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澳洲人習俗
澳洲人習俗
澳大利亞人的飲食習慣
澳大利亞人在飲食上不吃辣味,有的人也不喜歡吃酸味,但他們注重菜品的質量,講究菜餚的色彩。主食以吃面為主,特別愛吃中國風味的清湯餃子,雞、鴨、鴿、魚、海鮮、豬牛肉,蛋類等也是他們喜歡的食品。並且對煎、炒、炸等烹調方法製作的菜餚很偏愛,豆芽菜、西紅柿、黃瓜、生菜、菜花等蔬菜,味精、醬、姜、胡椒粉是他們常用的調料品。
澳大利亞人喜愛的菜譜有火腿、炸大蝦、煎牛裡脊、北京烤鴨、油爆蝦、烤雞、烤魚、番茄牛肉、脆皮雞、糖醋魚、炒什錦等風味菜餚;當地人喜歡喝啤酒和葡萄酒,對咖啡也很感興趣,同時愛喝紅茶和香片花茶;對水果中的荔枝、蘋果、枇杷、葡萄、西瓜、梨都愛吃,喜歡乾果、花生米等。
澳大利亞人的待客習慣
澳大利亞人有很強的時間觀念,如果移民希望與澳大利亞人會面,需要事先與他們進行電話聯系,並一定要准時赴約。澳大利亞人在待客方面比較隨意,特別是約在澳大利亞人家裡,他們會認為那是比較輕松的約會。移民在拜訪澳大利亞人時,可以給他們帶一些紅酒或鮮花,這樣即不會讓主人不安也可以表達客人良好的意願。
澳大利亞人的穿著習慣
澳大利亞人的穿著人隨便,平時都是T恤和牛仔褲居多。如果是商務會面,澳大利亞人習慣穿西裝或襯衫、打領帶,不過如果會面是被安排在酒吧,穿著也可以隨意一些。
澳大利亞人的交往習慣
澳大利亞人喜歡見面使用握手禮,並直呼彼此的姓名,這讓他們感覺輕松和熱情。
澳大利亞人的風俗習慣
澳大利亞的城市都是現代化的城市,由於政府提倡栽花種草和注意保護環境,所以每座城市都建設得象花園一樣。有些土著人不願意住政府提供的住宅,而寧願住在骯臟不堪的木屋裡。澳大利亞人的服飾與西歐人一樣,均為西裝革履。土著人的服飾也與西歐人一樣,所不同的是他們的衣服很少洗,顯得很臟。還有的土著人赤身裸體,或在腰間扎一塊布遮蓋。有的佩帶臂環、項圈、前額箍和骨制鼻針。節日時,他們還在身上塗上各種顏色。澳大利亞人一般喜歡吃牛、羊肉、雞、鴨、蛋、野味等。菜要清淡,講究花樣,不吃辣,愛吃各種煎蛋、炒蛋、冷盤、火腿、蝦、魚、西紅柿等。西餐喜歡吃奶油烤魚、炸大蝦、什錦拼盤、烤西紅柿等。
② 澳大利亞的英語是什麼口音
如果英語的口音分成英音和美音兩個流派的話,澳大利亞的英語更接近於「英音」,但也不是完全一樣。
澳洲最早是英國的殖民地,被用來發配犯人,後來又有大量淘金者湧入。
澳洲口音常常省略輔音h,直接發後面的母音。比如"how"經常發成「ow"。澳洲人稱朋友為mate,而且喜歡誇張的發成Myte。於是有一個著名的笑話,說澳洲遊客總喜歡纏著導游說:「Where are we going to die?"(我們到哪裡去死?原文是Where are we going today? 澳洲人把today念成to die)
首先先說一下傳統意義上的澳洲口音, 最大的特色便是澳洲的 a/ai 的音,在澳洲e的音時常是要被發作ai/ei的,然後便是er的音普遍被發成a的音,澳洲英語在國際上被普遍承認的特色是喜歡不發全部音節的音,也就是被人吐槽感覺口裡面總是喊著一口痰的感覺,還有就是喜歡使用縮略詞,基本上以「o」或者「ie」來結尾,舉個例子barbie跟bottle-o。 這一類的口音在澳洲多數省份偏遠地區和北部昆士蘭尤其突出。
北領地不了解。
