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澳大利亞 > 如何增加澳大利亞土著的影響力

如何增加澳大利亞土著的影響力

發布時間:2023-02-27 20:07:21

『壹』 英國殖民對澳大利亞土著人的好處

這應該是兩方面的,既有文明,也有災難。
如果從歷史的發展角度來看,文明的確是佔了大部分,比如說先進的工藝和先進的生產方式,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當初的英國,現在澳大利亞也不會發展的這么好。但是,不管當初的英國給澳大利亞帶來了怎樣的文明,也無法彌補當初對澳大利亞所造成的傷害。
首先是物種平衡的破壞,這一點樓上也有說,而且當時英國人來到澳大利亞發現澳大利亞十分適宜發展牧業便大量的進行放牧,完全不顧草地的承受能力。
至於民族方面我想就不用我多說了吧,想想舊社會時的中國,還是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社會時的中國人是怎麼樣的生活的吧,僅僅是半殖民地的中國人民的生活是怎麼樣的,再比比已經是被殖民地化的澳大利亞土著人,就可以想想得到當初那些澳大利亞原住民是怎樣的生活了。
所以,英國人所帶給澳大利亞人的文明就能掩蓋文明外衣下的罪惡與痛苦還有災難了嗎?

『貳』 澳大利亞的土著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如何被歐洲殖民的影響

「澳大利亞土著」——KOORIS(古利人) 40,000多年前,土著居民定居澳大利亞大陸。他們與世界上的其它地方完全隔絕,以打獵和採集為生。十八世紀時,歐洲人來到這里,強迫土著人離開他們的領土。現在,許多土著在白人社會里感到孤立,但他們仍努力維護他們部族的個性。 澳大利亞土著人是澳大利亞最早的居民,他們屬游牧民族,沒有固定的居住點,分散在整個澳大利亞,在歐洲人佔領澳大利亞之前,共有 500 多個部落,人數達七十五萬之多。
http://ke..com/view/954397.htm

『叄』 澳大利亞土著人的風俗

澳大利亞風俗文化
信仰是土著民族生活中最重要的的一部分。土著民族的每一塊土地或部落都有其宗教的來源,所以他們之間從來沒有因為土地等生活來源而爭執,他們之間所發生的沖突大都起源與宗教活動,民俗等被外來民族所冒犯,沖突往往由部落中的長者調解解決。這是為和我們建議在參觀土著文化時在沒有經過當事人的同意最好不要隨便照相。

土著民族相信所有的土地及自然界的東西都是在人類出現之前稱著夢幻時期就存在的神氏祖先所創造。而這些神氏祖先仍然存在在自然界中,影響著自然界的所有的一切。圖騰是神氏祖先與人類的聯系中介。每個人都有其各自的圖騰,這些圖騰通常由一些動物如小袋鼠,鳥,魚等來擔任。

有關夢幻時期或創造時期,各個故事給出了各個部落相關的宗教,習俗,及各個部落的土地的起源,告訴哪裡可獲得生活資源,如尋找資源,如何尋找生活伴侶等,實際是各部落的生活教科書,這也是為何土著民族的生活離不開宗教的原因。

土著民族對有關他們神氏祖先的聖地都非常愛護,每個人都會自覺地維護它們。

語言與音樂文化
土著語言非常多種,但大多面臨丟失。在歐洲人到來直前大約有250種方言,但現在僅存一百來種,真正在使用的只有二十來種。大部分的土著民族已使用英語作為他們的第一或第二語言。許多品種的語言只有老一輩人才會說。土著語言面臨著斷代的危險。

土著音樂是土著民族文化,每日的生活和慶祝活動中最精彩的一部分。它們大都帶有濃重的宗教色彩。

土著音樂分為三種:

一是神聖色彩的,用於神聖和秘密的慶典活動,只能在特定的地點用於特種目的。其主題通常與某些事件及神氏祖先有關。有些歌只用某些男人才知道。婦女也有自己秘密的慶典。

二是半神聖的,這種音樂佔大部分。它們通常有男士唱各,婦女跳舞,他也只能在特定的慶典地點上表演。在其它場合,男士決不會唱這些歌的。

三是非神聖的娛樂音樂。可由各種人士在各地表演。

音樂是土著民族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土著孩子被要求將唱歌跳舞作為每日的功課。孩子們在不同的時期學不同的歌曲。

