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澳大利亞 > 國家對澳大利亞有什麼貿易政策

國家對澳大利亞有什麼貿易政策

發布時間:2023-02-24 19:10:46

㈠ 中澳自貿協定帶來什麼好處

中澳共同宣布結束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歷時9年經過22輪的談判至此畫上句號。根據談判結果,澳大利亞對中國所有產品關稅最終均降為零,中國對澳大利亞絕大多數產品關稅最終降為零。

零關稅,意味著國人可以買到更便宜的澳洲商品,對於普通民眾來說,原產澳大利亞的雪花牛肉、海鮮、奶粉及奶製品等美味將更多、更便宜,但與此同時,這也會對依賴價差生存的代購行業形成一定沖擊。

農業領域

來自澳大利亞的奶粉將降價

根據協議,中國將在4-11年內取消澳大利亞10%奶粉關稅、9年內取消12-25%牛肉關稅、8年內取消14-23%羊肉關稅、4年內取消14-20%酒類關稅。

對澳大利亞的奶農來說,剛剛結束的自貿談判無疑是一個好消息,這意味著,未來數年中國廣闊的嬰幼兒奶粉市場將對澳逐步敞開零關稅的大門。

澳大利亞十分重視自貿協定為該國乳製品行業帶來的行業機遇,阿博特甚至稱該協定為「乳製品協議」,該國乳製品行業每年大約為本國經濟貢獻130億澳元。除了奶製品,協議還將給予澳大利亞大米、小麥、羊毛和棉花等農作物零關稅的優惠。

同樣興奮的還有澳大利亞釀酒業。盡管目前關稅高達14%到30%,但中國每年從澳大利亞進口的酒類產品價值仍然超過2億澳元,此類關稅同樣在未來4年將會逐步取消。

能源領域

從澳進口焦煤恢復零關稅

根據協議,澳大利亞向中國出口的焦煤馬上實現零關稅、對華出口的包括鋁土礦、煉焦煤、動力煤等能源和資源產品將在2年內免除關稅、對華出口的醫葯產品將在4年內免除關稅。

不久前,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發布消息,10月15日起,取消無煙煤、煉焦煤、煉焦煤以外其他煙煤、其他煤、煤球等五種燃料的零進口關稅,分別恢復實施3%、3%、6%、5%、5%的最惠國關稅。澳大利亞是中國進口煤炭的最大國家。根據海關統計數據,今年1-7月,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煤炭5382萬噸,佔中國進口煤炭總量的40.5%。

「中國宣布恢復進口煤炭的關稅,對澳大利亞煤炭出口有一定沖擊。」澳大利亞貿易委員會大中華區資深投資專員王恆岩表示,「由於中國與東盟簽署了自貿協定,東盟出口到中國的煤炭可以實現零關稅,有這個先例,澳大利亞當然要爭取。」

服務領域

澳開放年輕人打工度假簽證

中國允許澳大利亞律師事務所在上海自貿區開合資企業。在105所教育機構有權向中國招生的基礎上,再添加77所教育機構。此外,對中國18歲以上30歲以下年輕人開放打工度假簽證,每年5000個名額。

除商品貿易外,中澳自貿協定還涉及40多個服務業和專業技術領域,包括教育、法律服務、信息科技產業、金融服務、醫療行業、城市規劃、工程建築以及管理咨詢行業都將進入中國廣闊的市場。例如,澳大利亞的大學今後可以直接在中國開拓生源,更多的澳大利亞酒店也將在中國落地。根據協議,澳大利亞將對中國18歲以上30歲以下年輕人開放打工度假簽證,每年5000個名額。以後你就可以到澳大利亞開始自己的間隔年了,邊旅遊邊打短工。之前,只有紐西蘭對中國開放這種簽證。

投資領域

10億澳元以下私企投資免審查

投資方面,中國對澳大利亞的投資在2013年達到了319億澳元,但是中國投資只佔澳大利亞外國投資的1.3%。

根據協定,澳大利亞對於來自中國的私營企業投資的外資審查門檻(2.48億澳元)將提升到與澳大利亞其他自貿協定等同的10億澳元(約合53.9億元人民幣),這意味著投資額在10億澳元以內的項目將不必接受審核。不過,根據自貿協定,對於來自中國國有企業的投資項目,不論投資規模大小仍需經過澳方的外資審查。

另外,阿博特在自貿協議中關於勞務輸入有所讓步,在一些技能短缺領域,同意按具體情況接受中國投資者勞務輸入的申請,並享受澳大利亞工資標准,分析稱這有利於中方在澳投資企業引入中方高管和其他技術人才。

㈡ 澳大利亞服務貿易當前發展戰略是什麼

自從1972年12月中澳邦交正常化以來,中國與澳大利亞之間的經貿合作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中澳之間貿易增長遠高於同期雙方對外貿易的增長率。進入21世紀後,隨著中國入世以及雙方自貿區談判的開啟,兩國的經貿合作更是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目前,中國已成為澳大利亞第一大進口來源地與第一大出口目的地,澳大利亞也長期位居我國十大貿易夥伴之列(2014年為中國第八大貿易夥伴),中澳自貿協定的簽署必將對雙邊經貿合作產生重大的影響。
(一)雙方貿易規模迅速擴大
中國與澳大利亞建交四十多年來,經濟水平都獲得了很大發展,同時兩國間的貿易總量都獲得了巨大提高。尤其是1995年以來的近20年,雙邊貿易發展更加迅速。
1995年至2014年,中國對世界的貿易總額從2808.63億美元增長至43003.64億美元,年均增長率為15.44%,澳大利亞對世界的貿易總額從1104.23億美元增長至4679.89億美元,年均增長率為7.90%,而與此同時中澳之間的貿易額卻從42.11億美元增長至1368.22億美元,年均增長率為20.11%,高於中國和澳大利亞各自對世界的貿易增長率。尤其是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中澳的貿易額更是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中澳貿易額年均增長率增加至23.29%。如圖1所示,1995—2014年中澳貿易額穩步上升,尤其是2001年之後上升態勢更為迅猛。中國現在已成為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和主要的投資來源國,而且也已經取代美國成為澳大利亞最大的服務貿易出口市場。下面通過澳大利亞主要貿易夥伴的變化進一步說明中澳貿易的迅速發展。

