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面積最大的前十位國家是哪些
世界各國領土面積排名(World rankings)是指最新的各國(不含水域、殖民地)國土面積排行榜。面積前10的國家有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印度、阿根廷、哈薩克、阿爾及利亞。
拓展資料
一宗地權屬界線范圍內的面積。因此,土地權屬界址一旦確定,土地面積亦隨之確定。若某宗地權屬來源證明文件上的界址范圍與實地一致而面積不一致,則一律以界址范圍為准,更正土地面積數據。面積量算的原則是:圖幅為基本控制,分幅進行量算,按面積比例平差,自下而上逐級匯總。
國家面積按國際慣例是叫「總面積」,指的是:總面積=土地面積+該國淡水水面的面積(比如湖面、江河的水面面積)。
⑵ 世界足球國家隊排名
016年12月國際足聯根據積分排名:
PS:
積分計算規則國際足聯現在使用的計算國家隊排名的規則是在2006年德國世界盃後開始實行的,根據這個規則,將每支國家隊在最近48個月中進行的A級賽列入計算依據,一場比賽的排名積分計算公式:
P = M x I x T x C x 100
其中:
1)M是比賽得分:勝3平1負0,通過點球大戰獲勝的球隊得2分,負者1分。
2)I是比賽系數:友誼賽為1;世界盃及各大洲錦標賽預選賽為2.5;各大洲錦標賽及聯合會杯為3;世界盃為4.
3)T是對手系數:(200-對手排名)/100,如果對手排名低於150位,直接用0.5作為系數。
4)C是區域系數:
南美洲足球協會(CONMEBOL)1.00
歐洲足球協會聯盟(UEFA) 0.99
亞洲足球聯合會(AFC)0.85
非洲足球協會(CAF)0.85
大洋洲足球聯合會(OFC)0.85
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足球協會(CONCACAF)0.85
一場比賽的區域系數為雙方的區域值的平均數。
⑶ 波蘭進入發達國家行列了么與中國比哪個更發達
波蘭進入發達國家行列了,中國是發展中國家。
波蘭共和國(波蘭語:Rzeczpospolita Polska,英語:The Republic Of Poland,中文簡稱:波蘭),古稱孛烈兒,是一個由16個省組成的民主共和制國家。波蘭是中歐國家,東與烏克蘭及白俄羅斯相連,東北與立陶宛及俄羅斯接壤,西與德國接壤,南與捷克和斯洛伐克為鄰,北面瀕臨波羅的海。
波蘭具有迥異的東歐風情。每年的5~9月是波蘭最美麗的時候,天氣溫暖而陽光明媚,9月被譽為「波蘭金色秋天」的開始。7~9月是波蘭的旅遊旺季。波蘭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地形導致歷史上連年的戰火紛爭,幾個世紀以來波蘭的版圖也一再更改,而近年波蘭無論在歐盟還是在國際舞台的地位亦與日俱增,自1918年11月11日恢復獨立以來,經過90年的發展變遷,特別是在21世紀初的幾年裡,波蘭在歐洲的重要性越來越引人重視。波蘭是歐盟、北約、聯合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和世貿組織的成員。
⑷ 丹麥,葡萄牙,波蘭,奧地利這四個歐洲國家哪個軍事能力更強
如果按歷史上來說 葡萄牙應該是最強的 15世紀擁有全世界最強的海軍 和廣褒的殖民地
後來被西班牙給幹了 西班牙後來又被英國幹了
其次是奧地利 歷史上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曾經稱雄歐洲
現在來看的話我覺得應該是波蘭 華約解體後 波蘭繼承了大量的前蘇聯軍工科技 軍事實力相當強 要不然中國跟波蘭咋又那麼多軍事合作和軍購呢
⑸ 丹麥,葡萄牙,波蘭,奧地利這四個歐洲國家哪個軍事能力更強
丹麥
歷史上現實都是其最強
雖然土地小
但雄厚的科技經濟實力
會使其制勝
⑹ 波蘭是發達國家嗎
波蘭2018年人均gdp已經達到了15424美元,大約是末流發達國家的77%。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成為發達國家的條件是什麼?肯定要有足夠高的人均gdp。
那末流發達國家的人均gdp是多少呢?也就是說波蘭人均gdp要達到多少才能成為發達國家呢?
