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澳大利亞的地理環境和經濟發展狀況
澳大利亞(英語:Australia),全名澳大利亞聯邦(英語: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亦稱澳洲,是全球地理面積第六大國家、大洋洲最大國家。其國境東南鄰近紐西蘭,西北鄰近印度尼西亞,北邊靠近巴布亞紐幾內亞、西巴布亞和東帝汶。
「澳大利亞」一詞源於拉丁語「未知的南方大陸」(terra australis incognita)。其所在的地理學位置通常稱作澳大利亞大陸,是地球上最小的大陸板塊。其人民平均擁有國土面積乃世界最廣國家之一,經濟成就亦屬世界高度發達國家。國民生活水平很高,經濟的主要重點是高效率的能源和畜牧業。
澳大利亞有多樣的自然景觀,包括迷人的熱帶雨林、別稱「紅色中央」的乾燥貧瘠的沙漠,白雪皚皚的山峰、綿羊遍布的牧場、及引人入勝的海濱,和馳名遐邇的自然遺產大堡礁、烏魯汝。在每年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評選中,澳大利亞名列前茅的城市數目在全球國家之先。
[編輯] 自然地理
澳大利亞位於南半球、東半球,介於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擁有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曼尼亞等島嶼。澳大利亞四面環海,東南隔塔斯曼海與紐西蘭為鄰,北部隔帝汶海和托雷斯海峽與東帝汶、印度尼西亞和巴布亞紐幾內亞相望。
澳大利亞佔有大洋洲絕大部分陸地,總面積769.2萬平方公里,其70%為沙漠和半沙漠。澳大利亞四面環海,海岸線長達36,735公里。全澳可分成東部山地、中部平原和西部高原三區。全境平均海拔300米,超過1,000米的山地面積低於1%,低於500米者達87%,乃地表起伏最和緩的大陸。
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海拔2,230米,最長的墨內河有2,520公里。中部的埃爾湖是最低點,湖面低於海平面12米。東部沿海的大堡礁是全球最大的珊瑚礁。氣候上北部屬熱帶,部份屬亞熱帶,少部分屬溫帶。年均溫北部為27℃,南部14℃。內陸乾旱少雨,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東部山區500~1,200毫米。[6]
澳大利亞是全球最乾燥的大陸,飲用水主要是自然降水,並依賴大壩蓄水供水。政府嚴禁使用地下水,因為地下水資源一旦開采,很難恢復。2006年起,聖嬰現象影響擴大,導致降雨大幅減少,各大城市普遍缺水,紛紛頒布多項限制用水的法令,以節水渡過乾旱。[7]
澳大利亞大部分是半乾旱或荒漠地帶,但生態環境極為豐富,包括從高地的石南荒原到熱帶的雨林,為全球17個超級生物多樣性國家之一。澳大利亞許多生物是當地獨有,原因是澳大利亞大陸較古老、地理上長期孤立,和氣候極端多變。其被子植物約85%、哺乳類動物約84%、鳥類超過45%,和近岸溫帶魚類約89%是特有種。[8]澳大利亞許多生態區,和區內的生物已被人類活動和外來物種所威脅。聯邦《1999年環境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育法案》是保護瀕危物種的根本法律。基於「生物多樣性行動計劃」,設立了許多受保護地區以保育獨特的生態系統;64個濕地根據《濕地公約》而登記;另有16個世界遺產。「環境可持續指數」公布於2005年,澳大利亞在2006年排名全球第13。[9]
澳大利亞多數木本植物是常綠的,且很能適應火災和乾旱,例如桉樹和金合歡。但近十年來,由於乾旱惡化,東岸地區屢次傳出森林大火;2009年,由於縱火案,東岸地區的森林和部分民宅受到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火災侵襲。澳大利亞的莢果品種眾多且本地特有,它們能與根瘤菌和菌根真菌共生,因此較適應較貧瘠的土壤。澳大利亞出名的動物有單孔目(如鴨嘴獸和針鼴)、有袋類(如袋鼠、樹熊和袋熊)、灣鱷和淡水鱷、鴯鶓和笑翠鳥等鳥類。澳大利亞的毒蛇數量在世界之最。[10]
澳大利亞野犬約引進於公元前3,000年,當時澳大利亞原住民與南島人貿易。[11]人類最初定居後,許多動植物品種很快絕種,包括一些大型動物;歐洲殖民開始後,更多物種步向滅絕,包括袋狼。[12][13]
[編輯] 經濟
澳大利亞國民生活水平很高,2007年國民生產總值達8,897億美元,國民平均經濟生產總值42,366美元,與歐洲四大經濟體不相上下,乃全球高度開發、最富裕,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15]
澳大利亞位於南半球,國際貿易交流因路途遙遠而受到成本劣勢,是唯一沒加入北約和八國集團首腦會議(G8)的西方大國。澳大利亞近二十年與亞洲國家往來頻繁,即是地理因素的影響。雖然人口僅二千多萬,但澳大利亞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和商業法治,則是北半球一些富國和人口大國所不及。澳大利亞經濟採用西式的混和型經濟發展模式,以第三類產業為主,特別是旅遊業和教育業。礦產業和畜牧業也以效率著稱。