圖1 中國與澳大利亞進出口貿易發展狀況

圖1 中國與澳大利亞進出口貿易發展狀況
當前澳大利亞前五大貿易夥伴分別是中國、日本、美國、韓國與新加坡,圖2顯示了這些國家與澳大利亞的貿易額在澳大利亞貿易總額中的比重變化。可以看到,在1995—2014年之間,澳大利亞與美國和日本的貿易比重逐步下降,與美國貿易總額的比重由13.49%下降至7.28%,與日本貿易總額的比重由17.62%下降至12.52%。與此同時,澳大利亞與韓國和新加坡的貿易比重基本保持穩定,大約維持在3.5%至6.5%之間,波動幅度較小。然而,澳大利亞與中國貿易額所佔的比重卻從4.19%增長至27.41%,增長了23個百分點。從時點上看,中國與澳大利亞貿易額所佔比重分別於1999年、2005年與2009年順次超越韓國、美國與日本,躍居澳大利亞第一大貿易夥伴的地位。

圖2 澳大利亞與主要貿易夥伴貿易額佔澳大利亞貿易總額比重

圖2 澳大利亞與主要貿易夥伴貿易額佔澳大利亞貿易總額比重
(二)雙邊貿易結構不盡合理
相對於貿易規模的迅速發展,中澳之間的貿易結構並不十分合理。先來看中國對澳大利亞出口的商品結構(見圖3)。從圖3可以看到,1995—2014年,中國對澳大利亞出口的商品主要集中於SITC6(按原料分類的製成品)、SITC7(機械及運輸設備)、SITC8(雜項製品)三類商品中,還有少量的SITC5(化學品及有關產品)。同時可以看到,中國對澳大利亞出口的SITC7商品的比重在不斷增長,從1995年的18.15%增長至2014年的39.20%,增長了20個百分點;與此同時,中國對澳大利亞出口的SITC8商品卻在不斷減少,從1995年的48.58%減少至2014年的29.29%,減少了20個百分點;而其他類產品的貿易卻處於較平穩的狀態,沒有出現大幅的增長或減少。中國作為世界上的製造業大國,對澳大利亞出口的機械及運輸設備等科技含量較高的商品出口比重的提高,反映了中國的貿易產品由勞動密集型向資本、技術密集型轉變的過程,這本身是一個貿易結構優化的表現。

圖3 中國對澳大利亞出口的商品結構變化

圖3 中國對澳大利亞出口的商品結構變化
再來看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的商品結構(見圖4)。從圖4可以看出,1995—2014年,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的SITC2(除燃料外的非食用原料)一直占據著絕對比重,而且有不斷上升的趨勢。2008年,SITC2產品佔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的比重達到了最高值,即84.53%,此後一直維持在70%的水平之上。除了SITC2產品,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較多的商品還包括SITC3(礦物燃料、潤滑油和相關原料)、SITC0(食品和活動物)和SITC6(按原料分類的製成品)等,但比重都不高,2014年它們的比重分別為12.19%、4.07%、3.28%。總體上看,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的商品結構非常單一,主要集中於自然資源類產品,但這反映了中國的需要,因而雖然不盡合理,但也不是一個壞現象。

圖4 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的商品結構變化

圖4 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的商品結構變化
(三)雙邊貿易依存度日益提高
首先來看中國對澳大利亞的貿易依存關系。通過表1不難看出,中國對澳大利亞貿易依存度連年提高,已經從1995年的0.58%上升到2014年的1.32%,上升了將近1個百分點。具體到各項數據,1995年,中澳貿易總額佔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僅為1.50%,2014年該比重已經增長為3.18%,增加了將近2個百分點。同期,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額在中國對外貿易進口總額中的比重由1.96%增長至4.99%,上升了3個百分點;中國對澳大利亞出口額在中國對外貿易出口總額中的比重由1.09%增長至1.67%,較同期貿易總額佔比與進口額佔比增速略緩。

表1 1995-2014年中國與澳大利亞貿易依存關系(單位:%)

