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澳大利亞在二戰厲害嗎
二戰里澳大利亞陸軍正面的戰鬥力簡直爆表…
1942年日本人已經打出了百戰百勝的名頭,准備入侵澳大利亞。這時候澳大利亞在新幾內亞的Milne Bay 修建軍事基地,准備反攻整個新幾內亞。
然後日本派出了2000名精銳的海軍特別陸戰隊士兵對這個還沒有建成的空軍基地進行奇襲,准備以此震懾澳洲人…
萬萬沒想到的是澳軍和對日軍稍有懼怕的美軍不同,遭到奇襲後居然沒有慫就是干,激戰兩天後擊斃領隊中佐與其餘七百餘人…
剩下的殘兵撤退一部分進入山林,澳軍一看這不科學啊,說好的為天皇陛下玉碎呢?別跑啊,來肛正面啊,於是進山搜獵…
這場戰役成為了太平洋戰場盟軍步兵戰士軸心國步兵的第一戰。
之前日軍一木支隊也在這個島上被美軍擊殺777人,但是不同的是一木支隊戰鬥力完全低於海軍特別陸戰部隊,而澳軍與美軍不同的是完全沒有火炮…和日軍也就是「肛正面」。
不說軍備、戰略等方面的問題,澳軍這支部隊在肛正面上是強於美軍和日軍的。
然後澳軍就把新幾內亞打成了日本人的人間地獄,1944年12月日本第18軍司令部發布「禁止食用戰友屍體,違者嚴懲」的布告。
新幾內亞島駐扎二十萬日本陸軍,向澳軍投降一萬餘人,其餘全殲。
最終,日軍十八軍司令官安達二十三中將向澳大利亞第六師師長羅伯遜少將遞交降書。
作者:司徒青雲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5075411/answer/11143011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作者:司徒青雲
⑵ 二戰時如果日本先拿下澳大利亞會怎麼樣 放
我同意這個觀點。侵略中國是,日本的戰略失誤。這個失誤太過致命了。日本如果先拿下澳大利亞,在移民過去1000萬的人口,那麼澳大利亞就是日本的堡壘。廣大的澳大利亞,會是日本的後援基地。一個媲美中國的廣袤地域。佔領中國是沒有用處的。相反,佔領了澳大利亞,會將日本的多餘人口釋放出來,而且不與中國為敵,會得到中國的友誼。
⑶ 兩次世界大戰時,澳大利亞在忙著做什麼
兩次世界大戰時,澳大利亞都參戰了。而且作用還不小。
一、澳大利亞在一戰中的表現
澳大利亞最初是英國流放罪犯的地方,1931年,英國議會通過《威斯敏斯特法案》,使澳大利亞獲得內政外交獨立自主權,成為英聯邦中的一個獨立國家。不過,因為和英國有密切的"血緣"關系,所以澳大利亞在沒有條約規定的情況下,多次自願出兵協助英國作戰。在聯邦成立之前,澳大利亞就為了英國介入過布爾戰爭、毛利戰爭。不過,澳大利亞起的作用微乎其微,沒有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莫爾茲比港的Kokoda戰役中,駐守此地的澳軍主要由國民軍組成,經驗少裝備差。初遇強敵,顯得有些慌亂,只能且戰且退,利用林木的掩護與日寇周旋。在此後將近三個多月的時間里,各路澳軍頑強地與日寇在巴布亞的叢林中廝殺,以慘重的代價(如國民軍維多利亞39營,全營平均年齡僅為18歲6個月,幾乎全部戰死)保證了Kokoda小路不失於敵手,拯救了莫爾茲比港。
第二次世界大戰澳大利亞的傷亡人數雖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一半,但是因為澳大利亞本土遭到日本的猛烈攻擊,損失更為慘重。
⑷ 二戰中澳大利亞有沒有殺死上萬日本戰俘
在整個二戰中,澳大利亞都不是存在感很強的國家,相對於歐洲戰場的氣勢磅礴,遠東戰場的艱苦卓絕。人們或許想不到有多少和澳大利亞軍隊有關的事,但就這樣一個敲邊鼓的角色,也曾經逼得日軍「人相食」。
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以後,也在南太平洋上展開行動,先後攻佔了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新加坡、越南、緬甸和馬來西亞等國。原先駐扎在這些國家的美國士兵和英國士兵,除了少數僥幸逃跑的,大部分都做了日本人的俘虜。
日本人虐囚是出了名的。臭名昭著的「巴丹行軍」讓美國人恨的牙癢癢。同樣,當英軍司令白思華在1942年初向日軍投降時,他手下的十來萬沒有來得及逃脫的英國士兵也經歷了九死一生的劫難,當時英軍部隊中的15000名被裹挾著一起投降的澳大利亞士兵活著走出戰俘營的不到一半。
