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澳大利亞 > 如何優化澳大利亞土地荒漠化

如何優化澳大利亞土地荒漠化

發布時間:2022-11-27 16:39:08

⑴ 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和治理措施

土地荒漠化成因
1.人為活動
人口增長對土地的壓力,是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乾旱土地的過度放牧、粗放經營、盲目墾荒、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過度砍伐森林、不合理開礦等是人類活動加速荒漠化擴展的主要表現。亂挖中葯材、毀林等更是直接形成土地荒漠化的人為活動。另外,不合理灌溉方式也造成了耕地次生鹽漬化。
2.地理環境因素和氣候因素
乾旱、半乾旱及亞濕潤乾旱地區深居大陸腹地,是全球同緯度地區降水量最少、蒸發量最大、最為乾旱脆弱的環境地帶。當氣候變干時,荒漠化就發展,氣候變濕潤時,荒漠化就逆轉。

防治措施主要有:
①調整不利於生態環境良性循環的土地利用結構,合理地安排農業、林業、牧業的比重

②封育沙漠化的棄耕地和退化草場,使植被恢復

③採取分區輪作或輪收,限制載畜量

④採用植物固沙為主、工程措施固沙為輔的固沙方法。

⑵ 治理荒漠化的最佳方法 如何治理土地荒漠化

1、植樹種草。當植被蓋度達到30%以上時,土壤風蝕就會基本消失。種樹種草治理沙漠化的措施,就是基於控制土壤風蝕的原理提出的。在沙漠化發展嚴重的農耕地區,主要採取把部分已經沙漠化的耕地退還為林地和草地的方法,以達到沙漠化土地恢復的目的。但由於區域內一部分土地種樹種草,與本區域內另一部分土地承載力的大幅度躍升,沒有協調同步,或者僅考慮到種樹種草,而未在建設基本農田、大幅度提高單位土地的產出水平上下功夫,導致種樹種草與本已過重的人口壓力之間矛盾日趨激烈。

2、圍欄封育。在草原地區牲畜壓力過大,過度放牧造成了土地沙漠化。治理的方式通常採用「圍欄封育」,即把草場劃分成若干小區,使圍起來的草地因牲畜壓力的消失,而自然恢復。

土地荒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也叫「沙漠化」。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對荒漠化的概念作了這樣的定義:荒漠化是由於氣候變化和人類不合理的經濟活動等因素,使乾旱、半乾旱和具有乾旱災害的半濕潤地區的土地發生了退化。

⑶ 荒漠化防治的對策和措施,荒漠化的原因

在保護現有的植被,加強林草建設的同時解決人口以及牲口數量的問題;充分發揮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功能,多採用飛播的方式在地廣人稀且交通不便的偏遠荒沙以及荒山地區種植植被;合理調配水資源,優化農牧區的能源結構,比如利用風能和光能以及沼氣等非常規能源。

一、荒漠化防治的對策和措施

1、防治荒漠化需要保護現有植被,加強林草建設,在治理荒漠化的同時,還需要解決好人口、牲口以及灶口的問題,保護沙區的林草植被,並通過植樹造林和喬灌草的合理配置,建立多林種、多樹種、多層次的立體防護體系,擴大林草的比重。

2、在人工治理荒漠化的同時,需要充分發揮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功能,加大封禁的保護力度,促進生態自然修復的能力。因為飛播有速度快、用工少、成本低、效果好等特點,所以能夠幫助地廣人稀、交通不便的偏遠荒沙以及荒山地區恢復植被,因此可以採取飛播的方式來種植植被。

3、在荒漠化地區可開展持久的生態革命,能加快荒漠化過程逆轉的速度,其關鍵在於需要合理調配水資源,保障生態用水,通常不合理調配水資源,是造成我國西北河流縮短、湖泊萎縮甚至乾涸、地下水位下降、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

4、嚴格遵循計劃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長速度,防止增長太快,同時不斷的提高人口素質,開展環保意識的宣傳教育講座,提高人民的思想認識水平。平時多愛護環境,自覺地參與改造以及建設環境等工作,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

