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諾貝爾獎的獲得者有哪些
歷屆(1901年-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名單如下:
1、1901年:威爾姆·康拉德·倫琴(德國)發現X射線
2、1902年:亨德瑞克·安圖恩·洛倫茲(荷蘭)、塞曼(荷蘭)關於磁場對輻射現象影響的研究
3、1903年:安東尼·亨利·貝克勒爾(法國)發現天然放射性;皮埃爾·居里(法國)、瑪麗·居里(波蘭裔法國人)發現並研究放射性元素釙和鐳
4、1904年:瑞利(英國)氣體密度的研究和發現氬
5、1905年:倫納德(德國)關於陰極射線的研究
6、1906年:約瑟夫·湯姆生(英國)對氣體放電理論和實驗研究作出重要貢獻並發現電子
7、1907年:邁克爾遜(美國)發明光學干涉儀並使用其進行光譜學和基本度量學研究
8、1908年:李普曼(法國)發明彩色照相干涉法(即李普曼干涉定律)
9、1909年:伽利爾摩·馬克尼(義大利)、布勞恩(德國)發明和改進無線電報;理查森(英國)從事熱離子現象的研究,特別是發現理查森定律
10、1910年:范德華(荷蘭)關於氣態和液態方程的研究
11、1911年:維恩(德國)發現熱輻射定律
12、1912年:達倫(瑞典)發明可用於同燃點航標、浮標氣體蓄電池聯合使用的自動調節裝置
13、1913年:卡末林-昂內斯(荷蘭)關於低溫下物體性質的研究和製成液態氦
14、1914年:馬克斯·凡·勞厄(德國)發現晶體中的X射線衍射現象
15、1915年:威廉·亨利·布拉格、威廉·勞倫斯·布拉格(英國)用X射線對晶體結構的研究
16、1916年:未頒獎
17、1917年:查爾斯·格洛弗·巴克拉(英國)發現元素的次級X輻射特性
18、1918年:馬克斯·卡爾·歐內斯特·路德維希·普朗克(德國)對確立量子論作出巨大貢獻
19、1919年:斯塔克(德國)發現極隧射線的多普勒效應以及電場作用下光譜線的分裂現象
20、1920年:紀堯姆(瑞士)發現鎳鋼合金的反常現象及其在精密物理學中的重要性
21、1921年: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德國)他對數學物理學的成就,特別是光電效應定律的發現
22、1922年:尼爾斯·亨利克·大衛·玻爾(丹麥)關於原子結構以及原子輻射的研究
23、1923年:羅伯特·安德魯·密立根(美國)關於基本電荷的研究以及驗證光電效應
24、1924年:西格巴恩(瑞典)發現X射線中的光譜線
25、1925年:弗蘭克·赫茲(德國)發現原子和電子的碰撞規律
26、1926年:佩蘭(法國)研究物質不連續結構和發現沉積平衡
27、1927年:康普頓(美國)發現康普頓效應;威爾遜(英國)發明了雲霧室,能顯示出電子穿過空氣的徑跡
28、1928年:理查森(英國)研究熱離子現象,並提出理查森定律
29、1929年:路易·維克多·德布羅意(法國)發現電子的波動性
30、1930年:拉曼(印度)研究光散射並發現拉曼效應
31、1931年:未頒獎
32、1932年:維爾納·海森伯(德國)在量子力學方面的貢獻
33、1933年:埃爾溫·薛定諤(奧地利)創立波動力學理論;保羅·阿德里·莫里斯·狄拉克(英國)提出狄拉克方程和空穴理論
34、1934年:未頒獎
35、1935年:詹姆斯·查德威克(英國)發現中子
101、2003年:阿列克謝·阿布里科索夫、安東尼·萊格特(美國)、維塔利·金茨堡(俄羅斯)「表彰三人在超導體和超流體領域中做出的開創性貢獻。」
102、2004年:戴維·格羅斯(美國)、戴維·普利策(美國)和弗蘭克·維爾澤克(美國),為表彰他們「對量子場中誇克漸進自由的發現。」
103、2005年:羅伊·格勞伯(美國)表彰他對光學相乾的量子理論的貢獻;約翰·霍爾(JohnL.Hall,美國)和特奧多爾·亨施(德國)表彰他們對基於激光的精密光譜學發展作出的貢獻
104、2006年:約翰·馬瑟(美國)和喬治·斯穆特(美國)表彰他們發現了黑體形態和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擾動現象
105、2007年:法國科學家艾爾伯·費爾和德國科學家皮特·克魯伯格,表彰他們發現巨磁電阻效應的貢獻
