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麼有哪些歷史意義
一、鄭和下西洋目的:
鄭和下「西洋」的動機和目的,也是明成祖派遣他出使「西洋」的動機和目的。明朝初年,正是國勢向上發展的時期。這時在北方,蒙古的勢力已被驅逐出長城以外,明朝的封建統治已十分鞏固,加上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國勢日趨強盛,這就有可能使它向海外發展。明成祖自認為是「奉天命天君主天下」的「供主」,要海外各國都來朝貢。和歷代功利主義的封建帝王一樣,明成祖也要宣揚國威,向外示富。
到了永樂年間,由於國力強盛,明成祖向異域顯示中國的富強,對明朝初期對海外的消極政策深表不滿,故朝廷對外政策為之一變,即位後便派宦官出國,召各國來朝,此舉無疑可以提高明成祖的威望。鄭和下西洋便可以在國外顯耀兵力,向海外各國誇示中國的富強,宣揚明朝的威德。同時他還想用揚威海外來緩和國內國內一部分人對他武力奪取皇位的不滿。有些書上說的明成祖派鄭和下「西洋」,是找尋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據說,「靖難之役」以後,朱允炆出走,不知所終。明成祖的皇位是發動靖難之變後,從侄兒建文帝手中奪得的。這在猜忌心很重的明成祖看來,自然是一件最不放心的事。明成祖懷疑他逃到海外避難,恐怕他將來對自己構成威脅,所以派鄭和下西洋暗中偵察建文帝的蹤跡,以杜絕後患。
鄭和率領的龐大船隊,就其活動的性質來說,既不是一般的商船隊,也不是一般的外交使團,而是由封建統治者組織的兼有外交和貿易雙重任務的船隊。
他出使的任務之一,就是招徠各國稱臣納貢,與這些國家建立起上邦大國與藩屬之國的關系。為了完成這一任務,鄭和所到各國以後,第一件事便是宣傳明成祖的皇帝詔書。向各國宣諭:明朝皇帝奉天乘命的上邦大國之君,是奉「天命天君」的旨意來管理天下的,四方之藩夷都要遵照明朝皇帝說的去做,各國之間不可以眾欺寡,以強凌弱,要共享天下太平之福。如果奉召前來朝貢,則禮尚往來,一律從優賞賜。
第二件事便是贈送禮物。賜各國國王誥命銀印,賜國王及各級官員冠服和其他禮物,表示願意和那些國家建立和發展友好的關系。第三件事是與南海(今馬六甲海峽)國家建立友好關系。
⒈宣揚明朝國威(政治目的);
⒉擴展朝貢貿易(經濟目的);
⒊尋找失蹤的建文帝。
⒋出海目的是為迎佛牙
⒌加強同各國的聯系。
二、鄭和下西洋意義:
英國前海軍軍官、海洋歷史學家孟席斯(GavinMenzies)出版了《1421年中國發現世界》,認為鄭和船隊先於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大洋洲等地。證據出自於明永樂十六年(1418年)名稱為《天下全輿總圖》,反映了天下諸番向明成祖永樂皇帝朱棣進貢的場景。地圖左上角有注文寫道:「凡未加紅圈者皆原圖所未命名者」,即圖上有紅圈者皆是原《天下諸番識貢圖》上的標注。公元1405年之後的28年間,鄭和七次奉旨率船隊遠航西洋,航線從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直達西亞和非洲東岸,途經30多個國家和地區。他的航行比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早87年,比達·伽馬早92年,比麥哲倫早114年。由於大明永樂十九年的北京紫禁城的那次大火把鄭和下西洋的大部分資料全燒了,所以國人今天看不到了。在世界航海史上,他開辟了貫通太平洋西部與印度洋等大洋的直達航線。600年前,從1405年開始,在28年間,鄭和率領中國大明皇朝的200多艘船航行在世界海域上,造訪各國。據英國著名歷史學家-哈佛大學的李約瑟博士估計,1420年間中國明朝擁有的全部船舶,應不少於3800艘,超過當時歐洲船隻的總和。今天的西方學者專家們也承認,對於當時的世界各國來說,鄭和所率領的艦隊,從規模到實力,都是無可比擬的。
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國國力的強盛,中國的海軍縱橫大洋,實現了萬國朝貢,盛世追跡漢唐;加強了中國明朝政府與海外各國的聯系,向海外諸國傳播了先進的中華文明,加強了東西方文明間的交流;這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後一件世界性的盛舉,從此,再沒有此類的壯舉。改變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來的禁海政策,開拓了海外貿易。
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享、真蠟、古里、暹羅、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岸,紅海、麥加,並有可能到過澳大利亞。這些記載都代表了中國的航海探險的高峰,比西方探險家達伽馬哥倫布等人早八十多年。當時明朝在航海技術,船隊規模、航程之遠、持續時間、涉及領域等均領先於同一時期的西方。
在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還有許多超出於航海之外的解讀。「鄭和時代的中國,則是真正承擔了一個文明大國的責任:強大卻不稱霸,播仁愛於友邦,宣昭頒賞,厚往薄來。」