2018年末流發達國家希臘、斯洛伐克、立陶宛人均gdp分別是20324美元、19546美元19089美元。所以末流發達國家人均gdp大概在20000美元上下,波蘭人均達到20000美元就能成為發達國家。
波蘭2018年人均gdp是15424美元,大約是發達國家下限的77%。
2.從1990年到2018年,波蘭的發展非常穩定。
1990年波蘭人均1731美元,2018年是15424美元,2018年波蘭人均是1990年的8.91倍。我們和快速穩定發展的新興國家印度比較一下,1990年印度人均367美元,2018年人均是2015美元,2018年印度人均是1990年的5.97倍。最近28年波蘭人均gdp的增速比印度快得多。
2000年波蘭人均4492美元,2018年是15424美元,2018年波蘭人均是2000年的3.43倍。我們和世界平均值比較一下,世界平均值2000年是5491美元,2018年是11298美元,2018年世界平均是2000年的2.05倍。最近18年波蘭人均gdp的增速比世界平均值快得多,而且最近18年波蘭從人均只有世界平均值的81.8%變成了波蘭人均是世界平均值的1.365倍。
2010年波蘭人均12599美元,2018年是15424美元,2018年波蘭人均比2010年增長了22.4%。世界平均值2010年是9538美元,2018年是11298美元。2010年世界平均值是波蘭人均75.7%,2018年世界平均值是波蘭的73.2%。最近8年波蘭的人均增速仍然高於世界平均值,更高於發達國家。
更何況末流發達國家有的人均甚至是下降的,比如希臘。
再看看增長率,除了2012和2013年由於歐洲經濟衰落造成波蘭經濟增速緩慢之外,剩下的年份都在3%以上,有6年的時間增長率高於世界平均增速。2018年增速甚至達到了5.1%。
由於波蘭人均已經達到了末流發達國家的77%,且增速還較快,所以波蘭人均達到20000美元問題不大。
3.波蘭經濟結構已經和一些發達國家很類似了。
下圖是波蘭2017年經濟結構。
波蘭機械佔比12.84%,電子佔比8.55%,化工佔比11.13%,交通工具佔比11.20%,中高端工業佔比已經達到了43.72%。如果算上紡織品、金屬等低端產業,這個數字已經達到了59.27%,接近60%了!
我們和義大利對比一下,義大利機械佔比18.71%,電子佔比4.88%,化工佔比12.80%,交通工具佔比8.78%,中高端工業佔比45.71%。如果算上紡織品、金屬,這個比例是62.26%。
類似的還有西班牙
我們居然發現,波蘭的經濟結構竟然和義大利、西班牙這兩個發達國家類似!但波蘭的中高端製造業主要來自西歐的產業轉移,而本土製造業不強。
好多回答說波蘭沒有本土製造業會使得波蘭成不了發達國家,但是只要這個國家有農業、漁業、旅遊業、資源業以外的先進產業,無論是本土的還是外來的,都不會妨礙這個國家進入發達國家。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捷克,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等發達國家都沒聽說有什麼本土先進產業,但並不妨礙他們成為發達國家啊!