106、2008年:日本科學家南部陽一郎,表彰他發現了亞原子物理的對稱性自發破缺機制。日本物理學家小林誠,益川敏英提出了對稱性破壞的物理機制,並成功預言了自然界至少三類誇克的存在
107、2009年:美籍華裔物理學家高錕因為「在光學通信領域中光的傳輸的開創性成就」而獲獎;美國物理學家韋拉德·博伊爾和喬治·史密斯因「發明了成像半導體電路——電荷藕合器件圖像感測器CCD」獲此殊榮
108、2010年: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科學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以表彰他們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
109、2011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天體物理學家薩爾·波爾馬特、美國/澳大利亞物理學家布萊恩·施密特以及美國科學家亞當·里斯因「通過觀測遙遠超新星發現宇宙的加速膨脹」獲得201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10、2012年:法國巴黎高等師范學院教授塞爾日·阿羅什、美國國家標准與技術研究院和科羅拉多大學波爾得分校教授大衛·維因蘭德因「發現測量和操控單個量子系統的突破性實驗方法」獲得201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11、2013年:比利時理論物理學家弗朗索瓦·恩格勒和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因希格斯玻色子(上帝粒子)的理論預言獲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12、2014年:日本科學家赤崎勇、天野浩和美籍日裔科學家中村修二,因發明藍色發光二極體(LED)獲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13、2015年:日本科學家梶田隆章和加拿大科學家阿瑟·麥克唐納,因在發現中微子振盪方面所作的貢獻分享20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14、2016年:三位美國科學家戴維·索利斯、鄧肯·霍爾丹和邁克爾·科斯特利茨,因在理論上發現了物質的拓撲相變以及在拓撲相變方面作出的理論貢獻分享201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15、2017年:三位美國科學家基普·S·索恩、巴里·巴里什以及雷納·韋斯,因在LIGO探測器和引力波觀測方面的決定性貢獻而獲得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16、2018年:美國科學家亞瑟·阿斯金、法國科學家傑哈·莫羅以及加拿大科學家唐娜·斯特里克蘭,因在激光物理領域的突破性發明而獲得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17、2019年:美國科學家詹姆斯·皮布爾斯因宇宙學相關研究而獲得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瑞士科學家米歇爾·馬約爾和迪迪埃·奎洛茲因首次發現太陽系外行星而獲得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18、2020年:英國數學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德國天體物理學家萊因哈德·根澤爾和美國天文學家安德里亞·格茲共同獲得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❷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諾貝爾獎獲得者有哪些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一共有6位校友獲得過諾貝爾獎。其中:
畢業生有1位:Rolf Zinkernagel(生理學醫學)。
教職員工有5位:Howard Walter Florey(生理學醫學)、John Carew Eccles(生理學醫學)、Peter C. Doherty(生理學醫學)、Brian Schmidt(物理學)和John Harsanyi(經濟學)。
❸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諾貝爾獎獲得者有哪些人
英盛觀察為您解答:
有一個
悉尼大學諾貝爾獎獲得者:約翰·康福思
獲得獎項:諾貝爾化學獎(1975年)
生平介紹:
1917年9月7日出生於澳大利亞悉尼,十幾歲時就深度失聰。
16歲的時候他進入悉尼大學,攻讀有機化學,1937年以優等生成績畢業,並獲得學校的獎章。他得到了牛津大學聖凱瑟琳學院的獎學金。
在二戰時期,康福思在青黴素的研究上有重要影響,並參與《The Chemistry of Penicillin》的編撰。他於弗拉迪米爾·普雷洛格分享了1975年諾貝爾化學獎,1977年授予爵位。他於1953年獲得了Corday-Morgan獎章;1976年獲得皇家金質獎章,1982年獲得科普利獎章。
❹ 2000到2015生物學諾貝爾獎的獲得者有哪些
首先,沒有諾貝爾生物學獎,只有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000到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列表如下:
2000 阿爾維德·卡爾森(瑞典),保羅·格林加德(美),艾瑞克·坎德爾(美)。
2001 利蘭·哈特韋爾(美),蒂姆·亨特(英),保羅·納斯(英)。
2002 悉尼·布倫納(英),H·羅伯特·霍維茨(美),約翰·E·蘇爾斯頓(英)。
2003 保羅·勞特伯(美),彼得·曼斯菲爾德(英)。
2004 理查德·阿克塞爾(美),琳達·巴克(美)。
2005 巴里·馬歇爾(澳大利亞),羅賓·沃倫(澳大利亞)。
2006 安德魯·法厄(美),克雷格·梅洛·(美)。
2007 馬里奧·卡佩奇(美),馬丁·埃文斯(英),奧利弗·史密斯(美)。
2008 哈拉爾德·楚爾·豪森(德),弗朗索瓦絲·巴爾·西諾西(法),呂克·蒙塔尼(法)。
2009 伊麗莎白·布萊克本(澳大利亞),卡羅爾·格雷德(美),傑克·紹斯塔克(英)。
2010 羅伯特·傑弗里·愛德華茲(英)。
2011 布魯斯·巴特勒(美),朱爾斯·霍夫曼(法),拉爾夫·斯坦曼(美)。
2012 約翰·戈登(英),山中伸彌(日)
2013 詹姆斯·E·羅斯曼(美),蘭迪·W·謝克曼(美),托馬斯·C·蘇德霍夫(德)。
2014 約翰·奧基夫(英),梅·布萊特·莫索爾(挪威),愛德華·莫索爾(挪威)。
2015 威廉·C·坎貝爾(愛爾蘭),大村智(日),屠呦呦(中)。
(4)澳大利亞諾貝爾獎有哪些人擴展閱讀: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是根據已故的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而設立的,目的在於表彰前一年在生理學或醫學界做出卓越發現者。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獎章正面為諾貝爾的半身側面像,右邊為諾貝爾的生卒年(羅馬數字),左下角有作者簽名「E.LINDBERG 1902」
獎章背面圖案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健康女神許癸厄亞,正在從岩石中收集泉水,為生病的少女解渴。獎章上刻有一句拉丁文,大致翻譯為:新的發現使生命更美好。
該獎項於1901年首次頒發,由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醫科大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負責評選,頒獎儀式於每年12月10日(諾貝爾逝世的周年紀念日)舉行。