鄭和下西洋中所做的海外政治干預中,以長遠影響來看,最重要的是操縱馬六甲海峽(往來中國及海洋貿易的要道),選擇扶植強盜頭子拜里迷蘇剌,於1409年鄭和授與其國璽及皇袍。拜里迷蘇剌曾親自往中國朝貢,使其在馬六甲沼澤地的據點成為日漸富庶繁榮的商業中心。
㈡ 鄭和下西洋的意義和目的
1405年7月11日﹙明永樂三年﹚明成祖命鄭和率領龐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士兵和船員組成的遠航船隊,訪問了30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加深了中國同東南亞、東非的友好關系。每次都由蘇州劉家港出發,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遠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後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時,在船上因病過逝。民間故事《三保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將他的旅行探險稱之為三保太監下西洋。
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里、暹羅、阿丹、天方(阿拉伯國家)、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海岸,紅海、麥加(伊斯蘭教聖地),並有可能到過今天的澳大利亞。
下『西洋』的定義:明朝初期以婆羅(Borneo)/汶萊為界,以東稱為東洋,以西稱為西洋,故過去所稱南海、西南海之處,明朝稱為東洋、西洋,且暹羅灣之海,稱為漲海。
從1405年到1433年,從劉家港出發,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
鄭和下西洋的條件和前提:
1.唐宋以來領先世界的先進的航海技術和發達的造船技術;
2.明帝國雄厚的經濟實力支持和強大的軍事力量保障,醫療技術成熟,熟悉西洋醫術;
3.有永樂帝朱棣這樣雄才大略的統治者,和鄭和這樣出色的航海家,外交家。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
1.宣揚明朝國威(政治目的);
2.擴展海外貿易(經濟目的);
3.還有一說法是,明成祖為了尋找可能流亡海外的建文帝(軍事目的);
4.赴伊斯蘭教聖地麥加朝覲(個人目的);
鄭和下西洋的意義:
1.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國國力的強盛,中國的海軍縱橫西洋,萬國朝貢,盛世追跡漢唐;
2.加強了中國明朝政府與海外各國的聯系,給南洋,西洋各國帶來了經濟實惠;
3.這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後一件世界性的盛舉,從此,鄭和之後,再無鄭和。
4.由於鄭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大於經濟目的,全部的開支都依賴明朝強大的國力來支撐,沒有對中國帶來什麼經濟實
㈢ 鄭和下西洋的時候,為啥沒發現澳大利亞
鄙人認為鄭和沒有發現澳大利亞的原因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1、沿線大陸,駭浪驚濤
公元1606年杜伊夫根號,首次被記載登陸澳大利亞北部,而1770年庫克船長,首次發現澳大利亞東海岸,由此澳大利亞成為英國殖民地。所以從時間看,1606年到1770年,164年間,這些航海者有足夠的時間,利用航海時代的歐洲航船,獨特的適合遠洋的設計,以及朗姆酒價值的發現。海圖星圖的使用諸等。走出一條在駭浪驚濤的大洋里,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航路。
而庫克船長們則是在茫茫大洋中,亡命尋找黃金和珠寶,進而給歐洲的工業革命提供全球資源支持,給歐洲皇室提供揮霍的財富。所以就使命而言,庫克們更易發現澳大利亞。
㈣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
1、宣揚明朝國威(政治目的);
2、擴展海外貿易(經濟目的);
3、還有一說法是明成祖為了尋找可能流亡海外的建文帝。
鄭和下西洋的意義:
1、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國國力的強盛,中國的海軍縱橫西洋,萬國朝貢,盛世追跡漢唐;
2、加強了中國明朝政府與海外各國的聯系,給南洋,西洋各國帶來了經濟實惠;
3、這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後一件世界性的盛舉,從此,鄭和之後,再無鄭和。
4、由於鄭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大於經濟目的,全部的開支都依賴明朝強大的國力來支撐,沒有對中國帶來什麼經濟實惠,於是,明朝全盛時期過後,再也沒有雄厚的經濟實力來支持這項龐大的工程了,下西洋隨之停止。
(4)鄭和為什麼去澳大利亞擴展閱讀:
