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澳大利亞十大發明,你都知道哪些這些發明都有什麼用呢
澳大利亞的十大發明是黑匣子、Wifi、谷歌地圖、青黴素、人工耳蝸、冰箱、充氣逃生滑梯、HPV疫苗、塑料透鏡和超聲波掃描儀。這些發明幾乎都為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尤其是黑匣子可以在飛行事故中發揮巨大作用,避免危險故事的發生。
② 澳大利亞留學:澳洲國立大學出過哪些名人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建校至今,已累積人數龐大的傑出校友與知名教職員。除了各國政要和商業巨子外,還包括了六位諾貝爾獎得主、兩位澳洲總理、一位日本親王、多位澳洲科學院(AAS)院長、各國大學校長和澳洲首席科學家;數十位澳洲國會議員;澳洲聯邦法院法官、政黨黨魁、各州州長、各州總督;多個領域的傑出學者和科學家等等。
核物理和雷達領域中赫赫有名的科學家Mark Oliphant爵士(澳大利亞科學院創院院長)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青黴素的發現者Howard Florey爵士
傑出的歷史學家Keith Hancock爵士
經濟學家Herbert Cole Coombs爵士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John Carew Eccles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John Charles Harsanyi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Rolf M.Zinkernagel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Peter C.Doherty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Brian Schmidt(2011)
Daniel Shaddock 博士,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引力波探測研究員,在2001年與他人共同獲得了JG Crawford卓越學術獎。
陸克文,外交部長、前澳洲工黨黨魁及澳洲總理;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委員會委員
鮑勃·霍克,前澳洲工黨黨魁、前澳洲總理
Nick Minchin,澳洲國會議員;內閣部長、澳洲自由黨國會總書記。
Brett Mason,澳洲國會議員;國會秘書長。
Harry Jenkins,澳洲國會議員兼國會發言人。
Jon Stanhope,澳洲首都特區區長。
Shane Stone,前澳洲北領地首長,澳洲國家自由黨黨魁
Stephen Conroy,澳洲國會議員;澳洲通訊傳播暨數位經濟部部長。
Peter Garrett,澳洲國會議員;澳洲環境部部長。
Craig Emerson,澳洲國會議員;前澳洲經濟部部長,現任澳洲外交部長。 Patricia Hewitt,英國國會議員,內閣成員。
Carlos Jarque,聯合國統計委員會主席,墨西哥政治人物與經濟學者,美洲開發銀行總裁顧問。
唐納德·布拉什,紐西蘭國家黨前黨魁和前反對黨領袖。紐西蘭儲備銀行(中央銀行)總裁。
桂宮宜仁,曾任日澳紐協會總裁;日本農會、山林會、工藝會、漆工協會總裁等職
Boediono,印尼副總統、前財政部部長、前中央銀行總裁。
Mari Pangestu,印尼貿易部部長,印尼首位華裔女性部長
郜若素,巴布亞紐幾內亞財務部秘書長;澳洲總理經濟顧問;澳洲駐中國大使;西澳銀行董事長;澳洲基礎工業銀行董事長等。
Cheong Choong Kong,前新加坡航空執行長;新加坡華僑銀行董事長。
John Bryant,美國凱洛格公司全球執行長(CEO)