日本人還尤其熱衷於屠殺俘虜。在佔領印度尼西亞以後發生的「拉哈大屠殺」,殺死幾百名已經投降的澳大利亞士這樣的比較惡劣的一件事。
1942年2月19日,日本人偷襲過澳大利亞西北部的達爾文港,想復制一個小規模的「珍珠港事件」。造成了幾百名澳大利亞平民的死亡。這是 歷史 上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澳大利亞本土受到攻擊,這件事也很自然地讓澳大利亞人恨透了日本人。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澳大利亞對日本人的報復沒有等到十年,一年的時間就足夠了。原本只有7萬左右的澳大利亞部隊,在一年時間里擴充到95萬人左右。在美國人的支持下,澳大利亞選擇在家門口的新幾內亞和日本人死磕。
在解決掉外圍據點以後,麥克阿瑟率領的美軍就繼續執行「蛙跳」戰術,向北推進了。圍困新幾內亞島上20萬日軍的任務則交給澳大利亞人了。
由於一年前日本人的惡劣行徑,澳大利亞士兵對待包圍圈裡的日本兵毫不手軟。首先是嚴密封鎖,不讓他們獲得一丁點的補給。餓得眼睛發綠的日本兵看見能吃的都會往肚子里填,以至於最後日軍指揮部貼出了「禁食戰友屍體」這樣讓人毛骨悚然的公告。至於指揮部為什麼要貼出如此奇葩的公告,用腳趾頭都能想的出來。
其次是無所不在的傳染病,在缺少淡水和醫葯的悶熱環境里。大批的日本士兵得了皮膚病、痢疾等傳染病。很多士兵在突圍無望的情況下,就拿起槍自行了斷,免得受更多的罪。
兵力占優的澳大利亞始終沒有發起總攻,只在包圍圈外一天天靜靜地等候,20萬日本兵,在日本投降後走出來的,不到1萬人。
至今,還有一些日本人會不遠萬里到新幾內亞的科科達小徑去祭奠亡靈。那裡是被他們稱為「死亡山谷」的埋屍之地。
至於網上傳言的澳大利亞士兵殺死已經投降的日本兵,當然不可能是真的。相對於禽獸不如的日軍,澳大利亞士兵要文明的多。
⑸ 澳大利亞是如何應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
以下內容將為大家講述澳大利亞是如何應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1939年9月3日英國對德宣戰,澳大利亞和其他英聯邦國家一樣也立即對德宣戰。總理孟席斯向全國正式宣布,澳大利亞因而處於戰爭狀態。參戰後,孟席斯政府立即做出了下列決策:向英國輸送糧食和軍需品;招募軍隊,建立遠征師團;著手進行軍火和軍需生產;准備讓國會通過鎮壓共產黨人的法案。這後一項決策顯然是違背民心的,甚至連丘吉爾都不同意他的這一決策 。
澳大利亞政府的另一項重要參戰措施就是組建遠征軍。像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樣,澳大利業陸海空軍作為英聯邦軍隊的一部分,由英國最高軍事當局統一指揮 。
⑹ 二戰後,澳大利亞為何拒不接受日本投降呢
二戰時,日本這個彈丸小國發動了瘋狂的侵略戰爭,正由於日本的殘忍,掀起了很多國家對它的仇恨。日本發起了侵華戰爭、731部隊、南京大屠殺等等;日本在整個亞洲犯下了滔天大罪。提起日本估計很多人到現在還是咬牙切齒。
澳大利亞在太平洋有著重要的戰略位置,這是一個富的流油的國家,日本早就惦記許久,一九四一年,日本發動新加坡戰役,13萬英澳軍隊投降,其中有一萬五千人是澳大利亞人,日本面對這些手無寸鐵的俘虜根本不去理會,仍然將無情的刺刀刺向了他們。一九四二年二月十九日,日軍突然對澳大利亞德達爾文進行空襲,炸死了一千多人,然而空襲並沒有就此終止,而是一直持續到了一九四三年,澳大利亞經歷了一百多次空襲。因此澳大利亞對日本人恨之入骨。
⑺ 二戰中,澳大利亞扮演了一個什麼角色
第二次世界大戰,作為大英帝國的英聯邦成員,澳大利亞1939年就參戰了,陸軍遠征軍直接和英國陸軍一起在北非作戰,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澳新軍團回防,在新幾內亞所羅門一帶和日軍打拉鋸戰。
(7)二戰澳大利亞會怎麼樣擴展閱讀:
二戰爆發之初,澳大利亞先是派兵到歐洲及北非偕同英軍與納粹德國作戰。但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隨著日本部分佔領了索羅門群島之後,澳大利亞本土一度面臨被日本全面入侵的威脅。後來在美國的幫助下遏制了日本的攻勢,解除了對澳大利亞本土的威脅,之後澳大利亞海軍在太平洋偕同美軍與日本作戰。
