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第一次世代大戰日本是否入侵澳大利亞
第一次世界大戰日本沒有入侵澳大利亞。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澳大利亞是英國統治下的自治領土,其外交、國防事務均受到英國控制,英國對同盟國宣戰後,澳大利亞作為英國領地自然也被捲入戰爭,其軍隊被調到歐洲加入英軍行列,參加對同盟國的戰爭。
一戰後的1931年12月11日,英國議會通過《威斯敏斯特法案》,承認各自治領與英國地位平等,外交獨立,國防自主,只是通過共同對英王效忠而聯系在一起,構成英聯邦。從此,澳大利亞才實際獨立,不過二戰時,基於共同的利益,澳大利亞軍隊還是同英國軍隊一道,加入盟國對軸心國作戰。
1941年12月7日晨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對日宣戰。接著對日宣戰的有:中國、自由法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等20多個國家。澳大利亞參戰,主要是應對日本吞並野心。
日本在取得初步勝利後決定擴大戰果,認為澳大利亞可能被美國和英國作為反攻基地,因此必須破壞它同英美的聯系。澳的二戰戰史就是防衛不要被日本侵佔,因此很快澳大利亞從名義上的參戰直接進入實質性的戰爭狀態。
當時美國參戰是英國渴望已久的。丘吉爾甚至一度指使情報人員挑撥美德關系。所以日本偷襲珍珠港以後最開心的莫過於英國,整個世界戰場格局發生實質性變化。澳大利亞很容易的看的出有利可圖,這也是其全面參戰的一個重要原因。
⑵ 二戰日本侵略澳大利亞
這是萬萬不可能的,你的意思好像是說,日軍不去攻打中國,印尼,緬甸,美國,直接去攻佔菲律賓,幾內亞,還有澳大利亞,以至於,可以形成一個從北海道到南半球的超級海洋帝國!
日軍發動這樣戰爭的原因在於掠奪大量的資源!而當是資源豐富,經濟落後而又臨近的國家那就是中國,所以要攻打,那隻能是中國,再說澳大利亞,資源也是豐富,但是澳大利亞和英美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澳大利亞是英國的一個自治領),更何況,從北海道到南半球這樣一條漫長的戰線,以日本那樣的小國怎麼能確保其安全?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那時候也是有美軍駐守的!這樣美英在西太平洋的利益就無法保障!他們能袖手旁觀嗎?
所以,如果單方面地說,不考慮第三國,日本肯定可以搞定澳大利亞,但是戰爭不可能是單純的兩國之間的戰爭,我們不能忽略國際因素!
好像有個電影叫《絕地抗戰》是講澳大利亞軍隊和日軍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的戰爭!
⑶ 二戰時期澳大利亞為什麼要殘殺日本戰俘
因為日軍攻佔澳大利亞領土時,殘殺過澳大利亞軍隊士兵,和無辜當地人,為了報復而殘殺戰俘。
1941年,日本攻打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時候,13萬英澳軍隊投降,其中有15000澳軍。因為澳軍作戰勇猛,對日軍傷害較大,所以日本人對待澳大利亞人十分殘忍,一半澳軍戰俘被處決。
1942年,日軍突然空襲了澳大利亞,炸死了1000多人,這是澳大利亞幾百年來唯一一次被軍事打擊,所以澳大利亞從此跟日本結下了深仇大恨。
後來美國大軍反攻日軍,日本開始節節敗退,澳大利亞人報仇的機會來了,在東南亞戰場上20萬日本戰俘被殺了17萬人。
每次打掃戰場時,很多澳大利亞人拒絕接受日軍投降,即使已經放下武器,也會拿著機關槍一頓狂掃,以此來泄憤。
(3)日本從澳大利亞開始戰爭會怎麼樣擴展閱讀:
日本士兵向來以敢於拚命聞名,但遭遇到不會再投降的澳大利亞軍隊後,簡直是噩夢的開始:據後來倖存的日本軍官回憶,當時的澳軍嗜殺日本士兵簡直到了入魔的地步。
他們不僅見到日軍就兩眼發紅、不死不休,而且戰後還向戰場上的日軍屍體瘋狂補槍;新幾內亞氣候溫暖潮濕,有些日軍就會被澳軍堵在洞里,他們不殺不打,也不接受日軍投降。
