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鄭和下西洋出訪了哪些國家
鄭和七下西洋是指明代初期,鄭和奉命出使7次下西洋的航海活動。鄭和下西洋規模之大、范圍之廣、時間之長,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壯舉。
鄭和下西洋在航海活動上達到了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峰,開辟了貫通太平洋西部與印度洋等大洋的直達航線,為世界航海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公元1405年7月11日,明成祖朱棣命宦官鄭和率領由240多艘海船、27000多名船員組成的龐大船隊遠航,拜訪印度洋沿岸的國家和地區。
從公元1405年至公元1433年,鄭和一共遠航有7次之多,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里、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30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部和紅海沿岸,並到過澳大利亞、美洲和紐西蘭。
從航海發展史角度看,鄭和下西洋的航線具有創新性的突破。重要航線有56條,航線總長近25000千米。
第一次從蘇州劉家港出發,經爪哇、蘇門答臘、錫蘭、印度西海岸的柯欽,最後到達古里。
第二次沿同樣的路徑至古里。
第三次以東印度洋為中心,從爪哇、蘇門答臘往錫蘭,又北上印度東海岸,抵孟加拉灣,然後折回馬六甲海峽,在馬六甲修築城塞後返國。
第四次又經東印度海岸折往波斯灣,到達霍爾木茲。也有認為這次遠航最後到達東非沿海。
第五次與前次航線相同,抵達波斯灣。又另分一支船隊經由阿拉伯南岸遠航至東非沿海的摩加迪沙、布臘瓦、馬林迪等地。
第六次除駛入波斯灣外,另有分隊繞東非沿海諸港口航行。
第七次進行了經由印度西海岸入波斯灣的最後一次航行。這次,鄭和的部下到達了阿拉伯的麥加。
⑵ 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
鄭和七下西洋,經歷了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鄭和遠航,促進了我過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和經濟交流。鄭和是我果也是世界上的偉大的航海家。
揭開了世界大航海時代的序幕
與會專家學者認為,明初鄭和出使西洋揭開了世界大航海時代的序幕,是中國擁抱外部世界的象徵;鄭和以多元宗教文化為先導,打通東南亞海上絲綢之路的實踐,將中國的航海事業銘刻在世界航海史的里程碑上。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鄭一鈞在主題為《人類歷史轉軌時期偉大的和平實踐》報告中提出,1405年,鄭和首次下西洋,揭開了世界性大航海活動的序幕。鄭一鈞說,由於世界性大航海時代的到來,東西方交通為之大變,促進了世界各國之間的往來,逐漸打破了全球東西方之間、各大洲不同地區之間相對封閉隔絕的狀態。這對人類社會與國際關系,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導致人類社會日益具有世界性,從此進入一個帶根本性的歷史轉軌時期。在這個人類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發生於東方的鄭和航海壯舉,讓大批中國人走出國門,走向海洋,在人類文明交匯的大舞台上,以偉大的和平實踐,譜寫了十五世紀初人類文明史上的壯麗篇章。台灣中華鄭和學會理事王桂岩與鄭一鈞觀點相近。王桂岩說,鄭和率領兩百餘艘船隻、兩萬七千餘人員的龐大艦隊出使遠航,是世界航海史的空前首航,是了不起的偉大成就,同時也將海上交通推上高峰,震驚了西洋的航海冒險家,激起了他們東來的慾望,進而使世人認識了海洋,開辟了海上航道,增進了世界經濟繁榮及文化交流。
嘗試建立和平和諧的國際社會秩序