此外,波蘭還有一個優勢,就是和德國接壤。
有一個原理叫「鄰國原理」,一個國家最大的貿易夥伴,最大的遊客來源,往往都是鄰國,鄰國如果先進富裕,又會大大帶動本國的發展,這是在全球普遍存在的現象。波蘭不僅可以接收來自德國的高端產業轉移,也可以吸引德國的遊客。
⑺ 波蘭是發達國家嗎
截止到2022年,波蘭不是發達國家。
目前發達國家有日本、韓國、新加坡、以色列、歐洲、法國、德國、荷蘭、丹麥、芬蘭、盧森堡、英國、瑞士、瑞典、奧地利、比利時、挪威、義大利、西班牙、愛爾蘭、冰島、美洲、美國、加拿大、大洋洲、紐西蘭、澳大利亞。
發達國家標准:
1、生產力水平高度發達,國民生產總值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較高的國家,產業結構先進,在國民經濟結構中第三產業所佔比重一般大於60%。
2、經濟運行機制比較成熟,市場機制和市場體系健全,經濟發展很有用很有優勢,管理不錯,並有比較完善的宏觀經濟調控體系。
3、經濟國際化程度較高,外貿對外出口方面比較多多質量總體高,外貿在世界貿易總額中占據較大份額,金融市場高度國際化,跨國公司高度發展。
⑻ 二戰各國軍事實力排名
1、美國早在二十世紀初就已經是世界頭號經濟強國,1940年美國GDP達到2000多億美圓[1940年的匯率],但美國這時依然享受著大西洋天然壁壘的優越,陸軍只有可憐的10萬人,遍為4個步兵師和1個坦克師和1個後備預師,坦克的數量只有300多量,甚至排在波蘭後面,勉強做個世界第七.
美國參戰後,在其經濟實力的支持下武器生產能力大增,到1943年已經成為盟軍軍火的主要供應者[具體武器生產狀況如下].到1945年,美軍總兵力達到1050萬人其軍事工業的規模已經發展到可以年產飛機4萬架,坦克2萬輛的水平,二戰時美國共生產8萬輛坦克,有進4萬輛是位於底特律的克萊斯特工廠生產的M4謝爾曼坦克.
2、 蘇聯是二戰時期軍事實力最強盛的國家,蘇聯是世界第二工業國,蘇德戰爭初期其GDP達433億美圓,軍隊人數任何時期一直維持在600萬人以上二戰末期達到了鼎盛的1200萬人,這可以說是世界歷史上最龐大的軍隊了,二戰期間蘇聯共生產了10.8萬輛坦克和自行火炮,但有近7萬輛在戰爭中被擊毀,蘇聯強大的生產能力及時的補充了這些損失.
3、 德國在希特勒的嚴抓下,1940經濟總量達到561億美圓,基本度過了經濟危機,軍火工業生產開始全面的運轉,其軍火產量在1939年就已經超過英法之和,以坦克生產為例,1940年生產坦克2500餘輛[3型為主],1943年達到了頂峰7600餘輛,隨即就有3000多輛開往庫爾斯克,包括200輛新式的5型黑豹坦克,後來多生產虎 豹坦克,數量有所下降,質量卻在上升,由於盟軍的轟炸和資源短缺,德國經濟在1945年開始出現崩潰.
4、英國在歐洲孤掌難鳴,國內經濟不景氣,其經濟和資源的維持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殖民地和美國的支援;法國已經戰敗,其勢力范圍退縮回在非洲的殖民地
5、義大利早在1940年時就已經爆發的經濟危機,在加上義大利軍隊的接連失利,國內罷工浪潮高漲,1943年墨索里尼政權倒台.
6、在7.7事變前日本的經濟總量達到283億美圓,是世界第6經濟強國, 在7.7事變前,日本全國只有4個裝備整員的師團,不到20萬人而國民黨軍隊光陸軍就達到200多萬,7.7事變後,日本開始大量的擴充兵員,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在中國有110個師團,總共250多萬人,此後日本兵力一直升高到1945年達到600多萬,但兵員的素質卻不斷的下降,日本的人口只有7600多萬,已經不堪重負;二戰日本共生產5000多輛坦克,1941-1945年日本共生產了航母17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63艘、潛艇147艘與同期的美國有很大的差距.