❺ 歷史以來澳洲有幾位諾貝爾獎得主
歷史上,澳洲共涌現出了大批在科研領域非常傑出的人才。以12位澳大利亞諾貝爾獎得主為代表。他們分別贏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生理或醫學獎、化學獎和諾貝爾文學獎領域。
諾貝爾物理學獎
威廉• 亨利•布拉格爵士(Sir William Henry Bragg) (1862-1942)
威廉• 勞倫斯•布拉格爵士(Sir (William) Lawrence Bragg) (1890-1971)
1915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威廉•亨利•布拉格與他的兒子威廉•勞倫斯•布拉格(William Lawrence Bragg)合作進行研究,發現了利用X射線分析晶體結構的技術,此項新技術的應用為稍後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奠定了基礎,父子倆因此共同贏得了諾貝爾獎。
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普羅科洛夫(Aleksandr Mikhailovich Prokhorov) (1916-2002)
196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亞歷山大•普羅科洛夫出生在澳大利亞的鄉村,20世紀20年代和父母一起移居到前蘇聯。他與俄羅斯的尼古拉•根納季耶維奇•巴索夫(Nikolay Gennadiyevich Basov)以及美國的查爾斯•湯斯(Charles Townes)在量子電子學領域開展研究,並發明了「微波激射器」(一種受激輻射的微波放大器)和用「光」代替「微波」的& #28608;光器。他們因此被共同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霍華德•弗洛里爵士(Sir Howard Florey) (1898-1968)
1945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霍華德•弗洛里爵士由於發現了青黴素及其對於傳染病的療效而被授予諾貝爾獎。弗洛里的這一研究帶來了青黴素的大批量生產,自20世紀40年代以來挽救了數百萬細菌感染患者。弗洛里同樣引領了其它許多抗生素的研發工作。霍華德•弗洛里曾在阿德萊德大學接受教育。
弗蘭克•麥克法蘭•伯內特爵士(Sir Frank Macfarlane Burnet) (1899-1985)
196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弗蘭克•伯內特爵士因其提出了關於抗體形成原理的克隆選擇學說以及發現並證實了動物抗體的獲得性免疫耐受性而被授予諾貝爾醫學獎。伯內特的主要興趣在於研究流感病毒在小雞體內的作用。他的發現促使人們理解了免疫系統的工作原理,而這在器官移植領域是至關重要的。伯內特畢業於墨爾本大學。
約翰•埃克爾斯爵士(Sir John Eccles) (1903-1997)
196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約翰•埃克爾斯爵士因其對神經沖動傳導的研究而被授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的發現有助於人們重新認識神經系統是如何工作和控制人體的,並進一步加深對中樞神經系統的理解。埃克爾斯畢業於墨爾本大學,曾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工作。
伯納德•卡茨(Bernard Katz) (1911-2003)
197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伯納德•卡茨出生於德國,1939 年赴澳大利亞與約翰•卡魯•埃克爾斯(John Carew Eccles)在悉尼醫院共同進行研究。隨著二戰的進行,卡茨於1941年成為澳大利亞公民。他因發現了中樞神經系統中神經細胞之間的傳導機制而被授予諾貝爾獎。