鄭和是我國明朝初期偉大的航海家,他從明永樂三年至宣德八年(1405年至1433年)率領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隊,克服了重重困難,七下西洋(現在南洋一帶),遍訪亞洲、非洲30餘國和地區,最遠到達非洲東部和紅海沿岸,比歐洲航海家遠洋航行早半個世紀。
針對鄭和下西洋的原因,流傳早而廣的說法是鄭和下西洋為了尋找建文帝的蹤跡。建文帝,名朱允炆,又稱惠帝,明太祖朱元璋的長孫。建文帝登位伊始,曾決心削藩,1399年6月,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為名,大興「靖難」之師,公開反叛建文帝。
1402年,朱棣率軍攻下南京城。南京陷落時,「宮中起火,帝(建文)不知所終」。有的說「建文帝為僧遁去」。《明史·鄭和傳》則直截了當地說:「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
後來,不少人附和其說,許立群在《中國史話·三寶太監下西洋》一節中寫道:「永樂皇帝派鄭和航海的目的是尋找建文帝,因為永樂篡了建文帝的帝位後,建文帝失蹤了,永樂怕他逃到國外,將來回來復辟,所以派人去找他。」
其他如範文瀾的《中國通史簡編》、吳晗的《明初對外政策與鄭和下西洋》等也認為,鄭和下西洋除了經濟方面因素以外,還帶著皇上的秘密使命,這秘密使命就是尋找建文帝的下落。
有些學者認為,鄭和下西洋尋找建文帝之說難免牽強。建文帝其人忠厚贏弱,被朱棣從帝位上趕下台,即使逃到國外還會有什麼能耐,這些情況朱棣也應當明白,因此他不會幾次三番派人去探尋朱允炆的下落。
近年來,探索鄭和下西洋原因的角度有所改變,有些學者認為,鄭和下西洋的使命隨時間的推移而有所不同。鄭和第一次出使是為了安撫臨近小國,減輕異族異國對中國的侵擾,以後幾次主要是為了通商,以及向未知的世界前進,開闊新的航道等。
也有人認為鄭和下西洋是政治目的。朱晨光在《鄭和下西洋目的辨析》(載《鄭和下西洋論文集》一)一文中持這種觀點。他首先否定「耀兵異域說」,他說鄭和在海外兩次動用武力制服異域王都是在不得已情況下的自衛反擊。鄭和所奉行的外交方針是以「懷柔」為主的,以友好和平為前提的。
說鄭和下西洋是經濟因素是一葉障目之見,考察明代有關文獻,未見過鄭和屯兵異域,進行經濟上的巧取豪奪。鄭和出使帶回不少外國商人到中國經商,永樂皇帝下令不要征稅,他說:「今夷人慕義遠來,乃侵其利,所得幾何,而虧辱大體多矣」。
鄭和出使西洋是為了打開封閉、僵化的外交大門。明王朝剛建立,臨近的小國常來朝貢,當時的朝貢實質上是交換物產,番國入貢,明王朝恩賜,賜常大於貢。
明初經濟拮據,明太祖下令限制進貢,由一歲一貢改為三歲一貢,有些國家如日本等限為十年一貢,於是明朝與海外關系幾乎斷絕,經濟貿易幾乎停頓。
於是,走私活動非常猖厥,武裝走私成風,同時明王朝的聲勢日下。永樂皇帝上台後決定改變這種政治局面,他每次派鄭和下西洋都是以頒「正朔」,恢復和發展明朝政府與海外國家的外交關系為首要任務的。
㈤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麼
鄭和下西洋,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的敢於探索的精神。也促進了我國與中非國家的友好交往,經濟文化交流,是一件壯舉。直到現在有關國家還流傳著三寶太監下西洋的故事。
哥倫布和鄭和都是著名的航海家,但在當時種種原因的綜合作用之下,出現兩人遠航的不同結果:哥倫布發現了美洲新大陸,確立了其在世界航海史上的重要地位;鄭和七下西洋卻對當時中國的對外貿易發展沒有多大的貢獻。其原因可分為以下幾點:
1 兩者身份不同:鄭和是以官吏身份、奉皇帝聖旨、代表國家出使,其遠航的經費由國
家承擔。哥倫布則是個私人航海家,遠航資金部分靠自籌,其餘由西班牙政府支付或向富商募捐,他的航海活動是個人、社會和國家三者結合的活動。[《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5年第4期《航海家鄭和與哥倫布》作者葉洵灶]
2 兩者所處的時代背景不同:中國當時傳統的封閉式的小農經濟為基礎的封建社會的政
治經濟已發展到頂點,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尚處在萌芽的前夕。西歐處於封建制度開始瓦解和資本原始積累初期,西歐各國的封建王朝把開辟新航路同開拓疆土、擴張領土相結合,貨幣和黃金是驅使歐洲人遠渡大洋的動力。[《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4期《航海家鄭和與哥倫布》作者葉洵灶]
3 兩者航海目標不同:鄭和遠航本質上看是為了強化和鞏固明初中央集權統治,出使他
國目的是為了「耀兵異域,示中國之富強」,與所到國家恢復和發展政治上的藩屬關系,旨在通好他國,懷柔遠人。哥倫布的遠航從根本上說是西方要求與東方直接交往的產物,意在征服和擴張,是為了尋找一塊新的地域或一條通往某地之航線。[《廣東社會科學》1995年第6期《鄭和與哥倫布比較研究》作者彭順生]
4 兩者所處的社會經濟結構不同:中國當時明王朝仍處於農業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為主
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階段,商品貨幣經濟發展遲緩,尚無大規模進行海外貿易的迫切需要,