教育是繼旅遊業之後的一項產業,在全球佔有樞紐地位。每年全球有不少學生到此升學,為澳大利亞帶來豐厚的外匯收入,並為其知識型經濟吸納眾多人才。此外,增取投資移民亦是澳大利亞政府的重要經濟計劃。2005年起,全球經濟成長趨緩,澳大利亞也隨之放慢其增長幅度。
澳大利亞四大金融集團是西太平洋銀行(Westpac Bank)、澳大利亞國民銀行(National Bank)、澳紐銀行(ANZ Bank)和聯邦銀行(Commonwealth Bank)。
[編輯] 金融貨幣
澳大利亞的貨幣是澳幣,但最初是隨英國採用英鎊。後來發展自己的幣制——澳大利亞鎊,幣值同於英鎊。當時一鎊有20先令;一先令有12便士。因此每鎊有240便士。
1966年,澳大利亞推行十進位制,亦同時改革貨幣。當時已是十進位制的1美元約價值0.5英鎊,新的澳幣改為與美元作等值連結。一澳幣等於0.5舊澳大利亞鎊,即0.5英鎊。一澳幣有100分,因此每一澳分約等於1.2便士。
2002年起,澳大利亞改革幣質,新紙幣內含膠質,不易破爛、耐用美觀;不同面值的紙幣有不同特色的透明「窗口」,是全球最先採用此設計的國家。
交通
公路列車
縱貫澳大利亞大陸的汗號列車澳大利亞有公路810,641公里(2004年)、鐵路38,550公里(2006年)、機場461座(2007年)、河運航道2,000公里(2006年)。
澳大利亞的交通系統發達,特別在主要大都會,如悉尼、墨爾本和布里斯本,皆有大型國際機場和暢通的大眾運輸系統,如城市火車和城市高速公路。在大多數城鎮,汽車限速一般是每小時60公里,學校周圍則每小時40公里。城市以外和市區高速公路,限速則高達每小時110公里。澳大利亞地廣人稀,大城市的間距通常很遙遠,公路因此是主要交通設施之一,人均擁有汽車數量則為世界最高國家之一。汽車延續英聯邦制度的左側行駛,駕駛員座位亦在汽車右側,此與英國、日本、香港、澳門相同。澳大利亞的公共交通系統也很發達,悉尼和墨爾本由於城市廣大,城市火車和地下鐵成為市民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墨爾本另有大量的有軌電車、公共巴士和輪渡。[26]
[編輯] 公路及鐵路運輸
澳大利亞采礦業發達,國內運輸大量使用火車、長途汽車,公路和鐵路運輸系統因此發達。在專為運輸而設的公路上,可看到澳大利亞特有的「公路列車」,即一輛高性能卡車頭拉著數節拖車和集裝箱在行駛,有時延伸長達 50 米(165英尺)。火車系統也很普遍應用在工業運輸。澳大利亞鐵路客運卻不能算發達的。
Ⅱ 澳大利亞的經濟狀況
澳大利亞經濟(澳大利亞經濟情況)
澳大利亞是一個工業化國家,農牧業發達,自然資源豐富,盛產羊、牛、小麥和蔗糖,同時也是世界重要的礦產品生產和出口國。農牧業、采礦業為澳傳統產業,製造業和高科技產業發展迅速,服務業已成為國民經濟主導產業。上世紀70年代以來,進行了一系列經濟改革,大力發展對外貿易,經濟保持較快增長。1991年至2008年,經濟年均增長率為3.5%,在經合組織國家中名列前茅。近年來,隨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降,澳礦業繁榮消退,公共財政壓力上升,經濟增長有所放緩。但澳金融體系穩健,監管嚴格,宏觀經濟政策調整空間大,在國際金融危機中表現好於其他西方國家。迄今澳經濟已連續27年保持正增長。
Ⅲ 澳大利亞的三大支柱是哪三大
【工業】澳大利亞的工業以礦業、製造業和建築業為主。2004/2005財年礦業產值340.42億澳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1%。製造業產值883.24億澳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0.6%。建築業產值537.12億澳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5%。
【農牧業】澳大利亞農牧業很發達,農牧業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位置,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國。2004/2005年度,農牧業產值達231 .68億澳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8%;農牧業用地4.4億公頃,佔全國土地面積的57%。2004年農牧業就業人數34.6萬人。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油籽、棉花、蔗糖和水果。
【服務業】服務業是澳大力亞經濟最重要和發展最快的部門,2004/2005年度,服務業產值5954.46億澳元,佔澳國內生產總值的65.3%,就業人數699萬人,佔全部就業人數的74%。服務業中產值最高的行業是房地產及商務服務業、金融保險業,分別占服務業總產值的10.3%和8%。1997-1998年度至2002-2003年度的5年間,服務業實際增長22%,其中房地產及商務服務業增速最快,分別比5年前實際增長31%,年均增長率為6%。其次是通訊服務業,實際增長29%,年均增長率為6%。增長最慢的行業是教育,實際增長9%。
Ⅳ 澳大利亞經濟怎樣
