積和深水相含磷灰岩沉積。
(三)顯生代沉積盆地與顯生代變質岩和火成岩
澳大利亞顯生代沉積盆地與顯生代變質岩和火成岩在不同時期和不同地點均有發育,代表性的事件和發育特點如下:
⑴古生代寒武紀時期
這時期,西澳被動陸緣盆地形成,並發生有蓋層沉積。在西澳安特里姆(Antrim)地區,有廣泛的高原玄武岩發育,面積超過1.2萬平方公里。在澳大利亞中部地區,則發生了彼特曼(Petermann)造山運動,使大陸間的巨厚河流沉積焊接進中澳大利亞陸塊體中。在南澳州地區,發育有邊緣地台和被動邊緣盆地。
⑵古生代奧陶紀時期
在拉克蘭(Lachlan)褶皺帶,發生了阿爾卑斯型(Alpinotype)造山運動,導致在新南威爾士州西部巨大蛇紋岩帶的形成,同時在維多利亞和新南威爾士州東部地區則有深水磨拉石和復理石的增生體。
⑶古生代志留紀時期
在此時期,澳大利亞中部和西部的大部分地區處於相對乾旱狀態。沿西澳州海岸地區,有一河流沉積盆地存在。在澳大利亞東部地區,則有火山島弧發育。在新南威爾士和維多利亞州,有年齡為4.35-4.25億年的花崗岩侵入體發育,其中,有的岩基年齡較新,為4.0億年。在新南威爾士州的花崗岩中,可鑒別出I型和S型兩種類型花崗岩。
⑷古生代泥盆紀時期
泥盆紀時期發生的塔伯拉伯安(Tabberabberan)造山運動形成東西向的擠壓應力,導致塔斯馬尼亞、維多利亞和新南威爾士州南部地區發生大面積褶皺(3.85 - 3.80億年),而新南威爾士州北部和昆士蘭州地區則在3.77 到3.52億年發生了擠壓褶皺。在新南威爾士州中部以及昆士蘭州等地,則有安山質和流紋質火山岩存在。
⑸古生代石炭紀時期
石炭紀時期,澳大利亞大陸有一半以上面積為冰川覆蓋,後氣候轉暖。另一方面,由於與目前位於南美境內的地質體發生碰撞作用,導致澳大利亞東部高地的形成。
⑹古生代二疊紀-中生代三疊紀時期
二疊紀,澳大利亞與印度和非洲的裂谷開始形成,並有裂谷盆地形成。在天鵝(Swan)海岸平原一帶有油氣形成。這時期,其它較重要的盆地還有:伯溫(Bowen)盆地、格勒達(Gunnedah)盆地、悉尼(Sydney)盆地、伊普斯威持(Ipswich)盆地、克來瑞斯-毛里頓(Clarence-Moreton)盆地等。
⑺中生代侏羅紀時期
隨著澳大利亞與南極州間裂谷的擴大,在維多利亞州形成了吉普斯蘭德(Gippsland)、巴斯(Bass)和奧特威(Ottway)等盆地;在南澳州和西澳州則形成了海上陸架盆地,其中賦存了有意義數量的石油和天然氣。在西澳州的珀斯(Perth)盆地,則發生了海侵序列的岩石沉積。在中澳大利亞地區,則發育有海相地台蓋層沉積。
⑻中生代白堊紀
在蘇拉特(Surat)等盆地繼續發生沉積作用的同時,在大自流(Great Artesian)盆地基底高地邊緣則有小規模的火山岩產出。在亨特-伯溫(Hunter-Bowen)造山帶,有被動大陸邊緣型盆地形成,發育有含珊瑚沉積。在近昆士蘭州海域,白堊紀也有火山活動發生,是島弧形成的次要一幕火山岩。
⑼古新世至現在
第三紀,澳大利亞主要的構造運動停止。偶爾有板內火山活動發生。
總結澳大利亞的地質演化,可簡要概括如下:在距今25億年前的太古代時期,澳大利亞就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地質體發育(伊爾岡和皮爾巴拉等),它們是岡瓦納古陸的組成部分,發育有:條帶狀硅鐵建造、埃迪亞科蘭(Ediacaran)動物群和疊層石(stromatolites)等。元古代,岡瓦納古陸澳大利亞部分發生多次造山運動,導致太古代地塊完全拼合。寒武、奧陶、志留和泥盆紀為岡瓦納古陸較溫暖時期,發育有廣泛的沉積岩,並向澳大利亞東部擴展,中心部位有時為淺海相沉積。在寒武、奧陶、志留和泥盆紀時期有多個火山岩噴發旋迴發生。石炭和二疊紀,在岡瓦納古陸上,有冰川沉積,同時發育有成煤盆地,形成澳大利亞重要的煤田,二疊紀晚期,岡瓦納古陸開始分裂、解體。三疊紀在澳大利亞東部發育有火山岩,但在大部地區為內陸海沉積,發育有各類碎屑岩。同期,澳大利亞西海岸與印度開始分離。侏羅、白堊紀,澳大利亞發育有褐煤和油頁岩沉積。進入新生代,澳大利亞氣候越來越乾燥,與南極洲分離,並不斷向北漂移。