左圖 Didgeridoos 是土著民族最主要的樂器,由中空的木管做成,由成年男土著表演。

土著音樂是由有節律的歌曲配合有限的樂器組成。其樂器除Didgeridoos 大都是簡單原始的打擊器組成,如拍手,拍身體,打擊木棍等。

繪畫藝術
數百年前,在澳洲這塊古老而孤立的大陸上,有一類與世界上其他人種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人——澳洲土著人。那時,他們沒有自己的歷史,沒有自己的語言,終年與桉樹相伴,與袋鼠、鴨嘴獸為伍,過著與外界幾乎完全隔絕的生活。在山間丘陵,他們棲居於洞穴中,以防不測;在森林灌木叢,他們用樹枝架棚,苫以獸皮、樹皮,並用它遮身禦寒;在乾燥的沙漠原野,他們則築沙牆,擋風露宿。澳洲土著人就是在這種與大自然抗爭的漫長的生存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歷史文化。在澳大利亞逗留不長的時間,我們發現透過澳大利亞的博物館、美術館,透過澳大利亞土著人的繪畫藝術,對其士著人珍貴的歷史文化可見一斑。

據澳大利亞國家博物館專修土著人繪畫藝術的專家介紹,由於澳洲土著人在歷史上沒有文化記載,其文化也多半表現在口頭流傳下來的神化故事、歌吟、繪畫、雕刻和習俗之中,而繪畫是記錄土著民族歷史及傳播土著民族文化的一個尤為重要的媒介,被人們視為了解該民族的歷史形成與文化發展的重要資料。在南澳的紐拉博爾(NULLABOR)發現的洞穴壁刻——土著人的石壁畫,距今已有兩萬年的歷史。這些繪畫除用象徵手法表現他們對大自然的認識之外,還以具象手法記錄他們的風俗習慣、神化故事及漁獵生活。因此,澳洲的土著繪畫又被人們稱為「可視文化」。「夢創時期」(DREAMING TIME),被土著民族認為是整個世界的伊始,天空大地、人類萬物皆生於此。當時,世界混沌一片,只有一條巨蟒——土著人相信這是神的化身。這條巨蟒熟睡後,夢見了土地,土地就出現了;夢見了人,人就出現了。所以,世界是由神創造的,神控制著萬物的變化。這種對自然界的認識,自然而然地反映到土著人的繪畫藝術之中,並成為土著繪畫藝術始終描述的主題。

澳洲首都堪培拉的一位學者告訴我們,當地土著語言中無「畫家」一詞,繪畫一般被土著人視為生活必修課。當土著人兒童長到一定年齡之後,便開始跟著長輩在各種東西上描畫。隨著年齡的增長,描畫的范圍逐步擴大,內容也越來越復雜,因此繪畫技能亦不斷提高。不過,由於受到物質條件的制約,土著人繪畫形式基本上分為三種:石壁畫、樹皮畫和沙石畫。

石壁畫是以凹紋刻在洞穴或山岩的石壁上的,因而得名。其表現內容多為「夢創時期」的神化傳說及人和動植物等,繪畫形式比較簡單,包括幾何圖形和物象,一般都寓有一定的涵義,是一種視覺語言,記錄或象徵某種事物或事件,如河溪山巒的地理位置、祖先的足跡及捕獵路線等。石壁畫又分為刀刻塗抹和直接描繪兩種,所用顏料多取於畫址附近的褐色、白色礦石,並將其磨成粉末調制而成,畫面一般與實物大小相等。目前,在澳大利亞大部分地區都可以見到這種簡朴的石壁畫,其中保存比較完好的多集中在西澳的金伯利斯(Kinberleys),及昆士蘭州的約克角半島(Cape YorkPeninula)。這些畫盡管歷盡滄桑,有些已有上萬年的歷史,但依然清晰可辨。

我們在金伯利斯看到了一些石壁畫,其中最為壯觀的一幅畫的是恐龍圖。這只龐然大物,正悠閑自得地在林中的池塘邊汲水,不遠處還有幾個人好像不敢靠近似的在一旁註視著。恐龍頭頂褐色的顏料十分清楚。

沙石畫則可以說是居住在沙漠地區的土著人創造的傑作,多集中於澳大利亞中部的沙漠地帶。主要以沙石、樹枝、木炭和羽毛等物做畫,在一塊平整、潔凈的地面上構成一定圖案,然後用顏料、動物血在上面描抹,表現的主題大都為神話故事。這種沙石畫多用於祭祀儀式等,儀式結束後,一般不再保留,因此,沒有太古老的作品保存下來。