接著是新州和維州這這兩個大省,個人目前的感覺是基本上如果是在城區的人口基本上口音比較輕,接近於中性化(neutralised)的英語口音,學術上叫做received pronunciation,然後附帶上當地特色的一些表達方式。這一點與大多數移民國家類似,例如加拿大英文比較接近無特定口音的英文加上一些加拿大的英文的特點(特別點名about在加拿大部分地區的發音)
塔斯馬尼基本接近維州和墨爾本的。
特別點名一下南澳/阿德萊德,基本土生南澳都有蜜汁posh(英格蘭偏倫敦)口音,據說是由於南澳早先為殖民地而不是流放地,但是這個說法待考證。同時西澳也特別有趣,目前接觸到的西澳口音有兩個極端,一種是接近南澳的posh口音,另外便是及其土味的Aussie口音。
但是總的來說還是看個人的成長環境以及受教育程度。
學術上來看,是有歸做三個種類:
Broad - 土味(昆州及多數北部地區)
General - 中等土味 (多數普通群眾)
Cultivated - 南澳及部分posh地區。
但是最後一點,你要是不常跟他們打交道,基本是分不出來的。
③ 澳洲人及澳洲社會的8個特徵:震驚到了沒
風俗習慣:
澳洲人以不拘小節和態度友善聞名.若需求助,不妨提出.雖然較為隨便,但日常生活禮節卻以西式為主:見面時握手為禮、進出門口讓女士先行、女士入席男士通常起立.尚獲邀至友人家,一般習慣是攜酒赴會,需注意服裝打扮(如屬燒烤會,可穿運動衣和短褲).
消費習慣:
一般來講,澳大利亞消費者口味並不高奢,多講究「貨有所值」.該市場暢銷產品的花色款式等,多介於英美市場同類產品之間.一般澳洲人並不喜歡流行於美國市場的強反差色調.對於象結婚禮服,傢具之類的產品,澳洲人較青睞傳統清淡款式,不喜歡那種令人有「眼花繚亂」之感的樣式.然而,許多年青的消費者又十分崇尚流行於美國市場的花色款式.
澳各地消費行為也不盡相同.墨爾本和阿德雷德在服飾和消費行為方面更為保守.悉尼,布里斯班和佩斯的消費行為則更趨於輕快隨意.
十多年來,有一較為明顯的消費傾向是,更多的消費者願意買那些價格雖高但美觀耐用的商品.為此,在總體形象改變之前(如日本產品的發展過程),發展中國家欲向澳出口,有時不得不為適應澳消費者心理而將價格定低些.
還有一點需注意的是,澳消費者對自然和野生動物保護十分關注.為此,他們並不歡迎用受保護動物之皮製作的產品,如蛇皮,鱷魚皮製作的擴包,錢包,鞋等.
澳各州都定有保護消費者利益的法.因而零售商幾乎皆實行包退作法,有時退貨期可長達數月.為此,對澳出口產品的質量至關重要.
豆子澳大利亞每年元旦都有選豆王的風俗,誰吃到餡餅里的豆子,誰就成為當地的豆王,來年一定運氣特佳。
小費:
在澳大利亞,不論飯店、餐廳、機場行李服務員、計程車司機均無收取小費習慣,但在飯店給搬運行李服務人員以及在高級餐廳覺得服務不錯時,亦可酌付小費,多以10%為限.
電源規格:
澳大利亞電壓240/250 Volts,50Cycles.澳大利亞所用的三角插座與我國的不同,因此要預備合用的插頭.倘電器品適用電壓為110 Volts,須查明有無電壓轉換開關器,否則要用變壓器.飯店多設有萬用插座供電刮鬍刀使用.一般大百貨公司及旅行用品商店有多種電壓電器及變壓器出售.
氣候、服裝:
(1)氣候
澳大利亞季節與北半球剛好相反.春季:9月至11月;夏季:12月至2月;秋季:3月至5月;冬季:6月至8月.
澳大利亞氣候怡人,天氣不會極端冷熱.
一般而言,澳洲大致可分為兩個氣候區.南回歸線以北之地區(包括昆士蘭省北部、北領地及西澳省北部)屬熱帶,約佔澳大利亞四成地區.其餘以南各地(包括新南威爾斯省、維多利亞省、塔斯曼尼亞省、南澳省和西澳省南部)均屬溫帶地區.