**********************************************************************
北冰洋地質特徵:
目前北冰洋里唯一活動的大洋擴張軸——北冰洋洋中脊實際上是大西洋洋中脊向北延伸的部分,只是在冰島一帶被一系列轉換斷層顯著錯開了而已,具有明顯的中央裂谷、磁異常條帶和橫向轉換斷層帶,現今仍以每年0.5~1cm的速度繼續擴張,正由於北冰洋洋中脊的擴張而造就了寬闊的歐亞海盆,即今天的北冰洋主體,在這些新形成的大洋性地殼外側,與原有老地殼交界的地方尚未形成俯沖消減帶,因而沒有明顯的地震活動帶,而距離最近的與洋中脊活動有關的活火山只是在楊馬延島才有,
要想了解比較完整的北冰洋發育歷史,則必須追溯得更久遠一些,至少從勞亞古陸說起,勞亞古陸也像其他巨大的大陸一樣並非鐵板一塊,自從羅迪尼亞泛大陸裂解,岡瓦納古陸形成後,勞亞古陸也同樣經歷了復雜的分裂與聚合過程,只不過規模相對小些而已,到2.35億年前時,歐亞與北美洲之間又發生分裂,形成一個寬闊的洋灣——泛塔拉薩,以後隨著庫拉板塊的漂移,奧莫隆、楚科特卡、科拉微陸塊相繼與歐亞陸塊碰合,泛塔拉薩洋灣閉合消失,直到大約8000萬年前,在地質年代表中屬於白堊紀末期時,歐美古陸再度分裂,分裂的中軸就是阿爾法海嶺,伴隨著數千公里隆隆的火山噴發與大地震的搖撼,一陣陣灼熱的岩漿沿阿爾法海嶺的中央裂谷洶涌而出,又在海水中迅速冷凝,變成新的玄武質海洋型地殼,並將較早凝成的「老」地殼不斷向兩側推擠,這樣的洋底擴張作用造就了加拿大海盆,這一過程持續了大約幾千萬年,後來海嶺漸漸平息下來,成為今天寂靜的無震海嶺,加拿大海盆也隨之停止增長,因此可以說,阿爾法海嶺是已經「死去」的相對較古老的大洋中脊的遺跡,
在阿爾法海嶺之後,北冰洋洋中脊才開始活動,使歐亞陸塊的北緣再一次分裂,歐亞海盆形成,羅蒙諾索夫海嶺漸漸被推向北冰洋中心地帶,所以說,羅蒙諾索夫海嶺屬於古老歐亞大陸邊緣(巴倫支—科拉陸塊)的一部分,是在歐亞海盆擴張時從大陸邊緣分離出來的,它的幾何形狀、岩石種類、岩石年齡等都證實這種見解,在中央北冰洋各個海嶺及洋中脊之間,分布著大大小小的深海盆地,但令人奇怪的是,在這些深海盆中,至今還沒有發現主地幔熱柱形成的類似於夏威夷群島那樣的大洋島,而這類洋島在世界其他大洋盆中卻很常見,
隨著自然科學向大科學時代過渡,北極地質考察亦加入全球大規模地質研究計劃中,如全球岩石圈斷面計劃等,在目前「全球變化」的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研究中,國際北極科學委員會中的各國地質學家們在北極地區岩石圈構造演化研究基礎上,逐漸將注意力集中於解決重大地質事件對環境背景的制約作用,以及新生代古環境記錄的獲取與分析對比上,除了地質、海底采樣或鑽探、固體地球物理探測、航空航天遙感外,他們還力圖運用新構造、沉積、地貌、冰芯等綜合手段開展各種時間尺度地球歷史環境演變的研究,北極地質學家迄今已經在北冰洋海底完成1000多個取樣點,在斯瓦爾巴群島以北進行了深海鑽探,他們發現深海盆中心區海底沉積物的沉積速度是每千年0.1~1厘米,向周邊地區逐漸增加到每千年3厘米,鬆散沉積物的厚度異於1~3.5千米之間,換算一下便可以知道這些鬆散沉積物是在大約10萬年期間形成的,沉積物下就是更老的沉積岩和含有沉積物質的放射性硅質岩,