5、國家需要有計劃地對局部荒漠化非常嚴重、草地以及耕地幾乎完全廢棄和惡劣的自然環境已經不適於人類生存的地區,實行生態移民政策。

6、落實草原承包責任制,規定合理的載畜量,大力推行圍欄封育以及輪封輪牧,大力發展人工草地或者人工改良草,轉換靠自然養家畜的落後局面,發舍飼養畜,減輕對草場的破壞程度,加快優良畜種培育的速度,優化畜種結構。

7、在做好國際履約工作的同時,需要加強防治荒漠化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爭取資金與外援,共同防治荒漠化。

8、優化農牧區的能源結構,大力倡導和鼓勵人民群眾利用非常規能源,比如風能、光能、沼氣等能源,從而減輕對林、草地等資源的破壞。

9、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的速度,按照市場要求合理配置農、林、牧、副各業的比例,積極發展養殖業、加工業,對農村剩餘勞動力進行分流,從而減輕人口對於土地的壓力。

10、利用荒漠化地區所蘊藏的光熱自然景觀、文化民俗、富餘勞動力等獨特的資源,開發旅遊、探險、科考產業等行業。

11、土壤的保濕程度大於乾燥度是逆轉荒漠化的關鍵因素,因此需要保持土地的濕潤,加強土地的保濕,為土壤提供水分,增強土壤的儲存水分的能力,種植耐風寒植物以及樹木。

12、在地下水源處創建人工河或者湖,種植儲水植物或者樹木保護土壤,從而達到保持土壤濕度的目的。

13、針對乾旱地區的的荒漠化,需要在防治沙害基礎上,採取改良土壤措施;以綠洲為中心,建立綠洲外圍封沙育草帶、綠洲邊緣喬木灌木結合的防沙林帶與綠洲內部的窄林帶、小網格的護田林網相結合的防護林系,對於綠洲邊緣的流動沙丘,需要在沙丘表面設置沙障與障內栽植固沙植物相結合的防護體系;同時以內陸河流流域作為生態單元,並對其進行全面規劃,合理分配上、中、下游的用水比例。

14、針對半乾旱地區的荒漠化,通常可採用以植物固沙為主、工程措施固沙為輔的固沙方法;封育沙漠化的棄耕地和退化草場,幫助植被恢復;同時調整不利於生態環境良性循環的土地利用方式,合理安排農業、林業以及牧業的比重;為使植被能快速恢復,需要封育沙漠化的棄耕地和退化草場。

二、荒漠化的原因

1、自然因素

(1)以中國荒漠化為例,中國接近冬季風源地,寒流流經減溫減濕,地形起伏小,無高山阻擋,從而使大風長驅而入導致荒漠化。

(2)氣候乾旱,蒸發量大於降水量,深居內陸,距海洋較遠,海洋水汽難以到達。周圍還有高山環繞,加大了水汽進入內陸的難度導致荒漠化。

(3)土質疏鬆,植被稀少,植被覆蓋率低以及本身多沙漠。

2、人為因素

導致荒漠化有人口增長快導致人地矛盾突出、過度開墾、過度放牧、過度樵採、不合理利用水資源、交通線等工程建設保護不當等人為因素。

⑷ 土地荒漠化的表現及治理措施

土地荒漠化也叫土地退化,是指土地從濕潤,半濕潤變成半乾旱、乾旱的一個過程。那麼,土地荒漠化有哪些表現呢?如何治理土地荒漠化呢?下面我整理了一些相關信息,供大家參考!

什麼是土地荒漠化

包括氣候變異和人類活動在內的種種因素造成的乾旱、半乾旱和亞濕潤乾旱地區的土地退化.狹義的荒漠化(即:沙漠化)乃是指在脆弱的生態系統下,由於人為過度的經濟活動,破壞其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區出現了類似沙漠景觀的環境變化過程。

土地荒漠化:指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由於自然因素和人類活動的影響而引起生態系統的破壞,使原來非沙漠地區出現了類似沙漠環境的變化.在乾旱和亞乾旱地區,在乾旱多風和具有疏鬆沙質地表的情況下,由於人類不合理的經濟活動,使原非沙質荒漠的地區,出現了以風沙活動、沙丘起伏為主要標志的類似沙漠景觀的環境退化過程。

