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澳大利亞長城的介紹有哪些
外國最長的長城是澳大利亞長城,它建於本世紀六十年代,位於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州,長達五千五百三十一公里,高1.8米,當時造這條長城的目的是為了保護羊群不受澳洲犬的侵擾。該長城每年維修費高達五十萬美元。
㈡ 長城是哪個國家的
這個問題我該怎麼回答呀。。。
中國?這么回答似乎太簡單了吧。。。
從歷史的角度我似乎可以說,長城是秦國、趙國和燕國最初開始修建的。後來不斷修繕和擴建,才有了今天的萬里長城。所以我似乎應該回答長城是秦國、燕國和趙國的。
把長城的范圍擴展一下的話,很多國家也有修過長城,英國好像就有過,不過那個長城都小的很,有人認為應該叫「長牆」而不叫長城。。。
你到底想問什麼啊?
㈢ 長城發動機是哪個國家
中國。
㈣ 長城在哪個國家
在中國。解釋:秦長城西起今甘肅東部,經今甘肅、寧夏、陝西、山西、內蒙古、河北和遼寧等省、自治區、直抵鴨綠江,長達5000多干米。漢長城更長於秦長城,達 l0000餘干米。至今,散布在新疆至河北數省、自治區之間的漢長城烽魑遺跡仍處處可見。 此後,北魏、隋朝都有修築長城的記載。公元5~7世紀,北魏、北齊、北周相繼修築的長城各有650、l000和l500干米。公元l2世紀,金代也在今內蒙古自治區東部至外貝加爾地區修築長4000多千米。明代為防止元代北逸殘佘勢力南下侵擾,也不斷地修築北方長城。 明朝修築長城的工程延續200多年,初期修建的長城東起鴨綠江,西達祁連山麓,全長7300多干米;中葉以後經過修繕的自山海關至嘉峪關一線的長城比較完好,便被人誤為是歷史上長城的起點、終點。 在山海關的北邊有個叫無名口的地方,就是從這里向東至鴨綠江邊,還有980公里的明長城,這段長城屬明朝時的九鎮之一的遼東鎮管轄。那麼,遼東長城為什麼被人遺忘呢?又是在什麼時候從地圖上抹掉的呢?當清王朝取代明王朝在東北地區的統治之時,特別是順治入北京之初,全國尚未統一,政局不穩,前方有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軍相對抗,後方有蒙古貴族勢力的威脅,清王朝為鞏固其東北的「發祥之地」,就在遼東劃了禁區。在禁區范圍內,首先利用了明代遼東長城的防禦設施,並將東北的清「永陵」所在地也擴展到防線之內,把因戰爭破壞的長城加以修補,並插以柳條,作為禁區的標志,號稱柳條邊,並下令將山海關定為關卡,限制出入。明代萬里長城的遼東部分,不但其建築本身被改為清「柳條邊」,而且清代出版的書中也被刪掉。如清康熙年間出版的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的附圖中,只有「柳條邊」,而不見明代遼東長城。清乾隆年間出版的《盛京輿地全圖》,也將明代遼東長城勾銷,而只畫出「柳條邊」。該圖在左下方只在山海關附近一小段長城處表示萬里長城東端起點。再者由於遼東這段長城工程相對比較簡單,毀壞也較為嚴重,加之修築時間早於遼東長城且保存完好的明長城山海關、嘉峪關兩座關城東西又彼此遙相呼應。上述種種,可能就形成明代萬里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說法的緣由。
㈤ 澳大利亞長城是什麼回事
叫著好聽,看起來高大上,其實就是國產貨
㈥ 中國的萬里長城舉世聞名,哪個國家也有類似的長城
印度半島上的長城:在印度境內,在一條建於15世紀的長城。該長城全長70餘公里,沿途還建有烽火台32座。此長城保存較為完整,但系何人修建,因資料缺乏,尚難知曉,它是國外至今保存得最完好的長城。
美國的長城:位於大洋彼岸的美國本與長城無緣。然而,自1993年建成佛羅里達州「錦秀中華」公園以後,人們便可在美國看到一個微縮的長城。該長城雖系微縮景觀,但城上的垛口、墩台、敵樓等設置一應俱全。該長城由平土爬上「高山」,與北京八達嶺長城極為相似。對於與中國遠隔重洋無緣親睹中國萬里長城的美國人來說,能在自己的土地上「攀」一次長城,也是一種莫大的樂趣。
澳大利亞長城:始建於20世紀的60年代,位於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州,長達5531公里,平均高達1.8米,是國外最長的長城,但是,若要與我國的萬里長城比起來,仍然要短800多公里。