日本士兵就這樣身上長著苔蘚,最後活活爛死在洞里,樣子慘不忍睹。而還有些日本士兵,由於堵在洞中沒有補給,最後餓急眼的他們不得不吃同伴的屍首果腹。
日本20萬兵力被殺死19萬人,最後活下來的只有百分之五。這場戰爭絕對是日本在二戰中最大、最慘的一次失敗。
⑷ 二戰時如果日本先拿下澳大利亞會怎麼樣 放
我同意這個觀點。侵略中國是,日本的戰略失誤。這個失誤太過致命了。日本如果先拿下澳大利亞,在移民過去1000萬的人口,那麼澳大利亞就是日本的堡壘。廣大的澳大利亞,會是日本的後援基地。一個媲美中國的廣袤地域。佔領中國是沒有用處的。相反,佔領了澳大利亞,會將日本的多餘人口釋放出來,而且不與中國為敵,會得到中國的友誼。
⑸ 如果日本佔領澳大利亞,美國後怎麼辦啊
會動舉國之力把日本人趕出澳洲的,若被日本人站穩腳跟形成補給,那給美國本土威脅太大,美國人一向打的是御敵於國門之外的戰爭,所以絕不會善罷的
⑹ 二戰日本打過澳大利亞嗎
原來,澳大利亞開始的時候並沒有直接參與二戰,而是由其宗主英國統領其軍隊,而就在1941在珍珠島對美軍開戰之後,小日本恨不得把所有國家都拉進來,拖入戰爭的泥潭。與此同時,日本和東南亞的馬來半島的國家的戰役也在進行著,日軍俘虜了將近一萬人的澳大利亞的軍隊,而日軍竟然有8000餘人被殺了!緊接著日軍又去襲擊了澳大利亞的達爾文港,導致盟軍陣亡251人,還擊沉了35艘軍艦和商船,也是日軍對澳大利亞最大的行動了。澳大利亞終於忍無可忍了,也開始全面的對日本不留餘地的圍剿。
之後日軍又准備偷襲澳大利亞的另一個軍港,派出日本陸軍陸地部隊2000人,因為日本陸軍的可謂是戰無不勝,而澳大利亞也派出1萬人來迎戰,最後不言而喻,日軍大敗而且傷亡700多人,把日本的不敗神話狠狠的打臉。但是,之後卻是幾乎決定的規模,日本要報復澳大利亞,所以澳軍和日軍的決戰戰場就在一個位於澳大利亞北部的一個叫做新幾內亞島上展開了,而日軍投入了將近20萬的兵力,這場戰役持續了將近1年的時間,澳大利亞是這場戰爭的主力軍,而美軍提供了大量的武器,由於種種原因澳大利亞的投入總人數不得而知,但是卻是全國青壯年的五分之四!所以說澳大利亞也是下了血本了!而戰爭對於澳大利亞則是十分有力的,因為戰場和澳大利亞幾乎挨著,於是澳大利亞就輪番轟炸戰地,綠島變成了荒島,沒有隱藏的日軍不得不藏進防空洞,而澳大利亞的氣候年濕熱多雨,日軍待在洞裡面不見太陽,加上大量的蟲蟻的叮咬導致日軍皮膚大幅度的化膿,而葯物由於盟軍的封鎖根本不能到達,就這樣很多日軍皮膚潰爛感染而死。
忍耐了11個月之後,剩下的12000日軍被迫投降,澳大利亞也算是報了血海深仇,而日軍也幾乎沒有了喘氣的力氣!
⑺ 日本在太平洋戰爭期間對澳大利亞造成什麼傷害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史實大概無人不
曉,但其後同一支日本艦隊又偷襲了澳大利亞達爾文港,同樣給美澳海軍造成
重大傷亡。由4艘航空母艦組成的日軍特混艦隊首先駛入帝汶海域,並攔回了從達爾文港駛往帝
汶的美軍增援艦隊。1942年2月19日上午,即在日軍侵佔新加坡後4天,日軍首
先出動188架飛機襲擊達爾文港,15分鍾後第二輪攻擊又開始。當時美澳海軍
共有45艘艦船集結在達爾文港,日軍兩輪襲擊共造成美澳上千軍民死亡。在其
後20個月,日機還先後空襲達爾文港和澳大利亞另外七個城鎮64次之多,造成
上百人無辜喪生。
由於美澳軍方多年來均不願公布事件真相,日軍襲擊達爾文港一直鮮為人
知。襲擊事件發生後,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唯恐引起驚慌,政府公告說日機襲擊
只造成15人傷亡。而當時美澳軍方毫無防備,駐軍中竟沒有高射炮,為數有限
的機槍,還子彈不足。同時還發生了部隊放棄抵抗、逃跑和搶劫之類的不光彩
行為,這些均令美澳軍方深以為恥。
歷史不容忘記。今年2月達爾文港和澳各大城市舉行各種紀念活動,澳當
年在新馬戰役中被俘的老戰士們對日軍暴行記憶猶新,並對日本政府至今不肯
道歉和賠償十分憤慨。一位老戰士說:日本人不願在教科書中提及日本侵略戰
爭的受害者,日本有關當局仍在愚弄自己的人民。
⑻ 二戰時「澳軍」決意復仇,日本被虐,下場究竟有多慘
「澳大利亞復仇之戰」,據說在這場戰役中活下來的不超過100人,同是盟國成員,究竟為什麼澳軍對日軍這么狠呢?