彼得•查爾斯•多爾蒂教授(Professor Peter Charles Doherty) (1940- )
1996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彼得•多爾蒂教授因其在探索免疫反應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而被授予諾貝爾獎。多爾蒂與他的同事羅爾夫•辛克納吉(Rolf Zingernagel)共同發現白血球必須識別入侵病毒和其它分子才能殺死被病毒感染的細胞。多爾蒂曾在昆士蘭大學學習獸醫學,並在堪培拉的約翰科廷醫學研究學院完成其在免疫學領域的突破性研究。
巴里•馬歇爾教授(Professor Barry Marshall) (1953- )
200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巴里•馬歇爾教授與羅賓•沃倫博士由於共同發現了導致胃炎和胃潰瘍的幽門螺桿菌而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獎。馬歇爾通過親自吞食自己培養的這種細菌,再用抗生素來治癒自己,從此革命性地改變了世人對於胃病的認識和對胃潰瘍的治療方法。他曾就讀於西澳大學,目前仍在西澳大學任教。
羅賓•沃倫博士(Dr J Robin Warren) (1937- )
200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羅賓•沃倫博士與巴里•馬歇爾教授共同贏得了諾貝爾獎。在他們二人的科學探索過程中,皇家珀斯醫院的病理學家沃倫在對患者活組織切片的觀察中發現,50% 的患者胃的下半部分寄生有微小的彎曲狀細菌,而細菌所在位置的胃粘膜總伴有發炎症狀。他同馬歇爾共同驗證了他們的理論。沃倫畢業於阿德萊德大學。
諾貝爾文學獎
帕特里克•懷特(Patrick White) (1912-1990)
1973 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懷特以其史詩般及刻畫人物心理的敘述藝術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懷特的著名作品包括《男人之樹》、《暴風眼》。他的作品還獲得過其它很多獎項,其中包括"邁爾斯‧富蘭克林獎",也因此在現代文學世界中為澳大利亞贏得了一席之地。懷特或許是中國被研究最為廣泛而深入的澳大利亞作家,他的許多作品已被譯成中文。
諾貝爾化學獎
約翰•康福思爵士(Sir John Cornforth) (1917- )
1975 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約翰•康福思爵士由於其對酶催化反應的立體化學的研究幫助人們了解酶的化學特性與三維結構的相關性而被授予諾貝爾獎。他的發現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生物系統的反應機制。康福思畢業於悉尼大學有機化學專業。
❻ 歷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名單
歷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名單如下:
1、1901年法國的蘇利·普呂多姆獲文學獎,其著作為《孤獨與沉思》。
2、1902年德國的特奧多爾·蒙森獲文學獎,其著作為《羅馬風雲》。
3、1903年挪威的比昂斯滕·比昂松獲文學獎,其著作為《挑戰的手套》。西班牙的何塞·埃切加賴著作《偉大的牽線人》獲獎。
4、1904年法國的弗雷德里克·米斯塔爾獲文學獎,其著作為《金島》。
5、1905年波蘭的亨利克·顯克維支獲諾貝爾文學獎。
6、1906年義大利的喬祖埃·卡爾杜齊獲諾貝爾文學獎。
7、1907年英國的約瑟夫·魯德亞德·吉卜林獲諾貝爾文學獎。
8、1908年德國的魯道爾夫·歐肯獲諾貝爾文學獎。
9、1909年瑞典的西爾瑪·拉格洛夫獲諾貝爾文學獎。
10、1910年德國的保爾·約翰·路德維希·馮·海塞獲諾貝爾文學獎。
11、1911年比利時的莫里斯·梅特林克獲諾貝爾文學獎。
12、1912年德國的蓋哈特·霍普特曼獲諾貝爾文學獎。