當時明統治者「重本抑末」的傳統,嚴禁「私出海」和「私自下番」,限制民間對外貿易,壓制了發展海外貿易的社會需求。西歐當時的商品貨幣經濟繁榮,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已經萌芽並迅速發展,琳琅滿目的商品購買,貨幣地租的交換,使得西歐社會各個階級、階層無不對黃金充滿渴求。[《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1期《鄭和與哥倫布航海比較研討》作者陶松雲 鄭家紅]
[楊昆標摘]
文摘2
規模大小不同:鄭和自1405年到1433年下西洋共7次,歷時28年,經事三朝,所經國家33國,船隊遍印度洋各地,總航程達10萬公里。比哥倫布四次西航所乘船隻總數30艘還要多好幾倍。鄭和下西洋盡管比哥倫布西航要早將近一個世紀,但不論是航行次數之多、時間之長、航程之遠、活動范圍之廣、規模之大、參加人員之眾和素質之高、組織之嚴密都是此後的哥倫布遠航所望塵莫及,
背景不同:鄭和下西洋所處歷史條件就是中國傳統的封閉式的小農經濟為基礎的封建社會的政治經濟已發展到頂點,而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尚處在萌芽的前夕。哥倫布西航發生在封建制度開始瓦解和資本原始積累初期的西歐。西歐各國的封建王朝把開辟新航路同開拓疆土、擴張領土相結合;貨幣、黃金是驅使歐洲人遠渡大洋的動力,西歐這種開放式的充滿經濟活力的商品貨幣經濟的發展為哥倫布西航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他們兩人社會經濟發展內容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以小農經濟為基礎,後者以商品經濟為基礎,這就使得他們遠航的目的的性質和影響各不相同。
經濟後果不同:鄭和下西洋開支浩繁,消耗國家大量儲備,加重人民負擔,難以長期維持,完全是弊大於利,明政府對遠航只考慮政治影響,而不顧及經濟效益。哥倫布到達美洲帶來的是西方殖民者對亞非拉的大肆掠奪和欺騙性貿易,使大量金銀財富源源不斷流向西歐,轉化為資本,成為西歐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來源,以引起歐洲「價格革命」,新興資產階級從中獲取暴利,促進西歐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發展。
歷史功績:鄭和下西洋所發展起來的「朝貢貿易」本質上仍然是為了達到宣揚國威、示中國富強的政治目的。哥倫布西航把西半球和東半球,舊大陸和新大陸連接了起來,世界開始真正成為一個整體,中世紀狹小的世界觀被徹底打破,從而為新哲學和新科學的產生開辟了道路;同時,它導致世界市場的形成,原先作為主要商路的地中海東部地區現在轉移到大西洋彼岸,使西班牙成為16世紀西歐經濟最繁榮的國家,商業、海運和工場手工業獲得很大發展。
航海史方面:鄭和第一次橫渡印度洋,開創了洲際航海史的新篇章,這對達伽馬繞過非洲南端、開辟歐洲到印度的新航路以及對麥哲倫的環球航行,起了先導作用,深深地影響了他們的航程,不難看出,鄭和實際上是15、16實際世界規模航海活動的引發者;哥倫布西航對世界航海史的發展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其最大貢獻是:開辟歐洲到美洲的大西洋新航路,促使葡萄牙人加快了開辟歐洲到亞洲印度新航路的步伐,從而把西方航海探險活動推向高峰。
總之,哥倫布遠航為加速西歐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其意義遠遠超過鄭和下西洋
參考書目: 《鄭和與哥倫布比較研究》 彭順生《廣東社會科學》1995、6
《鄭和與哥倫布》 葉洵灶《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4
《哥倫布與鄭和的比較》陶松雲 鄭家紅《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1
《哥倫布發現美洲的主旋律》錢明德 《世界歷史》1994、3
[蔡仟仟摘]
文摘3
15世紀是世界歷史上遠洋航行探險取得重大突破的時代。這個時代的一個突出特點
是,它是從歐亞大陸兩端——遠東和遠西——幾乎大致同時向海洋大進軍,鄭和下西洋遠遠早於哥倫布「下西洋」。但這一共同的歷史機遇對歐亞大陸兩端的歷史發展卻導致了大不相同的結局。我國傑出史學大師梁啟超曾說:「顧何以哥氏、維氏之績,能使全世界劃開一新紀元,而鄭君之沒以俱逝……」究其因,就要對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的航行進行比較。
如果僅從航行技術與開拓新航路的角度來看,兩者大致相似的。但如深入觀察一下
,就會發現鄭和航行方式與哥倫布的航行方式大不相同。
首先,哥倫布的航行是西歐中世紀後期社會經濟發展對商品與市場的需求,特別是
對東方的香料和金銀的需求所刺激,是被一種內在的經濟力量所推動。而鄭和航行卻是在另一種歷史背景下進行的,鄭和在成宣時期30年間曾6次北征和7次下西洋,足以說明當時的社會經濟繁榮與富足,但關鍵在於這些活動的動力是政治的而非經濟的。下西洋主要是為了確保南洋海道的暢通,以重新確立海外冊封制度,恢復洪武初年諸藩朝貢的盛況,遂賞封建帝王「君主天下」、「御臨萬方」的虛榮心。鄭和航海的壯舉盡管規模空前,但在方式上仍然是秦皇漢武的封建王權頂峰的威力顯示。
