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澳大利亞 > 澳大利亞化石發現了什麼

澳大利亞化石發現了什麼

發布時間:2023-01-19 18:19:37

① 澳大利亞發現霸王龍表親化石,可是這種恐龍的嘴裡沒有牙

澳大利亞的古生物學家發現了一種奇怪的恐龍新物種,這種新恐龍是elaphrosaur的一種,與霸王龍、迅猛龍一起被歸入獸腳亞目。

新發現恐龍的假想圖

雖說是霸王龍的表情,但是這種脖子很長的恐龍嘴裡沒有牙齒,飲食習慣也很不尋常。

目前這種新恐龍還沒有正式的名字,不過這個標本被稱為「Eric the Elaphrosaur」,這個名字的來源就是它被發現的挖掘地點: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奧特韋角附近的Eric the Red West。

作為一種獸腳亞目的恐龍,這種新發現的恐龍擁有和很多食肉恐龍差不多的體征。它雙腿站立,有兩條小的前肢,身上可能還長著羽毛。不過這種恐龍的個頭相對較小,從頭部到尾巴的長度只有2米。

但是,這種恐龍有一些獨特的特徵。

首先,它們的脖子比大多數獸腳類恐龍長很多,而且它們的幼獸擁有牙齒,到了成年反而會失去牙齒,只有一個腳趾的喙。這點很有趣,說明這種恐龍在年幼時吃肉,隨著年齡增長,它們會逐漸過渡到素食。

研究人員說,他們不確定這個新物種的情況一定是這樣,因為他們還沒有找到頭骨。目前在,關於這種恐龍的化石只有一塊2015年發現的頸部骨骼。

經過仔細觀察,研究人員推翻了這塊骨骼來自於翼龍的最初認定,確定它屬於一種獸腳亞目動物。而且這種恐龍生活的時代比較晚,距今大約1.1億年 歷史 。

現在古生物學家希望在以後的發掘中發現更多這種恐龍的骨骼化石。

這項研究發表在《岡瓦納大陸研究》雜志上。

② 澳大利亞研究人員在一塊史前魚類化石中發現了心臟,結構與人類有何差別

近日,澳大利亞研究員在一塊化石中發現了史前魚類的心臟。據悉,史前魚類化石與人類心臟最大的差別是史前魚類的心臟有一個心室一個心房,一個在另一個之上,結構類似於人類的心臟,而人類有著兩個心室兩個心房。

據研究人員說,化石一般只會保留動物的骨骼而非軟組織器官,然而在這塊化石發現特有的礦物質,才能讓“戈戈魚”的心臟化石保存下來。“戈戈魚”心臟化石是世界重要遺址之一,也是古生物學家夢寐以求的事,因為這個化石是這個時代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化石。它為我們了解遠古生物進化的重大步奏價值。“戈戈魚”心臟化石的發現為我們人類創造了第一。

③ 古生物家在澳洲發現了什麼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古生物學家在澳大利亞發現了科摩多龍的化石,經測定,是6000萬年前的史前生物。同時,地質學家發現,科摩多島是海底火山噴發形成的海島,形成時間不到100萬年。

④ 澳大利亞古生物學家發現了長頸無齒的霸王龍表親

外媒報道稱,澳大利亞古生物學家剛剛發現了一個恐龍新物種。 盡管與霸王龍和迅猛龍同屬於一個亞目,這種伊拉夫羅龍(elaphrosaur)卻有著長脖子、無牙齒、飲食習性也不太尋常等特點。 學界尚未給它定下正式的名稱,但在維多利亞州奧特韋角附近的地方出土之後,研究人員暫時將它稱作「Era the Elaphrosaur」。

想像圖(來自:Swinburne University/ Ruairidh Duncan 繪)

作為一種獸腳亞目,新恐龍具有許多古代捕食者的熟悉體型。其採用雙足站立,加上兩只有些退化的笨拙前爪(小胳膊),甚至披覆著一層羽毛,但從鼻子到尾巴只有 2 米(6.6 英尺)左右。