土地沙漠化和土地荒漠化差別不大,但荒漠化嚴重程度要高。

土地荒漠化有什麼表現

荒漠化包括氣候變異和人類活動在內的種種因素造成的乾旱、半乾旱和亞濕潤乾旱地區的土地退化。目前,全世界2/3的國家和地區、1/4的陸地面積、近10億人口受其危害,已被公認為當今世界的頭號環境問題之一。

造成中國土地荒漠化、沙化並加速擴展的原因有氣候因素,但更主要的是不合理的人為活動,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過牧,這是草地沙化、退化的主要原因;濫挖、濫采,這是局部地區土地荒漠化、沙化擴展的重要成因;濫墾;濫用水資源,一些地區由於大規模開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急劇下降,導致大片植被乾枯死亡,沙丘活化。近年長江洪水以及北方頻繁的沙塵暴表明,生態整治是十分緊迫的任務。

土地荒漠化的防止措施

1.進一步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提高人們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2.建立和完善土壤沙化監測體系,認真搞好風沙動態監測,全面了解土壤沙化現狀,為防治風沙提出科學依據。

3.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制訂和完善有關法律法規,強化依法治沙。加大執法力度,推行禁墾、禁牧、禁樵措施,堅決打擊毀林、開荒、開墾草原等破壞植被的各種環境違法行為。

4.認真落實《全國防沙治沙規劃》,制定行之有效的實施計劃,科學利用現有草原,要有計劃采草,科學輪牧、放牧、加強草原鼠害管理;要對重點草原區域周邊產量低的耕地退耕還草,對沙化極其嚴重的草原實行禁牧。

5.進一步投入資金、技術,通過植樹、種草等措施加快現有沙化土地的植被恢復工作,要積極鼓勵企業,個人投資,並與發展特色經濟相結合,實現生態環境和經濟的雙贏。

6.推廣和應用防沙治沙實用技術和模式,加強技術培訓和示範工作,做到防沙科學化。

7.抓好防沙治沙重點工作,建設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以點帶片,構建防沙治沙發展的新格局。

