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外國有長城嗎 有哪些 為什麼會有
比我們長城短的多,為什麼會有抵禦外敵。英國長城就是為了為抵禦北方民族的入侵。
古希臘長城:公元前5世紀,雅典人在巴爾干半島上築有兩條長城,為外國最早的長城。當時,古希臘的雅典城與重要的海港比雷埃夫斯之間有一條寬闊的直道。為了保障戰時雅典與海上的聯系,雅典人就在其直道兩旁修築了兩條長達8公里的城牆,稱之為「長城」。
英國長城:「哈德良長城」與「安敦尼長城」。當古羅馬勢力繼續擴展到大不列顛島上後,為抵禦北方民族的入侵,羅馬皇帝哈德良便下令在今英國境內的蘇格蘭與英格蘭交界地帶修築了一條蜿蜒的土牆,當地人稱之為「哈德良長城」。該長城西起愛爾蘭海,東到北海,把大不列顛島一分為二,全長約200公里。之後不久,羅馬軍隊繼續向北部擴張勢力,於是在福斯——克萊德地峽上又建了一條長約50多公里的新長城——「安敦尼長城」。
德國長城:公元1世紀,羅馬皇帝為了防止日耳曼人的南侵,動用大批人力物力在黑海沿岸、多瑙河以及萊茵河流域修築了幾道巨大的土牆,以後不斷擴建,總長達580餘公里。
東歐「蛇牆」:在東歐諸國的土地上,有一條蜿蜒的「蛇牆」。該牆曾跨越了羅馬尼亞及獨聯體等國的土地,全長約1000餘公里,牆高3至6米,有些地方達10米。這條「蛇牆」因系土築,現今大多已毀壞湮沒,只有烏克蘭和摩爾達維亞境內的一段較為完整,總長約400公里。
朝鮮長城:高麗為抵禦契丹族的侵擾,於公元11世紀起修建長城,歷時12年,該長城起於鴨綠江入海口至東海岸,綿延千里。
蒙古長城:在蒙古境內也有幾段長城遺跡,它們分別為漢長城、遼長城與金長城。這是因為當時中國封建王朝修築的長城延伸到這些地帶,或者這些地域在歷史上曾為中國所屬。
印度長城:是一條建於15世紀的長城。該長城全長70餘公里,沿途還建有烽火台32座,是國外至今保存最完好的長城。
澳大利亞長城:位於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州,長達5531公里,高1.8米,修建於20世紀60年代,目的是保護羊群不受澳洲犬的襲擊,每年維修費用很高,同時這也是外國最長的長城。
⑵ 中國的萬里長城舉世聞名,哪個國家也有類似的長城
印度半島上的長城:在印度境內,在一條建於15世紀的長城。該長城全長70餘公里,沿途還建有烽火台32座。此長城保存較為完整,但系何人修建,因資料缺乏,尚難知曉,它是國外至今保存得最完好的長城。
美國的長城:位於大洋彼岸的美國本與長城無緣。然而,自1993年建成佛羅里達州「錦秀中華」公園以後,人們便可在美國看到一個微縮的長城。該長城雖系微縮景觀,但城上的垛口、墩台、敵樓等設置一應俱全。該長城由平土爬上「高山」,與北京八達嶺長城極為相似。對於與中國遠隔重洋無緣親睹中國萬里長城的美國人來說,能在自己的土地上「攀」一次長城,也是一種莫大的樂趣。
澳大利亞長城:始建於20世紀的60年代,位於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州,長達5531公里,平均高達1.8米,是國外最長的長城,但是,若要與我國的萬里長城比起來,仍然要短800多公里。
俄羅斯長城:位於目前俄羅斯韃靼斯坦共和國境內,建於17世紀。是當時沙皇俄國為進軍遠東而建立的補給基地,因三面臨山,所以只在一面修築了城牆,城牆總計有近30公里長,還設有具有烽火台作用的瞭望哨,被俄羅斯人稱為「沙皇長城」。
英國長城:「哈德良長城」與「安敦尼長城」。當古羅馬勢力繼續擴展到大不列顛島上後,為抵禦北方民族的入侵,羅馬皇帝哈德良便下令在今英國境內的蘇格蘭與英格蘭交界地帶修築了一條蜿蜒的土牆,當地人稱之為「哈德良長城」。該長城西起愛爾蘭海,東到北海,把大不列顛島一分為二,全長約200公里。之後不久,羅馬軍隊繼續向北部擴張勢力,於是在福斯——克萊德地峽上又建了一條長約50多公里的新長城——「安敦尼長城」。