7、中國雖然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但軍事實力相當弱後,具體的經濟總量狀況無從考證,二戰後期共產黨發展到91萬人,民兵近百萬,解放國土面積一百多萬平方公里,人口1億人,裝備大多是繳獲的日本武器:國民黨兵力有460萬人[其中蔣介石嫡系只有100多萬人],繳獲了大量日軍的裝備,還有美國的4億美圓援助和大量武器支援。
日本VS美國
1、戰爭潛力:由於國家戰爭機器的高速運轉,全國的富餘勞動力都充實到軍隊及相關行業當中,日本國民經濟在太平洋戰爭開始前顯得空前「繁榮」, 使得日本人錯誤地認為本國經濟與軍事實力都超過了與他們最大的敵人美國。而此時的美國已經歷了十年左右的經濟大蕭條。經濟危機的深遠影響使得整個美國經濟依然『疲軟』。但盡管如此美國的綜合國力仍遠高於日本。這里簡單的舉例一組數據:
1、美國的人口高於日本近兩倍;
2、美國的國民收入是日本的7倍
3、美國的鋼鐵產量是日本的5倍
4、美國的煤炭產量是日本的7倍
5、美國的汽車產量更是日本的80倍_
此外,美國工廠的現代化和自動化水平要高於歐洲和日本,美國人的生產管理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兩方面結合起來,美國工人的人均生產力是世界上最高的。日本已經基本無潛力可挖掘,日本在太平洋戰爭開始前國內的軍事、經濟以達到頂峰,也就是說如果日本不能利用現有的力量迅速消滅對手,那麼進入消耗戰後,日本必敗無疑。
2、軍工生產:1941-1945年日本共生產了航母17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63艘、潛艇147艘。而在同一時期美國生產了航母(包括護航航母在內)131艘、戰列艦10艘、48艘、驅逐艦355艘、護衛艦498艘、潛艇203艘。僅從數量上我們就可以看出日美在生產能力上的差距,小日本整個二戰期間僅僅建成了63艘驅逐艦而美國在同一時期卻有七百四十餘艘反潛艦艇建成下水!
日美雙方作戰飛機年產量對比:盟國不僅在飛機數量上佔了上風,而且在戰爭中不斷推出新型飛機,到了戰爭後期美軍的飛機性能已經遠遠優於日軍。反觀日本,在整個二戰期間基本上都在使用『零』式或其改型。『零』式從很多方面來說確實是一種非常優秀的戰斗機,但是到了1943年其性能已經明顯落後於美國的新機型(由於日軍輕視對飛行員的保護,只注重飛機性能,過量採用木質材料與蒙皮,『零』式在被擊中後很容易起火燃燒,導致機毀人亡)。在美國生產的飛機中約有97810架是多引擎轟炸機(雙發或四發),而日本僅僅生產了15117架(基本上是雙發機)。因此,無論是從飛機生產數量上,或是從飛機總載荷上看,兩國之間的差別都非常之明顯。
由於工業基礎和技術能力上的差距,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陸軍根本談不上機械化,其重型裝備供給量與實際需求之間差距甚遠。
1941-1945年,日軍只生產了604門口徑大於105毫米的野戰火炮和70-105毫米口徑火炮6512門,而同一時期美國卻生產了重炮7803門,其他中型口徑火炮27082門。1941-1942年,日本將坦克生產列入了A級(即最高級別),但由於科技水平和生產工藝的落後,日本只生產了中型坦克1065輛,輕型坦克1024門。而美國卻生產了中型坦克24997輛,輕型坦克4052輛。要指出的是,二戰時期日本的中型坦克無論是火炮威力還是裝甲厚度都只能相當於盟軍的輕型坦克。由於日軍坦克在戰斗中的表現欠佳,到了1943年坦克的生產被降到了D級。日本不但缺少坦克,車輛也是日軍的軟肋,日本車輛生產在頂峰時為1941年的47901輛,而美國在1943年的汽車生產量卻達到了621502輛。