8.減少環境的人口容量,減輕人口壓力,實施必要的移民政策,在生存條件惡劣的地方,逐步將超過環境容量的人遷移出來,轉移至小城鎮。

⑸ 澳大利亞主要環境問題、危害程度及相關解決措施

1、過度放牧,導致草地退化,土地荒漠化;加強牧區管理合理放牧。

2、外來物種入侵,導致大量原生動植物滅絕;加強物種引進監管制。

3、大堡礁珊瑚退化嚴重,導致大量海洋生物死亡甚至滅絕;加強保護,減少污染。

一、澳大利亞環境保護的經驗
澳大利亞的環境保護與發展走上了良性循環,這是經過幾十年努力的結果。期間也曾有過環境資源使用不當,造成大面積沙化等生態問題的沉痛教訓。70年代初聯邦政府認識到環境問題的嚴重性,提出了「打掃澳大利亞"的口號,加強環境立法和管理,應用新的公共管理理念對環境政策、決策機制、行政機制進行不斷創新與完善,使澳大利亞政府在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一)政府主導、多元化主體的管理模式。澳大利亞政府從社會系統工程的角度出發,建立起了以政府為主導,營利性組織、非營利性組織或非政府組織、社會公眾等多元主體參與的環境保護管理模式,強調包括政府機構在內的各類組織和社會成員在生態保護和建設中都發揮管理主體的作用。首先,澳大利亞從機構、人力和投入上為政府主導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奠定基礎和提供保障。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早設立政府環保部門的國家之一,其聯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三個層次都設有專門的環保機構。各級政府就環保基本職能進行合理明確分工,形成從宏觀到微觀的管理職能體系。聯邦政府與州政府之間通過協商和合作方式來實現國家環境發展規劃,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間主要採取直接干預方式使州的環境規劃得以實施,從而使政府統管環境發展規劃及其實際運行的目標得到實現。澳大利亞政府每年的環境保護投資都超過85億美元,約佔GDP的16%,僅維多利亞州環保部門每年的經費預算就達3200萬美元。聯邦政府環境與遺產部約有500名工作人員,各州環保部門的工作人員也都在1000人以上,這種充足的人力資源和資金投入,保障了環保部門在環境事務上的主導地位。其次,澳大利亞政府強調環境管理主體的多元化,充分發揮營利性企業和非政府組織、社會公眾參與環保事業,為環境管理提供服務和行動組織。政府還重視經濟手段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通過實施徵收環境稅、財政補貼和稅收減免、可交易的許可權(如開放水權交易,發揮了市場在管理、節約、保護水資源中的配置作用)、環境責任等一系列經濟措施,保證生態環境資源保護和公共環境項目的建設和運行。
(二)綜合協調的管理機制。一是政府與政府有關部門的行動協調。在澳大利亞,三級政府都有好幾個部門涉及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事務,為了避免推諉,減少摩擦,各級政府通過法律和跨部門機構來協調,做到橫向不同職能部門間分工協調,縱向不同隸屬關系部門間分權協調,避免出現各自為政、政出多門,既注重單個部門工作的最優化,更強調政府部門關系間的協同化。二是政府與非政府部門的配合。政府把環境管理的部分行為特別是環境治理、技術服務等轉向市場化和社會化,如將城市污水處理、廢物處置等職能向營利性企業進行招標,實行市場化運作。將環境監測、信息、環境技術咨詢等職能,通過政府委託、授權、承包、合同等職能轉移到社會中介組織,政府主要實行組織監督功能,從而節省財政開支,提高行政效率。三是政府與社會公眾間的協調。澳大利亞政府強調公眾參與城市管理,把公眾看成是城市管理的積極行動者,使政府與社會公眾形成合力。如政府每項環保政策的實施,都建立由政府環保部門牽頭,居民、企業代表參加,專家指導的特別組織負責宣傳教育工作,使居民、企業自覺遵守,讓政府的決策變成人人自覺執行的方針。政府的這種協調作為,使社會團體、公眾廣泛地參與到環境管理的監督和行動中來,為政府保護和建設生態環境提供了重要動力。四是把環保事業與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相協調。如把污水處理廠建成環保公園、環保教育基地和旅遊景點;把垃圾存放場建成苗圃、公園(如悉尼的奧林匹克公園),從而使當地的環境顯著改善,發展了城市環境。

⑹ 土地荒漠化危害和措施

土地荒漠化的危害和措施。
土地荒漠化危害
土地荒漠化已影響到世界1/5的人口和全球1/3的陸地,每年由此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423萬億美元,而且荒漠化正以每年5萬~7萬km2的速度擴展。

土地荒漠化給我國的工農牧業生產和人民生活帶來了嚴重影響.農業生產條件惡化,1300多萬hm2農田受到荒漠化的危害,糧食產量低而不穩,耕地退化率超過了40%,草場退化率已達56%以上.

土地荒漠化造成了環境的惡化.植被退化加劇了沙塵暴的發生,流入河流的泥沙增加.同時,我國荒漠化地區也是目前貧困人口最集中的地區,嚴重製約著當地經濟的發展.

土地荒漠化防治的對策措施
1.宏觀措施
①廣泛深入地開展環保意識的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思想認識水平.關心、愛護環境,自覺地參與改造和建設環境,形成全社會的風尚.
②完善法律法規,強化執法監督,依法保護環境,促進荒漠化防治.
③嚴格執行計劃生育政策,控制人口的過速增長,不斷提高人口素質.
④發展荒漠化地區的各類科教事業.培養基層的科技技術力量,盡快完善農村科技市場,搞好科技服務,提高荒漠化地區群眾的文化技術素質.
⑤建立有效的防治荒漠化的投資機制和符合現階段國情的經營機制.
⑥建立先進的荒漠化動態監測與預報系統,搞好決策,搞好信息管理與服務.
⑦在荒漠化地區開展持久的綠色革命,以加速荒漠化過程逆轉,逐步改善農業生態系統的基礎功能.
⑧加強防治荒漠化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爭取資金與外援.
⑨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按照市場要求合理配置農、林、牧、副各業比例,積極發展養殖業、加工業,分流農村剩餘勞動力,減輕人口對土地的壓力.
⑩優化農牧區能源結構,大力倡導和鼓勵人民群眾利用非常規能源,如風能、光能,以減輕對林、草地等資源的破壞.