(轉載)澳大利亞地處南太平洋和印度洋,是一個後起的發達國家。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澳大利亞經濟保持持續增長,是世界上經濟增長強勁的國家之一。服務業、製造業、采礦業和農業是澳大利亞的四大主導產業,其中,服務業是澳大利亞最大產業。近年來,在新業經濟體對原材料巨大需求的帶動下,澳大利亞采礦業快速增長。
對外貿易是澳大利亞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2008年,澳大利亞農業產品的70%、資源產品的80%以及製造業的18%用於出口,服務業出口也佔有相當大的比重。近年來,澳大利亞政府不斷完善國際貿易環境,2004年以來,先後與新加坡、美國、泰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在多邊貿易合作方面,澳大利亞積極推動多哈回合談判,並在全球氣候變暖和環境等問題上,發揮了積極作用。
Ⅳ 澳大利亞最主要的經濟支柱是
答案C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澳大利亞以農牧業為主,二戰後,以工礦業為主。目前,服務業已經超過農牧業和工礦業,成為澳大利亞經濟的主要支柱。
Ⅵ 初中地理澳大利亞和美國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服務業嗎
美國經濟主要靠國內市場、其次是新興高科技產業、戰略儲備物資壟斷以及操控世界金融市場。
一、國內市場
經濟增長決定於市場的增長,美國的經濟增長87%來自國內市場,只有13%依賴國際貿易,保證國內市場的繁榮穩定是美國經濟保持了20年快速增長的最重要因素。舉個例子,比如市場需要1萬台電腦,如果你生產了2萬台,那就不叫增長100%,而是叫浪費了。(中國卻把生產量作為衡量經濟的參數,這是社會主義國家的特色)只有一個繁榮穩定的社會,人民才對未來有希望,才有消費的慾望,才能帶來經濟的增長。
二、壟斷地位
新興高科技產業壟斷集團,代表是美國的微軟、新興互聯網企業、RB的高新機電生產企業,他們制訂標准與申請專利,然後向其他國家收取巨額的」知識產權稅」;
傳統的戰略儲備物資(包括能源、礦產)、軍火壟斷集團,他們掌握著操縱世界石油、礦產市場價格的能力,也就是所謂的世界定價權,石油漲價、鐵礦石漲價等等都是他們的傑作;
第三產業,也就是金融、文化產業壟斷集團,代表是巴菲特、花旗、軟銀、對沖基金、好萊塢、索尼唱片,他們操縱著世界的金融市場和流行文化趨勢,在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這一部分佔GDP的比例已經遠遠超過了50%,達到了60%-80%。高額的利潤來自對世界市場的壟斷。西方是對外壟斷,對內反壟斷。
三、經濟構成
美國經濟,75%是金融,廣告,出版,娛樂,運輸等服務行業,16%是汽車,電子,軍工等製造業,6%是農業,3%其他。
論在哪個行業,無論是農業,工業和服務業,美國都是用最新的科技,最新的知識來保持發展的勢頭,來吸引消費。所以美國也被稱為世界經濟的帶頭。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識經濟體系。
所以,美國的經濟增長靠國內市場的繁榮穩定發展,靠高科技來吸引國內消費增長,中國在知識經濟層面超越美國【不是單純數字GDP】還任重而道遠。
Ⅶ 澳大利亞經濟支柱產業是什麼
服務業為澳大利亞經濟最重要和發展最快的部門。經過30餘年的經濟結構調整,已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澳大利亞主要以批發業、零售業和科技服務業為主。自1970年代以來,澳大利亞經濟經歷了重大結構性調整,旅遊業和服務業迅速發展,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逐漸增加,當前已達到70%左右。
澳大利亞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是服務業。服務業為澳經濟最重要和發展最快的部門。經過30餘年的經濟結構調整,已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主要以批發業、零售業和科技服務業為主。自1970年代以來,澳大利亞經濟經歷了重大結構性調整,旅遊業和服務業迅速發展,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逐漸增加,當前已達到70%左右。黃金業發達,已經成為世界屈指可數的產金大國。澳大利亞郵政是世界上少見的賺錢而不需要政府補貼的郵政系統。
主要經濟數據:
1、國內生產總值(2017/2018財年):1.74萬億澳元。
2、經濟增長率(2017/2018財年):2.9%。
3、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017/2018財年):約7.3萬澳元。
4、貨幣:澳元(1澳元≈0.71美元,2019年1月)。
5、失業率:5.2%(2018年9月)。
6、進出口總額(2017/2018財年):7986.41億澳元,同比增長8.4%。其中,出口4032.41億澳元,同比增長7.9%;進口3954億澳元,同比增長9%。貿易順差78.41億澳元。
7、外匯儲備:763億澳元(201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