樹皮畫的歷史不像石壁畫那樣悠久,是近一個世紀在澳洲土著人中盛行起來的,現已成為土著人繪畫的最高藝術成就之標志。其內容也以「夢創時期」的神話為主,還有大量表現袋鼠等常見動物和狩獵情景的內容。在表現手法上,既具象徵性又顯抽象性,其突出特點是土著人在發揚傳統的基礎上,吸收運用了西方現代繪畫技巧,以點、線、圓、幾何圖形形成固定圖案來代表一定的事物,構成畫面,傳情達意。這些畫看上去頗似西方現代裝飾畫,其實,它業已成為土著人的典型藝術作品。

在悉尼的一家博物館里,我們看到了一幅保存尚好、距今約有百年的樹皮畫。畫的是獵人正在追逐一隻碩大的袋鼠。在這張完整的按樹皮上,袋鼠幾乎佔去了畫面的5/6,或許是藝術家有意識的誇張。而最精彩的部分是它的四肢、軀干,甚至它的五臟六腑都一清二楚地展現在觀眾面前,因為畫家運用的是一種透視法。原本透視法像照X光一樣,能將生物的骨骼再現在平面圖上,澳洲土著人的這種透視法似乎超越了X光,更進一步將生物的內臟勾畫出來。據說,老一輩的土著人能夠「讀懂」這種繪畫的內容。樹皮畫的材料在澳大利亞垂手可得。生長筆直的桉樹,其光滑細密的淺褐色外皮為這一繪畫形式提供了天然優質的材料。土著人將樹皮割下來,經過烘乾、壓平後,以樹枝、人發或植物纖維束等為畫筆,用赭石、土塊、錳石、木炭和蛋汁、血、蘭花汁為顏料。近年來,也有人開始使用化學樹脂顏料來作畫。樹皮畫的傳統顏色為黑、白、赭紅、黃四種。由於樹皮畫易於攜帶、保存,使土著繪畫發生了一次質的變化,不僅繪畫數量大增,而且表現的內容與風格更加豐富多彩。

澳洲土著人在從事繪畫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繼承了本民族的繪畫傳統,使其像一種有形的文字記載著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祖先神靈的崇拜。這一幅幅作品猶如一個個歷史畫面,向人們展現了一個民族生存、發展的歷史,以及濃厚的原始文化氣息。這種用自然的方式再現自然原貌的視覺藝術形式,可以說是澳洲土著人的獨特文化傳統。

澳大利亞是由全世界各民族組成的國家,在文化藝術方面充分展示了它的豐富多采。一方面,它體現在土著人的繪畫、文學和音樂中,另一方面,也表現在西方傳統的藝術、文學、現代舞蹈、電影、歌劇和戲劇中,而亞太地區也是影響澳大利亞文化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因此,澳大利亞的作品在其內容和風格上往往融澳大利亞和其他國家的特色於一體,充分體現了多元文化的影響。

澳大利亞的電影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響力,經常榮膺世界各項電影大獎,並為好萊塢輸送了大量的優秀人才,歌劇在某種意義上看是一種典型的澳大利亞的藝術形式,盡管它發源於義大利,但澳大利亞人賦予它特殊的熱情和新的內涵,從內利?梅爾巴夫人到瓊薩瑟蘭夫人,澳大利亞為世界培養了如此傑出的女歌劇演唱家。

作為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土著文化的價值越來越被人們所認識,澳大利亞的土著文化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萬年前,土著人有豐富的口頭傳說,有與祭祀有關的原始舞蹈,但最為突出的還是繪畫,繪畫是土著人記錄歷史、延續文化的一個重要的手段,土著繪畫的內容以夢幻為永久的主題,主要描繪各種神話傳說及土著的風俗習慣和生活情景,土著繪畫的形式主要有石壁畫、樹皮畫和沙石畫,顏色多取於褐、白兩色。

澳大利亞的文學作品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土著人以及來自海外的移民作家為這方面增添了新的內容,目前,澳大利亞的文學作品逐漸反映出對亞太地區文化的意義以及本地區國家間共同利益重要性的認識。