土地荒漠化措施之技術措施
(1)生物措施
①封沙育林育草,恢復天然植被
實行一定的保護措施(設置圍欄),建立必要的保護組織(護林站),嚴禁人畜破壞,給植物以繁衍生息的時間,逐步恢復天然植被.封育同時可以加以人工補植補種和管理,加速生態逆轉.
②飛機播種造林種草固沙
飛播具有速度快、用工少、成本低、效果好的特點,尤其對地廣人稀、交通不便、偏遠荒沙、荒山地區恢復植被意義更大.飛播要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有:預測氣候,選擇立地條件,確定適宜的播區,確定適宜的播量,種子處理技術,防治鳥獸病蟲害,封禁保護等.
③通過植物播種、扦插、植苗造林種草固定流沙
直播造林固沙:在草原流沙上播種,保證幼苗達到一定密度(15~20株/m2),一定高度(15~20cm),一定面積(>1000m2),就可以把風蝕變為沙埋的植物群體,使沙丘固定.直播成功的植物種主要是花棒、楊柴兩個沙生先鋒植物.可撒播,也可條播或穴播.
植苗造林固沙:在乾旱草原流動沙地採用適當深植和合理密植的方法使沙地固定.如定邊長茂灘林場秋天在沙丘上用溝植法密栽油蒿成活形成沙障.
插扦造林固沙:陝西、寧夏流沙區用沙柳插扦直接固定沙丘.榆林群眾用簇式栽植法,形成疏中有密的格局,既抗風蝕又解決水分不足問題.簇行距0.5m×1.5m,每簇4~5個插條.
④建立風沙區防護林體系
乾旱區綠洲防護體系:一是綠洲外圍的封育灌草固沙帶,二是骨幹防沙林帶,三是綠洲內部農田林網及其他有關林種.現實情況要比典型介紹復雜得多,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荒漠化正以每年5萬~7萬km2的速度擴展

⑺ 澳大利亞為什麼沙漠特別的多 澳大利亞沙漠治理

在澳大利亞地區,據說沙漠特別多,我要以前只知道澳大利亞那邊生態環境是非常不錯的,各種稀有的動物,如袋鼠,考拉都生活在那個地帶,說起澳大利亞的沙漠還是第一次聽,已經迫不及待的想了解下澳大利亞的沙漠究竟是怎樣的啦!

澳大利亞為什麼沙漠特別的多?

「祝賀大家穿越辛普森沙漠成功!」昨日,「中澳沙漠大穿越」跨國環保探險隊抵達此次穿越路線終點阿德萊德,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美大部主人謝元、悉尼市前副市長曾筱龍設宴為隊員接風洗塵。

為了保證一些沙漠地帶的長久安寧,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澳北方地區推出了「沙漠知識經濟」戰略,開始在沙漠淘金,以此長期地、可持續地促進沙漠地帶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

所謂「沙漠知識經濟」,就是在沙漠地區及其周圍應用傳統或現代治理沙漠的技術知識,取得社會和經濟效益。現代沙漠知識包括生物學、生態學、科學用水、建築設計、農業和園藝生產系統、道路建設和保養、礦業、邊遠地區衛生教育服務、太陽能和其他新能源系統等。傳統沙漠知識是在沙漠地區進行土地和牧場管理、旅遊經營、人煙稀少地區社會行政管理等。

北方地區政府算了這樣一筆「聰明賬」:將沙漠開發建設好,很大程度上就等於將沙漠的沙固定了,就可以達到對沙塵暴長治久安的目的。因此,治沙治荒、保護環境成為推廣沙漠知識經濟戰略的核心環節。北方地區政府一方面派出專家,到小企業和當地土著人社會推廣和傳授治沙知識;另一方面制定了免稅、發放補貼和長期無息貸款等優惠政策,鼓勵公民尤其是土著人在沙漠地區開辦私人農場。農場的經營方向必須是生態農業,把治沙固沙與發財致富結合起來。雖是個體經營,但治沙固沙的柳條樹、灌木和草籽都由北方地區研究和開發咨詢委員會下屬的研究所統一發放,按規劃和標準的種植方法栽種,因此成活率高,治沙效果非常明顯。