德國長城:公元1世紀,羅馬皇帝為了防止日耳曼人的南侵,動用大批人力物力在黑海沿岸、多瑙河以及萊茵河流域修築了幾道巨大的土牆,以後不斷擴建,總長達580餘公里。
東歐「蛇牆」:在東歐諸國的土地上,有一條蜿蜒的「蛇牆」。該牆曾跨越了羅馬尼亞及獨聯體等國的土地,全長約1000餘公里,牆高3至6米,有些地方達10米。這條「蛇牆」因系土築,現今大多已毀壞湮沒,只有烏克蘭和摩爾達維亞境內的一段較為完整,總長約400公里。
朝鮮長城:高麗為抵禦契丹族的侵擾,於公元11世紀起修建長城,歷時12年,該長城起於鴨綠江入海口至東海岸,綿延千里。
蒙古長城:在蒙古境內也有幾段長城遺跡,它們分別為漢長城、遼長城與金長城。這是因為當時中國封建王朝修築的長城延伸到這些地帶,或者這些地域在歷史上曾為中國所屬。
古希臘長城:公元前5世紀,雅典人在巴爾干半島上築有兩條長城,為外國最早的長城。當時,古希臘的雅典城與重要的海港比雷埃夫斯之間有一條寬闊的直道。為了保障戰時雅典與海上的聯系,雅典人就在其直道兩旁修築了兩條長達8公里的城牆,稱之為「長城」。
⑶ 長城的構造是什麼
長城並不只是一道單獨的城牆,而是由城牆、敵樓、關城、墩堡、營城、衛所、鎮城烽火台等多種防禦工事所組成的一個完整的防禦工程體系。這一防禦工程體系,由各級軍事指揮系統層層指揮、節節控制。
一、牆身
牆身是城牆的主要部分,平均高度為7.8米,有些地段高達14米。凡是山崗陡峭的地方構築的比較低,平坦的地方構築得比較高;緊要的地方比較高,一般的地方比較低。
牆身是防禦敵人的主要部分,其總厚度較寬,基礎寬度均有6.5米,牆上地坪寬度平均也有5.8米,保證兩輛輜重馬車並行。牆身由外檐牆和內檐牆構成,內填泥土碎石。
外檐牆是指外皮牆向城外的一面。構築時,有明顯的收分,收分一般為牆高125%。牆身的收分,能增加牆體下部的寬度,增強牆身的穩定度,加強它的防禦性能,而且使外牆雄偉壯觀。
內檐牆是指外皮牆城內的一面,構築時一般沒有明顯的收分,構築成垂直的牆體,關於外檐牆的厚度,一般是以「垛口」處的牆體厚度為准,這里的厚度一般為一磚半寬,根據收分的比例,越往下越厚。磚的砌築方法以扁砌為主。
長城的城牆是這一防禦工程中的主體部分。它建於高山峻嶺或平原險阻之處,根據地形和防禦功能的需要而修建,凡在平原或要隘之處修築得十分高大堅固;
而在高山險處則較為低矮狹窄,以節約人力和費用,甚至一些最為陡峻之處無法修築的地方便採取了「山險牆」和「劈山牆」的辦法,在居庸關、八達嶺和河北、山西、甘肅等地區的長城城牆,一般平均高約7、8米,底部厚約6、7米,牆頂寬約4、5米。
在城牆頂上,內側設宇牆,高1米余,以防巡邏士兵跌落,外側一面設垛口牆,高2米左右,垛口牆的上部設有望口,下部有射洞和擂石孔,以觀看敵情和射擊、滾放擂石之用。有的重要城牆頂上,還建有層層障牆,以抵抗萬一登上城牆的敵人。
到了明代中期,抗倭名將戚繼光調任薊鎮總兵時,對長城的防禦工事作了重大的改進,在城牆頂上設置了敵樓或敵台,以住宿巡邏士兵和儲存武器糧襪,使長城的防禦功能極大的加強。
牆的結構內容是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而定的,總觀萬里長城的構築方法,有如下幾種類型:
1、 版築夯土牆;
2、 土坯壘砌牆;
3、 青磚砌牆;
4、 石砌牆;
5、 磚石混合砌築;
6、 條石;
7、 泥土連接磚。
用磚砌、石砌、磚石混合砌的方法砌築城牆,在地勢坡度較小時,砌築的磚塊或條石與地勢平行,而當地勢坡度較大時,則用水平跌落的方法來砌築。
二、烽燧
長城體系中設置有大量烽燧(烽火台)作為情報傳遞系統,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傳遞方式。