俄羅斯長城:位於目前俄羅斯韃靼斯坦共和國境內,建於17世紀。是當時沙皇俄國為進軍遠東而建立的補給基地,因三面臨山,所以只在一面修築了城牆,城牆總計有近30公里長,還設有具有烽火台作用的瞭望哨,被俄羅斯人稱為「沙皇長城」。
英國長城:「哈德良長城」與「安敦尼長城」。當古羅馬勢力繼續擴展到大不列顛島上後,為抵禦北方民族的入侵,羅馬皇帝哈德良便下令在今英國境內的蘇格蘭與英格蘭交界地帶修築了一條蜿蜒的土牆,當地人稱之為「哈德良長城」。該長城西起愛爾蘭海,東到北海,把大不列顛島一分為二,全長約200公里。之後不久,羅馬軍隊繼續向北部擴張勢力,於是在福斯——克萊德地峽上又建了一條長約50多公里的新長城——「安敦尼長城」。
德國長城:公元1世紀,羅馬皇帝為了防止日耳曼人的南侵,動用大批人力物力在黑海沿岸、多瑙河以及萊茵河流域修築了幾道巨大的土牆,以後不斷擴建,總長達580餘公里。
東歐「蛇牆」:在東歐諸國的土地上,有一條蜿蜒的「蛇牆」。該牆曾跨越了羅馬尼亞及獨聯體等國的土地,全長約1000餘公里,牆高3至6米,有些地方達10米。這條「蛇牆」因系土築,現今大多已毀壞湮沒,只有烏克蘭和摩爾達維亞境內的一段較為完整,總長約400公里。
朝鮮長城:高麗為抵禦契丹族的侵擾,於公元11世紀起修建長城,歷時12年,該長城起於鴨綠江入海口至東海岸,綿延千里。
蒙古長城:在蒙古境內也有幾段長城遺跡,它們分別為漢長城、遼長城與金長城。這是因為當時中國封建王朝修築的長城延伸到這些地帶,或者這些地域在歷史上曾為中國所屬。
古希臘長城:公元前5世紀,雅典人在巴爾干半島上築有兩條長城,為外國最早的長城。當時,古希臘的雅典城與重要的海港比雷埃夫斯之間有一條寬闊的直道。為了保障戰時雅典與海上的聯系,雅典人就在其直道兩旁修築了兩條長達8公里的城牆,稱之為「長城」。
㈦ 外國有長城嗎 有哪些 為什麼會有
比我們長城短的多,為什麼會有抵禦外敵。英國長城就是為了為抵禦北方民族的入侵。
古希臘長城:公元前5世紀,雅典人在巴爾干半島上築有兩條長城,為外國最早的長城。當時,古希臘的雅典城與重要的海港比雷埃夫斯之間有一條寬闊的直道。為了保障戰時雅典與海上的聯系,雅典人就在其直道兩旁修築了兩條長達8公里的城牆,稱之為「長城」。
英國長城:「哈德良長城」與「安敦尼長城」。當古羅馬勢力繼續擴展到大不列顛島上後,為抵禦北方民族的入侵,羅馬皇帝哈德良便下令在今英國境內的蘇格蘭與英格蘭交界地帶修築了一條蜿蜒的土牆,當地人稱之為「哈德良長城」。該長城西起愛爾蘭海,東到北海,把大不列顛島一分為二,全長約200公里。之後不久,羅馬軍隊繼續向北部擴張勢力,於是在福斯——克萊德地峽上又建了一條長約50多公里的新長城——「安敦尼長城」。
德國長城:公元1世紀,羅馬皇帝為了防止日耳曼人的南侵,動用大批人力物力在黑海沿岸、多瑙河以及萊茵河流域修築了幾道巨大的土牆,以後不斷擴建,總長達580餘公里。
東歐「蛇牆」:在東歐諸國的土地上,有一條蜿蜒的「蛇牆」。該牆曾跨越了羅馬尼亞及獨聯體等國的土地,全長約1000餘公里,牆高3至6米,有些地方達10米。這條「蛇牆」因系土築,現今大多已毀壞湮沒,只有烏克蘭和摩爾達維亞境內的一段較為完整,總長約400公里。
朝鮮長城:高麗為抵禦契丹族的侵擾,於公元11世紀起修建長城,歷時12年,該長城起於鴨綠江入海口至東海岸,綿延千里。
蒙古長城:在蒙古境內也有幾段長城遺跡,它們分別為漢長城、遼長城與金長城。這是因為當時中國封建王朝修築的長城延伸到這些地帶,或者這些地域在歷史上曾為中國所屬。
印度長城:是一條建於15世紀的長城。該長城全長70餘公里,沿途還建有烽火台32座,是國外至今保存最完好的長城。
澳大利亞長城:位於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州,長達5531公里,高1.8米,修建於20世紀60年代,目的是保護羊群不受澳洲犬的襲擊,每年維修費用很高,同時這也是外國最長的長城。
㈧ 澳大利亞的萬里長城——棚欄 簡單的地理問題 初一
柵欄的作用:
阻擋野狗進入破壞居民生產生活和人身安全
㈨ 世界排名第二的長城和中國長城相比,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長城是非常偉大輝煌的建築,在歷史上曾經起到過非常重要的抵禦外敵的作用,雖然這些年來逐漸的成了一個旅遊景點,它起不到曾經擁有的作用,但是它的建立確實漫長的一個過程,不僅中國有長城,其實外國也是有長城的。