美國駐以色列大使(1995-1997)Martin Indyk
探險家Tim Macartney-Snape
聯邦法院法官Justice Tony Whitlam
著名犯罪學作家Peter Corris
Midnight Oil 樂隊前主唱兼音樂製作人Peter Garrett
蔣小明,賽博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及創辦人,中遠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及盛高置地控股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
梁世榮博士,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 ,香港青年作者協會會員
Rodolfo Llinás,神經科學權威;美國國家科學院與法國科學院院士
Robert Webster,病毒學專家;美國國家科學院與英國皇家學會院士
Robert Gilbert,澳洲科學院院士,高分子化學專家
John Quiggin,經濟學家,澳大利亞研究理事會聯合會成員
Nicholas Gruen,澳洲經濟學家與企業家。
Adrian Pagan,澳洲經濟學家;澳洲儲備銀行董事。等等。
③ 各個國家代表人物
加拿大的名人
肖像攝影家:尤素福-卡什
諾爾曼·白求恩
加拿大著名古跡
錫格納爾山:位於紐芬蘭省聖約翰斯港
信號丘(Signal Hill National Historic Site) 是加拿大著名古跡
加拿大國家歷史古跡
緊鄰多倫多中區唐人街的猶太街(Kensington Market)
法國的名人
法國劇作家莫里哀
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被譽為「思想之王」、「法蘭西最優秀的詩人」的伏爾泰
法國啟蒙思想家、哲學家盧梭
法國政治家和軍事家,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崙 ·波拿巴
法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雨果
以及司湯達、巴爾扎克、大仲馬、、福樓拜、小仲馬、左拉、莫泊桑、羅曼·羅蘭等文學巨匠。
雕塑藝術大師羅丹
繪畫大師莫奈,馬蒂斯
法國的名勝
巴黎凱旋門 (L'arc de Triomphe)坐落在巴黎市中心星形廣場(現稱戴高樂將軍廣場)的中央,是法國為紀念拿破崙1806年2月在奧斯特爾里茨戰役中打敗俄、奧聯軍而建的,12條大街以凱旋門為中心,向四周輻射,氣勢磅礴,形似星光四射。工程由建築師夏爾格蘭設計,1806年8月奠基,歷時30個寒暑,於1836年7月落成。凱旋門高49.54米,寬44.82米,厚22.21米。它四面有門,中心拱門寬14.6米,門樓以兩座高墩為支柱,中間有電梯上下。在拱形圓頂之上有三層圍廊,最高一層是陳列室,這里展示著有關凱旋門的各種歷史文物以及拿破崙生平事跡的圖片;第二層收藏著各種法國勛章、獎章;最低一層則是凱旋門的警衛處和會計室。
埃菲爾鐵塔在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南岸,是世界上第一座鋼鐵結構的高塔,被視為巴黎的象徵。因法國著名建築師斯塔夫·埃菲爾設計建造而得名。建於1887―1889年。塔高300餘米,塔身重達9,000噸,分三層。第一層平台距地面57米,設商店和餐廳;第二層平台高115米,設有咖啡館;第三層平台高達276米,供遊人遠眺,底部面積1萬平方米,在第三層處建築結構猛然收縮,直指蒼穹。從一側望去,象倒寫的字母「Y」。該塔由1.8萬余個組成部件和250多萬個鉚釘構成。有電梯或徒步登塔頂。入夜,塔頂發出轉動著彩色探照燈光,防飛機碰撞。塔旁豎立長方形白色大理石柱,柱頂安放斯塔夫埃菲爾鍍金頭像。