其次,鄭和航行的組織形式與哥倫布航行的組織完全不同。後者是私人積資的海外
探險活動。船隻裝備是自備的,更多的是求助與商人,是一種契約式的利益結合。鄭和航行的組織形式則不大相同。它是由中央王權組織的官方出使海外的活動,它的船隻是一支龐大的皇家艦隊。鄭和的遠洋航行,構成一系列連續的海上出征,只有高度中央集權、財力雄厚的歷史時期才可能出現。
第三,兩種完全不同的遠洋航行的組織方式,是兩種不同的社會經濟體制所決定的
。在歐洲的航海探險和遠洋貿易中,已經出現了王權向私人或商業公司轉讓專屬所有權和特權的趨勢,而中國卻仍然在傳統的制度結構中發展。哥倫布的航行的主要任務是開辟新航路,其目的是為了發展東西貿易。從表面上看,鄭和航行似乎是明王朝積極經管海外政策的重要標志,事實上這只是歷史的表象。首先,鄭和出使南洋雖然已具有發展海外貿易的性質,但仍然是在傳統的朝貢貿易體制下進行的。其次,朝貢貿易是一種特殊的貿易體制,其貿易方針是「厚往薄來」。
鄭和航行與哥倫布航行對各自國家的航海事業發展引起截然不同的社會效果。後者
激起了舉國上下的航海熱,從而開辟了歐洲向海外已知和未知世界進行殖民征服的大進軍。而前者卻未能也不可能激起民間的下西洋熱,反而是嚴禁民間下海,所以中國沒有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附——
航行目的 航者身份 航行經費 航行結果 航行隊伍
中國 確立海外冊封制 使者,官員 國家支付 導致後來「禁 官員
度,朝貢貿易 海」
西方 尋找黃金 剝削者 自發籌集 發展了西方資 自發組織
本主義
資料來源:
《歷史研究》92年1—3期
《15世紀中西航海發展取向的對比與思索》(羅榮渠)
[陳玉霜摘]
文摘4
15世紀,世界航海史上出現了奇跡,從而造成了16世紀人類歷史上的偉大轉折。其中最為偉大的是鄭和七次下西洋和哥倫布四次西航到美洲。但這兩位舉世聞名的航海家所處的時代背景,遠航的目的和性質,規模和影響各不相同。以下是所做的一些比較:
一. 身分不同
鄭和以官吏身份,奉皇帝聖旨,代表國家出使亞洲南部,非洲東部沿海地區。下西洋所需一切,包括「寶船」,攜帶的貿易物品都由政府提供,參加的人員也有政府委派,因此,鄭和下西洋完全表現為封建國家的行動。哥倫布是個私人航海家,遠航的資金部分靠自籌,其餘由西班牙政府支付或向富商募捐。人員來源廣泛。所以,他的航海活動是個人,社會,國家三者結合的活動。
二. 時代背景不同
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條件是中國傳統的封閉式小農經濟為基礎地封建社會的政治經濟已發展到頂點,而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尚處在萌芽階段。哥倫布西航在封建制度開始瓦解和資本主義原始積累初期的西歐,可見兩者有共同點,即國家政治的穩定和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但其遠航的目的,性質和影響各不相同。
三. 目的性質不同
鄭和下西洋完全是為了鞏固明朝,顯示國威。哥倫布遠航是在資本主義開始發展的情況下進行原始積累的結果。
四. 規模大小不同
鄭和下一次西洋所用的船隻比哥倫布四次所用的總船隻還要多好幾倍。
五. 結果影響不同
鄭和下西洋是人類征服海洋,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里程碑,哥倫布到達美洲,標志西歐早期殖民侵略和殖民征服的開始。
參考文章:《航海家鄭和與哥倫布》葉洵灶
[唐燁雯摘]
文摘5
鄭和率領的龐大船隊,就其活動的性質來說,既不是一般的商船隊,也不是一般的外交使團,而是由封建統治者組織的兼有外交和貿易雙重任務的船隊。
他出使的任務之一,就是招徠各國稱臣納貢,與這些國家建立起上邦大國與藩屬之國的關系。為了完成這一任務,鄭和所到各國以後,第一件事便是宣傳朱棣的皇帝詔書。向各國宣諭:明朝皇帝奉天乘命的上邦大國之君,是奉「天命天君」的旨意來管理天下的,四方之藩夷都要遵照明朝皇帝說的去做,各國之間不可以眾欺寡,以強凌弱,要共享天下太平之福。如果奉召前來朝貢,則禮尚往來,一律從優賞賜。
第二件事便是贈送禮物。賜各國國王誥命銀印,賜國王及各級官員冠服和其他禮物,表示願意和那些國家建立和發展友好的關系。
第三件事是進行貿易活動。以中國的手工業品換取各國的土特產品,使各國為中國的精美、完好的手工業品所吸引,從而願意來中國稱臣納貢,進行貿易活動。中國出口的絲織品和瓷器等,早就在亞非各國享有盛譽。
亞非的很多國家早就想同中國發展貿易關系。只是由於朱元璋「海進政策」,才限制了這種貿易的發展。朱棣取消「海進政策」派遣鄭和出使,表明中國恢復了同海外各國的正常貿易。海外各國同時也認為,跟中國納貢稱臣,進行貿易,建立友好關系,是有利可圖的事。
他們對鄭和的不滿,集中在兩點上:一個是太缺乏主權意識和領土觀念了。他們說,倘若鄭和當年也能像哥倫布、麥哲倫們一樣,自己的船航行到哪兒,就把明朝政府的管轄權劃到哪兒,想想中國現在的版圖該有多大?另一個是太缺乏經濟頭腦了。歐洲歷史上那些航海家太貪財,一個個比海盜還海盜,固然不可取;鄭和卻又太視錢財如糞土了,為了宣示大明的浩盪皇恩,只知散盡千金買個「八方來朝」的虛名,毫無通過市場交換聚集財富的意識。他的航海活動付出的實在太多,收獲的實在太少,終因耗資巨大,國庫難以承受,導致中國遠洋航行從此夭折,留下了不少的歷史遺憾。