表1 1995-2014年中國與澳大利亞貿易依存關系(單位:%)
再來看澳大利亞對中國的貿易依存關系(見表1)。很顯然,澳大利亞對中國的貿易依存度更高,同時也上升更快。1995年,澳大利亞對中國的貿易依存度為1.14%,到2014年則上升至9.41%,上升了8個百分點,遠遠大於中國對澳大利亞的貿易依存度。1995年,中澳貿易總額佔澳大利亞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僅為3.8%,2014年該比重增長至29.24%,增長了25個百分點,使中國成為澳大利亞第一大貿易夥伴。同期,澳大利亞從中國進口額在澳大利亞對外貿易進口總額中的比重由2.83%增長至17.20%,上升了14個百分點,使中國成為其第一大進口來源國;澳大利亞對中國出口額在澳大利亞對外貿易出口總額中的比重由4.88%增長至40.62%,增長了近36個百分點,使中國成為其第一大出口對象國。
(四)中國對澳貿易逆差加劇
整體來看,在中澳貿易中,中國始終處於逆差一方,而且近年來中國的逆差表現出越來越大的趨勢。圖5顯示了中國對澳大利亞的貿易逆差在1995—2014年之間的變化,可以按照金額簡單地將其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95—2003年,這一階段貿易逆差額較低,始終處於20億美元以下的水平;第二階段是2004—2007年,這一階段中國對澳大利亞的貿易逆差開始明顯擴大,金額迅速超越50億美元但處於小於100億美元的水平;第三階段即2008年至今,這一階段中國對澳大利亞的貿易逆差開始迅速擴大,在超過100億美元大關後連續突破多個整數關口,達到了600億美元以上。造成此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的主要商品是礦產品,其中尤以鐵礦石和銅礦砂居多,而在2004年尤其是2008年以來,中國對澳大利亞的礦產品需求持續增加,而同時礦產品的價格快速攀升,出現了所謂「量價齊升」的局面,導致了中國向澳大利亞進口金額的更快增加。以2008年為例,澳大利亞鐵礦石的價格平均增長了95%以上,但是由於澳大利亞的鐵礦石相對於其他國傢具有更高的性價比,且我國對鐵礦石具有剛性需求,因而我國還是從澳大利亞大量進口鐵礦石。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崛起,所需要的自然資源和礦產資源日益增加,而澳大利亞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礦產資源,這將進一步加大中國的貿易逆差。隨著中澳自貿區的成立,中國和澳大利亞的貿易額將不斷擴大,貿易逆差在一定時期內將會不斷拉大。如何發展中國的優勢資源稟賦,擴大對澳大利亞的出口范圍以促進貿易平衡,已經成為中澳貿易良性發展和經濟合作長期持續的重要議題。