盧浮宮 (Palais Louvre)是法國最大的王宮建築之一, 位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右畔、巴黎歌劇院廣場南側。原是一座中世紀城堡,16世紀後經多次改建、擴建,至18世紀為現存規模。佔地約45公頃。早在1546年,法王弗朗索瓦一世決定在原城堡的基礎上建造新的王宮,此後經過9位君主不斷擴建,歷時300餘年,形成一座呈U字形的宏偉輝煌的宮殿建築群。1793年8月10日,在推翻君主制的周年紀念日時,法國「國民公會」決定把昔日的皇宮辟為國立美術博物館;同年11月18日,盧浮宮博物館正式向公眾開放。其全部工程於1857年完成。在盧浮宮口字形正殿的西側,伸展出兩個側廳,中間的空地形成卡魯賽廣場。宮的東側有長列柱廊,建築巍峨壯麗。其畫廊長達900英尺,藏有大量十七世紀以及歐洲文藝復興期間許多藝術家的作品。館藏品達40萬件。盧浮宮美術博物館分為6大部分:希臘和羅馬藝術館;東方藝術館;埃及 藝術館;歐洲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和現代雕像館;歷代繪畫館。展覽按不同流派、學派和時代劃分。一層展出雕刻。二層油畫,三層是素描和彩粉畫。八十年代初,法國政府實施擴建和修復盧浮宮的「大盧浮宮計劃」。
巴黎聖母院 (Notre-Dame de Paris)是最著名的中世紀哥特式大教堂,以其規模、年代和在考古、建築上的價值而著稱。巴黎主教莫里斯·德緒利曾設想將兩座較早的巴西 利卡式(長方形)教堂合成一座大型教堂,1163年由教皇 亞歷山大三世奠基,高聖壇於1189年舉行奉獻儀式,1240年唱詩班席、西立面和中堂竣工,門廊、祈禱室和其他裝修在其後的一百年中陸續建成。內部平面130×48米,屋頂高35米,塔高68米。塔的尖頂始終未建。教堂經過歷代的損壞不得不 於19世紀重修,只有三個巨大的圓花窗仍保持著13世紀的彩色玻璃。後堂的飛扶垛特別雄健優美。
巴士底獄遺址(Place de la Bastille)位於巴黎市區東部、塞納河右岸,這里曾是公元1369―1382年建立的一座軍事堡壘。「巴士底」一詞的法文原意是「城堡」。這座古城堡擁有8座巍峨堅固的炮台,興建之初是用來抵抗英國入侵的。1380-1422年,這座城堡被改為王家監獄。整座城堡佔地2670平方米,四周建有一堵又高又厚的石牆和8座高30多米的塔樓,四周掘有寬24米的深溝,設吊橋進出。早在16世紀,這里就開始關押囚禁政治犯,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就曾兩次關押在這里。在法國人民心目中,巴士底獄已成為法國封建專制統治的象徵。1789年7月3日,巴黎人民奮然起義,14日,攻佔了巴士底獄,揭開了法國大革命的序幕。1791年,巴黎人民拆毀了巴士底獄,在其舊址上建成了巴士底廣場,並把拆下來的石頭鋪到塞納河的協和橋上,供路人踐踏。1830年,法國人民又在廣場中心建立起一座紀念七月革命的烈士碑。這座烈士碑高52米,碑身是用青銅鑄成的圓柱體,人稱「7月圓柱」,在柱頂端是一尊右手高舉火炬的金翅自由神像,神像左手提著被砸斷的鎖鏈象徵著獲得了自由。在監獄遺址前方立著一塊牌子,上寫:「大家在這里跳舞吧!」1880年6月,法國將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這一天定為法國國慶日。
先賢祠 (le Pantheon)位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左岸的拉丁區,於1791年建成,是永久紀念法國歷史名人的聖殿。它原是路易十五時代建成的聖·熱內維耶瓦教堂,1791年被收歸國有脫離宗教後,改為埋葬「偉人」的墓地。1814年到1830年間,它又歸還教會。先賢祠中的藝術裝飾非常美觀,其穹頂上的大型壁畫是名畫家安托萬·格羅特創作的。1830年「七月革命」之後,繪畫的主題改變,先賢祠具有了「純粹的愛國與民族」特性。先賢祠內安葬著伏爾泰、盧梭、維克多·雨果、愛彌爾·左拉、馬塞蘭·貝托洛、讓·饒勒斯、柏遼茲、馬爾羅和大仲馬等。至2002年11月,共有70位對法蘭西作出非凡貢獻的人享有這一殊榮。