古代邊防報警有兩種信號,遇有敵情發生,白天放煙叫「烽」,夜間舉火叫「燧」,台台相連,傳遞訊息。白天燃煙,夜間舉火,是因為白天陽光很強,火光不易看見,煙霧相對矚目;而夜間煙霧不顯,火光在很遠處就能看見,這是很科學的方法。
為了報告敵兵來犯的多少,還以燃煙、舉火數目的多少來加以區別。到了明朝還在燃煙、舉火數目的同時加放炮聲,以增強報警的效果,使軍情可迅速傳達千里之外。按明朝制度,舉一煙鳴一炮表示來敵100人左右;舉二煙鳴二炮,來敵500人左右;
1000人以上舉三煙鳴三炮。按配置的位置和功能,烽燧可以分為四組:設在大漠深處的烽火台是發出警訊的最前線,沿長城兩側設置的烽火台向沿線傳遞情報,由長城通往京師的系列烽火台與王朝中央聯系,還有一組烽火台與長城所在地附近的地方政府和駐軍聯系。
烽燧的建築早於長城,但自長城出現後,長城沿線的烽火台便與長城密切結為一體,成為長城防禦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的就建在長城之上。
烽燧在漢代稱作烽堠(烽候)、亭燧,唐宋稱作烽台,並把「烽燧」一詞也引申為烽火台,明代則一般稱作煙墩或墩台(西北明代墩台,大的還有御敵之功能,小的則只有望而無點烽火之功能)。烽火台一般相距10里左右,明代也有距離5里左右的。
烽燧的布局也十分重要,關鍵為要將其布置在高山險處或峰迴路轉的地方,而且必須臨近的三個烽燧都在彼此的視野范圍內,以便於隨時查看和傳遞消息。烽燧除了傳遞軍情之外,還為來往使節保護安全,提供食宿、供應馬匹糧秣等服務。有些地段的長城只設烽台、亭燧而不築牆。
三、城堡
城堡按等級分為衛城、守御或千戶所城和堡城,按防禦體系和兵制要求配置在長城內側,間有設於牆外者。
衛、所城之間相距約百餘里,衛城周長6—9里,千戶所城周長4—5里,磚砌城牆,外設馬面、角樓,城門建瓮城,有的城門外還築月城或正對瓮城門的翼城,以加強城門的控守。城內有衙署、營房、民居和寺廟。衛、所城與長城的距離或近或遠,視長城內位置適中、地勢平緩、便於屯墾的地方而建。
堡城或稱邊堡,間距10里左右,城周1—3里,磚包城垣,開1—2門,建瓮城門。城內有駐軍營房、校場、寺廟,邊堡同長城的間距一般不超過10里,遇警時可迅速登城。
四、關城
關城是萬里長城防線上最為集中的防禦據點。關城設置的位置至關重要,均是選擇在有利防守的地形之處,以達到以極少的兵力抵禦強大的入侵者的效果,古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生動地說明了關城的重要性。
長城沿線的關城有大有小,數量很多。就以明長城的關城來說,大大小小有近千處之多。有些大的關城附近還帶有許多小關,如山海關附近就有十多處小關城,共同組成了萬里長城的防禦工程建築系統。
五、其他附屬設施
長城體系除了作為情報傳遞系統的烽燧以外,還建立了以城障等設施構成的縱深防禦配置。秦漢時各種設施得到完善,並且在長城內外設置了屯戍城作為屯駐重兵之所,而且向縱深發展,形成網路。在城牆、城堡的外側,還有特意設置的障礙物,如僵落、虎落等。
秦朝在河套長城一帶,廣植榆樹以阻擋匈奴騎兵,人稱榆關。北齊時在長城內側設戍,險要之處置州鎮,築扎軍隊,形成前沿的線狀布防。
軍事意義
萬里長城既是農耕民族的防禦前線,也是向游牧民族發動反擊的前進基地。長城後側縱深配備機動的軍隊以因應戰事,而長城即是防禦的最前線,也是攻擊起始線,和交通線,在長城前方部署的觀察哨深入到極遠處,前線在長城以北一千公里。
在古代,游牧騎兵有優良的機動能力和強大的攻擊力,但是對於城垣防禦體系卻無能為力,即使攻破長城一段,攻勢往往被後勤強大的漢軍所包圍阻斷,因此長城的修建的確能夠有效的抵禦北方民族的侵擾。