圖5 中國對澳大利亞貿易逆差金額

圖5 中國對澳大利亞貿易逆差金額
二、中國與澳大利亞雙邊貿易影響因素分析
當前來看,中國與澳大利亞貿易存在諸多發展機遇,其中包括一些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同時也面臨一些阻礙發展的不利因素。只有全面客觀地認識這些影響因素,才能找到正確的策略以推動中澳貿易的發展。下面從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兩方面給予分析。
(一)有利因素
1.「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
「一帶一路」是我國現在和未來較長時期內最主要的國際戰略。雖然澳大利亞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絲綢之路沿線國家,但是秉持「開放」的理念,《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明確提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點方向包含「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南太平洋」,這就將澳大利亞涵蓋在內。此外,澳大利亞也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多次表達參建「一帶一路」的意願,謀求與中國的更深層次合作。澳大利亞不同於其他「一帶一路」沿線小國,作為發達經濟體,澳大利亞具有更為成熟的市場機制,在農業科技、高等教育、現代醫療、環境保護、資本運作等諸多領域領先於中國。因此,我國利用「一帶一路」戰略推進的契機,積極開展同澳大利亞的合作對於我國經濟發展意義重大。中國經過近40年的改革開放,經濟體量已穩居全球第二位,在基礎設施建設、機械及運輸設備製造、航空航天、供電和發電等領域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澳大利亞也希望能夠有更多的中國資本進入澳大利亞基礎設施建設、海洋合作研究、旅遊等領域。「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推進必將會給中國與澳大利亞之間的貿易合作帶來更多的機遇,尤其是在相互投資及服務貿易領域具有更為廣闊的合作空間。
2.中澳自貿協定的簽署
中澳自貿協定在競爭中立、負面清單與政府采購等關鍵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是我國迄今商簽的貿易投資自由化水平最高的自貿協定之一。中澳自貿協定的簽署將會使中澳之間的經貿合作更加緊密,使雙方在農業、教育、旅遊、科技創新產業以及健康養老等領域具有更多的機遇,對於我國對外貿易及投資自由化的推進意義重大。在貨物貿易領域,在協定生效時雙方85.4%的商品實現零關稅,減稅過渡期後,澳大利亞將對中國進口的全部貨物實現零關稅,中國也將對澳大利亞進口的96%以上的商品實現零關稅。雙方的關稅減免遠遠超過一般自貿協定的降稅水平,這無疑會大大促進雙方的貿易發展。在服務貿易領域,澳大利亞以負面清單形式對我國開放除法律、房地產等領域之外的絕大多數服務部門,「非禁即行」的開放模式大大拓寬了中國向澳大利亞服務出口的准入范圍,將給中國服務提供者創造和提供更多的市場機會。澳大利亞是首個以負面清單模式對我國做出服務承諾的國家,這也將是我國未來對外開展服務貿易談判的重要方式。另外,中澳自貿協定也在國際投資方面解除了諸多原有的政策限制並提供了激勵措施,這無疑會推動兩國之間的國際投資,而兩國間投資的增加無疑會推動兩國貿易的發展。
3.RCEP的持續推進
應該說,有了中澳自貿協定,RCEP對中國與澳大利亞的經濟關系的作用就相對弱化了。但是,由於有TPP的預期負面作用和美國對澳大利亞的各種影響的存在,RCEP對於加深和鞏固中國與澳大利亞政治經濟關系具有明顯的積極作用。換句話說,TPP使澳大利亞靠近美國,RCEP使澳大利亞與中國等亞洲國家融合,RCEP在一定程度上會抵消TPP的負面影響,削弱美國強加在中澳經濟關系方面的不確定因素。正是基於此,RCEP也越來越成為中國應對TPP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來看,TPP在經濟開放方面的標準是當今全球各經貿合作協議中最高的,而且要求各談判國對經濟制度法規進行調整,無論是發達國家或發展中國家均要求標准統一,這給其談判帶來了一定難度。而RCEP談判雖然起步較晚,但其在東盟與各國的自貿協議的基礎上進行,其標准相對較低且更加務實,因而其達成較TPP容易。還有,TPP在實現經濟目的的同時伴隨有明確的政治目的,而RCEP更多地體現了經濟目的,因而也更容易得到亞洲國家的認同。總的來說,RCEP的成立終將推動亞太地區乃至全球經濟的發展,同時將在一個更大的區域內和更長的時間里推動中國與澳大利亞的經濟往來與合作。
4.雙方貿易互補性較強
從資源稟賦來看,我國人力資源豐裕,勞動力成本較低,在勞動密集型商品上具有比較優勢,在按SITC6(原料分類的製成品)與SITC8(雜項製品)生產與出口上具有一定的價格競爭力。因而如前所述,中國向澳大利亞出口的產品主要是SITC6(按原料分類的製成品)、SITC7(機械及運輸設備)與SITC8(雜項製品)。然而,澳大利亞作為發達國家,卻由於特殊的國情即「地廣人稀、資源豐富」,向中國出口的商品並不是所謂的技術密集型或者資本密集型商品,恰恰以農產品與原材料為主。如前所述,澳大利亞對我國出口的商品中SITC0(食品和活動物)、SITC2(除燃料外的非食用原料)與SITC3(礦物原料、潤滑油及有關原料)三類商品的比重始終維持在80%以上,其中SITC2(除燃料外的非食用原料)始終維持在70%以上。通過對比不難發現,我國與澳大利亞相互出口的商品結構完全沒有重疊或僅有較小的重疊。中澳兩國由於各自「國情」不同,自然稟賦存在明顯的差異,這使得兩國貿易具有極強的互補性,為未來貿易的擴大提供了便利條件和空間。
(二)不利因素
1.美國因素的不利影響
澳大利亞是美國的重要盟國之一,兩國之間具有長期的親密而穩定的關系,因而我國同澳大利亞的經貿合作必將受到中美關系以及美國亞太戰略的影響與沖擊。近年來,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在亞太地區乃至世界的影響力快速增強,這強化了美國抑制中國的願望。TPP就是美國抑制中國的重要手段和「重返亞太」戰略的重要支撐,此外美國主導的服務貿易協定(TISA)也具有同樣的戰略目的。在這兩個協議中,澳大利亞都是重要成員國,而美國有意將中國排除在外。同時,中國的發展也使澳大利亞增強了與中國經濟合作的願望,它需要通過與中國的經濟往來實現自身的經濟發展,避免可能的孤立與利益損失。因而,其一方面參與由美國主導的TPP協議,另一方面又同中國這個非TPP協議國家簽署自貿協定,以謀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然而,美國不情願其重要盟國與中國加深經濟合作,所以會不斷施加負面影響和阻礙措施。中美之間的台灣問題、南海問題、人民幣問題、貿易摩擦問題等都會持續存在,具有加劇和緩和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會不斷影響中國與澳大利亞經貿關系的發展。
2.中澳貿易結構的單一性
中國與澳大利亞貨物貿易進出口結構十分單一,對兩國貿易的更大發展構成了明顯的限制。如前所述,中國從澳大利亞的進口70%以上集中在SITC2(除燃料外的非食用原料),進一步講主要集中在鐵礦石與銅礦砂上。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鐵礦石的總量巨大,對於兩國經濟發展都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一旦鐵礦石進口出現問題必將對兩國經濟發展造成巨大的負面沖擊。中國對澳大利亞的出口主要集中在SITC6(按原料分類的製成品)、SITC7(機械及運輸設備) 與SITC8(雜項製品),其中SITC7(機械及運輸設備)佔中國對澳大利亞出口比重高達40%。在SITC7產品方面,我國對澳大利亞出口的競爭主要來自美國和日本,尤其是美國在次貸危機後實施的製造業振興計劃對我國向澳大利亞出口SITC7(機械及運輸設備)形成了一定的並可能是長期的沖擊。同時,在SITC6(按原料分類的製成品)與SITC8(雜項製品)方面,隨著中國人口紅利的釋放和人力成本不斷上升,來自東南亞、南亞的製成品及雜項製品對我國同類產品的競爭壓力逐步加大,而東南亞國家與澳大利亞政府實施的進口多元化政策也將對中國向澳大利亞出口SITC6與SITC8造成壓力。
