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澳關系為什麼惡化
大利亞貨輪被困港口,中國對澳煤炭禁令已生效?
中澳之間的關系在近段時間已經達到了歷史最低點,由於澳大利亞在外交政策上選擇了同美國站在一起,那麼中國也不得不跟澳大利亞保持一定的距離,而最為明顯的就是體現在貿易往來方面。
澳大利亞貨輪被困港口
根據《南華早報》的報道,目前有數艘澳大利亞的貨輪被困在中國的港口,由於中國對澳大利亞的煤炭禁令或失效,因此這些裝載著煤炭的貨輪並沒有被中國方面所接受。
據了解,隨著中國禁止澳大利亞煤炭進口的法令生效,中國的許多煉鋼廠都已經不再同澳大利亞合作,而是將訂單轉移到了其它國家,至於澳大利亞方面還未運往中國的10艘煤炭也會被轉移到其它的國家,目前看來,已經到中國的貨輪並不會被中國方面所接收。
作為一個正在快速發展中的國家,中國對於各種能源的需求都是巨大的,而對於煤炭的需求量更是位居世界第一,過去由於澳大利亞的煤炭質量不錯,並且資源豐富,中國一直都是跟澳大利亞保持著密切的合作,但是如今中澳關系低迷,中國顯然已經有了有著更多的考量。
商務部:不解釋
作為澳大利亞煤炭方面最大的進口國,中國每年進口的大量礦產都會給澳大利亞帶來巨大的利潤,極大地促進了澳大利亞的經濟發展。
而如今中國禁止澳大利亞的煤炭進口,也是在進一步切斷同澳大利亞的貿易往來,雖然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翰表示還不確定這一禁令,但是其也表示目前中澳關系的確已經明顯的惡化。
對於中國此次出台對澳大利亞煤炭的禁令,中國商務部並沒有給出解釋,中國海關總署方面也只是表示今後會加強對相關產品的進口監管,而更多的相關細節則需要主管部門解答。
澳大利亞過去同中國的關系不錯,特別是在貿易方面,雙方都實現了雙贏,但是澳大利亞始終是五眼聯盟的成員之一,而且其顯然沒有正視對於中美的關系,也使得澳大利亞完全地偏向美國,而在經濟上遭受損失也將是澳大利亞所必須要面對的。
㈡ 在中澳貿易緊張關系下,澳大利亞農民是怎樣生活的
在中國和澳大利亞貿易緊張的關系之下,那些種植大麥的澳大利亞農民完全陷入了收入大幅度減少的情況之下,因為現在他們只能夠將這些大麥出口給沙特,越南等國家問題是他們需要這些大麥並不是用來釀酒的,而是直接去餵羊和喂駱駝,所以說在出價的方面,遠遠低於中國會在每噸上減少50澳元的支出,那麼就相當於澳大利亞農民的收入會大量的減少。
自從澳大利亞總理在呼籲對新冠病毒的源頭進行調查之後,直接就使得中國和澳大利亞的關系變得非常的緊張,在幾周之後,中國馬上暫停了對澳大利亞4家屠宰場的產品的進口,那麼就直接使得這幾家屠宰場所產出來的產品沒有辦法進行暢銷,甚至許多產品都進行了堆積,尤其是在大麥這一個農產品這里,他們在沒有了中國這一個買家之後,只能夠將產品賣給越南沙特等地區問題是他們並不是拿這些大麥來進行釀酒的,只是進行喂養駱駝用途的不一樣,就直接影響了售賣的價格,使得農戶們不得不在每噸讓利五十二元將其售出,畢竟比起一塊錢都得不到,還要讓這些農產品爛在自己的手裡,還不如減少每噸52元的收益。
㈢ 如何看待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表態:希望中澳兩國「愉快共存」
這是莫里森政府在為以後中澳相處留下選擇餘地。
「愉快共存:莫里森向中國拋出橄欖枝」,據《悉尼先驅晨報》11月23日報道,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當天在演講中表示,他的政府「願意隨時」與中方就一些不滿的地方展開探討,並強調在與美國的「持久聯盟」和與中國的「開放、透明和互利關系」之間,澳大利亞不應該被動做出選擇。
