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澳大利亞歷史的早期歷史
殖民地時期 北美獨立戰爭前,英國每年將大約1000名罪犯流放到北美的弗吉尼亞、馬里蘭。獨立戰爭期間及戰後數年,英國國內監獄人滿為患。1786年,英政府決定將新南威爾士辟為罪犯流放地。1787年5月,海軍軍官A.菲利普奉命率部分官員,乘船11艘,載罪犯700餘名離英,途經里約熱內盧、好望角,於1788年1月抵植物灣。同年2月,新南威爾士(以悉尼為中心)殖民地正式建立。菲利普任殖民地總督。1789年,英政府派遣新南威爾士保安隊,接替原駐新南威爾士的海軍士兵,協助總督維持殖民地的社會治安。1804年又建新殖民區於現在的塔斯馬尼亞州。殖民初期,新南威爾士經歷了史家所稱黑暗年代的艱難歲月。農業生產不利,食物需從英國、巴達維亞(今雅加達)等處運來。1808年,新南威爾士保安隊官員以反對取締朗姆酒貿易為由,廢黜總督W.布萊,稱朗姆酒暴亂。後英政府召回新南威爾士保安隊。1810年,L.麥誇里任總督。任職期間,興建公共設施、修築道路、設銀行、辦學校、鼓勵勘測開拓。1813年,W.C.溫特沃斯等發現越過藍山山脈的通道,找到開發新南威爾士西部平原之路。麥誇里使用刑滿釋放罪犯的政策,受到殖民地富有的自由移民的非議。自1820年起,英國改變了過去主要以流放罪犯為主開發澳大利亞的政策,自由民開始成批的移居新南威爾士。1821年麥誇里隱退。1823年,英政府通過法令,批准新南威爾士成立擁有有限立法權力的地方議會。1824~1836年,在莫頓灣、菲利普灣、聖文森特灣先後建立新的定居點。1825年,范迪門地從新南威爾士劃出,成為新的殖民地。1829年建立了斯旺河殖民地(今西澳大利亞)。1830~1860年是澳大利亞歷史上變化迅速的時期。養羊業的發展使牧場主競相佔有大片土地。為限制移民過多佔有土地,1831年頒布《里彭條例》,改向移民贈與土地為出售土地;出售土地的收入則用於援助來自英國的移民,以求緩和殖民地勞力的不足。1832~1842年,有近7萬移民移居新南威爾士。1840年廢除罪犯指派工作制,鼓勵自由移民以解決勞動力問題,從此英國不再向澳大利亞流放罪犯。19世紀50年代,新南威爾士南部等地發現金礦。1858年採金人數達15萬。淘金熱潮和養羊業的擴大推動了殖民地的發展。為利於管理和建設,1851和1859年先後從新南威爾士劃分出維多利亞、昆士蘭兩個新殖民地。1850年澳大利亞各殖民地政府法令通過後,新南威爾士、維多利亞、南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原范迪門地)、昆士蘭等殖民地相繼成立責任自治政府。在歐洲移民不斷開拓土地的同時,澳大利亞大陸的土著居民被逐至荒漠的內陸地區,塔斯馬尼亞島上的土著居民則慘遭滅絕。澳大利亞各殖民地責任政府成立後,各自為政,忙於本殖民地的開發建設,但也面臨一些共同的問題,如關稅、交通、郵政、防務和限制中國移民的政策。為此,1863~1880年召開了 8次殖民地際會議。1880年11月,墨爾本殖民地際會議同意設一聯邦委員會,並決定由新南威爾士草擬聯邦委員會法案。1883年,成立聯邦委員會。1884年 8月,維多利亞、昆士蘭、塔斯馬尼亞和西澳大利亞殖民地,要求英政府支持聯邦委員會法案。1889年10月24日,新南威爾士殖民地總理H.帕克斯發表演說,強調需要成立聯邦以鞏固國防,呼籲其他殖民地總理共商此事。1891年工黨成立。工會運動的發展打破了各殖民區的界限。要求殖民區之間自由貿易的呼聲日益高漲。1893年 8月在科羅瓦召開聯邦同盟代表會議,建議各殖民地採取措施為成立聯邦做准備。1898年就成立聯邦問題進行公民投票。1900年9月17日,英國女王簽署聲明宣布聯邦將在新世紀的第1天誕生。1901年1月1日澳大利亞聯邦在悉尼正式成立,原6個殖民地改為州。澳大利亞成為英聯邦的自治領。定都堪培拉。
㈡ 澳大利亞歷史上一共金牌總數
不算本屆的,澳大利亞120枚,所有國家數據如下
歷屆奧運會總金牌榜
美國 895
俄羅斯 526
德國 385
英國 189
法國 184
義大利 182
匈牙利 156
瑞典 142
澳大利亞 120
日本 114
中國 112
芬蘭 100
羅馬尼亞 82
古巴 65
荷蘭 64
波蘭 59
捷克 56
韓國 55
加拿大 52
挪威 51
保加利亞 50
瑞士 43
丹麥 39
比利時 36
土耳其 36
紐西蘭 33
希臘 30
西班牙 29
南斯拉夫 28
烏克蘭 21
奧地利 18
南非 17
肯亞 17
巴西 17
阿根廷 15
衣索比亞14
墨西哥 10
伊朗 10
印度 8
朝鮮 8
愛爾蘭 8
愛沙尼亞 8
埃及 7
哈薩克 7
牙買加 7
摩洛哥 6
白俄羅斯 6
印度尼西亞 5
泰國 5
阿爾及利亞 4
立陶宛 4
斯洛伐克 4
巴基斯坦 3
葡萄牙 3
巴哈馬 3
克羅埃西亞 3
亞塞拜然 3
烏茲別克3
烏拉圭 2