喬治·蓬皮杜國家藝術文化中心(Centre National d'art et de Culture Georges Pompidou)坐落在巴黎拉丁區北側,塞納河右岸的博堡大街,當地人常也簡稱為「博堡」。文化中心的外部鋼架林立、管道縱橫,並且根據不同功能分別漆上紅、黃、藍、綠、白等顏色。因這座現代化的建築外觀極像一座工廠,故又有「煉油廠」和「文化工廠」之稱。這座設計新穎、造型特異的現代化建築是已故總統蓬皮杜於1969年決定興建的,1972年正式動工,1977年建成,同年2月開館。整座建築佔地7500平方米,建築面積共10萬平方米,地上6層。整座建築共分為工業創造中心、大眾知識圖書館、現代藝術館以及音樂音響諧調與研究中心四大部分。
巴黎協和廣場(Place de la Concorde in Paris)位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北岸,是法國最著名廣場和世界上最美麗的廣場之一。廣場始建於1757年,是根據著名建築師卡布里埃爾的設計而建造的。因廣場中心曾塑有路易十五騎像,1763年曾命名「路易十五廣場」。大革命時期又被改名為「革命廣場」。1795年又將其改稱為「協和廣場」,後經名建築師希托弗主持整修,最終於1840年形成了現在的規模。廣場中央矗立著一尊23米高、有3400多年歷史的埃及方尖碑,這是路易-菲利普於1831年從埃及盧克索 移來的著名文物,碑身的古文字記載著拉美西斯二世法老的事跡。石碑兩側各有一座噴水池。池中精緻的雕刻也是希托弗的作品。廣場四周放置了8座雕像,分別象徵著8座在法國歷史上起過重要作用的城市:里昂、馬賽、波爾多、南特、魯昂、布勒斯特、里爾和斯特拉斯堡。1793年大革命時期,巴黎人民奮起搗毀了路易十五的銅像,並將路易十六送上了斷頭台。
香榭麗舍大街 (Ave des Champs-Elysees)東起協和廣場西至星形廣場,全長約1800米,街道最寬處約120米,是橫貫巴黎且最具特色、最繁華的街道之一。在法文中「香榭麗舍」是「田園樂土」的意思。過去,這里曾是一片低窪潮濕的空地。17世紀路易十四在位時,曾在這里植樹造林,使之成為專供宮廷貴族游樂的禁區。後來,圖勒里公園的東西軸線向西延伸,在這里建成了近1公里長的林蔭道。以後又加擴展。1709年才將其命名為香榭麗舍大街。大街以南北走向的隆布萬街為界,分成風格迥異的東西兩段。幽靜的東段體現了田園風光,長約700米,一排排梧桐蒼翠欲滴,街心花園夾在萬木叢中時隱時現。東端的星形廣場中央有巍峨雄偉、遐邇聞名的凱旋門。大街附近有波旁宮、瑪德琳娜大教堂。這里還有圖勒里公園、盧浮宮、市府大廈和愛麗舍宮等名勝古跡。西段長1100多米,西端的協和廣場是巴黎的另一個交通要沖。法國的一些重大節日——7月14日國慶閱兵式、新年聯歡都在這條著名的街道上舉行。
日本的名人
阿倍仲麻呂(公元698~771年):中文名晁衡(或朝衡),於公元717年隨日本遣唐使來中國留學,後在唐朝任從三品秘書監兼衛尉卿,擅長詩文。
豐臣秀吉(1537~1598):日本戰國時代末期封建領主,統一全國的武將。
福澤諭吉(1834-1901):日本近代傑出啟蒙思想家、教育家,日本近代文明的締造者之一,被譽為「日本的伏爾泰」。
伊藤博文(1841-1909):日本政治家。
夏目漱石(1897-1916):日本近代文學作家的代表。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現、當代小說家。
日本的名勝古跡
東京的皇宮
新宿·歌舞伎町
上野公園
淺草寺
神奈川縣的鐮倉,箱根
大阪的大阪城
京都奈良
富士山
美國的名人
華盛頓,林肯,約翰·肯尼迪,富蘭克林
美國的名勝
1. 四尊巨型總統頭像:它位於拉什莫峰紀念地(The Mt.Rushmore Monument )山上用花崗岩雕刻的美國四位享有盛譽的總統頭像(華盛頓、傑斐遜、林肯和羅斯福),這也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人工雕像。
2 .金門橋(Golden Gate Bridge):它是世界上最長的吊橋(Suspension bridge)之一。
3. 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Liberty ):它高達152英尺。
4. 胡佛大壩(Hoover Dam):它是世界上最長的大壩。