但由於澳大利亞幅員廣闊,同一氣候區內的天氣也因地而異,由乾爽的熱帶(達爾文)和半荒蕪地區(愛麗絲坪),以至亞熱帶氣候(悉尼和布里斯班)、地中海氣候(伯斯及雅特萊)和清涼的溫帶氣候(墨爾本及荷伯特).溫帶地區四季分明;熱帶地區則只有兩季,冬干夏濕.
來澳旅遊,全年任何季節都一樣適宜.南方冬季較冷,偶有雨天,但一般陽光普照(僅高山有雪).夏季則到處一樣溫暖.
(2)穿著
澳大利亞北部熱帶地區全年適宜穿著輕便衣服.南方溫帶地區夏季(12月至2月)白天天氣炎熱,宜穿輕便衣服.但晚上氣溫涼快,宜添外衣或毛衣.南方冬季(6月至8月)微寒,須帶毛衣及保暖衣物.出門旅行,以輕爽易乾料縫制的便服最理想.澳大利亞人一般衣著隨和,但出席隆重場合、商業會議、音樂會或在高級餐廳用餐,男士宜穿外衣或西裝,打領帶;而女士則宜穿洋裝或悅目時裝.
堪培拉平均溫度(℃)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2.3 22.4 21.5 18.9 15.6 13.4 12.4 13.4 15.3 17.7 19.6 21.5
辦公時間:
一般為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9時至下午5時.購物時間則為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9時至下午5時30分,及星期六上午9時至中午12時.大多數商店自星期六中午12時起至星期日全天停止營業.大城市每星期有一、兩個晚上,商店營業至晚上9時.小型食品店及餐廳則每日營業,惟時間各異.
銀行營業時間為周一至周四上午九時半至下午四時;周五上午九時半至下午五時.
④ 據說澳洲是種族歧視最嚴重的國家,這背後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
澳洲的原因是他們有特別的優越感,而種族歧視的本質原因是文明程度的差異,就像白人幾百年一直站在科技文明的頂峰,所以站的越高的人優越感就越強雖然現在環境已經改變但是思維短時間內他們改變不過來,因為這些差異所以殖民者才會使用屠殺的手段“拯救”美洲大陸,因為這些優越感所以殖民者會通過販賣黑人實現“物種進化”,而種族歧視是真正蔑視人類的行為,消失的不應該是有色人種而是這種思維,下面說一下澳大利亞的一些歧視者。
三、大部分人的潛在歧視
最近這些年國際對於種族歧視其實越來越重視所以大部分人沒有以前那麼過分了,但是潛在的種族歧視包含很多,他們不需要四處張貼包含種族歧視言論的紙條因為只有笨蛋才這樣做,他們只需要在移民者和本地人發生沖突時認定是移民者的錯,留學生考出優異成績時在心裡就以有色人種不可能這么聰明的理由判一個作弊。
⑤ 澳大利亞使用美音還是英音
澳大利亞人多為英國移民,所以從根源上是英音。但由於長時間的隔離與演變,也形成了有別於英音的口音。
下面舉出了澳洲英語主要的發音規律,請大家認真學習。
澳洲英語按照其發音特點可分為三大類:有教養的澳大利亞英語(Cultivated Australian)、寬式澳大利亞英語(Broad Australian)和普通澳大利亞英語(General Australian)。
大約10%的澳洲人講有教養的澳大利亞英語,這一口音尤其受到語音學家和老一代移民的青睞,因為它最接近於英語標准音「RP」,但時而被貼上「勢力做作」的標簽。專業人士和高層管理人員多講有教養的澳大利亞英語。
大約30%的澳洲人,通常包括農夫和技工講寬式澳大利亞英語,這一口音具有典型的澳洲本土的粗狂豪爽但缺乏內涵之特色,在語音方面的典型表現為:
於是,在澳洲,How are you going today(你今天好嗎?)和How are you going to die(你今天怎麼死?);buy(買)和boy(男孩);Thailand(泰國)和Toy land(玩具世界)也就難以從語音上分辨。
普通澳大利亞英語是澳洲最普及的口音。它給人的印象是和倫敦音較為相似。事實上,要區別它們也很容易。澳洲人在講話時,不會出現當代倫敦音中典型的/t/音聲門閉塞音化(T Glottalization)。從這一點,我們也可以推斷:這一倫敦音的特徵可能是在澳洲英語形成以後在英格蘭東南部形成的。
⑥ 澳大利亞人的生活習慣
澳大利亞的習俗與禮節
澳大利亞95%的居民是英國和其它歐洲國家移民的後裔,華裔和華僑約20萬,98%的居民信奉基督教,其餘信奉猶太教、佛教和伊斯蘭教。 澳大利亞人辦事認真爽快,喜歡直截了當,待人誠懇,熱情,見面時喜歡熱烈握手,稱呼名字。樂於結交朋友,即使是陌生人,也一見如故。他們崇尚友善,並謙遜禮讓,重視公共道德,組織紀律強,時間觀念強,赴約准時並珍惜時間。女性比較保守,接觸時要謹慎。做客可以贈送葡萄酒和鮮花。
澳大利亞旅行風俗
澳大利亞的城市都是現代化的城市,由於政府提倡栽花種草和注意保護環境,所以每座城市都建設得象花園一樣。有些土著人不願意住政府提供的住宅,而寧願住在骯臟不堪的木屋裡。澳大利亞人的服飾與西歐人一樣,均為西裝革履。土著人的服飾也與西歐人一樣,所不同的是他們的衣服很少洗,顯得很臟。還有的土著人赤身裸體,或在腰間扎一塊布遮蓋。有的佩帶臂環、項圈、前額箍和骨制鼻針。節日時,他們還在身上塗上各種顏色。澳大利亞人一般喜歡吃牛、羊肉、雞、鴨、蛋、野味等。菜要清淡,講究花樣,不吃辣,對中國菜頗感興趣。愛吃各種煎蛋、炒蛋、冷盤、火腿、蝦、魚、西紅柿等。西餐喜歡吃奶油烤魚、炸大蝦、什錦拼盤、烤西紅柿等。
禁忌和禮儀
澳大利亞人很講究禮貌,在公共場合從來不大聲喧嘩。在銀行、郵局、公共汽車站等公共場所,都是耐心等待,秩序井然。握手是一種相互打招呼的方式,擁抱親吻的情況罕見。澳大利亞社會上同英國一樣有「婦女優先」的習慣;他們非常注重公共場所的儀表,男子大多數不留胡須,出席正式場合時西裝革履,女性是西服上衣西服裙。澳大利亞人的時間觀念很強,約會必須事先聯系並准時赴約,最合適的禮物是給女主人帶上一束鮮花,也可以給男主人送一瓶葡萄酒。澳大利亞人待人接物都很隨和。
澳大利亞人的飲食習慣、口味和英國人差不多。菜清淡、不吃辣。家常菜有煎蛋、炒蛋、火腿、脆皮雞、油爆蝦、糖醋魚、熏魚、牛肉等。當地的名菜是野牛排。澳大利亞人食量比較大,啤酒是最受歡迎的飲料,其中達爾文城的居民以喝啤酒聞名。
往往是邀請友人一同外出遊玩,他們認為這是密切雙邊關第的捷徑之一。所以如果拒絕的話,會被他們理解成不給面子。
澳大利亞的基督教徒有「周日作禮拜」的習慣。他們的這種作法「雷打不動」,所以要避免在這天和他們邀約。
在澳大利亞人眼裡,兔子是一種不吉利的動物。他們認為,碰到了兔子,可能是厄運將臨的預兆。
澳大利亞人喜歡體育活動,游泳和日光浴是人們的僻好,如果有誰不會游泳,還會成為眾人嘲諷的對象。
和澳大利亞人談論跑馬,是非常受歡迎的話題。
⑦ 澳大利亞人的生活習慣
澳大利亞人的生活習慣可以從一下幾個方面介紹。
1、穿著。澳洲人不太講究穿著,不講究品牌,平時都穿得舒適隨意,但正式場合都要穿正裝。澳洲服裝多為中國製造。
2、飲食。澳大利亞人在飲食上習慣以吃英式西菜為主,其口味喜清淡,忌食辣味菜餚,通常愛喝牛奶、喜食牛羊肉、精豬肉、雞、鴨、魚、雞蛋、乳製品及新鮮蔬菜。愛喝咖啡,吃水果。人們沒有浪費食物的習慣,用多少做多少。