在二戰期間,共有3萬多澳大利亞軍人淪為戰俘。根據澳大利亞戰爭紀念館的統計,被日軍俘虜的澳大利亞軍人有三分之一沒能活到戰爭結束,飢餓、疾病、過度勞累和遭到虐待是戰俘大量死亡的原因。
據統計,當時澳大利亞僅有700多萬人,參與戰爭的人口達到300多萬,直接參軍的人口達到近100萬。根據戰後統計,澳大利亞處決了140名乙丙級戰犯,在同盟國中最多。
⑻ 二戰後,澳大利亞為何要17萬日本戰俘的命,還拒不接受日本投降呢
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二戰給人造成的傷害無疑是巨大的。在亞洲東南部、在大洋洲、在廣闊的太平洋海域,日本法西斯們在佔領區有恃無恐,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犯下滔天罪行。1945年,美軍的兩顆原子彈震碎了日本帝國這條破船,日本人終於低下了他們高傲的頭顱向協約國宣布投降。大多數國家都接受了日本的投降,像中國這樣飽受日本侵略的國家甚至是放棄了對日索賠,並且從人道主義角度去盡可能輕判戰俘們。這就是中國人所一直奉行的以德報怨。但並不是每個國家都如同中國一般,你比如說大洋洲的澳大利亞。在東京審判上,中國遞交了32名日軍甲級戰犯,美國遞交了30人,澳大利亞居然遞交了100人。非但如此,他們私自處死日軍高級軍官多大140人。在戰後,澳大利亞政府拒絕接受日本投降,並且還要了十七萬日本戰俘的命,是什麼原因讓澳大利亞對日本恨之入骨呢?
本來一切應該在日本戰敗以後就恢復平靜了,但誰成想一張報紙又引起軒然大波,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兒呢?原來美軍在佔領日本後從他們那得到一張報紙,上面是一個已經備受折磨的澳大利亞軍人被砍頭,旁邊站著把他斬首的日本軍人。這件事被記者報導到了報紙上,在澳大利亞引起一陣軒然大波。憤怒的民眾要求政府必須嚴懲劊子手。澳大利亞政府也是響應人民群眾的要求,他們非但拒絕日本投降,而且還殺了許多日本戰俘作為報復,據統計在整個二戰中被澳大利亞殺害的日本戰俘達到了十七萬人之巨。
澳大利亞不像中國,他們所信奉的真理就是以血還血,以牙還牙。時至今日在澳大利亞的戰爭紀念館內還有很多辱日的標識。你比如說在剛進入戰爭紀念館的門口處有一面日本國旗,進來的人都會踩踏在國旗上。有一些比較特殊的地方也標識著“日本人與狗不能入內。”也許只有這樣做才能夠讓憤怒的澳大利亞人民有才有一絲絲報仇的暢快吧!
⑼ 澳大利亞經歷了多次戰爭之後,戰後澳大利亞是如何重建的
約翰·柯亭在抗日戰爭勝利前夕去世時,澳大利亞工黨選舉自1941 年以來一直執掌財政部的奇夫利為黨的領袖。奇夫利出任總理後僅一月余,抗日戰爭便取得最後勝利。因此他的政府首要的任務是使澳大利亞由戰爭轉向和平。
第四是大力發展水電事業。戰後初年,澳大利亞經濟恢復與發展中最宏偉的壯舉是制定與實施斯諾伊方案,亦稱雪山方案。所謂斯諾伊方案是引斯諾伊河的水來灌溉新南威爾士州南部平原,並利用位於新南威爾士州東南的阿爾卑斯山上的積雪融化流下來的水的水力來發電。同時通過隧道把發電後的水引過山嶺引入屬墨爾本河達令河水系的圖姆特河,用來灌溉平原的乾旱土地,使之種植水稻、水果和制酒的葡萄,等等。這是一個完整的農業和水、電綜合發展規劃,政府還可收水費和電費,以積累資金。
⑽ 身為同盟國的澳大利亞,二戰期間為何沒有被日本佔領
澳大利亞地廣人稀,資源豐富,日本倒是很想佔領這樣一塊大肥肉,也試圖佔領過,但是實力不允許。隨著在中國和東南亞戰線的擴大,日本的陸軍和海軍都深陷泥沼無法自拔,並且日本惹了美國這個大塊頭,和美國開戰之後日本的戰爭潛力更是到了強弩之末,自保都難,更無力對澳大利亞發動進攻。
再一個,澳大利亞屬於英聯邦國家,和英國一條船,而英國和美國也是一條船。美國為了戰勝日本,是萬萬不能丟失澳大利亞這個基地的,很顯然,日軍並不能戰勝美軍,從而吃下澳大利亞這塊肥肉。
因為中國和東南亞的對日本軍事力量的牽制,以及日本當時國力比不上美國的事實,所以日本在二戰期間確實做不到染指澳大利亞。此所謂蚍蜉撼樹,心有餘而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