澳大利亞人酷愛欣賞音樂會,澳大利亞有八個大型專業交響樂團,就通俗音樂來講,澳大利亞在世界英語國家中所提供的樂曲數量占第四位,澳大利亞搖滾音樂的出口正日益發展,澳大利亞的文化藝術是一個巨大的行業,它僱傭33.6萬人,每年創造的價值達130億澳元。

澳大利亞的電影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響力,經常榮膺世界各項電影大獎,並為好萊塢輸送了大量的優秀人才,歌劇在某種意義上看是一種典型的澳大利亞的藝術形式,盡管它發源於義大利,但澳大利亞人賦予它特殊的熱情和新的內涵,從內利?梅爾巴夫人到瓊薩瑟蘭夫人,澳大利亞為世界培養了如此傑出的女歌劇演唱家。

澳大利亞人也非常喜愛觀看戲劇演出及參觀美術展覽,如果按人口平均計算,澳大利亞人購買雜志和書籍的數量在世界上屬於最多者之列,澳大利亞擁有眾多的美術館、劇院和圖書館,最重要的從事收藏的文化設施有澳大利亞國立美術館、澳大利亞國立圖書館、澳大利亞國立博物館、澳大利亞國家電影和音響檔案館、國家科技中心、澳大利亞戰爭紀念館和國家海洋博物館等,1300多個博物館收集並保存著澳大利亞的文化遺產,悉尼歌劇院也許稱得上是澳大利亞最具特色的城市標志的建築物。

『肆』 英國的統治怎樣的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影響了土著人社會

不知道你看過AUSTRALIA這部電影沒有,妮可基德曼演的,這其中主要講的就是英國人是如何控制土著人,並讓他們為自己服務的,有機會可以看一看。這一代被影響的土著人在澳大利亞的歷史上被稱為「The Stolen Generation」,被偷走的一代,具體講的是:

「被偷走的一代」是澳大利亞歷史上一群充滿悲劇色彩的人,是20世紀初澳政府推行的「白澳政策」的犧牲品。澳大利亞政府為了對土著實施同化政策,在1910年,澳大利亞通過一項政策,以改善土著兒童生活為由,規定當局可以隨意從土著家庭中帶走混血土著兒童,把他們集中在保育所等處,接受白人文化教育。他們稍大一點被送到女童和男童收養營;另一些膚色較淺的孩子則被送到白人家中收養。有人權和機會均等委員會的工作人員曾在長達11個月的時間里,訪問了500多位屬於「被偷走的一代」的土著受害者。他們指出,土著兒童在收養營里生活在非人的條件下,且經常受到性騷擾。這項政策直到1970年才被廢除。
從1910到1970年,全澳大利亞有近10萬名土著兒童被政府從家人身邊強行帶走,這些人後來被稱為「被偷走的一代」。

對澳大利亞土著人而言,2008年的2月13日值得紀念。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在成立一百多年後,終於在新總理陸克文的推動和代表下,對土著民族與文化所遭受的「侮辱和貶低」做出了正式道歉。

『伍』 殖民化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的沖擊

澳大利亞土著人是來自亞洲的移民。早在四萬年前最後一次冰川時期,那時的海平面遠比現在的低,澳大利亞大陸板塊與亞洲板塊也還沒有完全分開,土著人沿著大陸步行及使用小木船穿過窄小的海峽徒遷到澳大利亞。

那時的澳大利亞與現在完全不同,整個大陸架覆蓋著森林與大湖泊,擁有大量的巨型動物,包括高達三米的袋鼠的鳥類。經過幾萬年的地球變遷,隨著溫度的上升地球經歷了冰川的消融,洪水泛濫,乾燥的過程,澳大利亞變成了孤立而乾燥的大島,他的內部原來的湖泊變成的巨大的沙漠,許多地方的氣候條件變得不適合人類生存,許多土著人遷移到沿岸地帶並學會了在艱苦的環境下生活,學會了製做石器,木器,網器等工具。其中最據特色的工具是回標,投出後能自動飛回。不過土著人最喜歡的工具還是削尖了的木棍,他們用此棍挖取地下的根狀食物與小動物。