通過對沉積岩和沉積物的分析,可判斷出北冰洋的永久性海冰是300~400萬年前才開始出現的,當時北冰洋的水溫迅速下降,水面結冰,水中懸浮的物質成分發生了巨大變化,不僅如此,由於海冰的出現,形成強大的洋底冷水流,因此又大大改變了北冰洋海流的運動方式,大量沉積物被海流通過弗拉姆海峽帶入北大西洋,並在浮冰消融帶下沉,在海底堆積成高高的沉積壩,強大的洋底冷水流還造成大量的側壓渦旋,如1975~1976年的14個月中,執行北極冰動力學聯合實驗計劃的科學家在阿拉斯加巴羅角就直接觀測到146個側壓渦旋,這些渦旋一般直徑10~20公里,深度介於50~300米之間。
希望以上信息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㈤ 世界上最深的海有多深
世界上最深的海的最深處則達9174米。珊瑚海的海底地形大致由西向東傾斜,平均水深2394米,大部分地方水深3000-4000米,最深處則達9174米,因此,它也是世界上最深的一個海。
珊瑚海因有大量珊瑚礁而得名,以大堡礁最著名,世界有名的大堡礁就分布在這個海區。它象城壘一樣,從托雷斯海峽到南回歸線之南不遠,南北綿延伸展2400千米,東西寬約2~150千米,總面積8萬平方千米,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珊瑚體,大部分隱沒水下成為暗礁,只有少數頂部露出水面成珊瑚島,在交通上是個障礙。
南緯20°以北的海底主要為珊瑚海的海底高原,高原以北是珊瑚海海盆。南所羅門海溝深7316米(24002尺),新赫布里底海溝深達7540米(25134呎)。此外,還有北部的塔古拉堡礁,東南部的新喀里多尼亞堡礁為澳大利亞東部各港往亞洲東部的必經航路。亞熱帶氣成群結隊的鯊魚,所以珊瑚海又稱候,有台風,以1~4月為甚。經濟資源有漁業和巴布亞(Papua)灣的石油。
海水相當潔凈,珊瑚海海水的含鹽度和透明度很高,水呈深藍色。在珊瑚海的周圍幾乎沒有河流注入、這也是珊瑚海水質污染小的原因之一。又由於受暖流影響,大陸架區水溫增高,珊瑚海地處赤道附近,因此,它的水溫也很高,全年水溫都在20℃以上,最熱的月份甚至超過28℃。這些都有利於珊瑚蟲生長。珊瑚堡礁以位於澳大利亞東北岸外16~241公里處的大堡礁為最大,長達2012公里;珊瑚礁為海洋動植物提供了優越的生活和棲息條件。 珊瑚海中盛產鯊魚,還產鯡、海龜、海參、珍珠貝等。
㈥ 海的一般深度是多少
馬里亞納海溝(Mariana Trench)是世界最深的海溝,它位於菲律賓東北、馬里亞納群島附近的太平洋底, 這條海溝的形成據估計已有6000萬年,是太平洋西部洋底一系列海溝的一部分.它位於北緯11 °20,東經142°11.5;,亞洲大陸和澳大利亞之間,北起硫黃列島、西南至雅浦島附近.其北有阿留申、千島、日本、小笠原等海溝,南有新不列顛和新赫布里底等海溝.全長2550千米,為弧形,平均寬70千米,大部分水深在8000米以上.最大水深在斐查茲海淵,為11034米,是地球的最深點. 海洋平均深度為3 795米.包括洋、海和海峽.洋是海洋的主體部分,具有深淵而浩瀚的水域,有比較穩定的鹽度(35‰左右),有獨自的潮汐和洋流系統.世界上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四大洋.海是海洋的邊緣部分,海沒有獨自的潮汐和洋流系統,面積較小,深度較淺,溫度和鹽度受大陸影響較大.世界上最大的海是澳大利亞東北面的珊瑚海,面積達479萬多平方千米.海又分邊緣海、內海和陸間海三種.瀕臨大陸,以半島或島嶼與大洋分開的海,叫邊緣海,如黃海、東海、南海等.伸入大陸內部,僅有狹窄水道與大洋或邊緣海相通的海叫內海,如渤海、波羅的海等.位於兩個大陸之間的海,叫陸間海,如地中海.海峽是兩端連接海洋的狹窄水道.
