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RCEP自由貿易區在哪
區域全面夥伴關系協定(RCEP)規模更大,這一協定簽署的國家總共有十五個,其中東盟十國,分別是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新加坡、汶萊、柬埔寨、寮國、緬甸、越南等十個國家,加上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五個國家共同組成。本來總共有十六個國家,第十六個國家就是南亞國家印度,不過由於各種原因,印度中途退出了自貿協定的談判,不過RCEP的大門也並沒有對印度完全關閉,將來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印度也是有機會重返RCEP的。
新加坡港
從國家分布來看,RCEP成員國分布在亞洲和大洋洲兩大洲,其中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屬於大洋洲,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新加坡、汶萊、柬埔寨、寮國、緬甸、越南、中國、韓國和日本等12個國家屬於亞洲,此外印度尼西亞是一個地跨亞洲和大洋洲的國家。在地處亞洲的國家中韓國、中國和日本三國屬於東亞,其餘國家屬於東南亞國家。從沿海和內陸情況來看,在上述15國中寮國屬於內陸國,中國、韓國、越南、泰國、柬埔寨、緬甸、馬來西亞和澳大利亞等8國屬於沿海國,而日本、新加坡、菲律賓、汶萊、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等6國屬於島嶼國。
Ⅱ 全球最大自貿區在哪裡
世界上最大自由貿易區在東盟十國以及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這一協定向外界釋放了成員國堅定不移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支持多邊貿易體系、促進地區經濟一體化的重要信號。特別是在世界經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影響的情況下,RCEP將會有力促進地區貿易,為經濟復甦提供幫助。
【拓展資料】
2020年11月15日,第四次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領導人會議以視頻形式舉行,由東盟輪值主席國越南總理阮春福主持會議。東盟十國以及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15個國家,正式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標志著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正式達成。簽署RCEP,是地區國家以實際行動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重要一步,對深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穩定全球經濟具有標志性意義。
自由貿易區是指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一些國家或地區的組合。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成員國之間相互取消商品貿易中的關稅和數量限制,使商品在各成員國之間可以自由流動。
自由貿易區從自由港發展而來。通常設在港口的港區或鄰近港口地區,尤以經濟發達國家居多,如美國有對外貿易區92個。早在50年代初,美國提出:可在自由貿易區發展以出口加工為主要目標的製造業。20世紀60年代後期,有發展中國家利用這一形式,並建成特殊工業區,發展成出口加工區。20世紀80年代開始,許多國家的自由貿易區向高技術、知識和資本密集形發展,形成「科技型自由貿易區」。
自由貿易區內允許外國船舶自由進出,外國貨物免稅進口,取消對進口貨物的配額管制,也是自由港的進一步延伸,是一個國家對外開放的一種特殊的功能區域。
Ⅲ 全球有哪三大自由貿易區及其簡介
1、北美自由貿易區
北美自由貿易區是在區域經濟集團化進程中,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美洲組成的。由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3國組成於1992年8月12日就《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達成一致意見,並於同年12月17日由三國領導人分別在各自國家正式簽署。1994年1月1日,協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貿易區宣布成立。
2、歐洲經濟區
歐洲經濟區,EUROPEAN ECONOMIC AREA 簡稱 EEA。瑞士公民在公投中否決加入歐洲經濟區。瑞士通過瑞士-歐盟雙邊協議參與歐洲單一市場。現時歐洲經濟區成員為四個歐洲自由貿易聯盟成員中的三國:冰島、列支頓士登和挪威(瑞士除外),以及27個歐盟成員國。
3、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縮寫CAFTA,是中國與東盟十國組建的自由貿易區。中國和東盟對話始於1991年,中國1996年成為東盟的全面對話夥伴國。
2010年1月1日貿易區正式全面啟動。自貿區建成後,東盟和中國的貿易佔到世界貿易的13%,成為一個涵蓋11個國家、19億人口、GDP達6萬億美元的巨大經濟體,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貿區,也是發展中國家間最大的自貿區。
Ⅳ 中澳自由貿易協定談判
中國和澳大利亞的自由貿易協定的基本框架確定,中方同意全面開放包括農業、服務業和投資業在內所有市場。完整內容尚未確定。
The first round of talks, held in Sydney on 23 May, focused on proceral issues, including confirmation that the Chinese negotiating team will be led by Zhang Xiangchen, an experienced negotiator and Deputy Director General of WTO Affairs in the Chinese Ministry of Commerce.
Together with the Head of Australia's China FTA Task Force, Ric Wells, they discussed negotiating proceres, laying the basis for future negotiations. It was agreed that the second round of talks would be held in China in August and would involve an in-depth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During the meeting, Australia offered to provide training for Chinese officials on FTA negotiating processes. Australia offered to provide four workshops per year, based on successful workshops concted by the 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rade around the region. The capacity-building workshops would be funded by AusA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