3、住房。澳洲家庭都住郊區別墅,一般都有前後院,很少住在市中心。
4、車子。澳洲人開的車子都很一般,人們更講究實用,每家都有至少兩部車。多是美國車、日本車和韓國車。許多人更喜歡遊艇。
5、公交車上。澳洲人上車時每一位都要對司機問好,下車時要道別,很有禮貌。公交車上喜歡看書的人很多,而且書都很厚。
6、時間觀念。澳大利亞人時間觀念很強,見面必須事先聯系預約並提前或准時赴約。
7、人口稀少。澳洲人口稀少,大多數地方生活較安靜優雅。尤其是晚上更加寂靜。
在澳大利亞絕少看到交通警察、收費人員以及無所不在的攝像頭,基本是無人化管理。因為澳洲人少,在十字路口,一定要手按交通燈按鈕了才有綠燈,如不按,以為沒有行人,就一直都沒有機會過馬路,所以到了十字路口第一件事就是按鈕等待變綠燈,綠燈亮起時配有「嘟嘟」的聲音,提醒那些視力有障礙的人可以安全橫穿馬路。
8、生活安逸,胖子多。澳大利亞人生活得很安逸,是一個很福利的國家。生活優越而又無憂無慮,加上喜歡吃高脂肪食品,造就了澳大利亞一大批胖子。在澳大利亞街頭,常可以見到「超級胖子」。中國的胖子,到了澳大利亞,可謂小巫見大巫。
9、養寵物。澳洲人很多都養狗等寵物,而且感覺都是名貴狗。在超市裡都有狗用品及食品專區。很容易看到寵物護理及寵物醫院。
10、業餘生活。澳大利亞人很看重自己的業餘生活。EnjoyLife是掛在澳大利亞人嘴邊的一句口頭禪。
這就是澳大利亞的生活習慣。
⑧ 澳大利亞的民族風俗
澳大利亞的風俗
民俗風情:
澳大利亞人既有西方人的爽朗,又有東方人的矜持。他們興趣廣泛,喜歡體育運動,如沖浪、帆板、賽馬、釣魚、地滾球運動、澳式橄欖球及游泳等都有眾多的熱衷者。
居住在澳大利亞的土著人(也稱原住民),仍然保護著自己的風俗習慣。他們以狩獵為生,「飛去來器」是他們獨特的狩獵武器。他們很多仍居住在用樹枝和泥土搭成的窩棚里,圍一塊布或用袋鼠皮蔽體,並喜歡紋身或在身上塗抹各種顏色。平時僅在頰、肩和胸部塗上一些黃白顏色,節慶儀式或節日歌舞時彩繪全身。紋身多為粗線條,有的像雨點,有的似波紋,對經過成年禮的土著人來說紋身不僅是裝飾,而且還用以吸引異性的愛慕。在狂歡舞會上,人們頭戴五彩裝飾,身畫彩紋、圍著篝火跳集體舞。舞蹈純朴,多反映狩獵生活等。
隨著時代的變遷,一些土著居民漸漸離開部落,搬遷到城市居住。澳大利亞有優惠土著居民的各種政策,包括在房屋、就業、福利各方面為他們投入現代生活提供各種必要的協助。在旅遊區,土著居民的藝術品和手工藝品是世界各地遊客搜羅購買的物品之一,這都是土著居民的收入來源。 澳大利亞的城市都是現代化的城市,由於政府提倡栽花種草和注意保護環境,所以每座城市都建設得象花園一樣。有些土著人不願意住政府提供的住宅,而寧願住在骯臟不堪的木屋裡。澳大利亞人的服飾與西歐人一樣,均為西裝革履。土著人的服飾也與西歐人一樣,所不同的是他們的衣服很少洗,顯得很臟。還有的土著人赤身裸體,或在腰間扎一塊布遮蓋。有的佩帶臂環、項圈、前額箍和骨制鼻針。節日時,他們還在身上塗上各種顏色。澳大利亞人一般喜歡吃牛、羊肉、雞、鴨、蛋、野味等。菜要清淡,講究花樣,不吃辣,對中國菜頗感興趣。愛吃各種煎蛋、炒蛋、冷盤、火腿、蝦、魚、西紅柿等。西餐喜歡吃奶油烤魚、炸大蝦、什錦拼盤、烤西紅柿等。
無拘無束:澳大利亞人的最好概括
澳大利亞有特別濃厚的自由和無拘無束的氣氛。人們日常互相直呼其名(只稱呼名,不稱呼姓),老闆和員工之間、教師和學生之間都如是。在兩大城市悉尼和墨爾本的市中心,平日中午常常可看見穿筆挺西服的白領人士或白領麗人和朋友同事聚在一起,坐在建築物門前的台階上吃簡單的午餐,如三文治或熱狗,白領人士坐在街上吃便當,同樣是現代化的大都市,同樣的場面在東京或香港這樣的地方是難以想像的。