為了讓地處沙漠地區的居民接受新知識,北方地區政府通過「沙漠知識工程」建起了沙漠電視廣播網,利用現代通訊工具提供遠程教育,提高他們的文化水平,定期傳授最新沙漠環保和開發知識。當地居民可通過雙向電視或電話進行交流和咨詢,也可通過網際網路查閱沙漠知識信息庫,獲取有關知識。政府設立的前沿技術科學應用研究所,定期推廣和示範沙漠知識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時,北方地區注重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當地資源,確定利用日光多、溫差大等氣候特點,大力發展園藝和水果業。

由於實施了「沙漠知識經濟」戰略,昔日被稱為大漠「紅心臟」的澳大利亞北方地區,如今沿途沙地上都鋪滿了綠色植被,甚至還有較大面積的沙漠綠洲,沙漠農場也是瓜果飄香。

⑻ 治理土地沙漠化的措施

1、半乾旱地區的防治措施主要有:

①調整不利於生態環境良性循環的土地利用結構,合理地安排農業、林業、牧業的比重

②封育沙漠化的棄耕地和退化草場,使植被恢復

③採取分區輪作或輪收,限制載畜量

④採用植物固沙為主、工程措施固沙為輔的固沙方法.

2、乾旱地區的防治措施主要有:

①以內陸河流流域作為生態單元進行全面規劃,合理分配上中下游用水比例

②以綠洲為中心,建立綠洲外圍封沙育草帶、綠洲邊緣喬木灌木結合的防沙林帶與綠洲內部的窄林帶、小網格的護田林網相結合的防護林系

③對綠洲邊緣的流動沙丘,採取在沙丘表面設置沙障與障內栽植固沙植物相結合的防護體系

④在防治沙害基礎上,採取改良土壤措施

拓展資料:

狹義的荒漠化(即:沙漠化)乃是指在脆弱的生態系統下,由於人為過度的經濟活動,破壞其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區出現了類似沙漠景觀的環境變化過程。也就是人為濫砍樹木,使破壞土地平衡,變成沙子!

土地沙漠化:包括氣候變異和人類活動在內的種種因素造成的乾旱、半乾旱和亞濕潤乾旱地區的土地退化.狹義的荒漠化(即:沙漠化)乃是指在脆弱的生態系統下,由於人為過度的經濟活動,破壞其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區出現了類似沙漠景觀的環境變化過程.

土地荒漠化: 指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由於自然因素和人類活動的影響而引起生態系統的破壞,使原來非沙漠地區出現了類似沙漠環境的變化.在乾旱和亞乾旱地區,在乾旱多風和具有疏鬆沙質地表的情況下,由於人類不合理的經濟活動,使原非沙質荒漠的地區,出現了以風沙活動、沙丘起伏為主要標志的類似沙漠景觀的環境退化過程。 土地沙漠化和土地荒漠化差別不大,但荒漠化嚴重程度要高。

⑼ 土地荒漠化的解決措施

土地荒漠化的解決措施:1、保護現有植被,加強林草建設。在強化治理的同時,切實解決好人口、牲口、灶口問題,嚴格保護沙區林草植被。通過植樹造林、喬灌草的合理配置,建設多林種、多樹種、多層次的立體防護體系,擴大林草比重。在搞好人工治理的同時,充分發揮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功能,加大封禁保護力度,促進生態自然修復。由於飛播具有速度快、用工少、成本低、效果好的特點,因而對地廣人稀、交通不便、偏遠荒沙、荒山地區恢復植被意義更大。2、在荒漠化地區開展持久的生態革命,以加速荒漠化過程逆轉。關鍵是合理調配水資源,保障生態用水。如不合理的水資源調配製度,是造成我國西北河流縮短、湖泊萎縮甚至乾涸、地下水位下降、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3、嚴格執行計劃生育政策,控制人口的過速增長,不斷提高人口素質。通過開展環保意識的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思想認識水平。關心、愛護環境,自覺地參與改造和建設環境,形成全社會的風尚。同時,國家要有計劃地對局部荒漠化非常嚴重,草地和耕地幾乎完全廢棄,惡劣的自然環境已經不適於人類生存的地區,實行生態移民。4、扭轉靠天養畜的落後局面,減輕對草場的破壞。要落實草原承包責任制,規定合理的載畜量,大力推行圍欄封育、輪封輪牧,大力發展人工草地或人工改良草地,發舍飼養畜。加快優良畜種培育,優化畜種結構。5、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按照市場要求合理配置農、林、牧、副各業比例,積極發展養殖業、加工業,分流農村剩餘勞動力,減輕人口對土地的壓力。還可利用荒漠化地區蘊藏著多種獨特的資源,如光熱、自然景觀、文化民俗、富餘勞動力等資源優勢開發旅遊、探險、科考產業等。6、優化農牧區能源結構,大力倡導和鼓勵人民群眾利用非常規能源,如風能、光能、沼氣等能源,以減輕對林、草地等資源的破壞。7、做好國際履約工作的同時,加強防治荒漠化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爭取資金與外援。
法律依據
《水土保持法實施條例》第三條 水土流失防治區的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實行水土流失防治目標責任制。第四條地方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設立的水土保持機構,可以行使《水土保持法》和本條例規定的水行政主管部門對水土保持工作的職權。