新物種的最大區別是,其脖子較大多數獸腳類要長得多,且似乎只有小時候才長有牙齒。隨著年齡的增長,Era the Elaphrosaur 的牙齒會逐漸退化,並留下角質的喙。

有人猜測,該物種可能小時候吃肉、長大後又轉向吃素。不過研究人員暫時還無法確定,因為目前暫缺頭骨部分的化石(只有 2015 年發現的頸骨)。

(圖自:Museums Victoria/ Stephen Poropat)

起初只有 5 厘米(2 英寸)長的椎骨被認為屬於會飛的爬行動物,但古生物學家們在定種時發現有些對不上。

論文作者 Adele Pentland 表示:「翼龍的頸椎非常具有特色,在所有已知的翼龍中,椎骨的主體在頭端有一個窩、此外在主體端有一個骨節」。

經過仔細檢查,其發現該化石在椎骨的兩端都有窩,因此排除了翼龍的可能性,最終研究人員將之歸於獸腳亞目。

志願者 Jessica Parker 端著 2015 年發現的化石(來自:Swinburne University)

據悉,這是澳大利亞首次發現該物種,且其較大多數同類動物要年輕得多。比如坦尚尼亞和中國等地發現的化石可追溯到 1.6 ~ 1.45 億年前的侏羅紀時期,但「Eric」是一隻生活在 1.1 億年前的禽類。

展望未來,古生物學家希望挖掘到更多該物種的骨頭化石。有關這項研究的詳情,已經發表在近日出版的《岡瓦納研究》(Gondwana Research)期刊上。

原標題為《First elaphrosaurine theropod dinosaur (Ceratosauria: Noasauridae) from Australia — A cervical vertebra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of Victoria》。

⑤ 澳大利亞發現9300萬年前鱷魚化石,胃裡還有部分消化的小恐龍遺骸

據外媒2月16日報道,科學家們發現,一條9300萬年前的鱷魚化石,通過核磁掃描發現其胃裡還有東西,應該是鱷魚死亡前不久吃了一隻小恐龍。科學家們是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中部的一塊巨石中發現的這條鱷魚遺骸。

現在,來自澳大利亞恐龍時代博物館和新英格蘭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利用先進的核和同步加速器成像技術,證實這條飢餓的鱷魚在死前吃了一隻小恐龍。這種鱷魚被命名為Confractosuchus sauroktonos,意思是「破碎的鱷魚恐龍殺手」,體長約2-2.5米。

鱷魚名字中的「破碎」指它是在一個巨大的、破碎的巨石中被發現的。高級儀器科學家約瑟夫·貝維特(Joseph Bevitt)博士是這項研究的合著者,他說:「我們在一塊巨石中發現了鱷魚化石,應該是鱷魚沉入河底時形成的。由於環境中富含礦物質,所以細菌導致微生物周圍的泥土固化。」

根據澳大利亞核科學與技術組織的一份新聞稿,鱷魚化石的中子成像掃描顯示,其胃中有小雞大小的幼年恐龍骨頭,這是一種尚未被正式鑒定的鳥腳亞目恐龍。恐龍骨骼被嵌在緻密的鐵石中,如果沒有先進的科學技術,根本不會被「偶然發現」。

貝維特博士說:「第一次掃描,我發現里頭應該還有骨頭,看起來就像雞骨頭,但有鉤子的形狀,所以那時候就判斷為恐龍。不過,人類至今尚未發現過完整的鳥腳亞目恐龍化石,它又被岩石包裹著,我們也著實費了一番力氣。」

這次利用先進的數字掃描成像技術,為研究團隊提供出完整的鱷魚化石結構,並發現了它「最後的晚餐」——部分消化的幼年恐龍。貝維特博士補充道:「岩石的化學成分提供了補充證據,我們認為鱷魚可能喪生於一次特大洪水,瞬間被泥石流掩埋。」

閱讀全文

與澳大利亞化石發現了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2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1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5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6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0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4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6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8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9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7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