13、1913年印度的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獲諾貝爾文學獎。
14、1915年法國的羅曼·羅蘭獲諾貝爾文學獎。
15、1916年瑞典的魏爾納·海頓斯坦姆獲諾貝爾文學獎。
16、1917年丹麥的卡爾·耶勒魯普獲諾貝爾文學獎。
17、1919年瑞士的卡爾·施皮特勒諾貝爾文學獎。
18、1920年挪威的克努特·漢姆生獲諾貝爾文學獎。
19、1921年法國的阿納托爾·法郎士獲諾貝爾文學獎。
20、1922年西班牙的哈辛特·貝納文特·伊·馬丁內斯獲諾貝爾文學獎。
21、1923年愛爾蘭的威廉·勃特勒·葉芝獲諾貝爾文學獎。
22、1924年波蘭的弗拉迪斯拉夫·萊蒙特獲諾貝爾文學獎。
23、1925年愛爾蘭的喬治·蕭伯納獲諾貝爾文學獎。
24、1926年義大利的格拉齊亞·黛萊達獲諾貝爾文學獎。
25、1927年法國的亨利·柏格森獲諾貝爾文學獎。
26、1928年挪威的西格里德·溫塞特獲諾貝爾文學獎。
27、1929年德國的保爾·托馬斯·曼獲諾貝爾文學獎。
28、1930年美國的辛克萊·劉易斯獲諾貝爾文學獎。
29、1931年瑞典的埃利克·阿克塞爾·卡爾費爾德獲諾貝爾文學獎。
30、1932年英國的約翰·高爾斯華綏獲諾貝爾文學獎。
31、1933年俄國的伊凡·亞歷克塞維奇·蒲寧獲諾貝爾文學獎。
32、1934年義大利的路伊吉·皮蘭德婁獲諾貝爾文學獎。
33、1936年美國的尤金·奧尼爾獲諾貝爾文學獎。
34、1937年法國的羅傑·馬丁·杜·加爾獲諾貝爾文學獎。
35、1938年美國的賽珍珠獲諾貝爾文學獎。
36、1939年芬蘭的弗蘭斯·埃米爾·西蘭帕獲諾貝爾文學獎。
37、1944年丹麥的約翰內斯·威廉·揚森獲諾貝爾文學獎。
38、1945年智利的加夫列拉·米斯特拉爾獲諾貝爾文學獎。
39、1946年德國的赫爾曼·黑塞獲諾貝爾文學獎。
40、1947年法國的安德烈·紀德獲諾貝爾文學獎。
41、1948年英國的托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獲諾貝爾文學獎。
42、1949年美國的威廉·福克納獲諾貝爾文學獎。
43、1950年英國的帕特蘭·亞瑟·威廉·羅素獲諾貝爾文學獎。
44、1951年瑞典的帕爾·費比安·拉格奎斯特獲諾貝爾文學獎。
45、1952年法國的弗朗索瓦·莫里亞克獲諾貝爾文學獎。
46、1953年英國的溫斯頓·丘吉爾獲諾貝爾文學獎。
47、1954年美國的歐內斯特·海明威獲諾貝爾文學獎。
48、1955年冰島的赫爾多爾·奇里揚·拉克斯內斯獲諾貝爾文學獎。
49、1956年西班牙的胡安·拉蒙·希梅內斯獲諾貝爾文學獎。
50、1957年法國的阿爾貝·加繆獲諾貝爾文學獎。
51、1958年蘇聯的鮑里斯·列昂尼多維奇·帕斯捷爾納克獲諾貝爾文學獎。
52、1959年義大利的薩瓦多爾·誇西莫多獲諾貝爾文學獎。
53、1960年法國的聖瓊·佩斯獲諾貝爾文學獎。
54、1961年南斯拉夫的伊沃·安德里奇獲諾貝爾文學獎。
55、1962年美國的約翰·斯坦貝克獲諾貝爾文學獎。
56、1963年希臘的喬治·塞菲里斯獲諾貝爾文學獎。
57、1964年法國的讓·保羅·薩特獲諾貝爾文學獎。
58、1965年蘇聯的米哈伊爾·亞歷山大羅維奇·肖洛霍夫獲諾貝爾文學獎。
59、1966年以色列的薩繆爾·約瑟夫·阿格農(獲諾貝爾文學獎。
60、1967年瓜地馬拉的安赫爾·阿斯圖里亞斯獲諾貝爾文學獎。
61、1968年日本的川端康成獲諾貝爾文學獎。
62、1969年愛爾蘭的薩繆爾·貝克特獲諾貝爾文學獎。
63、1970年蘇聯的亞歷山大·索爾仁尼琴獲諾貝爾文學獎。
64、1971年智利的巴勃魯·聶魯達獲諾貝爾文學獎。
65、1972年西德的亨利希·伯爾獲諾貝爾文學獎。
66、1973年澳大利亞的帕特里克·懷特獲諾貝爾文學獎。
67、1974年瑞典的埃溫特·約翰遜和哈里·埃德蒙·馬丁遜獲諾貝爾文學獎。
68、1975年義大利的埃烏傑尼奧·蒙塔萊獲諾貝爾文學獎。
69、1976年美國的索爾·貝婁獲諾貝爾文學獎。
70、1977年西班牙的阿萊克桑德雷·梅洛獲諾貝爾文學獎。
71、1978年美國的艾薩克·巴什維斯·辛格獲諾貝爾文學獎。
72、1979年希臘的奧德修斯·埃里蒂斯獲諾貝爾文學獎。
