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海鷗的種類
廣義的海鷗是鷗科53餘種海鳥的總稱。有7屬53種。分布遍及全球。體型較大,喙端具鉤,尾常為圓形。常浮於水面,但不能潛水。中國有4屬19種。常見如紅嘴鷗Larus ridibuns、漁鷗Larus ichthyaetus、黑嘴鷗Larus saundersi、棕頭鷗Larus brunnicephalus、銀鷗Larus argentatus等
黑頭鷗(L. ridibuns)頭暗色,腿深紅色,繁殖於歐亞和冰島,向南到印度和菲律賓越冬;通常在田野里尋食,主要食物是昆蟲。
北美洲的小黑頭鷗(L. philadelphia,博納帕特氏鷗)頭和喙黑色,翕灰色,腿粉紅至紅色。於樹上營巢,捕食水塘的昆蟲;冬季仍能跳入海中捕魚。
北美的加利福尼亞鷗(L. californicus)於內陸繁殖,到太平洋海濱越冬;據說曾拯救了鹽湖城區早期的摩門居民的莊稼,使之免遭摩門蟋蟀(一種長角蝗蟲)的破壞,因此成為猶他州的州鳥。
富蘭克林氏鷗(L. pipixcan)大群繁殖於北美內陸沼澤地,越冬於南美洲太平洋沿岸。
北方海洋的極北鷗(L. hyperboreus)身體大部分呈白色,腳淡粉紅色,嘴黃色具一紅斑;有時向南至夏威夷和地中海越冬。
大黑背鷗(L. marinus)翼展1.6公尺(63吋),是最大的鷗;幾乎周極分布,但不見於拉布拉多和日本之間。
銀鷗(L. argentatus)分布北半球,是最普通的大西洋鷗類,翕灰色,腿和腳呈肉色,翅尖具黑色和白色斑點;為腐食性,以沿海水中的垃圾和污物為食。
黑背鷗(L. dominicanus)廣泛分布於南半球(包括南極),背黑色。
笑鷗(L. atricilla)中等體型,頭黑色,喙和腳紅色,常發出刺耳的似笑一般的鳴聲,繁殖自緬因州到南美北部,向南到巴西越冬,雖是海濱種,但常深入內陸淡水區;笑鷗是既在加勒比海又在北大西洋繁殖的特有鷗類。
小鷗(L. minutus)分布於歐洲,偶見於北美,頭黑色,翼展約60公分(24吋),是最小的鷗。
太平洋鷗(L. pacificus)繁殖於塔斯馬尼亞和澳大利亞南部一帶。
環嘴鷗(L. delawarensis)是北美內陸湖泊的常見種,常集成大群在耕地上覓食。
西印度洋的灰鷗(L. hemprichi)頭頂暗褐色,翕淡灰褐色。
羅斯氏鷗(Rhodostethia rosea)白色微帶粉紅,美觀優雅,繁殖於西伯利亞北部,活動范圍可遠至北冰洋。
薩賓氏鷗(Xema sabini)在北極極多,尾叉形,像鷸那樣跑步啄食。
燕尾鷗(Creagrus furcatus)見於加拉帕戈斯(Galapagos)群島,是有深叉形尾的僅有鷗類。
『貳』 西沙群島上有哪些海鳥
西沙群島上的海鳥有鰹鳥、烏燕鷗、黑枕燕鷗、大鳳頭燕鷗、暗綠綉眼等等。
1.鰹鳥
鰹鳥是一種熱帶海鳥,形如海鷗,體長約為63~74厘米,體色既清新典雅又鮮艷奪目。身體的羽毛潔白無瑕,僅有部分飛羽為黑色。頭部和頸部有黃色的光澤,頭頂上綴有少許紅色,嘴粗壯,長直而尖,近似圓錐形,上下嘴緣均呈鋸齒狀。
嘴的顏色為淡藍色,基部為紅色。眼睛為黑色,眼周、臉部和喉部裸露無羽,其中眼周和臉部為淡藍色,喉囊為肉色或紅色。翅膀狹窄,長而尖,尾羽共有14枚,呈楔形,非常適合在海面上掠水凌空。一雙紅色的腳上,具有發達的腳蹼,又使它在水中暢游時得心應手。
鰹鳥屬於大型海鳥,是南海諸島數量最多的鳥類,也是南海諸島產鳥糞最多的主要鳥類。它們早出晚歸,非常勤勞。漁民也常跟著它們追捕魚群,親切地稱鰹鳥為「導航鳥」。鰹鳥在海上飛行時不會發出聲響,僅在巢時發出叫聲。
參考資料網路-暗綠綉眼
網路-大鳳頭燕鷗
網路-黑枕燕鷗
網路-烏燕鷗
網路-鰹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