3.中澳服務貿易水平差距明顯
隨著國際經濟一體化程度的加深和科技水平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整體提高,服務貿易在整個貿易中進而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當今世界經濟已經步入了服務經濟的時代,服務貿易佔世界貿易的比重約為1/5,已經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強勁、平衡、可持續增長的重要動力,同時成為很多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點和重要支撐。很顯然,兩國之間的服務貿易能否快速健康地發展並達到一定的高度,關鍵因素是兩國之間的服務貿易水平是否相當。如果服務貿易水平存在明顯差距,就會使貿易主要在產業間進行,限制產業內貿易的產生與發展,進而限制服務貿易總量的擴大並因為貿易差額擴大而產生摩擦。而從實際來看,在服務貿易方面,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與作為發達國家的澳大利亞存在明顯的差距。2014年服務業躍升為澳大利亞最大出口產業,而中國服務進出口總額占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僅為12.3%,中國在金融、保險、教育、培訓、醫療等服務行業方面都與澳大利亞存在較大差距。目前,盡管澳大利亞在中澳自由貿易協定中以負面清單方式向中國做出了服務貿易承諾,但是中國與澳大利亞服務業水平的差距限制了中國對澳大利亞服務出口的快速增加。
4.雙邊投資發展失衡
國際投資對國際貿易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如果雙邊投資發展滯後或者失衡,勢必影響貿易的良性發展。目前來看,中國與澳大利亞之間的國際投資存在著明顯的失衡現象,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雙邊投資金額存在較大差異,即中國對澳大利亞的投資金額遠遠大於澳大利亞對中國的投資金額;二是中國對澳大利亞的投資產業結構過於單一,主要集中在礦業和房地產業。具體來看,2013年澳大利亞對中國的投資額是32967萬美元,僅佔世界對中國投資總額(11758260萬美元)的0.28%,遠遠低於同期日本和美國對中國的投資額(分別為705817萬和281987萬美元);同時中國對澳大利亞的投資額為345798萬美元,佔中國對世界投資總額(10784371萬美元)的3.21%,略低於中國對美國投資額(387343萬美元),並高於中國對日本的投資額(281987萬美元)。在中國對澳大利亞投資方面,2014年中國超過美國成為澳大利亞外資第一來源國,而中國投資的44.67%流向了房地產行業。與此同時,礦業仍是中國在澳大利亞投資的首位產業。
(一)以「一帶一路」戰略為契機加深雙方經濟聯系
應對外部負面影響(如美國干擾)的最好策略是加深雙方的經濟聯系、增強政治互信和經濟依賴。「一帶一路」戰略為加深中國與澳大利亞的經濟聯系提供了最好的契機。在「一帶一路」建設的背景下,中國政府一定要積極推動與澳大利亞政府的合作,並與之一起消除經貿合作障礙、提高經貿合作效率。一方面,雙方政府要切實簡化通關手續、縮短通關時間,促進中澳之間貨物與人員流動的效率。另一方面,中國政府和企業要積極參與澳大利亞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推動兩國在港口、鐵路與航空之間的互聯互通,構建「海陸空」三位一體的運輸網路,提高兩國之間的貨物與人員運輸速度。具體來講,在海運方面,中國應當增加通向澳大利亞的航線,提高兩國之間的貨物吞吐量;在道路運輸方面,根據自貿協定負面清單規定,澳大利亞將對中國道路運輸服務提供商開放除計程車和公共交通外的國內運輸服務市場,中國政府應當鼓勵中國企業積極介入,並適時推進我國的高鐵進入澳大利亞;在航空運輸方面,澳大利亞將對中國空運服務提供者開放國內出航權業務外的空運服務市場,澳大利亞國際航空公司也允許外資持股,中國政府都應當積極推動企業參與。
(二)以農業貿易合作為突破口拓展中澳貿易領域
當前,中澳貿易結構單一,已經限制了中澳貿易總量的擴大。因此,中澳兩國政府必須加強合作,針對不斷出現的新需求,拓展貿易合作的新領域。從兩國資源稟賦來看,中國與澳大利亞在農產品貿易方面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但是限於以往的關稅與非關稅壁壘,兩國的農產品貿易並未得到有效的發展。所以,中澳兩國政府可以將加強農產品貿易作為拓展中澳貿易領域的突破口,切實推進農產品貿易合作。中澳兩國都是農業大國,兩國農業合作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60年的小麥貿易,雙方1984年簽署了農業合作協定並建立了部長級農業聯委會機制,為以後的農業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且澳大利亞政府一直積極鼓勵農產品進入中國市場,同時多次表達歡迎中國農業企業投資的意願。就當前中澳的貿易結構來看,澳大利亞向中國出口的農產品所佔份額僅有10%,中國向澳大利亞出口的農產品所佔份額不足3%。從此次簽署的中澳自貿協定關稅減免來看,農產品貿易方面的減免占據了很大的份額,自貿協定生效時澳大利亞對中國實施零關稅的農產品稅目和貿易額佔比均達到約99%,這無疑會給我國農產品出口企業更多的出口機會。農產品貿易的擴大必將帶動許多工業產品貿易的擴大,這也在客觀上拓展了中國與澳大利亞的貿易領域。
(三)依託負面清單模式加強中澳之間的服務貿易合作
隨著中澳自貿協定的簽署,澳大利亞成為世界上首個對我國以負面清單模式做出服務貿易承諾的國家,其將大大促進我國與澳大利亞之間服務貿易規模的擴大與結構的優化。相對於中澳貨物貿易來說,中澳服務貿易規模較小,與貨物貿易的地位極不相稱,因而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並且在利好政策下構成了未來中澳貿易增長的重要方向。根據澳方列示的負面清單可以發現,澳大利亞對中國服務提供商所作出的限制並不是很多,開放力度較大。根據負面清單,澳方在專業服務、電信服務、分銷服務、金融服務與運輸服務方面僅做出了適當限制。例如,在電信服務領域,負面清單規定中國企業可以在澳大利亞設立獨資電信公司,沒有地域和業務范圍限制,中資企業還可以入股澳大利亞電信公司(Telstra),但所有外資持股比例最多不得超過35%。從電信服務來看,澳大利亞幾乎放開了對中國企業的限制,開放程度較高。此外,澳大利亞對建築、環境和旅遊服務等部門基本沒有限制,這意味著上述領域將向中國服務提供者完全開放,這使得中澳雙方在服務貿易方面有了更多的合作機會。中國則通過「正面清單」的模式考慮了澳方在銀行、證券、電信、法律、教育和建築等部門的重點訴求,相較於澳方開放程度相對較小。在未來我國還應通過「負面清單」積極同澳方開展相關談判,進一步開放我國服務貿易市場,促進雙方服務貿易發展。
(四)以優化結構為重點促進中澳雙邊國際投資
為了推動和擴大中澳雙邊國際貿易,中澳兩國政府必須重視和推動雙邊國際投資,尤其是製造業投資。中澳自貿協定進一步開放了中澳雙方互相投資的領域,相應的投資門檻不斷放寬,投資限制不斷減少,為雙方的投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此基礎上,中澳雙方政府應該高度重視兩國之間國際投資的失衡現象,以優化結構為重點促進中國與澳大利亞的雙邊國際投資。首先,中國政府應該通過積極宣傳投資政策,鼓勵澳大利亞公司到中國投資,尤其是通過微觀政策的激勵以及地方優惠措施引導澳大利亞公司投資到中國的農業、環保等較為薄弱的領域。其次,中國政府應該通過融資、保險等優惠政策,鼓勵中國公司投資到澳大利亞礦產、房地產等之外的產業,改變投資結構嚴重失衡的現象。同時,中澳雙方政府要積極推進和監督中澳自貿協定中各自承諾的實施,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建立平等互利的交流機制,及時協調和解決雙邊投資中出現的爭端,落實先行磋商制度、公共福利政策措施排除仲裁製度、建立仲裁員名單制度以及合並仲裁製度等四種國家爭端解決制度的實施。最後,雙方政府在中澳自貿區建設中,應不斷提高中澳之間的投資自由化水平,彼此給予對方更具開放導向和透明度的投資環境,推動中澳雙邊投資規模的擴大與結構的優化。