㈦ 四大海洋的平均深度是多少
四大海洋的平均深度是133米,這個是全球海洋大陸架的平均深度。
印度洋位居四大洋海洋深度第二位,平均水深3840米,僅次於太平洋,其最深處在阿米蘭特群島西側的阿米蘭特海溝底部,深達9074米。海水體積總計29195萬立方公里。南冰洋的海洋深度在4到5公里,南極洲大陸架很窄,最寬只有258公里,而且深有400到800米深。
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平均深度3627米,最深處波多黎各海溝深達9219米。太平洋平均水深3940米,海水體積72370萬立方公里。北冰洋平均水深1296米,海水體積1698萬立方公里。
(7)澳大利亞水深多少度擴展閱讀: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邊緣海和島嶼最多的大洋。它位於亞洲、大洋洲、南極洲和南北美洲之間。南北最長約15900千米,東西最寬約19000千米,總面積為18134.4萬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957米,最大深度11034米。
中印度洋海盆南北縱貫,北部為恆河水下沖積錐所掩蓋的斯里蘭卡深海平原。西澳大利亞海盆北部與深海溝相接,東南部被海嶺、海丘和海台分割,海底地貌復雜。印度洋大陸隆有的是濁流或大陸坡滑動崩塌、使大量的碎屑物質堆積於深海平原邊部而成,也有的原是大陸』的一部分分異沉降而成。
㈧ 澳大利亞為什麼有利珊瑚生長
溫度 溫度是影響珊瑚生長的重要因子,一般而言,造礁珊瑚在水溫攝氏23-28度之間生長最佳,攝氏18度以下的低溫和攝氏30度以上的高溫,都不利於珊瑚的生存,澳大利亞的北部緯度較低,水溫較高
海流 海流和波浪也是影響珊瑚分布和生長非常重要的因子,它們可以經由許多方式影響珊瑚;過強的海流和波浪會對珊瑚造成機械性的傷害,因此台風和暴風雨常對珊瑚礁生態系造成嚴重的破壞,但是基本上珊瑚對這種天然災害,具有相當大的適應能力,珊瑚甚至於可利用波浪達到幫助其散布的目的,被波浪折斷的分枝,在被搬運到其它地方以後,只要環境適合,能可繼續生長,而建立一新的群體;這種現象可說是珊瑚經由長時間的演化所發展出來的適應對策。在經常性的海流環境中,珊瑚往往可經由改變體的形態和分枝的大小以適應其環境中的水流強度。在水流較強的環境中,珊瑚的分枝通常較粗短,群體較低矮,呈團塊或表覆形,有些珊瑚則長成平行於水流方向的板葉或分枝,這些形態上的改變可以減低水流對珊瑚群體所產生的拖曳力,減少珊瑚被搬動的機會。在水流較弱的環境中,珊瑚的分枝往往較細長,群體則較分散、疏鬆。這些形態上的適應,使同種珊瑚在不同的環境中呈現多樣的形態。在一珊瑚礁環境里,海流的強弱不旦影響珊瑚的分布和形態,而且也常是造成珊瑚種類成帶狀分布的主因。
澳大利亞東部有東澳大利亞暖流流經,水溫較高,有利於珊瑚的繁殖生長和散布
沉積物 珊瑚只能生長在清潔的海域中,海水中過多的懸浮物質或沉積物均對珊瑚的生長有害,沉積物的包埋會使珊瑚窒息死亡;較輕微的沉積物則會減低珊瑚的生長速度,妨礙珊瑚幼蟲的附著和發育及改變珊瑚的生長形態。各種珊瑚忍受沉積物的能力與其群體形態珊瑚蟲的行為及沉積物的顆粒大小均有關。
澳大利亞東北部人口比較少,海水清潔,有利於珊瑚生長
㈨ 澳大利亞西北陸架深水勘探概況是什麼
澳大利亞西北陸架被動陸緣深水區是目前全球油氣勘探開發的熱點地區之一,本區的深水油氣勘探始於1979年,尤其是1992年以來,得益於三維地震資料和大量的地震解釋技術的運用,深水油氣勘探成功率可達到50%。
澳大利亞西北區域是澳大利亞最重要的油氣產區,以位於海域的西北陸架為主體,占整個澳大利亞油氣產量80%以上的份額。澳大利亞西北陸架被動陸緣主要包括北卡那封盆地、波拿巴盆地、布勞斯盆地及柔布克盆地等。