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周邊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周方銀24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莫里森的表態與美國政府面臨交接、國際戰略環境變化有關,「澳大利亞近來一直沖在中美戰略競爭最前線,莫里森政府希望能夠避免中澳關系進一步下滑,為之後留下選擇餘地」。
(3)澳大利亞人民如何看待中澳關系擴展閱讀
對於莫里森的演講,ABC分析稱,這可以被視為對特朗普政府尖銳攻擊中國的否定,也是在試圖重置澳大利亞與中國日漸惡劣的關系。
《悉尼先驅晨報》援引澳大利亞前外長唐納的話稱,「莫里森重復了前總理霍華德政府一直在強調的、不試圖遏制中國的言論」,「他也為中國提供了一次表達觀點的機會」。
周方銀24日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稱,此前澳大利亞政府的種種行為導致了中澳關系緊張,隨著拜登即將上任,中美關系面臨調整,澳大利亞再沖在最前面、炒作「中國滲透論」等顯得格格不入,不再符合美國新政府的對華政策需求,因此莫里森選擇在此時釋放一些信號。
莫里森不一定試圖立刻改善中澳關系,但也不希望中澳關系繼續出現大規模下滑。「莫里森說不應從中美競爭的角度去看待澳大利亞,但他卻沒認識到過去自己正是在中美關系的基礎上處理中澳關系的」,如果澳政府真的希望獨立自主,就要在實際行動上與美國的一些決策拉開距離。
㈣ 澳大利亞和中國相比勝在什麼地方澳洲種族歧視嚴重嗎中澳關系很緊張嗎
澳大利亞是世界公認的21個發達國家之一,人均GDP是中國的6倍左右。澳大利亞礦產資源豐富,尤其盛產鐵礦石,而且他們的鐵礦石主要出口中國。
澳大利亞的空氣質量、食品安全、社會福利保障等方面都很好。教育水平也不錯,悉尼大學、墨爾本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世界排名經常是保持在世界前五、六十名之內的。
澳大利亞雖然是移民國家,但歷史上實行過「白澳政策」,有種族歧視的劣跡。現在在澳大利亞,沒人敢公開表達歧視,那是「政治不正確」,是犯大忌的。但是,歧視這種事,一定是存在的,大家不說,但是會通過其它方式表達出來,比如在職場招聘、晉升等方面,少數族裔相比白人,是要吃不少虧的。
中澳關系總體良好,雙方合作共贏是大局。但中澳兩國意識形態不同,又都是亞太地區國家,在戰略上,澳大利亞站隊美國,中澳之間難免有時會有一些不同意見或貿易磨擦,但那都是一時一事的,現這年頭誰都明白,做生意總比翻臉打仗強。
㈤ 澳大利亞的態度來了180度大轉彎,你怎麼看
澳大利亞的外交部長還公開表示澳大利亞已經做好了全面對抗中國的准備,但是這個講話也在國際上面引起了嘩然。
很多國家就算是再受到美國的壓力,也都在盡可能地保持中立的態度,避免站錯了隊,給自己的國家造成一定的打擊,畢竟生意還得做,日子還得過下去。很多人都以為澳大利亞可能是真的做好了全面的准備吧,但沒想到澳大利亞的總統莫里森在接受電視台采訪的時候,談到當前陷入到僵局當中的中國跟澳大利亞的關系。
㈥ 澳大利亞三月仨總理 中澳關系如何演變
澳大利亞大選,自由黨國家黨聯盟領袖阿博特擊敗陸克文,出任新一任政府總理。至此,澳工黨6年執政期終結,反對派改寫歷史。值得注意的是,短短三個月內,澳大利亞總理已換了三人,從「鐵娘子」吉拉德,到「知華派」陸克文,再到如今的「政治粗漢」阿博特,澳大利亞領導人頻繁更迭,中澳關系又將如何演變? 關於對華政策,吉拉德在任時期,她緊隨美國的重返亞太政策,特別把中國和網路攻擊作為澳大利亞國家安全的主要擔憂,並與美國緊密軍事互動,矛頭直指中國,這一偏向美國的政策遭到了澳國內學者的批評。