專家們認為,與同時代的西方大航海不同,以鄭和為代表的中國人大航海,推動大批中國人以空前的規模走向海洋,是為了以中國人傳統的政治道德理念,嘗試建立和平與和諧的國際社會秩序。鄭一鈞說,中國傳統的政治哲學,是以「仁」、「恕」為核心的價值理念。鄭和使團在海外努力傳播中華文教,與古代志士仁人所追求的大同理想,追求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的和諧發展,是一脈相承的。這種「大同」與「和諧」的理想,也是各國人民嚮往「世界大同」理想的一種表現,反映了海外各國人民嚮往美好幸福生活的願望。印度尼西亞三寶壟市儒學會會長林義彪從自己家鄉人民對鄭和的崇拜來表述鄭和下西洋和平之旅的意義。林義彪認為,鄭和下西洋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創舉,是中外關系的豐碑。鄭和航海圖也被以後的西方航海家所利用。他說,鄭和下西洋,向各國推廣中國的農業和手工業的先進技術,傳播了文化文明,促進了各國經濟的發展。
播撒文化理念的「香料之旅」
鄭和下西洋,固然有其貿易上的貢獻,因為當時明代的陶瓷、絲綢、錢幣等,多為東南亞各地人民所喜愛及需要;而產自南洋各地的香料、染料等,也為國內所需要,這種各取所需的現實,使鄭和的遠航彰顯了貿易的重要性。但專家們認為,鄭和遠航影響之持久深遠的,還是在文化交流方面。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海洋科技系教授瓊斯把鄭和下西洋傳播東方文化的旅程稱為傳播文化理念的「香料之旅」,稱其比穿越中亞的絲綢之路影響更為深遠。王桂岩則認為,一方面,就中華文化的西傳而言,鄭和所到之處,往往立石紀功,宣揚中國文化;另一方面,西洋基督教大量傳入中國,同時使西洋的數學、理化、天文等學術教材也隨之傳入,使西洋現代化的科技學術啟蒙了當時的高級官員及知識分子,這也是鄭和出使對東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貢獻
⑶ 鄭和七次下西洋,最遠的時候到達了哪個地方
在永樂、洪熙和宣德三朝時期,鄭和七次下西洋的航行持續了29年。他的足跡遍布東南亞、印度洋沿岸和非洲東海岸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東非和紅海。鄭和下西洋的規模最大,船隻最多,海員最多,也是中國古代最長的一次遠航。鄭和的混合艦隊在當時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比西方航海家早一個世紀。先進的造船技術,高超的航海技術在當時可謂是勢在必得。
以上就是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⑷ 鄭和下西洋的七次時間及簡介
1405年7月11日(明永樂三年)明成祖命鄭和率領龐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組成的船隊遠航,訪問了30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加深了中國同東南亞、東非的友好關系。每次都由蘇州劉家港出發,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遠航了有八次之多。最後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時,在船上因病過逝。民間故事《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將他的旅行探險稱之為三寶太監下西洋。
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 彭亨、真臘、古里、暹羅、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岸,紅海、麥加,並有可能到過澳大利亞。
鄭和在公元1414年(永樂十二年)由非洲帶來長頸鹿。沈度《瑞應麒麟頌》的附圖,由明宮廷畫師所繪。
下『西洋』的定義:明朝初期以婆羅(Borneo)/汶萊為界,以東稱為東洋,以西稱為西洋,故過去所稱南海、西南海之處,明朝稱為東洋、西洋,且暹羅灣之海,稱為漲海。
【第一次下西洋】
永樂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從南京龍江港啟航,經太倉出海,永樂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國。
第一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800人
【第二次下西洋】
永樂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出發,到達汶萊、泰國、柬埔寨、印度等地,在錫蘭山迎請佛牙,隨船帶回,永樂七年夏(1409年)回國。
第二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000人。