但是僅僅依靠長城的消極防禦並不能阻止有組織、大規模的進攻。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庚戌之變」,蒙古俺答汗於正面攻擊古北口同時,從黃渝溝拆長城而過,明軍不戰自潰。俺答攻至北京城外,大掠而回。
文化意義
長城是中國古代建造的最為宏大的工程之一,中國的歷朝歷代長城都發揮了很重要的防禦作用,1987年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長城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長城的存在,對古代中國來說,也是一個防禦入侵的精神防線。而在近代,中國人以長城作為中國的象徵。
在今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義勇軍進行曲》中,有「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的歌詞,號召人們在國家最危急的時刻,抵禦入侵。
對修築長城而造成的人員傷亡,很多人通過文學和藝術作品表達憐憫和對封建統治者對批評。中國傳統民間故事「孟姜女哭長城」中,傳說秦始皇時期賦稅勞役繁重,有一對青年男女萬喜良、孟姜女新婚才三天,新郎就被迫出發修築長城,不久因飢寒勞累而死,屍骨也被埋在長城牆下;
孟姜女身背寒衣,歷盡千辛萬苦,萬里尋夫來到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已經死去的噩耗,她在長城下痛哭,三日三夜不止,城牆為之崩裂,露出萬喜良的屍骸,孟姜女於因絕望而投海而死。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長城
⑷ 澳大利亞長城是什麼回事
澳大利亞有一道穿越昆士蘭、新南威爾士、南澳大利亞3州的「丁狗柵欄」,全長5309公里,為世界最長的鐵絲網。丁狗是一種野狗,以捕獵各種中小型動物為生,飢餓時也獵食袋鼠、牛羊等較大型食草類動物。丁狗柵欄架設於19世紀80年代,為阻止北部的丁狗南下,南部地區的農牧場主紛紛架設鐵絲網,以保證牛羊安全。不過,丁狗柵欄架設後,柵欄以北的地方,丁狗繁衍過剩,袋鼠數量明顯減少。而在柵欄以南,袋鼠種群發展過快,對大面積草場造成破壞。丁狗柵欄地面部分高180厘米。為防止丁狗從下面打洞潛入,架設者還在地下埋網30厘米。現在,丁狗柵欄由自然資源和礦業部門分段管理。管理人員每周沿柵欄分組巡邏,沿途還設有補給站,它的延伸距離相當於從倫敦前往紐約,每年所需維護費55萬英鎊。這是世界上最長的柵欄,建它的目的只是阻止澳大利亞野狗進入澳大利亞東南部地區。這條「澳大利亞野狗柵欄」5600公里長,將澳大利亞野狗和東南部供放牧的羊、牛的肥沃土地分開。這道柵欄建於20世紀初,直到今天依然很管用。當然,也有少數澳大利亞野狗偷偷穿過鐵絲網,進入南部地區。這道柵欄是世界上最長的建築之一,每年所需維護費約55萬英鎊,由鐵絲網和木柱子建成。澳洲的土著哺乳類動物多屬於有袋類動物而獨具特色。但我獨喜歡一種沒有袋而貌似狼的動物:丁狗。丁狗的行為有點象狼但卻不是狼,它是狼的近親,是澳洲特有的一種野狗。顏色多為黃色,身體瘦削,四肢修長,樣子很是矯健,沒有澳洲家養的狗那種懶洋洋的樣子,倒是很象中國北方家養的餓狗。
⑸ 關於澳大利亞長城的介紹有哪些
外國最長的長城是澳大利亞長城,它建於本世紀六十年代,位於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州,長達五千五百三十一公里,高1.8米,當時造這條長城的目的是為了保護羊群不受澳洲犬的侵擾。該長城每年維修費高達五十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