奈及利亞 2
斯洛維尼亞 2
辛巴威 2
喀麥隆 2
中國台北 2
喬治亞 2
智利 2
秘魯 1
盧森堡 1
突尼西亞 1
委內瑞拉 1
烏干達 1
特立尼達多巴哥1
蘇利南 1
敘利亞 1
亞美尼亞 1
蒲隆地 1
哥斯大黎加1
中國香港 1
厄瓜多 1
拉脫維亞 1
哥倫比亞 1
莫三比克 1
以色列 1
多明尼加1
阿聯酋 1
㈢ 澳大利亞歷史介紹
㈣ 歷史上所有的皇後有
可搜索「中國皇後及妃嬪列表」。維百上有非常詳細的名錄,包括沒有姓名的皇後。
皇後,在中國史籍中常簡稱為後,是世界歷史上帝國最高統治者——皇帝正配的稱號。目前唯一仍有皇後存在的國家及皇室是日本皇室,為明仁天皇(亦是現存唯一的皇帝)的皇後美智子,其他國家君主的正配一般只稱為「王後」。
只有帝國最高統治者的正配才能被稱為、冊立為皇後,如東亞漢字文化圈內的皇帝、天皇,或歐洲的俄羅斯帝國沙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中東及北非的萬王之王等君主的正配,因此,皇後的級別與使用和君王的稱號息息相關,只有在君王稱號為皇帝(如天皇、沙皇、萬王之王)等等時,其正配才能稱皇後;若僅為王、國王者,則其正配只能稱王後、甚至再次等的王妃。
皇後的冊立與人選,古來都是帝國的大事。原則上,皇帝是帝國的最高統治者,而皇後則是皇帝所有妻妾之首、內宮之長,有權力統御管理所有的皇族與貴族女性,甚至是帝國內母儀及婦女風范的表率。
「皇後」的「後」,最早在中國的夏朝,是君主生前的稱號,如後羿、後稷等等,君主在死後才改稱為帝;至於君王正配則稱為妃,嬪則是在周朝才開始使用的漢字。商朝開始,君主生前稱王,死後稱帝,原本的後則轉降為君王正配的稱號,稱王後,而妃也隨之降為君王側室的稱號。
現代為人所熟悉與使用的皇後一號,則是在秦始皇確立了皇帝一詞作為國家最高統治者的稱號之後才出現,因為有了皇帝的出現,將原本的王後升格為級別更高的皇後,成為帝國內唯一能與皇帝平起平坐的地位與角色。由於秦始皇稱皇帝的時候並沒有冊立皇後,所以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皇後是漢高祖劉邦的妻子呂雉,史稱呂後。
㈤ 澳大利亞的歷史人物!!!!!!!!!!
澳大利亞總督傑弗里 邁克爾·傑弗里
邁克爾·傑弗里 (Michael Jeffery) 1937年生於澳大利亞西澳州,16歲入堪培拉皇家軍事學院學習,1958年入伍。1970年2月,33歲的傑弗里少校帶領一個步兵連在越南南部執行軍事偵察任務,在一年多的對越作戰中,傑弗里表現出卓越的軍事和領導才幹,被授予十字軍事勛章。除越南戰爭外,他還先後在馬來半島、巴布亞紐幾內亞領兵作戰。1976年,傑弗里受命擔任珀斯空軍特種部隊司令,後來又升任為陸軍上校,任陸軍特別行動部隊第一指揮官。1981年至1983年,傑弗里負責澳大利亞全國反恐統籌工作。之後,被派到倫敦皇家國防研究學院深造,後晉升為少將。自1986年以來,傑弗里統領陸軍第一師。後曾擔任澳國防軍總參謀長助理、副總參謀長等職,少將軍銜。1993年退役後任西澳大利亞州州督至2000年。其間,他曾兩度擔任聯邦行政長官,以補總督職位的臨時空缺,熟知總督職責。2003年8月宣誓就任澳大利亞聯邦第24任總督。
㈥ 歷史上有名皇後的情況
中國歷史上的十大賢後
1、竇漪,從地位低下的侍女躍為漢文帝皇後,又親歷「文景之治」,身為漢景帝母和漢武帝祖母得享高壽,史稱竇太後,為歷史上最幸運的女人之一。
2、陰麗華,管仲之後,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第二任皇後,劉秀愛陰氏,然聽陰氏之見先立郭氏為後,終於還是廢了同樣患難以共的郭氏,匡扶陰氏為皇後。
3、獨孤氏,隋文帝楊堅開國之後,封為文獻皇後,常與文帝討論時政,時稱「二聖」。
4、竇皇後,與唐高祖李淵生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李無霸及平陽公主五位子女,皆為大唐天下的奠基者。
5、長孫皇後,北魏拓跋氏的後代,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後,史上著名的賢後,生性節儉、深明大義,唐太宗開創李唐江山和「貞觀之治」,與長孫皇後的賢淑是分不開的。
6、唐憲宗李純郭貴妃氏。,郭子儀之孫女,唐朝中後期影響最大的賢後。
7、孟皇後,孟氏宋哲宗趙煦的皇後孟氏,賢淑溫婉。
8、孛兒貼,為鐵木真先後生下術赤、察合台、窩闊台拖雷四個兒子,都是剽悍善戰的武士,成為成吉思汗征戰四方的得力助手,自己也為蒙古帝國的興起起到了關鍵作用。
9、馬皇後,史稱馬大腳,是明太祖朱元璋患難與共的皇後。
10、明成祖朱棣皇後徐氏,徐達之女,先於朱棣葬於長陵,明十三陵之第一陵。
歡迎補充,希望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