5.載人宇航中心(Manned Space-Craft Center):它是美國最大的航天發射基地。
6.迪斯尼樂園(Disneyland ):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兒童游樂場所。
7.聖路易斯拱門(The Gateway of St.Louis):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拱門之一。
8.黃石國家公園(The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它是世界上第一座國家公園。
9.好萊塢(Hollywood):它是聞名世界的影都。
10.美加邊境的五大湖區(Great Lakes):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伊利湖與安大略湖畔之間的尼亞加拉瀑布(Niagara Falls),為當今世界上最著名的大瀑布之一。
澳大利亞的名人
1915年,澳大利亞科學家威廉•羅侖茲•布拉格(William Lawrence Bragg)和他的父親威廉•亨利•布拉格(William Henry Bragg)因使用X射線衍射研究晶體原子和分子結構方面所作的貢獻,共同獲得該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澳大利亞醫學研究人員弗羅里(Howard Florey)因對盤尼西林的應用研究,與英國的亞歷山大•弗萊明(Alexander Fleming)和錢恩(Ernest Boris Chain)共同獲得1945年諾貝爾醫學獎。弗萊明發現青黴素之後,缺乏製成產品的技術,弗羅里和錢恩成功地把青黴素製成可以真正使用的葯物盤尼西林。
澳大利亞的名勝
大堡礁、黃金海岸
新加坡的名人
P Govindasamy Pillai (1887 -1980)
Eunos bin Abllah (1876 - 1941)
Tan Tock Seng ( 1798 - 1850)
Edwin John Tessensohn ( 1857 - 1926)
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
新加坡國家歷史古跡
http://web.singnet.com.sg/~huang33/heritage1.htm
http://www.cseac.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067
英國的名人
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 beare 1564~1616)英國著名戲劇家和詩人)
英國前首相溫斯頓·邱吉爾
英國國王亨利八世
英國小說家狄更斯
貝爾(1847~1922)Bell,Alexander Graham 電話發明人。
阿瑟·克拉克(ArthurC.Clarke):英國著名科幻作家,科學家
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牛頓(1642~1727年)。
英國的古跡
一.「大本鍾 」
「大本鍾 」坐落於泰晤士河畔議會大廈的北面,聳立著高高的鍾樓,鑲有大鍾,名為「大本」。每隔一小時,大鍾根據格林威治時間發出沉重而鏗鏘的響聲,在數英里之外也能聽到鍾聲的回盪。
1859年,大鍾由當時的英王工務大臣本傑明·霍爾爵士監制,大鍾共重21噸,鑄造時耗資2.7萬英鎊。
「大本」鍾被視為倫敦的象徵,凡到倫敦觀光的人,無不想到鍾樓周圍,站在議會橋上欣賞倫敦這個獨具一格的建築。
二.倫敦塔
倫敦塔始建於1078年。它在歷史上既作過王宮,也作過法院,後來又是一所監獄。倫敦塔佔地7.2公頃,周圍用巨石築成一道厚實的城牆。城牆上有許多炮台、箭樓,四周是一條又寬又深的護城河。從1107年,諾曼征服倫敦後,倫敦塔成了國王行轅總署和兵營。從1140年到17世紀該塔一直是英國歷代國王的主要住處。英國暴君詹姆斯一世在塔內被處死之後,倫敦塔就成了監禁犯人的牢獄和刑場。