只不過當時,我也是這些觀點的積極鼓吹者。認識到鄭和所作所為,絕非他的個人行為,有著當時的時代背景和深刻的歷史根源。從秦始皇開始,雖說他也是個航海的熱心人,幾次組織船隊出海采長生不老葯,還讓徐福稀里糊塗飄到了日本。但他最熱心的還是修萬里長城,這實際就為中國播下了封閉的種子。到了明清時期,只不過將這堵籬笆牆擴大到海岸線,以大海為樊籬,可謂一脈相承。1996年,我在美國雷鳥大學國際工商管理班結業的演講中慷慨陳詞:中國歷史上,如果不是駕馭海洋的意識與駕馭海洋的能力反差太大的話,那麼發現美洲的就不會是哥倫布,而是我們中國人。舉座的美國教授,聽得目瞪口呆。
與哥倫布們相比,鄭和七下西洋的的意義,關鍵還不在時間上、規模上超出他們,而在於他的航海體現了一種截然不同的海洋觀念,傳播的是另一種海洋文化。一句話,哥倫布們駕駛的是掠奪之舟,鄭和統帥的是友誼之舟。鄭和七下西洋,最遠航程達6000海里以上,到過東南亞、印度洋、紅海、東非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他去到任何一個地方,都是表達明朝政府願意與世界各國友好往來的願望,播撒中華文化的種子,雖然也有動武的時候,但一般都是不得已進行武力自衛,最終結果還是言歸於好。因此,他所到之處,都給那裡的人們留下了和平使者、文化使者的形象。不少地方為他建寺立廟,至今香火不絕。
----節選自:艾劍,《漫議「兩鄭」的新評說》
http://go4.163.com/lhxw/hyys/fzzl.htm
[邵澤權摘]
文摘6
1.歷史背景
西歐中世紀後期,社會經濟的發展加劇了對商品和市場的需求,東方香料與金銀尤為誘人。而當時正常的東方貿易,受到義大利人和阿拉伯人的重重限制。打破這種局限,開辟新航路成了歷史的必然。
航海探險家作為一種新的,擁有創新精神的社會力量應運而生。西歐封建君主因封建領主經濟結構多方面限制了其對財富的榨取。而議會又限制了其征稅能力,這就決定了他們對國內外貿易和海外擴張的極力推崇的特點。對航海家的探險活動採取支持和鼓勵政策。
鄭和所處的成宣時期是明朝的太平盛世,其時中國的商品經濟也比較繁榮,但在重本輕末的政策下,仍以自給自足為主。鄭和下西洋的動力在於政治而非經濟。
2.組織形式
我們可以從下表中看到:
航海船隊 經費來源 主要目的 扮演角色
中國形式 皇朝特譴隊 國庫撥付一切 對海外藩屬確立 官方外交
開支,指派官 冊封和朝貢制度 冊封使團
營機構造船, 宣揚國威 朝貢貿易
辦貨 使團
西洋方式 王室特許私 以股份公司和 探尋新土地、島 征服者
人航海探險 私人集資為主, 嶼、新航路,搜 基督教
隊 王室或貴族贊助 尋黃金、香料, 傳播者
或直接參與 獵獲戰利品 殖民者
通商者
海盜
導致這種不同的根源是不同的經濟制度。歐中的航海探險和遠洋貿易已出現了王權向私
人或商業公司轉讓專屬所有權和特權的趨勢。這是西方所有權的結構開始改變的一個重要開端,而中國仍是在傳統制度結構中發展。
3.結果
哥倫布發現了美洲,還有讓所有人欣喜若狂的黃金,把貿易中心逐漸從地中海轉向大西洋,帶來了一場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重商主義下大開放和海外殖民成為發展主流。
鄭和下西洋是遵循傳統的朝貢貿易體系,「厚往薄來」,並沒有帶來什麼熱潮。朝廷一方
面對海外奉行開放政策,另一方面對本國商人出海厲行封禁政策。中國走出了南洋,沒有走向世界!
擇自圖書:《歷史研究》92年(1-3期)
文章:《15世紀中西航海發展趨向的對比與思索》作者:羅榮渠
[彭珏妮摘]
文摘7
從世界歷史發展中的某些相似機遇,引起中西發展的對比,在極其相似的歷史表象下常常掩蓋著極大不同的歷史本質,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的航行的比較也正是如此。
首先,哥倫布航行是西歐中世紀後期社會經濟發展對商品與市場的需求,特別是對東方的香料與金銀的需求所刺激,是被一種內在的經濟力量所推動的,西歐航海家深入大洋的探險活動具有不同於封建階級的新興社會力量的創新活動,那些支持和鼓勵哥倫布們的航海的西歐封建君主奉行重商主義,採取各種措施鼓勵本國商人出海,以達到增加王室金庫收入和壯大國力的目的。
鄭和航行卻是在另一種歷史背景下進行的。其在成宣30年間的6次北征和7次下西洋,足以說明當時的社會經濟繁榮與富足,而關鍵則在於這些活動的動力是政治的而非經濟的,中國封建王朝不同於西歐,沒有對海外商品和市場的需求。下西洋主要是為了確保南洋海道的暢通,以重新確立海外冊封封建度,恢復洪武初年諸蕃朝貢的盛況,遂賞封建帝王「君主天下」,「御臨萬方」的虛榮心。鄭和大航海的壯舉規模空前,但在方式上仍然是秦皇漢武式的封建王權頂峰的威力顯示。
其次,鄭和航行的組織形式與哥倫布航行的組織形式完全不同。後者是私人積資的海外探險活動。為籌資遠征的資金,向葡萄牙,西班牙,法國和英國宮廷求助,以獲取特許狀,船隻裝備是自備的,更多的是一種契約形式的利益結合,哥倫布出航的船隻和人員不多,正符合商業資本主義遠洋探險的性質。鄭和航行的組織形式則大不相同。它是由中央組織的官方出使海外的活動,它的船隊是一支龐大的皇家航行。
兩種完全不同的遠洋航行的組織形式,是兩種不同的社會經濟體制所決定的,在歐洲的航海探險和遠洋貿易中,已經出現了主權向私人或商業公司轉讓專屬所以權和特權的趨勢,這是西方所有權都制度結構開始改變的一個重要開端,而中國卻仍然是在傳統的制度結構中發展。