澳大利亞人文明有禮,樂於助人。在人流稀少的街上行走的話,人們即使互不相識也會打招呼和問候。如果手拿一袋水果在街上行走,袋子不巧破了,水果滾在地上,周圍的人會馬上幫忙撿起來,送還你的手上,還會有人給你找來一個好的袋子或者盒子或者什麼可以救急的替代品,這就是澳大利亞。
周末的繁榮:澳大利亞的生活特色
在澳大利亞工作,工資一般是每周發一次(公務員或者大機構是每兩周發一次),發工資的日子通常是逢星期四或星期五。因此,澳大利亞的餐館、酒吧、百貨公司每周的星期五、六是生意特別好的日子。近年一些大型百貨公司和購物中心都有逢星期四晚延長營業時間的做法(Night Shopping),迎合逢星期四領工資的人士。一些不注意安排花錢的人,就會有周末富貴,周初貧窮的現象。這都沒有關系,因為多過幾天,又是快樂的周末了。
禁忌和禮儀:待人接物隨和
澳大利亞人很講究禮貌,在公共場合從來不大聲喧嘩。在銀行、郵局、公共汽車站等公共場所,都是耐心等待,秩序井然。握手是一種相互打招呼的方式,擁抱親吻的情況罕見。澳大利亞社會上同英國一樣有「婦女優先」的習慣;他們非常注重公共場所的儀表,男子大多數不留胡須,出席正式場合時西裝革履,女性是西服上衣西服裙。澳大利亞人的時間觀念很強,約會必須事先聯系並准時赴約,最合適的禮物是給女主人帶上一束鮮花,也可以給男主人送一瓶葡萄酒。
⑨ 澳大利亞的風俗習慣
對於外國人,就要看他們在衣食住行、宗教信仰、社交禮儀和政治經濟等與我們的不同。不過這是具有相對的穩定性的和普遍性的。對於某些個人可能有些不同。
關於澳大利亞的風俗習慣主要有這些:
風俗
澳大利亞的城市都是現代化的城市,由於政府提倡栽花種草和注意保護環境,所以每座城市都建設得象花園一樣。有些土著人不願意住政府提供的住宅,而寧願住在骯臟不堪的木屋裡。澳大利亞人的服飾與西歐人一樣,均為西裝革履。土著人的服飾也與西歐人一樣,所不同的是他們的衣服很少洗,顯得很臟。還有的土著人赤身裸體,或在腰間扎一塊布遮蓋。有的佩帶臂環、項圈、前額箍和骨制鼻針。節日時,他們還在身上塗上各種顏色。澳大利亞人一般喜歡吃牛、羊肉、雞、鴨、蛋、野味等。菜要清淡,講究花樣,不吃辣,對中國菜頗感興趣。愛吃各種煎蛋、炒蛋、冷盤、火腿、蝦、魚、西紅柿等。西餐喜歡吃奶油烤魚、炸大蝦、什錦拼盤、烤西紅柿等。
禁忌和禮儀
澳大利亞人很講究禮貌,在公共場合從來不大聲喧嘩。在銀行、郵局、公共汽車站等公共場所,都是耐心等待,秩序井然。握手是一種相互打招呼的方式,擁抱親吻的情況罕見。澳大利亞社會上同英國一樣有「婦女優先」的習慣;他們非常注重公共場所的儀表,男子大多數不留胡須,出席正式場合時西裝革履,女性是西服上衣西服裙。澳大利亞人的時間觀念很強,約會必須事先聯系並准時赴約,最合適的禮物是給女主人帶上一束鮮花,也可以給男主人送一瓶葡萄酒。澳大利亞人待人接物都很隨和。
澳大利亞現有人口1733.6萬,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的移民後裔約占總人口的95%,官方語言為英語。居民中信奉基督教的佔98%,少數人信奉猶太教,伊斯蘭教和佛教。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為發展畜牧業提供了有利條件。這里的大小牧場遍布全國,山坡上一群群綿羊。其產量及出口量佔世界首位。澳大利亞是一個移民國家,他們待人既友好又莊重。
服飾禮儀