事實上,吉拉德隨後也微調了對華政策,將「中國威脅」淡化成「一定程度的競爭」,並有意提升中澳戰略合作,「修補」中澳關系。 而陸克文時期,對中國貌似友好,但態度實則搖擺不定。他是西方第一位會講流利華語的領導人,但這個所謂的中國通「知華」卻不「親華」,據爆料,他甚至一度建議美國「在必要時對華動武」。然而,他又時不時對中國示好,就拿TPP協議來說,該協議是美國維護霸權對付中國的一個手段,而陸克文則想讓中國入伙,明顯拉攏中國。總而言之,在對華政策上,陸克文是一位現實主義者,這一點他自己也承認。 從上兩任政府可見,澳大利亞對中國外交政策的總體基調是溫和,盡管不能否認一些宣揚「中國威脅論」的鷹派作為等,雖然在政治上「拋棄」中國,但在經濟上澳大利亞對中國卻十分依賴,尤其是鐵礦石,農產品和其他資源。而在當下,全球金融危機、歐債危機輪番沖擊,中國經濟卻能保持增長,澳大利亞經濟比以往更需要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對華政策當然不能偏鷹派。 澳大利亞新一任總理阿博特改寫歷史,中澳關系似乎也將改寫。總總跡象似乎表明,中澳關系或將開啟新篇章。在競選之際,阿博特就與陸克文不約而同的打出了「對華經濟牌」。阿博特也表示,亞洲是他上台的主要外交政策重點,他將把與亞洲的關系放在第一位。而在上台後,他的首次外訪將選擇印尼、中國、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而非傳統盟友英國和美國。 可見,阿博特的外交政策是「亞洲第一」,而經濟利益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則必然成為阿博特的重要目標。而他似乎也非常看好中國,在吉拉德大談「中國威脅」之際,阿博特就曾直言反駁,中國不是澳最大威脅,相反,中國崛起對澳大利亞來說極其有利。而阿博特的青睞似乎也揭示了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阿博特上台,與英美的傳統盟友關系預計不會改變,但相比前任的對華現實主義,阿博特貌似更為友好,中澳關系或將突破溫和狀態,開啟更為友好的新篇章。
㈦ 澳大利亞對外經貿有哪些特點給中澳兩國經貿關系帶來哪些影響
澳大利亞的對外經貿主要是礦產出口與農產品出口。中國每年要進口他幾億噸鐵礦砂,還有牛肉與牛奶等。由於中國的鋼鐵產量太大,達到10億噸,而我們又沒有多少鐵礦,因此與澳大利亞形成了牢固的貿易依賴關系,盡管政治上相處的並不好。
㈧ 2020年中澳關系惡化,對留學生影響怎樣
最近澳洲的形勢不太好,針對華人的歧視事件層出不窮。國家已經提醒,謹慎選擇去澳洲留學。
㈨ 澳大利亞和中國的關系怎麼樣
澳大利亞與中國關系是戰略夥伴關系。
澳大利亞是一個資本主義國家,首都為堪培拉。作為南半球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和全球第12大經濟體、全球第四大農產品出口國,其也是多種礦產出口量全球第一的國家,因此被稱作「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同時,澳大利亞也是世界上放養綿羊數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也被稱為「騎在羊背的國家」。澳人口高度都市化,近一半國民居住在悉尼和墨爾本兩大城市。其也是一個體育強國,常年舉辦全球多項體育盛事。
澳大利亞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是亞太經合組織的創始成員,也是聯合國、20國集團、英聯邦、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及太平洋島國論壇的成員。