鄭和航行與哥倫布航行對各自國家的航行事業發展引起迥然不同的社會效果。後者激起了舉國上下的航海熱,從而開辟了歐洲向海外已知和未知世界進行殖民征服的大進軍。而前者卻未能也不可能激起民間的下西洋熱。
資料摘自《歷史研究》1992年 羅榮渠
[曾健茵摘]
文摘8
15世紀,世界航海史上出現了奇跡,從而造成16世紀人類歷史上的偉大轉折。其中最偉大的是鄭和七次下西洋和哥倫布四次西航到美洲。但這兩位舉世聞名的航海家所處的時代背景、遠航的目的性質和影響各不相同。
1、出航的社會背景不同
鄭和以官吏身份,奉皇帝聖旨,代表國家出使亞洲南部、非洲東部沿海各地,下西洋所需一切,包括寶船,所攜帶的「齎債」或貿易的物品皆由政府提供,參航的人員也由政府各部門抽調。因此鄭和下西洋完全表現為封建國家的活動。
哥倫布是一個私人航海家,遠航的資金部分靠自籌,其餘由西班牙政府支付或向富商募捐,人員有招募的,有政府委派的,也有由從監獄提取的,所以他的航海活動是個人、社會和國家三者結合的產物。
2、目的和歷史意義不同
鄭和出使西洋是和平友好的使者,訪遍亞洲三十餘個國家,為建立和平友好的國際關系作出了傑出貢獻。①但他開創的事業沒能進行下去,是由於:一方面下西洋中,官方所壟斷的朝貢貿易主要是圍繞「宣德化」,「揚國威」,「柔遠人」,「示富」等政治目的進行的,違反了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另一方面是明王朝一貫推行的海禁政策。②
哥倫布出航是為了尋求黃金,追求財富。哥倫布的地理大發現的巨大作用在於:促成中西文化的匯合,新舊大陸的聯系,促使資本主義世界性的崛起和封建主義世界性的衰落,給世界帶來巨大的近代文明,同時又使古老文明的東方世界變成落後苦難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更使印第安人及其燦爛的文明造成空前的浩劫。地理大發現形成東西差異、南北差距的基本格局。③
參考資料:
①摘自雲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01期 《鄭和是和平友好的使者——駁潘輝黎、阮文勝等人的侵略論》王民同
②摘自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01期《鄭和開創的事業為何沒能堅持下去》劉璞
③摘自科學學研究1995年03期《科學歷史在這里沉思——鄭和航海與近代世界》宋正海
[黃雪薇摘]
文摘9
1403~1433年中國著名的航海家曾率領一支龐大的船隊七下西洋,其規模之大,人員之眾,組織之嚴密,氣魄之雄偉,歷時之久遠非地理大發現時的西方船隊所能比擬。然而,鄭和沒有繼續向西航行,也沒有繼承者拓展他的事業,他的業績很快被西歐人開辟新航路和地理大發現的業績所掩蓋。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兩者的目的不同
促使鄭和下西洋的動因分為前後兩個階段。前三次下西洋主要是政治目的:一是因為明成祖為了尋找在權力斗爭中失敗而失蹤的建文皇帝,以防止其潛伏下來圖謀復辟的可能,以及聯印抗蒙。二是為了宣揚明朝的聲威,擴大其在海外的政治影響,促使海外諸國來朝。第四次至第七次下西洋是為了發展對外友好關系和朝貢貿易,同時尋找麒麟(其實是非洲帶來的長頸鹿),政治目的和經濟目的並重。由於中國封建統治者實行重農抑商政策,明代雖然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但朝貢關系實際上的不平等,對中國來說得不償失。另外,遠洋航行耗資巨大,國家經濟負擔沉重,在鄭和最後一次航行回來的第三年,統治者就明令禁止繼續製造海船,鄭和的龐大船隊也被擱置在海灘任其腐爛,航海事業更是後繼無人。
而哥倫布等歐洲航海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得黃金和香料,尋找新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而非政治目的。在西歐形成的重商主義的理論,認為利潤是從流通領域創造的,工商業才是財富的主要來源,黃金白銀是一個國家不可少的財富,如果沒有它就要通過海外活動獲得它,這種理論引導人們到海外尋求財富,所以他們在中國人大規模毀海船時開辟了新航路。
二.科學發展程度不同
古代中國天文學對天體的觀察,一直未能擺脫占星術的影響。因此,古代中國的天文學一直處於前科學狀態。地理學也一樣,封建統治者把中國同世界等同起來。對當時的統治者來說,天圓地方,中國處在大地的中央,其他國家不過是應臣屬於皇帝的蠻夷之地。地理學的任何新發現,對他們的這種理論都構成挑戰,所以他們不會像中世紀末期西歐國家的統治者那樣去支持航海,探險和海外商業活動。
到了哥倫布時代,佛羅倫薩著名的地理學家托斯堪納所繪的世界地圖,已經把中國和印度標在大西洋的對岸。「極東便是西」,已經成為西歐諺語。許多航海家堅信從歐洲一直西航可以達到亞洲東部,所以說哥倫布、達•伽馬和麥哲倫的航行成功是科學的勝利。
三.國民價值觀念不同
在中國,高度集中的君主專制主義抑制了人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才能。在精神方面,君主們只提倡人民對統治者無條件盡義務,當時的取士制度很大程度上使到整個知識界思想僵化,是人們失去了探索外部世界奧秘的任何興趣。道德家們特別推崇孫子的「父母在不遠游」的信條,這種強大的社會規范的力量滲入到民族意識的深處,加上自古以來的種族偏見(所謂華夷之辯)和鄉土上的觀念的影響,抑制了人們到遙遠的地方去尋求知識和財富的慾望。