㈢ 澳大利亞和中國的貿易政策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都是農業國家,都鼓勵出口,支持本地產業
不同點:澳洲本地沒有自己的加工企業,大多數電子產品,輕工業等商品都是從中國,東南亞進口。而中國基本上都是輸入,只進口能源。

㈣ 中國霸氣拒絕澳大利亞請求,各國紛紛點贊,到底發生了什麼

中國霸氣拒絕澳大利亞請求,各國紛紛點贊,事件原因是我國拒絕了澳大利亞的醫療物資求助。

一:事件的回顧

澳大利亞自身地域遼闊,擁有十分豐富的礦產資源,我國與澳大利亞也開展了各種礦產資源的商業合作貿易。但隨著中美兩國進行雙邊貿易戰,澳大利亞國家深受美國方面的影響,也開始向我國進行貿易壁壘,收取我國出口商品的大量關稅,影響我國的出口貿易經濟。一批來自澳大利亞的豬肉,被我國檢測出含有大量瘦肉精,為了保障國家人民的利益選擇退回這批豬肉,而澳大利亞則認為我國不講貿易規則,最終這批豬肉只能爛在倉庫中。隨著全球新冠病毒疫情的不斷擴散,澳大利亞也深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澳大利亞由於本國的醫療物資緊缺,大約有500萬居民缺少足夠的醫療物資,最終澳大利亞只能向我國求助,希望我國能支援他們一定數量的醫療物資,但我國霸氣拒絕了澳大利亞的這個請求,許多國家對此也紛紛點贊。

㈤ 澳大利亞與中國的貿易關系

澳大利亞和中國的貿易關系很特殊~他我們需要中國,中國需要我們 提到對華貿易,就會涉及多元化或單一化。很難深入探究該問題,因為澳內部的討論正被辯論極端所主導。一些安全游說團體希望無論付出什麼代價都要「捍衛」國家主權——其實他們並不知道有關代價或不想計算,只是鼓吹實施遠離中國的多樣化貿易政策。親華商界則表示應對中國人幾乎言聽計從,因為他們是我們最大的顧客。當考量澳中經濟關系未來時,任何一種觀點是否實用或有益?一些事情需要考慮。

首先,就貿易和投資而言,我們總是在實現多樣化。就如中國從巴西和澳運入鐵礦石以實現進口來源多樣化一樣,(澳)企業和投資者也在這么做。

其次,即使政府想,就真能告訴企業怎麼做嗎?例如,在有關中國二線城市的一檔系列電視節目中,我曾采訪南澳葡萄酒出口商碧璞·克勞福德,她專門為山東省青島市開發一種葡萄酒品牌。她向青島市場傾注大量時間和投資,並大獲成功。(澳)政府怎麼能告訴她放棄利潤豐厚的合同並轉向別處?她連城市都不願換,遑論國家了。

第三,若不選中國,還有什麼替代選項?誠然,在食品和能源安全方面,韓日也很重要。東盟也是個大市場。印度嶄露頭角,還有歐洲、中東、非洲等地。即便如此,細察會發現,有7770家和6448家澳出口商向中國內地和香港地區出售商品。這令其他國家——例如向印尼出口的2550家、向印度出口的2176家——黯然失色。然後,是在華澳企多達3000家,相比之下在日澳企僅100家。這還尚未細究出口額、留學生與遊客人數以及其他服務出口等。

自惠特拉姆宣布當選(澳)總理就與中國建交,已過去近50年。既不親華亦不排華的他認為,即便我們不認同中國的體制或北京的所有行動,世界也必須對華交往。此後澳中關系經歷千回百轉,尤其是隨著中國已成為世界貿易體系中的重要一方、我們的關鍵貿易夥伴之一。鑒於中國對澳大利亞至關重要,這種狀況仍將持續。

同時,由於中國對能源安全、食品安全、高質量專業服務、優質教育等存在巨大需求,中國也需要澳大利亞。

㈥ 中國商品出口到澳大利亞,有哪些法律法規的規定

說簡單,很簡單,開一個網店,有人買就賣。
做正規的出口澳大利亞生意,那要學的東西太多。下面提示一下:
現行外貿法包括總則、外貿經營者、貨物進出口和技術進出口、國際服務貿易、對外貿易秩序、對外貿易調查、對外貿易救濟、對外貿易促進、法律責任和附則幾部分。

(一)對外貿易經營權
2004年修訂的對外貿易法放開了對外貿經營者資格的要求。其一,可以從事外貿的主體擴大到了自然人,外貿經營者指依法辦理工商登記或者其他執業手續,依照外貿法或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從事對外貿易經營活動的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其二,外貿經營權的獲得由原來的審批制改為登記制,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對外貿易主管部門規定不需要登記的除外。2004年6月25日,商務部發布了《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辦法》,對依法需要登記的外貿經營者的登記程序作出了規定。該辦法自2004年7月1日起實施。