倫敦塔現在已經成了對外開放的博物館。塔內有個珍寶館,觀眾可以看到英國歷代國王的王冠、王室珍藏的金銀珠寶。倫敦古堡中還有一些身體肥胖稱為「渡烏」 的大烏鴉,有專人飼養。倫敦塔有千年的歷史,堪稱倫敦最悠久的古跡,遊客每年達200萬人。在出入口處遊人可以看到兩名身著古老的都鐸王朝制服的禁衛,這些 「古老衛士」們,成了遊客欣賞和攝影的對象。
三.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位於倫敦中心,鬧區的格雷·拉塞爾大街北側。它是一座規模龐大的古羅馬柱式建立,氣魄雄偉、十分壯觀。這里珍藏的文物和圖書資料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博物館所不能比擬的。大英博物館建於1753年,6年後正式開放,原來主要收藏圖書,其後兼收歷史文物和各國古代藝術品。
埃及館是博物館中最大的陳列室之一。陳列數量達7萬多件。在希臘、羅馬館有公元5世紀雅典女神的祀廟和古羅馬歷代皇帝的半身雕像。在西亞藝術館,陳列有歷名悠久的波斯文物和3700多年前巴比倫時代國王漢穆拉比賜於貴族的兩塊地界碑。最引人注目的是東方藝術館,這里除中亞、南亞和日本的文物外,大部分是中國的歷代稀世珍品,為數達2萬多件。
大英博物館的藏書在世界上也久負盛名。有大量的英國和世界的經典文獻、書籍、手稿、檔案,不少是僅存的珍本。除英文外,還有阿拉伯文、波斯文、土耳其文、梵文、印地文、蒙文和中文等許多種文字的書籍。僅中國書刊就有6萬多種。
歷史上許多學者、名流、政治活動家都曾在大英圖書館博覽群書,進行研究和寫作。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卡爾·馬克思移居倫敦後,數十年如一日從不間斷,終於完成了不朽的巨著《資本論》。
四.威斯敏斯特教堂
威斯敏斯特教堂是11世紀號稱「篤信者」的英王愛德華建立的。教堂的主要特點是大門處有一對塔樓。教堂自建以來,一直是英國歷代國王或女王加冕禮典和王室成員結婚的場所。英國歷代國王死後,大部分葬在這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後,許多名人死後,在教堂也佔有一席之地。英國把威斯敏斯特教堂稱為「榮譽的寶塔尖」。現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不但是名人的墓地,而且是難得的「歷史博物館」。
溫莎古堡(WINDSOR CASTLE)
(王室舉行活動時將有變動)
溫莎古堡在英國的眾多城堡中,規模最大的而且久負盛名。它是一組花崗石建築群,氣勢雄偉、挺拔壯觀。自12世紀亨利一世,溫莎堡便是英國皇室主要的御所。這里的一磚一瓦精雕細琢的徽章圖騰,洋溢著濃厚的貴族氣息。在這里還可以看到皇家禁衛軍的交接儀式和參觀聖喬治禮拜堂。參觀頗富盛名的御林軍交班儀式,繼而飽覽國家套房(State Apartments)內豐富的皇家珍藏精緻傢具與魯斯本(Rubbens)、范戴克(Van Dyck)、卡那雷拖(Canaletto)的偉大藝術品。
科滋窩丘陵區(THE COTSWOLDS)科滋窩伸展於一片美麗、悠遊的大自然之中,處處散布古老房舍的小震和村莊。這里是泰晤士河的發源地,出產有名的蜜糖色建築石材,此區曾是英國羊毛生產中心。英國許多美麗的河流,多是從此地展開旅程,沿岸多有豐富的歷史古跡及英格蘭最漂亮的鄉間景色。美得如風景名信片般的水畔之城,波噸(Bourton-on-the-Water)便是其中著名的小鎮之一
布倫亨皇宮花園(BLENHEIM PALACE GARDENS)布倫亨宮是英國最大的私人宅院,這里不但是邱吉爾迷的勝地,也是欣賞才子布朗自然風格庭園的好去處,皇宮外部呈現巴洛克風格,內部的房間多的像迷宮,宮中收藏有邱吉爾家族的手稿、繪畫、書籍、照片及書信。當這棟巨宅不對外開放時,還可以欣賞到1800公頃的公園喔!這座傑出的宮殿建築,已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名單。
④ 澳大利亞科學家保羅·泰肯和古生物學家科林·帕多最近提出,早在10多萬年以前,狼曾是人類最好的朋友,人
對啊,問題是什麼呢?