除了重型裝備,其它武器日本的生產數量也是嚴重不足。1941年底日本的武器庫足夠裝備103個師團,陸軍戰斗序列有51個師團和59個旅團。戰爭初期陸軍的武器彈葯的產量和消耗量大體相同,但隨著戰爭規模的不斷擴大,軍隊數量急劇增,而日本的武器彈葯保有量卻沒有明顯的增加。1943年日本陸軍規模從240萬人升到310萬人,美國則從415萬人激增到了889萬人。到戰爭結束時日軍的武器彈葯雖然可以裝備104個師團,但其戰斗序列卻達到171個師團,這還不包括日本大量的准軍事人員。
1940年統計,日本本土人口7314萬,雖然強征了大量中國和朝鮮勞工,但並不等於這樣騰出來的本國人力就能形成戰鬥力強的部隊。事實上,太平洋戰爭前6個月日軍在東南亞和南太平洋的勝利正是依靠多年積累的精銳部隊。1944年日本有1335萬名女性勞動力,但其中的780萬人從事的是農業和林業工作,只有225萬人參加工業及軍工生產。而美國1941年就有1460萬名婦女參加工業生產。
德國VS蘇聯
1941年6月22日,德軍進攻蘇聯,蘇德戰爭正式爆發。在此之前,蘇聯的軍事裝備和軍人綜合素質都不在德軍之下,由於蘇聯在三十年代的經濟增長,使得投入於軍事准備的經濟能力大大增強,這十年裡,蘇聯的整體軍事實力已經世界上最強的幾支,和德軍的整體實力差不多。但結果卻是,在三年的蘇德戰爭里,蘇聯共死亡了包括1000萬士兵在內的2000萬人,平均每天死亡3萬多人。在戰爭進行時,蘇聯的軍工機器一直沒有停下來,共生產了約10餘萬輛坦克和火炮。
蘇聯的面積是2200萬平方公里,人口近2億;而德國的面積是37萬平方公里,人口不過5、6千萬。德國沒有豐富的戰時資源可供使用,而蘇聯的資源是世界上最為豐富的。從資源上的實力分析,雙方不是一個等級上的。蘇軍一開始就被動挨打,每次戰役都會10萬10萬的士兵被俘或被殲,而且蘇聯還有美國在太平洋和日軍作戰,牽制了日軍的北進;同時英法及歐洲反法西斯軍民在西歐、南歐、以及北非幾條戰線上和德軍抗戰,使德軍整體的軍事實力的總值分化掉一部分,可以說德國是以其最多60%的綜合軍事實力來同以近95%的綜合軍事實力的蘇軍在蘇聯本土進行戰爭,蘇聯在雙方的戰爭條件上占著比德國多得多的優勢。
⑼ 里約奧運會男排澳大利亞贏波蘭了嗎
里約奧運會男排澳大利亞贏波蘭了嗎。沒有,澳大利亞輸了。
澳大利亞力拚三局以0-3慘遭波蘭零封。首局比賽,澳大利亞開局與對手緊咬比分,但隨著比賽深入,他們自身失誤開始增多,兩個邊路的進攻都難以打死,波蘭隊以25-21拔得頭籌。第二局,澳大利亞隊狀態全無,一直處於落後狀態,波蘭以25-15再下一城。第三局,不甘失敗的澳大利亞男排發起絕地反擊,他們充分利用副攻的攔網和主攻的後攻,一度取得領先。第二次技術暫停後,波蘭隊將比分迫近,雙方進入拉鋸戰,多次戰成平分,局末階段,澳大利亞隊經驗欠缺,他們在25平後連丟兩分,這樣波蘭男排以27-25再下一城,從而以局分3-0擊敗澳大利亞,這樣澳大利亞也和中國男排一樣無緣里約奧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