澳大利亞西北陸架的油氣分布具有區域上的不均一性,油氣主要富集於諸如巴羅次盆、丹皮爾次盆、埃克斯茅斯次盆、武爾坎次盆、Sahul Flamingo Nancar地區、Mallta地塹和Caswell次盆等若干個富烴凹陷中。總體上天然氣和石油的地質儲量比約為4∶1,表現出「富氣貧油」的特點。油氣田在平面上的分布跟中國南海的「內油外氣環帶有序分布」類似,呈現「內油外氣」的特徵,一系列侏羅系「甜點」沿沉積中心分布。大型、超大型氣田主要分布在遠岸帶的深水區,比如Jansz氣田、Gordon氣田、Scarborough氣田和Sunrise Troubadour氣田等大型氣田。500m水深附近的中帶區域同樣發育大型氣田和大中型油田,比如北蘭金氣田、Ichthys氣田、古德溫油氣田、哥薩克—先鋒油田和Puffin油田等。
在2000年Jansz-1鑽井過程中發現了Jansz氣田,氣層厚度約400m,估計儲量可達20×1012ft3。2005年發現了Pluto氣田,位於卡那封盆地,儲量約為4.6×1012ft3。Wheatstone氣田位於卡那封盆地,天然氣儲量(油當量)為1.3×108m3。斯卡伯勒氣田發現於1979年,水深900m,儲量為8×1012ft3,甲烷含量約95%。
截至2006年底,澳大利亞濱岸勘探井共有1040口,其中僅有61口井在深水區,並且僅有一口井的深度超過1500m。大多數深水勘探鑽井位於西北陸架區域。自1979年以來,在深水區探明儲量大約為94×108bbl原油當量,其中94%為氣,6%為油。同時在澳大利亞其它地方,深水鑽井很少,南部邊緣僅有7口探井,在西南或者東部邊緣由於勘探前景不大尚沒有進行深水探井。北部地區的盆地鑽井主要位於深水區。
澳大利亞的第一口勘探井(Barracouta–1井)於1964年被偶然發現。隨後的42年裡,在澳大利亞濱岸地區(1190×104km2)鑽探了大約1040口遠離海岸的勘探井。澳大利亞的深水區油氣發現主要位於西北陸架南部的北卡那封盆地和波拿巴盆地之間,表現為氣多油少。
澳大利亞早期的油氣大多數位於陸上,近幾年伴隨著海上油氣的勘探與開發進程,特別是深水區尤其是西北陸架的油氣資源的發現,其石油及天然氣儲量成倍增長,澳大利亞在世界能源市場上的地位逐年上升。油氣資源豐富的地區主要為西北陸架區域(北卡那封盆地、波拿巴盆地和布勞斯盆地)、陸上中部地區(庫珀盆地和阿馬迪厄斯盆地等)、東南部海岸盆地區(吉普斯蘭盆地、Bass盆地等)以及西部海岸區域的珀斯盆地。西北陸架區域氣藏全部為常規天然氣,截至目前沒有煤層氣發現。
根據澳洲地球科學2010年的能源資源評估報告統計,澳大利亞總的常規天然氣地質儲量為193.63×1012ft3,石油地質儲量為13413.01×106bbl。其中海域常規天然氣地質儲量為184.88×1012ft3,占天然氣總儲量的94.91%,石油地質儲量為12730.73×106bbl,占石油總儲量的95.48%。陸上常規天然氣地質儲量為8.75×1012ft3,占天然氣總儲量的5.09%,石油地質儲量為682.28×106bbl,占石油總儲量的4.52%。
國土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2009年對澳大利亞油氣資源統計顯示,1962年的天然氣剩餘可采儲量僅為10×108m3,1965年增至1220×108m3,1972年又增至8231×108m3,在1981年下降至5236×108m3,在隨後的十幾年基本保持不變。1992年隨著深水勘探工作的進行,深水盆地有利區塊陸續發現,天然氣剩餘可采儲量在1992年上升至12633×108m3,2000年增至25485×108m3。伴隨著開采工作的進行,天然氣剩餘可采儲量也有所下降,2002以來基本在8000×108m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