澳大利亞國家博物館的科學家保羅·泰肯和古生物學家科林·帕多,在3月26日出版的《澳大利亞國家自然雜志》上發表了這個觀點。
目前被普遍接受的觀點認為,狗被人類馴化的歷史只有1.4萬年左右。然而,泰肯和帕多卻認為,人類的祖先與狗的祖先狼,早在遠古時期就已經建立了密切的關系。各種考古學和遺傳學方面的考察和研究可以證明,人類與狼群的這種密切的關系,至少可以追溯到10萬至13萬年以前。
在世界上的許多地方,都發現了人類的遺骸與狼的遺骸埋葬在一起的情況。這種人狼共葬的歷史,在英國,最早可以追溯到40萬年以前;在中國,可以追溯到30萬年以前;在法國,至少也有15萬年的歷史了。這些考古學上的發現,一直沒有受到人們的重視。此前,人們想當然地解釋這種現象,是因為人類把狼吃掉了,所以才會出現人骨與狼骨被埋葬在一起的現象。而事實上,這些發現可能恰恰能證明人與狼的共生的關系,而且還說明了在古代,狼作為人類最好的朋友,對於人類的生存和發展,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
泰肯等人指出,在古代惡劣的自然環境中,所有動物都遵循著「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時刻面臨著被淘汰的可能。人類的祖先在與古代狼群的一代代的共同生活中,結成了密切的合作關系。狼群能幫助人類更加容易地進行大型的狩獵活動。因為,人類只有通過群體合作,進行大規模的狩獵活動,才能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中生存下來。在狼的幫助下,人類甚至征服了沙漠和極地地區。可以說,狼是那個時代人類最好的朋友。
泰肯等人認為,在長期的共同生活中,人類甚至從狼群那裡學會了許多和社會學有關的知識。
我們現在已經知道,狼對於領地的意識是十分強烈的。對於它們來說,屬於自己的領地,是不能與其他動物一起分享的。它們的這種天性,漸漸地被人類學會了。當然,人類不可能象狼一樣,用小便作為標志,來圈定自己的領地,而必須採用一些看得見的、相對持久固定的標記,作為自己領地的標志。這些方法可能是擺放一些石塊,或者是印上手印。於是,人類漸漸形成了領地不可侵犯的意識,形成了最初的「領土」的觀念。不僅如此,那些用來標示地盤的標記經過長期的發展變化,大約在4萬年前,最終演變成了各種形式的早期藝術,如繪畫等等。
同時,人類效仿了狼群中森嚴的等級制度,在日後建立起了階級社會。而狼群在狩獵生活中的協作方式,也被人類學去,建立了人類最初的基本行為規范和公共秩序,這也是人類種群能夠在無情的自然選擇面前戰勝其他物種得以延續和發展的最重要的基礎之一。
然而,在與狼的共同生活中,更重要的意義在於,人類通過與狼的和睦相處,學會了人類彼此間如何進行友好的交往。雖然人類具有本能的母子親情,但是,最初在人與人之間的實際交往當中,還存在著許多障礙。通過與狼的友好相處,人類學會了在群體生活中,以及在一群人和另一群人交往中,友善地進行思想的和物質的交流,甚至是在各種族之間進行基因的交流。可以說正是這種交流,才使我們人類能夠取得今天這樣偉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