長城蘊含了無數工匠的智慧結晶,每一塊磚上都曾經灑過中華兒女保家衛國的熱血,這片土地,這片長城曾經有過恢弘的歷史,曾經有過庄嚴的戰斗,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切都消失了,他成了一個單純的建築,成了現在人們參觀旅遊緬懷歷史的一個地方,不再是像歷史上的長城那樣抵禦外敵,揮淚灑熱血的地方了。
㈩ 萬里長城在哪個國家哪個地方.
所在地:位於中國北方。現存明長城,東起遼寧省,西至甘肅省。
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評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一項偉大的軍事防禦工程,被世人譽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長城始建於公元前七世紀的春秋戰國時期。當時列國爭霸,各諸侯國為了互相防禦,紛紛在各自的邊境上修築起了長城防線,這就是早期的長城。這些長城自成體系,長短不一,互不聯貫,史學家稱為"諸侯互防"長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了六國,建立起統一的封建王朝。為了防止北方匈奴的侵擾,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30萬大軍將燕、趙、秦三國北方長城連接起來,並進行了加固、增築。秦長城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東到遼東,綿延萬余里,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道萬里長城。漢代也曾數次修築長城,漢長城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長城,長達2萬余里,它的亭障、烽燧一直向西延伸到新疆的羅布泊地區。長城發展到明朝已達到了最高峰。在明朝270餘年的統治中,曾多次大規模地修築長城。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到嘉峪關,全長14600里。明長城是歷史上規模最大、工程最堅固、功能最完善的長城。現保存比較完好的長城都是明長城。
長城的修築從春秋戰國開始,歷經秦、漢、北魏、北齊、北周以及隋、金、明等20多個諸侯國和封建王朝,延續了2千多年,它的遺跡遍布於我國今天的遼寧、吉林、河北、山西、陝西、甘肅等17個省、市、自治區,總長度超過了10萬余里。
長城翻山越嶺,穿沙漠草原,跨河流峽谷,所經之處地形復雜,因而歷代修建的長城在布局上始終遵循"因地形,用險制塞"的原則。在建築材料和建築結構上遵循"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原則,有夯土夯築、土坯壘砌、塊石片石、磚石混合等結構;在沙漠中還採用紅柳枝條、蘆葦與礫石分層鋪築的結構。長城修築時間延續之長,結構之奇特,工程量之巨大,施工之艱巨,堪稱世界之最。
長城是由城牆、敵樓、關城、墩堡、營城、衛所、烽火台等多種防禦工事組成的一個完整的防禦工程體系。其中,山海關是明長城的重要關城,建築造型美觀,氣勢雄偉,號稱"天下第一關"。 嘉峪關是明代萬里長城最西端的關城,也是現在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關城。嘉峪關自古為軍事要地和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八達嶺長城是中國現存長城中保留得最完好的一段長城。它橫亘於崇山峻嶺之中,地勢險要,氣勢磅礴。八達嶺長城已成為萬里長城的代表和舉世聞名的觀光勝地。
歷史上的長城作為重要的軍事防禦工程,對保衛當時中原地區人民生產生活的安定,推動邊遠地區經濟的開發,促進民族間的融和和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展,保障中西交通要道"絲綢之路"的暢通,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綿延萬里的巍巍長城作為見證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實物豐碑,中國古代偉大的工程之一永存於中華大地。長城是我國各族人民勞動、智慧的結晶,象徵著中華民族的血脈相承和堅強不屈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