【第三次下西洋】
永樂七年九月(1409年10月)從太倉劉家港啟航,姚廣孝、費信、馬歡等人會同前往,到達越南、馬來西亞、印度等地,回國途中訪錫蘭山,永樂九年六月十六(1411年7月6日)回國。
【第四次下西洋】
永樂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11月)出發,隨行有通譯馬歡,繞過阿拉伯半島,首次航行東非麻林迪,永樂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回國。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來中國進獻「麒麟」(即長頸鹿)。
第四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670人。
【第五次下西洋】
永樂十五年五月(1417年6月)出發,隨行有蒲壽庚的後代蒲日和,途經泉州,到占城、爪哇,最遠到達東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國家,永樂十七年七月十七(1419年8月8日)回國。
【第六次下西洋】
永樂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出發,往榜葛刺(孟加拉),史載「於鎮東洋中,官舟遭大風,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畢,……風恬浪靜」,中道返回,永樂二十年八月十八(1422年9月2日)回國。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熾即位,以經濟空虛,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動。
【第七次下西洋】
寶船從龍江關出水
宣德五年閏十二月初六(1431年1月從龍江關(今南京下關)啟航,返航後,鄭和因勞累過度於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船隊由太監王景弘率領返航,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返回南京。
第七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550人。
【船隊編制】
鄭和下西洋的船隊是一支規模龐大的船隊,完全是按照海上航行和軍事組織進行編成的,在當時世界上堪稱一支實力雄厚的海上機動編隊.很多外國學者稱鄭和船隊是特混艦隊、鄭和是海軍司令或海軍統帥.著名的國際學者,英國的李約瑟博士在全面分析了這一時期的世界歷史之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明代海軍在歷史上可能比任何亞洲國家都出色,甚至同時代的任何歐洲國家,以致所有歐洲國家聯合起來,可以說都無法與明代海軍匹敵.」
1、人數眾多,組織嚴密
鄭和下西洋船隊,是根據海上航行和擔負的任務,採用軍事組織形式組建的.
首先,人數多
鄭和下西洋的人數,史料上有明確記載的有4次.
第一次:27800人
第二次:27000人
第四次:27670人
第七次:27550人
我們可以初步判斷:鄭和每次下西洋人數在27000人以上.約明朝軍隊5個衛,每個衛5000-5500人;從現在看到的《武職簿》,主要是來自沿海衛所.當時西方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航海的人數:分別在90-1500人之間;170多;265人.我這里不是單純地談數量,而是說明一個科學道理,航海人數的多少,反映了一種實力,尤其是在古代社會,它需要各方面物質保障,很不容易.
其次,船隊編制. 根據我們海軍專業人員多年研究,鄭和船隊由舟師、兩棲部隊、儀仗隊三個序列編成.舟師就是現在的艦艇部隊,基本單位戰船,它們被組成編隊,叫前營、後營、中營、左營、右營;兩棲部隊用於登陸行動;儀仗隊擔任近衛和對外交往時的禮儀,庄嚴威武.
按照下西洋的任務,鄭和船隊人員主要有五個部分:指揮部分、航海部分、外交貿易部分、後勤保障部分、軍事護航部分.指揮部分:整個船隊的中樞,對航行、外交、貿易、作戰等進行指揮決策.鄭和職務是欽差正使總兵太監;航海部分:航海業務、修船的、預測天氣的等;外交貿易部分:外交禮儀的、進行貿易的、聯絡翻譯的;後勤保障部分:管理財務的、後勤供應的、起草文書的、醫務人員等;軍事護航部分:負責航行安全和軍事行動的. 從對鄭和船隊人員組成研究,編制是完善的、嚴密的,體現了古代中國人民豐富航海經驗,確保鄭和下西洋的實現.