(二)貨物與技術的進出口
外貿法第三章是關於貨物進出口與技術進出口的規定,依規定國家准許貨物與技術的自由進出口。但是,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對貨物和技術的進出口實行目錄管理,分為禁止進出口、限制進出口和自由進出口。對實行自由進出口許可管理的貨物,也實行目錄管理,對外貿易主管部門基於監測進出口情況的需要,可以對部分自由進出口的貨物實行進出口自動許可並公布其目錄。屬於自由進出口的技術,應當向國務院對外貿易主管部門或者其委託的機構辦理合同備案登記。

在限制和禁止進出口方面,外貿法參照GATT第20條一般例外及第21條安全例外的規定,增加了限制和禁止進出口的范圍,將有關的世貿規則轉化為了國內法,也有利於充分保護我國的經濟安全及國家利益。依外貿法第16條的規定,國家基於下列原因,可以限制或者禁止有關貨物、技術的進口或者出口:
(1)為維護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或者公共道德,需要限制或者禁止進口或者出口的;
(2)為保護人的健康或者安全,保護動物、植物的生命或者健康,保護環境,需要限制或者禁止進口或者出口的;
(3)為實施與黃金或者白銀進出口有關的措施,需要限制或者禁止進口或者出口的;
(4)國內供應短缺或者為有效保護可能用竭的自然資源,需要限制或者禁止出口的;
(5)輸往國家或者地區的市場容量有限,需要限制出口的;
(6)出口經營秩序出現嚴重混亂,需要限制出口的;
(7)為建立或者加快建立國內特定產業,需要限制進口的;
(8)對任何形式的農業、牧業、漁業產品有必要限制進口的;
(9)為保障國家國際金融地位和國際收支平衡,需要限制進口的;
(10)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其他需要限制或者禁止進口或者出口的;
(11)根據我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協定的規定,其他需要限制或者禁止進口或者出口的。

此外,國家對與裂變、聚變物質或者衍生此類物質的物質有關的貨物、技術進出口,以及與武器、彈葯或者其他軍用物資有關的進出口,可以採取任何必要的措施,維護國家安全。在戰時或者為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國家在貨物、技術進出口方面可以採取任何必要的措施。

在限制和禁止進出口貨物與技術的管理上,國務院對外貿易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依外貿法的規定,制定、調整並公布限制或者禁止進出口的貨物、技術目錄。並可臨時決定限制或者禁止前款規定目錄以外的特定貨物、技術的進口或者出口。國家對限制進出口的貨物,實行配額、許可證等方式管理。對限制進出口的技術,實行許可證管理。國家對部分進口貨物還可以實行關稅配額管理。有關進出口貨物的配額、關稅配額,由主管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和效益的原則進行分配。

(三)國際服務貿易
外貿法第四章是關於國際服務貿易的規定。該章依世界貿易組織服務貿易總協定第14條的規定,就服務貿易一般例外和安全例外作了一般性規定。
依第26條的規定,國家基於下列原因,可以限制或者禁止有關的國際服務貿易:
(1)為維護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或者公共道德,需要限制或者禁止的;
(2)為保護人的健康或者安全,保護動物、植物的生命或者健康,保護環境,需要限制或者禁止的;
(3)為建立或者加快建立國內特定服務產業,需要限制的;
(4)為保障國家外匯收支平衡,需要限制的;
(5)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其他需要限制或者禁止的;
(6)根據我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協定的規定,其他需要限制或者禁止的。此外,國家對與軍事有關的國際服務貿易,以及與裂變、聚變物質或者衍生此類物質的物質有關的國際服務貿易,可以採取任何必要的措施,維護國家安全。在戰時或者為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國家在國際服務貿易方面可以採取任何必要的措施。

(四)對外貿易中的知識產權保護
傳統意義上的知識產權,其適用范圍僅限於國內,對於在境外發生的侵犯本國知識產權的情況缺乏有效的救濟。在借鑒他國有關規定的基礎上,中國外貿法增加了「與對外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保護」一章。

該法第29條所針對的是對進口貨物侵犯我國知識產權的處理。該條規定進口貨物侵犯知識產權,並危害對外貿易秩序的,國務院對外貿易主管部門可以採取在一定期限內禁止侵權人生產、銷售的有關貨物進口等措施。

第30條針對的是知識產權權利人在對外貿易中濫用其專有權或優勢地位的情況,規定當知識產權權利人有阻止被許可人對許可合同中的知識產權的有效性提出質疑、進行強制性一攬子許可,在許可合同中規定排他性返授條件等行為之一,並危害對外貿易公平競爭秩序的,國務院對外貿易主管部門可以採取必要的措施消除危害。

第31條規定針對的是外國政府的行為,為我國政府保護我國的知識產權、我國經營者在國外的利益,提供了法律依據和手段,規定其他國家或者地區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未給予中國的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國民待遇,或者不能對來源於中國的貨物、技術或者服務提供充分有效韻知識產權保護的,國務院對外貿易主管部門可依本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並依中國締結或參加的國際條約,對與該國家或者該地區的貿易採取必要的措施。

(五)規范對外貿易中的壟斷或其他不正當行為
修訂後的外貿法針對壟斷行為、不正當行為等進行了規定,有關規定與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並不矛盾,因為外貿法只調整進出口環節,新規定填補了我國外貿法中缺乏競爭規則的空白。