男子多穿西服,打領帶,在正式場合打黑色領結,達爾文服是流行於達爾文市的的一種簡便服裝。婦女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穿裙子,在社交場合則套上西裝上衣。無論男女都喜歡穿牛仔褲,他們認為穿牛仔褲方便,自如。土著居民往往赤身裸體,或在腰間扎一條圍巾,有些地方的土著人講究些,披在身上。他們的裝飾品豐富多彩。
儀態禮儀
這里的男人們相處,感情不能過於外露,大多數男人不喜歡緊緊擁抱或握住雙肩之類的動作。在社交場合,忌諱打哈欠,伸懶腰等小動作。
相見禮儀
澳大利亞人見面習慣於握手,不過有些女子之間不握手,女友相逢時常親吻對方的臉。澳大利亞人大都名在前,姓在後。稱呼別人先說姓,接上先生,小姐或太太之類。熟人之間可稱小名。
餐飲禮儀
澳大利亞人在飲食上以吃英式西菜為主,其口味清淡,不喜油膩。澳大利亞的食品素以豐盛和量大而著稱,尤其對動物蛋白質的需要量更大。他們愛喝牛奶,喜食牛肉,豬肉等。他們喜喝啤酒,對咖啡很感興趣。 在澳洲家庭,家人一起同桌進餐,應等每個人都吃完後才可離開餐桌。
喜喪禮儀
在澳大利亞,男女婚前一般要先訂婚,由女方家長宴請男方的家長及兄弟姐妹,婚禮後通常要舉行宴會。澳大利亞人的葬禮,先在教堂內舉行,由牧師主持追思禮,他們還保存著寡婦沉默的古俗。有趣的是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其聖誕節和元旦節不是在寒冷的冬季,而是在火熱的夏季。
商務禮儀
到澳大利亞進行商務活動的最佳月份是3-11月。澳大利亞是一個講求平等的社會,不喜歡以命令的口氣指使別人。他們把公和私分得很清楚,所以不要以為一起進過餐,生意就好做了。
旅遊禮儀
澳大利亞不流行小費,但服務人員如果為你提供了額外的服務,可給適當的小費,數目不宜多。到商店裡買東西不要討價還價。坐車不系安全帶是違法的,小孩也要系安全帶。大部分旅館的電話撥0是外線,撥9是旅館總機。
主要禁忌
澳大利亞人對兔子特別忌諱,認為兔子是一種不吉利的動物,人們看到它都會感到倒霉。與他們交談時,多談旅行,體育運動及到澳大利亞的見聞。
入寢時間: 大部份的澳洲人晚間10:00左右入寢,早上7:00左右起床。別人入睡後,請勿製造噪音。
樓主也可以禮貌的詢問他們的需要,或者順便介紹中國的文化,這樣他們能更好的理解你的做法,你也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以避免不必要的尷尬。
⑩ 澳大利亞風俗習慣和禁忌
1、澳大利亞人有個絕對無法通融的習慣:那就是每周日上午,一定到教堂(教堂數以千計)聽道。澳大利亞人自古至今,一直嚴守「周日做禮拜」的習慣。
2、澳大利亞人時間觀念很強,會見必須事先聯系並准時赴約。他們待人接物都很隨便。
3、在澳大利亞,男女婚前一般要先訂婚,由女方家長宴請男方的家長及兄弟姐妹,婚禮後通常要舉行宴會。
4、澳大利亞人的葬禮,先在教堂內舉行,由牧師主持追思禮,他們還保存著寡婦沉默的古俗。
5、澳大利亞人對兔子特別忌諱,認為兔子是一種不吉利的動物,人們看到它都會感到倒霉。與他們交談時,多談旅行,體育運動及到澳大利亞的見聞。
6、澳大利亞不流行小費,但服務人員如果為你提供了額外的服務,可給適當的小費,數目不宜多。到商店裡買東西不要討價還價。
7、澳大利亞的男人們相處,感情不能過於外露,大多數男人不喜歡緊緊擁抱或握住雙肩之類的動作。在社交場合,忌諱打哈欠,伸懶腰等小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