而西歐的文藝復興要求個性解放,提倡積極的冒險精神,其人文主義思想對西歐人向海外發展起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另外,當時人們對英雄的崇拜,希望超越原來的社會條件和環境以獲得更完美的生活的精神,激勵著一批又一批航海家去進行艱苦的探險,當然促使他們的還有殖民掠奪的願望。
所以,鄭和雖然航海史上的先驅,但地理大發現卻最終完成劃時代的意義。
參考資料:黃增強,《鄭和下西洋與「地理大發現」之比較研究》,(學術探索1996年02期);張附孫,《鄭和為什麼沒有繼續西航》,(雲南教育學院學報1996年01期);趙志輝、 郭琳 ,《鄭和下西洋目的辯析》,《淮北煤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1期。
[鄭穎摘]
㈥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
1.宣揚明朝國威(政治目的);
2.擴展海外貿易(經濟目的);
3.還有一說法是,明成祖為了尋找可能流亡海外的建文帝(軍事目的);
4.赴伊斯蘭教聖地麥加朝覲(個人目的);
鄭和下西洋的意義:
1.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國國力的強盛,中國的海軍縱橫西洋,萬國朝貢,盛世追跡漢唐;
2.加強了中國明朝政府與海外各國的聯系,給南洋,西洋各國帶來了經濟實惠;
3.這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後一件世界性的盛舉,從此,鄭和之後,再無鄭和。
4.由於鄭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大於經濟目的,全部的開支都依賴明朝強大的國力來支撐,沒有對中國帶來什麼經濟實惠,於是,明朝全盛時期過後,再也沒有雄厚的經濟實力來支持這項龐大的工程了,下西洋隨之停止
㈦ 明成祖為什麼不派鄭和去澳洲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有哪些呢
中國是明朝時期著名的航海家和外交官,鄭和下西洋溝通了中原與少數民族之間的感情,算是一次成功的外交之旅。但是追溯源頭,先不說朱棣派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麼,朱棣為何偏偏選鄭和作為下西洋的人選呢?當時明朝也有很多優秀的官員,為何最後會決定讓鄭和下西洋呢?
朱棣認為鄭和是下西洋的不二人選,於是,委於重任,鄭和自然就成了下西洋的統帥。
明朝初年,蒙古的勢力已被驅逐出長城以外,明朝的封建統治已逐漸鞏固,經濟發展呈漲姿勢,國勢日趨強盛,向海外發展是一種趨勢,這正是明成祖朱棣派遣鄭和出使西洋的動機和目的所在。
但也有人猜測說,朱棣派鄭和下西洋,是尋找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據說,靖難之役後,朱允炆出走,一直沒有下落,明成祖朱棣心裡不踏實,懷疑朱允炆逃到海外避難,怕他將來對自己皇位構成威脅,所以,派鄭和下西洋是暗中偵察建文帝的蹤跡,以絕後患。
不管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不是尋找朱允炆,但是總體來說外出西遊的人選,一定不能有失國家的尊嚴,同時要有很強的生存意識。鄭和無疑符合了這些要求,所以被選為了下西洋的最佳人選。
㈧ 澳大利亞離東南亞很近,為何鄭和下西洋未曾發現
澳大利亞離東南亞很近,鄭和下西洋未曾發現,是因為澳大利亞當時情況和鄭和下西洋的目的相關。
澳大利亞是原始森林的狀態,吸引不了鄭和。澳大利亞大部分的國土都是比較乾旱,並不適合人類居住。我國歷史上很早就已經對海外進行了探索,在秦朝的時候,徐福就已經發現了日本島國。南宋人陸自立帶著一幫民眾到了爪哇國,也就是現在的印度尼西亞。而鄭和下西洋並不是為了開拓疆土,他的主要目標就是一個個成熟的城市。就算鄭和偶然發現了澳大利亞,看到的是原始森林的狀態,一片森林和未知名的動物和蟲,並不會想著去征服,而是直接改變方向,繼續航海,不會停留太久。
在第一次尋找鄰國成功以後,後面幾次他的心裡比較有數,路線也更加明確,鄭和總共出海七次,踏步的都是印度洋沿海的多個國家,最遠是到非洲國。這些路線基本沿著岸邊,並且是往同個方向,就離澳大利亞越來越遠。當時的風力和洋流,也都讓船隻往澳洲漂去,跟澳大利亞不太順路。
㈨ 鄭和遠洋航行都到了非洲,但是相距較近的澳大利亞為什麼沒去
當時因為季風洋流以及風的吹向的關系,中國古代在航海這方面資源比較缺乏。那個時候的船隻,大部分要依賴於洋流和風的方向。這是自然的原因,另一部分就是因為地形的關系。當船隻行使到海洋的盡頭,向西進入馬六甲海峽,然後進入印度洋。
在1337年,汪大淵再一次航海,他去了紅海、波斯灣以及澳大利亞這些地方。汪大淵能成功的到達澳大利亞,就是因為他的船隻不是那麼大,所航行的地方也比較遠。而鄭和所帶領的船隊大約有上百隻船隊,這么多船隻對於航行也是造成一定的阻礙。
鄭和所帶領的船隊屬於朝廷上指派的,他不能向汪大淵那樣隻身一人去航海。不過汪大淵做到了鄭和沒有做到的事,他讓後人可以了解到澳大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