關於壟斷行為,第32條規定在對外貿易經營活動中,不得違反有關反壟斷的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實施壟斷行為。在對外貿易經營活動中實施壟斷行為,危害市場公平競爭的,依照有關反壟斷的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處理。行為違法,並危害對外貿易秩序的,國務院對外貿易主管部門可以採取必要的措施消除危害。

關於進出口環節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第32條規定,在對外貿易經營活動中,不得實施以不正當的低價銷售商品、串通投標、發布虛假廣告、進行商業賄賂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在對外貿易經營活動中實施不正當競爭行為的,依照有關反不正當競爭的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處理。行為違法,並危害對外貿易秩序的,國務院對外貿易主管部門可以採取禁止該經營者有關貨物、技術進出口等措施消除危害。

第34條還規定了在對外貿易活動中,不得有下列行為:
(1)偽造、變造進出口貨物原產地標記,偽造、變造或者買賣進出口貨物原產地證書、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配額證明或者其他進出口證明文件;
(2)騙取出口退稅;
(3)走私;
(4)逃避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認證、檢驗、檢疫;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為。

(六)對外貿易調查
對外貿易調查一章,是在原有條款的基礎上擴充而成的。該章為對外貿易主管機關嚴格執法提供了法律依據和執法手段,對相關利害關系方的利益提供了充分的保護

㈦ 中國與澳大利亞當前的貿易狀況

自建交以來,中澳雙邊經貿關系持續、穩定發展,也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1978年澳給予中國普惠制待遇。1981年兩國簽定經濟合作協定書和促進發展技術合作計劃協定。1986年雙方成立了部長級經濟聯委會,下設10個聯合工作小組。1988年雙方簽署投資保護協定和避免雙重征稅協定。1999年5月,澳副總理兼貿易部長費希爾訪華,並同中國外經貿部長石廣生共同主持了中澳經濟聯委會第九次會議。費希爾訪華前,中澳兩國就「羊毛標准合同」達成協議。同年7月,澳外長唐納訪華時,外經貿部長石廣生與其就中澳正式結束有關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雙邊市場准入談判發表了聯合新聞公報。2000年5月,澳貿易部長維爾訪華,與外經貿部部長石廣生正式簽署了中澳關於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雙邊協議。2002年8月,中方選擇澳液化天然氣公司為廣東液化天然氣(LNG)項目資源供應方。10月,中澳正式簽署廣東LNG項目購氣合同。2005年5月,中澳啟動首輪自貿協定談判,迄今已舉行13輪談判。 澳為中國第八大貿易夥伴,第七大進口來源地,我是澳第二大貿易夥伴。2008年,雙邊貿易額達596.6億美元,同比增長36.1%。中國主要從澳進口鐵礦石、氧化鋁、煤、羊毛、大麥等,主要對澳出口計算機、服裝、箱包、玩具。

㈧ 中國和澳大利亞互惠項目有哪些

互惠項目包括:
1、人文交流:澳中兩國就文化、教育、科學和技術交流等領域建立和加強友好關系的交流項目。
2、投資合作:政府、企業間簽署的協議,以及政府決定的對外投資額、投資者權利等法律法規,旨在促進澳大利亞企業與中國企業的相互合作。
3、經貿合作:澳大利亞和中國之間開展貿易、投資、金融、商業和其他經營活動,以擴大雙方經濟關系。
4、旅遊合作:澳中兩國就旅遊及相關產業之間的合作,促進兩國之間的友好交往。
5、體育合作:澳大利亞會與中國政府及體育行業組織單位合作,舉辦許多實用性,國際性及有影響力體育活動。

㈨ 中國和澳大利亞之間的經濟是如何互補的

澳大利亞和中國的經濟合作關系建立在兩國經濟具有互補性和在亞太地區享有共同地位的基礎上。澳大利亞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在向中國出口所需原材料方面擁有巨大的潛力,而中國則將其製成品出口到澳大利亞。近年來澳大利亞經濟日趨多樣化的特點,使得其高科技製成品和優質服務在中國也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貿易自1972年澳大利亞和中國建立外交關系以來,兩國的雙向貿易得到了巨大的發展,貿易總額從1972年的1.58億澳元增長到1998年的92億澳元。中國是澳大利亞的第五大貿易夥伴。作為中國的貿易夥伴,澳大利亞的重要性可從貿易質量上反映出來。澳大利亞是中國最大的大宗商品供應國,澳大利亞的鐵礦砂、羊毛和鋁都是中國生產優質鋼材和高檔服裝等主要出口創匯產品的原材料。近年來,澳大利亞在機電產品和電信設備等出口方面也有了長足的發展。澳大利亞正成為越來越重要的服務輸出國---澳大利亞銀行、法律事務所、保險公司、會計事務所、信息管理和醫療服務機構都在中國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中國是澳大利亞進口商品,包括紡織品、玩具、娛樂和體育用品,以及鞋類和男裝(非針織類)等商品的第四大進口資源國。投資澳大利亞在華投資的范圍涉及了眾多的領域,從農業經濟、食品/飲料加工、建築材料和施工服務,到城市基礎設施、環境保護和信息技術,都有澳大利亞的投資。澳大利亞也是中國的重要投資地:1998年,中國在澳大利亞的投資總額約20億澳元。中國在澳大利亞的這些投資涉及范圍同樣廣泛,其中包括中國在澳大利亞的最大投資項目,如恰那山鐵礦(1.2億澳元)、波特蘭煉鋁廠(1億澳元)以及MetroMeats(1億澳元)。中國在澳大利亞的投資被認為是高質量的投資:這些投資屬於直接投資,通常是合資建廠,因而可直接為澳大利亞提供就業機會,並能夠促進其出口的發展。

閱讀全文

與國家對澳大利亞有什麼貿易政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9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6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8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2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4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5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28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1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4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7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6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6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4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6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