【發展海外貿易】
鄭和下西洋發展的海外貿易包括朝貢貿易,官方貿易和民間貿易。
鄭和作為明朝的使者,每到一地,都代表明朝皇帝拜會當地國王或酋長,同他們互贈禮品,向他們表示通商友好的誠意。鄭和還同各國商民交換貨物,平等貿易,購回當地的特產象牙、寶石、珍珠、珊瑚、香料等。
【航海裝備-寶船】
據《明史》《鄭和傳》記載,鄭和航海寶船共63艘,最大的長四十四丈四尺,寬十八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摺合現今長度為151.18米,寬61.6米。船有四層,船上9桅可掛12張帆,錨重有幾千斤,要動用二百人才能啟航,一艘船可容納有千人。 《明史•兵志》又記:「寶船高大如樓,底尖上闊,可容千人」。
在鄭和下西洋的船隊中,有五種類型的船舶。第一種類型叫"寶船"。最大的寶船長四十四丈四尺,寬十八丈,載重量八百噸。這種船可容納上千人,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隻。它的體式巍然,巨無匹敵。它的鐵舵,須要二,三百人才能舉動。第二種叫"馬船"。馬船長三十七丈,寬十五丈。第三種叫"糧船"。它長二十八丈,寬十二丈。第四種叫"坐船",長二十四丈,寬九丈四尺。第五種叫"戰船",長十八丈,寬六丈八尺。可見,鄭和所率領船隊的船隻,有的用於載貨,有的用於運糧,有的用於作戰,有的用於居住。分工細致,種類較多。我們可以說,鄭和的船隊是一支以寶船為主體,配合以協助船隻組成的規模宏大的。
肯定派
認為明史基本上正確,因為南京靜海寺鄭和殘碑所記「兩千料海船」,不是「寶船」,而是較小的「戰座船」。
對南京鄭和造船廠的考古,發掘出一根約15米長的舵,和明史所述寶船大小相符。
南京鄭和造船廠的船塢寬可容20丈。
伊本•白圖泰(ibn Battuta)(1304-1377年)游記中早已紀錄中國巨大的12張帆可載千人的海船。白圖泰的紀錄可作為12帆載千人的寶船的旁證。
質疑派
認為木材強度有限,過大的船體無法保證水密性,難以做長時間的航行。
根據南京靜海寺鄭和所立殘碑記載,鄭和首次出海寶船為「兩千料」,根據他們推論,摺合長約為長十五到二十丈,寬六到八丈左右。載重量約為五千噸。
至今未有人復制能夠實際航行的四十四丈「寶船」。目前復制中的寶船多採用質疑派的說法。
即便採用質疑派的說法,鄭和寶船仍是當時世界首屈一指的巨型船舶。
【航海技術】
根據《鄭和航海圖》,鄭和使用海道針經(24/48 方位指南針導航)結合過洋牽星術(天文導航),在當時是最先進的航海導航技術。鄭和的船隊,白天用指南針導航,夜間則用觀看星斗和水羅盤定向的方法保持航向。由於對船上儲存淡水、船的穩定性、抗沉性等問題都作了合理解決,故鄭和的船隊能夠在「洪濤接天,巨浪如山」的險惡條件下,「雲帆高張,晝夜星馳」,很少發生意外事故。白天以約定方式懸掛和揮舞各色旗帶,組成相應旗語。夜晚以燈籠反映航行時情況,遇到能見度差的霧天下雨,配有銅鑼、喇叭和螺號也用於通訊聯系。
體現鄭和下西洋航海技術,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天文航海技術
中國很早就可以通過觀測日月星辰測定方位和船舶航行的位置.鄭和船隊已經把航海天文定位與導航羅盤的應用結合起來,提高了測定船位和航向的精確度,人們稱「牽星術」.用「牽星板」觀測定位的方法,通過測定天的高度,來判斷船舶位置、方向、確定航線. 這項技術代表了那個時代天文導航的世界先進水平.
2、地文航海技術
鄭和下西洋的地文航海技術,是以海洋科學知識和航海圖為依據,運用了航海羅盤、計程儀、測深儀等航海儀器,按照海圖、針路簿記載來保證船舶的航行路線.航行時確定航行的線路,叫作針路,羅盤的誤差,不超過2.5度.
3、《鄭和航海圖》
《鄭和航海圖》得以傳世,多虧明代晚期作者茅元儀收錄在《武備志》中.原圖呈一字形長卷,收入《武備志》時改為書本式,自右而左,有圖20頁,共40幅,最後附「過洋牽星圖」二幅.海圖中記載了530多個地名,其中外域地名有300個,最遠的東非海岸有16個.標出了城市、島嶼、航海標志、灘、礁、山脈和航路等.其中明確標明南沙群島(萬生石塘嶼)、西沙群島(石塘)、中沙群島(石星石塘),1947年民國政府內政部以鄭和等命名南海諸島礁,紀念這位偉大的航海家.