⑽ 澳大利亞荒漠化原因及對策

雖然五萬年前就有土著人定居,但澳洲的開發史卻只有200多年,十八世紀後期歐洲移民登陸並定居於此,進行農牧業生產才真正拉開了澳洲開發建設的序幕。至十九世紀中期在維多利亞州發現了金礦後,移民驟增,掀起了淘金熱,一味無節制地毀林擴牧、毀草經農、過度放牧、開礦破壞,加上野兔成災(十九世紀中期為人們休閑打獵而引進,後來由於野兔數目驟增並泛濫成災,對植被造成嚴重破壞,澳政府使用一種粘液菌進行滅殺)、不合理的土地使用和低下的管理水平,使原有良好的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引起了水土流失(水蝕與風蝕)的發生與發展。由於當時人們認識的局限性,水土流失並未引起當局的重視。到了十九世紀末期,水土流失已發展成連片,出現了上千平方公里流失嚴重的不毛之地。至20世紀30年代,澳大利亞又遇上了嚴重的旱災,加上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水土流失仍未得到控制。另外澳大利亞是個平坦的國家,沒有高山沒有大川,所以地面水蒸發量很大,陸地面積的75%屬於乾旱和半乾旱地區。僅1983年的那場席捲墨爾本的沙塵暴,就撒下了200萬噸塵土;20世紀90年代發生的一次沙塵暴,捲起的塵土隨著氣流圍繞地球環繞了3圈;2002年掠過格里菲斯市的沙塵暴,一小時內給城市覆蓋了厚厚一層沙塵,使澳大利亞當年經歷了100年來最嚴重的乾旱……最近二三年澳洲卻沒有發生過大的沙塵暴。原因是重點圍繞牧場開展了治理,阻止了土地荒漠化蔓延趨勢。
在澳大利亞,農場一般被水泥柱和鐵絲網分隔成了一個一個的方塊,不同的方塊是不同的放牧區,澳大利亞人通常不會在同一個牧區里連續放牧,而是輪流使用不同的放牧區,以便牧草能有足夠的時間恢復。澳大利亞政府大力推行羊群圈養。通過割草圈養牲畜,保留草根和草茬,進而起到了固沙的作用。澳大利亞養畜非常嚴格,養什麼、養多少都不由農場主決定。澳大利亞政府每年都要對各牧場作一次普查,以確定下一年的載畜量。在同一個畜群里,牛、羊的數量搭配也是經過科學測算的,從而達到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結合。
澳大利亞的土地荒漠化主要體現在草場的退化上,因此澳大利亞對沙塵暴的治理主要圍繞牧場來進行。 澳大利亞嚴格實行輪牧。為了防止羊群將草連根拔起,破壞植被,澳大利亞政府還大力推行圈養,通過割草圈養牲畜,就保留了草根,也就起到了固沙的作用。澳大利亞養畜非常嚴格,養什麼、養多少不是由農場主自行決定。澳大利亞政府每年都要對各牧場作一次普查,以確定次年的載畜量。而在同一個畜群里,牛、羊的數量搭配也是經過科學測算的,從而達到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結合。

閱讀全文

與如何優化澳大利亞土地荒漠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2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9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1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