這事還得從日軍及盟軍的馬來亞-新加坡戰役說起。
「天道好輪回,大仇必報」
1941年12月8日,就在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的同時,日軍同步發起進攻美屬菲律賓殖民地、英屬馬來亞殖民地的戰事。在馬來亞-新加坡戰役中,兵力處於劣勢的日軍將英軍揍得屁滾尿流。1942年2月15日駐新加坡英軍總司令白思華中將率7萬英軍向不到3萬日軍無條件投降,這一戰後總共約13萬英軍、印軍、澳軍成為日軍俘虜。
7萬英軍向不到3萬日軍投降
而在這次被俘虜的盟軍士兵中,就有一萬五千澳大利亞士兵,可是最終這些澳大利亞人活下來的不到七千。
一名日軍斬首的澳大利亞軍人
不僅如此,在1942年2月19日,近 200駕日軍飛機轟炸了澳大利亞北部的達爾文港,炸死 243澳大利亞人,炸傷近 400人。這成為了澳大利亞歷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被外國襲擊到了本土,這更讓澳大利亞人充滿了憤慨,要求對日作戰,展開報復。
日軍轟炸達爾文港
當時麥克阿瑟被日本人趕出了菲律賓,而澳大利亞甚至連一支像樣的軍隊都沒有。但是隨著澳大利亞投靠美國,讓麥克阿瑟得到了喘息之機,並獲得了穩定的後方基地,太平洋戰場的局勢也逐漸被扭轉。而隨著曾去北非、中東參戰的澳大利亞士兵回國參戰,再加上美國人毫無保留的軍備援助,澳大利亞軍隊很快就脫胎換骨,在整個二戰期間,700萬人口的澳大利亞曾有 57萬多人參軍,每 10個18至 35歲的男子中就有 8人曾在軍中服務。
日軍被虐,究竟有多慘?
決意復仇的澳軍和日軍之間真正的大仗還是在新幾內亞戰役中,這場戰戰役至今仍然是日軍的噩夢。
新幾內亞島又稱伊里安島,是太平洋第一大島嶼和世界第二大島,僅次於格陵蘭島。太平洋戰爭前,這里分別是英國人和荷蘭人的殖民地,現在也分別由印尼和巴布亞紐幾內亞分統治,而屬於英國殖民地的那半個新幾內亞島,在澳大利亞獨立前,是歸屬於澳大利亞委託管理的。
從1942年3月開始,日軍和澳大利亞軍在新幾內亞島上展開了大規模戰斗,日軍先後向新幾內亞戰場傾注了20萬左右的兵力。但是麥克阿瑟採用「蛙跳戰術」,切斷日軍的補給。
導致日軍不得不在沒有後援補給的情況下和澳軍作戰。而澳軍採用「佔地方戰術」,藉助美軍幫助,佔領一切沒有人的地方,遇到日軍時,直接炮火推平。這樣做好處就是讓日軍沒地方躲。
展示繳獲日本旗幟的澳軍士兵
面對以拚命著稱的日軍,澳軍也變得「殘忍」,因為他們對日軍恨之入骨。
澳軍在新幾內亞打仗使用的是空中運輸的手段,將部隊用飛機從莫爾茲比港空運到米爾恩灣,再從米爾恩灣修一條寬達12米的柏油公路,沿著公路向布納進攻,目標首先是布納,最後是要拿下一開始日軍登陸的萊城。
雖然澳軍的炮火沒能給日軍造成巨大的傷亡,可是卻足以將日軍困死在防彈洞里不敢冒頭。可是新幾內亞島是熱帶雨林氣候,在那炎熱潮濕的防彈洞里,見不了風,曬不著太陽。南洋新幾內亞地方本身就潮氣大,又老下熱帶暴雨,洞裡面都是積水,見不了風曬不著太陽人會得皮膚病,爛都會把你爛掉,當時在新幾內亞島上的日本人,就算逃過了瘧疾也逃不過皮膚病,好人身上能長青苔,那時候沒有抗菌素,傷兵就能活活爛死。
澳大利亞軍隊在包圍之後,就直接斷了日軍的補給,沒有食物來源的日軍很快就有1萬多人投降,但澳大利亞軍隊並沒有優待戰俘,他們大部分還是照樣殘忍的將他們殺掉了,以解心頭之恨。
沒投降的不得不靠吃戰友屍體來維持生命,1944年12月日本第18軍司令部甚至曾經發布過「禁止食用戰友屍體,違者嚴懲」的布告,可見當時日本兵之慘狀。
最終20萬日軍活下來的只有5%!在這么大規模的軍事作戰中能夠弄死對方95%的戰例在世界戰爭史上很難找得出來。至今找到的日軍屍首就只有2萬具左右,還有大概15萬日本兵是活不見人死不見屍的。20萬日本大軍,在新幾內亞戰役死亡19萬,絕對是二戰史上日軍最大最慘烈的一次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