直到1768年,庫克船長(Captain Cook)從英國出發前往南太平洋,展開一次探險行動,才發現澳大利亞東部,並在1770年佔領東岸一帶。 庫克船長發現澳大利亞後不久,美國便宣布獨立,迫使英國要另覓地方流放罪犯,於是便在澳大利亞開辟新監獄。 1787年第一批由11隻船隊組成的流放船隊帶著759名犯人及206名船員由英國出發,開始了歐洲人大批量向澳大利亞移民的歷史。由於土地與生活資源的沖突,而土著人原始的武器根本無法抵抗外來的侵略,至少有2萬土著人死於土地的沖突,許多土著人輪為奴隸,大部分的土著人失去了肥沃的可生存的土地被趕往不毛之地。更災難性的是移民帶來了大量的疾病,使缺少生活資源的土著人雪上加霜,至1933年,土著人在澳大利亞的人數大約僅存七萬人左右。

直至二十世紀,澳大利亞政府才開始意識到侵犯到澳大利亞原居民的權利,開始逐漸改善與土著人的關系,二次世界大戰後,政府開始嘗試同化土著人,迫使土著人住入鄉鎮並接受歐洲文化的教育。土著人權真正有所改善是從 1960年開始,政府設立了土著人事物機構,土著人成為了澳大利亞原始居民,部分土地歸還給原屬的土著居民。1962年土著人獲得了選舉權。現在澳大利亞土著人受到了許多政策的優惠。

『陸』 澳大利亞土著是如何成為現代人中的一份子的

最早的澳大利亞土著人是大約是在五萬多年前到達澳洲的。當歐洲人開始移民澳大利亞時,土著人共有 500 多個部落,人數達50-100萬之多,大約有260種土著語言。這些語言所表達的概念的清晰度和精確性與其它任何語言一樣,但卻同世界上任何一種語言都不相同。

澳大利亞的土著是在被英國政府佔領後變成了殖民地,
澳大利亞原為澳大利亞土著的居住地。17世紀初,西班牙、葡萄牙和荷蘭人先後抵此。1770年淪為英國殖民地,1901年組成澳大利亞聯邦,成為英國的自治領。1931年成為英聯邦內的獨立國家。
後來慢慢的融合才成現代人。

『柒』 澳大利亞土著的面臨問題

眾所周知,澳大利亞是個移民國家,1770年被英國航海家詹姆斯·庫克船長「發現」之後,成為英國的殖民地。人們普遍認為,澳大利亞是個「年輕」的國家。然而,在歐洲殖民者來到澳大利亞之前,澳洲大陸就已經有人長期居住和生活了。大約在5萬至7萬年前,澳大利亞土著人從非洲或者是從亞洲(學術觀點不同),逐步移入澳大利亞,並慢慢分散到澳大利亞各地。他們都是澳大利亞最早的居民,屬游牧民族,沒有固定的居住點,分散在整個澳大利亞大陸和島上,在歐洲人佔領澳大利亞之前,共有大約 500 多個部落。不幸的是,隨著1788年開始的歐洲移民和殖民化,澳大利亞的土著人開始逐漸被邊緣化。
首先是他們的土地被剝奪。1791年,英國殖民當局開始把土地「分配」給服完刑期的流放犯人,開始了對土著人土地的剝奪過程。
其次是消滅和「同化」。土著人與殖民者的沖突造成數以萬計土著人死亡,其中塔斯馬尼亞的土著人被滅絕。在這一過程中,1901年,澳各殖民區改為州,成立澳大利亞聯邦,但把土著人排除在人口普查范圍外,他們被歸為「動物群體」。1910年,澳大利亞聯邦通過一項政策,以改善土著兒童生活為由,規定當局可以隨意從土著家庭中帶走混血土著兒童,把他們集中在保育所等處。1937年,澳當局又通過一項可以武力同化混血土著人的官方政策。這些政策使土著人人口數量一直在下降。1788年,當英國殖民者開始移民澳大利亞時,估計澳大利亞當時有土著人75萬人左右。1933年,土著人在澳大利亞的人數大約僅存7萬人左右。到2006年,種族歧視政策停止了多年後,澳大利亞土著人人口總數才約為45萬,僅佔澳大利亞總人口的2.4%。
最後是生存環境惡劣。27%的土著人居住在偏遠地區和邊遠島嶼。他們屬於澳最貧窮的階層,文盲率、失業率、犯罪率均高於其他社群。土著居民的平均壽命比非土著居民低17歲,嬰兒死亡率也較高。總之,由於歷史和政治的原因,土著人問題一直是困擾著澳大利亞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閱讀全文

與如何增加澳大利亞土著的影響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8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5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7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8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1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1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3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4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27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0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6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66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5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6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4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7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3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5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