73、1980年美國的切斯拉夫·米沃什獲諾貝爾文學獎。
74、1981年英國的埃利亞斯·卡內蒂獲諾貝爾文學獎。
75、1982年哥倫比亞的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獲諾貝爾文學獎。
76、1983年英國的威廉·戈爾丁獲諾貝爾文學獎。
77、1984年捷克斯洛伐克的雅羅斯拉夫·塞弗爾特獲諾貝爾文學獎。
78、1985年法國的克洛德·西蒙獲諾貝爾文學獎。
79、1986年奈及利亞的沃萊·索因卡獲諾貝爾文學獎。
80、1987年美國的約瑟夫·布羅茨基獲諾貝爾文學獎。
81、1988年埃及的納吉布·馬哈富茲獲諾貝爾文學獎。
82、1989年西班牙的卡米洛·何塞·塞拉獲諾貝爾文學獎。
83、1990年墨西哥的奧克塔維奧·帕斯獲諾貝爾文學獎。
84、1991年南非的內丁·戈迪默獲諾貝爾文學獎。
85、1992年聖露西亞的德里克·沃爾科特獲諾貝爾文學獎。
86、1993年美國的托尼·莫里森獲諾貝爾文學獎。
87、1994年日本的大江健三郎獲諾貝爾文學獎。
88、1995年愛爾蘭的謝默斯·希尼獲諾貝爾文學獎。
89、1996年波蘭的維斯瓦娃·辛波絲卡獲諾貝爾文學獎。
90、1997年義大利的達里奧·福獲諾貝爾文學獎。
91、1998年葡萄牙的若澤·薩拉馬戈獲諾貝爾文學獎。
92、1999年德國的君特·格拉斯獲諾貝爾文學獎。
93、2000年法國的高行健獲諾貝爾文學獎。
94、2001年英國的維·蘇·奈保爾獲諾貝爾文學獎。
95、2002年匈牙利的凱爾泰斯·伊姆雷獲諾貝爾文學獎。
96、2003年南非的約翰·馬克斯韋爾·庫切獲諾貝爾文學獎。
97、2004年奧地利的埃爾弗里德·耶利內克獲諾貝爾文學獎。
98、2005年英國的哈羅德·品特獲諾貝爾文學獎。
99、2006年土耳其的奧罕·帕慕克獲諾貝爾文學獎。
100、2007年英國的多麗絲·萊辛獲諾貝爾文學獎。
101、2008年法國的勒·克萊齊奧獲諾貝爾文學獎。
102、2009年德國的赫塔·米勒獲諾貝爾文學獎。
103、2010年西班牙/秘魯的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獲諾貝爾文學獎。
104、2011年瑞典的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獲諾貝爾文學獎。
105、2012年中國的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
106、2013年加拿大的愛麗絲·門羅諾獲諾貝爾文學獎。
107、2014年法國的帕特里克·莫迪亞諾獲諾貝爾文學獎。
108、2015年白俄羅斯的斯維特拉娜·阿列克謝耶維奇獲諾貝爾文學獎。
109、2016年美國的鮑勃·迪倫獲諾貝爾文學獎。
110、2017年英國的石黑一雄獲諾貝爾文學獎。
❼ 歷史以來澳洲有幾位諾貝爾獎得主
澳大利亞至今已有13位學者獲得諾貝爾獎
主要集中在自然科學類的生理學或醫學獎(7位)、物理學獎(4位)、化學獎(1位),另外還有1位文學獎。
❽ 澳大利亞獲得諾貝爾獎人數
已有12位澳大利亞人獲得過諾貝爾獎,九位涉及科學或醫學領域,一位涉及文學。澳大利亞人口2100萬,從人口數量是來說,澳大利亞諾貝爾獎獲獎人數是非常可觀的❾ 2011年諾貝爾獎各領域的獲得者分別是哪些人
以色列人達尼埃爾·謝赫特曼以發現准晶體贏得2011年度諾貝爾化學獎。 經濟學獎的得主是經濟學家托馬斯·薩金特,還有克里斯托弗·西姆斯。 賴比瑞亞女總統——有非洲「鐵娘子」之稱的埃倫約翰遜瑟利夫 (Ellen Johnson-Sirleaf) 、有「和平鬥士」之稱的賴比瑞亞活動家萊伊曼古博薇(Leymah Gbowee)以及葉門記者兼婦女權益活動家塔瓦庫卡曼(Tawakkul Karman)三人分享2011年諾貝爾和平獎。 瑞典詩人托馬斯·特蘭斯特勒默獲得2011年諾貝爾文學獎。 生理學或醫學獎由美國科學家布魯斯·博伊特勒、法國科學家朱爾斯·霍夫曼和加拿大科學家拉爾夫·斯坦曼分享,以表彰他們在免疫學領域取得的研究成果。 美國科學家帕爾馬特、澳大利亞科學家施密特和美國科學家黎斯獲得201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