《鄭和航海圖》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航海圖集.該圖與同時期西方最有代表性的波特蘭海圖相比,《鄭和航海圖》制圖的范圍廣,內容豐富,雖然數學精度較其低,但實用性勝過波特蘭海圖.英國李約瑟在《中國科技史》一書中指出:關於中國航海圖的精確性問題,米爾斯(Mills)和布萊格登(Blagdon)曾作了仔細的研究,他們二人都很熟悉整個馬來半島的海岸線,而他們對中國航海圖的精確性作出了很高的評價.
鄭和下西洋折射出的中國先進航海科技光輝,表現了中國古代人的偉大智慧,從而創造了鄭和下西洋的偉大航程.
【鄭和下西洋的意義】
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蠟、古里、暹羅、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岸,紅海、麥加,並有可能到過澳大利亞。這些記載都代表了中國的航海探險的高峰,比西方探險家達伽馬哥倫布等人早80幾年。當時明朝在航海技術,船隊規模、航程之遠、持續時間、涉及領域等均領先於同一時期的西方。
在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還有有許多超出於航海之外的解讀。「鄭和時代的中國,則是真正承擔了一個文明大國的責任:強大卻不稱霸,播仁愛於友邦,宣昭頒賞,厚往薄來。
鄭和檔案被毀之謎:據《殊域周咨錄》記載,鄭和下西洋的檔案《鄭和出使水程》原存兵部。明憲宗成化年間,皇上下詔命兵部查三保舊檔案,兵部尚書項忠派官員查了三天都查不到,已被車駕郎中劉大夏事先藏起來。項忠追問官員,庫中檔案,怎麼能夠失去?當時在場的劉大夏說「三保下西洋,費錢幾十萬,軍民死者萬計,就算取得珍寶有什麼益處?舊檔案雖在,也當銷毀,怎麼還來追問?」。
《鄭和出使水程》應當包括大量原始資料,如皇帝敕書、鄭和船隊的編制、名單、航海日誌,賬目等。大批鄭和檔案究竟有沒有被劉大夏銷毀,至今仍然是個謎。大批鄭和檔案失蹤,給鄭和研究帶來很大的困難和限制。
鄭和發現美洲論:在2002年出版的暢銷書《1421年:中國發現世界》中,前英國皇家海軍潛水艇指揮官加文•孟席斯提出鄭和船隊的分隊曾經實現環球航行,並早在西方大航海時代之前便已發現美洲和大洋洲的論點。
2006年1月16日,北京和倫敦的格林威治國家海事博物館同時展出一張1763年繪制的附註有永樂16年(1418年)的中國航海地圖。該中國航海地圖有詳細的航海區域,以及繪畫美洲、歐洲、非洲的的輪廓。除此以外,該圖更附有對美洲土著(膚色黑紅、頭和腰戴羽毛),以及澳洲土著(膚色黝黑、赤身、腰部戴有骨製品)的描術。唯一缺憾是該航海地圖中沒有不列顛島的記載。 根據該地圖的收藏家中國律師劉剛稱,他是在2001年以500美元從一個上海商人處購得該地圖,並且因為讀過上文提到的《1421年:中國發現世界》而得知該航海地圖的歷史重要性及意義。
鄭和航行前後達28年,他訪問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到一地,鄭和贈給各國國王厚禮,以示友好,船隊帶去絲綢、瓷器、銅鐵器、金銀和其他手工業品交換當地特產。隨行官員隨時記錄見聞。回航時,各國派使同來,贈珍寶特產給明皇帝,並與中國商人交換。友好的交往,擴大了貿易,也增進了了解。鄭和出色地完成了他的使命,南洋等地的人民一直紀念這位和平友好的使者,在一些城市裡,至今還保有紀念鄭和的寺廟和勝跡。鄭和七次遠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歐洲航海家哥倫布、華哥達·伽馬的海上活動,都比鄭和晚得多,他們幾次航行,人數在100人左右,船隻三、四艘,噸位最大的僅120噸。在航程、規模、組織等方面,鄭和都超過這幾個歐洲航海家。
⑸ 鄭和下西洋經過的國家現在叫什麼名
鄭和共7次下西洋,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 彭亨、真臘、古里、暹羅、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海岸,紅海、麥加,並有可能到過今天的澳大利亞。下『西洋』的定義:明朝初期以婆羅(Borneo)/汶萊為界,以東稱為東洋,以西稱為西洋,故過去所稱南海、西南海之處,明朝稱為東洋、西洋,且暹羅灣之海,稱為漲海。
⑹ 鄭和下西洋時去過哪些國家
1、鄭和下西洋時拜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里、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地,目前已知最遠到達東非、紅海。
2、鄭和下西洋是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的一場海上遠航活動,首次航行始於永樂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結束於宣德八年(1433年),共計七次。由於使團正使由鄭和擔任,且船隊航行至婆羅洲以西洋面(即明代所謂「西洋」),故名。
3、國學界一般認為,鄭和航海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即今肯亞和坦尚尼亞一帶。域外存在不同看法。李約瑟曾引地圖學家弗拉·毛羅所言,稱1420年鄭和艦隊已越過好望角。澳大利亞人菲茨拉德認為,鄭和的船隊有可能到達澳大利亞西北的達爾文港。.馬來西亞學者祖菲加提出,鄭和艦隊於1422年到達了南極。
(6)鄭和下西洋澳大利亞叫什麼擴展閱讀:
1、在鄭和下西洋前,中國造船技術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約在唐代,中國人已經發明水密隔艙、車船、平衡舵、開孔舵。在船型方面,宋元時期,中國海船的船型已經定型,其中以福船、沙船、廣船最為著名,被認為中國古代的三大船型,又尤以福船應用最廣、影響最大。
2、在海船船殼結構上,中國海船採用搭接法,形成「魚鱗式」結構(亦稱「錯裝甲法」結構),從而使船殼板聯結緊密嚴實,整體強度高, 且不易漏水。
3、船舶載重量也相當可觀,南宋時已可達萬石以上; 在載客量上,大海船可載乘客千人,在船舶人居環境上,中國海船可以做到生活設施齊全,配備洗漱設施,設有可以攜帶家屬的幽雅客房,備有充裕的食品, 甚至在船上養豬、種菜、種葯材 、釀酒,以及種植盆景以供觀賞。
⑺ 鄭和下西洋的時候,為啥沒發現澳大利亞
鄙人認為鄭和沒有發現澳大利亞的原因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1、沿線大陸,駭浪驚濤
公元1606年杜伊夫根號,首次被記載登陸澳大利亞北部,而1770年庫克船長,首次發現澳大利亞東海岸,由此澳大利亞成為英國殖民地。所以從時間看,1606年到1770年,164年間,這些航海者有足夠的時間,利用航海時代的歐洲航船,獨特的適合遠洋的設計,以及朗姆酒價值的發現。海圖星圖的使用諸等。走出一條在駭浪驚濤的大洋里,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航路。
而庫克船長們則是在茫茫大洋中,亡命尋找黃金和珠寶,進而給歐洲的工業革命提供全球資源支持,給歐洲皇室提供揮霍的財富。所以就使命而言,庫克們更易發現澳大利亞。
⑻ 鄭和下西洋去了哪些國家
鄭和共7下西洋,每次走的路、經過的地方不盡相同的。
共到了30多個國家,但有很多隻是猜測,尚是個迷。
中國學術界普遍認為鄭和下西洋最遠走到了非洲東海岸今肯亞和坦尚尼亞一帶。
英國科學家李約瑟曾引地圖學家弗拉·毛羅所言,1420年鄭和艦隊已越過好望角。
3.英國人孟席斯認為,鄭和艦隊1421年到達美洲,比哥倫布早70多年發現新大陸。
4.馬來西亞學者祖菲加提出,鄭和艦隊最遠於1422年達到了南極。
5.澳大利亞菲茨拉德在20世紀50年代就發表了《是中國人發現了澳洲嗎?》一文,認為15世紀時鄭和的船隊有可能到達澳大利亞西北的達爾文港。
上圖選自(英)加文·孟席斯著《1421:中國發現世界》,左下角標注的四條航線均為鄭和艦隊第七次下西洋的分支。
2002年,英國退伍海軍孟席斯在英國皇家地理學會說出了一個驚人的推論:中國的鄭和下西洋艦隊1421年到達美洲,鄭和應是比哥倫布早70多年發現新大陸的第一人。孟席斯的推論震驚西方學術界,他的著作《1421:中國發現世界》也一時成為了最暢銷的圖書。而在中國,孟席斯的推論使一直以來就存在爭議的話題———鄭和下西洋最遠到達哪裡,又一次成為學術界關注的話題。
隨著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日臨近,隨著孟席斯的《1421:中國發現世界》中文版在國內出版,關於這一疑問的爭論也越加激烈。鄭和是僅僅止步於非洲東海岸,還是達到了地中海,首次發現了美洲,甚至曾抵達南極?一切的問題都顯得那麼撲朔迷離,而又神秘。
明史記載鄭和最遠到達非洲東岸
一直以來,中國學術界有關鄭和下西洋的研究,大多都是依靠歷史文獻記載。《明史·鄭和傳》以及鄭和助手馬歡的著作《瀛涯勝覽》中,都記載著鄭和下西洋最遠走到了非洲東海岸木骨都束、竹步、麻林,也就是今天肯亞和坦尚尼亞一帶。
鄭和七次下西洋所經過的國家和地區,據《明史·鄭和傳》記載共有36個:占城、爪哇、真臘、舊港、暹羅、古里、滿刺加、勃泥、蘇門答剌、阿魯、柯枝、大葛蘭、小葛蘭、西洋瑣里、蘇祿、加異勒、阿丹、南巫里、甘巴里、蘭山、彭亨、急蘭丹、忽魯謨斯、溜山、孫刺、木骨都束、麻林地、刺撒、祖法兒、竹步、慢八撒、天方、黎代、那孤兒、沙里灣尼(今印度半島南端)、不剌哇(今索馬里境內)。
而《明實錄》多處記載派遣鄭和出使西洋各國,其中包括位於非洲的一些國家。如:「永樂十四年十二月丁卯,古里……木骨都束……不剌哇……麻林……諸國及舊港宣慰司使臣辭還,悉賜文綺、襲衣。遣中官鄭和等齎敕及錦綺、紗羅、彩娟等物,皆往賜各國王。」「永樂十九年正月戊子,忽魯謨斯……不剌哇、木骨都束……十六國遣使貢名馬、方物,命禮部宴勞之。癸巳,忽魯謨斯等十六國使臣還國,賜鈔幣表裡。復遣太監鄭和等齎敕及錦綺、紗羅、綾絹等物,賜諸國王,就與使臣偕」。
有意思的是,一些考古專家們,還在非洲東海岸發現了有中國古瓷的遺址一百多處。而在這其中出土了很多十四、十五世紀的中國古瓷,學者們也認為這就是當年鄭和下西洋達到非洲東海岸留下的。
如馬文寬、孟凡人所著《中國古瓷在非洲的發現》也詳細介紹了非洲各地發現、出土中國古瓷的情況。據該書介紹,在非洲東海岸索馬里、肯亞、坦尚尼亞境內,發現了很多14、15世紀的中國古瓷。
「這可以作為鄭和航海到達非洲的一個有力佐證。」一直從事海洋地圖研究的專家朱鑒秋在接受許多媒體采訪時都這樣說。
國外學者猜測最遠到美洲或南極
然而近幾年來,不斷有人對這個主流的觀點提出了質疑和反對,以孟席斯為代表的「勇敢者」們似乎認為以鄭和的能力,他應該有更大的作為,應該走得更遠。
除了孟席斯認為鄭和於1421年到達了美洲大陸,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曾引英國地圖學家弗拉·毛羅所言,1420年航行在印度洋的中國式帆船,就是鄭和的船隊。
毛羅在1459年繪制的世界地圖上有關注文,推測1420年中國帆船的航行已越過好望角:「約在1420年,一條來自印度的中國式帆船,由迪布角向南和西南連續航行40天(約2000海里)後返回,在第70天回到迪布角。這艘船正是鄭和船隊的一艘!」迪布角在馬達加斯加島附近,由此向南和西南航行40天,推測已過好望角。所以李約瑟認為鄭和航海已繞過好望角。
更有甚者,馬來西亞學者祖菲加提出,鄭和船隊最遠到達了南極,且鄭和也到達過澳洲大陸。
按照西方「地理發現史」的通常說法,最早到達澳洲的歐洲人是荷蘭人,他們於1606年到卡奔塔利亞灣探險。1642年,荷蘭航海家塔斯曼發現塔斯馬尼嚴(當時命名范迪門地)。英國航海家庫克於1770年到達植物灣並測繪了澳大利亞部分地區。
祖菲加認為鄭和的龐大船隊,由中國啟航,途經馬六甲海峽、印度、東非沿岸後南下繼續航行。他表示,鄭和船隊於1422年抵達南極大陸。他還指出,鄭和船隊在發現南極大陸後,途經澳洲大陸返回中國。
而澳大利亞菲茨拉德在20世紀50年代就發表了《是中國人發現了澳洲嗎?》一文,他認為15世紀時鄭和的船隊很有可能到達澳大利亞西北的達爾文港,證據是1879年在那裡曾出土一尊中國壽星石像。
國內學界否認國外觀點
對於這些不同的觀點,中國研究鄭和的學者們大多並不認同。無論是歷史學家,還是航海學家,他們都從自己專業的角度來對以上的種種說法進行了否定。而遭到最大反對的無疑就是孟席斯。
「不是有多大可能性,而是完全不可能。」對於孟席斯的觀點,北京鄭和研究會會長,人民大學歷史系教授毛佩琦給予了完全的否定。
孟席斯對鄭和的研究緣於在美國發現的一張根據經緯度繪制出的中國古代地圖,經過專家考證後,有人認為它是中國人所繪。孟席斯認為,這張地圖就是當年鄭和船隊留下的。
然而毛佩琦表示,中國古代地圖的繪制方式不同於西方,那時候中國還沒有根據經緯度繪制的地圖,「因此孟席斯所指的那張地圖根本就不可能是中國人繪制的。」
南京鄭和研究會主任馬仁汝則稱,美國明尼蘇達州州立圖書館館長曾經表示過,他們館里的確有一幅孟席斯所說的地圖,但他們無法判斷這幅地圖就是中國人繪制的。
孟席斯的另一個重要理由是加勒比海的沉船是鄭和的航船,以及在加拿大島嶼遺址的墳墓中發現了漢字,且遺址的居民有黃種人的基因。對於這幾個證據,所有的專家都幾乎表示了否定,但他們也都沒有拿出具體的反對理由。「這些都是沒有確定依據的,無法考證的。」毛佩琦說。
但孟席斯本人卻相當自信,他的自信來源於他認為自己掌握了中國研究者們沒有掌握的資料,他在接受采訪時稱在自己收到的10萬封信中,有99.4%的人是支持他的觀點的。「中國學者大多數都是在中國本地做研究、查資料,沒有人像我這樣走出去,在歐洲、美洲、非洲等其他地方做實地考察和查閱資料。」孟席斯說,「而這些資料中國的學者是看不到的,因為他們沒有人像我一樣走出去。」
孟席斯的話不得不讓我們注意到:中國的研究者們大多都是靠歷史文獻研究鄭和,他們都試圖在故紙堆里發現重大的線索。然而國內文獻畢竟是有限的,更何況關於鄭和下西洋最重要的資料,鄭和航海日誌早已經灰飛煙滅。這難免會被孟席斯這樣四處去尋找資料的研究者「笑話」。如果我們的研究者們也能像孟席斯一樣走出去,也許「鄭和到底走了多遠」將不再是一個謎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